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任务依据。
根据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设计。
2、设计标准此地区为丘陵地区,该路设计为二级公路,选用行车速度V=80km/h,双车道,路幅宽度12m。
其他技术指标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拟定,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3、路线经过:中间控制点,池塘,那龙养殖场,路线设计终点,全长1684.865KM,桩号间距为20。
4、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要求,交通量的预测情况及公路的使用功能,确定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采用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的需要。
2.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项目建设时应适当超前考虑。
3.尽量利用老路及山地,以降低造价。
4.尽量选择高差较低的地段修路,减小工程量和土石开挖量,减小造价。
5.沿线的中小城镇采取“离而不远,近而不进”的原则,通过人口稠密地区时,在现有详细调查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尽可能减少房屋的拆迁量。
除考虑房屋拆迁外,对管线的避让和动迁在初步设计选线时也进行了重点考虑,并作为线位的重要控制点。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路线所经地区地形为湿润丘陵重丘、低山及平原、属云贵高原与东南沿海三角洲平原的过渡地区。
丘陵、低山坡面陡峻,陡达40%以上。
沟谷两侧坡面曲折,局部地段呈鸡爪地形。
该地区河流及沟谷水量丰富,地面径流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不太严重。
广阔平坦,村镇、田地、水利建筑设施等较多。
2、工程地质评价本地区位于南岭中等山地工程地质区的西南部。
第四纪多残积层土质为砖红色粘性土、属高液限的粘土,多为碳酸岩风化的残积土。
该地区岩石风化破碎较重,丘陵地区属于自然营力的长期作用,局部地方有岩石出露。
岩石以碳酸岩为主,花岗岩次之。
据实地调查,路线所经平原微丘区均按土质考虑,其中松土占30%,普通土占70%;路线所经山岭重丘区:(1)凡岩石悬崖地区,土层厚1米,为普通土,以下为岩石中,软石占40%,次坚石60%;(2)凡有土质陡坎地区,均为土质,其中松土占30%,普通土占30%,硬土占40%;(3)凡无陡坎悬崖地区,土层覆盖厚度约为1.5米左右,其中松土占10%,普通土占60%,硬土占30%,以下为岩石中,软石占30%,次坚石占40%,坚石占30%,土质密实,岩石风化程度中等。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目录1设计任务书 (1)1.1课程设计的目的 (1)1.2课程设计的任务 (1)1.3设计的内容与要求 (1)2设计方案的拟定及说明 (4)3平面曲线的选择及参数计算 (5)3.1圆曲线最小半径 (5)3.2圆曲线最大半径 (5)3.3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5)3.4平曲线最小长度 (6)3.5平曲线要素的确定 (6)3.6初步设计的平曲线加桩 (7)3.7曲线主点桩号计算 (7)4纵断面的设计计算 (7)4.1纵坡设计的一般要求 (8)4.2最大纵坡 (8)4.3最小纵坡 (8)4.4坡长限制 (9)4.5竖曲线的计算 (10)5横断面的设计 (10)6设计小结 (11)1设计任务书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所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加以系统化,整体化,以便于巩固和扩大所学的专业知识;道路勘测设计是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实际工程设计,结合课程教学,掌握公路勘测设计的程序和技术方法。
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熟悉路线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及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勘测设计原理、标准、方法、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独立设计的能力,使知识系统化,从而为毕业实习和设计打下基础。
1.2课程设计的任务某平原微丘区一级公路路线方案设计,设计车速为100km/h,要求完成3000米左右的路线设计图、表、计算和说明。
1.3设计的内容与要求严格按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路线》设计手册的有关规定执行,根据所设计公路的等级,采用相应的指标进行设计,尽量不用极限值。
1、平面设计路线平面图是设计文件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平面设计的重要成果。
它综合反映了路线平面位置、线形,还反映了沿线人工构造物和工程设施的布置以及公路与周围环境、地形、地物的关系。
路线平面图应示出地形、地物、路线位置及桩号、断链、平曲线主要桩位与其它主要交通路线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等,标注水准点、导线点及坐标格网或指北图式、示出特大、大、中桥、隧道、路线交叉(标明交叉方式和形式)位置等。
道路勘测设计设计说明书asfwq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设计高程=该桩号的切线上的设计高程-h
4横断面设计
横断面的组成
公路中线的法线方向剖面图称为公路横断面图,简称横断面,它是出横断面设计线与横断面地面线所围成的图形。在横断面上的内容包括:行车道、中间带、路肩、边坡、边沟、截水沟、护坡道以及专门设计的取土坑、弃土堆、环境保护等设施。而对于三级公路无需中间带设置。
3.2.2纵坡坡度及坡长
1、最大纵坡
各级公路最大纵坡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大纵坡(%)
3
4
5
6
7
8
9
2、最小纵坡
各级公路最小坡长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20
最短坡长(m)
300
250
200
150
120
100
60
3、最大坡长限制
各级公路纵坡长度限制(m)
(4)纵坡设计应注意交叉口处的纵坡衔接。公路与公路平面交叉,一般宜设在较小坡段;较小坡段最小长度应不小于《标准》规定,紧接较小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山区工程艰巨地段应不大于5%。
3.3竖曲线设计
3.3.1竖曲线设计标准
表3.4竖曲线最小半径和竖曲线长度
设计速度(km/h)
120
100
80
60
40
30
⑵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结合地形的变化,使路线的平面线形指标逐渐过渡,避免出现突变。
⑶应避免连续急弯的线形,这种线形给驾驶员造成不便,给乘客的舒适也带来不良影响。设计时曲线间插入足够长的直线或缓和曲线。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1.概述1.1设计任务依据和概述根据公路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进行本次施工图设计。
本次初步设计为二郎山至草山岭新建二级公路项目。
本项目起点为二郎山,桩号为K0+000,终点为草山岭,桩号为K3+340.00,线路长度为3.3400km。
本工程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
根据沿线村镇分布情况,结合现有公路和规划路网,在相应的地方道路、机耕道和人行道路上设置平交道口。
排水沟和灌溉沟之间应设置涵洞和桥梁。
1.1.1设计标准(1)主线设计标准本工程按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22)中二级公路标准设计。
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公路等级: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11米其中:车道宽度:233.50m硬路肩:231.5米土路肩:230.5米(2)线性元件标准平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200m;极限最小半径:125m;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最小半径:1500米纵坡:最大纵坡:6%最小纵坡:路堑或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不小于0.3%最大坡长:1200米(坡度为3%时)1000m(坡度为4%时)1800m(坡度为5%时)600米(坡度为6%时)竖曲线特征: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2000/1400米;凹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1500/1000米;竖曲线最小长度:50米(3)桥涵设计标准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公路一级;(4)路面设计标准路面设计标准轴载:100kn;(5)道路平面交叉标准水平穿越路线应尽可能笔直、正交。
当需要斜交时,交叉角应大于45度。
平交范围内的纵坡应设置为平坡。
条件有限时,纵坡不得大于3%。
所有平面交叉口均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设置警告标志、方向标志、限速标志等,主要交叉口设置转弯车道。
1.1.2总体设计原则本工程为二郎山至草山岭二级公路公路的新建路段,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21)的要求,交通量的预测情况及公路的使用功能,确定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采用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公路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期交通量的需要。
【道路勘测设计总说明书.doc】道路勘测设计课设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总说明书.doc】道路勘测设计课设说明书设计总说明书一、概述(一)、任务依据根据华南农业大学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道路与桥梁设计方向)《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平面设计》与《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纵断面设计》。
(二)、设计标准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
设计车速为80Km/小时,路基4车道,宽24.5米。
2、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2、(三)、路线起讫点本路段起点A:K25+000为所给地形图坐标(X =3044868.675,Y = 532851.577,Z = 176.9293 ),终点B:K28+374.185为所给地形图坐标(X = 3044543.1403,Y = 535751.24142,Z =169.5336),全长3.374公里。
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一)武夷山的地理位置及地形武夷山位于中国东南部福建省西北的武夷山市,总面积达99975公顷,以“丹霞地貌”著称于世。
北部为中低山,南部为低山丘陵和河谷阶地,地势总体北高南低,地形起伏较大。
地貌单元可划分为流水切割褶皱-断块中山地貌,流水侵蚀、剥蚀-断块低山地貌,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和河谷阶地地貌四种类型。
该区属武夷山山区,地质单元多,构造活动强烈,河谷切割加剧,地势陡峻,地貌类型复杂,岩体类型多样,稳定性差。
由于自然条件差异,本区基岩区风化程度高,基岩表层破碎强烈,松散堆积层非常广泛,构成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多发区,并具有活动性强、频次高、危害大等特点。
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主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软弱地基等类型。
(二)武夷山的水文气候特点武夷山地处中亚热带,具有降水量多,湿度大,雾日长,垂直变化显著等气候特点。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第1章绪论1.1 设计任务与内容设计名称:某新建三级公路路线设计设计资料:[1]公路等级: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30km/h;[2]地形图:地形图2张,比例尺:1:2000;[3]路线起、终点:见地形图;[4]路线沿线地质:泥质页岩设计要求:①路线主要技术指标的确定;②路线方案的选择和确定;③纸上定线;④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⑤路线设计计算,包括:曲线要素、路线里程、纵断面设计高程、路基加宽、超高、土石方数量等;⑥图纸表格的绘制和填写,包括:平面图、纵断面图、路基标准横断面图、路基横断面图、直线及曲线一览表、路基设计表、土石方数量计算表等;1.2 设计成果设计公路为三级公路,设计速度为30km/h,路线长度大约为1500m。
焦点个数为5个,最小平曲线半径为350m,最大平曲线半径为515m。
最大纵坡为3.310%,最小纵坡为0.507%。
最大坡长为500m,最小坡长为192m。
竖曲线半径均为2000m。
第2章路线平面设计2.1 路线平面线形说明平面线形设计一般原则为(1)平面线形应与地形、地物相适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在地势起伏很大的山岭重丘区,路线以高程为主导,为适应地形,曲线所占比例较大。
平面线形以曲线为主。
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的选用与合理组合取决于地形地物等具体条件,不要片面强调路线以直线为主或曲线为主。
(2)保持平面线形的均衡与连贯,长直线尽头不能接以小半径曲线。
长直线和大半径曲线会导致较高的车速,若突然出现小半径曲线,会因减速不及而造成事故。
高、低标准之间要有过渡。
同一等级的道路由于地形的变化在指标的采用上会有变化,同一条道路按不同设计速度的各设计路段之间也会形成技术标准的变化。
(3)平曲线应有足够的长度,汽车在曲线路段上行驶,如果曲线过短,司机就必须很快的转动方向盘,这样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是非常危险的。
同时,如不设置足够长度的缓和曲线,使离心加速度变化率小于一定数值,从乘客的心理和生理感受来看也是不好的。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1、设计概述1.1、目的和要求本课程设计是在学生学完《道路勘测设计》及相关专业后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训练,既有助于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培养独立设计的能力,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为以后的毕业设计打好基础。
根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进行路面结构类型选择。
1.2、基本资料1、设计依据根据河南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书》进行设计。
2、设计资料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察、设计。
三级公路的主要功能是作为集散公路,为主干线公路与地方公路的连接,汇集地方交通、疏散干线交通,宜于城镇相连或接近,方便地方交通。
设计车速为30公里/小时,路基双幅两车道,宽7.50米。
非机动车道2.5米,路肩1.5米。
路拱坡度2%,路肩坡度3%。
起点桩号K0+000,坐标终点桩号K0+696.320;坐标起点高程:330.069601米,终点高程:337.413850米。
起终点坐标、高程:(起点坐标X=255.7584345,Y= -346.8327399;终点坐标X=259.1534553,Y=335.7991816;起、终点设计高程均同地面高程)。
本段属于平原微丘区路段,路段稍受水位影响,全长约0.8公里,城镇布局分散且稀疏。
设计路线的起始点之间被一条小河相隔,同时还有一些小路。
3、设计执行标准设计执行的部颁标准、规范有:《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1.3、总体设计原则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的要求,交通量的预测情况及公路的使用功能,确定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采用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的需要。
2.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项目建设时应适当超前考虑。
(完整word版)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一)概述1、任务依据.根据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设计。
2、设计标准此地区为丘陵地区,该路设计为二级公路,选用行车速度V=80km/h,双车道,路幅宽度12m。
其他技术指标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拟定,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3、路线经过:中间控制点,池塘,那龙养殖场,路线设计终点,全长1684。
865KM,桩号间距为20。
4、需要说明的其它事项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的要求,交通量的预测情况及公路的使用功能,确定总体设计原则如下:1.采用的技术标准必须满足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远景交通量的需要。
2.避免不必要的浪费,项目建设时应适当超前考虑。
3.尽量利用老路及山地,以降低造价。
4. 尽量选择高差较低的地段修路,减小工程量和土石开挖量,减小造价.5.沿线的中小城镇采取“离而不远,近而不进”的原则,通过人口稠密地区时,在现有详细调查资料基础上,进行了多方案比较,尽可能减少房屋的拆迁量。
除考虑房屋拆迁外,对管线的避让和动迁在初步设计选线时也进行了重点考虑,并作为线位的重要控制点.(二)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地形、地貌路线所经地区地形为湿润丘陵重丘、低山及平原、属云贵高原与东南沿海三角洲平原的过渡地区。
丘陵、低山坡面陡峻,陡达40%以上。
沟谷两侧坡面曲折,局部地段呈鸡爪地形。
该地区河流及沟谷水量丰富,地面径流资源丰富,水土流失不太严重。
广阔平坦,村镇、田地、水利建筑设施等较多。
2、工程地质评价本地区位于南岭中等山地工程地质区的西南部。
第四纪多残积层土质为砖红色粘性土、属高液限的粘土,多为碳酸岩风化的残积土.该地区岩石风化破碎较重,丘陵地区属于自然营力的长期作用,局部地方有岩石出露。
岩石以碳酸岩为主,花岗岩次之。
据实地调查,路线所经平原微丘区均按土质考虑,其中松土占30%,普通土占70%;路线所经山岭重丘区:(1)凡岩石悬崖地区,土层厚1米,为普通土,以下为岩石中,软石占40%,次坚石60%;(2)凡有土质陡坎地区,均为土质,其中松土占30%,普通土占30%,硬土占40%;(3)凡无陡坎悬崖地区,土层覆盖厚度约为1。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样本)
山东交通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1.概述1.1设计任务依据及概况根据公路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进行本次施工图设计。
本次初步设计为山东省烟台市境内省道228线阳安至孔镇二级公路新建工程,工程起点在阳安,桩号为K0+000,终点在孔镇,桩号K4+985.170,路线4.985170Km。
本工程全线按二级公路标准设计,根据沿线村镇的分布情况,并与现有公路和规划路网相结合,在相应的地方道路、机耕路、人行路上设置平交道口。
在排灌沟渠间设置涵洞、桥梁。
1.1.1设计标准(1)主线设计标准本工程是按交通部颁发的《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的二级公路标准设计,计算行车速度80Km/h,其主要技术指标如下:公路等级: 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 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 12米其中:行车道宽度: 2³3.75 米硬路肩: 2³1.5米土路肩: 2³0.75米(2)线形要素标准平曲线半径:一般最小半径: 400米;极限最小半径: 250米;不设缓和曲线和超高最小半径:2500米纵坡:最大纵坡: 5%最小纵坡:路堑或其他横向排水不畅地段不小于0.3%最大坡长: 1100米(坡度为3%时)900米(坡度为4%时)700米(坡度为5%时)500米(坡度为6%时)竖曲线要素:竖曲线最小半径:凸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4500/3000米;凹形一般最小半径/极限最小半径: 3000/2000米;1竖曲线最小长度: 70米(3)桥涵设计标准桥涵宽度:与路基同宽;桥涵设计荷载:公路Ⅰ级;(4)路面设计标准路面设计标准轴载:100KN;(5)道路平面交叉标准平面交叉路线尽可能为直线、并尽量正交。
当必须斜交时,交叉角度应大于45度。
平面交叉范围内的纵坡宜设置为平坡,当条件受限制时,纵坡不大于3%。
所有的平面交叉口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设置了警告标志、指路标志、限速标志等,在主要的交叉口还设置转弯车道。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二、工程概述与设计标准2.1 路线地理位置图见平面设计图。
2.2 工程概况设计时间:2011年9月15日-2011年10月29日设计地点: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设计公路路段:公路AB段2.3设计公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JTGB01—2003)2.4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设计车速:30km/h停车视距:110m路基总宽度:8m三、道路线形设计过程规范要求(部分):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米,最短缓和曲线长40米,最短平曲线长度250米,纵断面最大纵坡5%,纵坡长度限制为最小为130米,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凹形)400米和(凸形)400米。
3.1平面:(1)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m,极限最小半径3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路拱≤2%时为350m,当路拱>2%时为450m。
(2)平曲线长度一般值为270m,最小值为90m。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40m,最小值为30m。
3.2纵断面:(1)最大纵坡为5%,最小坡度为0.5%,最小坡长130m;纵坡为5.5%时的最大坡长为300m。
(2)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00m,极限值为250m;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00m,极限值为25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5m。
四、平面设计4.1平面选线的原则(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路线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疏顺、合理配合。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或极限指标,也不应片面采用较高指标。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一、前言本文档为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旨在详细描述道路勘测设计过程中的各项内容和要求。
本说明书适用于道路勘测设计项目,包括勘测范围、要求、方法和结果等。
二、任务背景在道路建设项目中,勘测设计是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准确的勘测设计可以为道路建设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因此,本文档将详细介绍道路勘测设计的每个步骤和要求。
三、勘测范围1:道路勘测设计应包括勘测范围的详细描述,包括道路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路线的长度、宽度和路段划分等内容。
2:勘测范围还应涵盖道路交叉口、路基、排水系统、标志标线等相关设施。
四、勘测要求1:道路勘测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确保勘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勘测要求包括对地形、土壤、水文、地质等因素的勘测,以及对现有道路、管线、建筑物等的调查。
3:勘测还应包括对交通流量、道路使用情况和环境影响等因素的评估。
五、勘测方法1:道路勘测可以采用现场测量、遥感影像解译和地理信息系统等多种方法。
2:现场测量应包括使用全站仪、测距仪等仪器进行道路线形、地貌和地下管线等的实地测量。
3:遥感影像解译应利用卫星影像和航空影像等数据,进行道路地形和覆盖物的分析和解译。
4: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道路勘测中,可以提供空间数据管理、分析和展示等功能。
六、勘测结果1:道路勘测的结果应包括勘测数据、图件和报告等内容。
2:勘测数据应包括地形图、工程地质图、地下管线图等。
3:地形图应详细描述道路线形、坡度和高程等信息。
4:工程地质图应对地质情况进行详细描述,包括土质、岩性和地层信息等。
5:地下管线图应标明道路所涉及的水、电、通讯等管线的位置和参数信息。
6:勘测图件和报告应清晰、准确地展示和描述勘测结果,便于后续设计和施工。
七、附件本文档涉及以下附件:1:地形图2:工程地质图3:地下管线图4:其他相关附件(如现场照片、勘测数据表格等)八、法律名词及注释1: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指中国国家关于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的法律法规。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12020年4月19日《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技术规范《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二、工程概述与设计标准2.1 路线地理位置图见平面设计图。
2.2 工程概况设计时间: 9月15日- 10月29日设计地点: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设计公路路段:公路AB段2.3设计公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JTGB01—)2.4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设计车速:30km/h停车视距:110m路基总宽度:8m三、道路线形设计过程规范要求(部分):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米,最短缓和曲线长40米,最短平曲线长度250米,纵断面最大纵坡5%,纵坡长度限制为最小为130米,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凹形)400米和(凸形)400米。
3.1平面:(1)圆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65m,极限最小半径30m;不设超高最小半径:当路拱≤2%时为350m,当路拱>2%时为450m。
(2)平曲线长度一般值为270m,最小值为90m。
(3)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一般值为40m,最小值为30m。
3.2纵断面:(1)最大纵坡为5%,最小坡度为0.5%,最小坡长130m;纵坡为5.5%时的最大坡长为300m。
(2)凹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00m,极限值为250m;凸形竖曲线半径一般值为400m,极限值为250m,竖曲线最小长度为25m。
四、平面设计4.1平面选线的原则(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运营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路线设计应注意立体线形设计中平、纵、横面的疏顺、合理配合。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尽可能的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
不应轻易采用最小或极限指标,也不应片面采用较高指标。
道路勘测设计说明书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一、技术规范《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J011—9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95)二、工程概述与设计标准2.1 路线地理位置图见平面设计图。
2.2 工程概况设计时间:2006年5月28日-2006年6月14日设计地点:华中科技大学设计公路路段:十里铺公路AB段2.3设计公路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JTGB01—2003)2.4 主要设计技术指标:设计车速:80km/h停车视距:110m路基总宽度:12m三、方案比选本路段设计时,根据地形地貌等情况,经过筛选后得到两个方案(方案1和方案2),经过进一步方案比选后,选择方案1为最后设计方案。
比选过程如下:3.1 两方案概述方案1(即既定方案)选择路线为改建原十里铺桥,沿十里铺道班东山脚布线,后在汪嘴坳山岭线挖方通过,至终点。
方案2(比选方案)新建跨河桥,然后选择从垭口通过,至终点。
3.2 两方案特点比较方案1的优点:因为方案1基本避开了山丘高差大的地区而大部分路线选择走水田,所以减少了大量的挖方量;路线行进地区地势平坦,视野开阔,视线通畅,驾驶时视觉感受较好;路线行进方向高差较小,有利于设置标准较高的纵断面,有利于行车。
方案1的缺点:因为经过的是水田,需解决可能发生道路路基进水导致的稳定性下降的问题,故不宜以低填方通过,为了保持路基填土最小安全高度,不可避免的会有大的填方量;较高路基占用的水田面积较大。
方案2的优点:路线长度较短,路段路面造价较低。
方案2的缺点:挖方量很大;施工难度较高;地形复杂,施工不便,施工速度较慢;路线沿线地面高差较大,道路坡度较大,纵断面不理想;路线在较长挖方段中通过时,容易出现视距不够、视觉压抑等问题;较大的挖方量和较高的挖方高度,容易出现难以预料的工程地质危害。
3.3 方案比选结果综合比较以上两方案各自的优缺点,最终选择方案1为最终设计方案。
四、道路线形设计过程规范要求(部分):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为400米,最短缓和曲线长70米,最短平曲线长度140米,纵断面最大纵坡5%,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凹形)3000米和(凸形)450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说明书
1 设计概述
1.1 目的和要求:
道路工程设计是专业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包括道路路线设计和路面结构设计两部分。
通过本设计,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系统的综合运用,进而对所学知识加深理解、巩固和融会贯通。
很据设计所给资料,进行平、纵、横断面设计及其组合处理,完成土石方计算与调配,编制直线、曲线及转角一览表,路基设计表,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表
1.2 设计依据:
根据重庆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道路工程方向《道路勘测设计任务书》。
1.3 公路设计概况:
公路等级:三级公路
设计车速:30km/h。
1.4 平面设计标准的确定
1、根据设计任务书要求,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测、设计。
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
路基单幅两车道,宽7.5米。
2、设计执行的颁布标准、规范有: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04
《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道路勘测设计》孙家驷
1.5 路线起讫点
比例尺:1:2000;公路等级:三级;起点桩号K0+000,坐标终点桩号K0+500;坐标起点高程:509.98m;终点高程:521.00m
2 设计参数
2.1 道路等级的确定
根据所给资料,参照《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0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确定路线的设计等级,本路段按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勘测、设计。
2.2 公路技术标准的确定
在不增加工程造价的前提下,充分考虑了平、纵、横三方面的优化组合设计,力求平面线型流畅,纵坡均衡,横断面合理,以达到视觉和心理上的舒展。
2.3 控制要素
(1)道勘:三级
(2)设计车服务车速:30km/h
2.4 平面设计技术指标
2.4.1 圆曲线最小半径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平曲线形中一般非不得已时使用极限半径,因此《规范》规定了一般最小半径。
不设超高最小半径
当圆曲线半径大于一定数值时,可以不设超高,允许设置与直线路段相同的路拱横坡。
圆曲线半径要求如下表所示:
选用圆曲线半径时,在地形条件允许的条件下,应尽量采用大半径曲线,使行车舒适,但半径过大,对施工和测设不利,所以圆曲线半径不可大于10000米。
2.4.3 圆曲线半径的选用
在设计公路平面线形时,根据沿线地形情况,尽量采用不需设超高的大半径曲线,最大半径为4000米,极限最小半径及一般最小半径均未采用。
2.4.4 平曲线最小长度
公路的平曲线一般情况下应具有设置缓和曲线和一段圆曲线的长度;平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不应小于2倍的缓和曲线的长度。
有缓和曲线和圆曲线组成的平曲线,起平曲线的长度不应短于9s的行驶距离,有缓和曲线组成的平曲线要求其长度不短于6s的行驶距离。
平曲线内圆曲线的长度不应短于车辆在3s内的行驶距离。
平曲线的最小长度:70m
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长度:35m
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同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6V(360m)为宜,反向平曲线间插直线长度应大于2V(120m)为宜。
2.4.5 缓和曲线技术要求
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一般应满足一下几方面:
(1)离心加速度变化率不过大
(2)控制超高附加纵坡不过陡
(3)控制行驶时间不过短
(4)符合视觉要求
因此,《规范》规定:山岭重丘三级公路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25米。
一般情况下,在直
线与圆曲线之间,当圆曲线半径大于或等于不设超高圆曲线最小半径时,课不设缓和曲线。
2.5 路线方案的拟定与比较
根据给定的等高线地形图,采用纸上定线的可能方案,并经过比较论证确定最后路线方案。
山区路线依行经地区的地貌地质和地形特征,可能有越岭线、山坡线、沿溪线和山脊线,此时课根据地形图研究可能的路线不拘形式。
山区公路的选线一段应按:
(1)全面布局
(2)逐段安排路线
(3)具体定线三个步骤进行
一套公路因地形地貌的不同,应分段选用不同的道路线形式,互相接通。
2.6 道路平面设计
根据小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所确定的路线方案,即可在较大比例尺的等高线地形图上进行详细的精确定线,此时可按交角点的偏角,结合地形地物确定平曲线半径及其要素,鉴于时间所限平面设计长度可取1公里。
直线、圆曲线及缓和曲线为道路线型的基本组成要素,诸如直线最大长度、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缓和长度的规定等均应从行车安全视觉舒适出发满足要求并通过计算分析确定。
平面线形的桩距应按照规定并对地物及地形变化给予加桩。
曲线段的设置影响平面视距,此时应结合纵断面的设计进行视距的验算,取得视距的保证。
2.6.1 平面选线的原则:
(1)在道路设计的各个阶段,应运用各种先进手段对路线方案作深入、细致的研究,在多方案论证、比选的基础上,选定最优路线方案。
(2)路线设计应在保证行车安全、舒适、迅速的前提下,做到工程量小、造价低、营运费用省、效益好,并有利于施工和养护。
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应近可能的采用较高指标而使得工程量过分增大。
(3)选线应能满足国家或地方建设对路线使用任务、性质的要求,保证路线能够加强居民区特别是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之间的联系,同时也应注意同农田等基本建设相配合,尽量少占用农田,避免可多的拆迁工程。
(4)在选线过程中,对严重不良地质路段,如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泥沼及排水不良等特殊地区,应慎重对待,一般情况下应设法绕避,如必须穿过时,应选择合适位置,缩小穿越范围,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
2.7 道路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线的标高是指路基边缘标高,高速公路则指分隔带外侧边缘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则指路面中心线的标高。
纵断面设计线的确定包括:纵坡坡度的选定、坡长的限定以及竖曲线半径的拟定。
为了满足行车恩横排水要求,道路应有最大纵坡和最小纵坡的限制。
坡长限制应有利于行车平顺,尽量减少纵断面上的转坡点和设置大半径的竖曲线,坡长应注意做到:缓坡宜长、陡坡宜端。
纵断面设计拟定前,应先确定标高控制点。
对于山区公路横断面依据地面线试定合宜的填挖高度,试定拉坡,然后按照“标准”规定确定纵坡度及其长度,并拟定竖曲线。
纵断面设计长度与平面设计的长度相同。
2.8 道路横断面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的基本要求:
(1)公路横断面设计应最大限度地降低路堤高度,减小对沿线生态的影响,保护环境,使公路融入自然。
条件受限制不得已而出现高填、深挖时。
应同架桥、建隧、分离式路基等方案进行论证比选。
(2)路基横断面布设结合沿线地面横坡、自然条件、工程地质条件等进行设计。
自然横坡较缓时时,以整体石路基横断面为宜。
横坡较陡、工程地质复杂时,高速公路宜采用分离式路基断面。
(3)整体式路基的中间带宽度宜保持等值。
当中间带的宽度增减时,应设置过渡段。
过渡段以设在回旋线范围内为宜,长度应与回旋线长度相等。
条件受限制时,过渡段的渐变率不应大于1/100.
(4)整体式路基分为分离式路基或分离式路基汇合为整体式路基时了,其中间带的宽度增宽或减窄时,应设置过渡段。
起过渡段以设置在圆曲线半径较大的路段为宜。
按照平纵断面的设计,可取其中1公里左右做横断面设计,该段范围内所有桩号的横断面地面线,除规定的路基路面宽度外应照各桩断面的地形地质情况确定边坡坡度、边沟形状尺寸,绘出横断面的设计线,绘出各桩号的横断面图。
路拱的形式应按道路等级、性质及道路宽度,采用直线横坡或方程式不同的路拱曲线。
高填深挖路段需设挡土墙等防护工程外,应按规定及时或参照标准图设计。
3 设计图纸及计算说明部分
3.1 计算说明部分(附表)
附表1、平面计算(直线、曲线和转角表)
附表2、纵断面计算(设计标高、竖曲线各要素等)
附表3、路基设计表
附表4、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表)
附表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3.2 图纸部分(附图)
附图1、道路路线方案图
附图2、道路平面设计图
附图3、道路纵断面图横向1:2000
竖向1:200
附图4、道路横断面1:200
致谢
参考文献
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B01-2003)
交通部《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路线》(公路设计手册)
《道路勘测设计》孙家驷
维地道路设计系统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