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脑与电脑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和专题上册)

合集下载

《人脑与电脑》教案

《人脑与电脑》教案

《人脑与电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人脑和计算机的区别;
2.探究人脑与电脑的共同性;
3.学习人脑信息处理的范式和计算机的封装管理思想;
4.学习视听信息传输以及图形技术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人脑与电脑的不同之处,探究人脑与电脑的共同性,学
习信息处理的模式以及计算机的封装管理思想。

2.难点:深刻理解人脑信息处理的范式,学习视听信息传输以及图形
技术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主持讨论、案例分析、理论讲授、实验实践等多种教学
方法,结合实践研究,结合相关实验工作,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内容
1.人脑和计算机的不同
(1)人脑与电脑的区别;
(2)人脑的思维与计算机的计算;
(3)人脑的内存和计算机的存储;
(4)人脑的信息处理机制和计算机的信息处理机制。

2.人脑和计算机的共同性
(1)计算机的模拟:使用计算机模拟人类的思维;
(2)人脑和计算机的交互:使用计算机进行复杂的思维活动;(3)信息处理:使用计算机系统对信息进行存储、处理和分析;(4)图形技术应用:通过图形技术。

7 人脑与电脑

7 人脑与电脑

教案授课日期年月日星期第一课时一、介绍文体知识这是一篇介绍人脑与电脑知识的科学小品文。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说明文。

它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具有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特点。

在学习中,我们要注意文章的这一特点。

二、新课导入今天,电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事物。

而且电脑的迅速发展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生活正在被它改变着。

十年前,我们是否能够想象今天的生活:家家有电脑,人人有手机。

你是否想象过十年后、二十年后以致一百年后电脑又将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但是,正如我们课文中所说:在电脑面前,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人脑与电脑的科技小品。

三、课文分析全文有三个部分组成,请同学们阅读全文,初步概括三个部分的中心内容。

同桌可以讨论一下。

请同学回答。

讨论后总结第一部分:介绍了计算机的巨大的运算能力。

第二部分:说明了计算机的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电脑的发展变化。

第三部分:介绍了机器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及运用。

1、分析第一部分:介绍了计算机的巨大的运算能力。

说明文有哪些常见的说明方法?在第一段为了说明电子计算机的巨大的运算能力,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明确: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打比方、下定义、分类别、画图表。

第一部分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略举例子说明与比较说明结合:计算机比人算快20万倍(比较);以计算π的历史为例(举例)比较:人脑和计算机的比较(在8、9段中)重量上:人脑:1500克计算机:比人脑重一万倍能耗上:人脑:2.5瓦计算机:比人脑多上万倍记忆和思考能力:人脑有很强的计算机记忆力,并且善于思考,遇到出乎意料的情况时,可以随机应变,妥善处理。

计算机的记忆力和思考能力远不及人脑,可靠性也比人脑差得多。

所以,模仿人脑成了计算机发展的方向,智能电脑成了计算机发展的目标。

第二课时一、分析课文1、分析第二部分:说明了计算机的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电脑的发展变化。

《人脑与电脑》教案教学设计

《人脑与电脑》教案教学设计
四、引导学生集体探究研讨阅读课文
探究研讨第一部分
1.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分成几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分别概括段落大意。
提示:三段,
第一段(1),介绍了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问世。
第二段(2~6),将人脑与电脑计算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字进行比较。
第三段(7~10),将大型计算机和人脑做对比,表明电脑远不及人脑。
浙江机电技校备课用纸
学科
语文
课题
人脑与电脑
审批签字
授课时间
11月10日
授课时数
2
授课班级
1501/1502/
1505/1507
授课方法
讲授诵读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有大致了解,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电脑面前:“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
2.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说明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第六、七代
将来
生物集成电路
可逼真地模仿人脑(研制中)
从这个表格可以看出,电脑的发展过程呈现出发展更新速度快,性能突发猛进的特点,在仿生、思考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越来越接近人脑。
第二课时
探究研讨第三部分
列举机器人的应用种类
1.全天候清洁工2.机器护士小姐3.侦探机器人4.机器佣人等
五、综合概括总结。
本文以翔实,准确的材料和不动声色却饱含自豪感的语言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的特点、演变以及未来发展情况,同时也通过比较与人脑之间的差距。描绘出了电脑与人脑之间的“竞争”历程。从而使我们在了解科技知识的同时,增强对人类智慧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计算机
出现时间
主要元件
特点
第一代

《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

《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

《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脑与电脑/戴君惕》是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的一篇教材,主要讲述了人脑与电脑的关系以及电脑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通过本文,学生可以了解到人脑与电脑的异同之处,并思考人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与局限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人脑与电脑的异同,并掌握相关的词汇和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技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人脑与电脑的异同,并能够分析人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与局限性。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新思维,引导学生思考人脑与电脑的未来发展趋势。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中职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

但由于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可能相对较浅,对人脑与电脑的关系和应用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或片面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例子和实际应用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五、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1. 教师可以使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现代科技的发展,例如展示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汽车、人工智能等,以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好奇心和兴趣。

2. 引出本课主题:“人脑与电脑”。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你们认为人脑和电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第二环节:阅读理解1. 学生自主阅读《人脑与电脑/戴君惕》。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讨论人脑与电脑的异同之处,并列出相关的词汇和概念。

例如,学生可以讨论人脑具有情感和创造力,而电脑则具有计算和存储能力。

第三环节:概念解释与讨论1. 教师对学生列出的词汇和概念进行解释,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确保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准确。

例如,教师可以解释“信息处理”是指人脑和电脑对信息的获取、存储、加工和输出过程。

2. 引导学生思考人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优势和局限性,并进行讨论。

例如,学生可以讨论人脑在处理模糊和复杂的信息时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处理大量数据和高速计算方面相对较慢。

人脑与电脑的教案

人脑与电脑的教案

《人脑与电脑》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初读课文,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简要概括;掌握人脑与电脑的区别及电脑的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学会和会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尝试成功,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重点:把握文章的结构;了解电脑的发展史。

难点:掌握人脑与电脑的区别及电脑的特点。

教法:讲授法→分组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学习法课前准备:1.导学案的下发、批阅和错题的收集整理、了解学生预习情况和对教学设计的调整;2.课前培训:培训学科班长针对本节课的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设定本课的形式与内容比如预习案的展示,点评;及课后的总结要求。

然后学科班长或组长培训组内成员。

(培训内容:讨论形式和内容;展示、点评、质疑、总结要求;预习案展示和课堂总结学生培训:教师批阅部分学生的导学案,结合问题最多的题目理解教材上的知识点,做好预习案的展示和分析准备,结束时根据检测题进行课堂知识的总结。

)3.预习培训:全体学生:预习本课出现的字音,成语解释;初读课文,画出本文的结构,初步把握电脑的发展史。

4.教学目标的书写:在黑板的右上方,书写字迹清晰、公正。

教学过程:一、引入1、哪些同学看过电影《星球大战》《终结者》?看过这些影片后你有什么感想?(展示两部同学们喜欢的电影图片,畅所欲言)2、PPT展示教学目标,教师解读目标。

3、本文重点通过了解电脑的发展史,了解二者的区别,正确分析看到二者的优势,那么在解决这些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解决预习案的字词用法。

(衔接)4、时间:3分钟以内。

二、预习案展示检测自习(学科班长主持)1. 展示人员:学科班长指定小组成员的C进行展示。

(在课前培训中确立人员)2.展示内容:学科代表对预习案的情况做一个概括,然后将全对的题目把知识总结一下,错误题目要进行分析,并对错误的情况作一一分析,最后还要展示学生预习中“我的疑问”3.根据展示的情况给出分值4.教师点拨:预习案中知识的总结或规律等。

《人脑与电脑》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7课ppt课件1【人教版】

《人脑与电脑》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7课ppt课件1【人教版】
说明文相关知识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的表达方式解说事物, 于其他事物的主要标志。 常用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据等。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说明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 说明文的语言:准确性、生动性、简洁性。(平实、 生动)
一、导入新课
哪些同学看过电影《星球大战》 《终结者》?看过这些影片后你有 什么感想?
计算机 出现时间 主要元件 特点
第一代 1946年 第二代 1956年
第三代 约1958年
电子管 晶体管
集成电路
体积大,能量 高。运算较快
体积较小,性 能较好,效率 和寿命高
体积更小,性 能更好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
第四代 1975年 后
第五 1978年



大规模集成 电路
超大规模集 成电路
运算极快,体积小,耗能 小,性能极高(微电脑)
是老师在上课时补充讲解的,如果不听讲很可能就会错过这些重点。

所以,上课的时间一定要专注于课堂,决不能打开别的习题集去学习,这样才是高效率的学习,才是提高成绩最快的方法。因此,困难也要先听课,那对你将来的自学一定会很有帮助,哪怕你只是记住了一些经常出现的术语,上课的内容好像马上就忘光
了,但等到你日后自己学习的时候,也能让你回想起很多内容。

认真听讲的第一个阶段就是上课时间无条件地“往前看”,上课的时候看书往往很容易开小差。摒除杂念,将视线从摊在眼前的书上移开。老师讲课的时候只看前面,集中注意力听老师嘴里说出来的话,那才是认真听讲的态度。

低着头,心情就放松了,但那种放松对学习一点好处也没有,之所以会放松,就是因为觉得即便是自己开小差,老师也不知道。如果你往前看,不时地和老师眼神交会一下,注意力必然会集中起来。和老师眼神交汇的那种紧张感会让你注意力集中,并充

【K12学习】《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

【K12学习】《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

《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家里有电脑吗?什么时候购置的?平均周末用电脑的时间有多少?可以这样说,现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脱离不了网络和计算机。

电脑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得力帮手,银行,超市,机关,学校随处可以见到电脑帮人们处理事务,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起休闲、娱乐的作用。

大家可以用它连上互联网,听课,看电影,聊天。

可以说计算机的发展不仅方便我们生活娱乐,造就了很多像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改变世界的天才,更是给整个时代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追源溯流,其实人们早在1946年就发明了第一台电脑,而它的出现却不是像今天这样更多的是为了工作和娱乐,它的诞生原因是为了方便人们更好的计算繁难的数学问题。

光凭人类大脑不能计算的复杂数学题,电脑却可以做到,有的人就要问了,既然电脑这么厉害,能算人脑都不能算的题目,能解决人类都不能解决的难题,电脑会不会比人脑跟厉害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同学习今天的课文。

一起看看电脑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看看人脑和电脑的这场“竞争”,到底谁胜谁负。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默读课文,积累字词2.给文章的每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1、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分成几大段?分别概括段落大意。

提示:三段。

第一段,介绍了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问世。

第二段,将人脑与电脑计算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字进行比较。

第三段,将大型计算机和人脑做对比,表明电脑远不及人脑。

2.、第三大段里,作者告诉我们人脑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计算机”。

那么电脑和人脑究竟有什么差,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仔细读一读8,9自然段,通过填表比较。

探究研讨第二部分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这里作者用了整整十个自然段着重说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向我们展示了电脑的发展变化几其速度,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这部分,想一想第一代到第六、七代的计算机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完成完成表格。

电脑发展的过程呈现出的发展更新速度快、性能提高迅猛的特点,从表格中一目了然。

2.5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5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讲解语言的中枢、学习与记忆的过程、类型及机制,以及思维的神经基础。
3. 神经调节与行为:阐述神经系统如何调节人类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神经机制。
4. 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介绍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及应用。
5.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脑的高级功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 教学重点
- 大脑皮层的结构和功能:要求学生掌握大脑皮层的分区、各区的功能及皮层功能的具体表现。
- 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的神经基础:要求学生理解语言的中枢、学习与记忆的过程、类型及机制,以及思维的神经基础。
- 神经调节与行为:要求学生阐述神经系统如何调节人类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神经机制。
3. 根据课本内容,分析神经系统如何调节人类行为,以及行为产生的神经机制。
答案:神经系统通过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来调节人类行为。行为产生的神经机制涉及感觉输入、中枢处理和运动输出三个环节。感觉输入是指外界的刺激通过感觉器官转化为神经信号,中枢处理是指大脑对感觉信号进行加工和分析,运动输出是指大脑发出指令,通过运动神经元调节身体动作。神经系统通过这种方式调节人类行为,包括感知环境、决策和行动等。
5. 结合课本内容,讨论人脑的高级功能在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并提出创新性的想法或建议。
答案:人脑的高级功能在未来发展或改进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 神经康复:利用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成果,开发更有效的神经康复方法和技术,帮助中风、脑损伤等患者恢复功能。
- 心理咨询:结合脑的高级功能的研究,发展更科学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6. 思考题与讨论:布置一些思考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脑的高级功能,并进行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的安排旨在让学生了解人脑的高级功能,掌握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人脑与电脑说课课件

人脑与电脑说课课件

IF语句的应用
图片导入:终结者
《 电脑“天网”与 终 人类的终极大战
结 者 》
IF语句的应用
整 体 感 知:给每一部分起个标题
第一部分:电脑与人脑的比较
人 脑 与 第二部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电 脑
第三部分:计算机的发展与运用
IF语句的应用
合作探究
要点: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抓住事物特征,筛 选主要信息,掌握说明方法。 1、阅读第一部分,说说电脑与人脑的区别。
2、阅读第二部分,说说计算机经历了哪些变化 (抓住每一代计算机的特点)。 3、阅读第三部分,谈谈机器人有哪些应用。
4、本文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IF语句的应用
拓展延伸
IF语句的应用
课后作业 请仔细观察一样电子产品,然后 写一段说明性文字。(要求:运 用相关说明方法,150字左右)
IF语句的应用
课堂评价
解决问题
• 了解电脑知识,掌握阅读说明文 的方法 • 对本堂课所学进行评价
自我评价 总结提升
团队评价 互相学习
老师评价 强调深化
IF语句的应用
问题设疑法
设置问题,激发情思
兴趣激励法
用图片激趣
项目教学法
让学生收集相关资料并展示
IF语句的应用
学法设计
自主学习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解迎 刃 而
文章思路
探究学习法
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IF语句的应用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课堂教单位填写以下表格。
作业
IF语句的应用
1. 请说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情况
了解相关的电 脑知识,感受 人类智慧的伟 大
1
掌握阅读说明 文的方法

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

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
第二环
基础能力诊断
检查预习
夯实基础
1.请学生个人朗读,纠正字音
2.全班齐读,
点评学生的预习情况。
诵读、想象、纠正字音字形错误
通过抽查督促预习,同时也了解学生的情况;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
第三环
能力发展训练
任务
1.初步感知,给每个部分加上小标题
2.概括每部分段落大意,完成表格
根据老师的问题或任务进行小组讨论,归纳整理。
任务驱动法、情境教学法
学法
朗读法、小组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环境与教学资源
多媒体,短视频,微信,问卷星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预习
1.作者简介
2.写作背景
3.字词梳理
1.巡堂,查看阅读进度
2.提示重点字词,指导读音写法
1.快速浏览课文2.边看课文边认识生字词,加深印象
熟悉文本,夯实基础,扫清阅读障碍,增加字词、成语的储备量为后面的突破重难点做铺垫
第四环
能力发展鉴定
思政渗透
电脑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得力帮手,银行,超市,机关,学校随处可以见到电脑帮人们处理事务,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起休闲、娱乐的作用。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使用电脑?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电脑如何发挥作用
1.了解相关知识2.展示案例、听
3.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4.展示、互评、听
通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爱国情怀。
完成任务并上交
加深印象,巩固知识点
拓展延伸
积累科学知识
搜集资料,帮助拓展
搜集资料,积累知识,了解科学
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对电脑有更深的了解,丰富自身知识储备

《人脑与电脑》教案

《人脑与电脑》教案

《人脑与电脑》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简要概括;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说明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对计算机发展历程有大致了解,感受人类智慧的伟大。

教学重点:1、提取文章主要信息,简要概括。

2、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教学难点:合作探究概括文章内容。

教学方法:质疑法,讨论法教学时数: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引入新课(从学生生活入手,可对学生使用电脑的情况做一调查)你家里有电脑吗?什么时候购置的?平均周末用电脑的时间有多少?如今电脑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起休闲、娱乐的作业,这同样得益于互联网。

但最初的电脑,即电子计算机,顾名思义,它的诞生便是为了人们更好地计算繁难的数学问题。

今天我们一同跟随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感受人脑与电脑之间的这场“竞争”。

二、作者介绍戴君惕,1941年12月出生,湖南长沙人,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专事仿生学研究。

三、字词积累1、正音媲美(pì měi )繁衍(fán yǎn )殷勤(yīn qín )驾驭(jià yù)乖巧(guāi qiǎo )元件(yuán jiàn )2、成语解释络绎不绝:绝:断;不绝:不断。

络绎: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

望尘莫及:尘,尘土;莫,不;及,赶上。

望见前面骑马的人走过扬起的尘土而不能赶上。

比喻远远落在后面。

现在多用于表示对人钦佩的自谦语。

无穷无尽:没有尽头,没有限度。

穷、尽,完。

一笔勾销:把账一笔抹掉。

现在常用来比喻把一切完全取消或再也不提往事。

随机应变:机:时机,形势。

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忠心耿耿:耿耿:忠诚的样子。

形容非常忠诚。

四、整体感知,内容梳理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部分介绍世界第一台计算机的情况。

1、请说明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情况问世时间—1946年电容器—10000个面积—占地6个房间继电器—6000个重量——30吨造价——1亿美元电子管——1800个运算速度——5000次/秒第二部分说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展示电脑的发展变化及速度。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课《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 (一)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课《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 (一)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课《人脑与电脑》教学设计 (一)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二课《人脑与电脑》是一篇描写人脑与电脑相互关系的科普文章,通过比较人脑与电脑的优缺点,让同学们对两者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篇文章,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活动。

一、学情分析:学生阅读这篇文章存在以下困难:1. 词汇量较大:文章讲述了大量的科技术语,需要学生有一定的词汇量才能理解文章的含义。

2. 阅读理解有难度:文章结构复杂,需要学生具备较好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文章内容较为抽象,需要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目标:(1)理解电脑与人脑的优缺点,掌握科技类词汇。

(2)能够用适当的语言描述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使其具备用科技词语描述事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做出自己的思考,使其具备科学、探究的态度。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

(2)引导学生珍惜人脑的自然智慧,让学生意识到科技虽然给我们带来便利,但不可忽视人类本身的进步。

三、教学方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式学习法、课堂讨论式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教师先使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未来科技的设想,引发学生的好奇心与兴趣,然后让学生讨论有哪些科技能够实现,有哪些科技有可能无法实现,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未来科技设想分享给同学。

2. 学习环节:(1)阅读课文,教师给出一些重要词汇的解释,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大意和词汇知识。

(2)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让学生对比人脑与电脑的优劣,并列举出自己对两者的不同看法。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支持他们的思考和表达,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引导和帮助。

(3)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人脑能做到电脑做不到的事情有哪些,反之同样讨论,教师鼓励学生的交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做出合理的判断和推理。

人脑与电脑教案

人脑与电脑教案

人脑与电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脑和电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2.比较人脑和电脑在信息处理方面的异同;3.探讨人脑和电脑的发展趋势。

教学内容:1.人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a. 介绍人脑的结构和功能。

b. 解释人脑的信息处理方式和能力。

c. 探讨人脑在感知、思考和记忆等方面的特点。

2. 电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a. 介绍电脑的结构和主要组成部分。

b. 解释电脑的信息处理方式和能力。

c. 探讨电脑在计算、存储和处理数据等方面的特点。

3. 比较人脑与电脑的异同:a. 分析人脑与电脑在信息处理速度上的差异。

b. 比较人脑与电脑在存储容量和可靠性上的差异。

c. 探讨人脑与电脑在创造性思维和情感表达方面的差异。

4. 人脑与电脑的发展趋势:a. 探讨人工智能发展对电脑的影响。

b. 分析脑机接口技术对人脑的影响。

c. 讨论人工智能与人脑协同工作的可能性。

教学活动:1. 群组讨论:分小组让学生讨论人脑与电脑的异同、发展趋势,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2. 观看视频: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人脑和电脑的功能和发展。

3. 比较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比较人脑和电脑在某个具体任务上的差异,如计算速度、记忆能力等。

4. 综合讨论: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成果,学生可以互相提问和补充,进一步加深对人脑和电脑的理解。

5. 小组项目:要求学生分组选择一个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结合人脑和电脑的特点,设计出一个创新的方案,并进行展示和评价。

教学资源:1. PPT呈现人脑和电脑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 视频资源展示人脑和电脑的动态图像和功能介绍。

3. 实验材料和设备。

4. 小组讨论和项目设计表格。

评估方法: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全班讨论中的积极程度。

2. 参与小组项目的设计和展示,评价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3. 组织学生完成相关问答和练习题,检查他们对人脑和电脑的理解程度。

拓展练习:1. 阅读科普文章,进一步了解人脑发展、电脑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最新发展。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7课《人脑与电脑》教案

人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第7课《人脑与电脑》教案

人脑和电脑戴君惕一、教学要求:1、引导学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电脑面前,人是世界上最完美的“天然计算机”,“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

2、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脑的发展变化与速度。

3、通过学习本文,掌握相关的说明方法。

二、教学重点:1、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变化。

2、明晰人脑与电脑的主要差别。

三、课时安排:3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课时教学内容:1、阅读课文,理解作者如何区分电脑与人脑的差别的。

2、阅读课文,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了解电脑的发展变化与速度。

3、辨析文章中使用的说明方法。

一、导入新课:在科技飞速发展的21世纪,有人戏说“人脑不如猪脑,猪脑不如电脑”,此言并非贬低人类,但电脑的超强功能已经是众所周知。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流行的三大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基本上被淘汰了,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电脑、汽车,可想而知电脑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成了不可或缺的一种工具。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戴君惕的《人脑与电脑》,看看人脑与电脑究竟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简介戴君惕,湖南农业大学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研究员,专事仿生学研究。

2005年2月,以湖南人大代表的身份提交《构建长沙一小时经济圈,打造湖湘经济高地》的议案,议案中将长沙、株洲、湘潭、娄底、益阳、岳阳和常德等六个城市纳入了经济发展行列。

三、了解计算机天才比尔·盖茨(英文:William Henry 1955年10月28日-),是一名美国企业家、软件工程师、慈善家以及微软公司的董事长。

他与保罗·艾伦一起创建了微软公司,曾任微软CEO和首席软件设计师,并持有公司超过8%的普通股,也是公司最大的个人股东。

公司在全球78个国家和地区发展业务,全球员工总数超过91000人。

1995年到2007年的《福布斯》全球亿万富翁排行榜中,比尔·盖茨连续13年蝉联世界首富。

2008年6月27日正式退出微软公司,并把580亿美元个人财产尽数捐到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

2.5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2.5人脑的高级功能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通过测试结果分析学生的学习难点,为后续教学提供依据。
4.课后作业:
-评估学生撰写的关于人脑高级功能的短文或报告,检查其对课堂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关注学生是否能将理论知识与个人经验相结合,提出有深度的见解。
5.教师评价与反馈:
-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小组讨论、随堂测试和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给予综合性评价。
板书设计将结合图表、颜色和简笔画,以直观、有趣的方式呈现复杂的人脑高级功能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效率。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人脑高级功能的基本概念及其生物学基础,包括记忆、认知、思维的机制。
-人脑高级功能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如学习、语言、情感等。
-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人脑高级功能的重要性。
例如,重点讲解长期记忆的形成与巩固过程中海马体的作用,以及如何通过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记忆效率。
2.教学难点
5.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人脑高级功能的认识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课堂小结(5分钟)
-通过小组讨论,增强合作交流能力,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形成团队解决问题的习惯。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关于人脑高级功能改进和创新的想法,培养创新思维。
3.情感态度:
-对生物学科,尤其是人脑高级功能产生浓厚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认识到人脑高级功能在个人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增强关爱生命、探索科学的意识。
-目标:引起学生对人脑高级功能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第7课《人脑和电脑》教学设计

第7课《人脑和电脑》教学设计

第7课《人脑和电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的电脑知识;
2.掌握阅读说明文的方法;
3.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电脑,做电脑的主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电影终结者的开头讲了一件十分可怕的事情:公元2029年,经过核毁灭的地球已由电脑“天网”统治,人类几乎被消灭殆尽。

剩下的人类在领袖约翰·康纳的领导下与电脑英勇作战,并扭转了局面。

“天网”为了改变这一切,制造了时光逆转装置,派遣终结者人型机械人T-800回到1984年,去杀死约翰的母亲康纳·莎拉,以阻止约翰的诞生。

约翰发现了一这阴谋,攻占了实验室,战士卡尔·雷斯自愿通过时间通道回到1984年保护莎拉。

这是一部科幻电影,那么在现实生活中电脑是否真的有一天会取代人类统治地球呢?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默读课文给文章的每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三、掌握说明文的阅读方法:抓住事物特征,筛选主要信息,掌握说明方法。

1.阅读分析课文第一部分:⑴作者认为:人脑和电脑的优势各是什么?
⑵人脑和电脑到底谁更强?总结:
2.同样方法,和同桌组成学习小组,从课文二、三部分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阅读分析
⑴作者认为:人脑和电脑的优势各是什么?
⑵人脑和电脑到底谁更强?
学生总结发言
四、思考讨论
作者在文末非常乐观的认为“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那么你认为电脑能代替人类成为地球的主人吗?
五、拓展延伸:你是电脑真正的主人吗?
展示:锋芒互动2009年第5季主题创意会的几幅漫画作品。

六、作业
以“我的电脑我做主”为主题,设计漫画作品,并为你的作品加100字的说明。

《人脑与电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人脑与电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人脑与电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 《人脑与电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上册)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对计算机发展历程有大致了解,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在电脑面前:“人类永远是机器人的主人”2.引导学生掌握相关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1.说明对象、说明顺序、说明方法、说明语言。

2.初步了解科学小品文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常规教具教学时数: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整体上了解全文。

2、具体分析课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课文:最近有条很大的新闻,10月5日的时候,苹果电脑的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了。

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关注过乔布斯,乔布斯先后领导缔造了麦金塔计算机、ipad、iPod、iPhone等诸多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知名数字产品。

乔布斯多次上过《时代周刊》,被誉为“计算机狂人”。

人们为什么热衷于购买和使用个人计算机而且热衷于上网呢?可以这样说,现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脱离不了网络和计算机。

电脑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得力帮手,银行,超市,机关,学校随处可以见到电脑帮人们处理事务,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起休闲、娱乐的作用。

大家可以用它连上互联网,听课,看电影,聊天。

可以说计算机的发展不仅方便我们生活娱乐,造就了很多像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改变世界的天才,更是给整个时代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解题,背景介绍追源溯流,其实人们早在1946年就发明了第一台电脑,而它的出现却不是像今天这样更多的是为了工作和娱乐,它的诞生原因是为了方便人们更好的计算困难的数学问题。

光凭人类大脑不能计算的复杂数学题,电脑却可以做到,有的人就要问了,既然电脑这么厉害,能算人脑都不能算的题目,能解决人类都不能解决的难题,电脑会不会比人脑跟厉害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同学习今天的课文。

一起看看电脑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看看人脑和电脑的这场“竞争”,到底谁胜谁负。

三、初步整体感知课文1.积累字词戴君惕(tì)络绎不绝(yì)繁衍(yǎn)蠕虫(rú)媲美(pì)估计(gū)焊接(hàn)殷勤(yīn)土壤(rǎng)妥然(tuǒ)2.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默读课文给文章的每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脑与电脑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综和专题上册)
一、导入课文:
家里有电脑吗?
什么时候购置的?
平均周末用电脑的时间有多少?可以这样说,现在这个时代,无论做什么都脱离不了网络和计算机。

电脑是人们工作学习的得力帮手,银行,超市,机关,学校随处可以见到电脑帮人们处理事务,而在我们的生活中,更多的是起休闲、娱乐的作用。

大家可以用它连上互联网,听课,看电影,聊天。

可以说计算机的发展不仅方便我们生活娱乐,造就了很多像比尔盖茨,乔布斯这样改变世界的天才,更是给整个时代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解题,背景介绍
追源溯流,其实人们早在1946年就发明了第一台电脑,而它的出现却不是像今天这样更多的是为了工作和娱乐,它的诞生原因是为了方便人们更好的计算繁难的数学问题。

光凭人类大脑不能计算的复杂数学题,电脑却可以做到,有的人就要问了,既然电脑这么厉害,能算人脑都不能算的题目,能解决人类都不能解决的难题,电脑会不会比人脑跟厉害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同学习今天的课文。

一起看看电脑究竟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的,看看人脑和电脑的这场“竞争”,到底谁胜谁负。

三、初步整体感知课文
1.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默读课文,积累字词
2.给文章的每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四、引导学生集体探究研讨阅读课文研讨第一部分
1、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分成几大段?分别概括段落大意。

提示:三段,
第一段(1),介绍了第一台大型计算机的问世。

第二段(2~6),将人脑与电脑计算圆周率小数点后的数字进行比较。

第三段(7~10),将大型计算机和人脑做对比,表明电脑远不及人脑。

2.、第三大段里,作者告诉我们人脑是世界上最完善的“天然计算机”。

那么电脑和人脑究竟有什么差,分别体现在什么地方,仔细读一读8,9自然段,通过填表比较。

探究研讨第二部分
看课文的第二部分,这里作者用了整整十个自然段着重说明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向我们展示了电脑的发展变化几其速度,再给大家十分钟的时间仔细阅读这部分,想一想第一代到第六、七代的计算机之间的差异是什么?完成完成表格。

电脑发展的过程呈现出的发展更新速度快、性能提高迅猛的特点,从表格中一目了然。

电脑在仿生、思考和记忆等方面的能力越来越接
近人脑,这就产生了一个疑问,电脑能否最终超过人脑?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人工智能会不会最终取代人脑?拥有人工智能的机器人会不会最终取代人类的地位?尽管文章第一部分人脑与电脑做了比较,人脑呈现出极大优势,但也仅仅是就当今的电脑技术而言,现在要下个结论为时尚早,我们不妨看看下面一些资料:
探究研讨第三部分列举机器人的应用种类
1.全天候清洁工
2.机器护士小姐
3.侦探机器人
4.机器佣人等
一、回顾
上节课概括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并且熟悉了机器人在社会中的普遍运用及将来发展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这样一篇介绍科普知识的文章,是如何运用各式各样的说明方法来阐述作者的观点并使读者乐于接受的。

二、说明方法的回顾
在以前学过的科普说明文中,我们学习过的说明方法有哪些呢?
三、说明方法的应用及作用
(一)说明方法在文章中的应用及作用
1.举例子
将不易理解的事物或比较抽象的事理说得真切具体、清楚明了。

第一部分“从这以后,许多数学家耗费了大量精力来计算更精确的π值”时,列举了法国数学家韦达、英国的夏普以及19世纪的威加、达斯、雷歇、谢克斯等人的努力;
2.作比较
更准确地揭示和突出事物的特征。

人脑和电脑、第一代计算机与微电脑的详细比较。

3.列数字
从数量上直接说明事物的特征,作用是能把说明对象的特点说得更准确无误。

四、小结
说明方法可以帮助把事物特征说明清楚,使文章的语言更加科学、准确,也能生动地将科学只是呈现在读者的面前。

本文《电脑与人脑》这样一篇科学小品文,本文以翔实,准确的材料和不动声色却饱含自豪感的语言系统介绍了计算机的特点、演变以及未来发展情况,同时也通过比较与人脑之间的差距。

描绘出了电脑与人脑之间的“竞争”历程。

板书设计
人脑和电脑
小标题
第一部分:人脑和电脑的比较。

第二部分: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计算机的发展及运用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