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方便了疆域内经济的往来);
(4)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制定二十等军功爵位,按军功大小,授爵位和俸禄。如果宗室没有军功,则削去宗室属籍。按功劳以明尊卑、爵秩和等级,从而确定占有田宅、臣妾的多少和服饰的等级,从而形成了封建等级制;
(5)“燔烧诗书,明法令”,把法令公布在宫室前的冀阙上,并申明“刑无等级”;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祝融、女娲)
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分封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又称为“封建”制,即封邦建国,是帝王按照宗法的等级秩序分封诸侯,使之在封域建立邦国,众建亲戚,以藩屏周的一种政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授民授疆土,对象是王室子弟、异姓诸侯及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任免官吏,征收赋税,创立军队等权利,但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定期朝觐述职、进贡、拱卫王室的义务。分封制在前期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但分封制在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利的集中,后期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至秦朝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2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贸易的扩大);
3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各地原来流行的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新币;
4统一度量衡;
4交通上:
1统一道路系统:对全国的交通进行总体规划,形成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将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
2修驰道、直道、五尺道,统一车轨。
5风俗文化上:
1统一法律,修秦律(秦律突出体现了维护地主阶级国家和私人财产安全的根本准则);
4端正风俗:倡导“礼义”,反对“淫逸”,提倡封建主义的精神文明。通过“端正风俗”的活动,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得到调整,出现了“行同伦”的结果。
秦始皇在原各国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机器,他所建立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机构的基本形式。秦始皇在一系列拓边政策全面胜利后确立的王朝版图,奠定了历代王朝的疆域基础。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对开创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巩固国家的措施对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镇压奴隶主贵族的复辟活动起到重要作用,但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2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为适应专制皇权和同一国家的需要,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
3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新的政府机构,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在制度上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在地方设郡、县两级;
4设官吏考核制度。一由朝廷派于是到各郡监察,上报考核结果;二是实行日常的“上计”制,由中央政府据此评定官吏的政绩;
商鞅变法 P105
秦孝公用商鞅以定变法之令,实行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全面改革。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打破私田和公田的限制,从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刺激了个体农民的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增加国家税收;弊端是没有彻底废除奴隶制,还有奴隶阶级的存在);
ll1?I8}法家
1(w0*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2)重农重战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商君书》中有关重农重战的论述最多。如《农战》《靳令》《算地》都有所涉及,国家富强的功效就在农战两项。7 I8 ^! F7 w' G" b. s1 z《去强》说:"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按兵而农,粟爵粟任,则国富。兵起而胜敌,按兵而国富者王。"《垦令》篇还提出了20种督促人民耕垦土地的办法。如国家按统一标准征收地税,农民负担的地税就公平了,国君讲求信用,百官不敢作弊,农民就会积极耕种土地。可见。重农重战。是法家治国的根本大计。
宗法制:
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一种制度。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区分“大宗”和“小宗”,确定“大宗”才有继承权和主祭权,“小宗”则需敬“大宗”,以此维护宗法统治;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目的在于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大程度避免因王位而引发的纷争甚至战乱,稳定国家。
(6)设什伍连坐法(加重百姓的生活压力);
(7)设县制;
(8)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有助于建立文明的社会风俗;分室而居有利于增加税收
(9)迁都咸阳,建造宫室(为秦国的东进及后来的统一战争做准备)。
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继续剥夺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保护和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特政权,从而建立一套统治和剥削农民的制度。这些变法都是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里进行变革,建立起赏罚严明的官僚政治体制,比较彻底,是使秦国富兵强的重要原因,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但此次变法并不完全彻底,变法内容还保留着一些维护奴隶制参与的规定。
(4)! l) \2 ^$ k! `是重本抑末,反对儒术。这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壹言》篇说:"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所谓"末"就是指的商业和手工业。《农战》篇说:"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豪杰务学《诗》、《书》,随从外权,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政,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可见,法家对儒家的儒术是排斥的。
三家分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争霸战争以来,晋国的一些异性卿大夫在晋公室不断扩充军事编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兵权。到春秋中期,晋国政权逐渐为六卿所控制。赵鞅执政后,前497年,范氏和中行氏向赵氏进攻,但遭到以赵氏未收的韩、魏、知四家的反击,范氏、中行氏败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又联合郑、齐两国进攻赵氏,赵氏于前490年战胜范氏、中行氏,并瓜分了两家土地,政权落到知、赵、韩、魏四家之手。由于知伯专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合力灭知,三家分别建立了政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2军事上:
1统一岭南,北击匈奴;
2开凿灵渠(运输物质),修筑长城(保护北方农业区域,对边地的开垦和边防的加强起了积极作用);
3收缴兵器,防止各种反抗活动。
3经济上:
1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制定新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废除爰田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私有制(以国家同一法令的形式成了私人对实际占有土地的所有权,封建土地私有制被确立下来,标志着国家放松了对土地的私人占有权和经营过程的控制,但仍然拥有某种程度的干涉权力);
田氏代齐
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齐国的田氏原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齐桓公时,陈公子完因避陈公族内乱逃奔来齐,又称田氏。齐景公时公室腐朽,阶级矛盾激化,而田桓子用较为缓和的剥削方式赢得了民心,增加其子民。前489年齐景公死,田桓子发动政变,立公子阳生为国君,田乞自立为相,专齐政,后杀齐悼公,立齐简公。田乞死后其子田桓为相,发动政变杀齐简公,立齐公,专齐政。到田和时,于前391年废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田氏代齐的过程。
秦王朝巩固国家的措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巩固国家:
1政治制度上:秦王政为适应统一后新形势的需要,顺应列国政治制度从君主制向专制集权制演变的趋势,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
1秦始皇自称“始皇帝”,确立皇帝制(“皇帝”成为的出现,不仅表现为形式上名号的变更,而且标志着一种新的统治制度的诞生);
2统一文字,秦始皇采用了李斯提出的“书同文”的措施。
3统一思想:秦始皇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把法家思想和大一统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后又“焚书坑儒”,希望统一人们的思想(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镇压政治反对派,巩固中央集权和政治统一,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手段过于粗暴残酷,使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惨重损失。特别是使传球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精神受到压重打击,体现了文化专制。同时,焚书坑儒还堵塞了言路,加速了亲政权的灭亡);
秦始皇评价 P140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暴君。这不单是个人品质问题,反映他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刚刚走上历史的前台,经验不足,对人民的力量缺乏认识,盲目夸大主观的作用,崇尚暴力,迷信权力,以为能一口吞尽天下,一时做尽万世事。这是由于他们在政治上尚处于幼年,未遭遇底层人民的打击,还很不成熟。秦始皇作为有贡献的政治家,功在首位,过当其次。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物质条件;
2私学的兴趣,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同时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3封建制刚刚确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动,不同阶级、阶层都要寻找自己的代言人。
百家争鸣:
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也是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言人对宇宙万物提出种种解释,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设想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这些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言人著书立说,广收门徒,相互间进行激烈的争辩,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本质是实现人际间共同和谐发展关系的根本。中心内容是“爱人”,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裕达而达人”。但有着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智:是以仁为依据辨别是非、曲直、正邪、真妄的能力。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
义:宜也,应当,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居仁由义,见利思义,它是通往仁和礼的道路。
儒家Y((z9-`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同时,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从商君书看商鞅的治国理念 P105
商鞅的治国理念可概括为“壹民理论”,就是国家只需要一种人民,即种田的苦力和杀人的机器。
(1)革新变法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更法》篇详细记述了商鞅与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争论变法的问题。《开塞》篇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入手,论证了战国末年只能实行法治,才是唯一可行的治国道路。"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从而说明只有变法革新,才能使国家富强兴盛。
(3)重刑少赏的思想。加重刑罚,轻微奖赏(有时也说厚赏)、是法家的重要思想。《错法》《去强》《去强》又说用刑罚来免除刑罚,国家就治;用刑罚来招致刑罚,国家就乱。《开塞》说:"治国刑多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可见法家是重刑而轻赏的。对如何执行刑罚时,法家主张要统一刑罚。《赏刑》说:"所以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这就是说,执行刑赏对谁都一样。
(4)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制定二十等军功爵位,按军功大小,授爵位和俸禄。如果宗室没有军功,则削去宗室属籍。按功劳以明尊卑、爵秩和等级,从而确定占有田宅、臣妾的多少和服饰的等级,从而形成了封建等级制;
(5)“燔烧诗书,明法令”,把法令公布在宫室前的冀阙上,并申明“刑无等级”;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祝融、女娲)
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分封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又称为“封建”制,即封邦建国,是帝王按照宗法的等级秩序分封诸侯,使之在封域建立邦国,众建亲戚,以藩屏周的一种政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授民授疆土,对象是王室子弟、异姓诸侯及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任免官吏,征收赋税,创立军队等权利,但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定期朝觐述职、进贡、拱卫王室的义务。分封制在前期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但分封制在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利的集中,后期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至秦朝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2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贸易的扩大);
3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各地原来流行的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新币;
4统一度量衡;
4交通上:
1统一道路系统:对全国的交通进行总体规划,形成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交通网,将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
2修驰道、直道、五尺道,统一车轨。
5风俗文化上:
1统一法律,修秦律(秦律突出体现了维护地主阶级国家和私人财产安全的根本准则);
4端正风俗:倡导“礼义”,反对“淫逸”,提倡封建主义的精神文明。通过“端正风俗”的活动,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得到调整,出现了“行同伦”的结果。
秦始皇在原各国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机器,他所建立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机构的基本形式。秦始皇在一系列拓边政策全面胜利后确立的王朝版图,奠定了历代王朝的疆域基础。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对开创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巩固国家的措施对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镇压奴隶主贵族的复辟活动起到重要作用,但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2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为适应专制皇权和同一国家的需要,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
3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新的政府机构,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九卿在制度上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在地方设郡、县两级;
4设官吏考核制度。一由朝廷派于是到各郡监察,上报考核结果;二是实行日常的“上计”制,由中央政府据此评定官吏的政绩;
商鞅变法 P105
秦孝公用商鞅以定变法之令,实行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全面改革。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打破私田和公田的限制,从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刺激了个体农民的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增加国家税收;弊端是没有彻底废除奴隶制,还有奴隶阶级的存在);
ll1?I8}法家
1(w0*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2)重农重战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商君书》中有关重农重战的论述最多。如《农战》《靳令》《算地》都有所涉及,国家富强的功效就在农战两项。7 I8 ^! F7 w' G" b. s1 z《去强》说:"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按兵而农,粟爵粟任,则国富。兵起而胜敌,按兵而国富者王。"《垦令》篇还提出了20种督促人民耕垦土地的办法。如国家按统一标准征收地税,农民负担的地税就公平了,国君讲求信用,百官不敢作弊,农民就会积极耕种土地。可见。重农重战。是法家治国的根本大计。
宗法制:
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一种制度。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区分“大宗”和“小宗”,确定“大宗”才有继承权和主祭权,“小宗”则需敬“大宗”,以此维护宗法统治;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目的在于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大程度避免因王位而引发的纷争甚至战乱,稳定国家。
(6)设什伍连坐法(加重百姓的生活压力);
(7)设县制;
(8)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有助于建立文明的社会风俗;分室而居有利于增加税收
(9)迁都咸阳,建造宫室(为秦国的东进及后来的统一战争做准备)。
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继续剥夺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保护和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特政权,从而建立一套统治和剥削农民的制度。这些变法都是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里进行变革,建立起赏罚严明的官僚政治体制,比较彻底,是使秦国富兵强的重要原因,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但此次变法并不完全彻底,变法内容还保留着一些维护奴隶制参与的规定。
(4)! l) \2 ^$ k! `是重本抑末,反对儒术。这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壹言》篇说:"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所谓"末"就是指的商业和手工业。《农战》篇说:"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豪杰务学《诗》、《书》,随从外权,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此为政,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可见,法家对儒家的儒术是排斥的。
三家分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争霸战争以来,晋国的一些异性卿大夫在晋公室不断扩充军事编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兵权。到春秋中期,晋国政权逐渐为六卿所控制。赵鞅执政后,前497年,范氏和中行氏向赵氏进攻,但遭到以赵氏未收的韩、魏、知四家的反击,范氏、中行氏败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又联合郑、齐两国进攻赵氏,赵氏于前490年战胜范氏、中行氏,并瓜分了两家土地,政权落到知、赵、韩、魏四家之手。由于知伯专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合力灭知,三家分别建立了政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2军事上:
1统一岭南,北击匈奴;
2开凿灵渠(运输物质),修筑长城(保护北方农业区域,对边地的开垦和边防的加强起了积极作用);
3收缴兵器,防止各种反抗活动。
3经济上:
1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制定新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废除爰田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私有制(以国家同一法令的形式成了私人对实际占有土地的所有权,封建土地私有制被确立下来,标志着国家放松了对土地的私人占有权和经营过程的控制,但仍然拥有某种程度的干涉权力);
田氏代齐
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齐国的田氏原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齐桓公时,陈公子完因避陈公族内乱逃奔来齐,又称田氏。齐景公时公室腐朽,阶级矛盾激化,而田桓子用较为缓和的剥削方式赢得了民心,增加其子民。前489年齐景公死,田桓子发动政变,立公子阳生为国君,田乞自立为相,专齐政,后杀齐悼公,立齐简公。田乞死后其子田桓为相,发动政变杀齐简公,立齐公,专齐政。到田和时,于前391年废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田氏代齐的过程。
秦王朝巩固国家的措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巩固国家:
1政治制度上:秦王政为适应统一后新形势的需要,顺应列国政治制度从君主制向专制集权制演变的趋势,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
1秦始皇自称“始皇帝”,确立皇帝制(“皇帝”成为的出现,不仅表现为形式上名号的变更,而且标志着一种新的统治制度的诞生);
2统一文字,秦始皇采用了李斯提出的“书同文”的措施。
3统一思想:秦始皇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把法家思想和大一统思想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后又“焚书坑儒”,希望统一人们的思想(焚书坑儒的目的是为了镇压政治反对派,巩固中央集权和政治统一,有一定的历史合理性,但手段过于粗暴残酷,使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惨重损失。特别是使传球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精神受到压重打击,体现了文化专制。同时,焚书坑儒还堵塞了言路,加速了亲政权的灭亡);
秦始皇评价 P140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暴君。这不单是个人品质问题,反映他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刚刚走上历史的前台,经验不足,对人民的力量缺乏认识,盲目夸大主观的作用,崇尚暴力,迷信权力,以为能一口吞尽天下,一时做尽万世事。这是由于他们在政治上尚处于幼年,未遭遇底层人民的打击,还很不成熟。秦始皇作为有贡献的政治家,功在首位,过当其次。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1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物质条件;
2私学的兴趣,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同时为学术繁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3封建制刚刚确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动,不同阶级、阶层都要寻找自己的代言人。
百家争鸣:
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也是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言人对宇宙万物提出种种解释,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设想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这些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言人著书立说,广收门徒,相互间进行激烈的争辩,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本质是实现人际间共同和谐发展关系的根本。中心内容是“爱人”,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裕达而达人”。但有着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智:是以仁为依据辨别是非、曲直、正邪、真妄的能力。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
义:宜也,应当,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居仁由义,见利思义,它是通往仁和礼的道路。
儒家Y((z9-`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同时,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从商君书看商鞅的治国理念 P105
商鞅的治国理念可概括为“壹民理论”,就是国家只需要一种人民,即种田的苦力和杀人的机器。
(1)革新变法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更法》篇详细记述了商鞅与甘龙、杜挚在秦孝公面前争论变法的问题。《开塞》篇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入手,论证了战国末年只能实行法治,才是唯一可行的治国道路。"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从而说明只有变法革新,才能使国家富强兴盛。
(3)重刑少赏的思想。加重刑罚,轻微奖赏(有时也说厚赏)、是法家的重要思想。《错法》《去强》《去强》又说用刑罚来免除刑罚,国家就治;用刑罚来招致刑罚,国家就乱。《开塞》说:"治国刑多多而赏少,故王者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可见法家是重刑而轻赏的。对如何执行刑罚时,法家主张要统一刑罚。《赏刑》说:"所以壹刑者,刑无等级,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这就是说,执行刑赏对谁都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