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唯一家园》说课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反思促教学,提升课堂品味
---《人类唯一的家园》说课稿
王兴如
(利用数字资源——优化课堂结构)
研读教材:
通过国培的学习,了解到教师研读教材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于是在教学中,我第一步的工作是研读教材。《人类唯一的家园》是鄂教版《品德与社会》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只有一个地球》中的第一课,属于“走进世界”中的内容。今天我将围绕第一个对话框“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努力”进行说课。
分析学情:
从学生知识积淀来看,六年级学生已经通过语文、科学等学科的学习,对地球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学生可以通过查找人类登月和探索火星的相关学习资料,使自己对这两类事例有更深的了解。结合课本中介绍的内容,学生可能对人类探索宇宙的行为更加感兴趣。特别是学习了课文《只有一个地球》,学生已经形成了“地球只有一个”的知识建构。但这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建立上,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所以对本课所要求的情感目标,还相差甚远。
从能力发展来看,也初步具备了收集资料的能力,但对已有资料如何整理、分析,还需教师进一步引导。
本课针对上述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充分感受人类努力探求另一个生存环境的过程,从中体会到自己所生活的地球是独一无二的。
教学难点是,了解人类生存所必需的条件,理解只有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保护地球环境的重要性
明确目标:
结合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课知情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在突破教学重点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课本中提到的事例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事例,应该抓住这几个事例,让学生充分感知和了解,从中体会那些为科学实践和探索而牺牲的英雄们的可贵精神,以提升学生的道德认识。有的学生可能找不到与课本事例相关的资料,教师有必要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查找相关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作为学生认知的一个补充。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科学实践和探索精神。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的能力。
知识目标:人类正在为寻找另一个“地球”不断努力,目前,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唯一家园。
教学重、难点:通过感受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过程,体会地球是人类独一无二的家园,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情感,激发他们的科学实践和探索精神。
教师准备:收集和查找人类探索月球和火星的相关图片与文字资料,利用数字资源制作成ppt课件。
学生准备:收集并了解人类对哪些星球进行了探索,了解美国“生物图2号”实验。分块探讨:
在课时目标的基础上,我将整节课划分为三大板块,明确每个板块的学习目标,以期达到知识情感目标螺旋上升,最终实现总目标。
探讨一:感受地球之美好
根据学生认知起点,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认识到“地球是我们人类的家园”。
探讨二:感悟地球之唯一
通过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感受人类为寻找另一个地球不断努力的过程,认识到地球是人类独一无二的家园,培养学生对地球的情感。
探讨三:品味探索之艰辛
走进探索者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科学实践和探索精神。
经过这样一番研读和分析,我对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已经有了一个准确的定位,在这样知情统一的目标下,融生命于地理知识,寓情感于地理知识。原先一个个简单清晰的轮廓变成了一幅幅美丽新奇的图片,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我感觉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跳动。
入情入理——反思教学过程
活动一:根据品社课的综合性——感受地球之美好
开课伊始,我播放人们美好、和谐生活的视频,(播放视频大别山风景)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生活体验等多种方式,入情入境的感受“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这句话的真正内涵,唤起学生对地球的热爱之情。
接着引用科学的知识导入,问:哪位同学能说出九大行星的名称?其中。地球与太阳相距在那个位置?师生一番交流后,接着又播放ppt课件,让学生观察九大行星的图片,让同学们找出九大行星的位置。仔细观察火星与地球在太空中所出的位置,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问:“在哪一册语文中,有一篇课文写到了地球的位置,妙不可言?”同学
们一听,争先恐后地回答,“在六年级上册第16课中写的”。于是,我请一些
同学背一背原文。同学们一边背课文,一边议论地球的位置如何妙不可言。于是,
品社课“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条件,是要有适合生活的土地,空气,温度和水。
地球提供了生命需要的空气、水、适宜的温度。”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已经完成了。
然后,我再让学生观察相关的地球图片,加深对地球的了解。这时,学生的学习
激情非常高。与教师用空洞、枯燥的说教效果,绝然不同。
这样围绕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课堂情境,将本课的知识目标与情感目标融合统一,找准知识切入点,激发情感兴奋点,学生瞬间被课堂所吸引,整个课堂是“未成曲调先有情。”
活动二:合作探究,感悟地球之唯一
基于学生对资料的处理、分析能力欠缺的实际,我用三个主题活动,引导
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感悟“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促进学生认知的建构及情
感的激发。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1、我问:“谁能说说,我国近年来在科技上有那些重大发展?”学生七嘴八舌,一边思索,一边讨论交流,气氛非常活跃。经过讨论后,学生能够说出有“人造卫星、嫦娥一号登月、嫦娥二号探月、北斗导航仪…”讨论交流过后,我又播放月球的相关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月球上为什么不能有生命。“因为,月球没有水,没有氧气,高低温度差达300度,平均温度为零下23度。”于是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在观察和讨论交流中完成了。在“月球之旅”活动中,师生合作,交流、探究人类探索月球的过程,教师点拨重点,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2、人类寻找另一个“地球”的努力,火星的探测,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
设计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观看ppt上图片,让学生对火星有更多的了解。也
让学生了解到人类为在寻找另一个“地球”所付出的努力和艰辛。如美国的“生
物圈2号”的研究失败,日本的“迷你地球”也没有研究成功。无论科学家付出
多大的艰辛和努力,结果,地球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别的星球无法生存,世人都
有面对这个事实。
“火星之旅”活动时,放手让学生结合人类探索火星的事件、图片和数据,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处理信息,交流探究结果;
“其他星球之旅”时考虑到学生收集资料的难度大,则以教师补充资料为主,学生讨论总结。
这样“形变,而神不变”围绕目标,由引到放,学生即学到了知识,又提升了能力,更在资料的分析、交流中升华了情感,生成了许多教师预想不到的个性化感悟。
活动三:交流体验,品味探索之艰辛
通过交流活动的学习,我在课堂上改变了以前的预设,紧随前一活动中的生成,引导学生讲述宇航员的故事,从具体的事例感悟、体验,品味人类在寻找另一个“地球”时付出的艰辛。并且让学生在“探索之星”上写下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崇敬之情。
紧随之后,我又追问道:“同学们,科学家们如此艰辛的探索,得出了答案
又是什么呢?”学生整齐的、满怀激情的说道:“地球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家园!”
“那就让我们怀着这份感情,再次走进人类在地球上美好和谐的生活吧!”
围绕“生活性”让学生回归社会生活
学生的良好品德与社会性的发展离不开生活,生活性是《品德与社会》课
的第一大特点,于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品德与社会》的出发点与回
归点。这一节课,我借助图片还原生活,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比较轻松的学习。
比方说还原生活的和谐美好,还原环境的恶化,形成鲜明的对比,在极度反差中
有失去的珍惜,更有一种环境意识,忧患意识。于是我设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