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路与施工的基本方法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87d2c58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78.png)
1.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1.1. 系统安装工艺和调试(一)布线系统的安装布线系统安装定位按照深化设计方案、图纸进行。
主要为:工作区子系统的安装;水平子系统的安装;干线子系统的安装;管理子系统的安装;建筑物子系统的安装。
(二)布线测试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1)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2) 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3)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4)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光缆外径的15倍。
2. 电源线与综合布线系统缆线应分隔布放,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按GB50312中的规定检测。
3. 建筑物内电、光缆暗管敷设及与其他管线最小净距符合GB50312中的规定。
4. 对绞电缆芯线终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终接时,每对对绞线应保持扭绞状态,扭绞松开长度对于6类线不应大于13mm;2) 对绞线在与8位模块式通用插座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在同一布线工程中两种连接方式不应混合使用;3) 卡入跳线架连接块内的单根线缆色标应和线缆的色标相一致,大对数电缆按标准色谱的组合规定进行排序;4) 端接于RJ45口的配线架的线序及排列方式按有关国际标准规定的两种端接标准之一(T568A或T568B)进行端接,但必须与信息插座模块的线序排列使用同一种标准;5) 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接处的屏蔽罩必须以可靠的360°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mm。
5. 光纤连接损耗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光纤连接损耗连接类别多模单模平均值最大值平均值最大值熔接0.15dB 0.3dB 0.15dB 0.3dB 缆线一般应按下列要求敷设:1) 缆线的型号、规格应与设计规定相符;2) 缆线的布放应自然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接头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3) 缆线两端贴有标签,应标明编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标签应选用不易损坏的材料;4) 缆线终接后,应有余量。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要点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3fa965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b7.png)
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要点
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时,一个完善的施工方案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布
线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以下是一些关键要点,有助于确保综合布线施工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实现预期效果。
1. 网络拓扑规划
合理的网络拓扑规划是一个成功的综合布线工程的基础。
在开始施工前,应仔
细评估场地布局、用户需求等因素,设计出适合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干、分支、末端等各部分的布局。
确保布线路径清晰、合理,避免冗余和混乱。
2. 线缆选择
在选择线缆时,应根据实际需求和使用环境选择适合的类型。
考虑网络速度、
传输距离、抗干扰能力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线缆规格和材质,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综合布线设备
在布线过程中,需要使用各种综合布线设备,如连接器、配线架、标签等。
选
择高质量的设备,按照规范进行安装和连接,确保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4. 安全考虑
在进行综合布线施工时,安全始终是首要考虑因素。
施工人员应遵守相关安全
规范,佩戴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或造成人员伤害。
5. 施工质量检验
完成综合布线施工后,应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质量检验。
检查线缆连接是否
牢固、设备是否正常运行等,确保整个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并且能够正常工作。
结语
综合布线施工是一个关键的工程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整个网络系统的性能和稳
定性。
通过合理规划、精选材料、安全施工和质量检验,可以确保综合布线工程的顺利进行和最终取得成功。
在实施综合布线工程时,务必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要点进行操作,以确保工程质量和效果的达标。
智能化布线的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设计
![智能化布线的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77a6b0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1.png)
智能化布线的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设计一、引言智能化布线系统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它通过集成网络、通信、电力以及自动化控制等技术,实现了设备之间的智能互联。
在综合布线的施工中,设计一个科学合理的布线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智能化布线的综合布线施工方案设计,包括布线系统的设计原则、施工步骤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设计原则1. 可扩展性:布线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未来的需求增长,并且能够方便地添加、更换或移除设备。
2. 灵活性:布线系统应能够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包括不同的设备类型和数据传输需求,具备灵活的拓扑结构和连接方式。
3. 可靠性:布线系统应具备高度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和稳定,并且具备良好的故障诊断和恢复机制。
4. 安全性:布线系统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包括物理安全和逻辑安全,保护网络系统免受未授权访问和数据泄露的风险。
三、施工步骤1. 方案设计:根据场地情况和需求,制定合理的布线方案。
考虑到布线长度、设备布置、信号传输质量等因素,确定合适的线缆规格和拓扑结构。
2. 材料准备:准备所需的线缆、插座、配件等材料,确保其品质符合要求,并按照设计方案提前预留配套设备接口。
3. 线缆敷设:按照设计方案将线缆敷设在预定的路径上,保证线缆的整齐、美观,并避免与其他设备或环境产生干扰。
4. 线缆连接:将线缆与设备进行连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可靠性。
采用标准化的连接方法和工具,避免不必要的损耗和故障。
5. 测试和调试:对布线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和调试,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和可靠。
对布线质量及连接情况进行测试,排除故障并进行修复。
6. 文档记录:对整个布线过程进行文档记录,包括设计方案、布线图纸、测试报告等,以备后期维护和管理。
四、注意事项1. 预留足够的空间: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要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线缆敷设和设备安装,避免拥挤和冲突。
2. 标识和标注:在线缆和设备上进行标识和标注,方便后期的识别和维护工作。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教案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01a341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64.png)
网络综合布线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作用和应用场景。
2. 掌握网络综合布线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功能。
3. 学会网络综合布线的系统设计方法和步骤。
4. 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设计简单的网络综合布线方案。
二、教学内容1. 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与作用1.1 网络综合布线的定义1.2 网络综合布线的作用1.3 网络综合布线的应用场景2. 网络综合布线的组成2.1 传输介质2.2 连接设备2.3 传输协议2.4 网络架构3. 网络综合布线的系统设计3.1 设计原则3.2 设计步骤3.3 设计注意事项4. 网络综合布线方案设计实例4.1 实例介绍4.2 设计思路4.3 设计过程5. 网络综合布线的施工与维护5.1 施工流程5.2 施工注意事项5.3 维护与管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概念、原理、设计和施工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网络综合布线的应用和实施过程。
3. 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提高网络综合布线的实际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相关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
3. 案例:收集典型的网络综合布线案例,用于分析。
4. 实验设备:网络综合布线实验箱、工具等。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考察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提问等方面的表现。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和进度。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网络综合布线设计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6. 网络综合布线的标准与规范6.1 国际标准与规范6.2 国内标准与规范6.3 标准与规范的应用7. 网络综合布线的传输技术7.1 有线传输技术7.2 无线传输技术7.3 传输技术的比较与选择8. 网络综合布线的系统性能评估8.1 性能评估指标8.2 性能评估方法8.3 性能优化策略9. 网络综合布线的故障诊断与排除9.1 常见故障类型9.2 故障诊断方法9.3 故障排除步骤与技巧10. 网络综合布线的未来发展10.1 发展趋势10.2 新技术与应用10.3 产业发展前景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网络综合布线的标准、传输技术和性能评估方法。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书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书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e6454f25a45177232f60a2be.png)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方案3.1设计原则●实用性:系统设计根据大楼规划有的放矢,从实际需要出发,注重性价比。
●先进性:系统设计应采用技术成熟、性能先进的产品结构,保证大楼的智能化应用在10年不落伍。
●开放性:各子系统的设计应围绕大厦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开放通讯协议和接口,高度集成。
而且,只要具备相同以太网协议的设备均可接入大厦部网络,扩展功能和端口。
●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应考虑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是否能够安全可靠。
此外,在网络通讯方面应采取防病毒、防黑客措施,保障不受破坏。
●兼容性和扩展性:系统设计除规划近期的实施方案外,还考虑中远期的扩容和发展规划。
不同类型的产品均容易集成,使整个智能化系统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得到充实和提高●专业性和规性:系统设计应遵循国外最新的行业规,建成后应优于国际规要求。
3.2设计依据智能化建筑具有多门学科互相融合,且高度集成房屋建筑、通信、计算机和自动化控制等各种新科技的大成,因此涉及围及为广泛。
工程建设项目必须按照相关的工程建设标准去具体实施。
3.2.1国际设计、施工、验收标准3.2.2国家设计、施工、验收标准3.2.3行业设计、施工、验收标准第四章XX布线系统设计方案本章主要在系统结构、系统组成、功能特点、产品特点等方面作清晰而详尽的描述,并提供合理的深化设计和优化建议。
本系统针对XX信息流通的神经枢纽——综合布线系统的需求,通过对建筑布局结构、信息点分布、管理间分布、主干路由、招标图纸的参考分析,同时结合该建筑的工作性质,确定了具体适用的产品和完善的系统设计。
4.1工程概况智能建筑(Intelligent Building,缩写IB)是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建筑技术密切结合的结晶。
随着全球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智能建筑已成为各国综合经济实力的具体象征,也是各大跨国企业集团国际竞争实力的形象标志。
同时,在国外正在加速建设信息高速公路的今天,智能建筑也是“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ion Super Highway)”的主结点。
浅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浅论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92f8e14d69eae009581becfa.png)
目前 , 综合布线系统 以其兼容性、 灵活性 、 可 靠性 、 进性 和经 济性 的特 点 , 先 已经成 为现代 化楼 宇 建筑 弱 电系统 的标 准配 置 。从 目前综 合 布线 系 统的实际应用来看 , 主要是支持语音 、 数据 、 图像 、
关 键词 : 综合布 线 ; 设计 ; 工 施 中图分 类 号 :U 0 . T 2 15 文献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09—33 (070 —04 10 2020 )6 09一o 2
Bre s u so b u h sg n n t u to f i fDic s i n a o tt e De i n a d Co s r c i n o Co p e e i e Dit i u i n S se m r h n v s r b to y t m s
() 5注意 光 纤 的应 用 场合 。一 般单 模 光 纤 适 用 于 固定 连接 , 多模 光 纤适 用于 活动连 接 。 ( ) 意光纤 S L 6注 X、X的含 义。 () 计 中一 定要 说 明设 计的级别 , 7设 即应 用 的 带宽。 () 8 系统应 严格 按 照 国 家有 关计 算 机 站 ( ) 场
收稿 日期 :20 07—0 0 修 订稿 日期 :20 3— 9 07—0 —2 3 0 作者 简 介 : 立 忠 (9 1 , , 尔 滨 人 , 尔 滨 理 大 学 17 ~) 男 哈 喻 I
丛建处 经济科 主任科员 、I程师 , 从事 电 e{ f功 化专业 。
综合布线施工实施方案
![综合布线施工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93e9d50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a.png)
综合布线施工实施方案
首先,在进行综合布线施工前,需要充分准备工作。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
括对施工现场进行勘察、设计施工方案、准备所需材料和设备等。
在勘察施工现场时,需要对建筑结构、布线环境进行详细的了解,以便为后续的施工提供准确的参考。
同时,根据勘察结果,设计出合理的施工方案,明确布线的走向、布线管道的位置以及布线设备的安装位置等。
在准备材料和设备时,需要确保所选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并且保证施工设备的完好性,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出现质量问题。
其次,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一些重要事项。
首先,在进行布线施工时,需要严
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确保布线的走向和位置准确无误。
其次,在安装布线管道和设备时,需要保证其牢固性和稳定性,以免在后续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隐患。
另外,在进行电缆连接和接地时,需要严格按照电气安全标准进行,确保施工质量。
同时,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以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最后,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和保养工作。
验收工作主要包括对施工质
量进行检查和测试,确保布线的连接牢固、电气设备正常运行等。
在保养工作中,需要对布线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清除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和杂物,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
综合布线施工实施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只有在施工前充分准备、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施工后进行验收和保养,才能保证综合布线施工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和达到预期效果。
浅谈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浅谈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b44dccddc1c708a1284a4430.png)
设 备 间 是在 每一 幢 大 楼 的 适 当地 点设 置 进 线 设 备 , 行 管 理 以及 进
综 合 布线 系统 是 为适 应 综 合 业 务 数 字 网 ( D 的 需 求 而 发 展 起 机 机房 . 应 在 设 计 中 选 取 不 同 的干 线 电 缆 或 干 线 电 缆 的 不 同部 分 来 I N) S 则 来 的一 种 特 别 设 计 的 布 线方 式 , 为 智 能 大厦 和 智能 建 筑 群 中 的信 息 分 别 满 足 不 同路 由语 音 和 数据 的需 要 。当 必 要 时 , 可 以 采用 光 缆 系 它 也 设施 提 供 了 多厂 家 产 品兼 容 , 块 化 扩 展 、 新 与 系 统 灵 活 重 组 的 可 统 予 以 满 足 。 模 更 能性 。 为 用 户 创 造 了信 息 系 统 环 境 , 既 强化 了控 制 与 管 理 , 为用 户 节 35 设 备 间 子 系 统 又 . 约 了费 用 . 护 了投 资 。综 合 布 线 系统 已成 为 现 代 化 建 筑 的 重 要 组 成 保
【 键词】 关 综合 布 线 ; 计 ; 工 设 施
1 综 合布 线 的兴 起
33 管理 间子 系 统 _ 管 理 间 子 系 统 设 置 在楼 层 分配 线 设 备 的 房 间 内 。 理 间 子 系统 应 管
11 综合 布线 的市 场 背 景 . 由交 接 问 的 配 线设 备 , 入/ 出 设 备 等 组 成 , 可应 用 于设 备 问子 系 输 输 也 用户 需 求 是 推 动 综合 布线 发 展 的 动 力 之一 。从 需 求 的角 度 分 析 , 统中。 在新 型宽 带 应用 不 断 涌 现 的 情 况 下 ,人 们 不 在 局 限 于 传 统 的 语 音 业 管 理 问 子 系 统应 采 用 单 点 管 理 双 交接 。 接 场 的 结 构取 决 于 工 作 交 务 。 如高 速 互 联 网业 务 、 图像 文件 处 理 、 网上 音 乐 。 画下 载 、 线 游 、 动 在 区 、 合 布 线 系统 规 模 和 选 用 的 硬 件 。在 管 理 规 模 大 、 杂 、 二 级 交 综 复 有 戏、 网上 教 育 等 。 统 单 一 的 布 线 方式 已经 不 能 满 足人 们 的需 求 , 其 接 间 时 , 传 尤 才设 置 双 点 管 理 双 交 接 。 管理 点 , 根 据应 用 环 境 用 标 记 插 在 应 是 电话 、 线 电视 和上 网 的 ” 网 合 一 ” 有 三 的需 求 更 是不 能 满 足 。 以 说 , 可 入 条来 标 出各 个 端 接 场 。 用 户 的 需求 是 启 动 综 合 布 线 的市 场 基 础 。 交 接 区应 有 良好 的 标 记 系 统 . 建 筑 物 名 称 、 筑 物 位 置 、 如 建 区号 、 12 传统 布线 系 统 的 不 足 . 起 始点 和功 能 等 标 志 。 传 统 布 线 的 不 足 主 要 表 现 在 : 同应 用 系统 ( 话 、 算 机 系统 、 不 电 计 交 接 问 和 二 级 交 接 问 的 配线 设 备 应 采 用 色 标 区别 各 类 用 途 的配 局 域 网 、 宇 自控 系 统 等 ) 楼 的布 线 各 自独 立 , 同 的设 备 采用 不 同 的传 不 线 区。 输 线 缆 构成 各 自的 网 络 , 同时 , 接 线 缆 的插 座 、 块 及 配线 架 的结 构 34 垂 直 干 线 子 系 统 连 模 . 和生 产 标 准 不 同 , 相互 之 间 达 不 到 共用 的 目的 , 上 施 工 时 期 不 同 , 加 致 垂 直 干 线 子 系统 应 由 设 备 间 的 配线 设 备 和跳 线 以 及 设 备 间 至 各 使 形 成 的布 线 系统 存 在 极 大 差 异 , 以互 换 通 用 。 难 楼 层 分 配 线 间 的连 接 电缆 组 成 。
详解综合布线施工的重心、难点及应对策略
![详解综合布线施工的重心、难点及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eadd968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5.png)
详解综合布线施工的重心、难点及应对策略1. 重心1.1 设计规划综合布线施工的首要步骤是设计规划,其核心是确保布线系统能够满足当前和未来通信需求,同时考虑美观、安全、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设计规划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需求分析:对建筑物的功能、规模、信息点分布等进行详细调研,以确定布线需求。
- 系统选型: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综合布线系统类型,包括电缆类型、传输介质、连接器等。
- 拓扑结构:设计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干线、水平布线和设备间布线。
- 性能指标:确保设计的系统能够达到所需的性能指标,如传输速度、带宽等。
1.2 材料选择材料选择是综合布线施工的重心之一,直接关系到布线系统的质量和性能。
选择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质量标准:选择符合国际或国家标准的产品。
- 性能要求:确保材料能够满足设计规定的性能指标。
- 兼容性:考虑不同设备、连接器之间的兼容性。
- 耐用性: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温、耐腐蚀、抗拉伸等性能。
1.3 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关系到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包括:- 技术培训: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其了解施工标准和流程。
- 施工规范: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 质量检测:施工过程中进行定期质量检测,确保每个环节符合要求。
- 隐蔽工程:对隐蔽工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其在隐蔽前符合质量标准。
2. 难点2.1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难题- 电缆敷设:如何在保证布线美观的同时,确保电缆的安全敷设?- 信号干扰:如何有效减少信号干扰,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 故障排查:如何在复杂的布线系统中快速准确地排查故障?2.2 材料选择与搭配- 材料兼容性:不同品牌、类型的材料是否兼容,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搭配?- 性能匹配:如何确保所选材料能够满足系统设计的性能要求?2.3 施工环境复杂- 空间限制: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有效的布线施工?- 环境干扰:如何在电磁干扰、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保证施工质量?3. 应对策略3.1 强化设计与规划- 多次审核:设计规划完成后进行多次审核,确保无遗漏和错误。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5cc04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d5.png)
综合布线设计方案1.用户需求1.1.系统设计目标综合布线系统包含了语音通信和计算机局域网络,涉及的传输介质有光纤、大对数线缆、双绞线等。
总体设计思路:“统一设计、统一规划、统一施工、统一管理”的原则。
建立一套先进、完善的综合布线系统,为高性能的网络设备提供平台,为各种应用,包括语音、数据等应用系统提供接入方式,既充分满足各功能区域当前的使用需求,又考虑系统将来发展的需要,从而实现系统配置灵活、易于管理、易于维护、易于扩充的目的。
系统设计结构严格按照工作区子系统、水平子系统、管理间子系统、主干子系统、设备间子系统及建筑群子系统共六个子系统进行划分和组成。
竣工后的综合布线系统应能为各种智能化应用提供开放式布线结构,系统配置灵活、易于扩充、易于管理、易于维护。
建成后的系统应满足相关的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
1.2.系统建设原则(1)系统应采用模块化、开放式结构,在保证系统可靠性、先进性的同时,本着经济、实用、合理的原则,使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价格比,使系统的档次与整体建筑水平相匹配。
(2)选用优秀的技术解决方案,采用国内外成熟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确保系统的先进性和开放性、兼容性和扩展性、适应性和应变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保证系统有长久的生命力。
(3)系统配置应采用有长期动态寿命的产品,不应采用过渡性的技术及产品。
既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也能经得起科技进步与时间的考验。
(4)具有鲜明的大楼智能系统专业性,区别一般的智能化系统,能为智能管理的高效运作提供充分的条件和优越的环境。
(5)系统整体上应达到较高水准。
1.3.设计指导思想(1)实用性:系统的规划设计与实施必须符合智能管理的实际需要,充分考虑投资的合理性。
不片面追求系统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以防止造成投资的浪费。
根据本工程实际情况,明确服务功能和服务对象,通过功能需求和投资分析,制订出合理的方案,设计一步到位、确保主要功能的实现。
(2)可靠性:系统应达到本“技术文件要求”的功能,并具有长期稳定工作的能力。
《综合布线实训》课程标准
![《综合布线实训》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0c222415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3.png)
《综合布线实训》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综合布线实训【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适用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专业核心技能课程,其目标是训练学生运用综合布线国家规范、标准,进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施工、测试验收的能力。
本门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基础等,是网络、服务器技术与应用、中小型网络设计与集成等课程的学习综合。
通过学习,学生应达到网络调试员任职资格相应的知识与技能要求。
2.设计思路综合布线应用于智能建筑和网络信息化建设领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方向,网络系统集成、网络运维管理等其它就业岗位也需要综合布线知识和技能,因此综合布线实施与管理课程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应作为专业核心课程和必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综合布线系统需求分析能力、综合布线系统方案设计能力、综合布线系统安装施工能力、综合布线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和综合布线系统测试验收能力。
综合布线实施与管理课程立足于职业能力培养,采用项目为逻辑主线组织教学内容和实施课程教学,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将完成工作任务必需的相关理论知识构建于项目之中,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掌握必备的的理论知识,训练职业能力。
本课程以项目为载体选取教学内容和组织教学,这与学科课程只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和实训课程只注重实践性不同,项目课程旨在用工作任务设计出学习项目,为学生创造一个职业化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获得真正的职业能力。
在项目课程设计中,项目载体设计是一个关键环节。
项目设计要围绕工作任务来进行开放性设计,许多情况下项目是跨任务的,本课程的项目与工作任务采用分段式和对应式两种匹配模式。
按照工作顺序,综合布线系统有设计、施工、验收三个工作过程,这是一个完整的大项目,它涵盖了本门课程需要学习的所有工作任务;根据工作任务界线,把这个项目划分成以下九个小项目:构建综合布线系统、选择综合布线产品、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安装综合布线系统环境、安装双绞线系统、安装光缆系统、管理综合布线工程项目、测试综合布线系统性能、验收综合布线系统。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组织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组织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59a08b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8b.png)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组织方案一、施工组织原则1.合理布局:根据建筑结构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求,合理安排综合布线系统的布局,确保布线系统的通信信号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2.安全施工: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管控和保护,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3.规范操作:施工人员要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分工协作:根据施工任务和施工量的大小,合理划分施工人员的工作任务,确保施工的高效进行。
二、施工组织流程1.确定施工计划:根据项目的要求,确定施工计划,包括施工的时间节点、任务分工和工期安排等。
2.现场踏勘:在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了解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建筑结构、供电情况、空调通风等因素。
3.布线系统设计:根据踏勘结果和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要求,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设计,包括路径规划、设备选型和电缆敷设等。
4.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所需的施工材料,包括电缆、接头、槽道等。
5.布线系统敷设: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敷设,包括电缆的敷设、接头的连接和槽道的安装等。
6.系统调试:在综合布线系统敷设完成后,进行系统调试,包括通信信号的测试和设备的安装验证等。
7.施工验收:在系统调试完成后,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包括设备的运行状态、信号质量和安全性等。
三、施工组织要点1.布线系统设计计划的编制:根据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要求,编制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工期、任务分配和施工顺序等。
2.施工现场管理: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的管控和保护,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设置施工现场警示标志,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整改。
3.施工质量控制:监督施工人员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严格把控施工质量,确保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4.施工人员培训:对参与综合布线系统施工的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对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和操作技术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5.监理和验收:在施工过程中,安排专业监理人员对施工进行监督和指导,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符合要求。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及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a1de00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bb.png)
xxx监管特殊业务用房综合布线工程实施方案新疆xxx信息技术二0一三年元月xxx监管特殊业务用房综合布线实施方案名目第一章xxx监管特殊业务用房综合布线系统总体实施1 实施原那么依据前期大楼综合布线系统设计具体施工。
2 工程全然情况xxx监管特殊业务用房工程,位于xxx大院内,建筑设计楼层三层。
考虑到各方面的业务要求,建立数字通讯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系统。
为此建立的综合布线系统,应能习惯并适合业务开展的需求。
依据招标书要求,此次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要求如下:➢满足相关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能够支持各种计算机网络设备和系统;➢具有先进性、可靠性、可互换性和可扩充性;➢内网信息点全部采纳六类单层屏蔽网线〔FTPCAT6〕➢外网信息点和语音信息点全部采纳超五类网线〔UTPCAT5〕;➢数据机房:大楼所有数据信息点会聚到位于一层中心机房内;➢语音机房:大楼所有语音信息点会聚到位于一层中心机房内。
➢一层中心机房展设防静电地板。
本大楼综合布线系统是一个模块化、灵活性较高的智能化布线系统,通过延伸到每个区域和房间的信息点,将、电脑、网络设备、通讯设备与治理设备连接为一个整体,高速传输语音、数据、图像,从而为内部治理者和使用者提供综合性资讯效劳。
3 材料需求在这次综合布线系统中,选用了六类非屏蔽布线系统和超五类非屏蔽布线系统,六类非屏蔽和超五类布线的带宽为300MHz〔六类非屏蔽〕或100MHz〔超五类〕,能够支持1000BASE-T千兆以太网应用。
相比超五类,六类系统传输带宽高倍,抗干扰能力比超五类高出4倍。
六类能够支持更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更低的误码丢包现象,更好的支持宽带视频应用。
同时六类布线系统能够更好的支持千兆以太网,落低关于网络设备的要求,同时在一定距离内可支持下一代的传输协议——万兆以太网。
〔六类系统标书时使用〕。
六类和超五类布线布线系统与基于光纤媒介的垂直干线一起使用,组成收缩型星型拓扑结构,为高带宽,高速率应用提供完整的端到端布线解决方案,具有特殊强的前瞻性,特殊适用于今后网络的扩展及升级,从而减少了维护和升级费用。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与施工—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4d78f9f6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f1.png)
10.3.4 综合布线系统缆线敷设
1.电缆敷设的基本要求 (1)为了使施工顺利进行,在敷设电缆前,应在施工现场对设计文件和施工 图纸进行核对,尤其是对主干路由中所采用的缆线型号、规格、程式、数量、 起迄段落以及安装位置,要重点复核,如有疑问时,应及早与设计单位和主 管建设的部门共同协商,予以研究解决,以免耽误工程开展,影响施工进度。 (2)在敷设缆线前,应对已运到施工现场的各种缆线进行清点和复查。 其内容有缆线的型号、规格、程式和数量。根据施工图纸要求、施工组织计 划和工程现场条件等,将需要布放的缆线整理妥善,在其两端应贴有显著的 标签。标签内容有缆线的用途和名称(也可用代号代替)、型号、规格、长 度、起始端和终端地点等,标签上的字迹应清晰、端正和正确,以便按施工 顺序、对号入座进行敷设施工。
10.3.1 施工前准备
在施工前要熟悉掌握和全面了解设计文件和图纸,在现场调查工程环境 的施工条件,编制安装施工进度顺序和施工组织计划等,对设备、器材、仪 表和工具进行检验。设备和器材检验一般要求包括安装施工前,应对工程中 所用的设备、缆线、配线接续部件等主要器件的规格、型号、数量和质量进 行外观检查,详细清点和抽样测试;工程所需要的设备、缆线和配线接续部 件等主要器材的型号、规格、程式和数量都应符合设计规定要求;缆线和主 要器材数量必须满足施工的要求;经清点、检验和抽样测试的主要材料应做 好记录,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缆线和器材应单独存放,以备核查与处理测试 仪表的检验和要求包括综合布线系统中的测试仪表应能测试3类、4类、5类对 绞线对称电缆的各种电气性能,其精度要按TIA/EIATSB67中规定的二级精度 要求考虑,如光纤熔接机、电缆心线接续机和切割器等重要且贵重的仪器或 仪表要有专人使用、保管和维修,保证这些仪器或仪表能正常工作。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a03ac476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3e.png)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化办公环境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连接各种设备和网络的基础设施,为企业提供高效、稳定、安全的通信环境。
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一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施工实施和验收交付等环节。
一、需求分析需求分析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第一步,它是确定系统功能和性能要求的基础。
在需求分析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需求: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确定综合布线系统需要支持的功能,如数据传输、语音通信、视频监控等。
2. 性能需求:根据企业的规模和业务需求,确定综合布线系统需要支持的带宽、传输速率、延迟等性能指标。
3. 安全需求:根据企业的安全要求,确定综合布线系统需要支持的安全机制,如防火墙、入侵检测等。
4. 扩展需求:考虑企业未来的发展需求,确定综合布线系统需要支持的扩展能力,如增加用户、增加设备等。
二、方案设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核心环节,它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网络拓扑: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主干线、分支线、终端设备等。
2. 网络设备: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3. 网络协议: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选择适合企业需求的网络协议,如TCP/IP、HTTP、FTP等。
4. 网络安全: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安全机制,包括防火墙、入侵检测、加密等。
5. 网络管理: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机制,包括网络监控、故障诊断、性能优化等。
三、施工实施在方案设计的基础上,进行施工实施。
施工实施是综合布线系统设计的具体实现过程,它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布线规划:根据方案设计的结果,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布线规划,包括主干线、分支线、终端设备等。
2. 设备安装:根据方案设计的结果,进行网络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包括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9bdb5e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a0.png)
综合布线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况综合布线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内部、外部、机房内、机房外等不同场所通过化纤导线、光纤、合成肆电缆、配线线槽等布线设备,将信息传输设备互相连接,从而达到信息共享的目的。
本次施工项目为某大型商业办公楼多功能综合布线工程施工。
二、施工准备工作1. 初步方案设计:根据建筑结构和业主需求,进行初步布线方案设计。
2. 施工图制作:由专业设计人员制作综合布线工程详细施工图。
3. 采购材料:根据施工图确定所需材料清单,进行采购。
4. 施工人员培训:组织施工人员进行相关培训,熟悉施工流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5. 确定施工时间:制定施工计划,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
6. 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防护标识,保障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布线设备安装1. 网线布设:根据施工图指引,进行网线的布设,连接网络设备。
2. 光纤布设: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光纤的布设和连接。
3. 配线线槽安装:安装配线线槽,将布设好的网线、光纤等线缆进行整理和连接。
4. 机房设备安装:根据设计要求,安装机房内的布线设备和网络设备。
5. 连接测试:对布设好的线缆和设备进行连接测试,确保连接正常。
四、质量验收1. 线缆接头检查:检查线缆的接头是否牢固,没有松动现象。
2. 设备连接检查:检查设备之间的连接是否正确,无误差。
3. 信号测试:对布设好的线缆和设备进行信号测试,确保信号传输正常。
4. 安全检查: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确保施工符合安全规范。
五、施工总结本次综合布线工程施工过程中,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计划,组织施工人员进行施工,经过严格质量验收,最终完成了项目的施工任务。
在未来使用过程中,业主可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升级,以满足不同的信息传输需求。
六、安全防护措施1. 施工现场必须设置警示标志,明确标识工作区域和危险区域。
2.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鞋、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3. 施工设备必须符合安全标准,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
智能化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智能化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71b24b5d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76.png)
智能化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一、引言智能化综合布线是一种将数据通信、安全、电力等不同系统进行集成和管理的技术。
它能够提高建筑物内部的通信和管理效率,并为未来的数字化转型提供基础设施。
本文将探讨智能化综合布线施工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二、设计前期准备1.需求分析在设计智能化综合布线方案前,首先需要对建筑物的需求进行分析。
包括对通信、安全、电力等各个系统的需求进行清晰明确的定义和规划。
同时,还需要考虑未来的扩展和升级需求,以确保设计的方案能够长期使用。
2.现场调查在设计前期,进行现场调查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深入了解建筑物的结构和特点,可以更好地评估所需材料和设备的选择,避免后期施工中的不必要麻烦和额外成本。
此外,现场调查还能帮助确定布线路径和位置,确保布线实施的准确性和高效性。
三、方案设计1.布线路径规划在智能化综合布线方案的设计中,布线路径规划是关键的一环。
通过合理规划布线路径,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线缆长度和施工难度。
同时,在路径设计中还需考虑通信和安全设备之间的相互影响,确保各个系统能够良好地协同工作。
2.设备选择根据需求和现场调查的结果,选择合适的设备也是设计智能化综合布线方案的重要步骤。
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光纤收发器等设备的选择,需要满足建筑物的需求和预算,并具备稳定可靠的性能。
3.安全性考虑智能化综合布线中的安全问题是不可忽视的。
在设计方案时,需要考虑网络安全性和物理安全性两个方面。
网络安全性包括数据的加密和防火墙的设置等措施。
而物理安全性则涉及线缆的保护和维护,以防止外部破坏和意外损坏。
四、施工实施1.材料准备在施工实施前,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材料和设备。
这包括线缆、插座、电缆槽等。
材料的准备需要根据设计方案中的要求和数量进行选择和订购,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
2.布线施工布线施工是整个智能化综合布线方案实施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线缆的敷设和连接的准确性。
同时,还要保证线缆的整洁和有序,并确保线缆与其他设备的良好连接和互通。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73077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14.png)
综合布线施工规范与工艺综合布线是建筑物或办公场所内的通信网络建设的重要环节。
一个合理规范的综合布线施工可以确保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网络的高效传输,进而提升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本文将就综合布线的施工规范和工艺进行详细讨论。
一、规划与设计综合布线施工前的规划与设计非常关键。
在规划与设计阶段,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网络需求分析:根据建筑物或办公场所的使用需求,确定网络带宽和接入点数,以及各个工作区的布线需求。
2. 网络拓扑结构:根据网络需求分析结果,设计合适的拓扑结构,包括主干线、水平布线和水平配线的位置和走向。
3. 材料选择:根据规划与设计结果,确定合适的综合布线材料,包括网络电缆、衔接模块、插座等。
4. 安全考虑:考虑网络的安全性和防火防雷要求,选择符合标准的材料和设备。
二、预埋管道和接地系统在综合布线施工中,预埋管道和接地系统的设置十分重要。
1. 预埋管道:预埋管道的设置可以避免后期对墙体和地板的破坏,也便于后续维护和改造。
预埋管道的材质应坚固耐用,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法规。
2. 接地系统:接地系统的设置可以确保通信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保护人员安全。
接地系统应符合电气安装和综合布线标准,接地电阻应满足要求。
三、布线安装综合布线施工的核心是布线安装,包括主干线和水平布线的铺设和接口间的连接。
1. 主干线布线:主干线是综合布线系统的核心部分,连接机房的设备和水平布线的接入点。
主干线应尽可能短,采用屏蔽电缆,并按照标准和规范进行铺设和连接。
2. 水平布线布设:水平布线是将主干线连接到各个工作区的过程。
水平布线应避免过长,使用无损线路,并按照规范规定的匹配长度安装衔接模块。
3. 接口连接:在综合布线系统中,各个设备之间和设备与水平布线之间的接口连接十分重要。
接口连接应使用合适的插座和插头,并进行正确的接线和测试。
四、标识和标准化管理为了方便维护和管理,综合布线施工应进行标识和标准化管理。
1. 线缆标识:每根线缆都应标明唯一的标识码,包括线缆型号、长度和用途等信息。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98679ba31b765ce0408145f.png)
置标志,以示区别和醒目。
PPT文档演模板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续)
• 如采用单面配线架(箱),则在墙壁安装时要求墙壁必须坚固牢靠,能 承受机架质量。机架(柜)底距地面距离宜为300~800 mm,也可视具 体情况而定。接线端子应按标准规定和缆线用途划分连接区域,并应 设置标志,以示区别。
PPT文档演模板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设备间检查
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全部竣工后,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 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
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 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 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 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
备注
数量 性能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PPT文档演模板
参考
施工组织 施工工具 施工准备 安装施工的基本要求 双绞线的施工 光缆的施工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施工组织
工程施工管理:包括施工进度管理、施工界面管理和施工组织管理; 工程技术管理:包括技术标准和规范管理、安装工艺管理以及技术文
件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包括施工图的规范化和制图的质量标准、管线施工的 质量检查和监督、配线规格的审查和质量要求、系统运行时的参数统 计和质量分析、系统验收的步骤和方法、系统验收的质量标准、系统 操作与运行管理的规范和要求、系统的保养与维护的规范和要求以及 年检记录和系统运行总结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1水平子系统设计步骤
a、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和类型
根据用户的要求和设计的要求确定信息插座的数量及信息插座的类型。
b、确定每个楼层配线间的服务区域
根据建筑物结构和用户需求,确定每个楼层配线间和二级交接间的服务区域及可应用的传输介质。
c、确定路由
根据建筑物结构、用途,确定水平子系统路由设计方案。新建筑物的施工设计图完成后,我们可按照施工图设计水平子系统布线。档次较高的建筑物一般都有吊顶,水平走线可在吊顶内进行。
1.5干线子系统
干线子系统是由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之间的连接线缆组成。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或光缆,两端分别端接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它相当于电话系统的干线电缆。干线子系统应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
1.6建筑群子系统
建筑群由两个及两个以上建筑物组成。这些建筑物彼此之间要进行信息交流。综合布线的建筑群干线子系统是由连接各建筑物之内的线缆组成。建筑群综合布线所需的硬件,包括铜电缆、光缆和防止电缆的浪涌电压进入建筑物的电器保护设备。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电缆保护箱及建筑物之间的干线电缆。一般情况下,建筑群子系统宜采用光缆。
d、确定线缆的类型
确定线缆类型:
综合布线设计的原则是向用户提供能支持语音和数据的传输通道。按照水平子系统对线缆及长度的要求,在水平区段楼层配线间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之间,应优先选用4对双绞线缆。这种双绞电缆具有支持办公室环境中的语音和大多数数据传输要求所需的物理特性和电器特性。
2.3.2水平子系统的拓扑结构
1 综合布线系统的组合要素
综合布线采用模块化的结构。按每个模块的作用,可把它划分6个部分,这6个部分可以概括为“一间、二区、三个子系统”即设备间;工作区;管理区;水平子系统;干线子系统;建筑群干线子系统。
1.1设备间
设备间是在每一栋大楼的适当地点放置综合布线线缆和相关连接硬件及应用设备的场所。为了便于设备搬运,设备间最好位于每一栋大楼的第二层或第三层。在设备间内,可把公共系统的各种设备互相连起来。如电信部门的中继线和公共系统设备。设备间还包括建筑物的入口区的设备或电器保护装置及其连接到符合要求的建筑物接地点。它相当于电话系统的站内配线设备及电缆、导线连接部分。
工作区布线是用接插软线把终端设备连接到工作区的插座上。工作区布线随着应用系统的终端设备不同而改变,因此它是非永久性的。
1.3管理区
管理区在配线间或设备间的配线区域,它采用交联和互连等方式,管理干线子系统和水平子系统的线缆。管理区为连通各个子系统提供连接手段,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的每层配线箱或电话分线盒部分。管理子系统应由交接间的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组成。
1.2工作区
工作区是放置应用系统终端设备的地方。它由终端设备接到信息插座的连线(或接插软线)组成,它用接插软线在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之间搭接。它相当于电话系统中连接电话机的用户线及电话机终端部分。在进行终端设备和信息插座连接时,可能需要某种电器转换装置。如:适配器,可使不同尺寸和类型的插头与信息插座相匹配,提供引线的重新排列,可使多对电缆分成较小的几股,使终端设备与信息插座相连接。
2.2系统设计步骤
设计一个合理的综合布线系统一般有七步:
a、分析用户需求;
b、获取建筑物平面图;
c、系统结构设计;
d、布线路由设计;
e、可行性论证;
f、绘制综合布线施工图;
g、编制综合布线用料清单。
一个完善而又合理的综合布线,其目标是,在既定时间内,允许在有新需求的集成过程中,不必再去进行水平布线,以免损坏建筑装饰而影响美观。
水平布线宜采用星型拓扑结构,水平子系统的线缆一端与工作区的信息插座端接,另一端与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相连接。
2.3.3水平子系统线缆长度
1.4水平子系统
水平子系统是将干线子系统经配线间的管理区连接并延伸到工作区的信息插座。水平子系统与干线子系统的区别在于,水平子系统总处于同一层上,线缆一端接在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另一端接在信息插座上。在建筑物内,干线子系统总是位于垂直的弱电井内或垂直的弱电间内。并采用大对数电缆或光缆,而水平子系统多为4对双绞电缆。这些双绞电缆能支持大多数终端设备。在需要较宽带应用时,水平子系统也可以采用“光纤到桌面”的方案。当水平工作面积较大时,在这个区域可设置二级交接间。这种情况的水平线缆一端接在楼层配线间的配线架上,另一端还要通过二级交接间的配线架连接后,再端接到信息插座上。
2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施工
2.1总体规划
一般来说,国际通信技术标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修订完善的。综合布线也是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问世而逐步问世逐步完善趋向成熟。我们在设计智能化建筑物的综合布线期间,要提出并研究近期和长远的需求是非常必要的。
为了保护建筑物投资者的利益,我们可采取“总体规划,分步实施,水平布线尽量到位”的设计原则。干线一般都设置在建筑物弱电间内,更换或扩充比较省事。而水平布线是在建筑物的吊顶内、天花板或水泥地板内,如果更换水平布线,要损坏建筑物结构,影响整体美观。因此,我们在设计水平布线时,要尽量选用档次较高的线缆及相关的连接硬件,缩短布线周期。在设计时强调的是,一定从实际出发,不可脱离实际,盲目追求高标准,造成浪费。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信息高速公路”,综合布线系统的组合要素,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思路及施工。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拓扑结构
综合布线是一个模块化的、灵活性极高的建筑内或建筑物群之间的信息传输通道,是智能建筑的“信息高速公路”。它包括建筑物外部网络或电信线路的连接点与应用系统设备之间的所有线缆及相关的连接部。综合布线由不同系列和规格的部件组成,其中包括:传输介质、相关连接硬件(如配线架、连接器、插座、插头、适配器)以及电器保护设备等。这些部件可用来构筑各种子系统,他们都有自己各自的用途,不仅易于实施,而且能随需求的变化而平稳升级。一个良好的综合布线对其服务的设备应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并能连接许多不同的应用设备,如模拟式或数字式机的公共系统设备,也应能支持图像等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