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视野分析操作手册(法规、人机)

合集下载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_人机校核

吉利整车部设计手册_人机校核

整车集成篇第二章人机校核2.1人体乘坐舒适性2.1.1 人体姿态角度Ramsis 里面的二维人体模型是95%SAE 人体,图1 RAMSIS 默认舒适角度Ramsis 中的靠背角调节角度是5° -40°,躯干角是60° -130°,膝盖角是80° -180°,踝角是87° -135°,基本上能够反映大部分人体常规姿态。

而实际在汽车设计当中,人体有一个设计舒 适角度,见表1和图2示意。

当然,设计值并非一成不变的,对于微型车以及后排乘客而言,某些角度是能够在上述舒适角 度范围之外的,特别是臀部角度以及后排乘客的踝角。

比如还有一种设计,根据车型种类来定义人体角度,见表2。

表2根据车型定义人体舒适角度范围臀部角度膝关节紧凑型轿车90° -95°115° -120°小型轿车95°125°舒适角度 最佳角度20°VA1V30° 25° 95°VA2V110° 95° 95°VA3V135° 125° 85°VA4V110° 87°25°VA5V60° 80°VA6V165°170°VA7V190°其默认最舒适角度如下图1所示:表1舒适角度-------- 夷士三陛 ------ 吴邱咫图2人体姿态角度示意在实际的人机校核当中,一般根据上述经验角度来验证人体姿态的舒适性,如果超出了舒适范围,则在有足够布置空间的状态下,考虑适当调整人体。

2.1.2座椅使用舒适性一般座椅的设计H点位置与人体的H点轨迹是一致的,因此首先可以查看座椅行程轨迹的可行性。

一般情况下,汽车设计当中驾驶员座椅主要考虑5%女性一95%男性之间所有的人体情况。

驾驶员前视野的设计校核方法.

驾驶员前视野的设计校核方法.

(1)汽车纵向中间平面的迹线。 (2)通过R点的纵向铅垂平面的迹线。 (3)通过V1及V2点的纵向铅垂平面 的迹线。
• • • •
A = 68 mm B = 5 mm C = 589 mm D = 665 mm
图10:
风窗玻璃基准点
2.每根A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6°。
A柱:指位于V点前68 mm处横向铅垂平面以前的任何车顶支撑 (不透明的零件),如门框、风窗玻璃镶条、支撑附件等。 若两A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乘员侧A柱障碍角 无需测量。
图1:不同百分位人群的眼椭圆侧视图
2.测定方法 眼椭圆的测定需在相当大的室或厅 内进行。在室或厅的一面墙上设有宽银幕, 银幕前方一定距离处停放测定用的汽车, 银幕中央安设一架照相机,在汽车驾驶员 旁侧一定距离处设置第二架照相机,两照 相机等高, 并且光轴互相垂直。测试场地 的布局如图所示。 被测驾驶员在明确了测定要求后, 将座椅按自己身材调整到舒适位置,以正 常驾驶姿态入坐。当银幕上放映出事先拍 摄好的市区街道交通景像时,驾驶员如同 在此交通情况下行车,进行相应的观察与 操作。 此时两架照相机便同步拍摄被测驾 驶员眼睛在汽车车身坐标系中位置的照片。 由于两照相机的光轴在同一水平面内, 且 互相垂直,故可根据照片确定眼睛在车身 坐标系中的位置。
视野设计、校核的相关法规
类 别 项目 国标 GB 115621994 EEC 77/649/EE C GOST R 51266-99 ECE SAE 南非 俄罗斯 M1 M、N M1 M1 SAE J3812000(无 中文版) GB 150851994 GB/T11565 -1989 GB 15084— 1994 2003/97/E C ECE R46 SAEJ 9852002 78/318/EE C AIS019 (暂无 标准) 载货车,大客车 和多用途车 适用范围 备注 前视野

后视镜视野及布置要求和模拟校核方法简介

后视镜视野及布置要求和模拟校核方法简介

27FORTUNE WORLD 2012.09后视镜视野及布置要求和模拟校核方法简介张杰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3.对后视镜后视野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介绍:3.1确定驾驶员眼点位置将驾驶员座椅R 点位置垂直向上635毫米找到两眼点连线中心点,左右各偏移32.5m m,即为两眼点位置(两眼点位置相距65毫米)。

3.2模拟做出反射线,以确定各条视线范围在后视镜镜片边缘上,提取一组点,将眼点与这组点两两相连,这些连线可以看做是驾驶员的视野线,再做出这些视野线的反射线,这些反射线就构成了驾驶员的模拟后视野区域。

3.3与法规视野做比较将反射线充分延伸至模拟地面,并将法规要求视野区域也做在同一数模里,在数模俯视图状态做比较,确认后视镜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3.4后视镜视野障碍物校核后视镜除了满足视野范围要求之外,还需要满足障碍物校核,根据法规要求,对于内后视镜坐椅头枕、遮阳板、后风窗刮水器等零件对内后视镜视野遮挡的面积应小于总视野面积的15%。

对于外后视镜门把手等零件对于后视野遮挡的面积应小于总视野的10%。

4.结束语通过对三维软件的运用(目前主机厂多用C A T I A软件),设计工程师可以很方便的对外后视镜进行分析校核,以确认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大大的节约了开发成本并缩短了设计周期。

当然对于外后视镜的模拟仿真分析不仅限于后视野分析,还有CFD空气流阻分析,N V H振动噪音分析,C A E强度分析,SE装配工艺性分析。

这些技术的运用极大的保证了后视镜设计的可靠性,从而使后视镜的设计开发满足顾客的要求。

参考文献:[1]《G B15084-2006机动车辆后视镜性能和安装要求》[2]2008版欧洲汽车ECE-R46标准2000K G的N1类车辆,其驾驶员借助右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米的视野区域,其左侧以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平行,且切过车辆右边最外侧点的平面为基准,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米外延伸至地平线。

驾驶员视野

驾驶员视野

断定其移动方向 19.0 9.6 24.0 17.0 17.8
驾驶员视野
人的色彩视觉范围
驾驶员视野
人的色彩视觉范围上下方向
物体的颜色 绿 红 蓝 黄 白
范围
40 45 80 95 130
驾驶员视野
人的色彩视野范围
物体颜色 视觉范围
红色/ 蓝色 绿色
60 100
黄色 白色 120 180
驾驶员视野
板; (2)通过座椅参考点R作垂直工作线 (3)在座椅参考点上635mm 处作水平工
作线 (4)确定眼椭圆在车身俯视图上的位置
驾驶员视野
驾驶员眼睛位置数据的分布检验 一般可用摄影法获得驾驶员眼睛位置在车身坐
标系中的分布,下图是从驾驶员侧面的照像机拍 摄所得到的眼睛位置散点图,该散点图反映了驾 驶员左右眼在车身侧视图上的分布情形,图上方 格内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驾驶员的眼睛数,为 查明数据分布的属性,对散点图需进行统计分析。 由于人体特征点在车身坐标系中的分布往往具有 正态性,因此可从二元正态分布着手试验。
驾驶员视野
视切比P
O 视线
Ⅰ区
Ⅱ区
区含眼睛数
95%眼椭圆
p= 区含眼睛数+区不含眼睛数
1:二维正态分布
2 :驾驶员眼睛转动角速 度的坐标系
3:驾驶员3种眼椭圆
驾驶员视野
眼椭圆样板:
(1)中心坐标,可根据图表查出眼椭圆中心的位 置
(2)眼椭圆的长短轴,长轴俯视和侧视相差不大, 倾角几乎相等,长短轴的数据查表而得出
驾驶员视野
视力: 视力分为按运动状态分为动视力和静视力
动视力随着汽车速度的提高,明显下降
车速(km/h): 看清标志的距离(m)

18.汽车总布置之人机法规_仪表板视野校核

18.汽车总布置之人机法规_仪表板视野校核

仪表板视野校核
1 组合仪表视野校核
1.1 组合仪表视距与视角校核
(1)仪表盘中心和眼椭圆中心连线与水平面的夹角应小于30°(2)仪表盘面中心到眼椭圆中心的距离应在650mm-760mm之间(3)仪表盘中心和眼椭圆中心连线与仪表盘平面夹角为90°±10°某车型校核如下图:
1.2 组合仪表视野盲区校核
组合仪表所有显示信息处于可视区域内
注:一般用UG校核
某车型校核如下图:
1.3 组合仪表夜间成像校核
(1)组合仪表在侧风窗的成像不得进入驾驶员观看外后视镜所需的透明区域内。

(2)组合仪表在前风窗成像不得进入B区。

注:前风窗玻璃B区见GB 11555-2009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
1.4 组合仪表面罩成虚像校核
组合仪表玻璃面罩上不能出现影响驾驶安全的倒立虚像。

1.5 组合仪表白天眩目校核
所有外界射入的光线经组合仪表玻璃面罩反射后不能进入眼椭圆,以免对驾驶员造成眩目。

2 中控显示屏视野校核
2.1 中控显示屏障碍物校核
驾驶员在正常驾驶位置时观测中控显示屏时无障碍物(方向盘、换挡手柄等)遮挡。

2.2 中控显示屏夜间成像校核
(1)中控显示屏在侧风窗的成像不得进入驾驶员观看外后视镜所需的透明区域内。

(2)中控显示屏在前风窗成像不得进入B区。

2.3 中控显示屏白天眩目校核
所有外界射入的光线经组合仪表玻璃面罩反射后不能进入眼椭圆,以免对驾驶员造成眩目。

H点设计及人机布置指南

H点设计及人机布置指南

编号:整车设计手册H 点设计及人机布置指南校对:2022 年08 月前言汽车 H 点是与操作便利性及坐姿舒适性相关的车内尺寸的基准点,驾驶员以正常姿势入座后,其体重的大局部通过臀部由座椅和坐垫支撑,一局部通过脚作用于汽车地板上。

在汽车的这种特定的约束坐姿下,驾驶员在操作时身体上部的活动必定是绕通过 H 点的轴转动。

并且 H 点是确定眼椭圆的基准点,汽车 H 点还影响驾驶员的手控界面,并且是很多法规工程的基准,也是汽车局部操作性和舒适性设计的基准,所以正确确实立 H 点对整车设计格外重要。

目录1术语和定义 (1)1.1H 点行程路径 (1)1.2乘坐基准点〔S G RP〕、R 点、设计H 点 (1)1.3加速踏板踵点〔AHP〕......................................................................................................... 1.1.4踏板基准点〔PRP〕............................................................................................................. 1.1.5踏板平面角〔PPA〕............................................................................................................. 1.1.6地板基准点,后排乘员 ....................................................................................................... 1. 2人体尺寸选择.. (1)3驾驶员H 点设计 (2)3.1H 点布置输入........................................................................................................................ 3.3.2初步确定参数....................................................................................................................... 3.3.2.1初步确定驾驶员坐姿高度H30 (3)3.2.2确定SgRP 点Y 坐标W20 (3)3.2.3初步确定加速踏板踵点〔AHP〕位置 (4)3.2.4确定踏板平面角A47 (5)3.3 A 类车辆的定位程序............................................................................................................ 5.3.4定位方向盘中心及倾角 ....................................................................................................... 8.3.5确定驾驶员设计靠背角〔A40〕 (11)3.6确定H 点运动轨迹〔座椅导轨长度〕 (12)4后排乘员H 点设计 (14)4.1后排乘员坐姿舒适角度 ..................................................................................................... 1. 5 5乘员空间 . (15)5.1腿部空间............................................................................................................................. 1. 5 5.2顶部空间............................................................................................................................. 1. 6 5.3肩部空间............................................................................................................................. 1. 6 5.4臀部空间............................................................................................................................. 1. 7 5.5膝盖空间............................................................................................................................. 1. 8 5.6乘员脚部空间..................................................................................................................... 1. 85.6.1前排脚部空间 (18)5.6.1 后排脚部空间 (21)6人机布置 (23)6.1视野布置............................................................................................................................. 2. 36.1.1眼椭圆及眼点确定〔SAE J941〕 (23)6.1.2 视野基准点确定〔GB 11562〕 (25)6.1.3 风窗玻璃基准区 (27)5.1.4 驾驶员前方视野 (30)6.1.5遮阳板视野 (33)6.1.6组合仪表视野 (34)6.1.6视野眩目 (37)6.1.7视野障碍 (39)6.1.8侧视野 (45)6.1.9后视野 (48)6.1.10后风挡视野 (51)6.2舒适伸及范围..................................................................................................................... 5. 26.2.1驾驶员手把握区域〔SAE J287〕 (52)5.2.2 手操作范围〔EO〕 (53)6.2.3变速器换档手柄布置 (54)6.2.4驻车制动手柄布置 (58)6.2.5侧门手伸及的适宜范围 (61)6.2.6坐垫下部舒适操作区域 (63)6.2.7头顶舒适把握区域 (64)6.2.8侧关门操作区域 (65)6.3脚踏板布置......................................................................................................................... 6. 66.3.1A(Accelerator)、B(Brake)、C(Clutch)踏板布置 (66)6.3.2脚驻车制动踏板 (74)7整车H 点布置与外廓尺寸关系 (74)7.1长度尺寸关系..................................................................................................................... 7. 4 7.2高度尺寸关系..................................................................................................................... 7. 51术语和定义1.1H 点行程路径 H-point travel path本指定乘坐位置的座椅在全部的调整状态〔包括水平、垂直和倾斜〕下 H 点全部的可能位置。

汽车视野分析操作手册(法规、人机)

汽车视野分析操作手册(法规、人机)

汽车视野分析操作手册目录一、前方视野分析二、A柱障碍角分析三、前风窗刮刷面积分析四、仪表视野分析五、驾驶员对仪表板操纵件的视野分析六、侧视野分析七、B柱障碍角和视角分析八、后视野分析九、360°总视野分析十、虚拟主观评价分析一、前方视野分析 1. 输入条件R 点坐标,驾驶员靠背角度,风窗玻璃数据(含黑边),A 柱内外表面数据(含门窗框),侧门玻璃面数据,前机盖及风窗装饰件外表面数据,顶盖内饰前端表面数据,设计状态地面线,雨刮数据等.2. 校核风窗玻璃透明区域按GB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的要求,根据R 点和靠背角度,做出V 1、V 2点和风窗玻璃的透明区域基准点a b c 和a ’ b ’ c ’(如图1所示),再根据ECE R43做出黑边最小范围(图1中黄色线),仅当同时满足a 、b 、c 、a ’、b ’、c ’和黑边最小范围在风窗透明区域之内时,透明区域才能满足法规要求。

3. 前视角校核a )将V 1、V 2点投影到Y0平面得V 1’、V 2’点,过V 1点做Z0平面的平行平面Z’面;b )Z’面与挡风玻璃左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a 点,做a 点与V 1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Y0平面的夹角——前左视角;c )Y0面与挡风玻璃上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b 点,做b 点与V 1’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Z ’平面的夹角——前上视角;d )Y0面与挡风玻璃下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c 点,做c 点与V 2’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Z’平面的夹角——前下视角;法规要求,仅当同时满足左视角不小于17°、上视角不小于7°和下视角不小于5°的条件时,前视角才能满足要求。

而实际前下视角需要综合考虑前方盲距的要求,前上视角需要综合考虑前方交通灯的影响。

4. 前方盲距将前下视野线延长至设计地面线,交点与车头之间的距离即为前方盲距,不同车型的前方盲距要求不同,应根据相应类型车辆对标后确定或判定是否合适,见图2。

图文详解汽车驾驶盲区,不管开不开车都要了解,分分钟救你一命!

图文详解汽车驾驶盲区,不管开不开车都要了解,分分钟救你一命!

图文详解汽车驾驶盲区,不管开不开车都要了解,分分钟救你一命!汽车盲区是我们在开车的时候最难解决的事情,尤其是新手司机开车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去了解并能够正确的判断汽车盲区,今天小编就分享了车辆盲区图解,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般来说,盲区分为被动和主动,被动盲区一共有10个,分别分布在车头、车尾、A柱两侧、B柱两侧、C柱两侧以及左右后视镜;主动盲区有车内障碍、错误跟车、陡坡驾驶、错用远光等。

汽车本身构造的盲区有8个,分别是车头、车尾、A柱两侧、B柱两侧、C柱两侧。

这些盲区危险程度也高低有别。

一、车头盲区从汽车的构造来说,大部分汽车都拉长了车头因为需要装备一个核心动力 -发动机,对于驾驶员来说就会导致出现一个盲区。

车头盲区的安全隐患一般存在于车辆起步、挪车位和慢速行驶中,从主驾驶位看前方其实是还有一米多空余的距离,这一段空余就是车头盲区。

当有儿童在车头盲区蹲下停留、玩耍时,在驾驶室内无法看到,很容易造成意外事故。

需要注意的是,SUV车身比小汽车更大,车头也比小汽车高,因此遮挡面积和盲区更大。

所以SUV的车头比普通小车高出许多,所以车头盲区距离也很长,驾驶人要格外留意了。

二、车尾盲区后备箱向后的区域属于车尾盲区。

虽然多数车辆都装有倒车雷达或者倒车影像,但是雷达也有扫不到的角落(比如车底),而且有时会误判,因此不能过分依赖电子辅助设备。

上车前要观察车辆周围一圈,观察好地形、障碍物和是否有人蹲在车尾后。

开车时,经常关注后视镜里车辆与行人的动态,倒车时内外后视镜都要记得看。

避免车头、车位盲区方法:减少车头、车位盲区带来的安全隐患一般有以下几招:1、一定要上车前观察车辆四周情况,排除障碍;2、调整好坐姿,一定要把车内座位调到最合适的以缩短车尾盲区距离;3、在起步和倒车时右脚悬在刹车踏板上方,随时制动;4、有条件摇下车窗,便于听车外声音;5、全神贯注四周的情况,避免意外发生;6、更换面积更大的车内广角后视镜,让C柱两侧和车尾情况尽收眼底;7、是汽车影像等高科技设备,但是这招不是很推荐,会让驾驶员产生依赖,如果哪天换台车开,那就懵了。

6汽车视野

6汽车视野

视水平线下15° 20°
车辆 人 机 工 程 学


直接视野:不用任何辅助装置能看到的视野。 间接视野:用辅助装置看到的视野。 单目视野:用一只眼睛所能看到的视野。 双目视野:同时用两只眼睛都能看到的视野。是左、右单目视野的 重迭部份。 双边视野:分别用两只眼睛所能看到的总的视野,即至少有一只眼 睛能看到的范围。其大小等于两个单目视野之和减去双目视野。 边缘视野:指投向注视点的视线的外侧区域。其大小约为90°。
A、B、C均为V点。 V点可直接 画在坐标系内而不用眼椭圆。
车辆 人 机 工 程 学由50/50男女混合的95th眼椭圆得到。 P1、P2对应的眼点是在眼椭圆上距A立柱最近的眼点,用来确定A立柱形成 的驾驶员双目视野障碍。 对于左位制,P1用于左A立柱,P2用于右A立柱。 P3、P4对应的眼点是在眼椭圆上距后视镜最远的眼点。用来确定后视镜的 驾驶员间接视野。 对于左位制, P3用于右后视镜, P4用于左后视镜。
车辆 人 机 工 程 学
6.4 驾驶员的间接双边视野



视点的选择 眼点的选择按保证满足度 的原则,即所作视野最小。 选择眼椭圆上离后视镜最 远点处的眼点。 视线 由右眼点向镜子的左端作 视线,由左眼点向镜子的 右端作视线。再按反射原 理,得视野的两条边界。 头部转动 眼睛转动30°后,视线还 不能达到给定目标,就需 转动头部。 头部转动至视线达到给定 目标即可。
车辆 人 机 工 程 学
Saturn Ion
BMW Mini Cooper
24
BMW Z8 Toyota Scion XB
车辆 人 机 工 程 学
车辆 人 机 工 程 学
6.8 轿车驾驶员前方视野(GB11562)

汽车驾驶员视野设计要求及方法

汽车驾驶员视野设计要求及方法
关键词:视野;组合仪表;可视性要求
1 前言
汽车驾驶员视野的设计是汽车总布置工 作的关键一项内容,视野设计好坏直接影响 汽车的行驶安全、乘坐舒适性及操作便利性。
汽车驾驶员视野主要包括前方的上下视 野、A 柱的双目障碍角、“S”区域视野、组 合仪表视野、内后视镜视野、外后视镜视野 及仪表板区域可视性要求视野。
[2] 杜子学,伍毅 .SAE 眼椭圆和 RAMSIS 眼 点在仪表板盲区校核上的比较 [J] 北京汽 车,2011,(5):36-39.
100 AUTO TIME
组合仪表表盘显示信息图23仪表板区域可视性要求视野仪表板区域可视性要求视野主要是为了提升感知加强乘坐舒适性根据视野关注区域主要分为前除霜风管可视性主驾驶侧脚部区域可视性副驾驶侧脚部区域可视性手套箱内部可视性
AUTOMOBILE DESIGN | 汽车设计
时代汽车
图5
视野线
手套箱处于关闭状态 空调箱
3.4 手套箱内部可视性 在手套箱打开时,不能通过手套箱开口 看到仪表板内部的零件。 设计校核方法:做一直线,分别与第一 排乘员九十五百分位眼椭圆下部和仪表板下 表面相切,该直线即为观察手套箱内部区域 的视野线,手套箱内部的任何零部件均不能 被该视野线可见,如图 6 所示。
图1
视野范围内。 在 UG 中,根据眼椭圆和方向盘,可以
绘制出组合仪表视野视野盲区,见图 2,组 合仪表表盘显示信息都必须在该盲区限制面 以内。
图2
组合仪表表 盘显示信息
2 组合仪表视野
组合仪表的视野是指驾驶员通过转向盘 观察到仪表盘上指示、显示装置的视野区域 [1]。在进行视野设计时,必须要在可视区域内 看到组合仪表表盘的显示信息。
3 仪表板区域可视性要求视野

21.汽车总布置之人机法规_整车视野校核

21.汽车总布置之人机法规_整车视野校核

整车视野校核1 GB 11562-201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1.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M1类汽车。

1.2 术语及定义1.2.1 V点1.2.2 风窗玻璃基准点1.2.3 P点1.2.4 Pm点1.2.5 E点1.2.6 驾驶员侧A柱的双目障碍角1.2.7 乘客侧A柱的双目障碍角1.2.8 “S”区域1.3 技术要求1.3.11.3.21.3.3 每台车辆不得多于两根A柱。

1.3.4 除1.3.4.1和1.3.4.2之外,在驾驶员前视野180°范围内,在通过V1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V2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和水平面向下成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直于X基准平面)上方的范围内,除了A柱、固定或活动的排气通风口、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他障碍。

见下图。

但是以下情况除外:1.3.4.11.3.4.21.4 测量条件1.4.1 V点位置1.4.2 P点位置1.4.3 设计座椅靠背角非25°时的修正1.4.4 E点位置1.4.4.1 E1和E2距P1各为104mm,E1距E2为65mm。

1.4.4.2 E3和E4距P2各为104mm,E3距E4为65mm。

1.4.5 A区的确定A区的确定应按照GB 11555-2009中的要求进行。

1.5 A柱障碍角测定方法1.5.1 通过三维坐标系表示的R点和座椅状态进行修正后来确定V点(V1、V2)的位置。

1.5.2 用三维坐标系表示的R点和座椅状态进行修正后来确定P点(P1、P2)的位置;25°以外的设计靠背角的修正值见表4。

1.5.3 在A柱上做两个水平界面,即:1.5.41.5.52 GB 15084-2013《机动车辆 间接视野装置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2.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与M 和N 类及至少驾驶室被部分封闭的L 类机动车辆的间接视野装置安装。

驾驶员前方视野

驾驶员前方视野

驾驶员前方视野一、前言视野是指视线在固定不变的情况下,同一时间所能看到的整个范围。

对驾驶员来讲,又可分为静态视野和动态视野。

静态视野是指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动态视野是指固定头部,眼球自由转动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本文讨论的是驾驶员前方180°范围内直接视野的要求和测量方法。

驾驶员视野标准主要有GB 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和77/649/EEC《前方视野》,其中77/649/EEC《前方视野》先后经过81/643/EEC修订本、88/366/EEC修订本、90/630/EEC修订本三次修订。

二、主要术语V点眼睛位置的点,它与通过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线的纵向铅垂平面、R点及设计座椅靠背角有关,此点用于检查汽车视野是否符合要求。

通常用V1、V2两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

H点H点指三维H点装置的躯干和大腿的铰接中心,它位于此装置的两侧H点标记钮间的装置的中心线上。

R点R点即乘坐基准点是指制造厂规定的设计H点,该点:a.确定了由制造厂规定的座椅每个设计乘座后面的正常驾驶和乘座位置,它考虑了所有的座椅可能调节状态(水平、垂直及倾斜)。

b.具有相对于所设计的车辆的结构建立的座标。

c.模拟人体躯干和大腿铰接中心位置。

d.做为安放二维人体样板的参考点。

P点P点指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通常以P1、P2两点表示驾驶员食谱观察物体时P点的不同位置。

Pm点Pm点指通过R点的纵向铅垂面与P1、P2连线的交点。

E点E点指驾驶员眼睛的中心(眼点),E1、E2(E3、E4)分别为头部中心点P在P1(P2)位置时的左右两只眼点,它们用于评价A柱视野障碍。

透明区透明区指汽车风窗玻璃或其它透明表面的透光率(当光线与表面成直角测量时)不小于70%的区域。

A柱A柱指位于V点前68mm处横向铅垂平面以前的任何车顶支撑(不透明的零件),如门框、风窗玻璃镶条、支撑附件等。

座椅靠背角座椅靠背角指座椅靠背与铅垂线的夹角。

后视镜视野及布置要求和模拟校核方法简介

后视镜视野及布置要求和模拟校核方法简介

27FORTUNE WORLD 2012.09后视镜视野及布置要求和模拟校核方法简介张杰 江铃控股有限公司开发中心3.对后视镜后视野计算机仿真分析方法介绍:3.1确定驾驶员眼点位置将驾驶员座椅R 点位置垂直向上635毫米找到两眼点连线中心点,左右各偏移32.5m m,即为两眼点位置(两眼点位置相距65毫米)。

3.2模拟做出反射线,以确定各条视线范围在后视镜镜片边缘上,提取一组点,将眼点与这组点两两相连,这些连线可以看做是驾驶员的视野线,再做出这些视野线的反射线,这些反射线就构成了驾驶员的模拟后视野区域。

3.3与法规视野做比较将反射线充分延伸至模拟地面,并将法规要求视野区域也做在同一数模里,在数模俯视图状态做比较,确认后视镜视野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3.4后视镜视野障碍物校核后视镜除了满足视野范围要求之外,还需要满足障碍物校核,根据法规要求,对于内后视镜坐椅头枕、遮阳板、后风窗刮水器等零件对内后视镜视野遮挡的面积应小于总视野面积的15%。

对于外后视镜门把手等零件对于后视野遮挡的面积应小于总视野的10%。

4.结束语通过对三维软件的运用(目前主机厂多用C A T I A软件),设计工程师可以很方便的对外后视镜进行分析校核,以确认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大大的节约了开发成本并缩短了设计周期。

当然对于外后视镜的模拟仿真分析不仅限于后视野分析,还有CFD空气流阻分析,N V H振动噪音分析,C A E强度分析,SE装配工艺性分析。

这些技术的运用极大的保证了后视镜设计的可靠性,从而使后视镜的设计开发满足顾客的要求。

参考文献:[1]《G B15084-2006机动车辆后视镜性能和安装要求》[2]2008版欧洲汽车ECE-R46标准2000K G的N1类车辆,其驾驶员借助右外后视镜必须能在水平路面上看见一段宽度至少为4米的视野区域,其左侧以与汽车纵向基准面的平面平行,且切过车辆右边最外侧点的平面为基准,并从驾驶员的眼点后20米外延伸至地平线。

汽车中的人机分析

汽车中的人机分析
2、几个特征点:根据ISO6549规定,与汽车设计有关的特征点为: Hp:胯点,也称为H点:躯干与大腿的关节点; Sp:肩点,上臂与肩的关节点;
Kp:膝点,大腿与小腿的关节点; Ap:踝点,小腿与脚的关节点; AHp:踵点,脚跟的着地点。 H点:人体H点:Hp;
5.2.汽车后方视野校核 (1).外后视镜后视野校核 (2).内后视镜后视野校核
5.3.双目障碍角校核
5.4.后视镜视野校核
5.5.内后视镜视野校核
5.6.脚踏板布置校核
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造成驾驶员操纵疲劳的主要因素是频繁踩踏,这就要求汽车驾驶室特别是驾驶员经常接触的三个踏板(离合器踏板、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布置一定要合理,要充分考虑人体工程学的一些相关规定。在现代汽车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考虑人体工程学要求,在这一方面,国外制定了很多成熟的相关标准。
人体坐姿,与人体的舒适和疲劳程度直接相关。
通过对人体尺寸和汽车驾驶舱和乘客舱空间关系的研究而得到某类车型的舒适人体坐姿。通过对设计人体坐姿与同类车型一般舒适性人体坐姿的比较,就可以得到设计人体坐姿的舒适程度。
4、眼椭圆
眼椭圆:SAE:2300名驾驶员(男女1:1),坐在带有座椅调节器的固定靠背角的座椅上,头部无转动得出。 与眼椭圆的几个概念:
3、手控操纵区及手操纵面
手控操纵区包络面:前后尺寸:以座椅坐标为基准,从H点向外400mm,向内600mm,向下100mm,向上800mm。 操纵力:20~50N;
开关类间隔:60~90mm为宜。
在整车布置设计的过程中,车身布置设计时考虑乘坐要求,并使车身室内的布置能尽量降低驾驶员的疲劳程度。选择人体关节角度,确定
1)、A类车辆:轿车、多用途车、客车等; B类车辆:多用途车、载货车、客车等; 2)、眼点(E):驾驶员两眼睛的中心点;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驾驶员前方180°范围内直接视野的要求和测量方法。

类汽车。

本标准适用于M12 引用标准GB 11555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11563汽车H点确定程序GB/T 11559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3 术语3.1 三维坐标系指汽车制造厂在最初设计阶段确定的由三个正交的基准平面组成的坐标系统(见附录A(补充件)图1〕.这三个基准平面是:X基准平面--垂直于Y基准平面的铅垂平面,通常规定通过左右前轮中心;Y基准平面——汽车纵向对称平面;Z基准平面--垂直于Y和X基准平面的水平面。

三维坐标系用来决定图样上设计点的位置和实车上这些点位置之间的尺寸关系。

3.2 主要基准标记指车体上的孔、表面上的标记符号。

所使用的基准标记在三维坐标系的X、Y、Z坐标和相对设计地平面的位置,由汽车制造厂规定。

这些基准标记可以用作车身总成的控制点。

3.3 汽车测量状态指由各标记点在三维坐标系中的坐标所决定的汽车位置.3.4 座椅靠背角指座椅靠背与铅垂线的夹角。

3.4.1 设计座椅靠背角指通过R点的铅垂线与由汽车制造厂规定的靠背位置上的三维H点装置躯干线之间的夹角。

3.4.2 实际座椅靠背角指座椅处于最低和最后位置时,通过H点的铅垂线与三维H点装置躯干线之间形成的夹角.实际靠背角理论上相当于设计靠背角。

3.5 坐标参考点3.5.1 V点V点是表征驾驶员眼睛位置的点,它与通过驾驶员乘坐位置中心线的纵向铅垂平面、R点及设计座椅靠背角有关。

此点用于检查汽车视野是否符合要求。

通常用V1,V2两点表示V点的不同位置(见图1)。

3.5.2 H点、R点定义及H点确定程序按GB/T 11563规定.所用装置按GB/T 11559规定。

3.5.3 风窗玻璃基准点指从V点向前的射线与风窗玻璃外表面的交点(见图1)。

3.5.4 P点指驾驶员眼睛高度上的头部中心点,通常以P1,P2两点表示驾驶员水平观察物体时P点的不同位置(见图2,图3).3.5.5 Pm点指通过R点的纵向铅垂面与P1、P2连线的交点(见图2,图3).3.5.6 E点指驾驶员眼睛的中心(简称“眼点"),E1,E2(E3,E4)分别为头部中心点P在P1(P2)位置时的左右两只眼点,它们用于评价A柱视野障碍(见图3).3.6 透明区指汽车风窗玻璃或其它透明表面的透光率(当光线与表面成直角测量时)不小于70%的区域。

VISIBILITY 汽车人机视野校核

VISIBILITY 汽车人机视野校核

C Y0 : X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st point seen on the ground and the foremost part of the car for the reference manikin in the Y0 plane
D Y0 : X Distance between the last point seen on the bonnet and the foremost part of the car for the reference manikin with a 10°torso angle in the Y0 plane
驾驶员的视野
行 驶 过 程 中 , 驾 驶 员 的 前 视 野 和 3/4 前 视 野
前排向高处的视野 前排向低处的视野 前排 3/4 视野 行 驶 过 程 中 , 对 汽 车 外 形 尺 寸 的 认 知 ( 发 动 机 罩 的 视 野 、 宽 度 , ……)
行驶过程中,驾驶员的后视野
左行时,外部后视镜的视野 右行时,外部后视镜的视野 后部 3/4 视野,无死角 内部后视镜的视野 打开:关闭顶篷之后,后排的视野 打开:打开顶篷之后,后排的视野
内部后视镜的视野
3 26.4.5 Perception of size of front, rear and side when maneuvering
操纵过程中,对前端、后端、侧端外形尺寸的认知
3 26.4.6 Convertibles: Good assessment of external dimensions with the top close
Manual
Upper angle Y driver 1735 = measured in the Y driver plane from the reference manikin eye point / ODM ground

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ok

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ok

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ok版本:00 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1.⽬的针对整车总布置中涉及到的汽车前、后视野相关规定的设计校核进⾏规范和说明,理清设计思路,提⾼设计效率。

2.范围前视野校核适⽤于M1类汽车;后视野校核本⽂适⽤于M1、N1类汽车;3.引⽤标准GB 11562-94汽车驾驶员前⽅视野要求及测量⽅法GB 15084—94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4.相关名词定义驾驶员的眼点通过汽车制造⼚确定的驾驶员设计乘坐位置中⼼,作⼀个平⾏于汽车纵向基准⾯的平⾯。

从该平⾯内的驾驶员座椅R点向上635mm,作垂直于该平⾯的⼀条直线段。

在直线段与该平⾯交点的两侧各32.5mm处(总距离为65mm)作两个点,即为驾驶员的眼点。

5汽车前、后视野校核5.1汽车前视野校核5.1.1汽车驾驶员前⽅视野必须满⾜下述要求。

5.1.1.1风窗玻璃透明区⾄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连线所包围的⾯积。

这些基准点是:点⽔平向前偏左17°的基准点a;a.V1b.V点向前沿铅垂⾯偏上7°的基准点b;1点向前沿铅垂⾯偏下5°的基准点c;c.V2版本:00 汽车前、后视野校核设计指南d.在汽车纵向对称平⾯另⼀侧,应增加3个辅助基准点a′,b′,c′,它们与a,b,c三个基准点相对称。

5.1.1.2每根A柱双⽬障碍⾓不得超过6°。

若左右两A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再测量。

5.1.1.3在驾驶员前视野180°范围内,在通过V1的⽔平⾯下⽅和通过V2的三个平⾯(三个平⾯都和⽔平⾯向下成4°夹⾓,其中⼀个平⾯垂直于Y基准平⾯,另两个平⾯垂直于调基准平⾯)上⽅的范围内,除了A柱、三⾓窗分隔条、车外⽆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器等造成的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

但是以下情况除外:a.直径⼩于0.5mm的嵌⼊式天线,或⼩于1.0mm的印刷式天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b.⽆线电天线的导线⼀般不得进⼊5.4规定的A区,但是导线直径⼩于0.5mm 时,可允许三根导线进⼊,此种情况不认为是视野障碍;c.最⼤直径为0.03mm,导线是竖直的,最⼩间距1.25mm,或导线是⽔平的,最⼩间距2.0mm的除霜及除雾导线,不认为是视野障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27
图 6 A 柱水平截面示意图
图 7 双目障碍角测量示意图
F. 每根 A 柱双目障碍角不得超过 6°。若两柱相对汽车纵向铅垂面是对称的,则右柱不需要
再测量。另:若 A 柱双目障碍角小于 3°为最佳(此为经验值)。
3. 按 SAEJ1050 的要求校核 A 柱障碍角
A. 按 SAEJ941-1997 的要求,根据 R 点坐标、驾驶员靠背角度和座椅水平调节范围做出 P 点和
10/27
图 13
3. 侧儿童视野
图 14
侧儿童视野与前方儿童视野类似,是指驾驶员在正常位置能看到在乘客侧车辆外的直径为
30cm,高度为 1m 的圆柱体,如图 15 所示。
11/27
七、B 柱障碍角和视角分析
图 15
1. 输入条件
驾驶员 R 点、靠背角、座椅行程(驾驶员眼椭圆及眼点)和左右两侧 B 柱处所有相关数据
D. 在基准平面内将 E4L 及 E4R 绕 P4 点向右侧旋转 45°得 E4L’及 E4R’;
E. 过 E4R’点向+X 方向 51mm 得 A 点,向-X 方向 102mm 得 B 点;
F. 过 A 点作 S4 截面后侧(+X 方向)的切线,过 B 点作 S4 截面前侧(-X 方向)的切线,两条
线绕 P2 旋转,使左眼视线与 A 柱的 S3 截面外侧的相切,从 E3 向左 A 柱的 S3 截面内侧作
切线得左眼视线,左眼视线与右眼视线所成的平面视野角度即为非驾驶(右)侧的 A 柱双
目障碍角(参考图 8)。
Hale Waihona Puke E. 按照 FORD 的 WCR (world customer requirement) Trustmark(用户信任度)标准,所得
应该在 30°范围内; E. 为保证仪表数字的正确读识,仪表盘平面要有恰当的倾角,仪表盘平面与直线 L3(仪表盘
中心和眼椭圆中心的连线)的夹角一般控制在 90°±10°范围内;
8/27
F. 用 UG 软件内的 Instrument Panel Visibility 命令做出仪表视野范围(如图 10 所示),仪 表盘应在可视范围之内;
R 点坐标,驾驶员靠背角度,风窗玻璃数据(含黑边),A 柱内外表面数据(含门窗框),侧门玻璃 面数据,前机盖及风窗装饰件外表面数据,顶盖内饰前端表面数据,设计状态地面线,雨刮数据 等. 2. 校核风窗玻璃透明区域
按 GB11562-1994《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的要求,根据 R 点和靠背角度, 做出 V1、V2 点和风窗玻璃的透明区域基准点 a b c 和 a’ b’ c’(如图 1 所示),再根据 ECE R43 做出黑边最小范围(图 1 中黄色线),仅当同时满足 a、b、c、a’、b’、c’和黑边最小范围在 风窗透明区域之内时,透明区域才能满足法规要求。
驾驶员 R 点、靠背角、座椅行程、方向盘三维数据(或简易数据)以及仪表数据。 2. 仪表视野校核分析
A. 根据驾驶员 R 点、靠背角及座椅行程用 UG 软件内的 Eyellipse 命令做出眼椭圆; B. 根据方向盘的三维数据勾勒出轮缘、轮毂及轮辐的轮廓曲线(方向盘简易数据,以方向盘
的设计位置为准); C. 根据仪表数据确定仪表的平面; D. 为使驾驶员能够轻松自然地观察仪表,仪表盘中心和眼椭圆中心的连线 L3 与水平面的夹角
B.按雨刮数据和风窗玻璃面做出风窗玻璃刮水器的刮刷范围。 C.按 GB15085-1994《汽车风窗玻璃刮水器、洗涤器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中‘4.1.1 刮水器的刮刷面积应覆盖 A 区域的 98%以上,B 区域的 80%以上’的要求校核刮刷面积是否符 合要求。见图 9。
7/27
图9
四、仪表视野分析 1. 输入条件
而前方儿童视野是指驾驶员在正常位置能看到在车辆前端的直径为 30cm,高度为 1m 的圆柱 体,如图 2 所示。
3/27
图3
7. 前方 180 度视野 在驾驶员前视野 180°范围内,在通过 V1 的水平面下方和通过 V2 的三个平面(三个平面都
和水平面向下成 4°夹角,其中一个平面垂直于 Y 基准平面,另两个平面垂直于 X 基准平面)上 方的范围内,除了 A 柱、三角窗分隔条、车外无线电天线、后视镜和风窗玻璃刮水器等造成的 障碍外,不得有其它障碍,见图 4 和图 5。
30° 40°
图 12 C. 过 0 点作一水平向前的平面,以及向下 30°和 40°的平面。三个平面都与仪表板相交。 D. 要求在行车过程中需要经常看的(如仪表、导航屏幕等)或操纵的(如风口,灯光控制开
关等)最好能处于水平与 30°平面内,最大不超过 40°。 六、侧视野分析 1. 输入条件
驾驶员 R 点、靠背角、座椅行程(驾驶员眼椭圆)和乘客侧前后门的数据(主要是下 DLO 线(腰线)处)。 2. 侧视野分析
6/27
值驾驶侧需小于 7.5 度,非驾驶侧小于 6 度。无论车型对称与否,两边均需要进行验证。
图 8 SAEJ1050 双目障碍角测量示意图 三、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 1. 输入条件
V1、V2 点、风窗玻璃黑边线以及已布置好的雨刮数据。 2. 挂刷面积校核
A.按 GB11555-1994《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的第 5 条要求,根据 V1、V2 点和风窗玻璃黑边线,做出风窗玻璃的 A、B 区。
A. 根据驾驶员 R 点、靠背角及座椅行程用 UG 软件内的 Eyellipse 命令做出眼椭圆,若已有眼 椭圆,省略此步;
B. 作一与 YZ 平面垂直且与眼椭圆下面相切的平面,根据前门或后门的腰线调整此平面至与腰 线不干涉的最大向下角度;
C. 要求前门的侧下视野〉5°,后门(或三门车的后三角窗)的前半部分侧下视野〉5°,后 半部分侧下视野〉4°,见图 13~14。
驾驶员 R 点、靠背角、座椅行程(驾驶员眼椭圆)和仪表板外表面(含所有可视或操控件)。 2. 仪表板操纵件的视野分析
A. 根据驾驶员 R 点、靠背角及座椅行程用 UG 软件内的 Eyellipse 命令做出眼椭圆,若已有眼 椭圆,省略此步;
B. 做一点 O 相对于眼椭圆的中点向后(x 向)22.9mm,向上(z 向)8.4mm;
B. 根据 Pm 点和 A 柱内外表面数据确定 A 柱上两个水平截面 S1 和 S2: a) A 柱 S1 截面:从 Pm 点向前作与水平面向上成 2°的平面,过此平面与 A 柱相交的最前 点作水平截面; b) A 柱 S2 截面:从 Pm 点向前作与水平面向下成 5°的平面,过此平面与 A 柱相交的最前 点
2/27
前方交通灯
直径为 30cm 高度 为 1m 的圆柱体。
前方盲距
图2
5. 前方交通灯 指车头沿设计地面线向前 12m 远,5m 高处的点,与 V1 点的连线应在可视范围之内,见图 2。
6. 前方儿童视野 儿童视野指车辆结构必须能够使驾驶员在正常位置能看到图 3 中标示区域内任意位置放置
的直径为 30cm,高度为 1m 的圆柱体。这个要求可以是驾驶员的直接视野看到,也可以是通过后 视镜等其他装置的间接视野看到的。
汽车视野分析操作手册
目录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前方视野分析 A 柱障碍角分析 前风窗刮刷面积分析 仪表视野分析 驾驶员对仪表板操纵件的视野分析 侧视野分析 B 柱障碍角和视角分析 后视野分析 360°总视野分析 虚拟主观评价分析
1/27
一、前方视野分析 1. 输入条件
4/27
图4 前方180度视野
图5
二、A 柱障碍角分析 1. 输入条件
R 点坐标,驾驶员靠背角度, 座椅水平调节范围,风窗玻璃数据(含黑边),A 柱内外表面数据 (含门窗框)等。 2. 按 GB11562 的要求校核 A 柱障碍角
A. 按 GB11562-1994 的要求,根据 R 点坐标、驾驶员靠背角度和座椅水平调节范围做出 Pm、 P1、P2 点以及 E1、E2、E3、E4 点。
E 点。位置定义与国标有区别(具体定义见 SAEJ941-1997),可用 UG 软件中的眼椭圆
(eyellipse)命令来制作。
B. 过 P1 点在 A 柱内外表面数据作一水平截面 S3,A 柱障碍角在此平面内测量;
C. 过 E1 作与 E1、E2 连线的垂直线外侧呈 30 度的左眼视线,将左眼视线以及 E1 和 E2 的连接
a
b
c’
b V1
V2 a
c
图1
3. 前视角校核
a)将 V1、V2 点投影到 Y0 平面得 V1’、V2’点,过 V1 点做 Z0 平面的平行平面 Z’面; b)Z’面与挡风玻璃左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 a 点,做 a 点与 V1 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 Y0 平 面的夹角——前左视角; c)Y0 面与挡风玻璃上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 b 点,做 b 点与 V1’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 Z’ 平面的夹角——前上视角; d)Y0 面与挡风玻璃下黑边边界相交得交点 c 点,做 c 点与 V2’点的连线,测出该线与 Z’ 平面的夹角——前下视角;
图 10 G. 在侧视图内根据 95%眼椭圆和方向盘上轮缘的下边缘和轮辐的上边缘作出两条相切线,此
切线的范围与仪表刻度盘的交线即为视表的可视区域(如图 11 所示),仪表盘应在可视范 围之内;
图 11 H. 综合以上校核分析,可得出仪表位置是否符合要求。
9/27
五、驾驶员对仪表板操纵件的视野分析 1. 输入条件
13/27
99%眼椭圆
S5 截面
S6 截面
图 17 D. 在俯视图上过 99%眼椭圆后边缘作与 S5、S6 截面最前边缘相切的直线,与-Y 方向的夹角即
为 B 柱视角,如图 18 所示。B 柱视角一般要求最小为 15°,小车可适当放宽。
C. 将 S1、S2 截面投影在 P 点所在的水平面内,双目障碍角在该平面内测量,如图 7 所示。 D. E1 和 E2 的连接线绕 P1 旋转,使 E1 至左 A 柱的 S2 截面外侧的切线与 E1,E2 连线成直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