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法制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浅谈法制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法制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也日益重要。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法制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浅谈法制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课文内容渗透法制教育。
语文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学科,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法制知识。
教师可以精选一些与法制相关的课文,通过阅读、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法律的重要性以及法律的制定和执行过程。
通过理解课文中的法制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思维,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渗透法制教育。
小学生喜欢参与各种主题活动,这为教师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法制相关的主题活动,如模拟法庭审讯、辩论活动等,让学生在活动中亲身体验法制的重要性和法律的约束力。
通过活动的参与,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知,加深对法律的理解和尊重。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讲座和人物事迹渗透法制教育。
讲座和人物事迹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常用的教学形式,可以通过介绍一些与法制相关的讲座和人物事迹,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历史和演变过程,认识一些早期倡导法制的英雄人物,如孔子、孟子等。
通过讲座和人物事迹,激发学生的法律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
法制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课文内容、主题活动、案例教学、讲座和人物事迹等多种教学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治思维,提高他们的法律素养和综合素质。
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法制教育的渗透,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价值观,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法制教育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教育内容之一。
初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因此,学校应该将法制教育融入到政治教学中,通过各种形式,全面、系统、深入地渗透法制教育,促使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能够领悟到法律法规的根本价值,形成正确的法律意识,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客观、理性、规范地行事。
首先,政治课堂中的案例教学是法制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利用典型案例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认识法律的存在和保障作用,深入分析案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剖析涉案人员的思想意识及法律底线,培养学生重视法律公正、维护法律权益的自觉意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将学生分组,设计模拟庭审环节,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庭程序,学习法律精神和法庭礼仪,加深对法律的认识与理解。
其次,在学生日常纪律教育中,教师也应当强调法制观念。
例如,在班级中举办“模拟人大代表”、“法制知识竞赛”等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法律法规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同时,在学校纪律和管理方面,也应当注重教育学生尊重法律法规,遵守校规校纪的基本要求。
严格管理学校的教学设施、学生福利及伙食、保障广大学生校园安全,都是有助于学生形成法制观念和维护法治权益的方式。
另外,教师还应当注意将实际生活案例和历史经验有机地融入到政治教学中。
通过生动的述说,引导学生认识历史上法制教育的重要地位,加强对中国法制历史的了解。
同时,从生活中各种与法律相关的事件入手,向学生引介相关法律法规,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他们日常生活的保障作用。
教师还应鼓励学生关注当代社会与法律的热点问题,通过讨论与辩论,培养学生对法律的自信和履行公民责任的意识。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初中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国家观、法治观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法制教育是初中政治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法制教育的渗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
本文从法制教育的渗透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对初中政治教学的改进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渗透法制教育。
案例分析是一种具体、生动的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感受到法律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他们的法律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法律案例,如侵权案例、知识产权案例等,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过程中了解法律的适用和司法判决的依据,培养他们的法律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讨论现实问题的方式渗透法制教育。
讨论现实问题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考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对法律问题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问题,如未成年人的行为法律责任、网络言论的法律规定等,让学生在讨论中了解法律的重要性和约束力,并明白法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
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模拟法庭的方式渗透法制教育。
模拟法庭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亲身参与法律活动的教学方法,可以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法庭活动,让他们扮演法官、律师、被告等角色,在模拟法庭中体验司法程序,分析案件事实,进行法律辩论,感受法律的公正和正义,进一步增强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初中政治教学中可以通过开展法治教育主题班会的方式渗透法制教育。
法治教育主题班会是一种能够引导学生参与法治教育的活动形式,可以增强学生对法治的理解和支持。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法治教育主题班会,让学生分组讨论法治相关问题,进行主题演讲,组织法律知识竞赛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深入了解法治的内涵和意义,并形成对法治的积极态度和信仰。
法制教育的渗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在21世纪的今天,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快速进步使得人们认识到法制教育的重要性。
对于学科教学来说,法制教育的渗透不仅是必须的,更是一种责任。
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法律制度、法规的认知,更是学校完成德育教育的一种重要方式。
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呢?本文将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建立相关课程和教材首先,学校应该建立一些专门的法制教育的相关课程,如法律基础、宪法和法治等课程。
这些课程应当在学校的课程设置中有一定的比重,而且教材也需要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权威性。
通过这些课程和教材的建立,可以让学生对于法制教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二、融合法制教育其次,学校应该在所有的学科教学过程中融入法制教育。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理解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自由、尊严和动员民主,通过课堂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本素材,并通过文学作品、报纸文章等来展现法制教育的内容。
在历史课程中,可以通过一些案例历程,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制度对于社会进步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教育中,可以引入桥梁工程、地铁施工等实例,增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法制素养。
在公民道德课程中,可以引入如何维护合法权益、实现法治社会等内容,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法制素养。
三、课外教育的重视除此之外,学校应该进一步加强课外法制教育的重视。
它可以通过文化活动、道德讲座、法制知识竞赛、模拟法庭等方式深入诠释法律制度的重要性,并让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法律制度的威力和权威性。
同时,学校还需要与社会公益机构、公检法机关等联手,组织统一参加法制知识竞赛、法律援助、参观法庭等活动,激发学生对法律职业的向往,从而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法制的魅力和权威。
四、法制教育的评估最后,学校应该加强对于学生法制教育的评估。
通过对于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考试试卷的分析以及学生课内外实际应用的情况,来判断学生的法制意识和理解程度。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而要实现法制教育的渗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初中政治课堂应加强相关法律知识的讲解。
政治课是学生了解国家政治、法律的主要途径,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增加法律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的基本原理、基本内容,了解国家法律体系等重要内容。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法律对人们的约束和保护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一些法律活动,如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等,加深学生对法律的理解和运用。
学校可以开展一些法律教育活动。
比如组织学生参观法院、公安机关等,让他们近距离感受法律的权威和庄严,了解法律的实际运行情况。
学校还可以邀请法律专家或律师来进行专题讲座,为学生提供更加系统和全面的法律教育。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法律实践活动,如法律调查、法律辩论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深入体验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
学校可以加强法律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强化学生的法律观念。
在校园内可以张贴一些法律常识或者重要法规的宣传海报,以提醒学生遵守法律,增强法律意识。
在学校的日常管理中,也要加强对学生法律观念的教育引导。
在开展文明行为教育时,要向学生解释这些行为的合法性和法律依据,让他们明白这些行为与法律的关系。
还可以开展一些法律教育主题班会,通过讨论和互动,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
家庭和社会也应起到重要作用。
家庭应该重视法制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遵守法律,注重培养孩子的法治观念。
社会也可以通过多种形式,如媒体宣传、社区活动等,加强对法制教育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法律,遵守法律。
学校和家庭也可以加强合作,共同营造法制教育的氛围,形成一种全社会共同关心法制教育的良好态势。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法制教育的渗透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加强法律知识的讲解、开展法律活动、强化法律观念的宣传和引导等手段,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培养正确的法治观念,为他们成为有法律意识、守法遵纪的公民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第一篇: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浅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法制教育摘要: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
充分利用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课堂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师懂法;学生学法;减少犯罪自党的十五大提出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以来,党的十七大又进一步提出了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明确要求和任务。
要推进依法治国,加快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既需要加大立法、执法、和执法监督工作力度,更需要普遍提高全民族特别是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使青少年从小就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论。
要提高全民族法律素质,又必须从学校入手,从学生抓起。
而国家《中小学法制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中小学法制教育要以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为主”。
“将法制教育与学校学科教学相结合,渗透到相关学科中”。
最近颁布的全国“六五”普法规划也明确要求:“创新法制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是,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
”中小学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工作,是一项创新性工程,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深感任重道远。
我结合多年的工作实践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是教师要懂法。
教师不仅要懂得本行业的一些法律法规,如《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还要通过继续教育培训,网络学习等方式,了解我国现行法律法规。
如《民法》、《刑法》、《合同法》、《家庭婚姻法》、《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经济法》、《宪法》……初步掌握财产继承的顺序,哪些是法定继承人;房屋发生纠纷怎样解决;自己的名誉、人格受到侵害应如何保护;每年的收入应怎样纳税;人民的生活生产得不到保障需向谁申诉等等这些简单的法律知识。
老师有了法律知识,才能恰如其分,信手拈来、润物细无声地教育学生,做到说话有理有据、有根有底。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通过法制教育的渗透,可以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其成为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而在实践中,如何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初中政治教学中,成为了一个需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进行浅谈,探讨如何通过教学手段、教材内容和校园活动等方面,使法制教育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
一、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在传授法制知识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法律条文、法律案例等内容。
通过图片、视频的展示,可以使抽象的法律知识变得形象化,更容易为学生接受和理解。
多媒体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情境教学情境教学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下进行教学,使学生在实际的情境中感知法律的作用。
通过情境教学,可以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高他们的法治观念。
可以通过模拟法庭、模拟法律事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律的约束和保护,从而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
3. 互动教学在法制教育中,互动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手段。
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可以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法制教育中来,让他们在思考和交流中深入了解法律知识,形成正确的法律观念。
互动教学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二、教材内容1. 案例分析在教材中增加一些真实的法律案例,让学生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使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到法律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
案例分析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法律常识在教材中增加一些基础的法律知识,如国家机关的职能、法律的起源和发展、法律的种类和作用等内容。
通过系统化的法律常识教育,可以使学生对法律有一个整体性的认识,建立起初步的法治观念。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利与弊
浅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利与弊敖溪中学文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学,贵州省教育厅2011年就向全省各中小学印发了《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一书,并要求按书中规定推行。
几年来,从推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效果来看,可谓有利有弊。
一、利1、法制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落实了胡锦涛在全国教育工作上的讲话:要把德育融入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学生生活的过程。
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是落实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培养法治社会合格公民的途径之一。
通过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可以使青少年学生知法、守法,不做违法乱纪的事,可以有效预防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
从贵州瓮安“6.28”事件、贵阳某中学“9.27”案件、贵定某中学“9.27”案件等典型案例来看,对青少年学加强法制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而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可谓一石二鸟,既让学生了解了法律知识,又丰富了课堂内容。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能增加学科教学的多样性、丰富性,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可以使课堂教学更为丰满。
如语文学科渗透法制教育,能拓宽视野,增加知识面,数学学科渗透法制教学,可以使严肃枯燥的知识增添趣味性,英语学科在渗透法制教育,可以使不少学生在学“难于上青天”的外语的同时,感受到一丝轻松。
由此种种,不一一枚举。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学,割裂了甚至可以说阉割了学科自身的审美价值,使得语文不像语文,数学不像数学,英语不像英语,各科课堂教学成了法制教育课。
2、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有些法律条文显得生搬硬套。
就拿《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中高中语文来说,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渗透的法治内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和利益的义务。
就本课来看,主要目的是表现烛之武顾全大局、有勇有谋的人物形象,与国家安全没有多大关系。
又如必修一《纪念刘和珍君》一文,渗透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游行示威法》第三条、第四条、第十八条,这样的法制教育渗透让教师颇感为难:试问民国时期的游行示威法与现在的游行示威法是否一致?试问刘和珍等爱国青年他们对段祺瑞北洋军阀政府的游行示威是爱国,还是违法?试问刘和珍是爱国青年还是违法分子?法制教育渗透的有些法律条文真的是没顾及课文内容,只要稍微沾上边就渗透,这样的法治渗透有意义吗?3、法制教育的渗透显得过于冒进,有“左倾”之嫌,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违背了师生的心理需求,。
课堂中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
课堂中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是对学生实行法制教育的重要“阵地”,对小学生展开法制教育,能够协助他们树立法制意识,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也是语文学科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
现结合作者实际教学经验,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渗透法制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能够从小学阶段教育目标来讲,小学教育的目标主要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综合人才。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点也越来越强,知法、懂法以及用法已经成为了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
小学生处在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展开法制教育的关键时期。
只有协助他们树立法制意识,让他们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同时能够灵活的使用法律知识,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
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理应将法制教育工作当成是一项重要教学任务来落实,努力增强小学生的法律素养,让他们明白知法守法懂法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表达。
另一方面,展开法制教育工作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有效途径。
任何不良习惯的产生基本上都是由长期的经历而形成的。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很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语文课程教学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不但要让他们学习基本的语文知识,同时还必须要让学生学会做人的道理,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能够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一些案例,同时利用一些教学手段来让学生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培养他们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为他们未来的健康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渗透法治教育的对策(一)借助实践活动渗透法制教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才能够确保法制教育的实效性,所以作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积极利用实践活动的方式来渗透法制教育,一般我们选择展开的实践活动包括下面几种:第一是组织学生动手制作班级黑板报,在黑板报中设置法律专栏,要求学生们自己去收集和整理与他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法律常识,让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会这些法律知识,潜移默化的接受法制教育;第二是组织实行演讲比赛,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和法律都相关的主题,比方说《诚实和诚信》,从他们身边的故事讲起,让他们自行收集素材,教育他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孩子,也能够选择《远离网吧》等主题的演讲;第三是学生参与表演,我们结合小学生好动爱玩的天性,在语文课堂中将生活中的一些素材用话剧的形式让学生表演出来,或者让学生自己表演生活中所看到的好人好事或者不良现象,让他们在游戏中收到法制教育。
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随着社会不断进步,法治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和关注。
法制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也越来越重要。
在教育教学中,法制教育既可以融入到语文课堂中,也可以被运用到语文课外的其他活动中,以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如何融入法制教育?1.阅读启蒙阅读启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阅读启蒙,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渗透法制教育的内容。
老师可以选取有关法制的故事,或课文,通过阅读让学生了解各种法律法规,使学生对于法律有深刻的认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读一些关于道德与法律的故事,如《孙悟空闹天宫》、《鲁滨逊漂流记》等,让学生通过故事了解到:任何人都应该受到法律的制约和约束,同时也要遵守社会公德和道德规范。
2. 语文综合活动-模拟法庭模拟法庭活动是小学教育法制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模拟法庭是在学校或班级里设立法庭,模拟真实的法律环境,一些学生扮演着法官,律师,证人和被告等角色来模拟法庭的审判,以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程序和法律知识,提升语文综合素养。
一般学生根据课文或校园实际问题模拟法庭,模拟法庭的过程完全模拟真实的法庭环境。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需要阅读文献材料、撰写诉状、热烈讨论以及表达观点等,这样一种训练,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从事法律事业的基础知识和素质。
3. 创作写作活动创新写作活动是小学教育中常见的活动之一,对于孩子们来说,这类活动是十分有抱负和享受的,同时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时能提高自我表达、创新思维能力,同时在制定随笔时也会受到法制上的影响。
例如,在写作活动中可以选一个法制题材或作文标题,让学生书写一篇关于法律,法规的文章,或是小制度,小规定的课文,大到国家法律,地方法规等等。
通过这些写作活动,可以让学生了解法律制度的作用以及它与生活、家庭、校园、社会等场所的关系,培养孩子们关注法制的意识。
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青少年违法犯罪一直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而青年学生又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一些法制教育,从小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则可以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呢?一、在教案中渗透虽然我们有专门的思品课向学生专门介绍一些法律知识,还有班主任平时的班会课也要涉及一些法律知识,但是,我们每一位课任老师都应有责任去宣传一些法律知识,应重视这一问题。
故我们在每门学科的教案中都应有意识地去设置一些法律知识,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也许有些老师会说自己的课根本与法律知识不太着边,此类教案不好写。
在这里,你应充分挖掘教材,灵活处理。
例如:语文课中若讲到湖、河,则可以让大家讨论一下我们身边的湖、河的环境状况,从而普及一些环保方面的法律知识。
例如:音乐课,可讲一些歌词方面的侵权行为,从而普及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
体育课,也可讲一些在比赛中服用兴奋剂等案例,使学生从小养成遵守社会规则的习惯。
英语课中,有关于交通方面的知识,则可以向学生宣传介绍一些交通法规。
当然,也不是每节课都讲法律知识,而是老师尽力而为,时时关注,不放松,只有这样,才能从多方面去向学生宣传法制知识,使学生能多渠道的接触到法律知识。
二、课堂活动中渗透其实,课堂活动是每一门课都可以运用的一种教学手段。
故,在课堂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是一种很好的方法,老师在上课时,应有意识地创造好一种良好的相应法制氛围,在这活动中,要适当的穿插讲一下法律知识,使学生在愉快的活动参与中,又能学到相关的法制知识,并感受到法律的威严。
三、在课堂举例中渗透在我们的很多的课堂中,老师在理论讲解时都要举例,这样,老师便可以在例中灵活的贯穿一些法律知识。
在举例时,应举学生身边的或比较熟悉的事例,这样,才有说服力。
例,思品课中讲到“受教育权”时,一家长以父母无钱为由不送子女读书,你是怎么看的?这样让学生感觉例子很真实,又能学到法律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法制教育是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加强法制教育的渗透,不仅能使学生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信仰,更能逐步形成勤法思想,保持个人的人格尊严,维护社会的稳定秩序。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发掘法制教育价值。
如启发学生了解“法律保护公民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的原则,以及“执法必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通过各种形式的案例、资料、视频展示等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现法律知识。
在学生们的思想中潜移默化地营造法治社会的文化氛围,使学生们深刻领悟并内化法律的意义,提高法律意识。
“法制教育”要落实到实践中,落到学生们的日常生活中。
教师们可以深入加强班级管理,通过积极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法制讲座、法制知识竞赛、法制文化节等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在精神文明教育中,着重加强对生命、财产安全的防范和日常法制观念的培养,逐步形成学生们的合法的行为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能够更好地创新教育教学方式,以图书资料、电子版资源、在线学习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展现,并与学生交互式地进行讨论。
例如,利用音视频老师学法、微课网课来积极开展交互式教学,在教学中更加注重有效的评价与反馈,提高认知。
让学生们在认识、理解、实践中建立一个完整的法制知识体系。
总之,中学政治教育法制教育的渗透对培养学生健康、文明、合法的生活习惯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着积极的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法律信仰和尊重普法、守法、用法的观念,加强自我保护能力和法律意识。
为社会的美好、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浅谈如何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浅谈如何在学科中渗透法制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越来越多。
作为搞教育工作的我们感到痛心疾首,因此让我们不得不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从小培养小学生法律意识,进行法律素质培养教育,这样可以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 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教育中实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以综合主题形式为主的法制教育活动,如主题班队会,红领巾广播等形式。
渠道有多种,但课堂教学是实施小学法制教育的主渠道。
因此,有必要在各科教学中都要增加法制含量,加大法制意识培养的力度。
现我就简单的笼统的谈谈自己的拙见。
一、渗透法制教育要转变教师的观念。
大部分教师为了抓教学质量,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教学上。
要让他们在课堂上浪费渗透法制教育的几分钟,那是要他的命。
即使有个别教师在课堂上提到了一点,那也是走马观花式的。
没有认真的去准备,也不在乎对与错,也不在乎学生能不能接受,只是为了完成任务。
更有甚者,是有的教师存在这样的心理,管他学生犯不犯法,都无所谓,事不关己。
因此在渗透法制教育之前必须转变教师观念。
二、渗透法制教育不能牵强附会。
渗透法制教育不能牵强。
应找准渗透点。
而在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时,这种渗透如果“透”得不够,不到位,则会功亏一篑,效果不佳;而“渗”得过度则会改变学科性质,变成法制课,这就要求教学中我们要做到既不可偏颇一方,又能抑扬有节,调度有方,处理好渗透的尺度,做到既到位又不越位,适度而不过度。
如:教学语文课文《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鸟》等课文时,可让学生在课文描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动物们的有趣、可爱、美丽、富有灵性。
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
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这般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丽。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初中政治教育是培养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法治意识的重要一环。
法制教育是初中政治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使学生逐步形成法律意识、法治观念以及遵纪守法、尊重他人权益的习惯和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应该是贯穿始终的。
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就应该将法制教育渗透到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
在政治教材中,可以融入一些与法制教育相关的案例和问题,通过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和合法权益的保障。
在政治课上也可以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讨论社会问题与法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应该是具体的。
法律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对于初中生来说可能比较难以理解和接受。
在教学中应该通过具体的案例和实际问题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和作用。
可以通过一些合法和非法的行为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不同的行为会受到不同的法律约束和后果,并让学生理解和认同合法行为是基于道德和法律的选择。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应该是实践的。
理论的知识只有通过实践的环节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该安排一些与法制相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和感受法律的约束和保障。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庭、警察局等机构,让学生观察和了解法庭审判的过程,近距离接触执法人员,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法律规则对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初中生的认知能力和心理发展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在进行法制教育时应该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可以从初中一年级课程中的简单案例和问题开始,逐渐引导学生形成对法律和法治的基本理解和认识。
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可以逐步加大教学内容的难度和深度,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法制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将法制教育贯穿始终、具体实践、循序渐进,才能真正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意识和遵纪守法的习惯,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浅谈法制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性原则
浅谈法制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性原则待王学校王红杰我们注意到,最近这些年国家一直在强调法制精神,强调依法治国,大力推进法制教育,在全国范围内普及法律意识和知识。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机构,开展法制教育更是责任重大,刻不容缓。
具体到各个学校,其措施也各有千秋。
一般说来,有聘请公检法机构的工作人员到学校开展讲座或者担任法制副校长,有请监狱的服刑人员现身说法,也有搞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或图片展览的,均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一个重大问题便是,法制教育与学科教学脱节,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
很少有学校能将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或者即使渗透也是极个别科目如政治、思想品德。
这个问题必须引起我们教育者的足够重视,否则,从根本上提高受教育者的法法治精神将是一句空谈。
其原因很简单,学科教学乃是学校教育的主导,法治精神不渗透到学科教学,便无法渗透入学校教育,只凭几场讲座或者展览是难以从根本上提高受教育者的法律意识的。
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学校之中?值得思考,也值得我们去深入探究。
我认为,造成法制教育渗透性不足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点:第一,任课教师即施教者的法律知识和法治精神欠缺。
这是我们可以一眼看到的问题,也是一个正本清源的问题。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对于教师来说,要想将法制教育的渗透性原则很好的运用于学科教学当中,就需要自己有很好的法律素养,这样才能够在课堂教学中信手拈来,不事雕琢,与课堂浑然一体,否则,很容易生拉硬套,失去教育意义甚至适得其反。
第二,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可能有人会认为我的说法有待商榷:又是讲座又是竞赛的,怎么重视不够了?我认为,这实际上正好表现了我们对法制教育的重视有待提高。
即使是做得很好的学校,也不可能天天开讲座,周周搞竞赛,很多时候,就是一阵风,刮过去就没有了,至于成效如何,那只有看造化了。
很尖锐,但这是实情。
如果我们足够重视,那么就会将法制教育纳入学科教学之中,渗透到课堂教育之上,而不是一阵风似的运动。
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浅谈如何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目前,青少年犯罪是一个并不新鲜的话题,它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有人将青少年犯罪与环境污染、贩毒吸毒并列为三大公害。
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学校是育人的场所,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
中学阶段是中学生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增长知识,增强责任感的重要时期。
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教育,不仅可以预防和减少中学生违法犯罪,更重要的是能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养成遵守纪律,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否则,培养的人就有可能有智商而没有智慧,有知识而没有文化,有文化而没有修养,有欲望而没有理想,有目标而没有信仰,有青春而没有热情。
这就需要教师在学科教学中适时引导,严格要求,把法制教育渗透到学科教学中,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走进学生,建立师生间和谐的情感纽带近年来,一些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偷盗、抢劫、强奸等。
发生这些情况该由谁负责?他们平时夜不归宿时,引起家长注意了吗?他们平时以借钱为由向学生要钱时,引起学校注意了吗?他们辍学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家长与学校没有就此沟通?如此种种,究其原因,家庭、学校、社会均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为此,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要多加关爱,是师德的核心,也是教师教育本文由wWw.收集整理教学工作取得成效、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之一。
良好的教育,是以师生间良好的情感体验、和谐的情感交流为纽带的。
如果教师对他的学生既当老师,又当朋友,平等相待,学生就会产生信赖感;如果教师对学生谦逊,态度和蔼,学生就会产生亲切感。
教师对学生的爱如同父爱和母爱,是一种言辞相济的爱。
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走近学生心灵,建立师生间和谐的情感纽带,就会对学生产生凝聚力、吸引力、号召力和影响力,从而搞好双向交流,完成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任务。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初中政治教学是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治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是必不可少的,其意义和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
本文将从法制教育的内涵和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方式与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良好的法制观念。
一、法制教育的内涵法制教育是指在学校教育过程中,通过政治教育、历史教育、道德教育等教育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了解宪法法律、学习法律知识,使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自觉遵守法律,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的道德情操和行为习惯。
法制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使其能够自觉遵纪守法,具备基本的法律知识和法治思维,形成良好的法制观念,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为社会稳定和进步做出贡献。
二、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方式与方法1. 选材精细,案例教学在初中政治教学中,选材要充分考虑法制教育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注重选取与法制教育相关的典型案例,如国家法律和法规的实施,典型的法治案例等,引导学生了解法律的作用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法治意识。
2. 多媒体辅助,图文并茂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配以生动形象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法制的魅力和力量,例如通过展示一些法律公益广告、宪法宣传片等,从而引起学生的浓厚兴趣,使法制教育更加生动、形象。
3. 实地教学,走进法院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教学活动,如参观法院、公安机关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法制的工作环境和实际操作,了解法律的实施和执行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养。
4. 课外拓展,参与社会实践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与法制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法制知识竞赛、法制宣讲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积累法制知识和经验,增强法治观念。
5. 辅导训练,情感教育在政治教学中,要注重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情感,培养敬畏法律、尊重法律的态度,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法制观念深入学生心灵。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法制教育是初中政治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加强学生法律意识,培养法制思维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教学中,要学会将法制教育贯穿于各个环节,以便更好地让学生逐渐建立法制观念,提高法律素养。
下面将从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校园文化等方面简要探讨如何增强法制教育在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渗透。
首先是深入探究法制教育与相关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法律条款和相关知识的讲解,解构法律概念、原则和内容,让学生对法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例如,在讲述历史人物时,可以分析其法制思想和行为,让学生了解法律制度的起源和演变,以及法律的重要性和作用。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他们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通过了解案例尽可能的拓宽领域,增强法律素养。
其次是加强实践教学,注重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学生可以更加深入的理解法律条款,从而真正理解法治的实质。
例如,在教学公民道德时,可以通过讨论案例的方式,教育学生应该如何尊重他人的权利,的必要性、并为学生提供模仿案例和解决问题的机会。
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法规,增强法律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最后是在校园文化中渗透法制教育。
学校文化是学校人文环境的体现和反映的重要手段。
所以,通过增强校园文化建设来加强法制教育非常必要。
学校可以开展法律知识有奖竞答、模拟法庭等活动,增加学生对法律理念和法律知识的了解。
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年儿童保护法》、《中小学生校园欺凌防治办法》等让学生了解到法律在校园中的具体落实和实践。
同时,学校也可以引导学生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让他们体验法制教育的实际意义。
总之,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是一项必要且重要的内容。
教师和学校要通过多种方式渗透法制教育,让学生全面、正确地理解法律,在行为上遵循法律,逐渐成为有素质的法治人。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
浅谈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摘要】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法制教育的渗透可以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
在初中政治课程中,法制教育的设置应该结合国家政治制度、生活实践、道德教育等多个方面,使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法律、遵守法律、尊重法律。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
通过法制教育的渗透,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他们的法治素养,使他们成为具有法制观念的公民,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具有重要的意义,值得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共同重视和支持。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法制教育、渗透、法制观念、法治意识、法治素养、国家政治制度、生活实践、道德教育、具体内容、方法、重要性、定义、意义、结合、推动、培养。
1. 引言1.1 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法制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通过法制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国家法律的存在和作用,认识到法律对社会和个人的重要性,从而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
法制教育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素养,使他们能够正确行使权利、履行义务,规范自己的行为,防范犯罪。
法制教育还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激发他们参与社会管理、公共事务的热情,推动社会进步。
初中政治教学中的法制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个人成长,也有助于社会和国家的和谐发展。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重视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重要性,积极推动其深入开展,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和社会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1.2 法制教育的定义和意义法制教育是指通过教育手段,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培养法律意识、培养法治观念的一种教育形式。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意义重大。
法制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增强对法律的敬畏和尊重,避免违法乱纪的行为。
通过法制教育,学生可以了解国家的法律制度和政治体系,增强对国家法律权威的认识和信任。
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法治教育是培养学生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的过程,是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
的一个重要内容。
法治教育的渗透可以使学生深入了解国家法律法规,培养正确的法律意
识和法律观念,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和综合素质。
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法治教育情境来实现。
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游戏模拟等方式,在课堂上创造出一种法治教育的情境,让学生
在实践中感受到法治的重要性和作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治精神。
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可以通过教学方法的选择来实现。
教师
可以采用讨论、辩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参与讨论和辩论中学习法律的基本
知识和法治的基本原则,培养他们的法治思维和法治能力。
法治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可以通过学校和社会资源的整合来实现。
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法治机构,让学生亲身感受法治的实际运行和作用,加深他们对法治的认识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课堂教学中法制教育的渗透襄城县第三高级中学卢永彪注解:本文是德育论文,在2009年许昌市法制教育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一等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重视国民教育是各国跨世纪重要发展战略,未来社会的竞争将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他们能否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关系到家庭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行。
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浙江中学生徐力弑母案件和云南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案件,以及2007年4月16日发生的美国史上最血腥的校园枪击案件,造成包括凶杀赵承熙在内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33人死亡,这些震惊世界的大案都暴露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方面存在弊端。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就显得尤为重要,应引起全社会共同关注。
一、加强对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重要性我党的三代领导人都很重视对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
毛泽东主席生前曾语重心长地说:“年轻人就象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最后是属于你们的。
”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2002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要经常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加强和改进教育工作,不只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事,家庭、社会各个方面都要一起来关心和支持。
只有加强综合管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茁壮成长起来。
”众所周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是新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
少年强则国家强。
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文化、有理想、有道德和守纪律的“四有”新人,是国家兴旺和民族崛起的保证。
有一位作家曾经说过:“人生有好多十字路口,紧要处只有几步”,很富有哲理。
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学做人的人生关键时期,容易接受新事物、思想非常活跃,但其生理和心理发育尚未成熟,辨别是非观念差,自控能力弱,在外界的不良诱因下容易产生冲动情绪,对自己的行为往往不计后果,甚至会误入歧途。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很突出,根据2005年9月最高人民法院统计,从200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犯罪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且向低龄化、智能化、团伙化方向发展。
究其原因,有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多因素,其中不学法、不懂法,缺乏法制观念确是一个重要方面。
法制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公民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养成教育,学校是教育青少年学生的主阵地,因此,要从小抓起,通过不间断地教育、灌输、逐步形成遵纪守法、恪守规范的行为习惯,使青少年自强自律、自重自爱,养成向上、向善、向美的心理素质和优良品格。
把住人生的每一个关口,这是从根本上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措施。
这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希望工程。
二、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原则1、目标性原则。
法制教育是教学目标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要求教师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目标之列,在备课和教学实施中要善于开发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并在开展学科教研活动时列为研究内容。
2、有机性原则。
学科教育和法制教育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既不能把学科教学上成法制课,也不能漠视各科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法制教育因素,不予理睬,要根据学科的特点,以教材为依据,在教学中恰当地把握尺寸,潜移默化地进行渗透。
如:在一堂语文课上,老师请学生用“赡”组词,一生回答“赡养”,此时老师加以了表扬,并因势利导,告诉学生:由父母“抚养”成人是子女的“权利”,而“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每个人的权利和义务都是对等的。
你可以行使你的权利,但也要履行你的义务。
这样,同学们在接受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选择性原则。
知识教学有系统性,由浅入深,以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的接受程度为标准,而法律知识的渗透也要依据这个观点,循序渐进,并且在知识的深度上慢慢递进成螺旋式上升。
因此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识规律,学生可接受程度,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理解能力来选择渗透的内容和程度。
在教材体系中,有的内容多次出现在各个不同年级中,这就需要教师选择适合该年级、该班级学生特点的渗透难度和深度。
例如在渗透“保护动物”这一目标时,各年级段的要求是不同的。
一二年级教学时让学生了解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要保护动物,了解国家制定的有关保护珍禽珍兽的一些法律知识。
到三四年级时,又可以渗透在学生有限的能力之内如何保护动物。
到高年级又可以渗透如何运用法律这个武器和猎捕杀害野生动物的坏人做斗争,能做到不吃野生动物,能主动制止自己的父母和周围的人不吃野生动物,还能向有关部门告发经营、捕杀野生动物的商人,让法律来制裁他们。
4、贴近性原则。
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依据教材的内容去进行,法制教育的内容应是教材中所应有的,绝不是外加或牵强附会的,应切实地使学科法制教育与双基教学、双基训练融为一体,而不应“穿靴戴帽”、“两张皮式”的。
学科教学法制教育的渗透,应是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而不应是支离破碎、牵强附会的。
5、情感性原则。
学科教学的法制教育渗透,必须富有情感性,必须讲究氛围,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动以真情。
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不仅要有知识的交流,还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
这种交流对进行法制教育的渗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学生触景生情,知理明情,达到“内化”的实效。
如:教学语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骆驼和羊》、《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鸟》等课文时,让学生在课文描绘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动物们或有趣、或可爱、或美丽、或富有灵性的一面。
当学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发和熏陶后,适时把语文教学中美的景象与现实中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的丑恶现象(如白色污染、沙尘暴频虐城市、酸雨影响人民生活等)进行对比,自然而然就会激发学生对环境的热爱,懂得了正是由于有了这些动物与我们人类的和谐相处,大自然才会变得这般美丽,从而激发学生自觉保护动植物,让我们生活的地球更加美丽。
这样既提高了阅读兴趣,又使学生懂得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6、有趣性原则。
好奇心和探究意识是学生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它是诱发他们不断观察、体验、发现和创造的动因。
而这一切都是在兴趣的驱使下产生的,所以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要贯彻有趣性原则。
“有趣”的关键是“激趣”。
在学科渗透时要做到知识性与兴趣性相结合,让学生通过对法制渗透的感知、理解、探索而获得成功,进而产生满足感,不断激发他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三、课堂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的方法学科渗透法制教育,首先应充分遵循学科教学的规律,根据学科的特点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时还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渗透方法,使学科教学与法制教育两者处在一个相融的统一体中,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科教学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实效。
1、在生活中渗透。
在法制内容渗透时,我们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法制,体现“法制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来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
在学完课文《我家门前的小河》后,学生都对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爱,此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再联系现实,看看现在周边的河流没有一条是清澈的,和二十几年前完全不一样,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里的鱼鲜美能吃,妇女在河里洗衣服,现在河里的鱼已不能吃,就连河的颜色有时泛黑,发出怪味,这是为什么?学生通过分析、通过讨论、通过比较就会发出感叹“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啊!”此时再适时介绍《保护环境法》,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国都很重视这个问题,把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
这样联系实际渗透法制知识,使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而是自然认同。
2、在情境中渗透。
创设优美的教学环境和艺术氛围,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气氛中,可以将学生思想和情绪立即转移到课堂教学浓郁的氛围之中,使学生产生学习的欲望。
如: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画《我是小小执法员》时,先把美术教室布置成一个小型法庭,让墙上、黑板上、柜子里挂满或摆满各种有关法制的绘画、工艺、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后墙上方,贴上一些标语,创设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使学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绪上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
教学时先让学生观摩模拟法庭庭审录像,再放有关法律知识的小动画,使学生产生小小执法员公正无私的表,在这种情境中,学生的感情得到升华,激发了绘画欲望,从而笔下画出的线条,色块再也不是无情之物,而是表达真挚情感的符号,达到情与画完美结合。
3、在游戏中渗透。
爱玩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它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当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时,就能主动进行学习。
另外,学生在积极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加强了组织和纪律观念,培养了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荣誉感。
如在教学Oxford English2A中要求学生看到红绿灯会说几句简单的命令,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环节,首先让学生动动手、剪一剪、画一画,每人准备红、绿、黄三种指示灯,然后让学生做游戏,请三人分别扮演指示灯、警察、行人,表演过马路的情景,边表演边学习句型Red light. Stop ! Yellow light .Wait! Green light.Go!在熟练掌握这些句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
教师将一些简单的禁令标志布置在教室里,如左转、右转、禁止停车等标志,让小小的教室变成公园、马路、停车场,然后让学生边游戏边掌握句子No parking! No bicycles! Don’t cross! Turn left! Turn right!等,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既掌握了英语知识,又了解了许多交通法规,增强了学生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维护交通秩序的观念。
4、在案例中渗透。
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分析,最后明辨是非,掌握法律知识。
如在教学思品课《维护公共秩序》这一课时,便可以采用实例分析的方法让学生讨论后再得出结论。
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某人偷了一辆自行车想要低价出售,而你正需要一辆自行车,你是买还是不买?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同学说:“便宜东西干嘛不买?!”有的说:“偷来的东西不能买,买了就是帮助小偷销赃。
”双方各持己见,争论不休。
教师见时机已经成熟便出示相关的法律条文对他们说:“《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警告。
因为明知是赃物而购买的行为,直接帮助了犯罪分子逃脱罪责或得到非法利益,干扰了司法机关查处赃物,给社会带来危害,因而要受到法律的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