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教师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州快哉亭记》导学案(教师版)

【课题】

《小石城山记》(粤教版教材《选修2》P6-9)

【课型】

本文属于散文阅读课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能较熟练地翻译课文。

2、能力目标: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3、情感目标: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学方法】朗读点拨、引导赏析、多媒体教学

【教时安排】3课时

【教时重点】体会文中所寄寓的那种旷达胸襟,无往而不快的人生态度。

【教时难点】学会阅读和欣赏情、景、理浑然一体的亭台记文。

【教学步骤】

第一、二课时

一、文学常识简介

一)介绍题名(由题目引发的思考):

1、说起黄州,你会想起什么?我们是否学过相关的文章?

2、题目“黄州快哉亭记”,我们学过哪些也是以“记”为体裁的文章?

3、“快哉”,是什么意思?

解答:

1、说起黄州,会想起赤壁,会想起苏轼,想起乌台诗案。相关的文章有苏轼的《赤壁赋》。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在寓言中寄寓着对理想世界的向往;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兼“览物”的叙述、对“古仁人之心”的议论及侧写自我心志的“抒情”等。《黄州快哉亭记》同上;兼具叙述、议论、抒情。

3、快乐,痛快。

【题解】快哉亭位于贬谪之地黄州,快哉亭为张怀民所建,苏轼所命名,苏辙作记,三人均遭贬官的命运,但面对挫折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处世态度。

二)作者简介:

苏辙,字子由,晚年因为隐居于颖水之滨,故自号颖滨遗老,读书学禅以终,谥号文定。其文平稳朴实,亦如其人,作品集名为《栾城集》,人生观深受其父兄影响,与其父苏洵、其兄苏轼,合称三苏,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

苏辙风格鉴定:1.辙性沉静简洁,加以父兄之薰陶,发为文章,汪洋澹泊,似其为人。2.苏轼评语:“子由之文,词理精确,有不及吾;而体气高妙,吾所不及。”

三)写作背景:

元丰二年(1079),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苏辙上疏营救苏轼,因而获罪被贬为监筠州(今江西高安)盐酒税。元丰六年,与苏轼同谪居黄州的张梦得,为了览观江流,在住所西南建造了一座亭子,苏轼替它取名为“快哉亭”,还写了一首以快哉亭为题材的词《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赠张偓佺》,苏辙则为它作记以志纪念。

这篇文章设计了三个人:建亭的张怀民,名亭的苏轼,以及作此圆亭记的自己。三个人有个共同点:都是在被贬之中。所以,这篇文章不仅是抒写襟怀,也是彼此共勉的文字。文章表面上反映作者身处逆境的旷达胸怀,实际上也流露出他政治失意的脑赛和不平。

二、整体感知

(一)正字音,布置预习,课前朗读。

沅(yuán)沔(miǎn )子瞻(zhān )东西一舍(shè)

风开云阖(hé)变化倏(shū)忽舟楫(jí)草木行(háng )列

皆可指数(shǔ)睥(pì)睨(nì)骋(chěng)骛(wù)飒(sà)然而风何与(yù)焉会(kuài )计蓬户瓮(wèng)牖(yǒu )

濯(zhuó)长江之清流,揖(yī)西山之白云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shēng)者(二)本文共分四个自然段,请概括各段大意。

第一段:记叙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

第二段:记叙快哉亭上之所见。(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

第三段:说明心中坦然,不以物伤性者,将无所不快。

第四段:赞颂张梦得“何适而非快”的旷达胸怀。

一)分析第一段。

江(长江)出(流出)西陵,始(开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开阔浩大不可阻挡),南(向南)合湘、沅,北(向北)合汉、沔,其势益张(更加阔大)。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水势浩荡),与海相若(差不多)。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黄州),即(靠近)其庐之西南为(建造)亭,以览观江流之胜(美景),而余兄子瞻名(命名)之曰“快哉”。

1、本文第一段是从什么事物写起的?其目的何在?

答:江水。由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写起。目的在交代“快哉亭”的地理位置及造亭的目的。

2、自西陵至赤壁的江流景象变化如何?

答:“奔放肆大”-----“其势益张” ----- “波流浸灌”

眼界与心境:始宽--渐宽--全开

视角变化:由远及近,描绘了一幅千里江流图。

二)分析第二段。

盖(大概)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30里)。涛澜汹涌,风云开阖(通“合”,闭藏,消失。)。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忽然),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观赏,赏玩)几席之上,举(抬)目而足(饱览,足够)。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排列成行,名词作动词),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一一指着数出来),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伺机争夺),周瑜、陆逊之所骋骛(纵横驰骋),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句式:状语后置)

翻译:白天能看见船只出没在亭子前,夜里能听见鱼龙悲鸣于亭子下

▲此其之所以为快哉者也。

翻译:这就是亭子取名“快哉”的原因了。

1、从第二段里,你可以感受到什么景象?

答:使人快意的江景。前半讲地理——即空间,后半谈历史——即时间;前半的地理风景之中,又有远近、昼夜之别。

2、快哉亭之所以为快的原因何在?

答:(1)江山风物足以观赏。 (2)古人流风足以怀想。

三)分析第三段,并找出中心句。

昔楚襄王从(带领)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敞开)襟当(迎着)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雌雄之异(差别),而人有遇(生得逢时,指碰上好机会,被重用。)不遇之变(不同)。楚王之所以为乐(之所以觉得快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