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
初二生物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3月10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及教学资源整合四、活动参与人员:初二生物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流程:1. 活动签到2. 主持人介绍活动主题及目的3. 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4. 教研组长总结发言5. 活动总结及布置后续工作六、活动内容:1. 主持人介绍活动主题及目的本次教研活动旨在探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及教学资源整合,以提高生物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 分组讨论,各小组代表发言(1)小组一:生物课堂教学策略该小组针对生物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以下建议:1. 注重学生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实验、观察、讨论等;3. 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提高学生学科素养;4. 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5. 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2)小组二:教学资源整合该小组针对教学资源整合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以下建议:1. 利用网络资源,丰富教学内容;2.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发校本课程;3. 充分利用图书馆、实验室等资源,提高教学效果;4. 鼓励教师相互借鉴、交流,共同提高。
3. 教研组长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各小组的讨论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专业素养;2. 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3. 深入研究教材,优化教学设计;4. 加强校际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4. 活动总结及布置后续工作本次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各成员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布置了以下后续工作:1. 各成员结合本次活动,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2. 教研组定期组织教学观摩活动,提高教学质量;3. 关注学生反馈,不断调整教学策略。
七、活动总结:本次教研活动针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策略及教学资源整合进行了深入探讨,各成员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针对性的建议。
高一生物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3年10月26日,星期四,下午2:00-5:00二、活动地点学校教师会议室三、活动主题探讨高一生物新课程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四、活动主持人教研组长:张晓燕老师五、参与人员高一生物教研组全体成员:李明、王芳、刘强、陈雪、赵宇等六、活动内容1. 活动背景介绍张晓燕老师首先介绍了本次教研活动的背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一生物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要求,提高教学质量,教研组决定开展本次教研活动。
2. 教学经验分享(1)李明老师分享《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教学经验。
李老师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抽象的细胞结构转化为形象生动的动画,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2)王芳老师分享《遗传与变异》的教学经验。
王老师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遗传与变异现象,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刘强老师分享《生物进化论》的教学经验。
刘老师通过讲述达尔文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对生物进化的兴趣,引导学生理解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
3. 教学策略讨论(1)针对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研组讨论了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家认为,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现象。
(2)针对高一学生的特点,讨论了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大家认为,教师应结合生活实例,将生物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学的重要性。
(3)针对教学评价,讨论了如何改进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大家认为,教师应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
4. 教学资源整合(1)陈雪老师分享了网络教学资源的获取途径,如教育网站、教学平台等,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
(2)赵宇老师介绍了实验操作技巧,提高了教师对实验教学的掌握程度。
5. 总结与展望张晓燕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要求。
她强调,教研组要继续深入研究新课程,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项目内容活动名称叶脉书签的制作活动目的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2.将生物和创造美的观念结合起来,教育学生,创造生物,发现生物之美。
3.激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活动时间活动参与者全体生物兴趣组学生活动指导者活动所需工具每小组:碳酸纳3克,氢氧化钠4克,清水;彩带、酒精、镊子、牙刷、玻璃片、水彩颜料、酒精灯、酒精、石棉瓦;树叶(叶脉清晰又比较坚韧的植物的叶片,活动步骤 1.教师先讲解叶脉书签的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准备工具和所需的叶片3.准备好了之后,开始制作叶脉书签,具体方法如下:(1)大烧杯里加入100mL水,再加入约3.5g氢氧化钠、2.5g无水碳酸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到沸。
取几片坚韧的树叶放入上述腐蚀液中连续煮沸6~10分钟,这时常用玻棒或镊子轻轻翻动。
(2)当叶肉煮烂后,用镊子取出叶片,放在清水中漂洗。
当叶片上残留碱液漂洗干净后取出,把叶片平铺在一块木板或玻璃上,用小试管刷或毛质柔软的旧牙刷轻轻刷掉叶片两面已烂的叶肉,一边刷一边用小流量的自来水冲洗,直到只留下叶脉。
(3)刷净的叶脉片,漂洗后放在玻璃片上晾干。
当晾到半干半湿状时涂上所需的各种染料,然后夹在书页中等它自然晾干、压平。
干燥后在叶柄上系一根彩色丝绸带,便制得一片叶脉清晰、色质艳丽、美观实用的书签。
4.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制作好叶脉进一步加工装饰成各种工艺品,进行小组展示,评奖。
活动结果学生们成功地制作出各种叶脉工艺品活动反思1.学生掌握了制作叶脉书签的方法,通过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2在制作叶脉书签的过程中,发扬了团队合作精神。
3.在加工叶脉书签的时候,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有些药品是有腐蚀性的,要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5.活动要有始有终,结束的时候一定要督促学生收拾并清洁用具。
6.鼓励学生要多些参与,多些创新。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记录日期:2022年5月15日地点:XX中学生物实验室参与人员:李明、张丽、王磊、刘芳、陈阳活动目的:通过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增进成员对生物学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培养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活动内容:1. 活动开始- 时间:9:00 AM- 小组成员在实验室内集合,互相打招呼并介绍自己。
- 活动负责人简要介绍今天的活动内容和目标。
2. 生物实验- 时间:9:30 AM- 实验内容:观察和记录昆虫的生长过程。
- 实验步骤:1) 将蝴蝶幼虫放置在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并提供足够的食物和水。
2) 每天观察幼虫的生长情况,记录体长、颜色变化等。
3) 在幼虫变成蛹和蝴蝶的过程中拍照并记录。
3. 生物知识分享- 时间:10:30 AM- 小组成员轮流分享自己对生物学的兴趣和学习心得。
- 分享内容包括个人对生物学的理解、喜欢的生物学领域、曾经参与的生物学项目等。
4. 生物学习讨论- 时间:11:00 AM- 小组成员就生物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和解答。
- 讨论的问题包括生物学概念理解、实验操作技巧、学习方法等。
5. 生物学游戏- 时间:11:30 AM- 小组成员参与生物学相关的游戏,增加生物学知识的娱乐性学习。
- 游戏内容包括生物学知识问答、生物物种辨识等。
6. 活动总结- 时间:12:00 PM- 小组成员回顾今天的活动内容和收获。
- 活动负责人总结活动的效果和改进意见,并鼓励大家继续学习和参与生物学相关的活动。
活动记录结束。
以上是本次生物兴趣小组活动的详细记录。
通过这次活动,小组成员们得以互相交流、分享和学习,进一步培养了对生物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未来的活动中,我们将继续探索更多有趣的生物学知识和实验,为成员们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
初中生物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初中生物教学质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我校初中生物组于2022年10月20日开展了主题为“探究生物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研讨、课堂观摩等方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生物教学的有效策略。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全体生物教师齐聚一堂,针对本周将要进行的生物课程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由备课组长带领大家回顾了教材内容,明确了教学目标。
接着,教师们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各自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在讨论过程中,大家互相借鉴,共同完善教学设计。
2. 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结束后,教师们围绕“探究生物教学策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主要内容包括:(1)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们认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创设情境、开展实践活动、运用多媒体教学等。
(2)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们认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生物教学的重要目标。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强化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等。
(3)如何提高课堂效率:教师们认为,提高课堂效率是教学工作的核心。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优化教学设计、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等。
3. 课堂观摩为了更好地探讨教学策略,教师们观摩了一节优秀生物课。
课后,观摩教师与授课教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分享了自己的教学心得。
大家认为,这节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高课堂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三、活动总结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教师们对生物教学策略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 教师们在活动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3. 活动有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为提高我校生物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四、活动反思1. 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要继续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生物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精品范文).doc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9.30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显微镜的使用
活
动
过
程
1.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使用步骤
3.取镜和安放
4.对光
5.观察
6.整理
活
动
效
果
分小组竞赛练习小组总结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练习。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பைடு நூலக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0.8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观察植物细胞
活
动
过
程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擦二滴三撕四放五展六盖七染八吸)
4.观察蚯蚓的运动。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进行比较。
活
动
效
果
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形,便于在土中钻行;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3.粗糙的物体可以帮助蚯蚓固定身体下面的刚毛,不至于运动时身体使不上劲。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讲述过敏反应
3、计划免疫
活
动
效
果
通过学习计划免疫,让同学们知道它对保护儿童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2.9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活
动
过
程
生物特色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多功能厅三、活动主题: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与教学策略研讨四、活动参与人员:生物教研组全体教师五、活动记录:一、活动开始上午8:30,生物教研组全体教师在多功能厅集合,活动正式开始。
教研组长李老师首先对本次活动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本次研讨活动的目的和意义。
二、主题研讨1. 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1)李老师介绍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包括生命观念、科学思维、探究实践和态度责任四个方面。
(2)老师们针对这四个方面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分享了各自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王老师提到,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形成生命观念;通过分析、推理、论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通过合作、探究、创新等实践,提升学生的探究实践能力;通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态度责任。
2. 教学策略研讨(1)李老师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了以下教学策略:①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加强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③注重学科交叉,拓展学生的知识面;④加强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老师们针对这些建议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了以下具体措施:①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丰富教学内容;②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③开展跨学科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④加强师生互动,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活动总结1. 李老师对本次研讨活动进行了总结,肯定了老师们在核心素养培养和教学策略方面的积极探索,并鼓励大家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2. 老师们纷纷表示,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对生物学科核心素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教学策略,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四、活动延伸1. 要求老师们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核心素养的培养,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 鼓励老师们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探讨生物学科教学中的热点问题,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生物学习小组备课活动记录

生物学习小组备课活动记录
活动时间:2023年2月25日 14:00-16:00
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
参与人员:张老师、李老师、王老师、赵老师、刘同学、陈同学
活动内容:
一、课程内容讨论(14:00-15:00)
1. 课程大纲梳理
- 张老师对生物小组的课程大纲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包括生物学基础知识、生物实验技能、生物科学进展等三个部分。
- 各位老师同学就大纲中的具体内容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见。
2. 课程内容安排
- 李老师提出,在生物学基础知识部分时,可以增加一些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 王老师建议,在生物实验技能部分,可以安排一些实地操作课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实验过程。
- 赵老师提出,在生物科学进展部分时,可以邀请一些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
二、教学方法讨论(15:00-15:30)
- 张老师提出,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案例分析、实验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 各位老师同学就具体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三、教学资源准备(15:30-16:00)
- 刘同学负责收集生物学基础知识部分的案例资料,陈同学负责整理生物实验技能相关的实验方案。
- 张老师和李老师负责联系相关领域的专家,安排生物科学进展部分的讲座。
活动总结:
本次备课活动对生物小组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进行了详细的讨论和安排,为后续的教学活动奠定了基础。
各位老师同学都积极参与,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一门高质量的生物课程。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活动日期:2022年9月15日活动地点:XX中学生物实验室活动主题: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活动简介:本次生物兴趣小组活动旨在让学生们深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并通过实践操作加深对植物生长的认识。
活动中,我们将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和需求。
活动内容:1. 活动开始- 活动组织者向学生们简要介绍活动内容和目的,并提醒大家注意实验室的安全规范。
2. 植物观察- 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一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观察。
- 学生们观察植物的外部特征,如根、茎、叶等,并记录下来。
- 学生们还观察了植物的生长环境,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因素,并记录下来。
3. 植物生长实验- 每一个小组选择一种植物,在实验室内进行生长实验。
- 学生们根据实验要求,给植物提供适当的光照、水分和营养。
- 学生们定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4. 数据分析- 学生们采集各自小组的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 学生们比较不同植物的生长速度、高度、叶片数量等指标,并讨论原因。
- 学生们还分析了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差异,并总结出结论。
5. 结论和讨论- 学生们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植物的生长受到光照、水分和营养等因素的影响。
- 学生们展开讨论,分享各自的观察和发现,互相学习和启示。
6. 活动总结- 活动组织者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感谢学生们的参预和付出。
- 学生们也对活动进行反馈,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改进。
活动收获:通过本次生物兴趣小组活动,学生们深入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影响因素。
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和数据分析,掌握了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同时,学生们也培养了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通过讨论和分享,互相学习和启示。
活动展望:未来,我们将继续组织类似的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参预其中,培养他们对生物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我们也将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设计更多有趣、实用的活动内容,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和实践能力。
济南版初中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二在标牌上分别写出它们各自的中文名称、学名、所属的科、特征等。
2.尝试区分不同的种子植物。
3.初步学会调查的方法。
方法步骤:
1.几位同学自由组成调查小组。
2.根据所在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调查地点。
3.仔细观察并记录不同植物的名称、主要特征及生活环境。观察过程中要爱护植物,不随意攀折、采摘和品尝。
4.对不熟悉的植物先记录它们的大致特征,然后请教老师或利用图书、网络等信息渠道查询相关资料。
活动内容
调查当地食用菌的种类
记录员
活动过程记录
食用菌是指可供人类食用的大型真菌。我国广泛栽培的食用菌主要有蘑菇、香菇、草菇、木耳、银耳、平菇、滑菇等。食用菌栽培是我国种植查场所。可以到附近的农贸市场、食用菌养殖场、林场、草地、学校食堂、饭店等处进行调查。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表
时间
2017.9.28
指导教师
黄进
参加人数
活动内容
调查生物的栖息地
记录员
活动过程记录
在我们的周围生活着众多的生物,它们分布在公园、林地、农田、河流、山丘等不同的栖息地,这些栖息地具有明显的差异。
1、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某一种生物的栖息地。
2、观察并记录该栖息地的环境因素。
3、归纳并描述该栖息地的主要特征,看其他组的同学能否猜测到你们小组所调查栖息地的位置。
1.描述一种动物学习行为形成的基本过程。
2.说出不同动物学习行为的差异。
方法步骤:
1.组成调查小组。
2.根据所在地的实际情况,选择生活中常见的动物作为调查对象。
3.确定一种学习行为,如定时取食、定点大小便等作为调查目标。
4.向饲养人询问该动物学习行为的训练形成过程,并记录下来。
初生物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X月X日二、活动地点:初生物教研室三、活动主题:探讨如何提高生物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生物素养四、活动主持人:张老师五、活动参加人员:初生物组全体教师六、活动内容:1. 张老师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提高生物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要性。
2. 各位老师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在生物课堂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 针对课堂效率问题,老师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课堂结构紧凑、层次分明。
(2)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课堂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4. 针对提升学生生物素养问题,老师们提出了以下策略:(1)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生物知识基础。
(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学前沿,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学的魅力。
(4)加强生物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张老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以下几点:(1)各位老师要充分认识到提高生物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生物素养的重要性。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教学质量。
七、活动成果:1.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提高生物课堂效率、提升学生生物素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各位老师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3. 活动达到了预期目的,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八、活动反思:1. 本次教研活动组织有序,参与度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 在今后的教研活动中,要进一步拓宽研讨范围,提高教研质量。
3. 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4. 注重培养年轻教师,发挥老教师的传帮带作用,打造一支优秀的生物教师队伍。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9.23
指导教师
内
容
饲养和观察蚯蚓的运动
活
动
过
程
1.根据生活经验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
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
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9.9
指导教师
内
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活
动
过
程
1.假设在相同的条件下
2.对草地,裸地,灌木丛进行湿度测量
3.测量并记录
4.计算结果并求平均值
活
动
效
果
学生记录详细情况的出结论并开展小组讨论努力提高参与活动的能力。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活
动
效
果
通过学习计划免疫,让同学们知道它对保护儿童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2.9
指导教师
内
容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活
动
过
程
1、给自己的健康打分
2、保持愉快的心情
活
动
效
果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家人或亲友的健康状况作出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4.观察蚯蚓的运动。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进行比较。
初中生物教研组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2年10月26日二、活动地点:学校会议室三、活动主题: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讨四、活动参与人员:初中生物教研组全体成员五、活动内容:1. 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及目的为了提高我校初中生物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初中生物教研组特举办此次研讨活动。
本次研讨活动旨在探讨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提升。
2. 教师代表分享教学经验(1)张老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通过设置观察实验、探究实验等环节,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生物知识。
(2)李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类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王老师: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
运用多媒体技术、游戏化教学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
3. 教研组讨论核心素养培养策略(1)加强课程建设,优化教学内容。
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对教材进行整合和拓展,提高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2)改革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主体地位。
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资源,开展丰富多样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生物知识。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5)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4. 总结发言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初中生物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
她指出,全体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积极探索核心素养培养策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六、活动效果通过本次研讨活动,初中生物教研组成员对核心素养培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明确了今后教学工作的方向。
同时,活动也为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促进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与共同进步。
生物教研组活动情况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学科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为了提高生物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加强校际交流与合作,我校生物教研组于2023年4月15日至4月17日组织了一次为期三天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生物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第一天,生物教研组全体教师集中进行了集体备课。
针对新学期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师们就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明确了教学方向,丰富了教学思路,为后续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基础。
2. 课堂教学观摩活动第二天,教研组安排了三位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
三位教师分别展示了《细胞的发现》、《遗传的奥秘》和《生物与环境》等课题。
在观摩课中,教师们运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教师们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
3. 专题讲座活动第三天,邀请了校外专家为教师们进行了一次专题讲座。
讲座主题为“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学科教学策略”,专家结合自身丰富的教学经验,对生物学科的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讲座内容丰富,针对性强,为教师们提供了新的教学思路和方法。
4. 教学研讨在课堂教学观摩和专题讲座的基础上,教研组组织了教学研讨活动。
教师们针对观摩课和讲座内容,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畅谈了教学心得和体会。
在研讨过程中,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探讨提高生物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活动成果1. 教师教学水平提升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新课程背景下的生物学科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2. 教学资源共享活动期间,教师们分享了各自的教学资源,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3. 教学经验交流通过教学研讨,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形成了良好的教学氛围。
济南版初中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济南版初中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日期:2024年9月15日地点:济南市XX初中活动内容:本次活动是济南版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第一次集会,活动目的是为了增进同学们对生物的兴趣,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活动的重点是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实验和观察,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生物的奥秘。
在活动开始之前,我们首先互相介绍,了解彼此的兴趣和爱好。
随后,我作为领队简要介绍了本次活动的安排和内容。
根据大家的意愿,我们确定了本次实验的主题为“植物的光合作用”。
首先,我向大家讲解了光合作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通过简明扼要的讲解,同学们对光合作用有了初步的了解。
接下来,我向大家展示了一些关于光合作用的图表和实例,通过图表的解读和实例的讲解,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光合作用的过程。
为了更好地观察和研究光合作用,我们进行了一个简单而有趣的实验。
我事先为每个同学准备了一片鲜嫩的植物叶片,并在实验室里布置了一组玻璃仪器。
首先,我们用透明胶带将植物叶片固定在台面上,然后使用草酸溶液润湿叶片。
接着,我们用一个瓶子将叶片完全包裹起来,只在瓶子上方留有一个小孔。
通过这个小孔,我们注入了一些水和二氧化碳。
随后,我们关闭瓶子,并将其放置在光源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瓶子内部的水变得混浊,而瓶子周围的空气则变得清新。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得出了结论: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氧气和养分。
这是一个令人惊奇的发现,同学们对此都十分兴奋。
在实验结束后,我们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讨论。
大家纷纷表达了对光合作用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提出了一些疑问。
我鼓励同学们积极思考,并邀请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发表自己的观点。
通过互相交流和讨论,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对光合作用的理解,也培养了彼此间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最后,我们进行了一次小结。
我向同学们讲解了光合作用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性,并强调了发展绿色环保的意义。
我鼓励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环境保护,并举了一些例子作为启示。
总之,本次济南版初中生物兴趣小组的活动得到了圆满成功。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生物兴趣小组活动记录第一次活动:观察昆虫的生态习性时间:2024年5月1日地点:学校校园活动内容:本次活动我们选择在学校的校园进行,主要目的是观察昆虫的生态习性。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提前做好了活动准备工作,准备了放大镜、昆虫捕捉罐和昆虫观察箱等工具。
我们小组的成员来到学校校园后,首先在草地上放下昆虫观察箱,接着用昆虫捕捉罐捕捉了一些昆虫,并将它们放入观察箱中。
我们注意到观察箱内有许多昆虫,如蚂蚁、蜗牛、蜻蜓等。
活动进行中,我们利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细节,如它们的身体结构、颜色、行动方式等。
我们还注意到蚂蚁在觅食时会排成一列,小心翼翼地将食物搬回巢穴;蜗牛则缓慢地爬行,背上有一个壳保护自己;蜻蜓则在空中飞翔,时而停歇在叶子上。
通过这次观察,我们对昆虫的生态习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且激发了我们对生物学的兴趣。
我们小组成员之间也互相交流了观察到的现象和感受。
第二次活动:植物生长观察与测量时间:2024年5月15日地点:学校植物园活动内容:本次活动我们选择在学校的植物园进行,主要目的是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对不同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测量和记录。
活动开始前,我们准备了尺子、计时器和相机等工具。
在植物园中,我们选择了一些常见的植物,如向日葵、玫瑰、银杏等进行观察。
我们首先对每一株植物进行了起点测量,记录了其高度和茎的粗细。
接着,我们每天定时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
我们对每一株植物的高度进行测量,并拍摄了照片作为记录。
我们还观察到了植物的叶子颜色的变化、花蕾的开放和枯萎等现象,并在记录中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不仅对植物的生长过程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还学会了如何使用尺子和计时器进行测量,并练习了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第三次活动:小动物触角探索时间:2024年6月5日地点:公园湖边活动内容:本次活动我们选择在公园湖边进行,主要目的是探索小动物的触角,并观察其在水中的生活习性。
活动开始前,我们准备了放大镜、塑料容器和水质测试工具。
生物教学实践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提高生物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校生物教研组于2021年10月组织开展了以“探究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为主题的教学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科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2. 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4. 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变化,为今后的生物学学习奠定基础。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10月17日活动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四、活动内容1. 活动前期准备(1)教师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6-8人,由一名教师担任组长。
(2)分组任务:每组选择一种植物,进行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变化实验。
(3)实验材料准备:植物种子、土壤、水、温度计、光照计、显微镜等。
2. 活动过程(1)实验设计:每组根据所选植物的生长特点,设计实验方案,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方法、预期结果等。
(2)实验操作:学生按照实验方案进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
(3)数据整理与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4)成果展示:每组派代表进行实验成果展示,分享实验过程和心得体会。
3. 活动总结(1)教师点评:对每组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成果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学生总结:学生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分享实验心得。
(3)颁发奖项:对表现优秀的小组和个人进行表彰。
五、活动成果1. 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增强。
2. 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得到锻炼。
3. 学生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得到提高。
4. 学生对植物生长过程中的生理变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六、活动反思1. 活动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 教师在活动中要注重引导,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3. 注重实验过程中的安全教育和纪律教育。
高三生物组教研活动记录(3篇)

第1篇一、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5日二、活动地点:学校生物实验室三、参与人员:高三生物组全体教师四、活动主题:提高高三生物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考改革也在不断深化。
作为高三生物教师,我们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学生的重任。
为了提高高三生物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我们高三生物组于2021年10月15日开展了教研活动。
二、活动内容1. 教研组长发言教研组长首先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教研活动的重要性,并要求全体教师积极参与,共同提高。
2. 主题讲座本次教研活动邀请了市教研员为全体教师作了一场题为“新高考背景下高三生物教学策略”的讲座。
讲座中,教研员结合新高考改革的方向,分析了高三生物教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了以下建议:(1)加强课程研究,把握高考改革方向。
教师应深入研究高考大纲,了解高考命题趋势,确保教学内容与高考要求相一致。
(2)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3)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加强教学反思,提升教学水平。
教师要认真反思教学过程,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教学经验分享在讲座结束后,高三生物组的教师们纷纷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
以下是几位教师的发言摘要:(1)张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李老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3)王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刘老师: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教学研讨在教研活动最后,全体教师就高三生物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2.15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用药与急救
活
动
过
程
1、知道处方药与非处方药
2、观看录像,了解一些简单的急救方法
3、学生模拟一些简单的急救措施
活
动
效
果
学生在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对模拟急救措施也有极高的学习兴趣。
备
注
活
动
过
程
1.显微镜的使用
2.观看细胞结构
3.绘图
活
动
效
果
学生学习态度明确认真完成学习任务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0.28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观看草履虫结构
活
动
过
程
1、教师出示装片
2、学生记录
3、学生绘图
4、小组讨论
活
动
效
果
通过学习学生自觉参与活动中来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良好的学习的气氛
4.观察蚯蚓的运动。将蚯蚓放在粗糙的纸上和玻璃板上,观察它的运动及身体变化,并进行比较。
活
动
效
果
1.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形,便于在土中钻行;身体分节,使运动灵活自如,转向方便。
3.粗糙的物体可以帮助蚯蚓固定身体下面的刚毛,不至于运动时身体使不上劲。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2、讲述过敏反应
3、计划免疫
活
动
效
果
通过学习计划免疫,让同学们知道它对保护儿童健康和生命,提高人口素质,造福子孙后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2.9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评价自己的健康状况
活
动
过
程
1、给自己的健康打分
2、保持愉快的心情
活
动
效
果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对家人或亲友的健康状况作出评价,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1.2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观察种子的结构
活
动
过
程
1、认识种子
2、器材准备
3、观察装片
活
动
效
果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好的理解和绘图提高学习兴趣。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1.11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传染病及其预防
活
动
过
程
1、了解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2.观察临时装片。
3.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活
动
效
果
通过制作装片和观察,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多媒体
时间
10.14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观察动物细胞
活
动
过
程
1.制作口腔上皮细胞
2.制作临时装片
3.显微镜的使用
活
动
效
果
通过学习学生自觉参与活动中来自觉完成学习任务达到良好的学习的气氛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9.9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活
动
过
程
1.假设在相同的条件下
2.对草地,裸地,灌木丛进行湿度测量
3.测量并记录
4.计算结果并求平均值
活
动
效
果
学生记录详细情况的出结论并开展小组讨论努力提高参与活动的能力。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9.16
2、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及其预防措施
3、简单讲述对艾滋病患者的态度
活
动
效
果
学生学习态度明确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并提出倡导要爱护、关心艾滋病患者,自愿当志愿者宣传一些关于艾滋病的预防知识。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1.20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免疫与计划免疫
活
动
过
程
1、观看录像认识自身的免疫系统及免疫功能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0.14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显微镜的使用巩固
活
动
过
程
1.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2.学生独立操作两个实验及过程使用方法。
活
动
效
果
学生学习态度明确认真完成学习任务动手能力有所提高。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器乐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0.23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观察人体组织细胞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9.23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饲养和观察蚯蚓的运动
活
动
过
程
1.根据生活经验创造一个蚯蚓的生存环境,并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和食性。
2.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
取一条活蚯蚓放在玻璃板上,观察它的体形,观察它的身体是否分节。
3.用手触摸蚯蚓体节近腹面处,有
感觉,并用放大镜观察,腹面许多小突起就是刚毛。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9.30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显微镜的使用
活
动
过
程
1.显微镜的结构名称
2.使用步骤
3.取镜和安放
4.对光
5.观察
6.整理
活
动
效
果
分小组竞赛练习小组总结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实验室练习。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
生物
地点
实验室
时间
10.8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观察植物细胞
活
动
过
程
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一擦二滴三撕四放五展六盖七染八吸)
指导教师
宁凤仙
内
容
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活
动
过
程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试验。
2.在两侧中央各放5只鼠妇,静置2分钟。
3.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活
动
效
果
1.学生记录详细情况得出结论并开展小组讨论。
2.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
备
注
兴趣小组活动记录
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