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习题
一、选择题
1、唐时东渡日本弘扬佛法的高僧是( )
A、鉴真
B、崔致远
C、遣唐使 D、玄奘
2、玄奘前往印度时,印度半岛被称为( )
A、印度
B、印尼
C、天竺
D、孟加拉
3、玄奘回国后,以其亲身见闻写成的著作是( )
A、《西游记》 B、《桂苑笔耕》 C、《老子》 D、《大唐西域记》
5.唐时,称印度为 ,玄奘西游写成《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C 5.B 6.C 7.B 8.B 9.C
二、非选择题
10.(1)唐朝;弘扬佛法。 (2)因为鉴真连续六次东渡日本,第六次才成功。 (3)日本;唐风洋溢奈良城。
三、填空题
1.亚洲、非洲、欧洲 2.唐人 3.留学生、留学僧 4.科举制、音乐 5.天竺 《大唐西域记》
(3)注重对外交往是唐朝成为开放社会的一个亮点,请举出唐朝与日本、印度交往的典型史实
各一例。
答.(1)科举制度(或三省六部制)。
(2)唐太宗统治时期,被誉为“贞观之治”;唐玄宗统治前期,史称“开元盛世”等。
(3)鉴真东渡(或遣唐使来华);玄奘西行。(举出其他例子,符合题目要求也可)
13.材料一:复旦大学钱文忠教授在讲述唐朝对外关系时说:“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
(C) A.张骞 B.玄奘 C.鉴真 D.孙悟空 9.(2018 揭阳模拟)盛唐时期,中国与日本的交往非常频繁。唐朝的制度、历法、文字、典籍、 书法、诗歌、建筑等,都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迄今日本还保留着诸多“唐风” 的印记。当年由唐代高僧在日本修建的寺庙,被今天的日本政府定为日本一级国宝的是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含答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隋唐时期,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奉献,"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歌颂的高僧是( )A.弘法大师 B.鉴真 C.玄奘 D.阿陪仲麻吕【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信息,依据课本所学可知,隋唐时期,中日关系密切,友好往来频繁,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高僧鉴真,他六次东渡日本,最终成功,在日本十年,辛勤不懈的传播唐朝文化,他精心设计的唐招提寺,佛殿样式优美,至今犹存,被日本视为艺术明珠,B项符合题意;弘法大师不符合"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的容,A项不符合题意;玄奘是西行天竺的高僧,C项不符合题意;阿倍仲麻吕是日本奈良时代的遣唐留学生之一,开元年间参加科举考试,高中进士,D项不符合题意;应选B。
2.以下图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现在最古老的的石拱桥之一,其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A.宋应星 B.春 C.徐霞客 D.徐光启【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容是州桥,结合所学可知,州桥建于隋朝年间公元595年-605年,由著名匠师春设计建造,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是当今世界上现存第二早、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州桥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开创了中国桥梁建造的崭新局面,B项符合题意;宋应星的成就是"天工开物",A项不符合题意;徐霞客是明朝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地理名著"徐霞客游记"的作者,被称为"千古奇人",C项不符合题意;徐光启是明朝的科学家,不是建筑师,D项不符合题意;应选B。
3.*历史兴趣小组进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到一些资料。
以下这一组图片资料表达的主题是A.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B.古代的对外友好交往C.唐朝经济的繁荣D.明朝的科技成就及影响【答案】B【解析】根据图片信息"丝绸之路上的商路,玄奘,鉴真,和下西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丝绸之路〞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玄奘西行,促进了中印文化的交流;"鉴真东渡〞促进了中日文化的交流;"和下西洋〞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密切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联系,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CD不符合题意。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含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流频繁。
日本多次派遣使节来华的主要目的是()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C.侵略中国沿海地区D.学习唐朝书法艺术2.下列关于新罗与唐朝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B.新罗仿照唐朝,实行科举制C.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等科技成就D.中国音乐传入朝鲜半岛,广泛流传3.右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D.将朝鲜半岛的音乐引入中国4.七年级(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订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行天竺取经D.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5.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题名”。
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6.宋代诗人汪洙《四喜》曰:“久早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下列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7.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8.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9.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
这些主要说明()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10.“日本前后共任命19次遣唐使节团,成行15次。
2024年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堂练习题及答案
15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材料二 唐朝时,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和留学僧空海来到中国。吉 备真备把中国的科学技术新成就介绍到日本;空海从中国带回大批 的佛教经典,建立了日本的真言宗;他们还与其他学者共同努力, 在 汉字标音表意的基础上创造了日文假名字母——片假名和平假名。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成为中外文化交流重要时期的原因。 唐朝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促成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空前频 繁;外国使节、留学生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扩大了中华文 化圈的影响。
123456 7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4.某同学搜集了玄奘、鉴真、遣唐使等学习资料,由此推断,他研 究的学习主题是( C ) A.唐朝多彩的文学艺术 B.唐朝的民族交往与交融 C.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D.唐朝发达的科学技术
123456 7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8 9 10 11 12 13 14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11.唐朝与亚非地区的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官方往来,允许各国人来
留学、经商,吸收了许多外国人担任官职。唐朝的文学艺术对日本、
高丽等国影响深远,丝织技术传到西亚、欧洲。这反映出唐朝( A )
A.中外交往繁盛
B.政治制度完善
8 9 10 11 12 13 14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基础通关 能力突破 素养达标
易错警示
技巧点拨:骆驼主要用于沙漠行商。汉朝丝绸之路开通,西域物种 骆驼进入中原数量有限,所以汉墓画像石中的骆驼形象数量少,刻 画粗糙失真且与马相似;而唐朝陆上丝绸之路贸易兴盛,中原与西 域交往频繁,骆驼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所以唐朝墓葬中有大量造型 逼真的骆驼;宋朝时陆上丝绸之路衰落,海上丝绸之路兴盛,所以 骆驼形象在宋朝以后的墓葬中几乎绝迹,这体现了运输工具适应时 代发展的要求。
新人教版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练习题
新人教版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①鉴真东渡②唐太宗被尊称为“天可汗”③玄奘西行④遣唐使来华⑤陕西西安出土的唐代大食旅行者陶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⑤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2、(xx成都)唐朝,中日僧人为两国的文化交流做出过突出的贡献。
其中,借鉴汉字草书,创造了日本“平假名”的高僧是()A、空海B、鉴真C、玄奘D、阿倍仲麻吕3、“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4、七年级一班的黑板报设计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定了四个标题,请你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A、文成公主入藏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5、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A、基督教B、伊斯兰教C、道教D、佛教6、唐朝时期,应日本邀请,六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A、玄奘B、鉴真C、晁衡D、崔致远7、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中国唐朝人某些风尚的国家是()。
A、印度B、朝鲜C、韩国D、日本8、《西游记》中关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广泛流传,它取材于唐初著名僧人玄奘西游天竺取经的史实。
当时的天竺指今天( )A、日本B、印度一带C、伊朗D、阿拉伯地区9、如果你想研究唐朝时印度的历史,最好的参考书籍是()A、《史记》B、《资治通鉴》C、《西游记》D、《大唐西域记》10、下列关如玄奘和鉴真相同之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唐朝著名的高僧B、为完成使命而出生入死,历尽艰辛C、求取佛经精义D、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一、选择题1.据考古发现,唐都长安的西市有胡商开设的店铺、酒馆,还发现了东罗马的金币等。
上述发现说明了A.手工业生产发展B.对外贸易活跃C.经济重心南移D.商业经济繁荣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两国之间有贸易往来C.唐朝时期有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日本按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B.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C.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D.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4.郭沫若曾赋诗:“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诗中的“道艺”可能包括()①儒家思想②建筑艺术③佛学经典④活字印刷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②③5.“玄奘西行”、“鉴真东渡”传播的宗教是()A.儒教B.道教C.佛教D.基督教6.它既是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它”是()A.长安B.开封C.余杭D.涿郡7.比较唐“开元通宝”与日本“和同开弥”铜钱,以下不能得出的结论的是A.始铸铜钱的时间日本晚于唐朝B.日本铜钱由遣唐使带入日本并在日本流通C.日本铜钱是仿唐朝的铜钱铸造的D.是日本吸取唐朝文化的表现之一8.有人说:“中华民族既有为人类文化发展作贡献的能力,又有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的魄力。
”以下能够说明中华民族吸收世界先进文化精华魄力的史实是A.日本派遣唐使来华学习B.新罗商人来长安经商C.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佛法D.玄奘西行天竺,求取佛经9.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
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 )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10.《西游记》讲述了唐玄奘西天取经的故事。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课时练
部编版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下学期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时练一、选择题1.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和整理了如表所示的素材。
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中国古代()A.文明的交流与互鉴B.文化的发展与演变C.宗教的传播与影响D.制度的变革与创新2.某学习小组在探究性学习中,收集和整理了下表所示的素材。
据此推断,他们探究的主题最可能是中国古代()A.文明的交流与互鉴B.文化的发展与演变C.宗教的传播与影响D.制度的变革与创新3.唐朝时期传到日本的螺钿铜镜(见图),把南海的夜光贝、东南亚的琥珀、中东的宝石、阿富汗的蓝宝石巧妙地组合在一起,构成五彩缤纷的图案。
这体现了唐朝()A.商品经济的繁荣B.疆域范围的辽阔C.对外开放的气象D.民族关系的和睦4.如果要印证玄奘西行取经的历史,下列史料最可靠的是()A.玄奘为保存由天竺带回的经卷佛像主持修建的大雁塔B.由玄奘口述、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C.明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古典小说《西游记》D.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长篇电视连续剧《西游记》5.“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这句唐诗出自李白创作的《哭晁卿衡》,目的是哀悼离开唐朝长安城回国,据传渡海时沉船遇难的外国友人晁衡。
据此推断,晁衡的身份最不可能是()A.新罗遣唐使B.日本留学生C.西域商人D.天竺传教僧人6.观察下图,与图中路线相关的历史人物是()A.玄奘B.鉴真C.张骞D.毕昇7.唐朝时,陆上丝绸之路达到鼎盛,东起长安,经中亚,可以通往今天印度等许多国家。
海路可到达今天日本、波斯湾等地。
唐朝允许外商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使节、商人。
这些反映出唐朝()A.开明的民族政策B.中外交往的繁盛C.多彩的文学艺术D.政治制度的完备8.如果我们想了解唐朝时期西域各国的风土人情,我们可以翻阅的历史书籍是()A.《大唐西域记》B.《史记》C.《西游记》D.《金刚经》9.据《日本书纪》记载,公元623年自唐回国的留学僧上奏朝廷云:“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人教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训练习题 (含答案)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1.在古代,中日曾经友好交往。
下列关于古代日本吸收中国先进文化的表述,正确的有:()①日本派遣留学生到中国(隋.唐)学习②日本派遣唐使到中国友好交往③中国佛教高僧东渡日本讲学,传播中国先进文化④日本照搬中国的政治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管理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上海世博会日本馆里,有一个以“遣唐使”为中心的展区。
下列关于唐朝与日本交往的说法错误的是()A、玄奘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B、日本按照唐朝模式进行政治改革C、唐朝时期日本派遣十几批遣唐使来华D、中日两国交往频繁3.唐朝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程度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A、玄奘西行B、开凿大运河C、文成公主入藏D、遣唐使来华4.“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
”这段文字出自《日本书纪》一书。
为了实现文中所说的“常须达”,日本国政府采取的措施是()A.派倭寇侵略我国沿海地区B.派商人与唐朝通商C.派僧人到唐朝传播佛教D.派遣唐使到唐朝学习5.“传法为重,舍身为轻;六渡出海,终抵东瀛。
”上述对联高度赞扬了鉴真不畏艰难、执着追求的精神。
文中的“东瀛”指的是()A.天竺B.朝鲜C.日本D.印度6.某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设定的主题是“唐代的中外交往”,并围绕主题准备出版以下四个内容,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内容不符合主题(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C.玄奘西游天竺取经D.日本遣唐使来华7.“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不畏艰难的精神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著追求D.促进中外文化交流8.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多民族融合和中外交往的过程。
下列事件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张骞出使西域②文成公主入藏③鉴真东渡日本④孝文帝迁都洛阳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①③②④D.①②④③9.唐朝时,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主要是因为()A.唐朝时很多中国人到外国去B.唐朝时中国人以“唐人”自称C.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望D.唐朝与世界很多国家都有贸易往来10.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B.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C.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D.唐朝对外交通发达11.材料一:见下图:玄奘西行材料二: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2023年春部编版七下历史: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训练(含答案解析)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训练1.学习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是()A.文明初露曙光B.从分裂走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从暴政到鼎盛2.唐朝人充满自信和活力,他们以博大的胸怀学习和吸收着各种外来文化。
下列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A.鉴真受邀到日本传授佛法B.玄奘游学天竺带回佛经C.白居易的诗关注人民疾苦D.文成公主入藏带去技术和书籍3.“唐政府在中央设有鸿肺寺,负责接待各国使节和宾客……长安的太学里有为数众多的外国留学生,在唐朝政府机构中也有不少的外国人供职。
”这反映了()A.唐朝完善合理的政治制度B.唐政府大力招揽外国人才C.唐朝开放包容的对外政策D.唐政府十分注重教育发展4.下列情形可能在唐朝发生的是()A.兵部接到金国入侵的消息B.商人用交子到扬州购买丝绸C.儒生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D.瓦舍正在讲岳飞等英雄故事5.“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工作进展会3月20日在成都举行,通报了三星堆遗址重大考古新发现了6座三星堆文化。
“祭祀坑”现已出土重要文物500余件,为揭下古蜀文明神秘面纱提供了珍贵材料。
出现了产自于大食、波斯、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金币以及唐朝的开元通宝,这些金币的同时出现能够说明唐朝()A.人们喜欢收集钱币B.随葬文物品种多样C.中外铸币技术高超D.中外经贸交流频繁6.“千百家似围棋局,十二街如种菜畦”是大诗人白居易对唐朝都城长安布局的描写,从此诗句中我们可以提炼的有效信息是①长安人口众多①长安城内分为市和坊①长安街道整齐划一①长安是各民族交往的中心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7.由玄奘口述,弟子撰文的《大唐西域记》记述了玄奘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的概况,包含疆域、气候、山川、风土、人情、语言、宗教、佛寺以及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等。
这说明了《大唐西域记》()A.主要记载了佛学经典B.是中印友好交往的见证C.有利于文明交流的研究D.是佛教中国化的史料依据8.据史料记载,日本官方曾派出遣唐使十余次,其目的是()A.传播先进的日本文化B.加强中日之间的友谊C.学习中国先进的文化D.求取佛经9.把握阶段历史特征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和重要方法。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同步练习题: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有一部电视剧的简介说道:“本剧讲述了‘他’历经磨难、矢志不渝、东渡日本的故事。
6次东渡,5次失败,历尽坎坷,终于在第6次东渡成功……”剧中的“他”指的是()A.张骞B.玄奘C.鉴真D.孙悟空2.朝鲜半岛上有一个国家与中国自古交往甚密,唐朝时曾派遣使节来中国学习文化。
这个国家是()A.天竺B.新罗C.日本D.大食3.大型史诗剧情电影《玄奘大师》真实地再现了玄奘西行取经的故事。
导演在拍摄该片时,可能会查阅到的史料是()A.《史记》B.《论语》C.《大唐西域记》D.《齐民要术》4.下面是某一时期中外交流的路线图,该图反映的史实应是()A.鉴真东渡B.玄奘西行C.张骞通西域D.丝绸之路开辟5.日本朝廷选拔的使臣大多为通晓经史、才干出众而且汉学水平较高、熟悉唐朝情况的一流人才。
日本政府精选这些人组成遣唐使团主要是为了()A.传播日本的先进文化B.增进两国间的友好往来C.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D.加强两国间的经贸往来6.中国古代就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往来频繁。
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点的是()A.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B.高僧鉴真矢志不渝,6次东渡C.唐玄宗册封怀仁可汗D.新罗派遣使节和大批留学生到唐朝7.下列各项中,哪些是鉴真和玄奘的共同点()①都是唐朝高僧②都是去国外求取真经③都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④历经艰难险阻后都回到祖国⑤都是中外友好交往的使者A.②③④⑤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⑤8.从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相关史实中得出的结论有()①唐朝实行比较开放的对外政策②唐代中外文化交流比较频繁③唐朝只和日本、印度这两个国家有往来A.①②正确,③错误B.①正确,②③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①③错误,②正确9. 李庆新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写道:“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或地区有70多个。
”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有()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发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0. 对外交往是国家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题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如果给下图——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A. 东渡日本,弘扬佛法B. 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 西游天竺,求取佛经D. 主动请缨,和亲塞外2.下列历史人物与相关史实的搭配,正确的是()A. 唐太宗——任用姚崇、宋璟为相B. 唐玄宗——将金城公主嫁到吐蕃C. 玄奘——到天竺学习佛经D. 毕昇——编著《本草纲目》3.下列反映中外友好交往的史实有()①丝绸之路②遣唐使③郑和下西洋④册封“班禅”A. ①③B. ①②③C. ②④D. ①③④4.唐朝对外交往中最为著名的友好使者是()①玄奘②晁衡③鉴真④空海A. ①②B. ②④C. ①③D. ②③5.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
唐朝初年,他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
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风俗记录在哪本书中?()A. 《大唐西域记》B. 《史记》C. 《西游记》D. 《西行漫记》6.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历史,下列资料中最值得查阅的是()A. 《史记》B. 《大唐西域记》C. 《马可·波罗行记》D. 《资治通鉴》7.据记载,公元630—894年,在大约两个半世纪的时间里,日本共向唐朝派遣了十几次遣唐使,随行的还有众多的留学生和留学僧。
这说明()A.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国家B. 中国的先进文化促进了日本社会的发展C. 鉴真东渡日本,传播了唐朝文化D. 日本根据中国汉字创造了日本文字8.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图的唐代文物——货币,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A.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B. 中国古代金币、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C.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D. 唐代日本、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9.唐朝有位高僧六次东渡日本,促进了中日友好交往,传播了中华文明,这位高僧是()A. 僧一行B. 玄奘C. 郑和D. 鉴真10.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唐人街”,中国人常被称为“唐人”。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练习题(含答案)
材料二 印度学者这样评价下图人物:在中国以外没有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文化史中,只能说他 是第一个伟大的翻译家。
(2)图中人物是谁?其主要贡献是什么? (3)由以上两位历史人物的对外活动,反映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什么特点?
◆ 活动探究题
12、(10 分)中日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友好往来是两国关系的主流,唐朝对日本影响深远。阅读下列图 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唐诗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其中反映了中外交往的诗句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5假如你要了解7世纪中亚印度半岛的历史及地理情况最适合的参考资料是大唐西域记6日本派出的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通过在唐朝的学习传回日本的有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贞观之治8唐代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对外交往交通便利9唐朝的时代特征是繁荣与开放下列史实能够体现这一特征的有鉴真东渡开通大运河文成公主入藏金刚经的印制11唐朝的对外交往史上留下了许多千古佳话
①先进的制度 ②天文历法 ③文字、典籍 ④书法艺术 ⑤建筑技术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7、唐朝之所以强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外开放;使国家有机会吸收外来的经验。下列举例能证明这个观
点的是
A. 文成公主入藏
B. 鉴真东渡
C. 玄奘西行
D. 贞观之治
8、唐代与亚洲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其根本原因是()
9
度过五十多个春秋,深得唐玄宗的宠爱并赐其中国名晁衡,且出仕唐朝,官至从三品。当年他以唐朝使 者身份学成归国时,不幸在海上遭遇大风,李白以为他遇难,还为他作悼诗《哭晁卿衡》一首:“日本 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其它三项都不是反映中外交往的。故选 B。 5. 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的相关知识。贞观初年,玄奘西游天竺取经。他在天竺遍访佛教名寺,并在佛学最 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贞观后期,玄奘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他专心翻译佛 经,还以亲身见闻写成《大唐西域记》,这部书成为研究 7 世纪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 和佛学的重要典籍。故选 D。 6. 本题考查的是日本遣唐使、留学生和留学僧学习唐朝的相关知识。唐朝从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来中国 的遣唐使有十多批,同来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等。遣唐使回国后,传播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和立 法、文字和典籍、书法艺术以及建筑技术等,这些文化影响了日本很长时间,故 D 符合题意;ABC 表述不 全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D。 7. 本题主要考查玄奘西行的知识。玄奘是唐代高僧、旅行家、翻译家。俗名陈袆。贞观元年,他自长安 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 19 年。玄奘在印度期间,在当时的佛教中心的那烂陀寺向戒贤学习,成为了 著名的佛学家,以其在佛学的学识上受人钦佩。贞观十九年(645 年),玄奘由天竺回到长安。贞观二十 年,玄奘将自己的游历所见所闻写成了《大唐西域记》,是研究 7 世纪中亚和南亚各国,特别是研究印度 历史地理的珍贵文献。玄奘共翻译佛经 75 部、1335 卷,并受命酱《老子》翻译成梵文,为古代中印文化 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所以 C 是吸收外来的文化;选项 AD 是唐太宗统治时期的措施;选项 B 是唐朝对外 传播文化。所以排除 ABD,故选 C。 8.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唐朝与亚非欧各国友好往来达到前所未有的盛况的根本原因。本题四个选项中, 对外交流非常便利是因为对外交通的便利,这是中外交往频繁的必要条件;开明的对外政策则是重要的 客观前提,制度先进,疆域广大为中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只有便利的交通、先进的制度和开放 的对外政策,都是不可能出现对外交往盛况的,这一切都是以繁荣的经济、昌盛的文化作为基础的,故 ACD 都不是根本原因,应排除。故选 A。 9. 本题考查学生对唐朝时鉴真东渡、文成公主入藏、《金刚经》的印制等基础知识的识记。唐朝时,很 多中国人为中日两国人民的交流作出了贡献。他们当中,最突出的是高僧鉴真。他不畏艰险,东渡日 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促进了日本佛学、医学、建筑和雕塑水平的提高,受到 中日人民和佛学界的尊敬;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 交往的基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时期印制的《金刚经》;所以①③④ 符合题意,为巩固隋朝在全国的统治,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和交流,隋炀帝下令开凿了大运 河,因此②开通大运河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0. 略 11. (1)本题考查鉴真东渡日本的相关知识。依据“东海”“奈良城”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鉴真盲 目航东海”是指鉴真六次东渡日本。鉴真所建唐招提寺成为日本的大总寺。设计唐招提寺是鉴真“传道 艺”的一个事例。 (2)本题考查玄奘西游天竺的史实。结合所学知识,玄奘在取经回国后翻译出《大唐西域记》;印度学 者这样评价玄奘:“在中国以外没有这么伟大的翻译家,在全人类文化史中,只能说玄奘是第一个伟大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同步练习题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说法表述正确的是()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玄奘以亲身见闻写成的《大唐西域记》成为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2.“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充分体现了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特点是()A.高度繁荣、共享太平B.对外开放、双向交流C.世界领先、求同存异D.源远流长、泽被东西3.“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一条由信念,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一个民族胸襟开放,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文中赞美我国的历史人物是()A.玄奘B.鉴真C.马可波罗D.郑和4.如果给下图所示的鉴真塑像做文字注解,应该选择()A.西游天竺,求取佛经B.政启开元,治宏贞观C.东渡日本,弘扬佛法D.主动请缨,征战海外5.“唐朝与当时的阿拉伯帝国并列为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声誉远扬海外,与亚欧国家均有往来。
唐朝以后,海外多称中国人为唐人。
”当时,与我国进行友好往来的亚洲国家是( )① 日本② 新罗③ 天竺④ 雅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D.②④6.“玄奘西游”和“鉴真东渡”备受后人称颂,其最根本的原因是()A.促进中外文化交流B.有高深的佛教学识C.研究和弘扬佛学的执着追求D.不畏艰难的精神7.中国著名导演蔡晶盛执导的历史剧《梦回唐朝》,在拍第十六集《八方来客》(反映唐朝繁荣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时,拟定了如下四个史实,请你帮他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玄奘西游天竺研习佛经B.鉴真东渡传播中国文化C.文成公主入藏D.日本遣唐使来华学习8.唐朝中外交往中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唐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③唐朝对外政策开放开明④唐朝对外交通发达⑤唐朝统治者克服了封建制度的弊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④⑤9.如下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时练习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时练习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1.高僧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共同作用是()A.开凿了丝绸之路B.加强了边疆管理C.扩大了唐朝疆域D.传播了中国文化2.李庆新在《海为上丝绸之路》中写到:“唐朝与海外发生官方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70余个”。
由此可见,唐代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出现这一局面的原因是()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③经济繁荣、文化辉煌④对外交通网络发达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如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
下列关于他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2016年4月,由黄晓明主演的电影《大唐玄奘》在全国各大院线上映。
关于玄奘西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玄奘西游的目的地是日本B.玄奘西游发生在唐玄宗时期C.玄奘西游回国后,其亲身经历被记载在《大唐西域记》D.玄奘西游反映了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5.观察如图唐朝墓葬出土的文物,这些出土文物说明()A.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B.中国唐代墓葬出土的文物多样C.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D.证明唐代与欧洲、阿拉伯交往密切6.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日本向湖北捐赠物资的包装箱外,附上了一句“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寓意中日两国的友好交流。
这句诗来源于哪一历史事件()A.玄奘西行天竺B.鉴真东渡C.张骞出使西域D.郑和下西洋7.如图是七年级(9)班为开展一次研究性学习收集的资料,由此判断此主题是()A.西汉丝绸之路的开辟B.唐朝民族交往频繁C.唐朝商业贸易的繁荣D.唐朝中外文化交流8.谢同学正在收集“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专题学习资料,并整理出“奈良唐招提寺”“佛教”“六次东渡”等关键词。
初中历史人教七年级下册-第4课 [练习-能力提升]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唐朝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以繁荣与开放著称的王朝。
这一时期,随着不断扩大的对外交往,中华文化不断丰富。
下列选项能反映唐朝对外交流的是()A.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B.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D.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2.鉴真和玄奘是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杰出代表。
下列不属于二者的共同之处的是()A.为了求取佛经B.在唐朝的对外交往中作出重大贡献C.为完成自己的使命历尽艰辛D.有一种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达于日本……初于卢遮那殿前立坛,为国王授菩萨戒。
……自是已(以)来,长敷律藏,受教者多,彼国号大和尚,传戒律之始祖也。
——[宋]赞宁《宋高僧传》材料二(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鉴真对日本的贡献。
(2)材料二中唐朝和日本的钱币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体现了日本民族怎样的精神?(3)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参考答案】1.【答案】D【解析】注意关键信息“对外交流”。
A项反映的是农业的发展;B、C两项反映的是民族的交往与交融;D项描述的是鉴真东渡,反映了唐朝的对外交流。
故选D项。
2.【答案】A【解析】鉴真东渡的目的是弘扬佛法,而不是求取佛经。
B、C、D三项均为鉴真和玄奘的共同之处,故选A项。
3.(1)【答案】鉴真主持修建了唐招提寺;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举一例即可)【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2)【答案】积极学习他国先进文化的进取精神。
【解析】结合图片可知,日本钱币的样式、钱币上的文字都借鉴了唐朝钱币,说明日本民族具有积极学习他国先进文化、不断进取的精神。
(3)【答案】唐朝不仅是中国奉行开放政策的典范,而且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
唐朝国内的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是其对外开放的政治和物质基础,唐朝文化的魅力以及对于外来文化的博大胸襟,使其在中外文化交流中大放异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1.唐朝时期,中日两国交流频繁。
日本多次派遣使节来华的主要目的是()
A.学习中国先进文化
B.传播日本先进文化
C.侵略中国沿海地区
D.学习唐朝书法艺术
2.下列关于新罗与唐朝关系的描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新罗物产居唐朝进口首位
B.新罗仿照唐朝,实行科举制
C.新罗引入中国的医学等科技成就
D.中国音乐传入朝鲜半岛,广泛流传
3.右图所示历史人物的主要事迹是()
A.东渡日本弘扬佛法
B.西行天竺求取佛经
C.将唐典章引入日本
D.将朝鲜半岛的音乐引入中国
4.七年级(1)班本月负责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他们选定的主题是“唐朝的中外交往”,并拟订了如下四个标题,请你帮他们指出哪一项是不恰当的()
A.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成亲
B.鉴真东渡宣扬中国文化
C.玄奘西行天竺取经
D.新罗派遣使节和留学生到唐朝学习
5.唐朝时,新科进士们在长安大雁塔上题写自己的姓名以作长久的纪念,此举被称为“雁塔
题名”。
产生这些“新科进士”的选官制度是()
A.世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三省六部制 D.科举制
6.宋代诗人汪洙《四喜》曰:“久早逢甘露,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
下列与“金榜题名”最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行省制 C.科举制 D.分封制
7.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
A.金榜题名 B.连中三元 C.名落孙山 D.卧薪尝胆
8.这一制度使少数下层士人得以参政,影响到文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与结构。
它所造成的是一个庞大的读书人阶层。
“这一制度”最早出现在()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9.古代的日本、朝鲜等国仿照我国的科举制度选任官员,近代西方文官制度的产生也借鉴了我国科举制度的一些办法。
这些主要说明()
A.朝鲜、日本的政治制度落后 B.科举制度有利于人才的选拔
C.隋唐时期中国领先于全世界 D.科举制度优于西方三权分立
10.“日本前后共任命19次遣唐使节团,成行15次。
另外还有10次非正式的日本使者,唐朝也10次派使节团访问日本。
遣唐使节团成员早期200人左右,后期多达500人。
”这段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A.唐朝文化以其独特的魅力辐射邻近国家
B.唐朝时中日交流频繁
C.日本遣唐使团次数多,规模大
D.日本吸收盛唐先进文化,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11.“重走唐僧西行路”的起点和终点分别是()
A.中国广州尼泊尔
B.中国北京印度那烂陀寺
C.中国新疆巴基斯坦
D.中国西安印度那烂陀寺
12.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
如果你想了解7世纪印度的历史,下列文献中最值得查阅的是()
A.《史记》
B.《大唐西域记》
C.《马可·波罗行纪》
D.《资治通鉴》
13.“诗史互证”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一种方法。
下列诗句能够补证唐朝中外交往的是()
A.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B.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C.忆惜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D.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被日本人民尊称为“律宗之祖”“文化恩人”。
为了纪念鉴真东渡,2016年,原创史诗歌剧《鉴真东渡》在日本东京奥查德剧场成功举行首演。
歌剧歌颂了鉴真慈悲普度的悲悯情怀、海纳百川的开放胸襟以及坚忍不拔的精神意志。
材料二《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讲述了唐僧一行四人在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后,最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
(1)鉴真东渡发生在唐朝哪个皇帝在位时期?日本人民为什么把鉴真尊称为“律宗之祖”“文化恩人”?
(2)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高僧有哪些共同之处?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安是旧大陆文明中心所有城市中最具世界意义的城市,在这方面超过了同时代的君士坦丁堡,唐帝国和中国文明不仅为朝鲜,而且为更远的日本所赞赏和效仿,这显示了中国的威望。
唐朝时,世界上有70多个国家或地区与中国有往来。
(1)列举一例“唐帝国和中国文明”为日本所效仿的史实。
(2)结合所学知识,总结唐朝与世界上70多个国家或地区有往来的原因。
材料二玄奘西行是世界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笔,玄奘用其开放的胸怀吸纳异域文化、传播中华文明,早已超越了时间、地理和宗教的限制,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材料三瘦西湖景区精心打造的《鉴真东渡禅茶秀》展现了鉴真大师不畏艰难、百折不挠的品质,传达了信念坚定、敢于担当的扬州精神。
(3)玄奘和鉴真在促进唐朝与外国的友好交往中分别作出了哪些贡献?他们在文化传播的方式上有何不同?
(4)根据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感悟。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材料二琵琶拨尽昭君泣,芦叶吹残蔡琰啼。
归见林逋烦说似,唐僧三藏入天西。
——郑惠真《送水云归吴》今天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我们能从唐朝的对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启示?
答案
1.A
2.D
3.B
4.A 5 D 6 C 7 D 8 B 9 C 10.D11.D 12.B 13.D
14.(1)唐玄宗。
原因:鉴真6次东渡,终于到达日本。
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2)都具有顽强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都拥有高深的学问、渊博的知识;都为密切中外文化
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15.(1)日本派遣了大批遣唐使来中国学习先进文化。
遣唐使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唐朝前期,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给对外交往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唐朝制度先进,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对外交通发达,科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国际声望很高,具有强大的辐射力和吸引力;唐朝政府对外采取开放的政策;等等。
(3)玄奘:贞观年间,玄奘西行前往天竺。
10多年后,他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此后主持译经工作,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根据他的口述,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鉴真:东渡日本后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
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方式:玄奘是把天竺的文化带回唐朝,鉴真是向日
本传播唐朝文化。
(4)一个国家要善于学习外国先进的文化,这样才有利于国家的进步和发展;开放有利于发展,保守导致落后;等等。
16①我们必须保持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
②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发展经济文化。
③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