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特色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门石窟造像艺术特色分析

北魏孝文帝是位有胆有识的统治。“孝文改制”不单促进中华民族的大融合,还努力吸取外来文化。统治阶级弘扬佛教,北魏故都平城(大同)云冈石窟,具有明显的印度佛教文化色彩,公元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开始营造的龙门石窟就具有更多的中国特色,如古阳洞、宾阳洞、莲花洞很好地体现了中印合壁的艺术特色。

古阳洞开凿最早,也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洞内有丰富的造像题记,主像三世佛,造像或站或坐,佛像的身光精美生动。题记有隶篆等多种字体,著名的“龙门二十品”,该洞就占了十九品。后世有书法家赞其“字形大小如星散天体,势顾如鱼戏水”,是中国所特有的书法艺术长河中的珍品。古阳洞北隅,接近窟顶外有一浮雕屋形龛,主像为三身交脚弥勒,旁立两弟子,二菩萨协侍,这是一座完整的单檐庑殿顶建筑,是我国汉代就有的传统建筑形式。而屋背为生起曲线,两端有鹄尾,中央为一展翅欲飞的金翅鸟,金翅鸟即印度的伽陵频伽(鸟名,译曰好声、和雅,象征美好和谐),而造型大概是从我国汉代建筑物上的金风得来,中国本土文化与印度佛教艺术文化的融合可见一斑。再如佛塔,原为印度的“罕堵波”,据《后汉书?陶谦传》记载:三国时,笮融“大起浮图(佛塔),上景金盘,下为重楼,又堂阁周四。”显然是中国化了的楼阁式塔,据记载已被凿毁的古阳洞南壁,记载佛传故事舍身饲虎的“起塔供养”即是三层楼阁式塔,塔顶上的刹,相当于缩小的“罕堵波”,塔身和重檐也显然是从汉代木结构高层建筑演变而来。这也可看作是中印建筑形式上的互为取长吧。

宾阳中洞又称龙门三宗。《尧典》中有“寅宾日出”之语,意思是导阳洞,它东向朝阳,早晨龛内阳光灿烂故而得名。宾阳中洞主像为三世佛,窟龛平面为马蹄形,穹窿顶,该窟开凿于北魏宣武帝正始二年(505年),基本完成于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历时十八年,相传是宣武帝为父母文帝和文昭皇太后做“功德”而建造的。

宾阳中洞可以说是中国石窟艺术民族化的转折点,它基本上继承了云冈昙曜石窟的流风余韵。的云冈石窟佛像直眉深目,高鼻薄唇,有比较威严的面相,身材高大,两眉齐亭,以及右佑或通肩的袈裟,较明显地反映了古代印度阿旃陀石窟造像影响和我国北方鲜卑少数民族的某些气质特征。而宾阳中洞的造像却有所改观,佛像眉呈半弧,鼻翼丰满,嘴角上翘,似微微浅笑,褒衣博带式的服装也属于当时汉族的着装样式。

然则,宾阳中洞采取了希腊柱式,这个柱式原只剩下一个柱头,柱身已经被毁。1978年清修砖砌门券时又得以修复。石柱通高520米,柱头上部柱冠似一束莲花瓣,下部为均齐对称的一对旋涡卷形,颇似古希腊伊奥尼亚柱式。这种柱式虽然运用不多,但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工匠乐于尝试运用外来的建筑形式,以丰富民族建筑艺术的内涵。

在北魏龙门石窟的的建筑装饰中,也有许多传统的东西,例如莲花洞窟楣尖拱火焰信中间的辅首形象,是以我国商代青铜器上饕餮及门环形象脱胎出来的,起辟邪护法的作用。莲花洞南壁释迦佛龛龛楣雕尖拱仅龙头,龙口中衔莲花。龙的形象乃是我国自远古就有的图腾,还有宾阳北洞外两侧距狮头门墩,龙门仅此一例,云冈石窟尚未发现,在北魏水固陵出土两对。可见此狮头门墩,是继承中国皇帝陵的传统,让雄师来为佛教石窟镇邪护法。

以观北魏龙门石窟,可见其文化艺术有两个显着特点:一是鲜卑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一是外来佛教文化艺术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融合。在继承中国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大量吸收外来文化内涵和艺术的独特造形,为中国石窟艺术开辟了新天地,也为唐代龙门石窟艺术的极盛开辟了道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