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课议课与观察量表的设计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eb5dbf6225c52cc58bd6be2e.png)
创新
课堂师生有哪些奇思妙想?学生如何表达和对待?教师如何激发与保护?
关爱
怎样关注特殊学生(学习困难/生病/迟到/缺课)需求?
课堂话语行为怎样?(措辞/批评/对象/叫答机会/公平)
特质
在哪些方面体现特色?(环节/教材处理/教学策略/对话/学习指导)
教师体现了哪些优势?(语言/学识/技能/幽默/机智/表演/板书严谨)
内容
怎样处理教材的?采用了哪些策略?(增/删/合/换)
课堂生成了哪些内容?怎样处理的?
实施
预设了哪些学习方法?
是否关注了学法指导?
评价
如何获取教与学过程中评价信息的?(回答/作业/表情/查看)
如何利用所获得的评价信息?(解释/反馈/改进)
资源
生成哪些资源?(错误/回答/作业/作品学生提问/)
听
后
感
悟
课堂观察框架四维度四:课堂文化
时间
班级
授课人
听课人
视角
观察点
课堂观察记实
思考
怎样指导学生独立思考?怎样对待学生思考中的错误?
学生思考的习惯怎样?(时间/回答/提问/作业/笔记/人数)
民主
课堂话语是怎样的?(数量/时间/措辞/插话/对象)怎样处理不同意见?
学生课堂参与情况是怎样的?(人数/时间/程度/感受)
师生/学生之间(对话/话语/行为)体现了哪些特征?(民主/平等/和谐)
听
后
感
悟
城关镇中心小学听课评课观察量表
课堂观察框架一维度一:学生学习
时间
班级
授课人
听课人
视角
观察点
课堂观察记实
学生课堂活动观课量表
![学生课堂活动观课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75d98835453610661fd9f412.png)
学生课堂活动观课量表研究问题:研究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整体情况
观察人:
教师教学活动观课量表
观察目的:通过观察教师教学活动,来对授课教师课堂效果进行评价,找出问题所在,改进教学方法。
观察人:肖东辉姜兆琪陈玉武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观课量表
研究问题:教师提问的目标指向是否明确,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学问题,层层深入地进行指导,逐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
观察人:许子玲、陈玉武尹娟
课堂教学结构安排观课量表
研究问题:结构安排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时间分配是否能突出重难点。
观察人:肖东辉姜兆琪姜春光张琳。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48748e8bd63186bcebbcdc.png)
“课堂观察量表”的设计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或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的基本步骤为:(1)课堂观察前的准备,确定观察的目的和规划。
(2)课堂观察,进入课堂及记录资料。
(3)课堂观察后的工作,资料的分析和结果的呈现。
要进行课堂观察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准备阶段:指在进入正式的课堂观察之前所要做的准备工作,包括观察内容的确定,观察提纲的制定,观察方法的选择(定量或定性观察)观察人员的培训等(2)观察阶段:指观察人员进入观察现场进行观察,根据观察提纲对所观察到的内容进行记录(3)分析阶段:指观察结束后对所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每学期,我们学校都组织各种各样的听评课活动,有的老师还随时主动地听课。
可以说,听评课活动是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这些活动对于促进听课人和讲课人的专业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最近,在济南市十一五规划课题结题鉴定会议上,我们有幸学习了一种专业的听评课形式——课堂观察。
来自浙江余杭中学的吴江林老师介绍了他们在这方面所作的研究。
下面对其核心内容作简单介绍:一、什么是课堂观察?课堂观察,顾名思义,就是指观察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它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于1960年提出“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记录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
二、课堂观察框架该课题的研究者们为观察课堂构建了一个课堂观察框架,观察者可以从四个维度进行观察,每个维度由5个视角构成,共有20个视角,每个视角由3至5个观察点组成,共68个点。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f95c7e1fccbff121dc368333.png)
时机课前解决表达阐述突破课后
资源种类问题观点重点难点
2、课堂教学
中各类资源
使用的时机
A、课本
B、影象资料
C、课件
D、网络
E、其他
时时时时
观
察
记
录
3、课堂教学
中各类资源
使用的效果
(打分5分
制)
作用
资源种类
A、课本
C、课件
B、影象资料
D、网络
E、其他
提供
资料
表达
观点
阐述
重点
突破
难点
解决
问题
听课观课量表(3组)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全程监控)
视
角
观察点课堂观察记实
准
备
课前准备了什么?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
怎样准备的?学优生和学困生差距是什么?
任务完成的怎么样?(数量/深度/正确率)
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讲课?倾听多少时间?(某时段)
倾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发言?认真程度如何?
听
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查阅/回应)?多少人发生这些行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
1.记录学生发言的次数,叫到一次,在其相应的位置上划一笔,也可用箭头记录,主
动发言记向上的箭头,被叫发言记向下的箭头。
2.学生之间的自由辩论,小组讨论后的发言人发言,或离开座位的表演和活动,可用
观察主题学生课堂发言
观察内容
讲台
一、发言面
观
察
记
学生总人数发言源自次数发言人数
课堂观察方法及量表介绍
![课堂观察方法及量表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f546cea569eae009591bec28.png)
课堂观察方法及量表介绍孙艳丽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下面由我和刘汉珍老师来介绍一下,我们在运用信息技术对课堂教学进行观察的一些方法和使用量表情况的一些介绍。
首先由我先来和大家汇报一下,本学期我们团队备课时的课堂观察方法:课堂观察是课堂研究广为使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课堂观察就是指研究者带着明确的目的,凭借自身感官(如眼、耳等)以及有关辅助工具(观察表、录音录像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主要是直接)地从课堂情境中收集资料,并依据资料作相应研究的一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随着教育信息化和教师专业发展相关课题的不断深入开展,作为教师的我们更加迫切地需要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展开理性、深入的反思与研究,还有一些定性与定量的分析方法成为教师的工具——教学分析,抓住本质工具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从本学期开始,由于对课堂观察研究属于起步阶段,因此我们团队在课堂观察上采用了较为简单实用的聚焦式课堂观察、开放式课堂观察、结构式课堂观察等方法。
1.聚焦式课堂观察我们团队用记号体系分析法进行聚焦式观察,观察聚焦于教师提问的类型、教师挑选回答的方式、学生回答的方式及教师回应的方式这项,形成了课堂行为中的问题类型、回答方式、回应方式这三个方面,课堂行为中的这三个方面虽然是以时间轴为序发生的,但这几方面实际上构成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
因此,课堂观察不仅可以捕捉教学行为而且也为课后反思奠定例基础。
大家在屏幕上看到的这些量表,就是我们用记号体系分析法对一节数学课进行了聚焦式的观察。
这张是课堂行为中的问题类型。
第二张表就是对回答方式的观察。
我再来说一下,我们的开放式观察。
2. 开放式课堂观察我们运用田野笔记方法进行课堂观察。
田野笔记方法主要指观察者采用书面语言的形式,记录在课堂中所看到、听到、想到的有关信息的一种定性观察方法;可以说,课堂观察田野笔记是我们最常用的定性课堂观察的最基本的一种方式。
也是我们经常性使用的一种方法。
在观课时,我们重点记录课上师生的话语,或者直接引用或者至少是要义,以便于我们透视课堂中的环境、人及活动;我们同时还记录评论、情感、最初的解释和假设等信息,以方便观察结束后做进一步的分析研究。
观课量表2
![观课量表2](https://img.taocdn.com/s3/m/6650f868f7ec4afe04a1dfbc.png)
观课议课表一:教学设计
说明:填写设计意图时指观察者在本堂课中所观察到的被观察者对于各个教学环节处理上表现出来的意图。
总评:这节课体现了以教师为本、以学生为主的原则,在授课者、观课者、议课者的共同参与的过程中,真正实现了思想的碰撞、相互的促进、共同的发展。
建议:一、提高自己驾驭课堂的能力。
二、合作学习的合理化给学生提供交流探究的平台
观课议课表二——课程实施效果分析
观察目的:通过课堂观察改善学生课堂学习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观察视角:课程性质——考查·评价。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课件.doc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课件.doc](https://img.taocdn.com/s3/m/3e8308b4910ef12d2af9e749.png)
听课观课量表(3 组)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全程监控)视角观察点课堂观察记实准备课前准备了什么?有多少学生作了准备?怎样准备的?学优生和学困生差距是什么?任务完成的怎么样?(数量/ 深度/ 正确率)有多少学生倾听老师讲课?倾听多少时间?(某时段)倾有多少学生倾听同学发言?认真程度如何?听倾听时,学生有哪些辅助行为(记笔记/ 查阅/ 回应)?多少人发生这些行为?有哪些互动/ 合作行为?互参与提问/ 回答人数、时间、对象、过程、结果怎样?动有哪些讨论方式?学生参与热情如何?描述学生的情感行为。
自主学习的时间多少?有多少人参与?学困生参与情况如何?自自主学习形式(探究/ 整理笔记/ 阅读/ 思考/ 练习)主自主学习有序吗?描述当时情况学生清楚本节课目标吗?多少人清楚?达课中有哪些依据(观点/ 作业/ 表情/ 板演/ 演示)证明目标达成?成课后抽测或者巩固小结情况怎样?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学设计)学校班级科目执教人课题课型观察人单位时间观察主题“目标导学”教学设计项目活动设计整体效果等级环导入节一模块一:模块二:环节二模块三:模块四:总结拓展:环节三总评:建议:课堂教学观察表三:(学生课堂发言)学校班级科目执教人课题课型观察人单位时间观察主题学生课堂发言观察内容讲台一、发言面观察记学生总人数发言次数发言人数发言面%录从数据中读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生发言质量评价(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评与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1. 记录学生发言的次数,叫到一次,在其相应的位置上划一笔,也可用箭头记录,主动发言记向上的箭头,被叫发言记向下的箭头。
观课量表
![观课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ae486f3ab90d6c85ec3ac661.png)
一、课堂教学观课分工表观课主题观课内容观测重点观测工具观课教师123二、观课量表1.语言实践活动设计观课量表执教课题去年的树执教教师观察教师学习目标目标达成观察内容教学环节语言实践活动内容对应教学目标目标达成情况分析语言实践活动设计观察结果2.教师课堂设计观察表执教课题执教教师观察教师学习目标目标达成观察内容教学环节语言实践活动内容对应教学目标目标达成情况分析语言实践活动设计3.学生语言实践活动观察表执教课题执教教师观察教师学习目标目标达成观察内容教学环节语言实践活动内容对应教学目标目标达成情况分析语言实践活动设计观察结果4.学生参与课堂观察表执教课题执教教师观察教师学习目标目标达成观察内容教学环节语言实践活动内容活动时间活动次数参与人数参与比例活动效果分析学生参与语言实践活动写字练习概况内容朗读练习续写故事观察结果5.学生活动课堂观察记录学生活动情况学生活动情况学生活动情况学生活动情况学生活动情况学生活动情况学生活动情况学生活动情况A1A2A3A4A5A6A7A8B1B2B3B4B5B6B7B8C1C2C3C4C5C6C7C8D1D2D3D4D5D6D7D8E1E2E3E4E5E6E7E8F1F2F3F4F5结果记录观察符号:小组学习○个人主动发言√被动发言×集体回答 !6.“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观测报告教学目标一:学会本课生字。
能正确书写“融”并写美观。
书写正确人数(占总数比例)书写正确、美观人数(占总数比例)前测后测增幅教学目标二:在文章的结尾处展开想象,续编故事。
等级标准人数所占比例达标优秀创意。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7590c0b5c281e53a5902ff6f.png)
听课观课量表(3组) 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全程监控)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学设计)
总评:
建议:
说明:
1. 记录学生发言的次数,叫到一次,在其相应的位置上划一笔,也可用箭头记录,主
动发言记向上的箭头,被叫发言记向下的箭头。
2. 学生之间的自由辩论,小组讨论后的发言人发言,或离开座位的表演和活动,可用
符号“▲”表示,还可用符号“→”表示教师在教师里行走的路线图,从而正确反映出教师的顾及面。
课堂教学观察表五:(综合评价)
说明:每项得分分ABC三等级,分别赋值5分,3分,1分。
一份完整的课堂观察量表
![一份完整的课堂观察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e4c4dcb9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d.png)
一份完整的课堂观察量表
以下是一份完整的课堂观察量表,可根据具体需要进行适当修改和调整:
1. 课堂环境:
- 教室整洁有序
- 设备和教具齐全并易于使用
- 学生座位有规律排列,教师讲台位置明确
- 教室气氛愉快和谐
2. 教师行为:
- 教师身体语言明确、自信
- 教师注重师生互动,积极主动提问
- 教师关心学生个体差异,鼓励参与和合作
- 教师解释和讲解清晰简明,举例恰当
- 教师授课内容与学生实际需求相结合
3. 学生行为:
- 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 学生态度积极,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 学生尊重和接纳他人的观点
- 学生互相帮助,形成合作学习氛围
- 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
4. 教学方法和策略:
- 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讨论、实践等)
- 教师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兴趣
- 教师设计的教材和任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
- 教师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5. 课堂管理和组织:
- 教师课堂管理有序,能有效约束和引导学生行为
- 教师合理安排课堂时间,保证教学进度
- 教师清楚讲解任务和评价标准
- 学生课堂纪律良好,自觉遵守规则和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以上几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估,评分方式可以是5分制或10分制,具体评分标准根据观察者的判断和主观评价进行评分。
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额外的评价指标,以便更全面准确地观察和评估课堂情况。
课 堂 观 察量表
![课 堂 观 察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315d901e6edb6f1aff001f7e.png)
------课前会议1、作课老师说课。
2、组长解说并依据观察点进行分组:我们今天的课堂观察采用“主题式的课堂观察”,课堂观察的主题是“以生为本,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采用这个主题,原因有两点:一是新课程理念的需要,新课程理念提倡在课堂上“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以依靠学生来达到教学的效果”。
二是学生的需要,学生希望在课堂上能够有充分发挥自己特长的机会,渴望老师把课堂还给自己。
为了更好地进行这次课堂观察,我们分别制定了二个有关的观测点。
第一个观察点是:教师如何教,观察老师是:张彦华、郭兰芳、娄俊霞、温合伟。
第二个观察点是:学生学的如何。
观察的人员是:赵丹丹、韩丽敏、张飞飞。
为了更科学的进行观测,我们设置了这样几个量表:第一个量表是教师如何教,通过这个量表来观测老师教学目标的设置是否切实,是否有依据,课堂上目标的导向性如何及达成情况。
第二个量表是:学生如何学。
通过这个量表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课后会议1、作课老师进行教学反思。
2、组长组织观察组教师进行观察的数据分析及教学建议。
3、组长总结。
我们这次的课堂观察,老师们针对这三个观察点进行了交流。
我对交流的意见做个简单的小结:通过老师的交流,对蔡老师教学目标的预设基本符合课标,教学环节是有效的,目标的达成基本上达到了这节课的效果。
课堂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有大多数是积极叁与的,能够从中去积极地去思考、去交流。
老师能够跟学生做到平等、互助、和学生一起学习。
课堂的理答方式老师尽可能的放下架子,用激励式的语言鼓励学生,认真倾听,以多样式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理答。
力求营造个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不过也存在一些小小的问题,比如说:对学生的学情了解的还不够,对学习优秀的学生关注的多了一些,对差的学生关注的少了一些。
给老师的建议是:在课堂前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学情。
在课堂上努力做到关注每位学生。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修订稿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修订稿](https://img.taocdn.com/s3/m/8f058896e2bd960591c677a0.png)
听课评课观察量表 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
听课观课量表(3组)课堂教学观察表一:(全程监控)
课堂教学观察表二:(教学设计)
总评:
建议:
1. 记录学生发言的次数,叫到一次,在其相应的位置上划一笔,也可用箭
头记录,主动发言记向上的箭头,被叫发言记向下的箭头。
2. 学生之间的自由辩论,小组讨论后的发言人发言,或离开座位的表演和
活动,可用符号“▲”表示,还可用符号“→”表示教师在教师里行走的路线图,从而正确反映出教师的顾及面。
课堂教学观察表五:(综合评价)
说明:每项得分分ABC三等级,分别赋值5分,3分,1分。
教师党员汇报课:如何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教师党员汇报课:如何设计课堂观察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4042104f1ed9ad51f01df298.png)
教师党员汇报课:如何设计课堂观察量表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课例研究之如何设计课堂观察量表。
首先我们还是温习一下几个概念,第一,什么是课例?以课堂教学的学科内容为载体,以某个小的研究问题为主题,讲述的是一个实际发生的课堂教学实例背后的故事;而且,教学实例的整体思路相对完整,可以看出一节课或几节课的授课过程或如何改进的过程,可以看出这样上课或者改进课堂的理由和原因是什么,当然也会有理性的提升和概括。
第二,什么是课例研究,课例与课例研究的区别,好比教案与教案设计的区别。
前者指最后产生的成果形式是一个“课例”,后者把形成这个成果的过程称为“课例研究”;前者是静态的结果表达,后者是一个研究的动态过程。
所以通常我们说“课例研究”往往指的是“做课例”的过程,说到“课例”往往指的是成果表达形式。
课例研究并不追求通过一节课试图解决很多个问题,而是追求通过一个课例认识一个小的研究问题——这就是研究的主题,“小”才有可能“深”。
在进行课例研究过程中,其中有一重要环节就是课堂观察,那什么是课堂观察呢?课堂观察是通过特定的观察程序和观察记录工具收集、分析课堂教学信息,并对课堂教学进行评判和建议,以实现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多方持续合作的课堂研究方式。
它是教师专业的日常生活,一种专业的学习,一种合作研究课堂的方式。
它源于西方的科学主义思潮,发展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课堂研究专家弗兰德斯于1960年提出“互动分类系统”,即运用一套编码系统记录课堂中的师生互动,分析、改进教学行为,这标志着现代意义的课堂观察的开始。
在课堂观察中,我们不能漫无目的的进行,需要带着观察量表,对照观察点来进行观察。
设计观察量表的过程分成两步.课前会议课前会议的目的:让合作体的成员明白,观察什么——观察者带着清晰的目的进入课堂;怎么观察——观察者作好必要的准备走进教室。
课前会议的程序:第一步,上课教师说课,主要陈述如下5个问题,(1)本课的内容主题是什么?在该课程中的关系与地位怎样?(2)介绍一下本班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优生与学困生座位在哪里?(3)你想让学生明白什么?重/难点在哪里?你准备如何解决?(4)介绍一下本课的大致结构,包括创新点与困惑。
如何观课议课及课堂观察量表 2012
![如何观课议课及课堂观察量表 2012](https://img.taocdn.com/s3/m/47e42685680203d8ce2f240a.png)
.如何观课议课及课堂观察量表2012-02-14 14:54:38| 分类:教学管理之道|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如何观课议课及课堂观察量表学习资料一:【如何观课议课】一、怎样听课1、听课准备(1)学识准备。
熟悉课程标准,充分把握教材。
按课程标准应做到4个弄清:①弄清教学目的任务;②弄清教学建议;③弄清规定的知识体系;④弄清限定的知识范围和深度。
学习和掌握有关学科的教改信息。
各个学科、各个领域都会涌现出许多新的教研成果,包括新的知识、新的方法、新的理论。
学习教育理论。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和先进教改信息等,借助教育理论可以更好地分析教育现象。
积累听课评课材料。
听课评课作为一门新兴科学,这方面材料还不是很多,这就需要听课者注意积累。
具体方法,一方面要从各种报刊杂志和图书中收集;另一方面边听课边总结。
(2)心理准备。
态度上的准备:听课要做到诚心、虚心、专心、细心、公心;情绪上的准备:听课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它要求听课者不仅要听得懂,听得进,还要做记录,并深入思考进行分析评定,应尽可能排除一切干扰,精神饱满,集中精力听好课。
(3)情况准备。
要了解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如学生学习基础,智力和班级管理情况;要了解任课教师有关情况,如学识水平,工作态度、教学经历等。
(4)物质准备。
听课者不能徒手洗耳恭听,要带好听课笔记、教科书、参考书等。
2、听课要领(1)全身心投入。
听课者要想获得理想的听课效果,要保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全身心地投入。
(2)掌握观察要领。
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学生学会了多少。
所以听课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做到既听又看,听看结合,注重观察。
有人把听课又说成看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听什么呢?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二听教师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物理观课议课记录量表
![物理观课议课记录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cd56073f89eb172dec63b770.png)
其他
教师一节课提了多少个问题?是哪些类型的问题?〔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怎么样〕
这些问题是否有价值?指向性是否明确?是否给予了学生思考时间?
总体
评价
1、教师的指导思想:是我怎么讲清楚,还是我怎么让学生自己去弄清楚。
2、教师角色:更像播音员还是Leabharlann 像主持人,其调控和驾御课堂的能力如何
3、学生角色:是听众还是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其参与的积极性如何,参与面多大
2、学生自学时,教师给予了哪些指导?教师的关注面有多大?记载典型事例。
3、学生讨论时,教师给予了哪些指导?记载典型事例。
4、学生表达与质疑时,教师给予了哪些指导?教师记载典型事例。
5、教师讲述了哪几个关键点,用了多长时间?记载精彩讲述和不到位的讲述。
观课量表的设计
![观课量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53369c7bd64783e08122b7a.png)
观课量表的设计武汉市黄陂区直属机关幼儿园丁娟关于观课议课的含义与作用以及课前会议时都需要我们教师做些什么,比较清楚的知道观课议课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今天我主要围绕观课点的确定、观课量表的设计来谈谈。
一观课议课的七个关键环节1、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
2、确定正确的观课点。
3、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
4、记录详实的课堂现象。
5、整理丰富的课堂信息。
6、进行正确的课堂推论。
7、作出客观的课堂评价”。
这是观课议课的七个关键环节,这七个关键环节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向对我们所观察的课堂做出正确的、客观的推论与评价,我们就需要做好课堂现象和课堂信息的记录与整理,而记录与整理详实的课堂信息则需要借助观察量表,而科学的观察量表的设计则要根据正确的观课点,要想制定出正确的观课点则又需要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观察视角。
因为只有观察视角选择的正确了,我们的观课点才会确立的更精确,更准确,所以我想在讲确定正确的观课点之前先说说观察视角的选择。
环节一: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要想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我们需要了解、弄清楚这样四个问题:1、何谓观察视角2、课堂观察的要素。
3、掌握课堂观察要领。
4、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1)观察视角:所谓的观察视角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观课时的观察的角度、观察方向,通俗的说就是从哪方面入手去观察。
第二个要弄清楚的是课堂观察的要素。
(2)课堂观察的要素。
在我们的课堂中,大家想一想除了我们老师,还有谁?对,还有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学生,所以,课堂观察的要素毫不含糊的应该是教师、学生这两个大方面。
我们先来看看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①、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呢?应包括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这些要素在需要观察我们的老师时,都可以从中选其中一个活两个要素作为观察点去观察。
课堂教学观察量表
![课堂教学观察量表](https://img.taocdn.com/s3/m/de8eee3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68.png)
课堂教学观察量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行为观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行为观察主要包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采用的教学策略,如研究形式、研究方法指导、强化训练等,这些策略都是为了解决主题问题。
观察者需要记录教师具体的教学行为。
学生活动观察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反应和变化可以反映出教师的教学效果。
学生活动观察主要包括研究兴趣、行为以及研究效果的观察,观察者需要记录这些信息。
师生互动观察是为了观察教师和学生之间的配合情况,以达成教学目标。
观察者需要记录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情况。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工作方式发生了转变,教师需要成为学生研究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
观察者需要从这个角度评分教师的教学态度、语言用辞、对教室秩序的管理、研究前是否就研究目标与方法与学生讨论等方面。
在新课程背景下,学生的研究方式也发生了转变,学生需要自主研究、探究研究和合作研究。
观察者需要评分学生的研究兴趣、情绪、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和对教师态度等方面。
同时,观察者还需要评分学生能否在研究中自觉从教师推荐的资源中自主选择、重组信息,能否有效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能否与同学有效合作。
最后,观察者还需要评分学生的个别发言情况、小组发言情况、到讲台前示范或演示实验、课堂练情况以及非研究行为表现。
教师提问类型包括描述性问题、判断性问题、论证性问题等。
学生提问类型则包括理解性疑惑、判断性疑惑、实证性疑惑等。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需要推进言语互动,同时记录互动过程的时间。
教师的描述性问题旨在让学生描述事物的特征、性质等,判断性问题则是让学生对某个事物进行判断,论证性问题则是让学生进行推理和论证。
学生的理解性疑惑是对知识点的理解不够深入,判断性疑惑则是对知识点的正确性产生怀疑,实证性疑惑则是对知识点的实证证据产生疑问。
在互动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类型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班互动等。
教师需要以问题推进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以评价推进互动,让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课议课与观察量表的设计(2011——2012学年(2)学期(2012-04-24 18:42:29)2011——2012学年校本培训材料————观课议课与观察量表的设计题记:教学是一种不断产生遗憾,不断产生反思的行为,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
评课是一种诊断和激励,是零距离的智慧碰撞,是提升观念、调整教学、发展能力的有效平台。
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今天我主要还是就我们学校教学上的一大亮点——观课议课这个话题从另一个角度与大家再一次做一交流。
关于观课议课的含义与作用以及课前会议时都需要我们教师做些什么,上学期我和大家已经做过交流,我们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的知道观课议课的中心环节主要包括课前会议、课堂观察、课后评议三个阶段。
今天我主要围绕观课点的确定、观课量表的设计来谈谈。
一观课议课的七个关键环节1、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
2、确定正确的观课点。
3、制作科学的观察量表。
4、记录详实的课堂现象。
5、整理丰富的课堂信息。
6、进行正确的课堂推论。
7、作出客观的课堂评价”。
这是观课议课的七个关键环节,这七个关键环节之间的关系是环环相扣的,怎么理解呢?就是说,如果我们要向对我们所观察的课堂做出正确的、客观的推论与评价,我们就需要做好课堂现象和课堂信息的记录与整理,而记录与整理详实的课堂信息则需要借助观察量表,而科学的观察量表的设计则要根据正确的观课点,要想制定出正确的观课点则又需要我们选择一个合适的观察视角。
因为只有观察视角选择的正确了,我们的观课点才会确立的更精确,更准确,所以我想在讲确定正确的观课点之前先说说观察视角的选择。
环节一: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要想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我们需要了解、弄清楚这样四个问题:1、何谓观察视角2、课堂观察的要素。
3、掌握课堂观察要领。
4、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1)观察视角:所谓的观察视角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观课时的观察的角度、观察方向,通俗的说就是从哪方面入手去观察。
第二个要弄清楚的是课堂观察的要素。
(2)课堂观察的要素。
在我们的课堂中,大家想一想除了我们老师,还有谁?对,还有我们每天要面对的学生,所以,课堂观察的要素毫不含糊的应该是教师、学生这两个大方面。
我们先来看看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①、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教师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包括哪些方面呢?应包括教材整合、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教学机智、学习监控、教师语言(指示语、提问语、评价语、过渡语、总结语等)、板书设计、媒体运用、情感投入等要素;这些要素在需要观察我们的老师时,都可以从中选其中一个活两个要素作为观察点去观察。
②、学生方面的课堂观察要素:又包括哪些呢?应包括学习方式(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学习状态、思维表现、学习习惯、学习行为、课堂气氛、学习效果等要素。
这些要素在我们观察学生时,也可以从中选取一个或两个要素作为观察点去观察。
对于刚刚关于课堂观察中说到的教师方面的、学生方面的这么多要素,是不是观察时都要面面俱到呢?可以肯定的说:不是。
我们的观察点一般三个就差不多了,不能再多了,究竟在这么多要素中,我们把观察点放在哪个要素上去观察呢?这就由我们课前会议中确定的观察视角与观察点来决定的,观察点确定的是什么,纵观全课,我们重点就观察什么。
例如:我们的观察点如果是学生的倾听,那么我们就重点观察学生上课的学习状态,根据学生上课回答问题的情况,根据教师所发出指令后学生的反应状况,以及学生听课的神态、表情等,通过统计数据,比如听课特别专注的占多少%,不够专注的占%多少,等,然后根据统计的数据,结合教学内容,结合教师的表现,设计等来综合分析学生的倾听状况,然后再进一步来分析学生倾听状况的好与坏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最后在教研组内总结提炼出教师的哪些做法、那些策略在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上是有效地,哪些是无效,这样,有效地策略通过观课议课提炼出来后就可以被教师吸收,接纳,推广到今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
所以,无论是教师方面需要观察的要素也好,还是学生方面需要观察的要素也好,观课点确定的是什么,我们就重点观察什么。
换句话讲就是我们在确定观察点,观察的视角时,一般都是从这些观察要素中去选择。
了解了课堂观察的要素后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课堂观察的要领。
(3)掌握课堂观察的要领。
一节课成功与否,不仅仅在于教师讲了多少;更在于我们的学生学会了多少。
所以听课是否应从单一听教师的“讲”变为同时看学生的“学”,然后再将听到的,看到的,结合起来进行思考,做到既听又看又想、将听、看、想结合呢?因此,观课议课,作为教师就应注重课中的观察。
现在我们把听课又说成观课,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刚才说观课时要将“听、看、想”三点结合起来去观察我们的课堂,实际上课堂观察的要领就是要我们做到“听、看、想”三点结合,那么究竟“听什么,看什么,想什么呢?”下面我就“听、看、想”这三点来说一说。
①听什么呢?一听教师怎么讲的,是不是讲到点子上了,重点是否突出,详略是否得当;二听教师课讲的是否清楚明白,学生能否听懂,教学语言如何;三听教师启发是否得当;四听学生的讨论和答题;五听课后学生的反馈。
②看什么呢?我们常会听到这样的话: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如何,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人如何,显而易见,我们观课时看什么呢?肯定是一看教师,二看学生。
一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究竟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如何,我们从哪些方面去看呢?我们可以从这些方面去看,我们要看教师的精神是否饱满,教态是否自然亲切;看教师板书是否合理;看教师运用教具是否熟练;看教法的选择是否得当;看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是否得法;看教师的操作安排及操作是否得当?是否有操作的任务等?看教师对学生出现问题的处理是否巧妙……所有所说的这些看,都是指的看教师主导作用发挥得如何。
二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哪些方面属于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发挥的如何呢?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看:我们可以看整个课堂气氛,学生是静坐呆听,死记硬背,还是情绪饱满,精神振奋;看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看学生对教材的感知;看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思维是否活跃;看学生的练习、板演、作业情况;看学生举手发言、思考问题情况;看学生活动的时间是否得当;看各类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看学生与教师情感是否交融;看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如何……所有所说的这些看,都是指的看学生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
③想什么呢?观课时,我们教师除了边听边看以外,还要做到边想。
一节上得好的课,从课中应该看得出学生是怎样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熟练到比较熟练的这样一个过程的。
在课堂上,学生答错了,答得不完整,答得结结巴巴,这是正常现象,正因为这样他才要学习。
老师的功夫也就是在学生答错时,能加以引导,在学生的思维受阻时能给与引导,在学生的生成与预设不相符时,能加以正确引导,在学生答得不完整时,能加以启发。
所以听课,一定要注意看实际效果,看学生怎么学,看教师怎样教学生学的。
不但要求我们教师用眼看、用耳听,还重点要求教师用脑思。
因为对课堂教学水平的分析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表面现象的观察上,更要对听到的,看到的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判断,需要我们教师透过课堂教学现象去分析它的实质,你比如:观课时可以依据自己组内确定的观课点重点观察与思考:授课教师这个环节为什么这样设计?他想得到什么效果?是否达到?如果是自己会如何处理?;这个问题提出后学生为什么答非所问,为什么会表情茫然?这个问题这样设计是否有效?是否有价值?有思维含量?是否设计太笼统?假如我来执教我应该怎样处理,怎样设计会更好,等等,所以要观好一节课,议好一节课,我们的教师在听课时精神、精力如果不专注,不饱满,对课堂上的信息收集工作势必会有影响是吧?那么,课堂信息如果收集、记录不详,课后我们又怎么能很好的做好议课这一重要的工作呢,是不是?所以,我有时觉得,要想有效地观好一节课,压力不亚于台上正在上课的老师。
因此我们在观课时只有使自己在不断的思考——选择——排除——确认——再反思的过程中才可以提高研修能力。
这一教研活动才会事半功倍,受益匪浅。
学生究竟怎样学的,教师究竟怎样教学生学得,是我们观课时要听、要看、要想的,当然,刚才上面说到的这些看、听、想是不是也需要我们教师观课时面面俱到呢?当然不是,究竟我们看的时候,听的时候,想的时候侧重点放在哪里呢?是由谁决定的呢?既然是观课议课,当然主要也是由我们教研组确定的观课点来决定的,我们的观课点确定的是什么,我们观课时就主要观什么,这就是现在的观课与以前的听课的一个大的区别,以前的听课,面面俱到,而现在的观课,主要是纵观整个课堂,围绕观课点去观,把这个观课点通过一节课,两节课甚至三节课,一学期的听、看、想、议,从而找到有效的策略,让教师心中最终明确:噢,原来课堂中我们要这样围绕教学目标去展开教学环节的设计;要这样去设计课堂中的问题;我们要这样去评价学生;我们要这样去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等等,这样一个观课点一个观课点的去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困惑。
以上是我针对观课的要素及观课时的要领——听、看、想谈了谈,下面我想说说在观课时我们如何选择观课视角。
(4)、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选择合适的观察视角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点:①首先,第一点观察视角的选择首先就是从我们刚才上面说到的那些观察要素中去做选择。
②观察视角的选择还主要取决于观察目的。
也就是说在确定观察视角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弄清楚本组成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现象与困惑,你比如:语文课中,我有时听到柴燕老师说到他们低段的“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识字兴趣的培养教师比较困惑,我们就可以将学生识字兴趣的培养作为观察视角,因为这就是我们观察的目的,当然,我们的观察目的也应根据教研活动的主题、内容、需要、侧重点等来确定,再分配给每个观察者。
③第三点就是观察视角必须是课堂上可观察、可记录、可解释的现象。
这三点应该是观察视角的最基本的特征了。
因为你确定的观察视角如果太笼统,太模糊,让老师无法观察、记录、那么课后老师又怎么可能对观察点做解释、做评议呢?④观察视角符合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双向需求。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因为,我们的观课议课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教学中的一些困惑问题、或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现象、通过观课来寻找解决的策略的。
这些现象或问题既是我们观察者中的问题也是我们授课教师的困惑或问题,所以说观察视角应该是符合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的双向需求的,也就是说,确定观察视角时要根据观察者、执教教师以及我们的合作体——整个教研组的需要来确定。
观察视角大致确定好后,这只是一个粗略的方向,接下来,我们还要根据观察观察视角这个大致的方向,来确定观课点。
观课点比观察视角更具体,范围更小,更易操作,下面我再说说观课点的确定。
环节二:如何确定观课点1、确定的观课点要具有普遍性、普遍性、易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