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印象管理

谈印象管理
谈印象管理

谈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是指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印象管理,有时又称印象整饰,印象管理是心理学家库利、戈夫曼等人提出的,是指人们试图管理和控制他人对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的过程。通常,人们总是倾向于以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相吻合的形象来展示自己,以确保他人对自己做出愉快的评价。

在我们学校,经常有一些公司会来选礼仪小姐,我有一位身材,相貌都很好的同学去面试,可最终哪些条件不如她的都被选中,她却意外落选,一问才知道,问题出在印象管理上,那些入选的都很注重形象,都穿上最合适的衣服,化了淡妆,极其慎重,而我的那位同学,却没有化妆,相比之下,就略输一筹了。虽然很多人不认同,可这却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当然,印象管理并不是只有外表的着装而已,它还体现在人们的行为、语言等各方面的表现上。好的印象管理往往会使人获得机会或得到认同,但不好的印象管理就会使人失去机会或受到冷遇。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进行印象管理呢,下面就谈一谈这个问题。

一般人们最常使的印象管理的策略主要有两种:

1、当个体试图使自己为某消极事件承担最小责任或想摆脱麻烦时,就可以使用降级防御策略。这类策略包括:

(1)解释:试图做出解释或为自己的行为辩护。例如,自己身体不适,或感觉不好,或者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因而影响了这件任务的完成等;

(2)道歉:当找不到合理的解释时,就为这一消极事件向老板道歉。这样的道歉不仅可以让人感到他的确有悔恨之意,而且,也会让人觉得这样的事情以后不会再发生了。例如,确实是上班迟到了,或者的确没有按时完成任务,这时如果先解释原因,往往会引起对方的反感,而如果能先表示歉意,再做出适当的解释,就更容易让人接受,而不至于影响自我的形象;

(3)置身事外:当个体与进展不顺利的某事不直接相关时,他们可以私下告知上司自己与某事无直接关系。使用这种方法,常常能使自己少受不好的事情的牵连。例如,当小组工作进展不顺利时,如果自己与这件事关系不大,就可以私下告诉老板,自己曾经反对这一计划,但被否决了。

2、当个体试图使自己对某一积极结果的责任最大化,或者想让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出色时,就可以使用促进提升策略,常常使用的这类策略有:(1)争取名分:当人们认为自己应该为所做出的积极成果得到应有的认可时,通常会采用这种策略。如通过正式的渠道让人了解自己的贡献,或者通过非正式的渠道告诉关键人物自己所取得的成果;

(2)宣扬:当个体已受到赞扬,但还想让别人了解自己比原先所认为的做得更多,影响更大时,常常会采用这种策略。例如,自己在小组工作

上的改革,不仅使小组现在的业绩提高了,而且还将使小组的竞争力增强。

(3)揭示困难:让人们了解自己尽管存在个人或组织方面的困难与障碍,但还是取得了积极的成果,这样就会使人对自己有更好的评价。例如,告诉别人,今年的成绩是在克服非典干扰的情况下取得,别人会更加高估今年所取得的成绩。

(4)联合:确保在适当的时间被看见与适当的人在一起,以让人们了解自己与成功项目的密切关系。例如,当上级来视察时,组长总是与组员在一起讨论问题,这常常会使上级觉得,小组所取得的成绩与组长关系密切。

当然应该在何时使用何种策略,这取决于个体所面对的情境。应用在对的环境,才能给人好的印象。

有人会觉得,印象管理是“墙头草”、“变色龙”、“伪君子”。在此强调,印象管理本身无好坏之分,所谓的好坏,只是人们对印象管理的事实加上了对于具体的人的具体行为进行评价的感情色彩。同样的印象管理,可以为了正当的目的,也可以为了卑鄙的目的;可以为了更好的以真实的面目示人,也可以为了以虚伪的面目示人。一切只看个人的目的。

社会心理学1

一、名词解释: 1.角色:是指个人或人们在群体及社会中由于占据一定的地位而显示的态度与行为模式的总和,或所应履行的职责。 2.角色冲突包括角色间冲突和角色内冲突。 角色间冲突:个体不同角色之间互不相容时产生的冲突。 角色内冲突:同一角色内由于不同的角色期望而产生的冲突。 3.角色期望:周围人依据某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角色,对其社会行为产生的要求和期望。 4.角色获得:能够按照社会期望形成自我,并在这个框架中行动。 5.角色扮演技术:是要求被试或受影响者在给予的情境中加以表现,从而学习充分地履行角色的方法。 6.参照群体:指个体从心理上把自己列入、与之对照,并在评价、态度、行为上和在规范与价值观形成上接受其影响的群体。 7.社会化: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8.印象管理:指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 9.图式:图式是过去经验中形成的关于人、群体、角色或事件等的一套有组织的认知系统或架构。 10.社会知觉:指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 11.归因: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或自己的行为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 12.归因偏差:人们在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既合逻辑又合情理的,会出现归因偏差。 13.决策:是指人们在对某些行动方案的知觉、具有正面的或负面的后果和成功的可能性等考虑的基础上,做出抉择的过程。 14.决策树:在决策过程中,采用图示表示的方法就是决策树。 15.态度:是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16.侵犯:指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17.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18.责任扩散:指也能提供帮助的他人在场时,人们倾向于认为他们自己的责任小了。 19.群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20.社会助长: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21.社会堕化: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22.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 23.冒险转移:指群体决策比个人决策更具有冒险性的现象。 24.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25.服从:是指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 26.依从:是指人接受他人请求而行动,使别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二、选择、填空: 1.社会心理学发展的三个阶段:思辨期、经验描绘期、实验期。 2.1908年,英国心理学家麦独孤出版《社会心理学导论》;美国社会学家罗斯出版《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正式出现。 3.1924年奥尔波特出版的《社会心理学》教材,被看成为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开端。 4.津巴多的“情节离奇的监狱”属于非实验法中的模拟研究。 5.社会交换理论由霍曼斯提出的。 6.格式塔学派勒温创立了群体动力学研究。 7.舒茨是人际行为三维理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每个人都有三种基本的人际需要,即包容需要、支配需要和感情需要。 8.角色扮演技术是由莫里诺在1960年创建的。 9.参照群体有规范作用、比较评价的作用。 10.社会化的影响因素有:家庭、同辈、学校、媒体。 11.伯恩斯认为自我概念有三种功能:保持内在一致性,决定个人对经验怎样解释,决定人们的期望。 12.主要的社会知觉偏差有晕轮效应、积极性偏差、证实偏差、后视偏差、虚假一致性偏差、自我中心偏差。(会判断是哪种偏差)

组织行为学(1) 2

名词解释; 1,个体:个体指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在社会地位、能力、作用上有区别的有生命的个人。是群体和组织的基础。 2,知觉:个体为了对环境赋予意义而解释感觉印象的过程。如果对事物各种属性的各部分及其相互关系的综合反应,称为知觉。 3,感觉: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人就会对其产生反应,当这个反应只属于事物的个别属性时,称为感觉 4,直觉:直觉思维是指不受某种固定的逻辑规则约束而直接领悟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直觉思维具有迅捷性、直接性、本能意识等特征 5,情绪:个体对生理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由事物的表面现象引起,带有冲动性和易变性。 6,情感:个体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由对事物的深刻认识引起,很少有冲动性。 7,激励:激励有激发和鼓励的意思,是管理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和活动。有效的激励可以成为组织发展的动力保证,实现组织目标。它有自己的特性,它以组织成员的需要为基点,以需求理论为指导;激励有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等不同类型。 8,群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集合体,他们遵守共同的行为规范,在情感上互相依赖,在思想上互相影响,而且有着共同的奋斗目标。 即是说,群体指具有以下特征的一群人a他们拥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在行为上互相制约b他们互相影响,互相依赖,彼此感到互相联系在一起,是一个整体c为完成共同的目标他们分工协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9,组织:组织是由2个或以上的人组成的为了实现某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联合在一起主动协作的社会单元,是对人的一种系统性安排。 从结构论上来讲,组织是为了达到某些特定目标,经由分工与合作及不同层次的权利和责任制度,而构成的人的集合;行为论上讲组织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有意识加以协调的活动或效力系统;系统,论来讲,组织是开放的社会系统,具有许多相互影响共同工作的子系统,当一个子系统发生变化时必然影响其他的子系统和整个系统的工作。 组织存在必备条件:组织是人组成的集合;组织是适应于目标的需要;组织通过专业分工和协调来实现目标。 10团体:指目的和志趣相同的人们以一定的组织形式所组成的集体 基础知识 1,观察生活中的现象,举例说明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个体工作状态的影响积极情绪愉快欢乐兴奋,消极情绪厌恶愤怒恐惧悲伤痛苦。①当人的心理活动受到激励时,人就会处在自觉主动的心理活动状态这种状态表现在人的意识活跃水平、情绪振奋程度和意志力强度等方面,从而直接导致行为效率的提高,反之则降低行为效率;②积极良好的心境使人朝气蓬勃,工作富有成效;消极颓丧的心境则使人精神萎靡,工作效率低,长期的心境不佳还会影响人的健康。例如,范进中举前抑郁,中举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观尽长安花”是他积极心境的写照;③热情是一种强烈、稳定而深刻的情感状态。热情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区分的标准主要看其指向的社会意义。例如,热情做好事,为人民服务,是积极的热情;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搞宗派,甚至为个人私利不惜铤而走险,这是消极热情;④激情是一种迅速、猛烈地爆发而有时间短暂的情感状态,例如,军队作战前的动员,鼓舞士气,这种情感是积极的激情;不考虑后果,危害他人和社会的激情便是消极的。积极情绪的影响,个体的动机加强,努力程度提高,工

章志光《社会心理学》(第2版)章节题库(第4章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圣才出品】

第4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印象形成过程中,个体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2009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第一印象 B.刻板印象 C.总体印象 D.客观印象 【答案】C 【解析】在印象形成中,个体所获得的信息总是认知对象的各个具体特征,但个体最终形成的印象并不停留在各种具体特征上面,而是在把各种具体信息综合后,按照保持逻辑一致性和情感一致性的原则,形成一个总体印象。 2.在形成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这是()。[2008年5月心理咨询师二级] A.平均模式 B.中心品质模式 C.加法模式 D.加权平均模式 【答案】D 【解析】许多人形成对他人的总体印象时,不仅考虑积极特征与消极特征的数量与强度,

而且从逻辑上判断各种特征的重要性。对他人的总体印象不是根据简单的平均结果,而是根据重要性确定出各种特征的权重,然后将权重与每种特征的强度相乘,最后加以平均。 3.一般说来,()更接近于大多数人印象形成过程的实际情况。[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加法模式 B.加权平均模式 C.平均模式 D.中心品质模式 【答案】D 【解析】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往往忽略一些次要的,对个体意义不大的特征,仅仅根据几个重要的、对个体意义大的特征来形成总体印象。这种印象形成的模式被称为中心品质模式。一般来说这种模式更接近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中印象形成的实际情况。 4.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称为()。[2007年11月心理咨询师三级] A.印象管理 B.印象形成 C.初次印象 D.印象修正 【答案】A 【解析】印象管理,亦称印象整饰,指个体以一定的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印

简述戈夫曼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社会学理论学期论文简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郭爽20101031222 2012/5/29

简述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20101031222 郭爽 【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戈夫曼拟剧理论思想的理解,从拟剧理论的视角出发,分析社会上访谈节目热度高和拟剧理论和社会污名问题之间的关系,并讨论由于污名问题对个人社会交往产生影响,从而成为社会问题 【关键词】拟剧理论污名访谈节目印象管理前台后台 人们经常说人生如戏,每个人在都在医生中扮演着角色,世界是一个大舞台,我们都在按照自己的角色表演一出戏,直到我们离开。早在17世纪,大文豪莎士比亚就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分将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就描述了出来,到20世纪的许多社会学家将关注放到研究人们社会互动中去,而其中戈夫曼更是将喜剧的理论创新的运用到符号互动论之中,系统的提出拟剧理论。 一、理论概述 戈夫曼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一书中全面阐述了拟剧理论的思想,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关注的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如何运用符号预先设计或展示在他人面前的形象,即如何利用符号进行表演,并使表演取得良好效果,其研究重点在“互动”,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在互相直接见面的时候,一个人与另一个人行动的交互影响。”他认为人与人在社会生活中的相互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表演。我们每一个人就像演员一样,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按照一定的角色要求在舞台上表演给观众看。在整个表演过程中,我们总是尽量地使自己的行为接近我们想要呈现给观众的那个角色,观众看到的是那个表现出来的角色而不是演员本身。当表演结束,演员回到后台以后他的真实面目才展现出来, 演员才又恢复其本来的自我。而后台是观众所看不到的地方,用于分隔舞台与后台的屏幕把通过表演展现出来的世界与真实的现实世界隔离开来, 社会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社会表演,人们在互动过程中按一定的常规程序(即剧本)扮演自己的多种角色,表演中人们都试图控制自己留给他人的印象,通过言语、姿态等表现来使他人形成自己所希望的印象(称为“印象管理”);为了实现印象管理,人们运用一些手段(外部设施和个人的装扮)装点门面。这里我们分析他的理论可以分为三部分:戏剧分析,印象管理和污名。 1.戏剧分析 在戏剧中,剧本、舞台、表演者与观众是不可缺少的因素,而戈夫曼用戏剧来类比人生,那么对应地,在社会生活这个大舞台上也存在着类似的组成因素:

第五章 社会认知

第五章社会认知 第一节社会认知概述 一、社会认知的定义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1947年在“价值与需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随着社会心理学对人际知觉领域研究热潮的兴起,社会知觉概念被等同于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指关于他人或自我所具有的各种属性或特征的整体反映,其结果即形成关于他人或自我的印象。 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及其对社会心理学的影响,社会知觉被社会认知一词所取代。 社会认知指的是个体通过人际交往,根据认知对象的外在特征,推测与判断其内在属性的过程。 二、社会认知的特征 选择性 互动性 防御性 认知的完形特性 三、认知启发 认知启发就是人们经常用以快速、简便的进行推理、得出结论的决策法则。 1.表征性启发 2.获得性启发 3.调整性启发 四、社会认知的图式 (一)图式的涵义和分类 涵义:图式是有关某一概念或刺激的一组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它包括对某一概念或刺激的认知、相关的各种认知的关系及具体的例子,其内容可以是特定的人、社会角色、自我、对特定客体的态度、对群体的刻板印象或对共同事件的知觉。 图式的分类: 人的图式——是一种心理上的认识类型,它描述了

典型的或者特别的个体。 自我图式——是指个体把自己加以分类和描述的方 式。 角色图式——是一种描述范围较宽的社会群体和角 色的心理类型。 事件图式——是指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 (二)图式在社会认知中的作用 1.帮助人们提取信息 2. 加快信息的加工速度,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3. 可以填补社会认知者所需要的信息 五、内隐社会认知 (一)内隐社会认知的含义 一般而言,内隐社会认知是指基于过去经验和已有认知结果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结构的驱使,在社会认知过程中,虽然个体不能在意识层面回忆某一过去经验,但这一经验又潜在地影响个体对社会信息的加工。 (二)研究内容 1、内隐自尊:指人们在对与自我相关或自我无关的客体进行评价时的一种自我 态度效应,然而这种态度效应是无法通过内省的方式被意识到的。 2、内隐态度,即过去经验和已有态度积淀下来的一种无意识痕迹潜在地影响个 体对社会客体的认识、情感倾向和行为反应。Greenwald等人将内隐自尊和内隐态度归列为内隐社会认知最重要的情感结构。 3、内隐刻板印象:内隐刻板印象的研究大多围绕内隐种族和性别刻板印象来进 行。 (三)研究方法 反应时范式 基本程序是给被试事先规定好一定的刺激,要求被试在刺激呈现之后既快又准确的做出反应,同时记录从刺激呈现到被试做出反应之间的时间,期间的时间延迟即为反应时。 1.内隐联想测验(IAT) 提出者:Greenwoald 它采用的是一种计算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反应时为指标,通过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的自动化联系的评估进而来对个体的内隐社会认知进行间接测量。 2.启动效应(priming effect) 指先前经验对当前刺激项目进行某种加工时所产生的易化现象,其实质是反应了一种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现象,在内隐社会认知的研究中,启动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四章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社会知觉与印象管理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第二节知觉他人、群体和自我 第三节社会认知:认识他人的 高级过程 第四节印象管理:控制他人 的社会知觉和认知 第一节社会知觉及印象形成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二、印象的形成 知觉是人对外界事物的整体反映,是人将感觉获得的信息进行选择、组合,从而形成完整映象的过程。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3 作用于人的信息有两大类: 一类是自然界中的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种种现象的信息;(非社会性信息) 另一类是由人的实践所构成的社会现象的信息,这里包括担任社会角色并具有人性的人、人际关系和群体以及各种社会结构和社会事件等。(社会性信息)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4 对非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通常被称作物知觉(object perception)或一般知觉(general perception)。 对社会性信息所形成的知觉叫作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5 社会知觉的概念最初是由布鲁纳(J.Bruner,1947)在“价值与需 要是知觉中有组织的事实”一文中 采用的,用以指出知觉不仅决定于客体本身,也决定于知觉者的目的、需要、态度与价值观,即指明知觉者的社会决定性。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布鲁纳 6 实验材料:一套硬币,有1分、5分、 10分、25分、50分等种种大小不同的 圆形硬币;另一套是与硬币大小形状相同的硬纸片。实验对象:30个家庭贫富不同的10岁孩子。 实验程序:先把两套材料先后投射在银幕上,让被试依次观看,然后移去刺激物,让被试画出刚才看到的硬币与圆形纸片。 实验结果:被试画出来的圆形大小和实际上看到的刺激物不完全相同,他们画的圆纸图形与实际的硬纸圆形的大小较一致,但所画的硬币圆形大小却远比他们看到的真正硬币大,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所画的硬币圆形更大。 社会知觉实验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7 社会知觉的内容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8 人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9 角色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0 人际关系的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1 群体知觉 一、什么是社会知觉 12 社会因果关系知觉 第 1 页共1 页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名词解释 1.人格(个性):指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在不同环境中一惯、相对稳定的、影响人的外显和内隐行为 模式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个性心理特征:个性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特征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 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 3.气质:是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不以人的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稳定的心理活 动的动力特征(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 4.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5.能力:是作为掌握和运用知识技能的条件并决定活动的效率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6.感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7.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8.社会知觉:又称社会认知,即个体对他人、群体及自己的知觉。对他人和群体的知觉是人际知觉,对 自己的知觉是自我知觉。 9.印象:指存留在个体头脑中的认知客体的形象。 10.首因效应:最初出现的信息影响最大。 11.近因效应:最新获得的信息影响较大,因为它在时间上离认知者最近。 12.光环效应(晕轮效应):个体对认知对象的品质一旦形成某种倾向性印象,就会用它评价认知对象的 其它品质。 13.刻版印象:人们通过自己的经验形成对某类人或某类事较为固定的看法。 14.定势效应:在人们头脑中存在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形象,当我们认知他人时,常有一种不自觉的准 备状态,按其外部特征进行归类,从而产生出定势效应尤其是初见。 15.态度:是个体对所处环境中的人物、事情及其它客体所持有的一种具有持久性、一致性的内在心理 和行为倾向。 16.正式群体:指那些由官方正式文件明文规定的群体。 17.非正式群体:指未经官方正式规定、自发形成的群体。 18.社会助长作用:也称社会促进,是指个体完成某种活动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他 人在场的形式有实际在场、隐含在场、想象在场。 19.社会抑制作用:指个体在与其他群体成员一起完成某种任务,或者有其他人在场时,会导致个体付 出的劳动比单独时偏少,效率不如单独完成任务时高。 20.从众效应:个体力求与大多数人在思想上和行为上保持一致的现象。 21.依从行为:个体接受他人的请求,使他人请求得到满足的行为。 22.群体凝聚力:指群体成员相互吸引及共同参与群体目标的程度。 23.群体规范:在某一特定群体活动中,被认为是合适的成员行为的一种期望,是群体所确立的一种标 准化的观念。 24.群体士气:是群体成员愿意为达到群体目标而奋斗的精神状态和群体态度,它源于成员对其所属群体 的认同感和满足感。 25.冲突:是个体或群体感受到另一方的不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并进行反击的现象。 26.人际关系:指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心理关系。 27. 印象整饰:也称印象管理。个体以一定方式去影响他人对自己的印象。即个体进行自我形象的控制, 通过一定的方法去影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使他人印象符合个体期待。

对“印象管理”浅见

对“印象管理”的浅见 ——关于“印象管理”的读书报告 【引言】:正如书中所说:“人类作为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总是在向周围的观众表演。所以,在不同程度上,我们始终在管理自己给他人营造的印象。”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即将要迈向社会这个大舞台,了解印象管理的知识更是十分必要的,所以我阅读了书上的相关内容后又查阅了相关文献资料,以下我将做简单的介绍。 一、什么是印象管理 按照书上的定义,印象管理即为:一个人通过一定的方式影响别人形成的对自己的印象的过程。人们在社会互动过程当中建立某种意义与目的的种种尝试都属于印象管理的内容。1我的理解是印象管理事实上指导着我们生活中所有的行为,它帮助我们预期别人对我们的希望是什么而调整自己的所作所为。所以,在人际交往中,你想获得别人好的评价,你想在自己未来的道路上起航,印象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自我监控”对印象管理的影响 书上在介绍印象管理时,提出了一个概念即“自我监控”。但是书上并没有给出明确定义。顾名思义,自我监控就是我们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并注意他人的反应。在自我监控倾向量表上得分很高的人会尽量按照别人的希望表现,他们表现得像社会中的变色龙——不断根据周围环境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自我监控能力差的人就很少关心别人是怎么想的,他们更多地受其内在的指引,从而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感觉和信念做事。事实上,成为这两种极端的任何一种都是对自己很不利的。过于八面玲珑会让人感到很厌恶,觉得你不值得信赖;而完全不在乎别人看法的人会让别人在心里对你有抵触情绪。所以我的看法是:印象管理其实就是在处理自我监控的尺度问题。这种关系其实是十分微妙的,就像书上举得例子:人们希望自己被别人看成是有才华的,但是又不能让人觉得你骄傲自大,又要表现出自己十分谦逊。所以人想要给别人留下一个好印象,必须平衡好自我监控的程度,既不能过于善变也不能像榆木疙瘩一样完全不顾他人。 1引自于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1959年

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作用

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作用

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作用:恰当的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可以使交往顺畅地继续下去。符号互动论强调参与社会互动的人要站在他人的角色立场去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可使人们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社会行为而使别人感到满意。戏剧论认为,当个人在别人面前出现时,他总是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及交往的性质。在社会互动中,每个人都竭力维持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景相吻合的形象以确保他人对其作出使之愉快的评价。如果能够成功地维持良好的现象,这个人就会受到周围人的赞许。每个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特别适合于该情境的同一性,从而称之为情境同一性。三种观点虽有差别,但都强调:他人总要形成关于我们的印象并加以指导他们同我们的交往 保持形象的一致性,是给人以良好的前提。1.等门槛效应,当个体先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2.门面效应,若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大得多。 怎么样的方法改变别人的态度?什么是态度改变的依据,有哪些指向:(一)信息源:1.一个劝说者被人们所信赖的程度即可信性,他对劝说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同以劝说的信息内容由几个具有不同可信性的人来发出,则高可信性者则比低可信性者具有更大的说服力。2.一个人喜欢劝说者,就易接受其影响;若讨厌劝说者,就易拒绝其劝说。(二)信息要引起态度改变,不光有赖于传达者自身的条

高。女性在相同困难下比男性更侵向于从众。对自己有信心的,对自己肯定人,从众性越低,反之亦然。(四)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 影响竞争和合作的原因:(一)相互作用的次数(二)奖励,对合作或竞争侵向的影响是极为复杂的。增加报酬对合作影响不大,但减少报酬则使人们倾向于竞争。但有时,即使报酬比较高,人们也有强烈的竞争倾向。(三)奖励方式,一方面指运用何种方式来强化行为的结果,涉及到:奖励类型;奖励频数;奖励的可接受性;奖励的对象;另一方面,指人际间奖励的互赖性。(四)信息沟通会起到促进合作的作用。沟通可以增加对方选择合作的机率。(五)威胁,所有合作的选择对使用威胁的一方都是有利的,虽然威胁有时会让双方受损,但使用威胁的一方的确比没有使用的一方得到更多好处。(六)社会文化因素,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个体在合作与竞争行为上存在一定差异。 沟通与社会化的关系,人们如何通过社会与个人相互作用即实现社会化又实现个性化?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社会心理学名词解释 角色期望:既然每个人在社会关系系统中处于一定的角色地位,周围的人也总要按照社会角色的一般模式对他的态度,行为提出种种合乎身份的要求并寄予期望,这就叫做“角色期望” 角色采择:按照别人的期望不断调节自己的行为与塑造自己 晕轮效应:当认知者对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或坏的印象后,他还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其它方面的特征,这就是晕轮效应 归因:所谓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行为原因的推论过程 侵犯:即侵犯行为,也称攻击或攻击行为,只有意伤害别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 亲社会行为:指一切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如助人、分享、谦让、合作、自我牺牲等 群体:也称作团体,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方式结合在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社会心理学中研究的群里为40人以下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 首因效应:人们在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中往往根据最先接收到的某些信息形成印象,这种最先的信息对人形成印象具有强烈影响的现象成为首因效应 近因效应:某些时候,人们最后所接受到的信息也能左右其形成的印象,这种最后接受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重要作用的现象称为近因效应 印象管理: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某种印象的过程,就是印象管理 态度:个人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合作:不同的个体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协同活动,促使某种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的结果得以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竞争:指不同的个体为同一个目标展开争夺,促使某种只有利于自己的结果获得实现的行为或意向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社会化的本质是社会经验的传递P75 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组织行为学期末复习总结

组织行为学 2011级政管03班---陈志意 1.组织—p.2 答:是指一些人为了达到某种共同的特定目标,而结合形成的人际关系系统。 2.组织行为—p.6 答:泛指组织条件下组织中的个体、群体以及组织整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包括内隐的心理和外显的行为。 3.组织行为学—p.8 答:是指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以及组织整体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及其规律,提高管理人员预测、引导和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 4.晕轮效应—p.30 答:晕轮效应是一种以偏概全的倾向,通过知觉对象的部分特征推论其他特征。 5.归因—p.30 答:观察者为了预测和评价人们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过程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6.定势—p.31 答:是指以前的心理活动会对以后的心理活动形成一种准备状态或心理倾向,从而影响到以后心理活动的进行。 7.归因偏差—p.32 答:(1)基本归因偏差:人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部或个人因素的影响。 (2)行为者与观察着偏差:行为者倾向于强调外部环境等不可控的因素,作出外部归因;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为者本身的特质因素,进行内部归因。 (3)自我服务偏见:个体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功归因于内部因素,而把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倾向于给人留下好印象,自我标榜。 8. 印象管理—p.33 答:就是个体试图影响和控制别人对自己的社会知觉或者对自己的归因的过程。包括:自我提升的印象管理策略—使自己看起来比实际更加出色或者试图增加自

己对某个积极结果的影响作用。 防御式的印象管理策略—就是尽量避免别人将某个消极结果的责任归因于自己。 9.人格—p.37 答:是指人们所具有的个体独特的、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10.自我效能感—p.40 答:就是个体关于自己能够成功地完成某项任务的信念,就是个体对自己能力的自信心,包括:水平、强度、概化程度。 11.控制点—p.40 答:就是个体所认为的直接影响自己行为的原因,即内部原因还是外部环境。由此可分为:内控型个体、外控型个体。 12.自我监控—p.41 答:是指为了给他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采取不同行为模式的人格特质。自我监控水平高的个体倾向于随着环境改变自己的行为。 13.态度—p.43 答:是指个体对客观事物、人或事件以一定方式做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包括情感成分、认知成分、行为意向成分。 14.认知失调理论—p.44 答:认为当一个人不同的认知元素之间出现了不和谐的时候,或者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就会引起个体内心的不自在。 15.学习—p.54 答:由于经验造成的个体相对持久的行为改变。包含学习意味着改变、改变是持久的、改变来自于经验。 16.心理契约—p.62 答:是指个体与组织之间隐含的没有明文规定的双方各自的责任以及对对方的期望,包括组织对员工的责任和员工对组织的责任。 17.个人-组织契合度—p.66 答:是指员工个人的特征或偏好与组织的文化和气氛是否相一致,也就是个体人

印象管理

印象管理 第一印象,也被称为首轮效应。一个人永远没有第二次给别人第一印象的机会!(美国艾伯特·梅拉比安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一个信息的传递)七秒钟 人的印象形成=55%形体+38%语音+7%语言 任何人都没有机会重塑给别人的印象,管理好自己的形象, 管理好你要传递的印象. 一、形体: 一个人在讲了一句话,重要的不都是你说了什么,别人听到了什么,而是你做了什么,别人看到了什么。 (比如:你听到一句话,说那个人说话好象不太高兴哟,如,我们去买衣服,可以试试吗,对方说,不买就别试,你出来会说,你看他那个样子。)所以,很奇怪吧,感受别人的语言是什么捕捉到的,眼睛,沟通原来还是需要眼睛的。 也就是你的每一个举手投足之间,都向别人讲述着你的故事,你的故事好听吗,有没人愿意坐下来,听下去,是不是全在你自己的表达方式,包括你的着装,你的表情,你的眼神,你的动作,你的肢体,所有这些呢,这部分占了整个印象的55%。 这么一个重要的环节,遗憾的是我们对自己的肢体语言并不了解, 我们每天说话,但你会说话吗,说的话有效果吗?比如你是你自己,但你现在能看见你自己吗,如果你面前没有全身镜的话,就算有,是不是也只看到了一部分?对吗?

二、语音 “我没说你偷了他的钱包”。我不点标点,看看文字本身,能概括出几种意思?不只一种的含义,如果意思相反的话,就会有分歧,有了分歧就会有纠纷。 这也就不难解释,我们一生当中,会说很多话,但未必每个人说的每一句都十分受用,对吗?有的人说的话,总是达不到他想要的目的,说得不好听点就会是废话。 如果我们在职业生涯中长时间,操持这种无效的沟通,会对我们产生什么影响呢?也许你内心是团火,但别人不一定会感觉的到。 也就是,说话每个人都会,但你说出说出去的话,有多少是有效果的?也就是你的接人待物,你的交际方式,是不是受他人欢迎呢? 语音的成分包括什么呢?语气,语调,也就是你说话的语气,语音,语调,不一样,别人听到的感受就不一样。 那这些是由什么来决定的呢,今天你心情好或不好,说话的语气会一样吗,嗯,肯定是不一样的,即使你敬业精神可嘉,也不能保证每天都是一样的。 它是由情绪也就是态度决定的,你的声音是由态度决定的,从你的声音上能感受到你的态度,这部分占了整个印象的38%,(语音语调)。 三、语言 所以在这样与人相处的前提下,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去伫立在别人面前,才最容易被他所接纳,这是我们在与人交往时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好了,一共是93%,还剩7%就是文字本身,我们有多少把这7%误当作交谈的全部?

心理学十大效应讲解

一、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二、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原理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三、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

第三章 社会知觉——社会信念与判断

社会心理学之三 我们如何解释他人 基本归因错误 ●人们在归因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 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 ●这种个体在归因时低估情境因素作用的倾向,被李〃罗斯(Ross, 1977)称为基本归因错误 (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 我们为什么会犯归因错误 ●认知和情境意识 ●文化差异 认知和情境意识 ●行动者和观察者的不同 ●归因理论学家指出:当观察他人和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时,我们的观点会有所不同。 ●当我们成为行为的执行者,环境会支配我们的注意;而当我们观察别人的行为时,作 为行为载体的人则会成为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模糊。 认知和情境意识 ●聚焦观点偏见(the camera perspective bias) ●在一些实验中,要求实验者观看审讯过程中嫌疑犯认罪的录像。如果他们从聚焦在嫌 疑犯身上的摄像机的角度观看认罪过程,他们会认为罪犯的认罪是真诚的;如果他们从聚焦在审讯员身上的摄像机的角度观看,他们就会认为嫌疑犯是被迫认罪的(Iassiter & Trvine, 1986)。 文化差异 ●西方式世界观的人,更可能认为是人本身而不是环境导致了事件的发生,在这种文化 下,用内部原因解释人的行为更加受社会所赞许。 ●但是东亚文化下的人们通常对环境的作用格外敏感。因此,当意识到社会环境的影响 作用时,他们很难想像到他人的行为还与他们的内在特质相关(Masuda & Kitayama, 2003)。 ●基本归因错误的原理是什么 ●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内在特质而非环境是一种有效率的行为。 ●我们的特性通常会引导我们选择自己的环境。 ●“银行家穿的很保守,可能是这种职业的要求,也可能是保守的人通常会选择这种职 业。”——吉尔伯特和马隆 基本归因错误的原理是什么 ●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支持琼斯对基本归因错误的解释——行为是内在倾向的相应反应 ——对应偏见(correspondence bias)。 ●归因错误的根本性在于它在本质上影响着我们的解释。 基本归因错误的原理是什么 ●那些将贫穷和失业归因为个人特质(“他们就是太懒、太没有追求了”)的人通常赞成政 府的立场,并不同情这些人。

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作用

印象管理在人际交往中作用:恰当的印象管理是人际交往的润滑剂,可以使交往顺畅地继续下去。符号互动论强调参与社会互动的人要站在他人的角色立场去了解别人如何看待自己,这可使人们能够有效地控制自己的社会行为而使别人感到满意。戏剧论认为,当个人在别人面前出现时,他总是试图控制别人对自己形成的印象及交往的性质。在社会互动中,每个人都竭力维持一种与当前的社会情景相吻合的形象以确保他人对其作出使之愉快的评价。如果能够成功地维持良好的现象,这个人就会受到周围人的赞许。每个社会情境或人际背景都有一种合适的社会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特别适合于该情境的同一性,从而称之为情境同一性。三种观点虽有差别,但都强调:他人总要形成关于我们的印象并加以指导他们同我们的交往 保持形象的一致性,是给人以良好的前提。.等门槛效应,当个体先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为保持形象的一致,他更可能接受一项重大、更不合意的要求。.门面效应,若某人提出一个很大而又被拒绝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大得多。 怎么样的方法改变别人的态度?什么是态度改变的依据,有哪些指向:(一)信息源:.一个劝说者被人们所信赖的程度即可信性,他对劝说的效果有显著的影响。同以劝说的信息内容由几个具有不同可信性的人来发出,则高可信性者则比低可信性者具有更大的说服力。.一个人喜欢劝说者,就易接受其影响;若讨厌劝说者,就易拒绝其劝说。(二)信息要引起态度改变,不光有赖于传达者自身的条件,还

必须通过沟通,依仗沟通的方式达到目标靶。但还取决于沟通本身的许多变量。.差异指传达者发出的态度信息和目标靶原有的态度在程度上的差异。.恐惧唤起是否有效产生态度改变,取决于三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事件的有害性;()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处理响应的有效性。.一面性或两面性,在劝说时,当听众与劝说者观点一致或对问题不熟悉时候,单面论证效果更好;若听众与劝说者观点不一致,面对的问题又熟悉,双面论证好。()新颖与重复。(三)态度改变是被劝说者自身的事。.信奉或承诺;.预防注射.分心 影响侵犯行为主要因素:一,情绪唤起水平,个人的总体情绪唤起水平会直接影响到他的侵犯行为。二,道德发展水平与自我控制,个人的道德发展水平越高,也就越容易从他人利益的立场感受和思考问题,也就对别人的侵犯行为也就越南发生;自我控制也是直接与侵犯行为相联系的个人品质因素;三,社会角色与群体的影响;当社会对一种特定的社会角色较为容忍时,人们的侵犯性会明显增加。群体的相互作用,可导致人们侵犯性的增加。四,大众媒介 影响从中主要原因:(一)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二)群体的规模,人们的丛中性是随群体人数的不断增加而上升的。(三)肯定程度与个性特征,人们对自我判断的肯定程度越高,相应的行为从众率也越低。但随着问题的模糊性增加,人们会由于真身的判断失去明确的参照而倾向与从众。问题难度越高,从众率也越高。

[案例6 社会知觉、印象管理] 苹果电脑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

[案例] 苹果电脑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熟悉计算机的人,大概没有人不知道那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这只小小的苹果自创立之初仅仅10年时间,就占领了世界市场8%以上的份额,让IBM这样的大牌公司着实吃了一惊。又一个10年之后,当众人都在为这种苹果敲响丧钟时,它却再一次进发出亮丽绚烂的火花。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商界奇迹。而总裁史蒂夫·乔布斯(SteveJobs)先是公司的创建者,后是救世者的形象,更是名扬四海,谱写了创业史上的神话。不管你是他的崇拜者还是厌恶者,都会对乔布斯的领袖魅力不容置疑。 那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真正的含义取自于背叛上帝的亚当和夏娃偷吃的禁果,暗喻苹果电脑是PC领域的叛逆者。这种形象也恰如其分地勾画了乔布斯本人的特点。乔布斯成长于美国张扬个性的20世纪60年代,他从小特立独行,刻意塑造一个不同寻常的形象,执意要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叛逆”。尽管有父母的悉心照顾,但他却努力使自己看起来像个四处流浪了多年的孤儿。他的很多行为在外人看来十分古怪,离经叛道。例如,上大学没多久却又退学;与同伴一起远赴印度要进入修道院修行;在进入阿塔利(Atari)公司时,他每顿饭只吃酸奶和水果,并相信这种饮食习惯可以免去洗澡的麻烦。 即使在苹果公司蓬勃发展的时代,乔布斯也总是一副不修边幅的外表出现在众人面前。人们对他的描述是“瘦削、邋遢、留着长发、满面风尘、穿着破牛仔服、脚上趿着拖鞋。甚至在吃饭时也会把脏脚丫放在桌上,晃来晃去”。这与企业界那种西装革履的正统形象格格不入,也触怒了华尔街的不少名人。 乔布斯的管理方式曾被戏称为“愤怒管理”(anger—management),他喜怒无常,经常在公司里上蹿下跑,对自己的手下大喊大叫。甚至在与雇员谈话时,一句话不投机就把人辞掉。他粗暴,常出言不逊,脏话连篇。他独断专行,用他的话说,“要么照着去做,要么滚蛋”(my—way—or-the—highway)。正是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和排他的绝对主义,使得Mac机得以诞生。但是,这种管理方式也显然是不利于一家公司长期稳定地发展。终于,喜怒无常、骄傲粗鲁的乔布斯在1985年初权力争斗失败,被John Sculley扫地出门。 1998年8月,乔布斯受命于危难之中,回到苹果任职临时CEO时,人们看到了多年风风雨雨对乔布斯的改变。他依然带着一贯的自信和坚韧,但同时又多了一份成熟和平和。工作也比以前人性化多了,他在具体的工作中并不过多插手,更多关注于需要进行协调的工作,譬如在财政、市场和交易等方面。20年前帮助苹果创造奇迹的硅谷公关之王里吉斯·麦肯纳(Regis Mckenna)说:“乔布斯成熟了。你知道我是怎么判断的?因为他一回到苹果,就虚心地向许多人请教,而且认真地听取了意见。他已从失败中学会了许多东西。” 在他带领下推出的iMac大获成功,使公司迎来自1995年后的第一个盈利财年。接着,又推出了全新iMacDV.G4、iBook,在短短一段时间内竞然推出这么多成功出色的新产品,令人目不暇接。1999年,美国“洛杉矾时报”评选出了“本世纪经济领域50名最有影响力人物”,史蒂夫·乔布斯与另一名苹果公司创办人沃兹尼克并列第5名。史蒂夫·乔布斯也是跻身“洛杉矶时报”排行榜前10名中唯一一位仍然活跃在商业经济第一线的企业家。 今天的乔布斯衣冠楚楚,风度翩翩,口若悬河,与20多年前创办苹果公司的那个不修边幅的大学生相比,完全判若两人。 问题讨论: 1.之前和之后的乔布斯给人们留下了什么样的不同印象? 2.你认为乔布斯使用了什么样的印象管理策略? 3.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使用印象管理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