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政治经济关系
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的变动和文艺成就
![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的变动和文艺成就](https://img.taocdn.com/s3/m/23033c49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0f.png)
明清时期政治经济的变动和文艺成就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重要的两个朝代,政治经济和文艺成就的变动都在这两个时期中得到了体现。
明朝是中国的封建时代,而清朝则是中国的封闭时期。
这两个时期的变动对中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变动明朝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鼎盛时期之一,其经济和政治地位均相当稳固。
在这个时期里,中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制度,国家的资源和人力都被整合起来,方便了国家管理。
同时,明朝时期的商业繁荣也使得经济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由于明朝时期的大量对外贸易,西方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也逐渐加深。
在这个时期里,涌现出来了许多的“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遗产。
明朝时期的文艺成就明朝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座座光辉之山,尤其是文学成就。
明代的文学成就,早期以汉文四大家为代表,后来走向文艺复合型;先是五福神民歌,后是昆曲、豫剧、评话等各种剧种;同时亦出现了极具时代特征的小说《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
这些文化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和风俗习惯,不仅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同时也是后世了解历史和社会风貌的宝贵资料。
清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变动清朝时期是中国正统封闭时期的代表,较之于明朝,清朝更注重统治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但是,在经济方面,由于封闭政策的实施,经济的发展存在大量的局限性。
清朝经济的动态并非自主发展,反而更多地接受西方各类现代化产业的引入。
矛盾的是,这种现代工业与中国传统手工业之间存在着大量的割裂。
清朝时期的文艺成就尽管清朝时期的文学成就相对而言难以与明朝时期相比,但是,在艺术、文化和音乐方面,清朝社会的成就同样不容小觑。
在做作品中,清朝先后创造了各种形式的艺术,其中立体雕刻、壁画、工艺美术等领域均有良好的成就。
此外,在清代,书法艺术也得到了极好的发展,清代大书法家如翰林院编修石达开、著名画家、书法大家王铎、著名书画家朱耷等,都是清代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
艺术概论问答与论述题
![艺术概论问答与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90831014168884868662d60d.png)
艺术概论问答与论述题1.简述审美情感的含义审美情感是审美主体对客观对象是否符合自己的审美需要所作出的一种心理反应。
它在创作活动中是联系感知、表象、想象、联想、理解、判断等心理因质的中间环节,是推动艺术创作思维进展的内驱力。
2.简述艺术接受中的共鸣现象(1)共鸣是指在鉴赏过程中,接受者为作品中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及人物命运所打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状态。
不同时代、阶级、民族的鉴赏者,在鉴赏同一部作品时,可能会产生相同或相近的审美感受,也可称作共鸣(2)艺术鉴赏活动之所以能够产生共鸣效应,一方面说明了艺术作品本身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也显示出艺术作品的思想、情感内蕴触及或潜入了欣赏者的思想、情感体验的深处。
3.简述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
艺术活动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
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良好的政治环境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
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对人们的政治思想产生一定的作用,从而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4.(论)论述艺术活动的构成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代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系统分解为四个构成要素或四个环节,即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
(1)客体世界是指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
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作主体观照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将其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是艺术生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
(3)艺术作品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多种艺术信息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
从美术作品中解读美术与政治的关系
![从美术作品中解读美术与政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209a0fd3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7.png)
艺术研究•128文/钟亮从美术作品中解读美术与政治的关系内容摘要 美术与政治隶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但两者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摩擦或相互影响,且在一定程度上密不可分。
古今中外,不少美术作品记录了当时某一个政治人物、政治事件或社会变革,作品从而得以载入史册。
这些作品中或多或少的刻上了那个时代的政治烙印。
本文主要以比较典型的美术作品为载体,解读美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政治思想,同时,借助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理论,来理解和分析美术与政治的关系。
关键词 美术;政治;经济;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美术的发展通常随着政治的变化而改变。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分析以下两种说法:一是认为美术是政治的附庸,从属于政治,二是认为美术是完全独立的,并且在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规律,不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皆存在一定的偏差,综合这两种观点,美术在发展的过程中已逐渐独立成一门学科,且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但不是完全独立的。
美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表现的方式不同,它很有可能受到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影响,不能说谁决定谁,谁影响谁,只能说它们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美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上层建筑中则处于另外一种地位,它不能直接反应经济基础,只能通过政治这个中介才能联系经济基础。
因此,美术必然受到政治的强大影响,美术作品也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
1 从《清明上河图》分析美术与政治的关系美术反应现实的政治生活,任何美术作品,都或多或少、或隐或现、直接或间接的表达一些政治观点或政治倾向。
以国内的美术作品为例。
首先,从张泽端的《清明上河图》来看,“清明上河图”中的“清明”二字即指,清明时节人们祭拜先祖的节日,同时,也标志着万物复苏、气清景明的节日。
“上河”二字即指清明前后汴河通车的时期。
水上贸易活动频繁,食物、布料、瓷器、药品和其他物品通过运河运往世界各地。
车水马龙的街道、熙熙攘攘的人群、鳞次栉比的街道、形态各异的市民,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城市生活画卷。
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四大因素分析艺术组织的影响
![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四大因素分析艺术组织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500d8a1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3.png)
政治经济文化技术四大因素分析艺术组织的影响
1、社会为艺术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环境,推动艺术的发展。
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艺术的发展。
政策的鼓励、经济支持、文化的传播以及先进的科技,都会促进艺术在内容与形式上的发展。
2、社会也会制约艺术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政治方面。
落后的社会政治制度严重阻碍了艺术的发展,甚至使得艺术出现倒退,比如中国秦朝的焚书坑儒,欧洲中世纪的政治制度也严重打压了艺术的发展。
3、艺术对社会的影响艺术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文化审美功能,丰富着人们的文化世界,提高人的审美情操。
除此之外,艺术还具有其他重要的社会功能。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68e409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9c.png)
《艺术概论》课后题答案整理第一章艺术本质论1艺术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关系如何?P23 答: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并从根本上说是为经济基础所决定的上层建筑,它反映经济基础,也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P232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P30、31、32 P33、34P34答: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反过来又可以影响和改造人们的道德观念,起到移风易俗的作用,进步的艺术总是努力反对旧道德、建立新道德,目的在于破坏旧的经济基础建立新的经济基础。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3.艺术同宗教、哲学等特殊意识形态的关系?P36、37 P38答: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
艺术与宗教:首先,宗教对艺术的影响,从根本说是对艺术的否定,宗教与艺术的关系是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的关系,他们都反映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如同与政治、道德、宗教的关系一样,是上层建筑各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关系,相互影响关系。
4.为什么说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艺术反映什么样的社会生活?艺术以什么样的方式反映社会生活?答: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1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
![1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517519ef6294dd88d0d26baf.png)
1艺术在社会中的位置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是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
2艺术与经济的关系:经济决定艺术,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
3艺术与政治的关系政治对于艺术是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平行的关系。
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4艺术与道德的关系道德是人们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和阶级关系而形成的关于社会生活的规范,能指导人们一般的言论和行动,也能影响艺术家的思想意识及其在艺术作品中对于社会生活的反映。
艺术同政治、道德等“中间环节”的关系,是在上层建筑领域内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
它们一方面不是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艺术与经济基础的联系必须通过“中间环节”,因此,影响不可避免。
5艺术与宗教、哲学等意识形态的关系艺术与它们之间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滲透的关系。
A、艺术与宗教的关系艺术与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一定历史时期,是相互影响的;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当宗教成为支配的社会意识形态时,宗教对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而艺术也反映出一定的宗教观念,给宗教以影响。
最终决定宗教和艺术发展的是经济基础,它们反映经济基础,为经济基础所决定。
B、艺术与哲学的关系哲学作为一定的世界观,必然要对艺术创作互动发生影响,艺术不但要反映一定的哲学观念,而且给一定的世界观的形成以积极的影响。
6艺术用形象反映世界形象:就是艺术家所创造的体现着他的审美理想的具体可感的现象形态,就是艺术家的创造结果,也是受众的审美对象。
艺术形象有三大特性:具体性、概括性、感染性。
7艺术典型:在作品中,艺术典型就是高度真实和高度概括的艺术形象。
它一方面以非常鲜明生动的现象和特殊性充分地、集中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普遍性,同时它又凝聚着创作主题突出的个性、真挚的情感和独特的审美创作。
艺术典型必须具备鲜明生动的个性,并以特殊的个性表现其普遍性。
从公共艺术看美术与政治的关系
![从公共艺术看美术与政治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80254ed84028915f804dc23f.png)
术品做媒,或化干戈为玉帛Biblioteka 的,或锦上添花, 可谓成功的政治推手。
转向西方,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很强调艺 术家为政治服务,他的理想国就对艺术进行谨慎 而严肃的“清洗”,只保留歌功颂德、充满激昂 斗志的艺术形式,用以教育统治者及民众。亚述 帝王壮丽的宫殿建筑、古埃及浮雕纳米尔石板、 古罗马图拉真记功柱、凯旋门、奥古斯都像、法 国凡尔赛宫,都不啻为各统治历史时期的实体纪 念碑。19 世纪法国雕塑家罗丹的公共性纪念雕 塑《加莱义民》以创造性的开敞空间的艺术手法 纪念了了六位英勇赴义的爱国英雄,以至于加莱 市民称罗丹为“第七位英雄”。二战期间,希 特勒对现代艺术的厌恶是闻名遐迩的,并斥之为 “颓废艺术”,因为纳粹认为抽象、晦涩的形式 难以为大众理解,对大多数民众起不到任何宣传 作用。同时深陷战争,在苏联,列宁的“纪念碑 宣传计划”成功实现了艺术服务于革命的目的。 20 世纪的欧洲美术早已走向现代主义,而同时, 与其隔海相望的美国则把现代主义看作是外来、 危险和病态的,“工业进步政府当局”在大萧条 时期受到了墨西哥政府的纪念性壁画启发,制订 了“联邦艺术计划”,以工代赈,不仅使艺术家 获得资助得以生存,而且大批写实、易懂的公共 壁画作品在当时都起到了鼓舞人心、稳定社会的 积极深远的政治作用。今天,以美国为例,罗斯 福总统纪念园、华盛顿特区的越战老兵纪念碑、 洛杉矶的《比迪·梅森》等等,依然作为成功的 公共艺术作品,与各自那段历史一起被纪念着。
在国家掌握资源、拥有话语权的公共艺术 领域,美术与政治二者的互涉关系尤为明了,也 更加敏感。本文将就此命题所涉及的部分问题进 行提示性的简要梳理与说明。
一、公共艺术与政治的天然联姻 “政治就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 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资源的权威性分 配的过程”。[3] 可见,“公共”与“权力”是“政治” 的两个核心语汇。不难想象,一个人的政治,本 身就不存在逻辑或现实的可能,只有当群体、社 会存在时,“政治”一词才成为可能。因此可以 说,“公共”与“政治”二者互为题中应有之义。 那么,公共艺术与政治的关系之紧密也就不难解 释了。抛开内容、题材不论,仅就公共艺术这一 形式本身而言就与政治天然相联。因为首先在公 有制国家,公共空间的所有权在政府、国家、人民, 其使用权的实施也会通过公民权力的方式加以落 实,此外支撑公共艺术的社会资源也掌握在国家、 公众手中。而在私有制国家,虽然大多数物理空 间属私,但面向公众的公共艺术也已因“公共”
浅谈艺术与政治——碰撞与交融
![浅谈艺术与政治——碰撞与交融](https://img.taocdn.com/s3/m/7e710323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70.png)
2018-11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我们知道经济基础是社会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宗教,艺术等观点或者说是观念,以及相应的政治与法律制度。
当然政治对于艺术的影响是巨大的,但是最终决定艺术的还是经济。
而政治和艺术之间的关系又是什么呢?艺术通过“中间环节”联系于经济基础,而政治就是这个中间环节之一,也可以说是最有影响的一个中间环节。
正如列宁所说:“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
马堡中是一位在“文革”结束后成长起来的北京艺术家,他拥有了给绘画中的人物和环境注入生命的能力。
在马堡中看来,艺术市场的全球化的影响在所难免,受到西方主导文化和艺术习惯影响的艺术因而容易获得人们的喜爱。
他对本民族的文化价值抱有一种自豪的认同感,这些特征显现在他的作品主题中。
他通过对报纸和历史图象文献的改造,并把它们应用在他的作品中。
像中国民俗画家那样,通过对复杂形式的运用和对色彩的构造,马堡中在作品中为这些人物和事件提供了一种新的看法。
这些国家的领导者们被含蓄地描绘成某种意义上的权力执行者,马堡中没有直接去判断他们的成功或失败,而是展示一群在公共活动中忠实地执行指派任务的人物形象,但他们的决策塑造了时代的历史进程。
这种艺术与政治之间建立的联系是艺术家主动建立的,但是他依然确信艺术本身也是文化力量的表现形式。
当艺术家将自己的目标确定为追求有益于人类美好生活的知识和理解的时候,艺术家的声音就应作为一个具有良好组织社会的必要部分。
而艺术家作为艺术创造的主题,其政治思想决定着他的发展走向。
实际上在有政治的社会中,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不可能存在,任何的艺术品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一定的政治观点和倾向。
例如从视觉文化和符号来说,政治领域中,那些公众人物都具有高超的书法技艺,且受到过良好的书法艺术的训练。
古代帝王嘉奖有功之臣都会赠与牌匾,而牌匾上的字则是皇帝亲自所写,这代表着权力与荣耀,也是皇帝对于有功之臣的庇护。
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
![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https://img.taocdn.com/s3/m/51d5fa7a1711cc7931b716c2.png)
8
ART
实例告诉我们:
这些描述经济与艺术发展不平衡的经典例证是值得深 思的。虽然这个十分著名的观点,总成为主张“艺术独立 性”的鼓吹者们的重要理论依据,但也同样受到标榜马克 思主义立场的人士的进一步抢白,认为这种“不平衡关系 ”只能佐证艺术与经济关系的间接性,却不能成为否定经 济基础、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对艺术活动根本制约和决定的 作用的理由。
12
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Cable
TV Networks
Broadcast
Wireless
Filmed Entertainment
International Multichannel
13
1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艺术设计的技术性、经济性、文化性 决定了只有社会经济高度发展才有艺 术文化的繁荣。从艺术其本身的发展 来看,现代设计的起源有两个显著特 征,其一是劳动的分工,其二是生产 工艺的改进使得大规模生产和低消耗 成为可能。艺术设计的每一次飞跃和 进步,都处在因社会分工而造成的社 会经济高度发达的时期。
25
14
1
社会经济的发展是艺术设计繁荣的基石
首先,因为社会经济发达,随着人们 生活水平和自身素质的提高,人们不 再仅仅满足于商品的物质性功能,而 越来越重视消费过程的精神享受和审 美快感,社会需求加大、人类文明和 审美情趣的提高,为艺术设计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并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其次,社会经济高度发达时期也是 社会观念大变革、大解放时期,为艺 术设计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思 想和思维空间。
18
2
艺术设计的发展是社会经济腾飞的翅膀
其次,艺术设计所带来的,不仅是精 神上的愉悦与享受,更重要的是,它 可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艺术设计 是把预期目的和观念具体化、实体化 的手段,是人们进行经济建设活动的 先期过程。它的本质是人们对将要进 行的经济建设活动作出艺术化的设想 和筹划。总体来看,这种设想和筹划 是进步的,发展的,甚至是超前的。 从这个意义上,也说明了艺术设计是 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
关于艺术生产与经济生产的不平衡关系
![关于艺术生产与经济生产的不平衡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98b04d13fad6195f312ba650.png)
关于艺术生产与经济生产的不平衡关系在《艺术与经济学研究》一书中有讲到艺术生产与经济生产的“不平衡关系”的问题。
具体来说,艺术作为人类的一种特殊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不一定是同步的,物质生产水平高、经济繁荣,不一定能带来艺术的繁荣和高水平。
马克思就曾以繁荣的古希腊艺术为例,说明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并非是成正比的,古希腊开创了文化史上第一个艺术繁盛期,并构成整个欧洲文化的一个“高不可及的范本”,但随后的物质生产的发展进步,却未能使古希腊艺术获得进一步繁盛,如其艺术代表形式“神话”、“史诗”便停滞了。
这样的例子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并不鲜见,比如,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动荡,经济衰败,灾荒连年,战争不断,是中国政治上最黑暗、混乱的时代,“却是精神史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我们还可以以中国盛唐时代为例,虽有李白、杜甫这样伟大的诗人出现,纵观整体,却未必就构成了中国文艺的高峰时期,至少无法与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水平成正比。
18世纪末19世纪的德国,物质生产是落后的,却产生了歌德、席勒等一批杰出的艺术家、思想家。
19世纪的俄罗斯,是其文学艺术的空前高峰期,但此时俄罗斯的经济却相当落后,甚至还残存有农奴制。
这些描述经济与艺术发展不平衡的经典例证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但是在此并未进一步阐述这一现象存在的原因,仅一句话精炼的概况了它最根本的原因,即是虽然经济条件构成了艺术发展最为深层的基础,但物质生产并不直接决定艺术生产,经济对艺术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往往是通过上层建筑的政治、宗教、道德、哲学等中介的影响实现的。
(P116)但是艺术经济学作为一门新的学科,一个全新的课题,像笔者这类初涉艺术经济学的问题时还是很感陌生的。
所以笔者认为在这里有必要对艺术生产与经济生产“不平衡关系”的问题做更深入的研究。
一、关于艺术生产理论艺术生产理论有一个形成的过程,是马克思在《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中国历史上文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典型例子
![中国历史上文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典型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89773329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16.png)
中国历史上文化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典型例子举例说明艺术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并解释艺术发展的演变轨迹例如,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社会动荡,经济衰退,饥荒和战争不断。
这是中国政治上最黑暗、最混乱的时代,但“这是精神史上最自由、最自由、最富有智慧和激情的时代”,“也是最具艺术精神的时代”(见宗白华的《美学漫步》);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德国的物质生产落后,但它产生了一些杰出的艺术家和思想家,如歌德和席勒。
19世纪的俄罗斯是文艺的鼎盛时期,但当时经济相当落后,甚至存在农奴制。
这些经济和艺术发展不平衡的经典例子值得思考。
尽管这一非常著名的观点一直是“艺术独立”倡导者的重要理论基础,但它也被那些蔑视马克思主义立场的人进一步强调,认为这种“不平衡关系”只能证明艺术与经济之间的间接关系。
然而,它不能成为否认经济基础和人类物质生产活动在限制和决定艺术活动方面的作用的理由。
艺术发展的演变轨迹:一、西方艺术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七个阶段:史前艺术、古代艺术、中世纪艺术、文艺复兴艺术、17-18世纪欧洲艺术、19世纪艺术和现代主义艺术。
二、原始艺术(从原始社会到希腊时代)、古典艺术(从希腊时代到1860年代)、现代艺术(从1860年代到第二阶段)、后现代艺术(从第二阶段到1980年代)、当代艺术(从1980年代到现在)三、中世纪艺术可分为早期基督教艺术、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和哥特式艺术。
早期基督教艺术自基督教受到迫害以来就存在了。
直到313年,后来继承王位的君士坦丁才接受了基督教,为基督教成为国家宗教铺平了道路,从此基督教开始流行。
罗马墓穴的装饰工作室是我们研究的早期基督教艺术的唯一可能形式。
早期基督教对图像的使用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
不仅仅是圣经中的一些奇迹和旧约和新约中的许多故事。
艺术与经济的关系
![艺术与经济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59c87466011ca300a7c3900d.png)
艺术与经济的关系艺术是属于上层建筑,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也在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
经济基础是指与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则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社会的政治、法律、宗教、艺术、哲学等观点,即思想或意识形态上层建筑,以及与这些观点相应的政治、法律等制度和设施的复杂系统,即政治上层建筑。
毫无疑问,艺术属于意识形态上层建筑。
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中,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因此,社会精神现象好政治现象及其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是社会的经济发展。
不言而喻,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和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经济基础对艺术发展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1)经济基础的变更促进艺术或早或迟发生变革。
作为上层建筑之一的艺术,是由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
艺术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受一定的经济基础的制约。
经济基础的变更和发展,也必然导致艺术或迟或早地发生变革和发展。
比如在欧洲,当奴隶主经济基础形成以后,就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古希腊、罗马艺术。
随着奴隶制的消亡,封建的地主阶级所有制建立,就产生了中世纪的封建主义艺术。
(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互相适应会促使艺术的繁荣发展。
艺术的繁荣发展常常是经济繁荣的结果,例如,我国唐代以杜甫、李白为代表的诗歌胜期以及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的繁荣,就是经历了一段经济繁荣而带来的文艺繁荣。
(3)当旧的生产关系束缚了新的生产力,反映新兴社会力量的进步就会为新的生产力制造舆论、呐喊助威,从而促进艺术的发展。
如19世纪反对农奴制、要求改变落后状态的俄国文学,我国“五四”时期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学等,都反映了新的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体现了人民群众变革现实的强烈愿望,因而得到了巨大发展。
(4)虽然政治、宗教、哲学、道德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都对艺术发展有着总要的影响,但这些中间环节自身也受经济的制约和决定。
它们影响艺术发展时,其背后还是经济因素在起决定性的作用。
当然,经济发展决定艺术的发展也不是绝对的。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的特征与这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的特征与这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d28fc40490c69ec3d5bb7536.png)
秦汉时期的雕塑艺术的特征与这个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关系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秦汉史假期,包括了秦、西汉(含新莽)和东汉三个朝代。
秦代是我国由春秋、战国诸侯割据混战走向统一,并建立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的多民族国家的时期。
汉王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上升时期。
秦汉时期是我国春秋、战国依赖历史文化的总结和升华时期,也是我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极为重要时期,为此后两千年封建文化艺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正是处在这个承上启下的历史发展时期,所诞生的艺术特征必然与其政治经济文化存在着决定与呈现的内在关系。
而在多种艺术形式中,雕塑艺术的特征亦能较好的展现出这一种关系。
中国传统雕塑伴随着秦风汉韵的伊始,在漫漫的历史长路上树立了一座又一座巍峨的艺术丰碑。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秦朝是凭借武力征伐而建立起来的统一帝国。
崇尚力量,崇尚阳刚之美的大气磅礴的时代精神,孕育出了伟大的雕塑杰作。
汉代依然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期,时代主弦上奏出的依然是开拓进取、建功立业的基调。
“汉代的艺术精神来源于以秦楚两种文化为主体的融合。
”热烈、高亢、丰满、刚健、朴拙、率真,是其突出的特征。
在雕塑领域,石刻与陶塑齐头并进,而铜雕亦有佳作。
大型石刻作品诞生于西汉前期,意味着对石料的艺术把握出现了重要的飞跃。
陕西兴平霍去病石刻,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
秦汉艺术的社会文化背景,秦汉艺术显出了伟大的气魄,是一种胸怀之大,力量之大,气魄之大,趣味之大。
汉人贾谊形容秦的抱负: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
“汉承秦制”汉代明器雕塑的制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形体上虽不如秦代高大,但表现物件上却比秦代丰富。
人物的塑造比秦代富於动感,姿态也有了较多的变化,东汉明器雕塑在题材内容,制作材料,以及分布地区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出现了大量形形色色,表现各种生活劳动场景的俑,以及楼、坞、堡等模型,在题材内容上更趋於生活化,更真实广泛,具体表现各种生活场景。
同时还表现出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间风貌,如体现巴蜀风情的身背竹箆劳动妇女俑与袒博赤足、抱鼓,眉飞色舞表演的《说唱俑》。
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
![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041dbc12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e6.png)
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艺术与政治经济是两个看似不相关的领域,然而它们却密不可分地相互影响着。
艺术是一种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而政治经济则是社会组织与资源分配的规则。
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不仅体现在艺术对政治经济的反映与批判,同时也通过政治经济的因素对艺术的创作、传播和价值进行塑造与制约。
首先,艺术作品往往反映社会和政治经济现象。
艺术家通过作品展现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观点,通过艺术作品传递出自己对社会政治经济现象的反思。
这种反映在许多不同艺术形式中都有体现,包括绘画、文学、音乐、电影等等。
作品可以通过描绘社会阶级关系、贫富差距、权力斗争等主题,以及艺术家对这些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来批判和反思政治经济的现象。
其次,政治经济因素也对艺术的创作、传播和价值产生影响。
政治经济的力量可以通过资源分配、市场机制等方式对艺术的生产和传播进行干预。
艺术的创作需要资金、场地、时间等资源的保障,而政治经济的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影响艺术家的创作环境。
政治经济的规则和市场机制也会影响艺术作品的价值评判和市场交易。
例如,某些政治体制对特定主题或形式的艺术进行审查或限制,这会导致艺术家的表达受到扼制。
然而,艺术也有一定的独立性,有能力超越政治和经济的限制,通过表达自身的独特视角和价值观,对政治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艺术可以为社会带来思考和启发,激励人们对社会现象的重新审视,促进社会变革与创新。
艺术家通过揭示和探索社会问题,能够引起公众的关注,促使政治经济的改革和进步。
综上所述,艺术与政治经济是互相关联的。
艺术不仅是政治经济的反映和批判,同时也受到政治经济因素的制约与塑造。
然而,艺术也有可能超越政治和经济的限制,通过独立的创作和表达,对政治经济产生积极的影响。
艺术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只有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彼此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共同发展与价值的追求。
中国社会制度与艺术发展的关系
![中国社会制度与艺术发展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af61634b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ad.png)
中国社会制度与艺术发展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社会制度对于艺术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影响作用,而艺术发展也反过来对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首先,社会制度对艺术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影响作用。
社会制度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等,它们的不同对于艺术发展的方向、内容、形式等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例如,社会主义制度下的中国,强调群众性、大众性的艺术创作,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主题、表现手法等都有一定的要求和限制。
其次,艺术发展也反过来对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艺术作品是社会思潮、价值观念、文化氛围的反映和表达,它们可以影响社会的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
艺术作品的创作和传播,可以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变革,也可以反映社会的问题和矛盾。
艺术家的创作自由和表达权利,也会对社会制度的发展和演进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中国社会制度与艺术发展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社会制度对艺术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引导和影响作用,而艺术发展也反过来对社会制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这种相互关系的发展,需要保持艺术创作的自由性和多样性,同时也需要社会制度的支持和保障。
艺术对政治的影响例子
![艺术对政治的影响例子](https://img.taocdn.com/s3/m/7c73003d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f.png)
艺术对政治的影响例子
艺术是一种能够传递思想和情感的创意表现形式。
它对政治的影响可以说是十分巨大的,因为政治和文化密不可分。
一些历史上的例子表明,艺术运动的出现和演化通常都与政治之间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巴洛克艺术运动在1630-1700年间在欧洲盛行的时期,正好处在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的时期,当时的教皇与国王都想用艺术来弘扬自己的宗教与权威。
而在20世纪下半叶的美国,一些社会和政治问题让一个新的艺术运动诞生-街头艺术。
这种艺术形态多以涂鸦和壁画为主,许多作品集中前往贫民区,并致力于表达他们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诉求。
这种创作手法在许多城市中都得到了很大的认可与推崇,在政治领域也逐渐引起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社会和文化的发展,一些艺术家已经开始关注更广泛的政治问题,并试图展现现实世界里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
例如,艺术家Ai Weiwei就曾通过自己的艺术作品展示出人权问题,移民危机等的社会问题。
他的艺术作品向公众直接展示了世界上面临的痛苦和不公,通过艺术这种形式让人们更深刻的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必要性,进而促使公众在政治上更加积极地参与和关注变革。
综上所述,艺术对于政治的影响可以说是多方面的。
它不仅可以对于政治领域的重大问题进行直接呈现,对于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有很
大的帮助。
艺术家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展示自己的立场和价值观,使得公众更多地参与,并促进政治进一步发展。
因此,在未来,艺术与政治之间的关系还将持续不断,成为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手段之一。
秦羽墨才到维利位数政治经济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秦羽墨才到维利位数政治经济对舞蹈艺术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eb9f212b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1b.png)
秦羽墨才到维利位数政治经济对舞蹈艺术的影响
解放后,我国舞蹈艺术进入近、现代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舞蹈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与我们强调和重视对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继承和学习外国先进的舞蹈经验并在这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分不开的。
一。
影响舞蹈发展的内部因素。
不同时代的舞蹈之间的影响一个民族舞蹈艺术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舞蹈的历史传统。
离开了本身的传统也就谈不上发展。
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舞蹈艺术得到了空前的大发展大繁荣是与我们强调和重视对民族民间舞蹈传统的继承和学习外国先进的舞蹈经验并在这基础上进行革新创造分不开的。
各个国家、民族舞蹈的相互相影响。
各个国家、民族由于生活环境、自然条件、社会习俗、文化心理的差异其舞蹈也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独特的风格特色。
二。
影响舞蹈发展的外部因素
1.经济对舞蹈发展的影响。
奴隶和封建社会,由于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人们才有条件和时间去进行艺术创造使舞蹈有了很快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舞蹈作品没有彻底摆脱商品的性质,导致舞蹈商品化。
2.政治对舞蹈发展的影响。
政治斗争的内容会成为舞蹈作品的主要题材,而且舞蹈还可以成为革命斗争的武器。
其次,一个国家政府的文艺政策,一个国家的领袖人物对舞蹈艺术的好恶程度和审美情趣都对舞蹈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3.社会意识和社会思潮对舞蹈发展的影响。
舞蹈作为种社会现象,是社会生活的产物所以舞蹈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意识的影响。
某一发展阶段处于支配地位的思想和行动地位的意识形态对舞蹈的发展更直接。
其余的影响因素与以上几点相结合共同起决定性作用。
艺术史知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艺术的政治表现
![艺术史知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艺术的政治表现](https://img.taocdn.com/s3/m/bdec07c8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8a.png)
艺术史知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艺术的政治表现艺术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情感、思想和观点的艺术形式,它可以通过绘画、雕塑、音乐、舞蹈、文学等多种方式来实现。
艺术是历史的见证者,可以反映当时的经济、社会和政治背景。
本文将关注艺术表现中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政治态度。
资本主义时期的艺术表现资本主义是一个以私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市场经济体制下,艺术的价值是由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买卖行为所决定的。
在资本主义时期,艺术作品大多是为了商业目的而创作的,艺术家们被视为企业家和商人。
因此,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出现使得艺术品的制作与贩卖成为了一项赚钱的生意,艺术成为了商品。
在资本主义时期,艺术表现方式趋向于个人化和自由化。
艺术家们开始将自己的思想观点融入到作品中,尤其是在抽象艺术和概念艺术时期。
资本主义赋予了个人自由创作的权利,因此,人们开始推崇市场和商业价值,以及尊重原创性和创意性,这些特点使得艺术家们的创作更加独立和多元。
然而,资本主义对于艺术价值的评估同样也引起了诸多争议。
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需求成为确定艺术品价值的唯一标准,艺术作品也会因此存在商业炒作和价值存虚等问题。
同时,市场和消费文化的降临,也给艺术带来了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社会主义时期的艺术表现社会主义是一个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它追求的是集体利益。
在社会主义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由国家统一领导。
大规模的政治宣传和思想控制成为了主要手段,艺术在这个时期也成为了国家宣传的一个重要工具。
在社会主义时期,艺术家们不满足于派生技巧和个性创作,他们希望通过艺术来表达社会和政治的反映,宣传社会主义的思想。
可以说,这个时期的艺术表现,是政治性和社会性最为突出的时期之一。
艺术家们被要求表达自己的艺术素养和艺术追求,政治表现的压力也超过了艺术表现的自由。
社会主义时期的艺术表现模式更多地体现了共同体和集体意识。
艺术家们希望通过作品来表现人民和革命斗争的面貌,同时表达出对整个社会历史进程的思考。
政治学与艺术学研究
![政治学与艺术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8788239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2.png)
政治学与艺术学研究政治学与艺术学研究政治学与艺术学作为两个独立的学科,各自关注不同的领域,然而,它们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本文将探讨政治学与艺术学之间的研究关系,并分析其对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一、政治学与艺术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政治学是一门研究国家政治、政治体制、政治经济等相关领域的学科。
它关注政治权力的获取、行使和分配以及政治决策的形成和执行过程。
政治学家通过对政府、政党、选举制度、政策制定等方面的研究,来揭示政治行为的规律和原理。
艺术学是研究艺术创作、艺术表现和观赏的学科。
它关注艺术作品的形式、内容、风格以及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技巧。
艺术学家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来揭示艺术的内在意义和价值。
二、政治学对艺术学的影响1. 政治指导艺术的创作政治背景和社会状况常常会成为艺术家表达观点和情感的出发点。
艺术作品可以通过刻画政治家、描述社会事件等方式来传达政治观点和价值取向。
政治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艺术家更好地理解政治现象和意识形态,从而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艺术主张。
2. 政治语境对艺术解读的影响艺术作品的意义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由观众的视角和社会语境决定的。
政治学家对政治议题的研究能够提供给艺术评论家和观众们更加全面的分析框架,使他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其中的政治内涵。
三、艺术学对政治学的影响1. 艺术作品揭示政治现实艺术作品常常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表达来呈现社会和政治现实。
政治学家可以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解读,更好地理解社会和政治问题的本质。
艺术作品提供了另一种视角,能够帮助政治学家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社会。
2. 艺术家对政治的批判和反思艺术作品往往代表着艺术家对社会和政治现象的态度和观点。
艺术家通过创作可以揭示问题、批判不公正,并提出改革的呼声。
政治学家可以从艺术家的视角中汲取灵感,重新审视政治问题,推动政治改革。
四、政治学与艺术学的结合与互补将政治学和艺术学相结合可以为社会和文化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与政治的关系(P30王)
1、从整个社会历史发展来看,政治对于艺术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
在上层建筑领域里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不是决定于被决定的关系。
艺术最终是由经济决定的。
一种艺术,如果在其时代的经济基础中有着深刻的根源和力量,则是任何一种政治也不能将其消灭的。
法西斯、文革。
2、政治与艺术虽然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但他们又不是一种平行的关系,它们在
上层建筑所处的地位是不一样的。
政治在上层建筑中处于一种关键的地位,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极为密切,而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在上层建筑中远离经济基础,不能直接反应经济基础,只有通过政治的中介才能联系于经济基础。
因此艺术必然要受到政治的强大影响,它不可能完全脱离政治。
在有政治的社会中,超越政治的艺术家是不可能存在的,超越政治的艺术也是不可能存在的。
任何艺术作品,都或多或少、或显或隐、或直接或曲折的表现出一定的政治观点或倾向性。
如元代的倪云林、清初朱耷等。
32页
3、经济基础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影响艺术,而艺术也主要通过政治的中介反作
用于经济基础。
(P32第二段)
4、不能把艺术看成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艺术反映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艺术
作品的政治倾向性在表现方式上也不一样。
(P32第三段)
艺术与经济的关系(P25王)
1、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它
的发生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原始社会、青铜艺术、扬州画派、希腊艺术。
2、艺术对经济基础发生反作用。
即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或阻碍作
用,而且在特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改变后,旧的艺术形态并不一定会随之消亡,还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发生影响。
3、艺术具有独立性,艺术的繁荣与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呈现出不平衡现象。
(P7
彭)19世纪的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