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概论》复习题一

一、判断题

1.教育能够延续和发展社会政治制度。(√)P43

2.绝对的自由会导致自由的终结,不加限制的自由是自由的敌人,这一命题同样适用于教育活动。(√)P80 3.隐性课程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是消极的。(Í)P143

4.1922年学制以美国学制为主要学习蓝本。(√)P9

5.清末输入中国的西方教育理论以赫尔巴特教育理论为主体。(√)P29

6.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资料表明:教学效果同教师的智力有显著的相关。(Í)P109

7.班级组织具有一种完全自治性。(Í)P238

8.我国二十世纪初,“教学”的含义实指“教授”。(√)

9.教育以创造社会物资财富为直接目的,为经济服务是其本质的功能。(Í)P40

10.动态变化的班级角色分配制度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建立班级制度,初步形成班级岗位制度;第二阶段是进行岗位轮换。(√)

11.“新学制”的诞生,标志着中国近代学制的正式建立。(Í)P9

12.在青年初期,自我肯定与自我否定常发生冲突。(√)P63

13.清末洋务派和维新派在教育目的上均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他们所讲的“中学”与“西学”含义基本相同。(Í)P86

14.学科课程是按学生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组织而成的课程,活动课程是按学科知识固有的内在逻辑与体系组织而成的课程。(Í)P149

15.深入实际、了解学生,是教师写好学生操行评定的基本前提。(√)P259

16.形成性评价侧重于结果评定,而不是过程评价。(Í)P249

17.现代教育不仅要把个体当作必要的工具塑造,更重要的是要把个体当作目的本身来加以培养。(√)P81 18.教研组是学校组织系统中最基层的正式组织。(Í)P236

19.杜威的活动课程是“课程”作为动词使用所代表的课程范式。(√)P132

20.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复杂性和曲折性是由于受到学生各种思想品德的不稳定性与社会各种影响的复杂性决定的。(√)P209-210

21.正确的集体舆论标志着班级成员在自治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Í)P239

22.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具有诊断功能。(√)P250

23.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并无显著相关。(Í)P110

24.美育可以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P92

25.目前的课程发展趋势是将“课程”作为动词使用。(√)P132

26.有些学科我们没有正当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作为必修课程来开设,而另外一些学科我们有正当的理由迫使学生学习,却只是作为选修课来开设。导致这一情形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没有弄清区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内在依据。(√)P134

2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Í)P170

28.相对评价是针对个人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地位而进行的评价。(√)P250

29.“具有阅读、书写、表达、计算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一种教育目的的准确表达。(Í)P67 30.“教是为了不教”的基本含义是教的目的就是要达到让学生最终能独立地学习。(√)P168

31.斯巴达的教育是一种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Í)P13

32.1992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的《21世纪议程》标志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真正形成。(√)P52 33.班干部是教师的助手,因此他们是具有特权的领导者。(Í)P239

34.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倒退。(√)P210

35.学校教育是指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Í)P2

36.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是由“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三个层面构成的。(√)

37.对教育产生主要影响的是广义文化。(Í)P45

38.关于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表述,“五育”说在逻辑上比“三育”、“四育”说更趋合理。(Í)P89

39.教育的社会目的与教育的国家目的是内在一致的,不矛盾的。(Í)P74

40.发散型认知方式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点。(√)P122

二、单选题

1.“六艺”中的“礼”为(D)。

A、艺术教育

B、基础文化知识教育

C、文字教育

D、政治伦理教育

2.“有的儿童在较早年龄阶段在身体的某些方面就达到较高水平,而在身体的有些方面则落后一般儿童的发展水平”。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的(D)特点。

A、顺序性

B、阶段性

C、稳定性

D、不均衡性

3.按照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我们可以将教育目的的层级结构排列为(A)。

A、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

B、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

C、课程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的

D、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

4.在课程编制的泰勒模式中,(A)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步。

A、确定教育目标

B、选择学习活动

C、组织学习活动

D、评价学习结果

5.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B)。

A、任务较简单

B、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和积累而形成的知识

C、教学进度快

D、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错误

6.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P8

A、癸卯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7.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C)。P50

A、十一二世纪

B、十三四世纪

C、十七八世纪

D、十八九世纪

8.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B)。P137

A、(美)克伯屈

B、(美)杜威

C、(法)卢梭

D、(德)福禄贝尔

9.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C)。P119

A、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B、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C、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

D、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

10.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A)最为适宜。P190

A、5—8人

B、10—15人

C、越少越好

D、越多越好

11.我国古代“明人伦”的思想是一种(A)。P67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教学目标

D、课程目标

1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A)。P82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

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

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

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

13.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P207

A、道德观念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14.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实施教学是由(B)原则决定的。P180

A、理论联系实际

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

C、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

D、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

15.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B)。P110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6.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是(C)。P6

A、孔子

B、孟子

C、朱熹

D、王阳明

17.下面所列举的各种课程类型中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是(D)。P139-140

A、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融合而成的“生物学”课程

B、活动课程

C、环境教育课程

D、中学数学课程

18.以下不属于学前教育任务的是(B)。P62

A、帮助幼儿掌握语言工具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器具

B、发展初步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

C、形成与他人合作或理解、服从外在规则及成人要求这两种交往模式

D、初步形成积极要求自己和相信自己学习能力的态度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