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教学(语文)人才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意识、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专业化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为他们将来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坚实基础。
具体要求是:(一)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良好职业道德,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专业知识,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熟练运用教育技术,创造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
(三)具有较好的教育科研素养,较强的教育实践反思能力,积极开展教育科研活动,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并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四)能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二、学习年限与培养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采取在职学习方式,课程学习主要通过远程教育和寒暑假集中面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各校要创新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取部属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校合作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的新机制。
选择具备条件的免费师范毕业生任教学校建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实行部属师范大学和中小学的双导师制,共同培养教育硕士研究生。
通过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公共服务平台,部属师范大学教育硕士研究生课程实行学分互认,共享优质资源。
三、课程设臵课程分为公共学位必修课程、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和教育实践研究五个模块。
总学分不少于34学分。
(一)公共学位必修课程(4学分)1.外国语(2学分,外语通过六级水平考试者免修)2.政治理论课(含教师职业道德教育,2学分)(二)学位基础课程(8学分)1.教育学原理(2学分)2.课程与教学论(2学分)3.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2学分)4.中小学教育研究方法(2学分)(三)专业必修课程(10学分)1.学科教学论(语文)(2学分)2.语文教学名师案例研究(2学分)3.语文学科发展前沿专题(2学分)4.语文课改专题研究(2学分)5.中学语文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四)专业选修课程(至少6学分)1.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专题(2学分)2.校本课程开发专题(2学分)3.信息化教学研究(2学分)4.班级管理学(2学分)5.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2学分)6.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2学分)7.语文审美教育(2学分)8.中学语文教师科研能力发展专题研究(2学分)(五)教育实践研究(6学分)在职学习头两年的年度考核合格,对工作进行年度总结和反思,写出总结和反思报告,不少于4千字,获得2学分。
重庆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学科教学(语文)全日制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201一、专业领域简介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学科教学(语文)”专业,现有本校硕士生导师、校外兼职硕导共36人,是文学院师资力量最为雄厚的专业。
本专业以九年义务教育语文学科教师教育为导向,职业技能和素质教育的结合为基础,突出基础教育语文教师职业所需要的实际知识、实际技能与所需素养的培养。
本专业主要培养实践型、应用型人才,学生毕业后主要面向基础教育,从事九年义务教育中的语文教育教学,或承担与中小学教育相关的其他工作,或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相关的其他行业的工作。
二、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语文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语文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语文学科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语文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语文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语文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语文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三、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四、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2年,特殊情况允许延长学习年限一年。
五、培养方式(一)采用全日制脱产攻读硕士学位学习方式。
(二)课程学习时间原则上为一学年。
(三)课程学习主要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
(四)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注重研究生实际工作经验的提升,提高研究生应具备的教师专业素养。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语文教育专业专业代码 66020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就业面向兴安盟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单位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文职、管理、公关等部门。
培养目标与规格一、培养目标1.适应我区和兴安盟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文职、管理等岗位,德智体美全面协调发展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2.系统掌握语文教育专业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受到良好的文学熏陶,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胜任教师、新闻媒体及企事业单位的文秘工作。
二、培养规格1.知识结构:(1)工具性知识有较强的文学和口头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熟悉一门外语;具备计算机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2)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包括文学、社会学、美学、思想道德、职业道德、礼仪规范等。
(3)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课件制作、标准普通话、计算机等级、外语等级等。
(4)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要求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各学科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理解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2.专业技能结构:(1)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具有初步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探索,大胆革新,开创新局面。
(3)具有初步的语文教研能力。
3.素质结构:(1)良好的政治修养。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修养。
学生毕业应在规定时间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且成绩合格,取得普通话合格资格证书、英语三级资格证书,并鼓励学生考取教师资格证书。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年8月修订一、专业名称及代码语文教育(Chinese Education)670104K二、入学要求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者。
三、修业年限三年四、职业面向本专业所属专业大类(专业类)及代码本专业所对应的行业主要职业类别主要岗位类别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文化教育大类66教育小学教师1.小学语文教师(核心岗位)2.教育咨询与辅导1.小学教师资格证书(语文)2.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或以上证书3.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B级或以上证书。
4.基本功考核证书:三笔字。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本专业面向小学教育第一线需要,培养掌握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小学教学、班级管理、教学改革与研究、小学语文教育咨询与辅导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小学语文教师。
(二)培养规格1.能力目标(1)具有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及书写能力,能顺利开展小学教育教学工作。
(2)具备较强的小学语文教师的职业基本技能,能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
(3)具有一定的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能力,能够开展小学其他学科的教学工作。
(4)具有小学班主任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
(5)具有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够从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与研究工作。
(6)具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能用英语进行一般交流、写作,能阅读一般的英语作品,进行一般的翻译,能基本处理本专业的英文技术资料。
(7)具有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使用文档及处理数据,能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
(8)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小学教育教学、教改教研中去,主持或参与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活动。
2.知识目标(1)掌握汉语语言、文字和文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掌握现代教育教学的基本理论,熟悉国家和地方基础教育的政策和法规,了解国内外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最新动态与发展趋势。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语文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具有现代化教育观念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2、具有较深厚的现代教育理论、语文学科教学或教育管理的理论基础;能运用中文学科的专业理论和方法解决中学语文教育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具备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或独立从事实际工作的专业技术水平;具备较强的语文学科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二、学制基本学制为2.5-3年。
可提前到2年或延期至4年毕业。
三、培养方式根据教育硕士的生源特点,实行脱产、半脱产(只限于长春市)、寒暑假集中学习三种培养方式。
四、课程设置与学分(一)公共课(18学分)1.学位课(12学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 60学时 3学分基础外国语课 90学时 3学分教育学原理 60学时 3学分教育心理学 60学时 3学分2.非学位课(6学分)现代教育技术 60学时 3学分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60学时 3学分(二)专业课(不少于16学分)1.专业基础课(12学分)课程与教学论语文专题研究 60学时 3 学分中国语文教育发展史 60学时 3 学分语文教育名家研究 60学时 3 学分汉语言文学研究——词学 30学时 1.5 学分汉语言文学研究——社会语言学 30学时 1.5学分(或)汉语言文学研究—汉语语法问题研究 30学时 1.5学分(或)2.专业方向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中国古代小说理论研究 40学时 2 学分中国上古祭祀文化 40学时 2 学分写作理论 40学时 2 学分(三)必修环节(2学分)1.开题报告 20学时 1 学分2.文献阅读 20学时 1 学分五、考核要求学院统一要求所有专业基础课都要有教学大纲、主要教材和参考书。
所有课程可根据课程内容由任课教师确定考核方式。
六、学位论文教育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合格,完成各项必修环节,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小学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三)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四)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五)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其中第一年主要是课程学习,第二学年进行研究性教学实践活动与论文写作,实践教学和论文写作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其中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时间不少于半年。
三、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门,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5门,共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
课程设置及教学计划详见附表。
补修课程: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补修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师范类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
补修课程须随相应师范专业本科生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不计学分。
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第二课堂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和到中小学进行实践活动三部分。
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和第二课堂语文教师基本功训练两部分主要在校内进行。
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安排在第2学期,共2学分。
本课程通过微格教学与课例分析,完成学生的语文教学设计能力、语文课堂教学能力、课堂调控能力的培养和语文教学反思意识的形成。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培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较高教育、教学水平,具有较强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高层次、应用型(会教学、会学习、会管理、会研究)的骨干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
具体规格要求如下:(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容,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有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事业心与责任感,有高尚的品质与文化素养。
(二)掌握比较宽厚的语文学科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理论,掌握现代基础教育管理和语文学科教学基本技术和方法。
(三)掌握一门外语,具备阅读语文领域外文资料及运用外语进行国际交往的能力。
(四)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具有成为语文教育骨干教师及学科带头人的发展基础。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历人员。
(二)入学考试1.入学考试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思想政治理论、外语、教育学、心理学、文学理论与现代汉语。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一)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二)教育硕士的培养由课程学习、实践活动和学位论文的撰写三个主要部分组成。
教育硕士必须修完培养方案中所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同时撰写学位论文和完成答辩。
(三)教育硕士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其中基础教育一线的导师1人),同时成立该方向导师组,利用导师组的集体智慧,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学位基础课由教育学院牵头,与相关学院共同完成;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由文学院负责开设。
“语文教育研究专题”由学生提出具体选题并与导师研究确定。
四、课程设置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按一年时间安排课程学习,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四个模块,总学分38学分。
五、教学方式(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将实践教育贯穿于硕士生培养全过程。
学科教学(语文)人才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5103)一、培养目标培养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语文教育教学能力、语文教学研究能力及语文专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中学语文教师。
具体内容如下: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正确理解与把握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坚实的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了解国内外语文教育前沿研究动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思维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3. 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与研究方法,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了解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具有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
5.具有较强的自主专业发展的意愿和能力。
6.能够较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查阅本专业文献或资料等。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学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学生可申请延期毕业,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以学科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侧重中学语文教学和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落实能力培养目标,加强教学能力的训练。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1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具体情况详见附表1。
课程考核:采用综合考核、考查和学生档案袋评价三种方式。
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为综合考核,采取“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平时考查”的形式。
非学位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采取“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案例评析、读书报告及课程论文等+平时考查”的形式。
其中,实践教学考核采用学生档案袋评价方式。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载。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多样性,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安徽师范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专业语文方向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中文学科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能够从事基础教育领域教学和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素质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此类人才的基本规格如下:1、熟悉国家有关基础教育的方针与政策,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教师职业和教学工作,具有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
2、具有宽厚的文化基础与中文专业基础,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的素养,在语文教学方面视野开阔、现代意识强,熟练地掌握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并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
3、具有较高的人文素质、科学素养,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最新进展,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掌握一门外语,能比较熟练地阅读本学科专业的外文资料。
5、具有健康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应在第一、二学期完成;实践教学时间不少1年,可结合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进行,集中安排的实践教学活动须确保半年以上,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学位论文时间不少于1年,应在第二学期期末进行论文开题,第三学期进行论文的研究与撰写,第四学期进行论文定稿、送审和论文答辩。
三、课程设置课程教学安排在第一学年。
课程设置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分为学位基础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实践教学四个模块。
具体为:学位基础课程6门,共12学分;专业必修课程4门,共10学分;专业选修课程3门,共6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学位基础课教学由学校研究生学院统一组织开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由各相关学院参照教育硕士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指导性培养方案,并根据本学院的实际情况进行开设。
课程设置与安排详见附表:《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学科教学〃语文专业方向)》。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跨专业毕业生入学后,须至少补修2门学科专业基础课,补修课程须随相应师范专业本科生参加考试,取得合格成绩,不计学分。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及科研能力,能从事较高水平中学语文教学的骨干教师。
基本要求如下:1.热爱教师职业和语文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事业心、责任感强。
2.有扎实的教育学基础与语文专业基础。
具有较高的教育学和教学论素养,在语文教学和科研方面思路开阔,创新意识强,能够胜任中学语文教学业务骨干的任务,具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3.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5. 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
二、招生对象及入学考试(一)招生对象具有学士学位和国民教育序列语文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有三年以上中小学教学经历或教育管理实践经验,热爱本职工作,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身体健康的在职教师、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各级教学研究部门的教研员、干部,年龄一般不超过40岁。
只具有国民教育序列语文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须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或小学高级教师任职资格。
招生采取计划内定向和计划外委培相结合的办法。
(二)入学考试1. 考试方式:按国家的有关规定,采取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或有关单位单独考试的方式进行。
2.考试科目:政治理论、外语(英语)、教育学、心理学。
三、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为2-4年。
脱产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2-3年(含撰写论文时间,课程学习为一年半)。
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3-4年(含撰写论文时间),在校上课时间累计为一年半。
四、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五、课程设置按一年半时间安排课程教学。
课程分为公共学位课程、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三大类。
课程实行学分制,学生修满36学分方可毕业。
(一)公共学位课程(15学分)1.马克思主义理论3学分2.教育学原理3学分3.教育心理学3学分4.教育科学研究方法3学分5.英语3学分(二)专业必修课程(15学分)1.语文教学论3学分2.语文课例研究3学分3.现当代专题研究2学分4.中国古代文学专题研究2学分5.外国文学专题2学分6.课程与教学研究新进展3学分(三)专业选修课程(至少选6学分)1.中外教育史2学分2.现代教育技术2学分3.格律诗词创作2学分4.专业外语2学分5.教育测量与评价2学分6.现当代文学思潮2学分7.诺贝尔文学作品赏析2学分六、教学方式以课程学习为主,采取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语文教学实践活动。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中、小学语文教师,兼顾培养新闻、公关、文秘等其它综合性人才。
二、业务培养要求
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逐步树立无产阶级世界观,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坚定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自觉的法制观念,能为人师表。
掌握本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阅读古籍;掌握一门外国语,有较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体要求:
、具有正确的文艺观、语言文字观和坚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并具有处理古今语言文字材料的能力,解读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能力,协作能力和设计实施语文教案的能力。
、熟悉教育法规,具有初步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基本理论和汉语言文学教案基本理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从事教案工作的基本能力。
、有良好的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
、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
三、学制:三年
四、学分:学分
五、主干课程
文学概论、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外国文学
古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中学语文教案法
七、专业课程课时安排表。
045103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2.具有较宽厚的文化基础,比较系统地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及 学科教学的专业知识、教育教学法则、技能技巧及管理知识并正确应用 于实践。掌握科学研究方法,能写出有一定质量的学科教学研究与改革 的科研论文。 3.能借助字典较顺利地阅读外文文献和专业书籍。 4.身心健康。 四、培养方式 1.主要利用寒暑假期间进行授课和指导论文。第一、二学年以课程 学习为主,采用讲授、自学、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注重案例教学;强调 学生自学,组织咨询辅导;加强实践环节,安排教学实践活动,实践活 动在学员原单位进行,学员实践活动结束后,须提交两份教案及相关的 教学评价。 2.第二学年下学期除安排一定选修课外,还应开展学位论文工作, 作论文开题报告,第三学年上学期进行学位论文中期检查。学位论文答 辩在第三学年下学期进行,期终完成学位授予工作。 学员修满规定学分后方可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学位论文选题以 研究中学教学中的重点实际问题为主,应具有开拓性。在撰写论文期 间,学员应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到校接受指导教师的具体指导。 3.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 年。
设立教育硕士专项经费,支持对外学术交流、科学研究、教育改革等 工作。完善教育硕士专业图书资料建设,确保图书资料及时反映国内外 最新成果和最新动态。 (五)提供与学术型学位研究生同等的奖学金支持 凡第一志愿报考我校众全日制教育硕士研究生被录取者,与学术型研 究生同等待遇,学校提供一等奖学金(包括免学费和提供生活补贴。) (六)设立以专业学位发展为对象的教育研究机构 学校设立专门研究机构,为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健 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十、必读和选读书目 1.《语文教育论集》,叶圣陶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 2.《论语文教学》,吕叔湘著,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年 3.《传统语文教育教材论》,张志公著,上海教育出版社1992年 4.《价值评判与文本细读》,李卫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 5.《论语文教育》,黎锦熙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6.《论语文教育》,朱自清著,河南教育出版社,1985年 7.《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史》,张隆华主编,四川教育出版社,1995年 8.《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王荣生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9.《20世纪前期语文教育论著选》,李杏保等编,四川教育出版 社,1997年 10.《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史》,陈必祥编著,云南教育出版 社,1987年 11.《语文教改的第三次浪潮》,王尚文著,广西师大出版社,1990年 12.《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王丽编著,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 13.《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孔庆东等编,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年 14.《语文的阐释》,申小龙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1年 15.《读解学引论》,蒋成瑀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9年 16.《语文教学解释学》,曹明海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 17.《高中语文新课程课例评析》,王荣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18.《文学理论研究导引》,汪正龙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19.《中国古代文学研究导引》,许结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年 20.《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导引》,刘俊等编著,南京大学出版 社,2006年 21.《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邱运华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理论卷》,王荣生主编,上海 教育出版社2006年 23.《文艺学与中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丛书》,王富仁等著,广东教育出 版社2006年 24.《帕夫雷什中学》,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3年 25.《给教师的建议》,苏霍姆林斯基著,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4年 26.《大教学论》,夸美纽斯著,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年 27.《作文思维风暴:最有效的高分原理》,陈根莲编著,华东师范大 学出版社2009年 28.《语文教育展望》,倪文锦 欧阳汝颖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学科教学_语文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授和学习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研究内容包括: 1917 年文学革命以来的 中国新文学发展轨迹及其规律; 主要文学思潮、 文艺运动介绍; 重要作家作品 研究;新时期文学与世界文学文化思潮关系的探讨等。
220305 古代文学名著研究 (Studies on Ancient Chinese Literary Masterpieces)
然后,在你温热的耳边,把一些前生来世的故事,反复的吟唱。只盼,你在莞尔低眉时,与我轻轻的相和。
所谓素年锦时,或许就是这样的一程光阴吧。私心里常想,最好的感觉,莫过于煨一味小众烟火,暖一世红尘时日,对坐心爱之人,行做欢喜之事。即使偶尔有湿润盈满了眸底,也请相 信,我的泪里,没有忧伤。
懂我的你,是否也如我一样,遗忘了所有的言语。只是在掌心,一遍遍描摹一个人的名,那是切入骨髓的念,合着心脉的韵律,默默诉说一句话,让我们在这无边的春色里,相爱一场!
四、课程设置
按一年左右的时间来安排课程学习。课程设置以宽、新、实为原则,分 为学位公共课、专业必修课、选修课,前两类为必修课程。总学分不少于 34 学分。
1、学位公共课( 18 学分)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中文)
学学
授课学期
时分
一
二三
考试 方式
020001 英语
152 3 √
闭卷
020002 政治理论
220302 现 代 汉 语 语 法 研 究 (Study on Grammar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本课程是语文学科教育学专业研究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课程设置的目的 是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现象的本质及规律, 提高学生语法理论及 认识常见语法错误的能力, 以此指导语法分析和教学实践。 采用专题讲授和讨 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历史、特点; 著名现代汉语语法学家的学说介绍: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新动态等。
教育硕士学科教育(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学科教育(语文)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观念、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中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
具体要求如下: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严格遵守学术道德,恪守学术规范,保护知识产权,树立良好的学风,形成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自觉维护学术尊严和国家学位的严肃性;
3.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4.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胜任相关的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开创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5.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6.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制与学分
基本学制年限为2年。
总学分不少于36学分。
三、培养方式
以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创新培养模式为关键,以规范培养过程为重点,以实践为导向,在课程学习中结合中小学(幼儿园)的实际问题,通过教育实习、教育见习、微格教学、教育调查、课堂讲授、案例分析、专题研讨、主题探究、调研实践等多种教学方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实践能力、通过理论学习进行实践反思的能力、自主专业发展的能力。
实行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与校外导师联合培养,鼓励本专业导师组配合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最新版)
语文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名称语文教育专业专业代码660201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与学历三年专科就业面向兴安盟地区中小学教育教学单位及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文秘、文职、管理、公关等部门。
121(1(2(3)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专业技术基础知识包括课件制作、标准普通话、计算机等级、外语等级等。
(4)专业知识专业知识要求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本专业和相关专业各学科发展的历史,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具有理解和分析古今文学作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教学研究能力。
2.专业技能结构:(1)具有较强的文字书写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具有初步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的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能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积极探索,大胆革新,开创新局面。
(3)具有初步的语文教研能力。
3.素质结构:(1)良好的政治修养。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具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能。
3.注重内容的实用化设计,各个学科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制定切实可行、适合我专业学生实际的教学大纲和考核方式;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写作能力、贯通能力等,形成一种多极化教学的态势。
4.不拘泥于以传授知识为目的,教师要拓展教学视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最终使学生进入一个道德、情感、理想和智慧和谐统一的境界。
二、课程设置(一)主干课程: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当代文学、基础写作、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文学概论、古代文化史、古代文论等。
(二)专业选修课:“史记研究”、“唐诗宋词专题研究”、“元明清戏曲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研究”等。
(三)实践教学:1.职业技能实训(“三笔字”实训、“普通话实训”、“中小学语文教学法”)。
2.能够熟读从而《古代汉语》课程教学内容主要有两大部分,即古汉语基础知识和古代文选阅读实践。
基础知识包括绪论、古文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词汇、语法、古代文化常识、音韵及诗词曲律。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和要求1.培养目标: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中学及相应岗位的语文骨干教师和教育等管理人员。
2.培养要求: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语文专业水平,在语文教学方面思路比较开阔、创新意识强,有较强的学科教学研究能力。
能比较系统的了解和掌握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专业知识,懂得教育教学法则、技能技巧和管理知识并正确应用于实践。
能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写出有一定质量的语文教学研究与改革的科研论文。
借助字典能较顺利的阅读外文文献和专业书籍。
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研究生,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学习。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得少于39学分。
按多学科综合、较宽口径培养,学习年限为二至四年。
脱产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一般为二年(其中一年半在校学习课程,修满课程学分;最后半年回原单位结合本职工作撰写学位论文)。
在职攻读学位者学习年限不超过四年,最少不得少于三年(含撰写学位论文),其中累计在校学习时间不得少于半年。
三、课程学习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的课程设置应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内容应体现专业性、综合性、实用性。
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学科教学·语文)的研究生需学习以下课程,总学分应不少于39学分。
具体如下:五、学位论文1、论文选题:应紧密结合基础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突出应用性。
论文选题应有一定的研究难度、尽量做到起点高、立意新、有价值。
论文写作应有足够的工作量,能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要严把质量关,从严要求。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必须有以下环节:(1)开题报告:在完成课程学习的基础上,对将撰写的学位论文研究进行开题论证,填写研究生学位论文选题报告。
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国家试点学院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试行)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7年5月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语文)专业(试行)一、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专任教师。
培养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
具体要求为:(一)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和理解能力。
包括文学、史学、哲学等基本知识,认知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典籍的能力,理解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之间关系的能力。
(三)语文学科的基本知识与能力。
包括语言学、汉字学、汉语修辞学、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基本知识,不同类型文本的解读、鉴赏和批评能力,中文书写、口语表达与创意生成的能力。
(四)课程能力。
包括在整体性的课程理念下,进行课程设计、组织、实施与评价的能力。
(五)基于学生差异的教学能力。
包括分析学情和确定最近发展区的能力,差异化设计教学目标、任务、策略、评价的能力,以及支持特殊需要儿童学习的教学设计能力。
(六)交往与合作能力。
包括与学生、家长、同事、领导的交往和合作能力。
(七)持续专业发展能力。
包括反思、研究、终身学习的专业习惯与能力,分析与使用信息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
(八)人文关怀。
包括尊重、宽容、关爱、平等、公正、真诚、同情等等。
二、招生对象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本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生。
三、学习方式及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四、课程设置(一)课程结构及学分要求课程分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必修环节(实践教学)。
总学分不少于37学分。
(二)课程列表五、培养方式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行双导师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领域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45103)
一、培养目标
培养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理论素养,较强的语文教育教学能力、语文教学研究能力及语文专业发展能力的高素质中学语文教师。
具体内容如下: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
正确理解与把握国家的教育政策和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及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的社会责任感。
2.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坚实的语文教学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基本功;了解国内外语文教育前沿研究动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思维能力和国际化视野。
3. 系统掌握本学科专业的知识结构与研究方法,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4.了解中学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际,具有符合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和时代要求的先进教育理念。
5.具有较强的自主专业发展的意愿和能力。
6.能够较熟练运用英语阅读查阅本专业文献或资料等。
二、招生对象
具有国民教学序列大学本科学历(或本科同等学力)人员。
三、学习年限
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学生可申请延期毕业,最长修业年限(含休学)不得超过4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以学科语文教学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侧重中学语文教学和管理方式方法的研究;落实能力培养目标,加强教学能力的训练。
课程分为学位基础课(12学分),专业必修课(11学分),专业选修课(不少于7学分),实践教学(8学分)四个模块,总学分不少于38学分。
具体情况详见附表1。
课程考核:采用综合考核、考查和学生档案袋评价三种方式。
学位课程的考核方式为综合考核,采取“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平时考查”的形式。
非学位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
采取“调研报告、实验报告、案例评析、读书报告及课程论文等+平时考查”的形式。
其中,实践教学考核采用学生档案袋评价方式。
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记录;考查成绩以合格、不合格记载。
教学方式:教学方式多样性,课程学习为主,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情景教学等相结合的方式;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教学和实践研究;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践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培养方式
1. 采用基于教学实践平台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即实行全过程到基层教学单位的培养方式,采用“体验-理论提升-实践-反思”的教学方式,将实践体验和教学反思贯穿于教育硕士整个培养过程。
2. 采取课堂讲授、小组研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合作探究和模拟教学等多种方式开展课程教学。
讲授与研讨相结合、演示与分析相结合、专题讨论与学术报告相结合;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与线下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学习的作用。
3. 实行大学和基础教学单位双导师制度,成立教育硕士研究生小组和指导教师小组,指导教师小组由大学指导教师和中学指导教师组成。
聘请优秀的中学语文教学名师为学生的教学实践指导教师,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指导并训练学生的教学技能。
大学导师参与学生的整个培养过程,侧重对学生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教学反思和教学研究的指导。
4. 要求学生在教学体验和教学实践中选择学位论文题目,并采用调查研究或行动研究等方式进行实证研究。
5. 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夯实硕士生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方面的作用,在导师的指导下,有选择地阅读专业方向必读经典文献,并完成读书报告的撰写。
六、实践教学的实施
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践教学环节和校内、外实习或实训,须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内容,有完整的管理与评价制度,有序组织实施;充分使用校内教学实践实训基地和校外挂牌教育实践基地,切实保障实践教学活动有效开展。
实践教学累计时间不少于1学年,其中校外集中实践不少于1学期。
教育见习在第一学期完成,共2周,组织学生到合作实践基地观摩基础教育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参加教育专家与教学一线名师的专题报告或讲座,参加一线教师教研活动,体验和感受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和学校生活。
教育见习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完成并提交《教
育见习手册》及其它相关教育见习材料;校内实训主要在第一学年完成,主要进行微格教学实训(至少进行3次,其中2次微课和1次说课)教学技能训练、课例分析等校内实训环节;校外集中教育实习主要安排在第二学年进行,到校外合作基地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以及学位论文材料的收集等工作;教育研习在教育实习结束后进行,要求学生对教育实习进行系统反思与总结,旨在提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要完成不少于3000字的教育实习总结报告,包括收获与困惑、存在的问题、成因分析和努力方向等内容。
七、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学位论文工作包括以下环节:个人研究计划、开题报告和论文评阅与答辩等。
1.个人学习计划应体现学生的生源特点、学科基础程度、职业发展方向等因素,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个人学习计划须在新生入学三个月内完成,并提交学院备案。
2.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时间原则上在第二学期末,开题报告时间与论文通讯评阅时间间隔不少于8个月,开题报告须公开进行。
3.论文进展报告
学生在撰写论文过程中,应定期向导师作进展报告,并在导师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论文。
4.论文评阅与答辩
硕士生学位论文经导师同意,并经专家评阅认定合格后,方可进行答辩。
具体要求详见《吉林外国语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5.学位论文要求
(1)学位论文选题应与专业领域和专业方向的培养目标相一致,应紧密联系我国基础教育,着重考察研究生运用所学理论解决中学语文教育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
(2)学位论文应符合研究规范并突显应用型特色,论文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可采用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案例分析、校本课程开发、教材分析和教学案例设计等多种形式。
论文字数不少于2万字。
(3)论文审阅和答辩委员会成员中,应至少有一名具有高级职称的基础教育学校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师或教学研究人员。
6.学位授予
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论文答辩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同时获得硕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八、其它
非师范类专业毕业生入学后,应至少补修3门教师教育课程(教育学,心理学和中学语文教学论),不计学分。
本培养方案自2019级硕士研究生开始实施。
附: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语文)领域)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
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