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教学理论

合集下载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构, 认为阅读 过程是读者和作者及语篇之间相互交 际的
篇都是语 言使用 者在一定语境下产生的。对读者而言 , 阅读理解 面临的是如何正确地 和最 大程度地接 受和理
四、 精心设计课 堂活动 , 营造快乐高效课堂 不 同于数理化学科 , 教材 内容 即学 习内容 , 语文学
科更多讲究 的是 “ 功夫在书外” 课文无非是个例子 ” 。“ , 语文教学只是 以教材 内容的教学为跳板 , 目的是通过 其 举一反三的过程来提高学生的语 文能力 和语文素养 。 教 材 内容本身不 能成 为知识点 、 能力点 , 语文教 学注重 的 应是教 学的过程 。 如何让语文课堂更活跃 , 更高效 , 需要
最佳 的阅读理解和交际效果 。


语篇分析理论 内涵
语篇 (i or ) ds us 指的是实际使用 的语 言单位 , c e 是交 流过程 中的一系列连续 的语段 或句子所构成 的语言整
体 。语 篇分析理论建立在认知语 言学和语用 学 的基础
之上 ,既重视语 言点也重视背 景知识 及语篇 的整体结
究, 在试用过程 中, 教师切不可搞成 问答或对话形式 , 而

的审美意识和高 尚的审美情 趣 ,提高学生的审美 能力 , 提 高学 习语文的兴趣 , 培养探究学 习的方法 。
参 考 文 献
1曾凡娟 . 中古诗词教学的重Βιβλιοθήκη 性及教 学方法探 究. . 高 语文
教 学.
2邓爱丽. 高中古典诗 词的审美教育. . 谈 语文教 育,07 20. 3朱慕菊. . 走进新课程 : 与课程 实施 者对话 . 师范大学 北京
【 教学研究】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 中英语 阅读教学 中的运用策 略

专业的语篇分析理论

专业的语篇分析理论

专业的语篇分析理论语篇分析是应用于语言学和语言教学领域的一种重要理论,它涉及到对文本结构、语篇关系和意义建构的深入研究。

本文将对专业的语篇分析理论进行详细探讨,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意义。

一、语篇的定义和特点语篇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句子构成的连续性文本单位。

语篇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话题连贯性:语篇中的句子和段落应该能够相互联系,形成一个连贯的整体。

2. 上下文依赖性:语篇的理解和意义建构依赖于上下文信息的引导和推理。

3. 信息结构:语篇中的信息按照特定的结构进行组织和呈现。

4. 语言选项多样性:语篇中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语言手段来达到特定的交际目的。

二、语篇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语篇分析的目标是揭示语篇的结构和意义,并分析其背后的各种语言策略和手段。

语篇分析的主要方法和步骤如下:1. 文本获取:选择适当的文本样本,并进行收集和整理。

2. 文本分析:通过阅读和理解文本,抽取关键信息,并分析其组织结构和语言特点。

3. 语篇关系分析:分析语篇中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揭示其逻辑和语义链接。

4. 语言策略分析:识别和分析语篇中使用的各种语言策略和手段,包括指代、概括、转折等。

5. 意义建构分析:分析语篇中的意义建构过程,揭示其隐含的信息和社会文化背景。

三、语篇分析在实践中的应用语篇分析在语言学和语言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实践方面的应用:1. 语言教学:通过对语篇的分析,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语言使用的语境和交际意义,提高语言学习效果。

2. 文本研究:语篇分析可以用于对各种类型的文本进行研究,包括新闻报道、广告、政府文件等,从而揭示其背后的意义和目的。

3. 翻译和口译:对语篇的分析可以帮助翻译和口译人员准确理解和转化原文意义,提高翻译质量。

4. 交际分析:通过分析语篇中的交际目的和语言策略,可以揭示社会交际过程中的规律和特点。

四、专业的语篇分析理论的意义专业的语篇分析理论对于语言学和语言教学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语言的功能和使用,从而提高语言能力和交际效果。

浅谈语篇衔接理论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语篇衔接理论在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书面表达不 再局 限于格式是 否 正确 , 言点是否 齐全 , 语 而是 向学 生提 出了更高的要
求, : 如 行文要连贯 , 语言表达 要地道 , 句子 结构要合 理, 文章要通顺 。要求学 生具 有 较高 的语 言综 合运 用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平 时不但让 学生多训 练、 多总结 , 而且更 要注意方式方法。
在 日常的教学 中 , 我发 H ldy和 H sn合著 的 al a i aa C hs nE g s 17 ) oei n lh( 96 一书中的语篇衔接和连贯 的 o i
理论 很适 合指导 中学生 的 写作 教学 。韩礼 德认 为 :
收 稿 日期 : 0 0 o — 0 2 1— 4 7
如 : a edema i d rclt ehn o WeClsn — i t f e so a lpo et l lo r n le
f e d . I y u d h t o r n i n w o e e i r n s f o o t a .y n f e d w l k o y u n v r i l

21 00年量6
浅谈语篇衔接理论在 中学 英语 写作 教学中 的应 用
郭 亮
( 浙江省 宁波镇 海职 业教 育 中心 学校

35 0 120)
要 : 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 能力 , 提 既要借 助 于语法手段 完成基 本 的写作要 求 , 又要借 助 于词 汇手段 ,
英 语 写作
fr t e o e 首先 本 句 出现 了代 词 的混 用 现象 , o e hr rh . g
现了学生 在写作 中存在 的基 本 问题 。那 么 , 们该 我

语篇整体教学的理论和举例——基于《高级英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语篇整体教学的理论和举例——基于《高级英语》教学的个案研究

学完成,那么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哪些内容可以采取实践形式进行教学呢?实践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紧扣教材主要内容,关注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贴近大学生的校园生活。

(二)实践教学平台的构建为开展实践教学提供活动平台,必须建立稳定的社会实践教学基地。

一方面,我们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教育资源;另一方面,要寻求多方支持建立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

在校内,学校领导必须积极支持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拨出专门的经费,建设社会实践基地;在校外,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寻求多方支持共建相对稳定的长期实践基地,从而为实践教学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必须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强调动手、动脑和亲身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凸显实践性原则。

根据课程的特点,积极探索与不同实践教学内容、不同实践平台相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可以采取讲座、交流、专题演讲、互动辩论、知识竞赛、情节模拟、问卷调查、社团活动、汇报展演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进行教学。

(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双师型”教师,是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有一定理论知识,又要有相应的专业实践技能,既能胜任理论课的教学,又能担当开展实践活动的重任。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就要提高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和理论修养,同时,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实践,将专业知识应用于实践,达到基本具备指导思想政治理论实践课的能力。

(五)实践教学评估体系的健全从根本上讲,完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评估体系应遵循整体性、导向性、客观性、可行性原则。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考核评估,一方面,要注重对学生实践过程中参与实践教学的程度、综合表现、实践报告或总结完成质量的考核和评估,加大社会实践课程成绩与学分的比重;另一方面,要制定具体的考核评估机制,让学生根据事先提出的实践要求进行自我评价、相互评价,教师对优秀的社会实践活动典型加以表扬和宣传,“加强对实践成果的检验力度,强化社会认同,形成个体—学校—社会综合的评估体系。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_黄国文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_黄国文
1) 语言形式的选择 语言形式既可指语篇结构 (discourse structure)、语篇模式 (discourse pattern)、句子类型
(sentence pattern) 组合,也可指词语的选择、时态的选择,等等。例如:一则推销医药的广 告既可用对话 (dialogue) 形式,也可用描述 (description) 形式,还可用叙事 (narration) 形 式或其他形式,这些选择都是有一定的理由的;同样是推销某种药品的广告,既可以用“问 题—解决办法”(problem-solution) 语篇模型,也可用“设定—真实” (hypothetical-real) 型 或其他语篇模型(参见 Hoey 1983)。要请某人帮做某事(如开门),既可以用祈使句(如 Please open the door.),也可用疑问句(如 Can you please open the door?),还可以用陈述句(如 It’s stuffy in here with the doors closed.)。又如,在英语中,policeman, cop, copper 和 bobby 都可 以表示“警察”,但具体的选择是受到交际目的和交际情景的限制的。
荷兰 Van Dijk 在语篇分析方面做了很大的贡献,他早期的研究通常被称为“篇章语法” (text grammar)。1972 年,他出版了 Some Aspects of Text Grammars (Van Dijk 1972),接着他 又出版了四本这方面的专著(即:Van Dijk 1977, 1978, 1979a, 1979b)。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中山大学 国文一、引言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讨论语篇分析 (discourse analysis)。我们首先概述语篇分析的一些基 本理论和方法,然后对语篇分析与外语教学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讨论,目的在于帮助读者提 高教学能力和水平,最后通过实例分析探讨语篇分析与提高科研能力和水平的一些问题。

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分析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3、探讨在使用语篇分析理论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在使用语篇分析理论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学生对语篇的整体把握不 够、无法准确分析文章的逻辑结构等。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训练,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阅读知识体系;其 次,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本,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开展广 泛的课外阅读,提高他们的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水平。
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语篇解读。例如,可以让学生思考文章中出 现的象征梦想的词汇有哪些?这些词汇在整篇文章中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此外,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文章的叙述方式、情节安排、人物性格描写等方面,帮助学 生深入理解文章。
在进行语言训练方面,教师可以选取文章中的一些语句或段落,让学生进行 翻译、改写、讨论等活动。例如,“She had a dream to become an actress” 这句话,可以让学生进行改写为“She dreamed of becoming an actress”等。 通过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语言表达方式。
总之,语篇分析法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培养学 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语篇分析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 水平。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选取合适的阅读教学内容,科学地运用语篇分析 法并注意与学生的学习特点相结合,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引言
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之一,也是学生英语能力提高的关键途径。 然而,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不够深 入,无法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作者意图等。因此,本次演示旨在探讨语篇分析理论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以期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阅读理解能力。

依托语篇分析理论,培养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

依托语篇分析理论,培养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

依托语篇分析理论,培养高中生自主阅读能力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的兴起以及网络阅读的流行,高中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许多学生更愿意花费时间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上,而对于传统的纸质书籍却表现出较少的兴趣。

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和思维能力的培养。

如何培养高中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成为了当前语文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语篇分析理论注重阅读过程中的语言材料和上下文的整体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整个篇章,了解文章的主题、结构和内涵,从而培养学生整体理解文本的能力。

通过分析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词语、句子到篇章的不同层次上去分析文本,让学生逐步建立起对篇章的整体把握和深入理解。

语篇分析理论强调语言使用的情境性和交际功能。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篇分析理论,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所反映的社会、历史和文化情境,理解文本背后的深层含义。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语言的真实运用和交际功能,促使学生主动去倾听、思考和表达。

这样,学生将不再把阅读当成一种被动的接受,而是将阅读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增强其阅读的主动性和实用性。

语篇分析理论注重表达语言信息的文本结构和语言规律。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篇分析理论,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不同文体、不同篇章的语言特点和结构规律,提高学生的语言意识和语言能力。

通过对文本的语法、修辞、语义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可以更好地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和文字表达的艺术,增强阅读的审美感和丰富性。

这也有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语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

语篇分析理论注重读者与文本之间的互动性和解释性。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篇分析理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阅读过程中,理解、分析和解释文本。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朗读、讨论、写作等,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阅读策略和解读框架,增强学生的阅读主体性和批判性思维。

语篇连贯理论在教学中应用论文

语篇连贯理论在教学中应用论文

语篇连贯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摘要: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由于话语不连贯而引起的误解极为普遍,探究语篇连贯理论便于消除一些理解的歧义,并且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关键词:语篇连贯;词汇衔接;教学语篇的研究已经成为语言学界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语篇就是连续的话段或句子构成的语言整体。

语篇既可以是单句,也可以是长句;既可以是口语表达,也可以是书面表达。

但无论如何语篇的逻辑结构一定要严密,意义一定要连贯。

这种连贯表现在语言结构、语言的组成成分还有结构成分之间的联系。

也就是说,语篇连贯的关键在于语篇构成成分之间意思或功能上衔接。

一、语篇连贯理论的理解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语言学研究的新兴课题。

由于概念本身的复杂性,目前语言学界对连贯的理解还没有形成标准和方法。

自从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 halliday 和hasan 提出语篇的衔接理论,他们提出了五种语言的衔接纽带—指称(reference)、替代(substitution)、省略(ellipsis)、连接(conjunction)和词汇衔接(lexical cohesion),但是不少语言学家还是对他们的连贯是在衔接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观点提出了质疑和批评。

其中, reinhart提出了显性连贯和隐性连贯。

她认为显性连贯必须满足连续性、一致性及相关性。

而隐性连贯通过某种语用阐释程序将其解释为具有连贯性。

本人赞同显性连贯通过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来实现,与阅读者和写作者双方的理解息息相关。

隐性连贯隐藏于语篇的内部,通过逻辑和语义上的顺畅来实现语篇的文理通顺。

语篇的连贯是由读者的理解来实现的,语篇连贯的构建对准确、全面、深入地理解语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语篇连贯理论与教学1.语篇连贯理论与阅读理解阅读理解在英语学习和测试中一直是个难点。

阅读实际上是一种主动思维的心理活动和信息处理过程,是读者基于自己所掌握的信息,进而对新信息进行分析、分类和解释并不断进行推测的过程,也是阅读者通过语篇这个媒介手段,和写作者之间的一种交际行为。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

知识文库 第2期135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陆 宁阅读作为新课程标准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已成为广泛共识。

本文运用语篇分析理论贯穿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始终,进一步增强学生语篇分析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有效提升学生阅读水平和应试能力。

引言: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常以培养学生快速阅读和应试能力为主要目标,只重视知识点和应试技巧的讲授,却忽视文章布局、言语搭配和修辞手法等对整个文章中深层的语义关系。

对文章语境难以做出正确的解析,严重影响到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分析能力,制约了阅读能力的提升。

运用语篇分析能提高学生对文章阅读理解的准确性,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素养。

一、语篇分析理论的起源美国语言学家Harris 在1952年的《语言》杂志上发表“Discourse Analysis” 一文,开始语篇分析研究,80年代语篇分析正式作为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开始出现。

Nunan.D (1993)对语篇分析的定义是:对语篇的功能分析,区别于着眼于语言条理特征的篇章分析。

胡壮麟(1994:1)说:“语篇指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表示完整意义的自然语言。

”黄国文(2001:6)认为:“从功能的角度看,‘语篇分析’研究的是交际中的语言,它涉及的是语言与它的使用情景(即语境)之间的关系。

”二、语篇分析理论应用的积极作用语篇分析的有效应用可以转变教师只注重词汇语法,忽视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传统教学方式。

(一)有效提升学生整体阅读能力语篇分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课文中不同章节为基本单位,从文章整体出发,可以引导学生发掘出中心思想主线。

在整篇课文的理解分析上,首先对篇章结构理解分析;其后对句子之、段落间的思维逻辑进行连贯衔接。

使学生在阅读全文后及时了解主题,辨别主次要及干扰信息。

在文章表述内容上解析每个句子,全面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加快学生的阅读速度和阅读水平。

(二)加深对重点词汇语义的理解中英语课文中每篇文章都会包含多个重点词汇、短语,也会有多种语义。

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语篇分析理论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的整 体 教学 法 , 相对 传 统 英语 教 学 以词 汇 和 是
收 稿 日期 :0 9 0 — 0 20 - 5 1
作者简介: 刘玲妍( 8 一 , 壮族)广西 南宁人, 1 0 )女( 9 , 广西卫生管理干部 学院英语教师 , 研究方 向为大学英语教 学。

2 — 7
学 科探索
句子结 构为 中心 的教学 而言 的。外语 教学 的最
终 目的是 要 让 学 生 能 用 目的语 来 交 流 思 想 和

语法 ” 中心 , 重传授 语言 知识 。教师 是课 为 侧
堂活 动 的主体 , 课 堂教 学 的 大部分 时 间都 花 将 在讲 解 语 法 要 点 、 释 词 汇 用 法 、 析 句 子 结 解 分 构和 翻译长短 句等 。语 言并 非一些 杂乱无 章 的 词句 , 是 以连贯 的语篇 形式 表 达 出来 的 。这 而 种将 语 料 和 语 篇 分 割 开 来 的 教学 方 式 不 仅 直 接影 响到 语 言输入 的量 和多 样性 , 同时 使得 与
仅 要 重视 句子 水平 的语 言训 练 , 要 逐 步发 展 还 在语 篇 水平 上 进行 交 际 的 能力 ” 。所谓 语 篇 教 学 , 是 从 宏 观 的角 度 出发 , 就 以语 篇 为 基 本 单
长短 , 要 语 言 连 贯 , 达 的是 整体 意 义 就 构 只 表 成 了语 篇 ,它 的特 点是 具 备 连贯 性 和完 整 性 。
语 篇 分 析 研 究 的是 语 言 和 语 言 所 使 用 的语 境 的关 系 。语 篇分 析不 仅要 对语 言 的形 式特 点进 行分 析 , 且要 对 语 用功 能 以及句 子 以上 的层 而
位 , 足于 篇章 整 体 , 课 文 进行 分 析 、 解 和 立 对 理

语篇理论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语篇理论教学法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获取 信息 的过程 就会产 思想 和主题 , 再结合词汇 、 短语和重点句型 《 大学 英 语 教 学 大 纲 》 规定 : 大 学 英 语 信 的消极状态 时 , 急躁 、 恐惧等不 良情 绪 的具体讲解 , 同时通过 语用宏 观理论 加强 的 教 学 目的是 培养 学 生 具 有 较 强 的 阅 读 能 生障碍 。这些焦虑 、
而 是从语 篇水平 上组 分析理论教学法正作 为一种新的英语阅读 到一 个 能 够 提 高 阅 读 能 力 的合 适 学 习 行语 言形式 的教学 , 方法 。 织 教 学 , 这 有 利 于 学 生 从 整 体 上 获 得 语 言 教学法 , 逐 渐 取 代 传 统 的英 语 阅 读 教 学
一直以来对阅读缺乏 自信 ; 或 这 种 教 学 模 式 注 重 以学 生 为 中 , 因 此 的信息 。因此 阅读能力是英语综 合能力培 英语基础弱 , 是想提高 阅读 能力 , 但是 经过 长时 间 的努 在教学过程 中 , 学生必须参与文章的分 析、 养的关键 。阅读是英语学 习的一 项重要能 力和手段 。在 英语 教学 中 , 抓好 阅读 教学 力练 习, 仍 然无法提高 , 因而在 阅读 的时候 归纳和总结 , 这要求学生需要 积极 思考 , 激
力, 一 定的听和 译 的能力 和初步 的写 和说
的能力 , 能以英语为工具 , 获 取 专 业 所 需 要
会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学 生的阅读水平 。产 学 生语 言运 用 的 能力 。其 意 义 表 现 在 :
生 这 些 不 良情 绪 的 原 因 是 多 方 面 的 : 或是
1 . 有利 于激发学生 的创造性思维
心理素质 的差 的学生很 难提 高阅读 水平 。 章 的 主 旨。
中图 分 类 号 : F 1 2 3 . 1 6 文献标 识码 : A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理论依据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理论依据

添加标题
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敏感度和跨文化实践能力,以适应全球化背景下对跨文化人 才的需求。
添加标题
培养途径: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文化体验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观、 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添加标题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和非语言 信息,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语言教育过程理论还强调学习者的主体性,认为学习者应该积极参与语言学习过程,发挥自己 的主观能动性。
语言教育过程理论对于英语阅读教学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语言 学习的本质和过程,从而设计出更加科学、有效的英语阅读教学活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定义:语言教育评价理论是一种对语言教学进行评估和改进的理论框架, 旨在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实际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教育心理学理论,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相应的 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效果。
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 学习效率而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技术。
分类: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资源 管理策略等。
作用: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果和自主学习 能力。
认知心理学理论认为语言学习需要关注学习者内部的心理机制和认知过程,如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 等。
认知心理学理论为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助于教师更好地理解学习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 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规律,从而设计出更符合学习者认知特点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活动。
学习者主动建构 知识,而非被动 接受知识

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

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英语阅读教学【摘要】本文通过引言部分对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研究意义进行了介绍,随后对语篇分析理论进行了概述,并探讨了该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接着介绍了基于语篇分析理论的阅读策略教学,并结合实际案例讨论了语篇分析理论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最后对该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进行了评价与展望,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总结本文的研究内容,强调了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为进一步探讨该领域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语篇分析理论、英语阅读教学、阅读策略、教学实践、价值、未来研究、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语言学领域对语篇分析理论的深入研究,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开始意识到语篇结构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语篇分析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语言。

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将语篇分析理论引入英语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1.2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research o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 guided by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lies in its potential to enhance students' reading comprehension skills and improve their overall language proficiency. By incorporating discourse analysis theory into English reading instruction, teachers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exts and improve their ability to identify important information, make inferences, and draw conclusions. This approach can also help students become more efficient and strategic readers, as they learn to recognize patterns in texts,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make connections between different parts of a text.2. 正文2.1 语篇分析理论概述There are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including conversation analysis,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and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onversation analysis focuses on the structure and organization of spoken interactions, while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examines how language reflects and reinforces power relations in society.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on the other hand, explores how language is used to perform different functions in communication.2.2 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语篇分析理论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语篇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语篇教学理论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次, 在 写 作教 学 中 , 教 师 和 学 生之 间严 重 缺 乏 互 动 性 , 一般 的写作任务 都 由 有关写作主题的电影 , 也 可 以组 织 学 生 进 行 一 系 列 的讨 论 、 辩 论 活 动 来 加
老 师布置完成 , 没有征 求学 生的意见 , 没有 将写作 的 内容 和 目的进行 必要 深学生对此主题的理解 ; 在学生 的写作 阶段 , 学 生要 引导学生理 解 写作 主 的互动。学生接 受被老 师强加 的写作 的任务 , 这样学生 对于写作 的热 情就 题 的文化 内涵 , 以及 结构特 征 , 使 学生对 写作 的主题有 一个整体 的把 握。 不 高; 第三, 目前 写作教学 的形式 多停 留在 教师布 置任务 , 学生 完成 , 老师 让学生理解所写的文章具体 的意义 。同时 , 教师也要积 极地 和学生进行 合 教 师通过提问或者 引导 对学生 的写作 进行宏观 的指导 , 使学 生掌 打 分和点评的传统模式 , 这样单调 的教学 形式 , 学 生很难 深入体 会英 语语 作创作 , 言的内涵 , 不能够掌握全 面综合 的写作能 力 , 更缺 乏对英 语 的创造性 的表 握 写作的词汇语法特征和语法 结构 , 为学生 的独立创造 打下 坚实 的基础。 达; 最后, 如何掌握学生的写作训练 的数量 和频率 也是传 统英语 教学 中所 在评价阶段 , 教师不应片面鼓励 文章 中词 汇和句 子 的运 用 , 而 是要综合 全 缺 乏的一个 思考 。通常来讲 , 在高 中一、 二 年级教 师还 能要求 学生训 练不 文 的整 体 行 文 和 内 容 意 义 来 对 学 生进 行评 价 。

英语 写作教 学 具体运 用
涵和特征 , 这样就避 免了学生对英 语学 习的片面理 解 , 增 强学 生对语言 的

语篇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语篇理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对文章进行综合 的分析 、 评价 , 把文章 当做一个整体 : 两个方 面——形式与 内容 , 是一种适合 当今时代背景
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与观点 ,以及作者的写作态 l 的教学方式。 度, 以语篇为单位来分析文章的内容, 故事情节发 l 如:
展 , 物性格 , 人 作者论证过程 中体现的思维规律 、 思维 :
对于课 文的理解应该具有两个层次 : 表层理解和
引导学生捕捉文章的特定信息 , 确定 、 概括文章的中 J 深层理解。结合这两个层次, 教师在讲授课文之前应
心内容 、 作者的写作意图、 风格和特点; 最后发动学生 l 布置预习的任务 , 提出明确的要求 , 设计合适的问题
对文 章内容进行评价 。 中学英语教师若能了解到这 方 来考查学生对课文表层理解 的掌握程度。 问题大多 以
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 分析为之服务 的写 I 语篇理论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 以抛砖引玉 。 借
作技 巧 , 在教学 活动 中使学生 对文章进行研读 , 对其 I 这篇课文 的作者从第一人 称“ 的视角来对 他 我”
识和能力。
内容了如指掌, 最终将文章内容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 l 的工作进行阐述。根据语篇教学的要求, 在讲授这一 l 篇课文时, 教师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词汇、 句式、 语
语篇 。语篇教学的重要性与作用 因而 日益 凸显 出来, 教学中 , 很多英语教师忙于讲授单词 、 句式的用法 , 而
受到各方面的重视与研究。 本文拟就语篇理论结合实 I 忽略了“ 语篇” 的讲解 , 也就是说 , 他们重视语言规则
际教学进行分析, 并提出关于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改进 l 的讲解 , 而忽略了文化规则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已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运用

二 、 析 语 体 结 构 . 成 框 架 模 式 分 形
在 教 学 中利 用 休 裁 分 析 , 旨在 引 导 学 生掌 握 属 于 不 同
体裁的语篇 所具有 的不 同交际 目的和 篇章 结构 :引导 学生 既 掌握 语 篇 的 图 式 结 构 , 了解 语 篇 的 建 构 结 构 过 程 , 而 又 从
1; 叙 文 体 .己
上把 大部分 时间都放 在 文章 中词 、 句和其他语 言点的 分析 、
讲 解 上 ,然 后 配 以 少 量 的 练 习 来 巩 固 所 学 部 分 的语 言 和 语
法知识 , 忽视 了语 篇 和 整 体理 解 等 深 层 语 义联 系 有 时对 一 个 词 或 短 语 的理 解有 误 就 会 导 致 对 一 个 段 落甚 至 对 整 个 语 篇 文章 的 理 解 的偏 离 . 因此 教 师 需 要 将 知 识 教 学 与 篇 章 结 构知识 、 文化 背景 知 识 的教 学 融 合 到 自己 的 阅读 教 学 中
, I A 1 N E L D 0I G N A
课 改 前 沿
语篇分析 理论在 高 中 英 语 阅读 教 学 的 运 用
浙 江省桐 乡第二 中学 沈 惠群
英 语 阅 读课 一 直 最 受 重 视 , 占的 课 时 最 多 , 读 教 所 阅
帮助 学 生 理 解 或 撰 写属 我 们 分 析 课 文 的 体 裁 , 目的是 让 学
o e lt n 、 rrs ui ) 回应 ( d)( 引黄 国 文) 高 中 英 语课 文 中 , o o c a、转 o 记 叙 文很 多 , 如 T eNcl c 在 分 析 记 叙 文 时 , 们 可 h c ae d 我 以抓住 文章表 层的 某些宏观 特征并加 以利用 ,如记叙 文 中 通 常 所拥 有 的 人 物 链 、 时 间链 和 行 为链 共 同促 进 事件 发 展

运用语篇理论 提高教学效率

运用语篇理论 提高教学效率

们 以 这 样 那 样 的 方 式 使 语 音 和 词 语 言 作 为 一 个 整 体来 教 所 以 . 在 处 理
产 生 有 意 义 的 联 系 这 种 有 意 义 的 表 述的集合就是 ‘ 语篇 ’ ( t e x t ) 。”
所以 . 语 篇 是 语 言 形 式 和 意 义 的
语 篇学 习 中教 学生 词 . 可 采 用 以 下 方法 : ( 1 ) 借 助 图 片 或 实 物 学 习 和 理 解生词 。 如6 A U n i t 7 A 部 分 中w a l l e t 、 h a i r d r y e r 、 s k a t e b o a r d 等 新 词 . 都 可 用 实 物 或 图片 直 接 呈现 。 ( 2 ) 用 已 知 的 词 汇解 释 新 词 如 教 学b e a u t i f u l 时 可 以m n i c e  ̄ 1 1 p r e t t y 来解 释 . 这 样 不 仅 能 训 练 学 生 思 维 的 变通 性 和 发散 性 . 还 能 培 养 学 生 用 语 言 做 事 的 意 识 和 能
通 过 上下 文 猜 测 词 义 这 种方 法 既 有 利 于 学生 理 解 和 学 习 内 容 . 又 能 培 养
都 必 须 合 乎语 法 .并 且 语 义 连 贯 . 包
括 与 外 界 在 语 义 上 和 语 用 上 ( s e ma n t i c a l l y a n d p r a g ma t i c a l l y ) 的 连
P . 可

位 老 师 就 是 带 领 学 生 用 读 的 声 音
和动作来 表现a l i t t l e a n g r y和 v e r y
a n g r y i f  ̄ , 学生很快 就能理解 了。( 4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行为过程
He She 行为者 (Behaver) stared laughed 行为过程 in amazement. heartily. 环境成分
存在过程
• 存在过程表示某一实体的存在。常用的 动词是be, exist, arise等。
存在过程
Maybe there is some other darker pattern.
三种语法体系的比较
形式( 传统 传统) 形式(+传统)语法 所关注的首要问题 功能语法 这个句子是(应该是) 这个语篇的意义是如 如何构成的? 何实现的? 句子 句法 =用于构造句子的一套 规则 =我们所了解的知识 整个语篇 语义 =用于表达意义的资 源 = 我们所做的事情
分析单位 所关注的语言层面 语言
情态
在 “She teaches Latin.” 和 “She doesn’t teach Latin.”之间存在着以下的情态空间: She might teach Latin. She usually teaches Latin. She ought to teach Latin. She’ll teach Latin if you want. She can teach Latin if she wants. She can teach Latin well.
情态
• 肯定与否定之间的情态空间表现为两种 情况: 1)不同量值的概率,如“可能”、“或 许”、“一定”、“大概”等; 2)不同量值的频率,如“有时”、“经 常”、“总是”等。
概率和频率的表达方式
1)限定性情态动词(e.g. might, should, must) 2)情态副词(e.g. definitely, probably) 3)限定性情态动词与情态副词共用:e.g. They certainly must have know. 4)属性小句(e.g. I’m certain, It’s likely/probable) 5)认知类心理过程小句(e.g. I think, I doubt) 6)名词词组(e.g. probability, likelihood)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是一个由语义层、 词汇语法层、语音层构成的符号系统。
概念功能
语义层
人际功能 谋篇功能
概念功能
• 概念功能主要由语言的及物性系统和词汇 系统中词汇体现。 及物性系统:把人们的在客观外界和主观世 界中的经历分割成若干种“过程”(process), 并表明与这些过程相关的“参与 者”(participant”)和“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本质上是一个语义系 统网络,并通过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 功能(interpersonal)和谋篇功能(textual)提供意义 潜势。语言交际不是通过孤立的句子来实现 的,而是通过语篇去实现的。
Halliday & Hasan (1985)把语篇定义为具有功能的 语言(language that is functional)。语篇指的是任 何长度的,在语义上完整的口头或书面语的 段落( Halliday & Hasan,1976)。语篇是在情 景语境的制约下,将语言的概念意义、人际 意义和谋篇意义现实化的结果。同时,语篇 也是社会文化语境的产物,任何一个语篇都 反映了一定的社会意图和文化特征,并以此 使语篇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意义联系在一起。
交际角色与言语功能
(a) 物品与服务 (b)信息
交流物 角色 (i)给予 i
(ii)求取
提供 I’ll show you the way. 命令 Give me your hand.
陈述 We’re nearly there. 提问 Is this the place?
语气
语言交流的基本单位是小句(clause),说话者 可以通过小句语法结构的变化来实施特 定的言语功能。也就是说,语法结构的 变化会引起言语功能的变化。这种通过 语法结构的变化来表达言语功能的语法 系统被称作语气。
心理过程
You She He He He 感觉者 can imagine never discovered could not see heard fancied 心理过程 his reaction. the exact address. anything. a faint sound. her. 现象
• 功能语言学:把语言看作是一个交际系统, 语法分析的目的在于发现语法是通过怎样的 组织结构来使语言使用者进行意义的构建和 交换的。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是语法结构和结 构成分的功能及其在语境中的意义。
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揭示人 们是如何根据社会文化语境在语言系统 中通过意义潜势的选择来实现各种功能 的。
语气结构
Somebody ’s already written on that paper.
主语
定谓 成分
状语
谓语
状语
语气
剩余成分
情态
• 情态表达说话者在陈述和疑问句中对自 己讲的命题的有效性所作的判断,在命 令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和在提供中要 表达的个人意愿。
情态
语气系统中的归一度表达肯定和否定两 个极点,而情态系统表达肯定与否定这 两极之间的中间程度或状态,如可能性 的大小和意愿的强弱等。广义的情态也 包括意态。
识别类关系过程
My name This Pat 被识别者 (Identified) is used to be is 过程 Edward. our dinning room. her brother. 识别者 (Identifier)
言语过程
• 言语过程指的是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
言语过程
He 说话者 repeated 言语过程 the warning. 言语内容
概念功能
1)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 2)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 3)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 4)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 5)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 ) 6)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系统功能语法vs 转换生成语法
• 形式语言学 形式语言学:从个体的心理和生理特征的角 度来研究大脑的活动机制,以此发现个体是 如何运用天赋的语言能力生成无限的合乎语 法规则的句子。把语言看作是一个规则系统, 语法是规则的集合。所关注的首要问题是语 法结构的形式及其相互关系,而不是它们在 不同语境中的意义和使用问题。
过程类型
过程类型 物质过程 心理过程 感觉过程 认知过程 情感过程 关系过程 归属过程 识别过程 核心意义 “做”、“发生” “感觉”: “感觉” “思考” “反应” “是”: “归属” “识别” 参与者 动作者、目标、环 境成分
感觉者、现象
载体、属性 被识别者、识别者
言语过程 行为过程
“说话” “行为”
陈述 疑问(yes-no型) 疑问(wh-型) 祈使 感叹
语气包括两部分:主语和定谓成分。 主语表示命题的叙述对象,由名词词组充当。 定谓成分属动词词组的一部分,并从三个 方面限定命题的有效性: 1)命题相对于说话时间的有效性,即时态; 2)肯定与否定的有效性,即归一度(polarity); 3)命题相对于说话者态度的有效性,即情 态。 小句中的其他成分称作剩余成分,可以充当 剩余成分的是谓语、补语和状语。
说话者、接受者、 言语内容 行为者、环境成 分(有时出现) 存在者
存在过程
“存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物质过程
• 物质过程涉及的是诸如“跑”、“跳”、 “坐”、“扔”、“打”、“做”、 “写”之类的动作。 • 发出动作的参与者为动作者,受动作影 响的参与者为目标,表示动作发生的时 间、地点、方式等的成分为环境成分。
物质过程
传统语法、形式语法和功能语法 传统语法:如何使用正确的语法结构,语言教学 传统语法:如何使用正确的语法结构,语言教学 的内容以语法规则为教学中心。 形式语法:对孤立的句子进行结构描写,并把语 形式语法:对孤立的句子进行结构描写,并把语 言看作是句法规则的集合,人们根据这些规则可 以生成合乎语法的句子,排除不合乎语法的句子。 所要回答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语言的结构是怎样 的。 功能语法:语言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结构,关心的 功能语法:语言为什么具有这样的结构,关心的 是句法结构与语言使用和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相 互关系。
关系过程
• 关系过程表示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分为 “归属”和“识别”两种类型。
关系过程
归属类关系过程
This bread She He 载体(Carrier) 载体 is was felt 过程 stale. an art student. uneasy. 属性(Attribute) 属性
关系过程
He had The young girl The 动作者 been shaving. bounded fire had destroyed 物质过程 out of the gate. everything. 目标 环境成分
心理过程
• 心理过程表示的思考、想象、喜欢、感受、 欲望等内心世界的活动,包括感觉(perception)、 认知(cognition)和情感(affection) 三种类型。
情态类型(Thompson, 1996)
概率(probability) 情态(信息) 频率(usuality)
情态类型
义务(obligation) 意态(物品 与服务) 意愿(inclination)
情态和意态的分工不同: - 情态指的是以信息为交流物时说话者从 概率或频率的角度对信息的可靠性或有 效性所持的态度; - 意态指的是以物品与服务为交流物时说 话者从义务或意愿的角度对交流的有效 性所持的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