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册科学《燕子南飞》导学案

合集下载

燕子南飞教案

燕子南飞教案

燕子南飞教案
教案:
目标:通过学习《燕子南飞》这首古诗,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一、导入(5分钟)
1.放一段背景音乐,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世界。

2.出示一幅插图,让学生根据插图猜测本课将学习的内容。

二、学习课文(20分钟)
1.听课文录音,让学生跟读。

2.师生共同解读课文,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师生共同欣赏。

三、理解课文(15分钟)
1.教师提问:“诗中的‘燕子南飞’是指什么?”
2.学生讨论,展示出自己的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景物和情感的表达方式。

四、感悟诗意(15分钟)
1.教师出示一些图片,学生根据诗中的意境以及自己的联想,进行写作表达。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欣赏和讨论。

五、拓展(10分钟)
1.了解燕子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欣赏其他与燕子相关的诗词和歌曲,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

六、总结反思(5分钟)
1.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学习到的知识和体会。

2.学生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评价自己在诗歌学习中的表现。

七、作业(5分钟)
1.布置课后作业:写一个对燕子的描写,并用诗歌形式表达。

2.提醒学生查找了解燕子的相关资料,为写作提供素材。

八、课堂结束(2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2.学生整理好课桌,准备离开教室。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知道燕子南飞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

2. 燕子南飞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1. 燕子的迁徙特点。

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燕子的图片、燕子迁徙的图片。

2. 视频素材:燕子迁徙的视频。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出示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征。

1.2 学生分享对燕子的了解。

1.3 导入课文《燕子南飞》。

2. 学习课文2.1 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2 教师讲解课文,解答学生疑问。

2.3 学生讨论:为什么燕子要南飞?3. 了解燕子的迁徙特点3.1 出示燕子迁徙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3.2 学生分享对燕子迁徙特点的理解。

3.3 教师讲解燕子迁徙的特点。

4. 观看燕子迁徙的视频4.1 学生观看视频,了解燕子迁徙的过程。

4.2 学生分享观看视频的感悟。

5. 总结与拓展5.1 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分享学习收获。

5.2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

5.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环保意识。

5.4 布置作业:观察身边的鸟类,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写一篇观察日记。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讨论参与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燕子生活习性和迁徙特点的理解。

2. 评估学生对燕子南飞原因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馈:1. 学生对燕子的习性和迁徙表现出浓厚兴趣,课堂互动积极。

2. 学生能够明确燕子南飞的原因,并对迁徙现象有初步理解。

3. 观察日记显示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观察中,对周边鸟类有更深入的了解。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反馈,适当增加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鸟类生活。

2. 对于环保意识的培养,可以结合学校或社区环保活动,让学生参与实践。

3. 在下一节课中,引入更多关于鸟类迁徙的案例,拓宽学生视野。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提出问题并寻求解决方案
问题提出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观察和讨论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或困惑,如燕 子南飞的导航机制、迁徙过程中的食物来源等。
问题分析与解决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专家或进行小组讨论等方 式,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案。
成果展示与交流
让学生将自己的研究成果以报告、海报或PPT等形式进行展示,并 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与分享。
持续改进和优化课程设计
反思和总结
定期对课程进行反思和总结,发现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更新教学内容
根据学科发展和社会需求,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的时效 性和前瞻性。
创新教学方法
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等,以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THANK YOU
观察内容与记录
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飞行 姿态、群体行为、觅食活 动等,并记录观察到的现 象和特点。
分组讨论与分享经验
分组方式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以便更好地进行讨论和分享。
讨论内容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经验 ,探讨燕子南飞的原因、迁徙路线 、遇到的困难等话题。
讨论引导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适时 提出问题或给予引导,促进讨论的 深入进行。
素。
数据分析
指导学生整理和分析观察记录, 探讨燕子南飞的原因、迁徙路线 和特点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
探究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03
实践活动与探究
组织学生进行现场观察
观察时间与地点
选择燕子南飞的季节和合 适的观察地点,如公园、 湖泊或其他燕子聚集的地 方。
观察工具与准备
准备望远镜、记录本、相 机等观察工具,并提前让 学生了解燕子的基本特征 和习性。

燕子南飞教案

燕子南飞教案

燕子南飞教案教案标题:燕子南飞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燕子南飞的生态现象和原因。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让学生观看一段关于燕子南飞的视频,并引发学生对于燕子南飞的好奇心。

2. 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于燕子南飞的问题和猜测。

探究活动:3. 分组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对于燕子南飞的了解和猜测。

4.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并整理出他们的结论,然后向全班汇报。

知识讲解:5. 教师向学生介绍燕子南飞的生态现象和原因,包括燕子的迁徙习性和南飞的原因。

6. 教师通过图片和图表等形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阅读理解:7. 教师分发一篇关于燕子南飞的阅读材料给学生,并提出一些问题,要求学生阅读并回答问题。

8. 学生独立阅读并回答问题,然后与同桌分享自己的答案。

写作练习:9.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写作任务:请你以燕子南飞为题材,写一篇短文。

10.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写作练习,并互相交流修改。

总结活动:11. 学生向全班展示自己的短文,并互相评价和提出改进建议。

12.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给予肯定和鼓励。

拓展活动:13. 邀请一位鸟类专家或者野生动物保护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进一步拓宽学生对于燕子南飞和鸟类保护的了解。

教案评估:1. 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汇报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学生在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中的表现。

3. 学生对于燕子南飞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特点:1. 通过引入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3. 结合阅读理解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 拓展活动和实践环节,增加学生对于燕子南飞和生态保护的了解。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7燕子南飞-导学案-冀人版(2017)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7燕子南飞-导学案-冀人版(2017)

燕子南飞【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能说出什么是迁徙。

2.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科学探究1.能根据燕子南飞现象提出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2.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

3.能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

4.能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和怎样迁徙的结论。

科学态度1.能对燕子南飞的原因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能接受和参考他人的调查结果,完善自己的调查结果。

【学习重点】1.能说出什么是迁徙。

2.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学习难点】能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

【学习过程】一、预习指南(一)预习课文后,完成下列填空。

1.春天,鸟类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________;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生物学家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________。

2.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________,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________。

3.有迁徙习性的鸟类被称为________,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没有迁徙的习性的鸟类被称为留鸟,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古人说:“________,儿在巢中盼母归。

”我国人民对于鸟类的爱护有着悠久的历史。

(二)问题银行存折2.自然界中的动物和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3.燕子北迁的时间,繁殖的时间,南迁的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4.鸟类为什么会大规模的迁徙?常见的候鸟有哪些?5.候鸟为什么能长途迁徙?6.我们可以举办哪些形式的爱鸟活动?请给出你的建议。

【学习小结】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需要努力的地方?【精炼反馈】一、小法官(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1.迁徙是鸟类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一种积极适应的本能,鸟类迁徙主要是为了躲避寒冬的低温和食物短缺。

()2.每到天气将要变冷的秋天,燕子总会成群结队地飞往天气温暖的南方。

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冀人版《燕子南飞》导学案

2023-2024学年小学科学冀人版《燕子南飞》导学案

《燕子南飞》导学案第一课时一、导言《燕子南飞》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辛弃疾的一首词,诗意深远,意境优美,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这首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和辛弃疾的创作风格,同时也能够启发学生对于人生和爱情的思考。

二、课前导学1. 请学生阅读词的全文,理解词的主题和基本意境。

2. 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词中的“燕子”象征着什么?作者通过描写燕子的离去表达了怎样的情感?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3. 请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一下宋代的文学特点和辛弃疾的生平事迹,为课堂讨论和学习打下基础。

三、课堂学习1. 分段分析词的内容和结构:整首词可以分为三个段落,第一段主要描述燕子的离去,第二段写出小楼春晓的景色,第三段表达了作者对于别离的感伤之情。

让学生逐段分析词的意境和感情变化。

2. 探讨词中的艺术特色:让学生分析词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并讨论这些手法对于词的表达效果的作用。

3.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作者通过描写燕子南飞、小楼春晓表达的思想情感,让他们尝试运用词中的意象和艺术手法进行表达。

四、课后延伸1. 鼓励学生背诵这首词,并思考自己对于别离和重逢的理解。

2. 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其他有关辛弃疾的作品,扩大对于宋代文学的认识。

3.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朗诵比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领会诗歌的韵律和情感表达。

通过学习《燕子南飞》,可以帮助学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是一堂别具意义的文学课。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标1. 了解《燕子南飞》的作者、背景和故事大意。

2. 分析《燕子南飞》的主题和意义。

3. 掌握《燕子南飞》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提高词汇积累和阅读能力。

4. 能够就《燕子南飞》展开深入思考,形成自己的文学见解。

二、导学内容1. 作者简介:《燕子南飞》是由唐代诗人孟郊创作的一首诗歌,描写了燕子在南飞的情景。

孟郊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他以清新淡雅的诗风和丰富的想象力闻名于世。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2、学会课文中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偶尔、活泼造句。

理解课文内容,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4、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教学准备:燕子图、小黑板教学时数: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激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同学们,春天来了,有一种美丽小鸟从南方飞来了。

你们知道那是什么鸟儿(学生回答后,板书课题,并提示学生写燕的一短横不能丢。

)你们看见过燕子吗燕子是一种非常可爱的鸟,它在春天里飞翔的情景,可美啦!《燕子》这篇课文,就把这种美的情景写出来了。

怎么美呢听老师读课文。

二、范读课文。

三、读后学生主动谈感受。

四、自学课文。

老师看得出,同学们很喜欢读这篇课文,现在就请你们自读课文,看你们能读懂多少。

出示自学要求:1、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课文中看不懂的地方,可以先看看插图,看了插图还不懂就做上记号。

(复习自学符号之一,表示疑问的:_____)五、检查自学:1、分段指名读课文,看谁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相机用小黑板出示易读错的字词。

采用自由读--指名纠正读--齐读的方式。

如圆晕、翼尖、横掠、似的等。

2、读了课文,你觉得哪些自然段留给你深刻的印象学生交流:燕子的外形、飞行、休息。

并板书:外形、飞行、休息3、课文主要讲了燕子的哪些方面六、讲读课文。

第一节.1、小燕子在空中飞着,一会儿飞到东,一会儿飞到西,我们不大容易看清楚,现在就请小朋友先看一看燕子的模样。

(出示燕子的剪纸,学生观察。

深蓝的底色,黑色的燕子,犹如燕子在蓝天飞翔)教师提示:注意一下,你是按照什么顺序观察的。

观察后学生口述。

2、现在我们来看课文上是怎么来写燕子的模样的。

请一个学生读一读。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第【1】篇〗目的要求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

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教具学具自制幻灯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

二、指导学生看图1、微机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2、微机出示插图看图叙述图意①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②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③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三、检查预习: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四、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1、理解第一自然段(1)、默读思考:投影:1、燕子的外形特点2、燕子的性情特点(2)、讨论解答(3)练习背诵3、理解第二自然段(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

(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练习背诵4、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微机出示画面①、理解第3自然段观察飞行中的燕子-指明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②、理解第4自然段观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指明读比喻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③、练习背诵六、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第【2】篇〗一、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燕子导学案第【1】篇〗教材: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六册第六课教学设想:《新课标》要求:“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燕子专列》通过优美的语言讲述了一个真实感人的故事,表现了“爱护周围环境”的主题。

如何让学生不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了解故事,而能入情入境地体验课文,我想方设法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小燕子,设身处地地自主阅读,交流感受。

首先,一开课,通过送礼物,贴一贴小燕子的,做一做小燕子飞行的动作,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形式上把自己当作小燕子,给学生一个入情入境体验的良好开端。

其次,整堂课中,教师至始至终把学生当作小燕子,引发学生情感上的认同。

如,请学生举手时,我说“小燕子,挥挥你们的小翅膀”。

小组讨论前,我请他们“飞过去”,“飞到自己的车厢里”。

小组合作学习时,我说“咱们的燕子会议就要开始了”。

通过精心设计诸如此类的教师语言,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感悟课文。

更重要的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层层深入地引导学生在读中去体会,有所体会之后再读,突出借助情感来指导朗读,朗读水平提高了,情感共鸣的感染力增强了。

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先由学生谈体会,引导他们互相补充,再通过教师点拨使学生的体验更深入。

最后一个环节“爱心卡”的设计,给了学生表达情感的机会。

《新课标》指出,要让学生通过诵读“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由此,我抓住重点段落——第四自然段,设计了三个层次的阅读体验:1,找到有关语句,自读体会。

2,师生互动交流“为什么最想向小贝蒂致谢”。

3,看图想象自己被救的经过。

这些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层层深入理解课文,体会情感。

教学过程一、入情体验的开端——把自己当作小燕子。

老师有一份小礼物,就放在你们桌上,打开看看。

(小燕子的不干胶)它可是有魔力的,快把它贴在胸前,你就会变成一只小燕子。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 燕子南飞丨冀人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 燕子南飞丨冀人版
观察
3、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教材27页图,在此图启发下,引导学生认识动植物过冬的其他方法。如熊、狮等皮毛增多,脂肪增厚;有的动物颜色变为灰白色。
看图认识动植物过冬的其他方法。
认识动植物过冬的其他方法。
讨论
记录
交流
4、组织学生讨论:“与夏天相比,冬天里的一些动植物在外部形态或我省习性上会发生哪些变化?“在讨论过程中,指导学生用列表的方式将结果记录。
五、教学准备
幻灯片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
行为
教学内容及实施过程
学习行为
设计思想及点评





播放
1、播放鸟类迁徙的资料片或课件,唤起学生记忆中曾经提出过的问题。在学生浓度回答的基础上,根据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迁徙的概念。
认真观看。唤起记忆中曾经提出过的问题。
激发学生兴趣。
体验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提高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列举一些有关动物冬眠的实例。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例说明我们根据动物或植物的习性,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好动植物。
三、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相适应的。
四、教学难点
难点是学生了解动物习性及习性对动物的影响。
学生记录感兴趣的问题。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
行为
教学容及实施过程
学习行为
设计思想及点评





出示
课件
5、指导学生认识鱼类洄游行为时,除阅读教材的资料外,搜集相关资料或制作相关内容的课件,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

《燕子南飞》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小燕子》这首童谣是学生唱着长大的,同学们也有一定的观察能力。

燕子是学生比较了解的鸟类,但其他能迁移的动植物学生却知之甚少,同学们可以在课外搜集有关资料,提高学习兴趣。

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迁徙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行为这一概念。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引领学生思考和认识,培养学生探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探究目标:1.能提出鸟类迁徙有关的问题并提出自己的假设。

2.能根据搜集各种动植物迁移的资料,得出结论。

3.能根据动植物的迁移习性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和其他同学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关爱动植物,感受生物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三)科学知识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说什么是鸟的迁徙,鱼的洄游,举一些动物冬眠的实例。

2.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变化的关系。

3.能根据动植物的习性总结动植物生长与其生活习性和环境变化有关。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对动物的各种迁徙方式研究,知道环境对动物生长及其生活习性方面有影想及动物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难点:搜集整理动物和植物适应环境的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今天我们看一段《小燕子》儿歌视频,看之前老师有个要求,结合生活实际现象思考这段视频里反应出一种什么样的科学(自然)现象?(播放视频)生:小燕子刚刚飞回北方;希望小燕子长期住在这里;小燕子每年冬春都要搬家;……师:小燕子每年到了冬天飞到南方,到了春天又飞回来。

你们春天见过小燕子吗?生:见过;我还看到它们垒窝哪……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燕子南飞》这课内容。

(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培养能力1.播放深秋群鸟南飞的视频。

(展示部分画面)结合生活经验分组讨论:猜想哪些鸟春秋两季爱搬家?哪些鸟一年四季都可以看到?讨论(猜想)结果记录在报告单上。

一组学生代表汇报,其余组可以补充。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

燕子南飞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知道燕子南飞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3. 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学会用词语描述燕子的特征和南飞现象。

二、教学重点:1. 了解燕子南飞的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燕子南飞的现象及其原因。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燕子图片、南飞燕子图片。

2. 教学视频:燕子南飞的视频。

3. 教学PPT:燕子南飞教案设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展示燕子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特征。

1.2 提问:你们知道燕子为什么会南飞吗?2. 燕子南飞的原因2.1 展示南飞燕子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燕子的飞行状态。

2.2 讲解燕子南飞的原因,如气候、食物等。

3.1 播放燕子南飞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燕子南飞的场景。

3.2 引导学生观察视频中燕子的行为,如迁徙、觅食等。

4. 口语表达4.1 让学生用词语描述燕子的特征和南飞现象。

4.2 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5.2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5.3 拓展活动:让学生画出自己心中的燕子,并分享寓意。

六、课后作业:1.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并用词语描述。

2. 调查其他动物的迁徙现象,了解其原因。

3. 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写下自己的感悟。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了解了燕子南飞的原因和现象。

在口语表达环节,学生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提高了表达能力。

课后作业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对燕子南飞的原因和现象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口语表达的情况。

3. 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的质量。

4. 学生对自然的态度和感悟。

九、教学修改: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和教学评价,对教案进行调整和改进,以提高教学效果。

小学科学27《燕子南飞》(教案)

小学科学27《燕子南飞》(教案)

小学科学27《燕子南飞》(教案)一、引言《燕子南飞》是《小学科学》的第27课,主要介绍了燕子的生活习性和迁徙方式。

通过观察和探究燕子的南飞迁徙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情境导入教师可通过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对燕子的兴趣,例如:“你们有没有见过燕子呢?燕子是常见的鸟类之一,它们是如何迁徙的呢?为什么要南飞呢?”通过激活学生的经验和观察,引领学生进入燕子南飞的话题。

三、目标与要求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燕子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了解燕子南飞的原因与迁徙方式;(3)能观察、分析和总结生活现象,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观察与实操:通过实地观察和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燕子的南飞迁徙;(2)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合作互动,共同探究燕子的南飞现象;(3)探究与发现:通过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进行情境导入,激发学生对燕子南飞的好奇心和热情。

2. 学习与探究:(1)展示燕子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教师利用图片或幻灯片,向学生展示燕子的外貌特征、栖息地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

(2)燕子的南飞现象: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燕子为什么要南飞,南飞的时间和路线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推理。

(3)燕子南飞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提出燕子南飞的原因可能与气温、食物和繁殖有关,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燕子南飞的真正原因。

(4)实地观察和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前往校园或附近的空旷地带,观察燕子的迁徙现象,记录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同时,进行小实验,观察气温和食物对燕子活动的影响。

(5)总结与讨论:学生们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以小组为单位总结并分享自己的发现,展示在南飞时燕子是如何利用风势飞行的。

3. 拓展与应用:(1)燕子的保护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南飞对燕子的意义,以及保护燕子的必要性。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7《燕子南飞》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7《燕子南飞》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设计——7《燕子南飞》第七课《燕子南飞》教学目标:1、能说出什么是迁徙。

2、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3、能制定简单的调查计划。

4、能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

5、能通过分析综合得出燕子为什么要迁徙和怎样迁徙的结论。

教学重点:1、能说出什么是迁徙。

2、能说出燕子迁徙的过程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能通过查阅资料、走访调查等方式了解燕子的生活规律及生活习性。

课前准备:搜集动物过冬的方式;搜集有关燕子的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同学们,咱们北方四季分明,冬天相对来说比较寒冷,想一想咱们是怎样过冬的?学生:说出自己知道的方法教师:同学们,那动物们是怎样度过寒冷的冬天的呢?把你知道的和小组同学交流一下吧!学生: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学生:汇报交流(可能说到:冬眠、换毛或换羽、飞到南方等)教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你们是怎样知道这些的呢?学生:说一说教师:看来只要大家有心,获取知识的方式多种多样。

刚才提到有些动物会飞到南方过冬,动物因季节不同改变栖息地区的习性,就是迁徙。

比较常见的就有燕子,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燕子南飞》二、探索与发现教师:同学们,关于燕子,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学生:提问题(教师板书,可能有南迁、北迁的路线、时间、繁殖等)教师:我们要解决这些问题有哪些方法呢?学生:搜集查阅资料,调查走访等等教师:先把你们课前查阅的资料在小组内交流一下,看能解决哪些问题,在书中简单记录学生小组讨论学生汇报交流教师:感兴趣的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走访调查,但一定要有家人陪伴哦!教师:播放鸟类迁徙的视频三、拓展应用做一个爱鸟护鸟的小使者教师:古人说“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盼母归”。

我国人民对于爱鸟有着悠久的历史。

大家也尝试写一份爱鸟倡议书吧!。

7《燕子南飞》 教学设计

7《燕子南飞》  教学设计

7.《燕子南飞》教学设计一、本课概述:《燕子南飞》从学生熟知的御寒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当自然环境发生变化时,给生物带来哪些影响,生物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的。

活动1“鸟类的迁徙”,通过了解当地动物和鸟的迁徙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研究兴趣,扩大知识面。

活动2“动物的冬眠”通过对冬眠活动进行了解,分析动物的这种生活习性对自身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2、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植物迁移的资料进行整理,能根据各种动植物对环境变化的适应现象,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构成与方法目标:1、在多数情况下,能与其他学生进行合作完成探究活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能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什么是动物的迁徙、洄游等习性。

2、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3、能举例说明我们根据动物或植物的习性,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好动植物。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指导学生对动物各种迁移方式的研究。

难点: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及生物是如何与外境相适应的。

教学方法: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学生搜集的资料。

三、教学过程:(一)谜语挑战、引入新课师:听说咱们五(1)班的孩子都很聪明,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我想出个谜语考考大家敢不敢挑战?生:敢。

师:仔细听:‘像只大雁两翅膀,银光闪闪爱飞翔,展翅能飞千万里,起飞就把歌儿唱。

’生:这是“飞机”。

师:真厉害,一下就猜对了。

机会给你们,谁给大家出一个?指名学生出谜语,师生互动。

师:看来咱班同学可真聪明呀,这还有一条多年前我就非常喜欢的谜语,想不想猜猜?生:想。

师:那你就竖起耳朵仔细听(课件出示谜语:小小姑娘黑又黑,秋天走了春天回,带着一把小剪刀,半空之中飞呀飞。

教师口念。

)生:燕子。

师:谜底就是我们人类的朋友——燕子(板书),它可有着非常有趣的生活习性,谁来说一说?生:在我们这,燕子每年的秋天飞走,第二年的春天才飞回来。

《燕子南飞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燕子南飞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燕子南飞》导学案第一课时导学目标:1.了解《燕子南飞》的作者、背景以及创作背景;2.理解全文内容,分析主要思想和情感表达;3.进修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4.培育同砚对于中国古诗词的观览能力和审美情趣。

导学内容:一、诗歌赏析《燕子南飞》是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作品,其描绘了燕子南飞的场景,融入了作者对于离别情感的沉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二、诗人介绍韦应物(767年-830年),字介甫,唐代文学家。

他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之一,其作品以情感真挚、意境深遥而著称。

《燕子南飞》是其代表作之一,广为流传。

三、主要思想和情感表达《燕子南飞》虽然表面描绘了燕子南飞的情景,但其中搀杂着作者对于别离之情的沉思。

诗中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感情共鸣,寄予了诗人对于亲人离别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意境悠遥,令人感慨不已。

四、诗歌的韵律和修辞手法《燕子南飞》运用了平仄和押韵的技巧,使得诗歌旋律悦耳感人。

另外,诗中运用了暗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强了意境的深遥和鲜亮。

五、练习题1.请简要介绍《燕子南飞》的作者韦应物。

2.你认为诗中的“燕子南飞,何时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3.你认为《燕子南飞》中的韵律和修辞手法如何体现诗歌的艺术美感?4.试着用自己的话表达对于《燕子南飞》的理解和感受。

导学作业:请阅读全文《燕子南飞》,结合导学内容,完成练习题,并撰写一篇300字以上的读后感。

第二课时导学目标:1. 了解《燕子南飞》的作者及写作背景;2. 精通《燕子南飞》的主要内容和主题;3. 分析《燕子南飞》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设计;4. 沉思《燕子南飞》的深层内涵及启迪。

导学内容:1. 作者及写作背景《燕子南飞》是中国古代文学家贾谊所著的一篇散文。

贾谊,字子长,汉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曾在汉武帝朝廷中经受要职,有“贾生”之称。

在文学方面,他主要作品包括《过秦论》、《论衡》等。

《燕子南飞》则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通过这篇文章,贾谊表达了他对国家兴衰、政治斗争等问题的沉思和观点。

《燕子南飞》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燕子南飞》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冀人版2001

《燕子南飞》导学案第一课时课时安排:本导学案为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建议课时为45分钟。

课前准备:教师需提前准备好播放器、投影仪、教材和相关课件,确保教学设备正常运转。

同时,准备好学生的学习资料,包括课本、笔记本和笔等。

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燕子南飞》的主要内容和情感。

2. 能够分析诗歌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内容:1. 朗读《燕子南飞》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美感。

2. 解读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情感,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3. 分析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和意境构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4.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教学步骤:1. 教师播放《燕子南飞》的配乐,让学生先感受诗歌的音乐性。

2. 朗读《燕子南飞》,引导学生跟读,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读诗歌内容,引导学生理解文中描述燕子南飞的情感。

4.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抒情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5.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6. 练习写作,让学生根据《燕子南飞》的意境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讨论,理解和表达对诗歌的感受和理解。

2. 作业评价:作文内容能够表达清晰,符合诗歌意境,并具有个性特色。

拓展延伸:1. 鼓励学生朗读其他经典诗歌,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组织诗歌朗诵比赛,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诵和表达能力。

3.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创作一些诗歌或散文,培养创作能力。

结语: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燕子南飞》这首经典诗歌,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写作能力。

愿学生们在文学的海洋中畅游,感受诗歌的魅力,开拓自己的文学视野。

第二课时一、导学目的:1. 了解《燕子南飞》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题。

2. 理解《燕子南飞》的内容和意义。

3. 分析《燕子南飞》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

第七课《燕子南飞》导学案

第七课《燕子南飞》导学案

第七课《燕子南飞》导学案第七课《燕子南飞》教学建议一.教学目标:1.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能能搜集整理相关信息。

2.能根据动植物的迁移习性,总结出动植物生长与生活习性和环境的变化有关。

3、能与其它同学进行合作完成探究活动,并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与环境想适应的。

三.背景资料事实上,不仅有些鸟类为了与周围环境相适应,每年不辞辛苦地迁徙,有一些鱼类也有类似的生活习惯,生物学家们称之为――洄游。

有些鱼平日生活在海里,到生殖季节,它们会逆着河流返回淡水中产卵,例如大马哈鱼;还有些鱼类大部分时间栖居淡水,只是在生殖季节入海产卵,如鳗鲡。

另外,海洋里还有些鱼类,每年的春夏顺着暖流北上,到了秋冬季节又顺着暖流南下。

除鱼类外,能长途洄游的还有其他动物,如南极鲸类、海龟等。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录像片,动植物迁移资料若干份,分析结果表若干份。

学生准备:搜集到的动物迁移的资料六.实施建议:本课在学生课下预习完成导学案的基础上,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歌谣《小燕子》入手,让学生通过对鸟类迁徙视频的观察与思考,初步认识什么是动物迁徙燕子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鸟类,但其它能迁移的动植物学生却知之甚少,教学时需要为学生准备生动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逐步形成生物迁移是一种适应环境的行为这一概念。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的引领学生思考和认识。

《燕子南飞》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几种办法。

2、知道是鸟类的迁徙,并能对鸟类进行迁徙的原因提出自己的假设。

3、能对搜集到的各种关于动物迁徙的资料进行整理并妥善保存。

4、能解释动植物变化与环境的变化的关系。

二、重难点通过对动物各种迁徙方式的研究,知道环境对生物生长及生活习性方面的影响以及生物是如何是与环境相适应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年级下册科《燕子南飞》导学案
【学习内容】:三年级科学下册第7课《燕子南飞》的相关内容。

本课教材从学生熟知的御寒方式入手,引导学生探究当自然环境(气候、温度)发生变化时,给生物带来哪些影响,生物的生活习性又是怎样与环境相适应。

【学习目标】:
1.能通过头脑风暴说出人们抵抗严寒的各种办法。

2.能提出与鸟类迁徙相关的问题。

3.能关爱生物,感受到生物生活习性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引入:当冬天来临时,我们是怎样抵御严寒的? 用炉火、暖气来提高室内温度。

增添棉衣、羽绒服老抵御寒冷。

减少户外活动。

去温暖的地方过冬。

适量增加热量高的食品。

自然界中的动植物有哪些与环境相适应的生活习性?
活动一:鸟类的迁徙
许多鸟类每年要进行两次“旅行”。

春天,它们陆续从温暖的南方飞回北方繁殖后代;秋天,它们又陆续飞到南方度过寒冬。

生物雪茄们把动物这种依季节不同变更栖息地区的习性,称为迁徙。

在迁徙过程中,大多数鸟类会有规律的停下来休息和进食。

`3.有哪些鸟有迁徙?温馨提示:燕子为什么许多鸟类都具有迁徙的生活习性呢?我的猜想:为了躲避寒冷的低温。

4.鸟类有迁徙的特性。

鱼有什么习性呢?什么是洄游?有哪些鱼有
洄游习性?得出结论:像鸟类的迁徙、鱼类的洄游这样的习性都可以称为动物的迁移。

有哪些动物通过迁移以适应环境呢?将分析的结果填入表中。

植物虽然不像动物一样自由运动,但也有迁移现象。

活动二:动物的冬眠
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

东面是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

冬眠时,动物的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的消耗也大大减少。

总结收获: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课外作业:除迁移和冬眠以外,动物和植物还有哪些过冬的办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