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灾害及其防治
第一节海洋灾害及应对措施
第一节海洋灾害及应对措施汇报人:日期:•海洋灾害概述•常见海洋灾害类型•应对措施与技术应用目录•政策法规与保障体系构建•案例分析:成功应对海洋灾害的案例分享•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分析01海洋灾害概述海洋灾害是指由海洋自然环境异常变化引起的,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健康造成危害的灾害性事件。
定义根据发生原因,海洋灾害主要分为海洋气象灾害、海洋地质灾害、海洋生物灾害等。
分类定义与分类海洋灾害的发生通常与海洋环境因素密切相关,如台风、海啸、风暴潮、海冰等。
海洋灾害会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如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海洋生态系统破坏等。
发生原因及危害危害发生原因全球与我国现状全球范围内,海洋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上升,对人类社会和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我国现状我国是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每年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海洋灾害,给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02常见海洋灾害类型风暴潮定义风暴潮是一种由于大风和气压变化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降现象,常常导致沿海地区遭受水灾。
影响风暴潮会导致海水倒灌、堤坝溃决、船只受损、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对措施加强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测准确率;加强海岸防护工程,提高防潮能力;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影响海啸会导致海岸线遭受巨大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定义海啸是一种由于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滑坡等原因引起的海面波动现象。
应对措施加强地震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测准确率;加强海岸防护工程,提高防潮能力;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定义01赤潮是一种由于海水富营养化引起的海面变色现象,常常导致海洋生物大量死亡。
影响02赤潮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遭受破坏,造成渔业资源减少、海洋生物死亡和人类健康危害。
应对措施03加强水质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提高预测准确率;加强污染源治理,减少海水富营养化;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高中地理】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其特点是: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分布:凡是有台风影响的沿海地区均可能台风风暴潮发生。
• 我国海区有些是在北方冷空气与温带气旋相配合的天 气形势下发生的。
风暴潮能否成灾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最大风暴潮位是否与天文 潮高潮相叠,尤其是与天文大潮期的高潮相叠。 也决定于受灾地区的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岸上 及海底地形,尤其是滨海地区的社会及经济(承 灾体)情况。 危害:
(二)海洋自然灾害防治
1. 加强海洋自然灾害的预报与监测。 2. 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 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背景资料]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 当地时间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 (3)内力;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 近海(北纬3.9度、东经96度)发生8.7级地震。震中距海 块; (4)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 岸约30千米。这是南亚地区40年来最强烈的地震并引发 候;水稻种植业;小农经营;单位面积 强大的海啸,东南亚和南亚数个受波及国家死亡人数已达 产量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 12万人,给印度洋北岸国家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 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 产损失…… ( 1)海啸是一种非常严重的海洋灾害,其危害性极大, 3 )从成因上说,海啸是由于 (内、外力)作用 它与 、 和天文灾害并称为影响人类和地理 产生的;具体说来本次印度洋地震是由 和 的撞 环境的四大灾害。 1)气象灾害;地质灾害; 2)B; 击引起的。 ( 2 )发生海啸时是当地时间 2004 年 12 月 26 日上午 8 时 16 分 4)遭受地震和海啸袭击的印度洋各国(南亚和东南亚国 (雅加达〈东七区〉时间),这时北京时间是 ( ) 家)从气候类型来看主要是 气候和 气候。受本次 海啸袭击严重的印度东部沿海(图中字母 A.12月26日上午7时16分 B.12月26日上午C 9一带)农业发 时16分 C.12 达,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 月27日上午7时16分 D.12月27日上午 9时16分。
海洋灾害及其防治
风暴潮按其诱发的不同天气系统可分为三种类
型:由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引起
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台风风暴潮;
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
谓风暴潮;由寒潮或强冷空气大风引起的海面水
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风潮,以上三种类型统
称为风暴潮。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 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 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 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 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 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 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 风暴潮使滨海区域潮水暴涨吞噬码头、工 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人畜不 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
(1)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2)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造成破坏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二、海洋灾害的防治
第一、制定国家减灾防灾计划 第二、加强海洋监测网络建设和预警系 统建设 第三、加强工程性防灾措施 第四、完善海上海岸紧急救助组织 第五、加强海洋减灾防灾的国际合作
2、海啸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 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
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km;
里氏震级要大6.50。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 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
海啸能迅猛地袭击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 间将人们吞噬,港口所有设施,海啸造成大 量的人畜死亡,若不及时处理,尸体滋生病 菌,若再加上高温,很容易产生瘟疫,对人
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3、海冰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 冰和冰山等。 危害:港口码头封冻、水产养殖受损等
课件2:6.1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3)海冰的危害:海冰的__膨__胀__力___以及运动时产 生的推力和撞击力,都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岸 冰常常封锁__航__道___,使港口处于瘫痪状态;浮 冰能够摧毁港口建筑物,甚至能撞倒坚固的海 上__采__油__平__台___。 (4)冰山:冰山是__淡__水__冰____的一种,它是指大 陆冰川滑入海中__断__裂____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有时冰山撞击能够使__巨__型__轮__船__沉没入海。
减很少。当海啸波到达近岸时,速度___减__慢__,
并积聚成高达十几米甚至几十米的巨浪,冲向海岸。 (3)特点:海啸具有_起__始__快___、来势猛、__突__发__性__强__等 特点。 (4)危害:海啸的危害主要是由__巨__浪___引起的,当海 啸接近___浅__水__区___或冲上海岸时,可以产生极强的破 坏力,往往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__财__产__损__失__。海啸 能横越__大__洋__,使遥远的大洋彼岸也遭受海啸灾害。 ___日__本____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和危害最重 的国家之一。
3.海冰和冰山 (1)海冰:是极地和__高__纬__度___海域特有的水文现 象。狭义的海冰指__海__水__冻__结___形成的咸水冰。 广义的海冰包括咸水冰以及流入海洋的河冰、 ___湖__冰___等淡水冰。 (2)形成条件:一般来说,在__风__弱____、浪小、 __流__速__慢____、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会最 先出现海冰。每年冬季,我国__渤__海___及黄海北 部的部分海域都会形成海冰。
【答案】(1)①海湾风暴潮的类型主要为台风(飓风)风 暴潮,多发生在夏秋季节;②海湾的风暴潮类型主要 为温带风暴潮,多发生于春秋季节。 (2)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了风暴潮的强度。 (3)BDE (4)加强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加固海岸堤坝等。
中国海洋灾害现状、对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议及相应的防治对策
中国海洋灾害现状、对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议及相应的防治对策一、中国海洋灾害现状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海洋灾害及其风险的特征工业革命以来,全球气候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导致海水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和海洋灾害频发等连锁反应,对海洋生态系统和海岸带地区社会经济造成前所未有的威胁,气候与海洋之间的协同作用也进一步加剧相关的负面影响。
中国幅员辽阔,海岸线漫长,具有广阔的海洋领地,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遭受海洋灾害较为严重的国家之一。
2019年,中国各类海洋灾害造成死亡(含失踪)22人。
与近十年(2010-2019年)平均状况相比,2019年海洋灾害造成死亡(含失踪)人数低于平均值。
2019年,中国各类海洋灾害造成死亡(含失踪)22人,其中;福建最多,死亡(含失踪)11人;其次是广东死亡(含失踪)8人;江苏死亡(含失踪)1人;浙江死亡(含失踪)2人。
2019年,中国各类海洋灾害给中国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和海洋生态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7.03亿元。
其中,风暴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6.38亿元;海浪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34亿元,;赤潮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0.31亿元。
与近十年(2010-2019年,下同)平均状况相比,2019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于平均值。
2019年,海洋灾害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是浙江省,直接经济损失87.35亿元;其次是山东省,直接经济损失21.63亿元。
2019年各类海洋灾害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风暴潮灾害,占总直接经济损失的99%;人员死亡(含失踪)全部由海浪灾害造成。
单次海洋灾害过程中,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最严重的是1909“利奇马”台风风暴潮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02.88亿元。
二、对中国构建海洋灾害防治体系的建议及相应的防治对策中国的开放型经济高度依赖海洋,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海洋灾害及应对措施
海洋监测网
沿海及岛屿海洋站 船舶监测 海洋浮标监测 水下及海底观测系统 遥感监测
读一读:
一堂地理课 救了百余人
2004年12月26日在印尼附近发生的地震引发的海啸,袭击 了印度洋沿岸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孟加拉国、 印度、斯里兰卡、马尔代夫等国,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 经济损失。
泰国普吉岛是著名旅游胜地,也是这次海啸的重灾区。在 岛上一位随父母来度假的英国10岁女孩,凭着自己在地理课 上学到的有关海啸知识挽救了100多名游客和旅店员工的性命。 当时女孩发现海水大面积后退,紧接着海水中出现大量气泡,远 处的船只随着海浪猛烈颠簸,她想起两周前地理课上老师说过 这是海啸的前兆.于是她立刻把可能发生海啸的预测告诉了大 家,从而使人们幸运地逃脱了海啸的袭击.据报道,这处海滩是普 吉岛上极少没有游客死亡或重伤的海滩之一.
活动
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也 是重灾区。读图,联系已学知识, 分析下列问题。 • 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季 节,并说明原因。 • 2、从地理位置、海岸形状、地形、 河流、社会经济状况分析孟加拉 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活动
孟加拉湾是风暴潮的多发区, 也是重灾区。读图,联系已学知识,
分析下列问题。 • 1、推测孟加拉湾风暴潮的多发 • 季节,并说明原因。
发生在热带洋面上的 具有暖中心结构的气 旋性涡旋
图5—2 热带气旋的发源地和发生频率
3% 10%
36%
10%
3%
11%
11% 16%
◆西北太平洋是全球热带气旋发生频率最高、强度最大的海域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强度等级
名称 热带 热 强热带 台风 低气压 风带暴 风 暴
中心附 近最大 风力
6级 --7级
海洋防灾减灾综合解决方案
海洋防灾减灾综合解决方案一、预警监测体系为了有效地预防和应对海洋灾害,我们需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预警监测体系。
该体系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海洋环境监测:通过卫星、浮标、船舶等手段,对海洋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海浪、海温、海流等关键信息。
2. 灾害预警:根据监测数据,结合历史数据和预测模型,对可能发生的海洋灾害进行预警,为决策者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
二、灾害应对措施在灾害发生时,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以减少灾害损失。
这些措施包括:1. 应急响应:启动应急响应机制,调动各方资源,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抢险救灾。
2. 灾害防控:对灾害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预测和分析,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如疏散人群、加固建筑物等。
3. 灾后恢复:在灾害结束后,及时组织人员进行灾后恢复工作,包括清理废墟、修复基础设施等。
三、科技创新支撑为了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我们需要加强科技创新支撑。
具体措施包括:1. 研发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通过研发先进的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和技术,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
2. 建立预测模型: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提高灾害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 推广新技术应用:将新技术应用于海洋防灾减灾领域,如无人机、大数据等,提高工作效率和应对能力。
四、国际合作与交流为了更好地应对全球性海洋灾害,我们需要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具体措施包括:1. 参与国际组织:加入国际组织,参与国际合作项目,共同应对全球性海洋灾害。
2. 分享经验和技术:与其他国家和地区分享经验和先进技术,提高全球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3. 联合培训和演练:组织联合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应对海洋灾害的能力和水平。
五、公众教育与宣传为了提高公众对海洋防灾减灾的认识和意识,我们需要加强公众教育与宣传。
具体措施包括:1. 开展宣传活动:通过媒体、宣传册、宣传片等方式,向公众普及海洋防灾减灾知识。
2. 加强学校教育:将海洋防灾减灾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提高青少年的防灾意识。
第一节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① 定义 ② 产生的条件 ③ 产生的危害
减
灾
⑶ 海冰和海雾
① 监测和预报
三、防灾与减灾 ② 加强沿海工程建设
③ 提高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合作探究 P70
思考:为什么日本是世界上发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 ①地处两大板块碰撞地带,本国多浅源大地震,易引发海啸 ②面向太平洋,环太平洋地震带的地震海啸都能传到日本 ③东侧临太平洋并且直抵深海沟,海啸能量衰减很少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宜兴市第二高级中学
学习目标
1. 了解主要的海洋自然灾害及其成因。 2. 分析风暴潮、海啸、海冰、冰山灾害的形成、 危害和预防措施。 3.了解科学防灾措施,提高灾害自救能力。
一、海洋自然灾害
按 成 因 分 类
形成条件:热的带广或阔副洋热面带上海面温度在26℃以上
热带风暴
热
区分
带
台风 飓风
气 旋
强度 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或12级以上
灾害特征 ——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
印度洋: 热带风暴
西北太平洋: 台风
大西洋: 飓风
(一)风暴潮
1、概念: 2、成因: 连续向岸的强风(与大潮叠加)
3、类型: 4、危害阅:读 常常造成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5、影响风暴潮灾害的因素 自然因素 地理位置、河流、地形、海岸形状、海底地形 社会经济因素 城市、人口、工业等
三、海洋灾害的防范
1、加强对海洋灾害的监测、预报 2、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 3、提高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课堂小结
⑴ 受海水扰动或状态骤变引发的灾害
一、海洋自然灾害的类型 ⑵ 海底岩石圈震动引发的灾害
海 洋
⑶ 大气扰动产生的灾害
自
007海洋灾害污染及其防治
一、海洋灾害及其防御 2、海啸
2.2 海啸破坏作用 2004年12月26日,印尼发生强烈海啸,造成30多万人遇难。 我国有过26次海啸 记录,台湾沿海多次受 到海啸袭击,我国大陆 沿岸外,有广阔的浅海 陆架,海底摩擦消耗了 海啸能量,外缘岛弧形 成天然屏障,因此地震 海啸对我国沿岸影响不 大。
一、海洋灾害及其防御 2、海啸
一、海洋灾害及其防御 2、海啸
2.1 海啸产生 ……由海平面矗起的水墙,地球上最强大的自然力,排山倒海,展现 惊人的破坏力,地球的终极毁灭者,死亡之浪……
一、海洋灾害及其防御 2、海啸
一、海洋灾害及其防御 2、海啸
2.1 海啸产生 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 和滑坡所激起的巨浪,称为海啸。破坏 性的地震海啸只在地震出现垂直断层, 震源深度<20~50km,里氏震级>6.5的 地震条件下才能发生,没有海底形变的 地震引起的海啸较弱。水下核爆炸也能 产生人造海啸。 海啸是频率介于潮波和涌浪之间的一种重力长波,波长几十~几百公里, 周期一般是2~40min,传播速度713km/h。由引起海啸发生的中心开始,形成 了波高很小、波长极大的海啸波,以每小时800公里的巨大速度向岸边传来。 在深海,这样的波是无足轻重的,当传至近岸时,骤然形成水墙,伴随巨响, 冲向海岸,破坏力极大。
一、海洋灾害及其防御 1、风暴潮
当热带风暴所引起的风暴潮传到大陆架或港湾时,将呈现出一种特有的现 象,它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台风或飓风还未到来之前,在验潮曲线上就能觉察到潮位受到了 相当的影响,有时可达到20~30cm波幅的缓慢波动。这种波称为 先兆波。 第二阶段:风暴已逼近或过境,该区将产生急剧的水位升高,潮高能达到数 米;故谓之主振阶段,导致风暴潮灾害主要是这一阶段。 第三阶段:主振阶段过去后,仍然存在一系列的振动(假潮或自由波),谓之 余震。
防灾教案:海洋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海洋灾害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自然灾害。
对于海岸线较长的国家来说,如中国,日本,美国等,海洋灾害防治一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而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类和社会面临海洋灾害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如何预防和应对海洋灾害成为极为重要的问题,本篇文章将探讨防灾教案中海洋灾害的预防和应对。
一、海洋灾害的种类和原因海洋灾害指的是发生在海洋环境中的灾害。
常见的海洋灾害主要有以下几种:1.海啸:海啸是指海底地震引发的海浪,也是一种常见的海洋灾害。
2.风暴潮:风暴潮就是风暴和大海共同作用产生的巨浪,通常发生在台风、龙卷风等天气异常的时候。
3.暴雨洪涝:暴雨和洪涝会造成海底泥石流和海洋物质的快速转移。
4.海啸堤:海啸堤是指因天气异常造成的海浪高度达到海堤高度的现象,也是一种海洋灾害。
这些海洋灾害的发生有很多原因,主要包括地震、风暴、雷暴、暴雨和洪水等。
这些自然因素都是无法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防范和应对这些海洋灾害。
二、预防海洋灾害的措施预防海洋灾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灾害预警制度的建立针对不同的海洋灾害,构建相应的灾害预警制度。
要依据海洋灾害的特点来建立相应的监测网,并定期发布预警信息,使得公众能够做好防御准备。
2.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针对不同的海洋灾害,投入更多的科技力量,来进行现实的监测、预测等工作。
例如利用卫星,水下测量仪,观测设备等工具,来对海洋灾害的发生进行有效的监测和预测,以便提前作出相应的防范预案。
3.加强海洋环境保护海洋灾害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与海洋环境质量的变化有关,常见的如海洋白藻、沉积物的积聚等。
因此,加强海洋环境的保护,也是预防海洋灾害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此过程中,可以采用生态防护措施,如海草的种植、固定沙丘等多种手段,来保持海洋环境的稳定。
4.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增强公众的安全意识,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救能力,是预测防范海洋灾害的关键。
这包括加强宣传和教育,通过村庄、社区等基层单位开展防灾教育,提高公众认识和反应能力,使得公众在面临海洋灾害的时候能够及时进行应对。
海洋灾难应急方案
海洋灾难应急方案海洋,占据了地球表面的约 71%,是生命的摇篮,也是人类宝贵的资源宝库。
然而,海洋并非总是温柔的,它也会带来各种灾难,如海啸、风暴潮、海冰、赤潮等。
这些海洋灾难往往具有巨大的破坏力,给沿海地区的人们带来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海洋灾难,减少损失,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方案至关重要。
一、海洋灾难的类型与特点(一)海啸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等原因引起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
其特点是波速快、波长长、能量巨大,能够在短时间内席卷沿海地区,造成毁灭性的破坏。
(二)风暴潮风暴潮是由于强烈的大气扰动,如台风、温带气旋等引起的海面异常升高现象。
它通常伴随着狂风、暴雨,对沿海的堤防、港口、建筑物等构成严重威胁。
(三)海冰海冰是指由海水冻结而成的冰,在冬季的高纬度海域较为常见。
海冰会阻塞航道,损坏海洋工程设施,对海上交通运输和海洋资源开发产生不利影响。
(四)赤潮赤潮是海洋中某些浮游生物暴发性增殖引起的水色异常现象。
赤潮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衡,影响渔业资源,甚至产生毒素危害人类健康。
二、应急方案的目标与原则(一)目标1、保障人民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
2、降低财产损失,保护基础设施和重要经济设施。
3、快速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二)原则1、预防为主加强海洋监测和预警,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做好灾前的防范工作。
2、快速响应在灾难发生后,能够迅速启动应急机制,组织救援力量和物资投入到救灾工作中。
3、协同作战整合政府、军队、社会组织和企业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共同应对灾难。
4、科学施救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制定合理的救灾措施,提高救灾效率。
三、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一)应急指挥中心成立由政府相关部门领导组成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统一指挥和协调海洋灾难的应急处置工作。
其职责包括制定应急方案、发布应急指令、调配资源等。
(二)监测预警组由海洋、气象等部门组成,负责对海洋环境和气象条件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布灾难信息。
第一节 海洋自然灾害与防范
多发季节:北半球夏季( ~ 月 多发季节:北半球夏季(5~10月) 为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季节。 为孟加拉湾风暴潮多发季节。 原因:此时①飓风频繁② 原因:此时①飓风频繁②正值雨 河流径流量大。 季,河流径流量大。
2.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分 从地形、海岸形状、社会经济情况等方面, 从地形 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析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地形:孟加拉湾地势低平, 地形:孟加拉湾地势低平,河流众多 海岸形状: 海岸形状:海岸呈喇叭形 社会经济情况:城市密集, 社会经济情况:城市密集,人口众多 都是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都是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原因。 灾害严重的原因 3.分析河流对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分析河流对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分析河流对孟加拉湾风暴潮灾害的影响 孟加拉湾河流众多 河流水量大 河流众多, 水量大, 孟加拉湾河流众多,河流水量大, 汛期时加重风暴潮灾害 加重风暴潮灾害。 汛期时加重风暴潮灾害。
读图6.5“海啸的传播示意图”,据 分析
1、海啸能影响较远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海啸能影响较远地区的原因是什么? 超大波长, 海啸产生海啸波以超大波长 极低高度, 海啸产生海啸波以超大波长,极低高度, 十分快的越过海洋,在接近陆地时,突 十分快的越过海洋,在接近陆地时, 然提升,海水涌起,向海岸冲落。 然提升,海水涌起,向海岸冲落。
P70思考 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上发 思考:为什么日本成为世界上发 思考 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 生地震海啸最频繁的国家
西北太平洋岛弧链上, 日本群岛位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上 该群岛是由亚 ①日本群岛位于西北太平洋岛弧链上,该群岛是由亚 欧板块受挤压形成 形成。 欧板块受挤压形成。 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与板块分布有关,其中最大的 ②世界上的两大地震带与板块分布有关,其中最大的 地震带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日本位于该地震带上。 地震带为环太平洋地震带,日本位于该地震带上。 一千多年有地震海啸记载以来, (一千多年有地震海啸记载以来,全球发生在环太平 洋地震带上的海啸占80%,而在日本群岛附近的海啸 洋地震带上的海啸占 , 占环太平洋海啸的60%) 占环太平洋海啸的 ) 此外, ③此外,东太平洋海啸也能波及日本沿海 所以日本成为世界海啸频发国。 所以日本成为世界海啸频发国。
第十一章+海洋灾害和污染与防治
海洋灾害和污染与防治
11.1 海洋灾害与防御 11.2 海洋污染与防治
第十一章
海洋灾害和污染与防治
1、风暴潮
① 风暴潮:台风和飓风气旋移至近岸登陆时引起的巨大海 潮;为一种重力长波,周期几小时至几天不等; ② 台风和飓风形成在热带和温带海洋上空,由强烈的气旋 和气压聚变引起; ③ 气旋宽度达几百米至上千米,垂直范围从海平面达平流 层,离海面高12km至50km,其中心为低气压的暖心,中 心附近海面风速一般30m/s;
46
第十一章
海洋灾害和污染与防治
6、海冰
⑤ 海冰对海洋工程建筑物的作用(危害)形式: 建筑物四周的海冰因温度下降而结成一体,冻结成的冰 盖层因潮流和凤的变化而横向移动,产生对建筑物的拖 拽力,或因水位的上下波动而产生垂直作用力; 流冰期间冰块对建筑物的摩擦作用力。 在我国渤海湾地区,海冰对建筑物的作用主要表 现为大面积冰层在风和潮流作用下,对桩基钻井平台的 周期性挤压,以及强烈的振动。
14
第十一章
海洋灾害和污染与防治
2、海啸
① 海啸: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滑坡所激起 的巨浪,为频率介于潮波与涌浪之间的重力长波,波长 几十公里至几百公里,周期2~200分钟; ② 海啸传至近岸时,若波 高10m,流速达10m/s, 骤然形成水墙,伴随巨 响,冲向海岸,破坏力 极大;
15
第十一章
⑧ 印度洋海啸:2004年12月26日 巨浪滔天
21
第十一章
海洋灾害和污染与防治
2、海啸
⑧ 印度洋海啸:2004年12月26日
22
第十一章
海洋灾害和污染与防治
2、海啸
⑧ 印度洋海啸:2004年12月26日 超过20万人死亡
第一节海洋灾害及应对措施
灾害防控措施
总结词
综合性的灾害防控措施是减少海洋灾害损失的关键。
详细描述
包括建设防波堤、防护林、护岸工程等基础设施,提高海岸线的防护能力;同时 推广风险管理理念,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公众的灾害应对能力。
应急救援与响应
总结词
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与响应是应对海洋灾害的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在海洋灾害发生后,相关部门应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专业队伍进行救援,提供医疗、物资、生活等方面的支 援;同时加强灾后现场管理,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海上能源开发
海浪对海上风电、石油钻井等能源开发设施造 成破坏。
沿海地区影响
海浪对沿海地区的基础设施、港口、海滩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海啸
01
02
03
重大人员伤亡
海啸是严重的自然灾害, 往往导致大量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海啸对沿海城市的建筑物 、基础设施和财产造成严 重破坏。
区域性灾难
海啸对受灾地区的经济和 社会生活造成长期影响, 需要大规模的重建和援助 。
某沿海水域应对赤潮的案例
总结词
该沿海水域针对赤潮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包括监测、预警、治理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详细描述
该水域因富营养化等原因易发生赤潮。政府和水域管理部门采取了多种措施,包括监测水质、预警系 统建设、生态治理等,有效减少了赤潮的发生和影响。
某极地地区应对海冰灾害的案例
要点一
总结词
02
常见海洋灾害及危害
风暴潮
破坏沿海设施
风暴潮伴随大风和巨浪,对沿海 的建筑物、船只和基础设施造成
严重破坏。
威胁生命安全
风暴潮可能导致溺水、船只翻沉等 事故,对人们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
我国的海洋灾害及其防治
我国的海洋灾害及其防治中国自然灾害研究现状及意义——海洋灾害及其防治近年来,全球灾害频发,我国是一个位于中低纬度地区的大国,且我国边缘地区处于板块交界处,所以我国也不能避免许多灾害的发生。
比如前些年的南方雪灾,南方高温,四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泥石流频发,我国沿海地区也不断遭到台风、风暴潮、海岸侵蚀、海水倒灌等等海洋灾害。
现在国家对海洋灾害相当重视,因为我国的经济发达地区绝大部分在沿海地区,国内外对海洋的各项灾害研究也不断深入,中国海大学海洋灾害防治研究所的成立,以及各所高校对海洋灾害的研究,如南京师范大学的《我国的海洋灾害及其防治》等等。
我国海洋灾害的种类有很多,主要的有风暴潮、赤潮、海浪、海岸侵蚀、海雾、海冰、海底地质灾害、海水入侵、沿海地面下沉、河口及海湾淤积、外来物种入侵、海上溢油等等。
1.风暴潮指由于剧烈的大气扰动,如强风和气压骤变(通常指台风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的海区的潮位大大地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称为风暴潮。
如1895年4月28、29日,渤海湾发生风暴潮,毁掉了大沽口几乎全部建筑物,整个地区变成一片“泽国”,“海防各营死者2000余人”。
1922年8月2日一次强台风风暴潮袭击了汕头地区,造成特大风暴潮灾。
2004年,我国沿海共发生了10次台风风暴潮,8次温带风暴潮,3次罕见天文大潮,受灾人口1614.2万,死亡失踪人口49人,直接经济损失52.15亿。
其中“云娜”、“艾利”、“蒲公英”、“海马”的台风风暴潮在我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2.赤潮海洋中某些微小的浮游藻类、原生动物和细菌在高磷高氮的水体条件下突发性繁殖或集聚而引起水体颜色改变的生态异常现象。
2006年我国海域发生的大面积赤潮起止时间地点面积(平方公里)5月3~8日浙江舟山外至六横岛东南海域10005月14~17日长江口外海域1000 5月20~27日渔山列岛附近海域30006月12~14日浙江南部海域(洞头岛至北麂列岛)21006月15~21日渔山列岛、象山附近海域10006月24~27日浙江中部渔山列岛至韭山列岛海域120010月22~11月5日河北黄骅附近海域16002012年4月10日,深圳市海洋环境与资源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到深圳东部海域南澳月亮湾进行水样化验,认定这里出现的较大面积红褐色物质是由一种名叫“夜光藻”的藻类大量繁殖所导致的赤潮。
2023年度我国的海洋灾害及其防治
2023年度我国的海洋灾害及其防治2023年我国的海洋灾害及其防治2023年将是我国新发展阶段的开端,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时期。
然而,海洋灾害始终是威胁我国海洋经济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因此,加强海洋灾害防治是我国海洋经济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一、2023年我国海洋灾害的主要特征2023年,我国的海洋灾害依然会面临很多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台风和风暴潮灾害2023年的台风和风暴潮灾害可能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极端天气事件可能更加频繁和严重。
此外,城市化和人口增长也会增加海岸地区的脆弱性,增大了风暴潮灾害的风险。
(二)海洋污染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洋污染的风险也逐渐增加。
随着海洋油气勘探和开发的不断推进,如何应对深水环境对海洋生态造成的影响,尤其是如何避免深水油气泄漏等重大事故,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三)海洋气候灾害全球气候变化将导致海洋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海冰破裂等不利影响。
这些不利影响可能导致各种灾害,包括海啸、暴雨等,对海洋渔业、海洋生态和沿海地区的居民会造成极大的损失。
二、加强海洋灾害防治的措施针对上述海洋灾害的情况,我国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的措施来加强海洋灾害的防治。
(一)建立科学的应急管理和防范体系。
我国需要加强海洋灾害的信息采集和预报技术,建立完善的应急预警体系。
同时,也需要建立健全的海事应急救援机制,确保在灾害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并有效地应对海洋灾害事件。
(二)加强海洋环境保护和治理。
我国需要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科学的海洋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开展海洋污染与健康风险评估,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
(三)加大政府扶持海洋科技研发的力度。
在互联网、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物联网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下,整合多学科、跨领域的技术,发展新型的海洋应急技术和预防技术,加强海洋环境监测和防灾预警体系建设。
(四)加强海洋产业的推广发展。
通过各项支持政策,发展海洋产业,拓展海洋新经济,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信息化、绿色低碳化、多元化的海洋产业格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钱兴多 学号:2013161101
一、海洋灾害概念及其类型
海洋灾害,是指海洋自然环境发生异常或 激烈变化,导致在海上或海岸发生的灾害。 海洋灾害主要有灾害性海浪、海冰、赤潮、 海啸和风暴潮;与海洋与大气相关的灾害性 现象还有“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 象”,台风等。
从原因上看,可分为自然的海洋灾害、人 为的海洋灾害和自然与人为结合型海洋灾害。
海啸能迅猛地袭击岸边的城市和村庄,瞬 间将人们吞噬,港口所有设施,海啸造成大 量的人畜死亡,若不及时处理,尸体滋生病 菌,若再加上高温,很容易产生瘟疫,对人 类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3、海冰
海冰指海洋上一切的冰,包括咸水冰、河 冰和冰山等。
危害:港口码头封冻、水产养殖受损等
4、赤潮
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 的水色异常现象称为赤潮。
从时间上看,可分为突发性的海洋灾害和 缓发性的海洋灾害。
从属性上看,可分为风暴潮、巨浪、赤潮、 海冰、海啸、海洋污染、厄尔尼诺、海平面 上升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风暴潮
风暴潮是由台风、温带气旋、冷锋的强风作用 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海面异常升 降现象,又称“风暴增水”、“风暴海啸”、 “气象海啸”或“风潮”。
• 10、你要做多大的事情,就该承受多大的压力。12/11/
2020 6:24:54 AM06:24:542020/12/11
• 11、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12/11/
谢 谢 大 家 2020 6:24 AM12/11/2020 6:24 AM20.12.1120.12.11
• 12、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会有希望。11-Dec-2011 December 202020.12.11
发生地点:近海海域。
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 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海洋,引起藻类 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大量消耗水 体中的溶解氧量,造成水质恶化、鱼类 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富营养化现象, 这是引起赤潮的根本原因。
(1)赤潮对海洋生态平衡造成破坏 (2)赤潮对海洋渔业和水产资源造成破坏 (3)赤潮对人类健康的危害
• 13、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 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Friday, December 11, 202011
-Dec-2020.12.11
• 14、我只是自己不放过自己而已,现在我不会再逼自 己眷恋了。20.12.1106:24:5411 December 202006:24
风暴潮使滨海区域潮水暴涨吞噬码头、工 厂、城镇和村庄,使物资不得转移,人畜不 得逃生,从而酿成巨大灾难。
2、海啸
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所 激起的巨浪。破坏性地震海啸发生的条件是:在地震 构造运动中出现垂直运动;震源深度小于20-50km; 里氏震级要大6.50。而没有海底变形的地震冲击或海 底弹性震动,可引起较弱的海啸。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0.12.1 120.12. 1106:2 4:5406: 24:54D ecembe r 11, 2020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0年 12月11 日星期 五上午 6时24 分54秒0 6:24:54 20.12.1 1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6:2 4:5406: 24:5406 :2412/ 11/2020 6:24:54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0.12.1 106:24: 5406:2 4Dec-20 11-Dec-20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6:24:5 406:24: 5406:2 4Friday , December 11, 2020
二、海洋灾害的防治
第一、制定国家减灾防灾计划 第二、加强海洋监测网络建设和预警系 统建设 第三、加强工程性防灾措施 第四、完善海上海岸紧急救助组织 第五、加强海洋减灾防灾的国际合作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1 2.1120. 12.11Fr iday, December 11, 2020
•
7、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 。。20 20年12 月上午 6时24 分20.12. 1106:2 4December 11, 2020
•
8、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 20年12 月11日 星期五 6时24 分54秒0 6:24:54 11 December 2020
•
9、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 强不息 。上午 6时24 分54秒 上午6时 24分06 :24:542 0.12.11
风暴潮按其诱发的不同天气系统可分为三种类 型:由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引起 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台风风暴潮; 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海面水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 谓风暴潮;由寒潮或强冷空气大风引起的海面水 位异常升高现象,称之谓风潮,以上三种类型统 称为风暴潮。
台风和飓风都是产生于热带洋面上的一种 强烈的热带气旋,只是发生地点不同,叫法 不同,在北太平洋西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 西,包括南中国海范围内发生的热带气旋称 为台风;而在大西洋或北太平洋东部的热带 气旋则称飓风,也就是说在美国一带称飓风, 在菲律宾、中国、日本一带叫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