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技术交底

合集下载

沥青路面安全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安全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安全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次施工的沥青路面工程位于_____路段,全长_____米,宽度为_____米。

该路段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高速公路等,交通流量较大,施工环境较为复杂。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特进行本次安全技术交底。

二、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注意事项1、施工人员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安全培训,了解沥青路面施工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符合要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工作服、反光背心、防护鞋、手套等。

患有高血压、心脏病、恐高症等不适宜高空作业和高温作业的人员,严禁参与施工。

2、机械设备对所有投入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性能良好、安全可靠。

重点检查摊铺机、压路机、装载机、运输车辆等设备的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灯光系统等关键部位。

为机械设备配备有效的灭火器材,并定期进行检查和更新。

3、施工现场在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和交通疏导设施,如施工围挡、交通锥、警示灯等,确保施工区域与交通道路隔离。

对施工现场的地下管线、电缆等进行详细勘察和标识,防止施工过程中造成损坏。

清理施工现场的障碍物和杂物,保持施工场地整洁、畅通。

三、沥青混合料运输与卸料的安全要求1、运输车辆运输车辆必须具备良好的车况,车厢应密封、清洁,防止沥青混合料泄漏。

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相应的驾驶证,具备丰富的驾驶经验,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匀速行驶,避免急刹车、急转弯,防止沥青混合料离析。

2、卸料卸料时,车辆应停稳在指定位置,严禁在斜坡上卸料。

卸料人员应站在车辆侧面,严禁站在车辆后方,防止被卸料车辆撞伤。

卸料过程中,应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与其他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发生碰撞。

四、沥青摊铺作业的安全要点1、摊铺机操作摊铺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熟悉摊铺机的操作性能和安全操作规程。

在摊铺机启动前,应检查各部位的连接情况和工作状态,确保正常后方可启动。

摊铺机在作业过程中,严禁操作人员擅自离开岗位。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次施工的路段为_____,全长_____公里,设计车速为_____km/h。

路面结构采用沥青混凝土面层,基层为_____,底基层为_____。

为了确保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现将施工技术要点向各位施工人员进行交底。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1)沥青: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道路石油沥青,其各项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在采购沥青时,应要求供应商提供质量检测报告,并对每批沥青进行抽检。

(2)集料: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和矿粉。

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粗集料的粒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细集料应采用机制砂,矿粉应采用石灰岩等碱性岩石磨制而成。

(3)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

2、机械设备准备(1)拌和设备:选用性能良好、产量满足施工要求的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拌和设备应具备自动计量、自动控温等功能。

(2)运输设备:选用足够数量的自卸汽车,车厢应干净、光滑,并涂刷隔离剂,以防止沥青混合料粘结在车厢上。

(3)摊铺设备:选用性能良好的沥青摊铺机,摊铺机应具备自动找平、自动调节摊铺厚度等功能。

(4)压实设备:配备足够数量的压路机,包括初压用的钢轮压路机、复压用的轮胎压路机和终压用的双钢轮压路机。

3、现场准备(1)下承层准备:对下承层进行清理,清除表面的杂物、浮尘和松散颗粒,对局部不平整的部位进行处理,确保下承层表面平整、坚实、干燥。

(2)测量放线:根据设计图纸,在路床上恢复中线,并在两侧设置边线桩,进行水平测量,在边桩上标注出沥青面层的设计高程。

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和1、拌和温度控制(1)沥青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 155℃-165℃之间。

(2)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10℃-20℃,一般控制在165℃-185℃之间。

(3)混合料出厂温度:正常情况下,控制在 145℃-165℃之间,当混合料出厂温度超过 195℃时,应予以废弃。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次施工的沥青路面位于_____路段,全长_____米,宽度为_____米。

该路段为城市主干道,交通流量较大,对路面的平整度、耐久性和抗滑性能要求较高。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沥青:选用符合设计要求的优质石油沥青,其技术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标准。

集料:粗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杂质,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

矿粉: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2、机械设备准备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具备准确计量、自动控制温度和搅拌时间的功能。

摊铺机:采用性能良好、摊铺宽度和厚度满足设计要求的摊铺机。

压路机:配备足够数量的钢轮压路机、轮胎压路机和振动压路机。

运输车辆:选用载重量较大、车况良好的自卸车,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运输质量。

3、现场准备对基层进行检查验收,确保基层表面平整、坚实、无松散、无裂缝等缺陷。

测量放线,确定路面的中心线、边线和高程控制点。

清理施工现场,保证施工区域干净整洁,无杂物和积水。

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能,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使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2、拌制工艺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计量准确。

沥青加热温度控制在_____℃至_____℃之间,集料加热温度比沥青温度高_____℃至_____℃。

混合料的搅拌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以确保混合料搅拌均匀,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现象。

四、沥青混合料的运输1、运输车辆应在装料前清洗干净,并涂刷隔离剂。

2、装料时,车辆应前后移动,分多次装料,以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3、运输过程中,应采取覆盖措施,防止混合料受到污染和温度降低。

4、运输车辆到达施工现场后,应凭运料单接收,并检查混合料的质量和温度。

五、沥青混合料的摊铺1、摊铺机在摊铺前应预热至不低于_____℃。

2、调整好摊铺机的工作参数,如摊铺速度、摊铺厚度、振捣频率等。

沥青路面维修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沥青路面维修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沥青路面维修施工安全,提高施工质量,保障施工人员生命财产安全,特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二、施工范围本次沥青路面维修施工范围包括:沥青路面坑槽修补、裂缝修补、车辙修补、沉陷修补等。

三、施工人员要求1. 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具备沥青路面维修施工技能,了解相关安全知识。

2. 施工人员应身体健康,无高血压、心脏病等不宜从事高空作业的疾病。

3. 从事沥青路面维修施工的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防护眼镜等安全防护用品。

四、安全技术措施1. 施工前准备- 检查施工现场,确保施工环境安全,无安全隐患。

- 清理施工现场,确保路面平整,无障碍物。

- 施工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防止行人、车辆进入施工区域。

2. 施工过程安全- 施工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违章作业。

-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带,并系好安全绳。

- 搬运材料时,应使用专用工具,严禁徒手搬运。

- 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施工环境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措施。

3. 沥青路面施工安全- 沥青加热及混合料拌制,应在人员较少、场地空旷的地段进行,并配备防尘设施。

- 搬运块状沥青,宜在夜间和阴天进行,避免炎热季节,搬运时采用小型机械装卸,不宜直接装运。

- 液态沥青宜采用液态沥青车运送,对沥青下出口阀门认真检查其可靠性和密封性。

- 使用泵抽送热沥青进出油罐时,工作人员应避让。

- 向储油罐注入沥青时,当浮标指标达到允许最大容量时,要及时停止注入。

4. 施工结束- 施工结束后,应及时清理施工现场,确保无安全隐患。

- 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应立即整改。

五、应急措施1. 施工过程中,如遇人员受伤,应立即停止作业,并采取急救措施。

2. 如遇火灾等突发事件,应立即报警,并组织人员进行疏散。

六、交底记录1. 施工单位应将本次安全技术交底内容记录在案,并保存备查。

2. 施工人员应认真学习安全技术交底内容,并签字确认。

通过以上安全技术交底,希望全体施工人员提高安全意识,确保沥青路面维修施工安全、顺利进行。

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 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一、背景介绍沥青路面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道路路面类型,因其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抗滑性和美观性而受到青睐。

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交通安全,因此施工技术交底对于保障施工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技术交底1、施工准备在沥青路面施工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清理施工现场,检查原材料的质量,以及调试机械设备等。

只有当准备工作充分完成后,才能开始正式施工。

2、路面处理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需要对路面进行必要的处理。

包括对路面进行平整、修补破损,以及对路面进行清洁等。

这样能够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清洁度,为后续的施工提供良好的基础。

3、材料搅拌沥青路面的施工需要使用沥青混凝土作为主要材料。

在搅拌沥青混凝土时,需要根据配比要求将各种原材料进行合理搭配,并确保搅拌均匀。

搅拌过程中还需加入适量的水,以保持混凝土的湿润度。

4、路面铺设在铺设沥青路面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

首先,按照要求铺设沥青混凝土,然后使用压路机将其压实。

在铺设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路面的平整度和密实度。

5、后期养护在沥青路面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后期养护。

例如对路面进行洒水降温,防止路面因高温而出现裂缝。

同时,还需要对路面进行定期巡检和维护,以确保路面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三、安全措施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以确保施工安全。

例如佩戴安全帽、穿着防滑鞋等个人防护装备,以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隔离带等现场安全设施。

此外,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性能。

四、总结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是保障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技术交底,可以使施工人员明确施工流程和技术要求,掌握施工要点和难点,从而确保施工质量。

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也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手段。

相信在施工过程中认真执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措施,一定能够打造出优质、安全的沥青路面。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技术交底书
一、交底内容
面层分两层设计, 上下两层分别为4cm SBS 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和6cm中粒式沥青砼AC-16C。

压实度不小于95%。

二、施工准备情况
1.施工人员及机械准备情况
2、根据总体施工计划针对沥青面层的施工进行组织安排, 现场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已进场就位, 现场管理人员4名, 测量工程师2名, 试验工程师1名, 机手6名, 普工10名。

测量工程师已对导线点、水准点的加密闭合完毕, 达到规范要求。

路基交验工作已基本完成, 摊铺机、压路机等设备已进场。

3、材料准备情况
厂拌中粒式沥青砼AC-16C , SBS 细粒式改性沥青砼AC-13C, 透层沥青采用PC-2, 粘层沥青采用PC-3。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沥青路面建设日益普遍。

为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质量和安全,本文主要交底关于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相关要点和流程。

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具体包括:- 路面检查和评估:检查路面基础情况,评估是否需要进行修复或增强。

- 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根据路面评估结果,制定详细的设计方案和施工图纸。

- 原材料采购:确认所需的沥青、沥青混合料和辅助材料的种类、数量和质量要求,并提前采购。

- 设备和机械准备:确保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机械完好,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调试。

2. 施工操作流程沥青路面施工的操作流程如下:- 2.1 准备路面:清理路面,去除松散物和污垢,使其平坦整洁。

- 2.2 撒布底层涂布料:根据设计要求,将底层涂布料均匀撒布到路面上。

- 2.3 摊铺沥青混合料:使用摊铺机将沥青混合料均匀摊铺到路面上,并进行初步压实。

- 2.4 摊铺定型:使用摊铺机进行最终的均匀摊铺,并保持适当的坡度和平整度。

- 2.5 压实处理:使用压路机对沥青路面进行均匀压实,确保材料紧密结合。

- 2.6 边缘处理:对沥青路面的边缘进行修整和热粘处理,提高路面的美观性和耐久性。

- 2.7 完成验收:进行路面质量验收,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标准。

3. 安全措施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一系列安全措施,防止事故和人员伤害。

具体包括:- 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靴等个人防护装备。

- 设立警示标志:在施工区域设立警示标志,提醒路人和车辆注意施工。

- 组织施工现场:合理布置施工现场,确保材料和设备摆放合理,减少安全隐患。

- 停电和封闭道路:根据需要,进行停电和封闭道路的必要操作,保障施工安全。

请务必根据具体情况和项目要求制定施工方案并做好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以确保沥青路面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述本次施工的沥青路面位于_____路段,全长_____米,宽度_____米。

该路段为城市主干道/次干道/高速公路等,设计使用年限为_____年。

二、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沥青:选用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的_____号道路石油沥青,其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相关标准。

集料:粗集料应洁净、干燥、表面粗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细集料应采用机制砂或天然砂,其质量应符合规范要求。

填料:宜采用石灰岩或岩浆岩中的强基性岩石等憎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应干燥、洁净,能自由地从矿粉仓流出。

2、机械设备准备沥青混合料拌和设备:应具备自动配料、计量准确、产量高、拌和均匀等特点。

运输车辆:选用载重量较大、车况良好的自卸汽车,车厢应干净、平整,并涂刷防粘剂。

摊铺机:根据路面宽度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型号的摊铺机,确保摊铺质量。

压路机:包括初压压路机、复压压路机和终压压路机,其型号和数量应满足施工要求。

3、现场准备下承层验收:对下承层的平整度、压实度、纵断高程、宽度、横坡度等进行验收,确保其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测量放线:在施工前,应进行测量放线,确定路面的中心线、边线和高程控制点。

喷洒透层油/粘层油:在摊铺沥青混合料前,应按照设计要求喷洒透层油或粘层油。

三、沥青混合料的拌制1、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要求和原材料的性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设计应包括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和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

确定各种矿料的比例和沥青的用量,使沥青混合料的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拌和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料,控制各种材料的用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沥青的加热温度应控制在_____℃至_____℃之间,矿料的加热温度应比沥青温度高_____℃至_____℃。

拌和时间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以确保沥青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粗细集料分离现象。

出厂的沥青混合料应逐车检测温度,其温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一、引言沥青路面是目前城市道路建设中常见的路面类型之一,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正确的技术交底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材料准备、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和交底。

二、材料准备1. 沥青材料选择:根据工程要求和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沥青材料,包括石油沥青、改性沥青等。

2. 沥青储存条件:沥青应储存在干燥、通风、避光的库房中,避免受潮、受热和阳光直射,以免影响其性能。

3. 沥青加热温度:沥青需要加热至施工温度,温度过低会影响沥青的流动性,温度过高则易破坏沥青分子结构,影响路面质量。

4. 辅助材料准备:包括石子、沥青混合料等,应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筛选、清洗和配比。

三、施工工艺1. 路面清理:清除施工区域的杂物、灰尘和泥土,确保路面清洁。

2. 基层处理:根据设计要求,对基层进行整平、压实和修补,确保基层平整、坚实。

3. 沥青铺设:使用沥青铺设机将加热后的沥青均匀地铺设在基层上,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摊铺和压实:使用摊铺机将石子均匀地覆盖在沥青表面,再使用压路机进行压实,以保证沥青与石子之间的牢固结合。

5. 路缘石设置:根据需要设置路缘石,用于固定路面边缘,并起到排水和安全的作用。

6. 路面标线:在路面完成后,根据交通管理要求进行标线绘制,包括车道线、停车线和交叉口标线等。

四、质量控制1. 施工质量检验:对沥青材料、基层处理、摊铺和压实等工序进行质量检验,确保施工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2. 施工过程监控:在施工过程中,对温度、厚度、摊铺速度等进行实时监测,及时纠正施工中的问题。

3. 质量验收标准: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对沥青路面的厚度、平整度、密实度、抗滑性等进行验收,确保施工质量合格。

4. 施工记录和档案:对施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施工日期、材料使用量、施工人员等信息,形成完整的施工档案。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施工现场安全:施工过程中要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确保施工现场安全有序。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一、引言沥青路面是通过将沥青混合料铺设在路面上形成的。

作为路面材料,沥青具有一些优异的性能,如防水、耐酸碱,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

因此,沥青路面在道路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技术交底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对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进行介绍。

二、施工技术交底的目的施工技术交底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目的是确保该项工程按照设计方案有条不紊地进行。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精细化施工是保证路面的高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

为了达到此目的,必须通过技术交底确保施工人员对沥青路面施工的各个要素都有清楚的认识,以便更好地执行施工。

三、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在沥青路面施工中,施工技术交底的内容如下:(一) 破碎机加工基层的要点破碎机加工基层是沥青路面工程的第一步,因此它关系到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破碎机加工基层的效果,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尽可能均匀地破碎基层,特别是地基较差的地方。

2.对于油泥等不易清除的杂物,可以用高压水射流设备进行清洗。

3.确保平整度的要求:松散的基层应经过两次压实,稳定后再进行施工。

(二) 沥青混合料铺设的要点沥青混合料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注意以下要点:1.沥青温度:沥青温度过低会造成混合料与路面间的附着力不足,温度过高会加大混合料的流动性。

2.压实度:压实过度会破坏混合料内部的结构,从而降低混合料的强度;若压实不足,则可能发生沥青材料反弹和松散的局部区域,影响路面质量。

3.断面掌铺:掌握断面掌铺的技术是保证沥青路面用于交通的一个重要因素,要注意控制铺层厚度、矩形度等要素的合理掌握,确保路面整体平整度。

(三) 沥青路面成品验收的要点沥青路面的成品验收至关重要,以下是验收时需要注意的要点:1.沥青路面厚度:应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测量,以满足设计要求。

2.沥青路面质量:通过对路面平整度、矩形度、横向缩短率、抗滑等进行检测,确保达到设计要求。

3.断面掌铺:检查断面掌铺时,主要注意铺面的平坦度和表面质量。

沥青路面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技术交底沥青路面技术交底一、概述沥青路面技术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技术,它以沥青为主要材料,通过特定的施工工艺进行铺设,使路面更加平整、耐久。

本文将详细介绍沥青路面技术的施工步骤、材料要求以及施工注意事项等内容。

二、施工步骤1. 准备工作(1)清理现场:清理施工现场,确保路面干净平整,移除可能影响施工质量的杂物和积水。

(2)路面检查:对路面进行检查,发现裂缝、坑洞等缺陷时,需要进行修补。

2. 沥青材料准备(1)沥青配送:将沥青从槽车转运到施工现场,确保沥青的新鲜度。

(2)沥青搅拌:将适量的沥青与填料进行搅拌,确保沥青的均匀性和粘接性。

3. 沥青路面施工(1)底层处理:在路面底层铺设砾石、碎石等材料,以提供良好的基础支撑。

(2)底层压实:使用压路机对底层进行压实,使其更加坚实稳定。

(3)中间层处理:在底层之上铺设一层经过处理的沥青混合料,用于进一步增强路面的承载能力。

(4)中间层压实:使用压路机对中间层进行压实,使其更加紧密牢固。

(5)表面层处理:在中间层之上铺设一层沥青混合料,用于增加路面的平整度和耐久性。

(6)表面层压实:使用压路机对表面层进行压实,使其更加光滑牢固。

4. 路面标线施工完成后,根据标准要求对路面进行标线,以提供交通指示。

三、材料要求1. 沥青(1)新鲜度:沥青需具有足够的新鲜度,以确保其黏度适当,能够与填料充分混合。

(2)温度控制:施工时需要控制沥青的温度,一般要求在120℃左右,以保持其良好的粘接性。

2. 填料(1)级配:填料的级配要求均匀,以确保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

(2)质量:填料应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不能有明显的破碎、泥土等杂质。

3. 压路机(1)性能良好:压路机应具有良好的性能,能够提供适当的压实力度。

(2)调整压力:压路机需要根据路面材料的不同,调整压力大小,以确保路面的压实质量。

四、施工注意事项1. 温度控制:施工时需根据天气情况和沥青的特性,控制沥青的温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影响施工质量。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1、沥青混凝土下面层采用AC—20C密级配,其中一级路段每幅铺筑宽度为10.75m,内侧摊铺控制边线距离道路中心线100cm,厚度为6.0cm;二级路段铺筑宽度为1L40m,厚度为5.0cm。

2、施工前准备在铺筑沥青砼下面层之前,彻底扫除透层上的石屑、杂物,如有泥土利用压力水冲洗干净,保证透层表面洁净,对于个别轮胎粘起和剥落的位置,使用乳化沥青进行补洒。

由项目部测量人员做好在验收的基层上进行中线恢复。

3、沥青混合料的拌和拌和楼开机后先检验设备运转是否正常,然后根据设计配比选择冷料仓上料速度,使各种规格集料供应能满足配合比要求,减少溢料和等料现场;同时调试好沥青用量。

供料过程中随时检查配合比并进行微调校正。

沥青加热温度155—165℃,矿料加热温度165-195℃,沥青混合料的出料温度145-165℃,不得高于195℃,否则予以废弃。

混合料在贮料仓贮存温度降低不超过10℃。

拌和楼拌和混合料时,每盘料的生产周期?45s,干拌时间控制为5-10s。

拌好的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料,无结团成块或严重的粗集料分离现象,所有矿料颗粒全部裹覆沥青结合料为度,不符合要求时混合料不得使用,并应及时调整,所有过度加热、炭化、起泡或含水的混合料及超过195度的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拌和出料过程中,拌和楼试验技术人员必须做到逐盘观测外观,检测温度,并及时与拌和楼控制室联系,材料规格或配合比发生改变时,根据室内试验资料进行试拌,做相应的试验检验。

运输车运料单上必须注明出厂温度。

拌和料场试验员任务:(1)取样抽提筛分实验检测沥青含量和矿料级配,取样3次以检查沥青用量及级配是否符合要求。

(2)取样制作马歇尔试件,检测稳定度、流值、孔隙率、饱和度、密度等。

(3)检查控制沥青和矿料加热温度,混合料出料温度。

4、混合料的运输⑴运输车辆的车厢均清扫干净。

为防止沥青混合料与车厢板粘结,在车厢侧板和底部喷涂1:3的柴油水混合液或其他有效的隔离剂,但不可喷涂过多。

沥青路面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技术交底关键信息项:1、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施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施工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施工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监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沥青路面技术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质量标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验收程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安全注意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违约责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工程概述11 本工程为工程名称的沥青路面施工项目。

111 施工地点位于施工地点。

112 施工时间预计从开始时间至结束时间。

2、施工准备21 施工单位应提前对施工场地进行清理和平整,确保施工区域无杂物和积水。

211 准备好所需的施工机械设备,包括摊铺机、压路机等,并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212 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和储备,沥青、集料等材料应符合相关技术标准。

3、沥青路面技术要求31 沥青的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范,其质量应稳定可靠。

311 集料的级配应合理,粒径、形状等应符合规定。

312 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应经过试验确定,确保满足路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

313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沥青的加热温度、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4、施工工艺41 摊铺作业应均匀、连续,避免出现离析和裂缝等缺陷。

411 摊铺机的速度应根据施工条件合理调整,保证摊铺质量。

412 碾压应按照初压、复压和终压的顺序进行,碾压遍数和压实度应符合要求。

5、质量标准51 沥青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厚度等指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市政道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前准备1. 根据设计图纸进行现场勘测,确定沥青路面施工的起止位置、线形及标高等要求。

2. 对施工区域内的管线、井盖等设施进行清理、保护措施,并进行防护围栏的设置。

3. 对施工区域进行地面清理,保证工作面无杂物、无积水。

4. 确定沥青拌合料的种类,按照要求进行质量检测,并在施工前进行试铺、调整。

5. 对施工机具、设备进行检验、调试,确保施工机具操作正常、设备齐全,并准备好所需的辅助材料。

二、施工工艺1. 开始施工前,对沥青拌合料进行预热。

2. 进行底基层处理,使底基层在强度、平整度等方面符合要求。

3.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压实,应采用小振幅、小振幅的压路机辅以手摆锤进行压实,防止损坏已经成型的路面。

4. 进行面层铺砂,砂层要求匀密平整,用去铲和扫帚等进行清理。

5. 进行面层铺层,按照设计要求摊铺沥青拌和料,施工人员要按比例掌握均匀摊铺,确保均匀、密实。

6. 进行压实,应采用小振幅、小振幅的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路面满足强度、平整度等要求。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现场应进行有效管理,严禁在施工区域内乱堆乱放杂物。

2. 沥青拌合料在施工前应进行试铺试调,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3. 施工机具、设备应进行定期检查、保养、维护,确保操作正常、安全可靠。

4. 施工人员应按照工艺要求进行作业,杜绝操作失误。

5. 如遇恶劣天气(如雨、雪等),应暂停施工,等天气条件改善后方可继续施工。

四、验收标准1. 亮度:≥60(反光镜法)。

2. 平整度:≤5mm/3m(横断面),≤3mm/3m(纵断面)。

3. 横向滑移值:≤0.3mm。

4. 水平抗滑性能:≥45。

5. 沥青拌和料配合比误差:≤0.3%。

五、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有专业的培训,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件。

2. 应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作业服装,严禁穿拖鞋等裸露脚趾的服饰作业。

3. 操作时应注意防护,禁止在施工区域内嬉戏打闹。

4. 操作过程中应注意机器运行方向和人员位置,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交底一、施工前准备工作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 确定施工地点:根据工程要求确定施工地点,包括道路起点和终点,以及可能的交叉口和转弯处。

2. 清理施工区域: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泥土和其他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平整。

3. 检查设备和材料:检查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确保其完好无损。

二、施工工艺1. 地面处理:对施工区域的地面进行处理,包括清理、修补和加固。

确保地面平整、坚实,以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

2. 铺设基层:首先铺设基层材料,如碎石、沙石等。

基层的厚度和密实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确保路面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3. 沥青砼铺设:将预先加热的沥青砼均匀铺设在基层上,利用铺沥青机进行铺设,确保沥青砼的厚度和均匀性。

4. 摊铺和压实:使用摊铺机将沥青砼均匀摊铺在基层上,并利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沥青砼的密实度和平整度。

5. 边沟和排水沟施工:根据需要进行边沟和排水沟的施工,确保路面排水顺畅。

6. 分隔线和标线施工:根据道路设计要求进行分隔线和标线的施工,确保交通安全和规范。

三、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环境:施工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避免污染土壤和水源。

2. 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护,保护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4. 施工进度: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工期的完成。

5. 施工记录:做好施工记录,包括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措施,以便日后的维护和管理。

四、施工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严格按照标准要求选择和采购原材料,确保原材料的质量。

2. 施工工艺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质量检测:进行施工质量检测,包括沥青砼的厚度、密实度、平整度等方面的检测,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4. 施工质量整改:对发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五、施工后维护1. 施工完工后,对沥青路面进行养护,包括进行适当的冷却和保养,确保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沥青路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沥青路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1. 概述沥青路面施工是道路建设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式,它主要包括摊铺、压实和辅助工艺等环节。

为了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减少事故的发生,本文将针对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进行详细的交底说明。

2.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沥青路面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施工区域和施工设备符合安全要求。

2.1 施工区域的准备在施工区域内,应清除杂物、污水和积水,并确保地面平整。

施工区域应进行明确的标识和隔离,设置合理的交通指引和安全警示牌。

2.2 设备和工具的检查施工之前,必须对使用的设备和工具进行全面的检查。

包括但不限于:摊铺机、压路机、挖掘机等。

确保设备状态良好,没有损坏或漏油现象,并进行必要的维修保养。

3. 沥青路面施工安全流程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安全措施来保障工人的安全和顺利进行施工。

3.1 人员防护施工人员必须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安全鞋、高能可见服、手套等。

同时,要严禁穿戴过长的挂饰物,以免发生意外。

3.2 交通管制在施工区域周边,应设立合理的交通管制措施,确保施工区域的交通秩序。

包括设置交通标志、指示牌和警示灯等。

施工期间,禁止未经许可的人员和车辆进入施工区域。

3.3 沥青料储存和搬运沥青料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材料,储存和搬运过程中需注意以下要点: - 沥青料储存区域应干燥、通风,并远离明火和热源。

- 沥青料的搬运要使用合适的工具和设备,保持稳定并避免滴漏。

3.4 摊铺机操作摊铺机是沥青路面施工中的核心设备,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以下事项: - 摊铺机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

- 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设备处于稳定状态,避免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疏忽导致意外。

3.5 压实机操作压实机是对沥青路面进行压实的关键设备,操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掌握压实机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

- 在操作过程中,要确保施工面的均匀压实,避免压实不到位或过度压实导致路面问题。

沥青路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沥青路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

沥青路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记录交底时间:2024年10月10日交底内容:沥青路面施工安全技术交底交底人员:施工队长、监理、施工人员一、施工现场安全措施交底1.路面施工区域安全标识-在施工区域周围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包括警示牌、防护栏等,以警示行驶人员、行人和周边车辆注意施工作业,并避免进入施工区域。

-根据施工区域大小和交通流量,设立足够的警示人员,指挥交通、疏导车辆和行人,保障施工现场的安全。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路面警示线,指导车辆行驶路线和施工作业区。

2.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鞋、耳塞或耳罩、眼镜等,以预防施工过程中的意外伤害。

-在施工现场应设立紧急救援点,配备急救箱、炮式灭火器等,以应对突发情况。

二、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和操作交底1.短程路面修补-确定修补范围后,清理杂物和灰尘,保证基层干净和平整。

-涂布沥青面层材料时,要保持均匀用力,尽量避免出现堆积和漏涂的情况。

-沥青面层施工完毕后,及时开通交通,加强交通管理,确保道路通畅并防止事故发生。

2.新建沥青路面铺设-准备工作:清理基层、边沟、沉降槽等,确保基层平整,坚实。

-沥青混凝土摊铺:确定摊铺宽度和厚度,确保沥青混凝土均匀摊铺,避免堆积或稀疏。

-振捣压实:在摊铺沥青混凝土的同时,进行振捣压实,确保沥青混凝土结实牢固。

-压实后的处理:在沥青混凝土压实完成后,尽量避免车辆行驶和行人通行,以免造成沥青混凝土损坏。

-沥青路面养护:根据养护要求,进行适当的养护措施,保持沥青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三、沥青路面施工中的安全事项交底1.作业人员安全-严禁穿拖鞋或其他不符合安全要求的鞋子,保证作业人员能够正常、安全地进行施工作业。

-作业人员在作业期间应保持警觉,遵守交通规则,避免发生意外。

2.施工机械设备安全使用-保证机械设备完好,并经过专业人员检查和维修后方可使用。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机械设备的操作方法和安全规范,严禁未经培训的人员操作。

沥青路面_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沥青路面_安全技术交底模板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施工范围本安全技术交底适用于沥青路面施工的各个环节,包括原材料准备、混合料拌制、运输、摊铺、碾压、接缝处理等。

三、交底内容1. 人员安全- 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系好下颚带,锁好带扣。

- 禁止酒后作业、吸烟,禁止穿拖鞋、高跟鞋等不安全鞋具进入施工现场。

- 严禁在施工现场休息、睡觉,特别是在电缆沟、检查井等危险区域。

- 严格遵守施工现场各项规章制度,服从现场管理人员的指挥。

2. 机械设备安全- 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取得相应操作资格。

- 操作前应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完好,确保安全运行。

- 机械设备运行时,非操作人员不得靠近,确保安全距离。

- 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应立即停机,排除故障后方可继续使用。

3. 原材料安全- 原材料进场前,应检查其质量是否符合要求,严禁使用不合格原材料。

- 原材料堆放时,应遵循“上轻下重、整齐堆放、不超高、不超宽”的原则。

- 原材料储存时,应做好防潮、防尘、防火、防爆等措施。

4. 施工安全- 摊铺前,应检查路面平整度、高程、线形等是否符合要求。

- 摊铺过程中,应与运输车辆、压路机等保持安全距离,确保施工安全。

- 碾压过程中,应按照碾压速度、遍数、方向等要求进行操作。

- 接缝处理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接缝质量。

5. 环境保护- 施工过程中,应做好降噪、降尘、防污染等措施。

- 施工废水、废气、废弃物等应按照规定进行处理,严禁排放。

- 施工现场应保持整洁,做好垃圾清运工作。

四、注意事项1.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

2. 施工人员应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3. 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如安全网、警示标志等。

4. 施工过程中,如遇恶劣天气,应暂停施工,确保人员安全。

5. 施工结束后,应做好施工现场的清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施工技术交底表施工技术交底内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交底、施工与验收依据1 •设计图文件2?《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 -200,3. 《改性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SAM施工技术规程》(DBJ13-54-2003)4.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程》(JTG F040-2004)5. 建设部、交通部颁布的其他有尖规范及规程二、设计概况双永高速龙岩北互通连接线迄止桩号K0+300-K8+182,其中K0+300-K5+774.982路面结构宽15.5m, K5+300-K5+380段为路面宽度渐变段,K5+774.982-K8+182路面结构宽12m路面结构组成为:6mn透层、稀浆圭寸层+8cm粗粒式沥青磴(AC-25C +6cm中粒式改性沥青磴SBS( AC-20C +4cm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面层(SAM-13桥梁与隧道结构层参照相应图纸施工,隧道路面面层中需加5%&燃剂。

三、施工前的准备工作3.1作业条件1 ?沥青混凝土下面层必须在基层验收合格并清扫干净、喷洒乳化沥青24h后方可进行施工。

2.沥青混凝4.沥青混凝土中、表面层施工应在下面层及桥面防水层施工完成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

(3)其他机械:铳刨机、运输车、铲车、水车、路面切缝机。

2 ?施工及检测工具(1)工具:平铁锹、耙子、小火车、浮动机准梁、筛子、墩锤、烙铁、手锤、测铝合金导梁、钎子、绕线支架、紧线器、喷灯(2) 检测工具:3m直尺、测平车、取芯机、数显测温计、水准仪、经纬仪、钢尺等四、沥青磴施工4.1工艺流程4.2运输使用15t自卸汽车运输。

从拌和机向运料车上放料时,每卸一锅混合料挪动一下汽车位置, 以减少粗细集料的离析现象。

自卸汽车运输能力比拌和能力和摊铺速度有所富余,开始摊铺前排在施工现场等候卸料的运料车要有3? 5辆,施工过程中摊铺机前方一般安排运料车等候卸料,运输时必须用蓬布、草帘或其它覆盖物加以覆盖,以防热量散失,保证达到现场时混合料温度:改性沥青混凝土不低于160 Co4.3摊铺1.2台履带式沥青混凝土摊铺机进行摊铺作业。

单幅全宽两次摊铺成型,两台机前后错开10? 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50cm左右宽度的搭接,并躲开车轮迹带,上下层搭接位置宜错开200mm以上。

使用摊铺2摊铺机开机前应提前0.5? 1h预热烫平板不低于100G烫平板加宽连接应仔细调节至摊铺的混合料没有明显的离析痕迹。

3 •摊铺线的放样采用一台摊铺机时,挂双线控制。

采用两台摊铺机时,摊铺机靠边的一侧挂线,中间用导向支架进行引导。

混合料摊铺后,及时对混合料的松铺厚度、松铺标高进行检测,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操作手,以便及时调整熨平板高度。

(1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不能太高,宜有三分之二埋入混合料中。

(2) 在摊铺机后面设专人消除粗细集料离析现象,特别应该铲出局部粗集料“窝”并用新拌混合料填补。

,采用沥青混合对于摊铺机无法摊铺的局部部位,如雨水口、桥台或渠化岛中间料卸在铁板上,摊铺时扣锹布料,用扬锹远甩。

铁锹等工具沾防粘结剂或加热使用。

边摊铺边用刮板整平,刮平时轻重一致,控制次数,严防集料离析。

摊铺不得中途停顿,并加快碾压。

如因故不能及时碾压时,应立即停止摊铺,并对已卸下的沥青混合料覆盖苫布保温。

较低温度施工时,每次卸下的混合料应覆盖苫布保温。

4•摊铺机必须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的摊铺,不得随意变换速度或中途停顿,以提高平整度,减少混合料的离析。

摊铺速度宜控制在 1 ? 3m/min的范围内。

5. 沥青路面施工的最低气温应符合规范要求。

6. 沥青混合料的松铺系数应根据混合料类型由试铺试压确定。

摊铺过程中应随时检摊铺层厚度及路拱、横坡。

7. 摊铺机的螺旋布料器应相应于摊铺速度调整到保持一个稳定的速度均衡地转动,两侧应保持有不少于送料器2/3高度的混合料,以减少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料的离析。

用机械摊铺的混合料,不宜用人工反复修整。

当不得不由人工作局部找补或更换混合料时,需仔细进行,特别严重的缺陷应整层铲除。

在路面狭窄部分、平曲线半径过小的匝道或加宽部分,以及小规模工程不能采用摊铺机铺筑时可用人工摊铺混合料。

9. 在雨季铺筑沥青路面时,应加强气象联系,已摊铺的沥青层因遇雨未行压实的应予铲除。

4.4碾压碾压分初压、复压、终压三个阶段进行,初压要求整平、稳定;复压要求密实、稳定、成型;终压则要求消除轮迹。

1-初压用压路机紧跟摊铺机后静压1 ? 2遍,保持较短的压区长度,以尽快使表面压实,减少热量散失。

碾压时应将压路机的驱动轮面向摊铺机,从外侧向中心碾压,在超高路段则由低向高碾压,在坡道上从低向高处碾压。

2. 复压复压应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且不得随意停顿,碾压段的总长度应通常不超过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采用30t轮胎式压路机进行复压以提高其密水性,各轮胎的气压大体相同,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3? 1/2的碾压轮宽度。

以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复压(厚度宜大于为30? 50Hz 振幅宜为0.3? 0.8mm 层厚较大时宜采用高频大振幅,层厚较薄时宜采用低 频小振幅,为防止沥青混合料粘轮,造成的混合料表面不平整。

对于轮胎压路机,在碾压开始 前用喷灯对轮胎加热,在开始碾压时喷淋添加少量表面活性剂的雾状水。

对振动压路机, 可对钢轮涂刷 隔离剂。

3. 终压应紧接在复压后进行,选用振动压路机静压不少于 2遍至无明显轮迹为止。

4. 压路机不得在未碾压成型路段上转向、 掉头、加水或停留。

在当天成型的路面上, 不得停放各种机械设备或车辆,不得散落矿料、油料及杂物。

4.5接缝 1 •横向接缝(1) 每天施工缝接缝应采用直茬直接缝,用3m 靠尺检测平整度,用人工将端部厚30mm 振动频率宜以防止骨料破碎,相邻碾压带应重叠100? 200mn 碾压至要求压实度为止。

度不足和存在质量缺陷部分凿除,使下次连接成直角连接。

(2) 将接缝清理干净后,涂刷粘接沥青油。

下次接缝继续摊铺时应重叠在已铺层上5mm-IOm 摊铺完后用人工将已摊铺在前半幅上的混合料铲走。

(3) 碾压时在已成型路幅上横向行走,碾压新层l00mm-150m然后每碾压一遍向新铺混合料移动150mm-200m直至全部在新铺层上为止,再改为纵向碾压,充分将接缝压实紧密。

2. 纵向接缝对已施工的车道,当其边缘部分由于行车或其他原因已发生变形污染时,应加以修理。

对塌落部分或未充分压实的部分应采用铢刨机或切割机切除并凿齐,缝边要垂直,线型成直线,涂刷粘接沥青油后再摊铺新沥青混合料。

碾压时应紧跟在摊铺机后立即碾压。

4.6季节性施工1沥青面层不得在雨天施工,当施工中遇雨时,应停止施工,雨期施工时必须切实做好路面排水。

2?冬期环境温度低于10C时,风力大于4~5级不宜进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

五、质量验收1. 基本要求(1) 沥青混合料的矿料质量及矿料级配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

(2) 严格控制各种矿料和沥青用量及各种材料和沥青混合料的加热温度,沥青材料及混合料的各项指标应符合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每日应做抽提试验、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矿料级配、沥青含量、马歇尔稳定度等结果的合格率不小于90%(3) 拌和后的沥青混合料均匀一致,无花白,无粗细料分离和结团成块现象。

(4) 基层必须碾压密实,表面干燥、清洁、无浮土,其平整度和路拱度符合要求。

(5) 摊铺时应严格控制摊铺厚度和平整度,避免离析,注意控制摊铺和碾压温度,碾压至要求的密实度。

2. 实测项目(1) 沥青混合料压实度不小于96%(2) 面层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

⑶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粗粒式LS=27冲粒式LS=24,顶面LS=22(4) 其余项目允许偏差如下:沥青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3. 外观鉴定(1) 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2) 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密贴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六、成品保护1 ■设专人维护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必要时设置围挡,完全冷却后(一般不少于24h) 才能开放交通。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对路缘石、绿化等附属工程的保护,路边缘应采用小型机械压实。

2. 施工人员不得随意在未压实成型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行走。

3. 当天碾压完成的沥青混凝土路面上不得停放一切施工设备,以免发生沥青混凝土路面面层变形。

4. 严防设备漏油污染路面。

5. 铺筑好的沥青层应严格控制交通,做好保护,保持清洁,不得造成污染,严禁在沥青层上堆放施工产生的土或杂物,严禁在已铺沥青层上制作水泥砂浆。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 沥青混凝土路面摊铺中常见的质量缺陷厚度不准、平整度差(小波浪、台阶)、混合料离析、裂纹、拉沟等质量缺陷。

为防止和消除在施工中可能发生的各种质量缺陷应注意以下几点:(1) 波浪型基层的摊铺,应对有大波浪的基层,在其凹陷处预先铺一层混合料,并予以压实。

在平整度较差的地段摊铺联结层和面层时,应采用自动调平装置。

(2) 为了保持恒定的摊铺厚度,除了用厚度调节器进行调整外,应尽可能利用烫平装置的自动调平能力予以调整。

(3) 严格控制沥青混合料的质量,以消除裂纹、拉沟等铺层质量缺陷现象,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承载力。

⑷应严格控制轮胎摊铺机的轮胎气压(一般为0.5〜0.55MPa,防止因轮胎气压超限,摊铺机打滑;或因气压过低,机体随受料重量变化而上下变动,造成铺层出现波浪。

应防止履带式摊铺机履带松紧度超限而导致摊铺机速度发生脉冲,而使铺层面形成搓板。

2. 压实压实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路面质量最终要通过碾压来体现,应结合工程实际,考虑摊铺机的生产率、混合料特性、摊铺厚度、施工现场的具体条件等因素,合理选择压实机种类、吨位、数量及组合方式°3. 控制碾压温度应严格按规范控制沥青磴混合料的施工温度,(1)碾压温度控制值如下:摊铺温度>135。

,初始碾压温度》130°,终压结束混合料表面温度》80°;对于改性沥青SMA昆合料的温度控制:集料加热温度应控制在180? 200r间;混合料出厂温度应控制在165? 175C间;混合料出厂温度大于195C应以废弃;摊铺温度》160。

,初始碾压温度》150。

,终压结束混合料表面温度》90 ° o(2) SM/昆合料路面应待摊铺层完全自然冷却,混合料温度低于50C后,方可开放父注:1、项目对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填写此表; 2・签名处不够时,应将签到表附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