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比较法的概念及优缺点
对偶
![对偶](https://img.taocdn.com/s3/m/32e2f850fc4ffe473368abdd.png)
对偶: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
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平声和仄声,代指由平仄构成的诗文的韵律。
平仄是四声二元化的尝试。
四声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所谓声调,指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
平仄是在四声基础上,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来的,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上声,去声,入声为仄,剩下了的是平声。
古诗讲究平仄押韵,一般来说近体诗和格律诗需要平仄相对!具体来说:近体诗平仄组合的规律主要又三条:1、同句交替:以五言为例,凡第一个节奏用"平平",则第二个节奏必须用"仄仄",第三个节奏又要用"平",反之,第一个节奏用"仄仄"第二个节奏必须用"平平",第三个节奏就要用"仄"。
七言诗则依此类推。
是为组句规则。
2、上下句相对:如出句为"平平仄仄平",对句就要为"仄仄平平仄",出句为"仄仄平平仄"对句就要为"平平仄仄平",七言依此类推。
是为组联规则。
3、上下联之间平仄要相"粘",即相同,是为组篇规则。
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https://img.taocdn.com/s3/m/099a4543b307e87101f696c7.png)
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1 引言顺序量表是一种比较粗略的量表。
它没有等距的单位,也没有绝对零点。
建立顺序量表时,要求被试将事物按照某一标准排出一个顺序即可。
心理物理学中,建立顺序量表的主要方法有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
等级排列法(或等级法)是建立顺序量表的直接方法。
该方法让许多刺激同时呈现,由多个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对这些刺激进行排序;然后把所有被试对同一刺激的评定等级加以平均,对刺激各自平均等级赋予数值,即成为顺序量表。
对偶比较法(或配对比较法)是把所有需要比较的刺激配对,然后逐对呈现,让被试对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判断:配对的刺激中哪个在这种特性上感觉更为明显。
由于各种刺激都需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若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则配对的个数是n(n-1)/2。
最后依它们各自更明显于其它刺激的百分比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对刺激需要比较两次,前后两次的呈现要在时间和空间位置上进行平衡。
所有的刺激对的呈现顺序也要按照台阶式或斜线式的方法进行安排。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5种图片的爱好程度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量表。
2 方法2.1 被试某大学本科生五名,一男四女,20岁。
2.2 材料5张不同的图片2.3 程序(一)对偶比较法1 按台阶式排出呈现刺激的顺序,见表1 。
表1 n=5时台阶式的排列顺序A B C D EA *B 1 *C 2 3 *D 8 4 5 *E 9 10 6 7 *2 给被试如下指导语:“每次都给你看两张图片,请你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张。
”3 按预定的顺序呈现各对图片,每次要将两张图片同时呈现给被试。
将被试的反应记录到相应的位置上。
做完十次后休息3分钟,然后再用相反的顺序比较十次,这十次两张图片呈现的左右位置与前十次相反。
(二)等级排列法1 排定呈现5种图片的顺序,A、B、C、D、E。
2 给被试如下指示语:“请你将这五张图片按自己的喜爱的程度排一个顺序:将自己最喜欢的图片放在最左边,最不喜欢的放在最右边,其余3张按自己喜欢程度一次排在两者之间。
运筹学对偶理论
![运筹学对偶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41aadd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8.png)
动态规划的对偶性
动态规划的对偶性是指对于给定的动态规划问 题,可以构造一个与之对应的对偶问题,这两 个问题的最优解是相互对应的。
在动态规划中,原问题通常关注的是多阶段决 策的最优解,而对偶问题则关注的是如何将原 问题的最优解转化为一系列子问题的最优解。
对偶理论在动态规划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 如在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等领域。
运筹学对偶理论
• 对偶理论概述 • 对偶理论的基本概念 • 对偶理论在运筹学中的应用 • 对偶理论的局限性与挑战 • 对偶理论案例分析
01
对偶理论概述
对偶问题的定义
对偶问题
在运筹学中,对偶问题是指原问题的 目标函数和约束条件保持不变,但变 量的约束方向被颠倒的问题。
线性规划中的对偶问题
在线性规划中,原问题为最大化问题 ,其对偶问题则为一个等价的线性规 划问题,目标函数变为最小化问题。
对偶理论面临的挑战
算法优化
01
对偶理论在求解大规模优化问题时,算法效率和稳定性面临挑
战。
多目标优化问题
02
对偶理论在处理多目标优化问题时,难以权衡和协调不同目标
之间的矛盾。
动态环境适应性
03
对偶理论在应对动态环境和不确定性因素时,需要进一步改进
和优化。
对偶理论的未来发展方向
拓展应用领域
进一步探索对偶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金融、 医疗、交通等。
详细描述
在金融风险管理问题中,动态规划对偶理论可以用于确定 最优的风险管理策略,以最小化风险并最大化收益。通过 构建动态规划模型,可以找到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案,提高 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能力。
总结词
动态规划对偶理论在电力系统优化问题中具有重要应用。
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8bcef24bfe04a1b0717fd5360cba1aa8118cb7.png)
对偶比较法绪论心理实验中的各种变量一、实验背景心理实验和其他学科的实验一样,都是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某种现象产生和变化的规律。
心理实验所要观察的是心理活动的规律,由于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不可能被他人直接观察到,只有从他的行为表现和言语反应间接地了解,因此,心理实验往往是通过改变外界条件、记录被试的反应来探讨心理活动的规律。
做心理实验之前,必须明确这个实验的目的,也就是要明确它要解决一个什么问题。
例如,对时间的估计是否受时间长短的影响,或者说时间知觉与被估计时距的关系。
根据这个问题就可以确定这个实验的各种变量。
自变量,又叫刺激变量,它是由实验者在实验中按研究问题的需要有意加以操纵和改变的变量,一般自变量的变化应为连续或非连续的变化,且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水平,变量的不同水平称为实验处理,所谓实验处理即主试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可能有一定影响刺激条件的变化。
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
它是主试要观察的指标,是被试心理特征变化的反应或表现,它是随着自变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验中通常假设因变量随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小),可用一定的数量指标来表示,如反应时、皮肤电位等。
额外变量,又叫控制变量,它是与实验目的无关,但又对被试的反应有一定影响的变量。
总之,一个好的实验设计既要有定义良好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同时也对额外变量进行严格、有效的控制,排除额外变量对研究变量产生消极的影响,保证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使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解释率。
二、实验目的1.通过测定有无反馈对画线准确性的影响,确定实验中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控制变量。
2.学习和掌握如何对自变量、因变量下操作定义,并进行严格和有效地控制。
3.如何有效控制额外变量,避免额外变量对实验结果造成的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三、实验方法(一)被试以大学生为被试4人一组,其中2个被试知道每次练习画线结果(有反馈),2个被试不知道每次练习画线结果(无反馈)。
(二)实验材料1.一张10cm310cm的白卡片,上面画有一条2cm长的直线,将画有直线的白色卡片放入镜框内,直线与水平面平行、居于镜框中间,作为实验的标准刺激。
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序法
![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序法](https://img.taocdn.com/s3/m/2cb40d5a3b3567ec112d8a00.png)
对偶比较个法和等级排序法1 引言顺序量表的建立有两种方法,等级排序法和对偶比较法。
等级排序法的特点是一次性将要比较的刺激全部呈现给被试,请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刺激排序。
主试将多个被试对同一刺激的评定等级加以平均,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平均等级,最后把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序的顺序就是一列顺序量表。
对偶比较法则是把所有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的呈现给被试,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做出判断。
最后按每一个刺激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作一个顺序量表。
在对偶比较法中,要注意同一刺激需要比较两次,前后两次的呈现要在时间和空间位置上进行平衡。
所有的刺激对呈现的顺序也要按照台阶式或斜线式的方法进行安排。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5种图片的爱好程度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序法制作心理量表。
2 方法2.1 被试在进行等级排序法时,被试为某大学本科生,男生一名,年龄20岁,女生3名,年龄20岁。
在进行对偶比较法时,被试为某大学本科生,女生一名,年龄20岁。
2.2 仪器5种不同的图片2.3 程序(1)等级排列法①主试一次性给被试呈现全部图片,指导语为“请你做一个图片爱好的实验,这里有5张不同的图片,请你请你按照自己的喜爱程度进行排序,将最喜欢的放在最左边,最不喜欢的放在最右边。
”②主试作好记录。
一名被试做完以后,将图片收起,换另一名被试进行实验。
(2)对偶比较法①按台阶式的排列顺序将刺激呈现给被试,指导语为“我每次给你看2张图片,请你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张。
”②主试按顺序呈现图片,一左一右,记录被试的反应,做完10次休息2分钟,然后再用相反的顺序比较10次,这10次的左右次序要与前一次相反。
3 结果本次实验分别运用了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对被试对于不同图片喜好程度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在运用等级排序法的实验结果显示,4名被试都较喜欢A和B图片,较不喜欢C 和D图片,其中,对于C图片有3名被试表示为最不喜欢,综合4名被试的喜好程度,我们可以得出被试最喜欢A图片和B图片,最不喜欢C图片,依次为A或B、D、E 、C。
对偶比较法的概念及优缺点
![对偶比较法的概念及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cafe7e4c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1d.png)
对偶比较法的概念及优缺点概念:优点:1.深入探究问题,对偶比较法能够通过比较不同个体、不同群体或不同国家之间的差异,从而深入理解问题的本质。
这种方法可以揭示出不同背景、条件和制度下产生的差异,帮助研究者理解和解释复杂现象。
2.推断因果关系,通过对偶比较法进行对比研究,可以帮助研究者推断因果关系。
通过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差异,可以发现其中一种特定因素对于问题产生的影响,并进一步推断出因果关系。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研究与预测。
3.理论验证和构建,对偶比较法可以用于验证或构建理论。
通过对比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差异,可以验证已有理论的准确性,也可以为已有理论提供新的支持。
同时,对偶比较法也可以用于构建新的理论框架,通过对比研究来发现新的规律和关系。
4.增强研究可信度,对偶比较法往往可以增强研究的可信度。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可以减少误解的可能性,增加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对偶比较法可以在不同条件下进行重复测试,以验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缺点:1.建模与一致化,对偶比较法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对不同个体或群体进行建模,往往需要进行一些假设和简化。
这可能导致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偏差,从而影响研究的准确性。
2.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影响,对偶比较法通常无法排除其他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
在进行对比研究时,可能存在其他未考虑的因素或变量对结果产生影响,这会导致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受到影响。
3.可比性问题,对偶比较法要求研究对象之间具有相似性和可比性。
然而,在一些情况下,由于历史、文化、环境等因素的差异,研究对象之间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会导致对比研究的可行性受到限制。
4.数据获取困难,对偶比较法在研究过程中通常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然而数据的获取可能存在困难。
不同个体或群体之间的数据可能不一致或不完整,这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
对偶分析
![对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713f3cdd5bbfd0a795673e6.png)
对பைடு நூலகம்偶
表达效果: 1、内容: 正对相互补充映衬,内容更丰富;反对对比鲜 明,揭示事物关系。使内容更精炼、集中、缜 密。 2、形式 效果:整齐美观,引人注意;节奏鲜明,便于 记诵。
例句分析
• 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 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也带著苦痛往坟墓里去。 • 分析: • 形式上:采用对偶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引人 注意,便于记诵。 • 内容上:上句从一日(短)、下句从一生(长)的两个时 间角度,阐述了人如不尽责任何时间都会感到苦痛,有力 地证明了“人生最苦的事是未尽责任”的观点,语言凝练、 语意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偶的种类
• • • • • • • 1、正对。上下句意思上相似、相近、相补、相衬的对偶形式。 例如: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类皮厚腹中空。 你能再举几个例子吗? 2、反对。上下句意思上相反或相对的对偶形式。例如: b.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3、串对(流水对)。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 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例如: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
对 偶
定义:指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 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 特点: 1、内容: 前后密切关联,相互补充映衬;凝练集中,有很强的 概括力; 效果:正对相互补充映衬,反对对比鲜明,揭示事物 关系。 2、形式 前后整齐匀称、音节和谐、具有节奏感。 效果:整齐美观,引人注意,节奏鲜明,便于记诵。
例句分析
• 尽得大的责任,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 任,就得小快乐。
形式上:采用对偶修辞手法,句式整齐、节奏分明,引人 注意,便于记诵。
内容上:上句从大、下句从小的两个角度,相互补充,阐 述了人如尽责都能得到快乐的观点,激励读者不逃避推卸 责任而应该主动尽责、积极尽大责任从而获得更大快乐。 语言凝练、语意丰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对偶修辞手法
![对偶修辞手法](https://img.taocdn.com/s3/m/a1b55146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3.png)
对偶修辞手法对偶是将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成对地排列起来的修辞法。
下面请看店铺带来的对偶的修辞手法!对偶1、定义对偶又叫对仗,是一种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相近或相反的意思。
2、表达效果整齐匀称,节奏感强,高度概括,表意凝练,易于记忆。
3、典型例句(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3)雾里看花,水中望月。
(4)踏遍万水千山,走遍海角天涯。
(5)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杯酒当歌,唱出心中喜悦。
【其他修辞手法】借代1、定义借代是不直接说出本体事物的名称,而借用与本体事物相联系的其他事物来代替本体。
2、表达效果恰当地运用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语句拥有形象突出、特点鲜明、文笔精炼、具体生动的效果。
借代的修辞效果可以用十六字概括: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
3、典型例句(1)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旌旗十万斩阎罗。
(3)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4)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似的。
(5)令人捧腹。
设问1、定义说话、写文章时,为了强调自己的看法或结论,有时先提一个问题,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和思考,然后由自己来回答所提出的问题。
可以直白的说就是自问自答。
2、表达效果提醒人们思考,有的为了突出某些内容。
3、典型例句(1)她敢从成把的火柴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
(2)什么叫自律?自律就是自己管束自己的行为。
(3)学好考古一定要了解地理吗?一定要。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5)幸福生活是如何得来的?是靠我们的双手创造的!反问1、定义反问就是无疑而问,用疑问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答案就在问句中。
用问的预期表达确定的意思或加重语气。
2、表达效果反问表达的意思更坚定,使读者确信无疑,毫无辩驳、怀疑的余地,进而达到强化语气、强化情感的作用。
初中数学对偶式
![初中数学对偶式](https://img.taocdn.com/s3/m/d67ba033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fb.png)
初中数学对偶式【实用版】目录1.初中数学对偶式的概念和特点2.对偶式的分类和应用3.学习对偶式的方法和技巧4.对偶式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性正文一、初中数学对偶式的概念和特点初中数学对偶式是指两个或多个数学表达式,它们之间具有一定的对称关系。
对偶式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仅在代数式、几何图形中有所体现,而且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学习对偶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对偶式的分类和应用1.代数对偶式:代数对偶式主要指两个或多个代数式之间的对称关系。
例如,单项式与多项式、线性方程与线性不等式等。
2.几何对偶式:几何对偶式主要指两个或多个几何图形之间的对称关系。
例如,点与线、直线与平面、矩形与平行四边形等。
3.实际问题对偶式:实际问题对偶式是指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两个或多个问题之间的对称关系。
例如,购物问题中的买与卖、行程问题中的去与回等。
三、学习对偶式的方法和技巧1.观察法:通过对偶式的实例进行观察,发现其中的对称关系和规律。
2.归纳法:从简单的对偶式入手,通过归纳总结,推广到更复杂的对偶式。
3.对比法:将不同类型的对偶式进行对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点,加深对对偶式的理解。
4.实践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和实际问题,熟练掌握对偶式的应用技巧。
四、对偶式在初中数学中的重要性对偶式在初中数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掌握对偶式,可以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更好地应对各类数学考试和竞赛。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对偶式是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掌握对偶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题能力。
对偶比较法
![对偶比较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dc8234ee06eff9aef80718.png)
对偶比较法测量阈上感觉1、引言对偶比较法最早由科恩(Cohn,1894)在他的颜色爱好的研究中介绍出来。
这个方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的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
这种特性在两个刺激中的哪一个上表现得更为突出。
因为每一刺激都要分别和其他刺激比较,假如以n代表刺激的总数,那么配成对的个数是n(n-1)/2。
然后依它们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成一个顺序量表。
为了避免空间和时间误差,则需要再次实验,第一次实验中A先于B,第二次则B先于A。
所以每个单元格都有两个结果。
C为两次结果各刺激的和,C’为对C的调整,C指每个刺激在两轮实验中,与其他刺激比较胜出的次数,而事实上,每种刺激和它本身也应比教,只不过是不分胜负,故在每个C分数上都加0.5,因其比较两次,所以要加两个0.5,即1。
在有些情况下,实验者认为对偶比较空间和时间效应的干扰并不明显,也可以采用简化的程序,即每对刺激之间仅比较一次。
取P=C/(N-1),C’=C+5,P’=C’/N。
实验目的:正确的掌握对偶比较法对阈上感觉的测量。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徐州师范大学本科生一名,21岁,男生。
2.2仪器七张带有不同图案的电话卡2.3程序(1)将七张电话卡分别标上A、B、C、D、E、F、G以示区别。
(2)主试以斜线式将七张卡两两配对,如图所示:(3)如图所示,按照顺序将两张图片呈现给被试看,让被试报告两者中较好看的一张,主试记录下来。
(4)在实验过程中,主试不对被试做任何干扰。
3、结果表1 七对样品对偶比较数据整理4、讨论(1)通过结果我们可以看出被试对电话卡G的喜好程度较大,最不喜欢电话卡D上的图案,根据比较结果分布可以清楚的得出结论被试对电话卡图案喜好程度。
这是被试可以感受到的,顺序量表能够建立。
(2)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注意到几张电话卡的喜好程度只由被试来判定,而被试的审美观存在差异,就会引起不同的结果。
[绩效考核]各种考核方法的优缺点
![[绩效考核]各种考核方法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4903ce58ba1aa8114531d92e.png)
(绩效考核)各种考核方法的优缺点壹、直接排序法直接排序法是壹种相对比较的方法,主要是将员工按照某个评估因素上的表现从绩效最好的员工到绩效最差的员工进行排序。
是壹种定性评价方法。
1、作法:将所有参加评估的人选列出来,就某壹个评估要素展开评估,首先找出该因素上表现最好的员工,将其排于第壹的位置,再找出于该因素上表现差的员工,将他排于最后壹个位置,然后找出次最好、次最差,依此类推。
评估要素能够是整体绩效,也能够是某项特定的工作或体现绩效某个方面。
2、优点⑴比较容易识别好绩效和差绩效的员工;⑵如果按照要素细分进行评估,能够清晰的见到某个员工于某方面的不足,利于绩效面谈和改进;⑶适合人数较少的组织或团队,如某个工作小组和项目小组。
3、缺点⑴如果需要评估的人数较多,超过20人之上时,此种排序工作比较繁琐,尤其是要进壹步细分要素展开的话。
⑵严格的名次界定会给员工造成不好的印象,最好和最差比较容易确定,但中间名次是比较模糊和难以确定的,不如等级划分那样比较容易使人接受。
二、对偶比较法针对某壹绩效评估要素,把每壹个员工均和其他员工相比较来判断谁“更好”,记录每壹个员工和任何其他员工比较时被认为“更好”的次数,根据次数的高低给员工排序。
和直接排序法类似,也是壹种相对的定性评价方法。
1、优点:因为是通过俩俩比较而得出的次序,得到的评估更可靠和有效。
2、缺点:和直接排序法相似,仅适合人数较少的情况,且操作比较麻烦。
三、强制分配法该法是按事物“俩头大、中间小”的正态分布规律,先确定好各等级于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例如若划分成优、良、劣三等,则分别占总数的30、40和30;若分成优、良、中、差、劣五个等级,则每等级分别占10、20、40、20和10。
然后按照每人绩效的相对优劣程序,强制列入其中的壹定等级。
四、书面描述法壹种由评价者按照规范的格式写下员工的工作业绩、实际表现、优缺点、发展潜力等,然后提出改进建议的定性评价方法。
——优点:简单、快捷,适合人数不多,对管理要求不高的组织。
对偶修辞手法的意思
![对偶修辞手法的意思](https://img.taocdn.com/s3/m/d91a7e20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e.png)
对偶修辞手法的意思对偶修辞手法的意思导语: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以下是店铺搜集的关于对偶修辞手法的意思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一、什么是对偶修辞手法对偶的特点及其作用:对偶就是“对对子”,也称“对仗”。
它必须是一对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
两句间的关系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和条件等。
其作用有:便于吟诵,有音乐美;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二、对偶的几种划分形式:1.根据内容通常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
正对:上下句意思相似、相近、相补、相衬。
例如: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反对:上下句意思相反、相对。
例如: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串对:又称“流水对”。
上下句意思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根据形式分可分为工对、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严格按对仗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
也就是说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
3.根据结构分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对偶。
成分对偶。
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即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
句子对偶。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三、对偶的分类形式上1.单句对偶用一句对一句叫单句对。
例如:天有多高,山有多高。
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诸葛亮传》----再小的善良之事和功劳都给予褒奖,再微不足道的过错都予以处罚.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 岳坟对联)……----青山感到荣幸的是坟里埋着抗金名将岳飞的忠骨,白铁感到耻辱是坟前跪着的是用它铸造的秦桧等人的像。
2.偶句对偶用两句对两句叫偶句对。
例如:六王毕,四海一。
蜀山兀,阿房出。
《阿房宫赋》----六国结束,四海统一。
蜀山树木砍光了,阿房宫才建造起来。
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
![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https://img.taocdn.com/s3/m/253795b0192e45361066f5a6.png)
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曾璐璐(徐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1.引言顺序量表的建立方法有两种,等级排列法和对偶比较法。
等级排列法的特点是一次性地将需要比较的刺激全部呈现给被试,请被试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刺激排序。
主试将多个被试对同一刺激的评定等级加以平均,就能求出每一刺激的各自平均等级,最后把各刺激按平均等级排出的顺序就是一列顺序量表。
对偶比较法则是把所有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地呈现,让被试依据刺激的某一特性进行比较,并作出判断。
最后按每个刺激各自明显于其他刺激的百分比的大小排列成序,即可制作一个顺序量表。
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5种图片的爱好程度的测定,学习如何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制作心理量表。
2.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大学本科学生五名,20岁,女生。
2.2仪器5种不同的图片2.3程序(一)对偶比较法(1)按台阶式或斜线式排除呈现刺激的顺序。
(2)给被试如下的指导语:“我每次都给你看两张图片,请你告诉我你喜欢哪一张,最好能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一张。
”(3)按预定的顺序呈现各对图片,每次都要将两张图片同时放到被试前的桌面固定位置上,一左一右。
被试的反应要记到记录表相应的位置上。
(二)=等级排列法(1)排定呈现5种图片的顺序。
(2)给被试如下的指导语:“这里有5张不同颜色的图片,要求你按自己喜爱的程度排一个顺序。
这个实验无所谓对错,只要你能按自己对某种物品的爱好程度排顺序就行。
”表1 对偶比较法的实验结果和具体运算过程A B C D EA —B B(B) —C C(C) B(B) —D D(D) B(B) C(C) —E E(E) B(B) E(C) E(E) —第一轮0 4 2 1 3 第二轮0 4 3 1 2 总计C 0 8 5 2 5P=C/2(n-1)0 1 0.625 0.25 0.625 C'=C+1 1 9 6 3 6 P'=C'/2n 0.1 0.9 0.6 0.3 0.6 Z 0.305 -0.674 0.305 Z'-1.281 1.281名次 5 1 2 4 2表2 等级排列法的实验结果和具体运算过程2 5 1 43 23 1 2 3 5 44 5 1 2 4 3等级总和 1.4 6 10 17 13 平均等级3.5 1.5 2.54.25 3.25(MR)0.5 2.5 1.5 -0.25 0.75 平均选择分数(Mc=n-MR)P=Mc/(n-1) 0.17 0.83 0.5 -0.083 0.25 M'c=Mc+0.5 1 3 2 0.25 1.25 P'= M'c/n 0.25 0.75 0.5 0.0625 0.3125 Z -0.954 0.954 -0.000 -0.674 Z'-1.555名次 4 1 2 5 3等级排列法是把许多刺激同时呈现,,让许多被试按照一定标准,把这些刺激排成一个顺序,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刺激评定的等级加以平均。
各种考核方法的优缺点
![各种考核方法的优缺点](https://img.taocdn.com/s3/m/ccff6c2acfc789eb162dc805.png)
一、直接排序法直接排序法是一种相对比较的方法,主要是将员工按照某个评估因素上的表现从绩效最好的员工到绩效最差的员工进行排序。
是一种定性评价方法。
1、作法:将所有参加评估的人选列出来,就某一个评估要素展开评估,首先找出该因素上表现最好的员工,将其排在第一的位置,再找出在该因素上表现差的员工,将他排在最后一个位置,然后找出次最好、次最差,依此类推。
评估要素可以是整体绩效,也可以是某项特定的工作或体现绩效某个方面。
2、优点⑴比较容易识别好绩效和差绩效的员工;⑵如果按照要素细分进行评估,可以清晰的看到某个员工在某方面的不足,利于绩效面谈和改进;⑶适合人数较少的组织或团队,如某个工作小组和项目小组。
3、缺点⑴如果需要评估的人数较多,超过20人以上时,此种排序工作比较繁琐,尤其是要进一步细分要素展开的话。
⑵严格的名次界定会给员工造成不好的印象,最好和最差比较容易确定,但中间名次是比较模糊和难以确定的,不如等级划分那样比较容易使人接受。
二、对偶比较法针对某一绩效评估要素,把每一个员工都与其他员工相比较来判断谁“更好”,记录每一个员工和任何其他员工比较时被认为“更好”的次数,根据次数的高低给员工排序。
和直接排序法类似,也是一种相对的定性评价方法。
1、优点:因为是通过两两比较而得出的次序,得到的评估更可靠和有效。
2、缺点:和直接排序法相似,仅适合人数较少的情况,且操作比较麻烦。
三、强制分配法该法是按事物“两头大、中间小”的正态分布规律,先确定好各等级在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例如若划分成优、良、劣三等,则分别占总数的30、40和30;若分成优、良、中、差、劣五个等级,则每等级分别占10、20、40、20和10。
然后按照每人绩效的相对优劣程序,强制列入其中的一定等级。
四、书面描述法一种由评价者按照规范的格式写下员工的工作业绩、实际表现、优缺点、发展潜力等,然后提出改进建议的定性评价方法。
——优点:简单、快捷,适合人数不多,对管理要求不高的组织。
用对偶比较法测定颜色喜欢程度
![用对偶比较法测定颜色喜欢程度](https://img.taocdn.com/s3/m/fe549f03b90d6c85ec3ac67d.png)
用对偶比较法测颜色喜欢程度周小囧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应用心理系,南京1、引言制作心理量表的常用方法有对偶比较和等级排列法。
其中,对偶比较法是制作心理顺序量表的一种间接方法。
对偶比较法就是把所要测的刺激配成对,让被试判断每对刺激中哪个刺激的某一特征更明显,或者更喜欢哪一刺激。
如果有n个刺激,配对的数字应为n(n-1)/2对。
在实验中,每对刺激中的两个刺激在先还是在后,或者同时呈现对结果会产生顺序(时间)误差和空间误差,因此每对刺激需要比较两次,互换时间顺序或者空间位置,以排除这两种误差。
因此,总比较的次数应为n(n-1)次。
对偶比较法呈现刺激的方式有台阶式和斜线式两种。
心理量表是传统心理物理学用来测量域限上感觉的。
根据其测量水平的不同,可以将心理量表分成四种:命名量表、顺序量表、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
其中等距量表和比率量表是实验心理学中两种比较常用的量表。
顺序量表是按照某种标志和等级对事物进行排序,如考试名词、某方面评价等级的高低等。
顺序量表没有相对的单位和绝对的零点,但它能够表示某一事物的位置。
顺序量表不能做减乘除等运算,但可以统计中位数,斯皮尔曼等级相关,肯德尔W系数和U系数,以及进行非参数检验等。
本实验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颜色爱好的测定,学习用对偶比较法制作心理顺序量表。
2. 方法2.1被试本实验的被试为在校本科生三十名,20岁,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无色盲或色弱。
2.2材料JGW-B1速示器单元;白背景卡一张;10张不同的双色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两块面积相等的色块;笔;记录纸;Z分数转换表;计算器。
这十张双色卡片的颜色分别为:红橙、红黄、红绿、红蓝、橙黄、橙蓝、橙绿、黄绿、黄蓝、绿蓝。
2.3实验过程2.3.1共呈现五种颜色,分别是红、橙、黄、绿、蓝,可以组合成5*(5-1)/2=10种配对。
为消除顺序误差和空间误差,一共需要呈现20次。
即第一遍呈现完成之后,再将每张卡片的色块交换左右顺序呈现一遍。
2.3.2指导语“请您端坐在注视窗口,观察窗口中呈现的卡片。
语文大讲堂:文学作品中对偶、对比与对仗的区别
![语文大讲堂:文学作品中对偶、对比与对仗的区别](https://img.taocdn.com/s3/m/eafd089d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fb9305f.png)
语文大讲堂:文学作品中对偶、对比与对仗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中经常问到对偶、对比与对仗的区别,我们有把这三个概念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的必要,当然,只是对中学生的一种语法常识普及,谈不上语法专业研究。
一、对偶对偶,是用结构形式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两个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格。
按内容来分,对偶可以分为正对、反对和串对。
举个例子:按形式来分,对偶可以分为工对和宽对。
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类、结构、平仄、用字等均严格按照对仗的要求;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不那么严格。
对偶的表达效果有:形式整齐,结构对称,给人均衡协调的美感效果;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或者使对立间的事物对比更加强烈,表现出褒贬分明的是非感。
二、对比对比,是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格。
举个例子:“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对比可以突出好与坏、善与恶、美与丑等等的对立,给人极鲜明的印象和极强烈的感受,以更好地认识事物正反两方面的本质特征。
对偶与对比,都是修辞格,二者的区别可总结为两点:一是基本特征不同,对偶重“偶”,基本特征是对称;对比重“比”,基本特征是对立。
二是表达效果的侧重不同,对偶重结构,对比重意义。
但有的对偶也是对比,如“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三、对仗对仗,不属于修辞格,而是诗歌诗律术语。
我们可以通俗地说,对仗就是诗歌中词句的对偶,可以两句相对,也可以句中自对。
对仗,是指诗词创作和对联写作时运用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和手段。
它要求诗词联句在对偶基础上,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的词语必须"词性一致,平仄相对",并力避上下句同一结构位置上重复使用同一词语。
举个例子:杜工部的诗大多对仗工整,比如这首《绝句》对仗使语言音韵和谐,增强了节奏感和音乐美,达到表现形式上的高度完美。
对偶的修辞手法的特点
![对偶的修辞手法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5ac258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1c.png)
对偶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对偶的修辞手法的特点对偶通常是指文句中两两相对、字数相等、句法相似、平仄相对、意义相关的两个词组或句子构成的修辞法。
对偶从意义上讲前后两部分密切关联,凝练集中,有很强的概括力;从形式上看,前后两部分整齐均匀、音节和谐、具有戒律感。
严格的对偶还讲究平仄,充分利用汉语的声调。
对偶简介用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对称的词组或句子来表达相反、相似或相关意思的一种修辞方式叫对偶。
对偶俗称对子,在诗词曲赋等韵文中称为对仗。
对偶独具艺术特色,看起来整齐醒目,听起来铿锵悦耳,读起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传诵,为人们喜闻乐见。
古今对偶句过五关,斩六将。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室有惠崇山水人怀与可风流。
亲贤臣,远小人。
花开山寺,咏留诗人。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漫步半月溪畔,徘徊六角井傍。
鸿门宴,桃园盟。
登高极目,览水送归。
志士惜日短,愁人嫌夜长。
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
孙行者,祖冲之。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三杯竹叶穿心过,两朵桃花上脸来。
青枫江上秋帆远,白帝城边古木疏。
言必信,行必果。
名扬四海,声震八方。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游子魂销青塞月,美人肠断翠楼烟。
桃灼灼,柳依依。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与天地并寿,同日月齐光。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雪茫茫,雨霏霏。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长江人钓月,旷野火烧风。
日晚爱行深竹里,月明多上小桥头。
山抹绿,燕剪柳。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仰首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风吹云动星不动,水推船移岸不移。
满招损,谦受益。
指鹿为马,画地为牢。
斯人千古少,此曲世间无。
杏花初落疏疏雨,杨柳轻摇淡淡风。
水不干,鱼不尽。
寿比南山,福如东海。
人生有乐地,流水无尽期。
缕缕轻烟芳草渡,丝丝微雨杏花村。
私心重,骨头软。
功盖天下,誉满山河。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心胸阔,天地宽。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