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与古环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共栖现象表明, 共栖现象表明,底栖固着型生物有选择的粘附并生长在另一 种生物壳或硬体之上, 可以获得丰富的水流 食物. 水流和 种生物壳或硬体之上, 可以获得丰富的水流和食物. 例如喇叭珊瑚、 例如喇叭珊瑚、苔藓动物等多定居在壳的前部或菱褶之间的 舌状突起内, 舌状突起内,或流水进去壳内的部位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自学) 第二节 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自学)
1、底质 2、温度 3、水深 4、光线 5、盐度 6、气体 7、海拔 8、生物因素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地史时期的生物之间关系可以概况为2大类: 地史时期的生物之间关系可以概况为 大类: 大类 对抗和共生关系,各大类又可以分为 小类 小类。 对抗和共生关系,各大类又可以分为3小类。
重点掌握
1 2 3 4
水生生物的生态类型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古生态学有关术语 古生态环境的分析方法
作业 读一篇有关古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文章, 读一篇有关古生态学方面的研究文章,并作读 书笔记(交作业) 书笔记(交作业)
抗生关系(antibiosis) 捕食关系(predation) 竞争关系(compectition)
生 物 间 关 系
对抗关系(antagonism)
共生关系(symbiosis)
寄生关系(parasitic) 共栖关系(commensalism) 互惠共生关系(mutualism)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2、捕食关系 、
是指一种生物以捕食另一类生物为生, 是指一种生物以捕食另一类生物为生,但它本身又成为其它 生物的食物。这种关系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了捕食者食物链。 生物的食物。这种关系组成了捕食者食物链。这种关系在现 代生物环境中较为普遍,但在化石记录中保存的证据很少。 代生物环境中较为普遍,但在化石记录中保存的证据很少。 因为真正成功的捕食现象无法保存为化石; 因为真正成功的捕食现象无法保存为化石;而那些不成功的捕 由于留下被吃后残留的痕遗, 食,由于留下被吃后残留的痕遗,或被捕捉又逃去的幸存者留 下的伤痕,才能保存为化石. 下的伤痕,才能保存为化石.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在腕足类化石石燕贝等壳 上,据采集发现有喇叭珊 瑚固着生长, 瑚固着生长,喇叭珊瑚多 生长在双壳的边缘,特别 生长在双壳的边缘 特别 是背壳前部,形成沿边缘 是背壳前部 形成沿边缘 分布的链状排列。 分布的链状排列。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6、互惠共生关系 、 又称双利关系,共生在一起的两种生物关系密切, 又称双利关系,共生在一起的两种生物关系密切, 双利关系 两种生物彼此都有好处可得,相互间协作得很好. 两种生物彼此都有好处可得,相互间协作得很好. 互惠关系最典型的例子是昆虫传播花粉,昆虫到植 互惠关系最典型的例子是昆虫传播花粉, 昆虫传播花粉 物处觅食,植物把花粉沾到昆虫身上, 物处觅食,植物把花粉沾到昆虫身上,昆虫带着花 粉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上, 粉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上,不知不觉的完成授粉 任务。 任务。 礁体中造礁珊瑚同虫黄藻的互惠共生关系表明, 礁体中造礁珊瑚同虫黄藻的互惠共生关系表明,二 者是彼此相互依赖的共生组合。 者是彼此相互依赖的共生组合。
Community): ):生物群落死亡后原地埋 (5)化石群落( Fossil Community):生物群落死亡后原地埋 化石群落( 藏被保存为化石的一部分。 藏被保存为化石的一部分。目前所划分的化石群落实际上包括 了多个生物群落。 了多个生物群落。 (6)生态地层学(Ecostratigraphy):利用古群落来划分和对 生态地层学(Ecostratigraphy):利用古群落来划分和对 ): 比地层的学科称为生态地层学。 比地层的学科称为生态地层学。 2 原地埋藏和异地埋藏的区别 (1)化石保存的完整性:原地埋藏者,骨骼保存完整,关节或铰 化石保存的完整性:原地埋藏者,骨骼保存完整, 合部位未脱落,异地者则相反,个体多破碎或磨损。 合部位未脱落,异地者则相反,个体多破碎或磨损。 (2)个体大小的分选性:原地者,个体大小极不一致,从中可观 个体大小的分选性:原地者,个体大小极不一致, 察到幼年~老年期个体大小变化;异地者,分选好。 察到幼年~老年期个体大小变化;异地者,分选好。 (3)两壳保存的分散性:原地者,一般是两壳闭合,即使两壳分 两壳保存的分散性:原地者,一般是两壳闭合, 但其数量比例大致是1 异地者则比例不一致。 离,但其数量比例大致是1:1;异地者则比例不一致。 (4)生物的生长位置:原地者往往保持其原来生活时的位置和方 生物的生长位置: 向或稍有变动,异地者则与原来生活时差别较大。 向或稍有变动,异地者则与原来生活时差别较大。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3、竞争关系 、
是生物之间由于对食物、光线、 是生物之间由于对食物、光线、和空间位置的需要 而不断地竞争,彼此之间低水平的互相影响, 而不断地竞争,彼此之间低水平的互相影响,互相 制约,但有时也会造成两败俱伤。 制约,但有时也会造成两败俱伤。 4、寄生关系 、 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共生在一起, 寄生关系是指两种生物共生在一起,一种生物从另 一种生物直接获得营养, 一种生物直接获得营养,并对另一种生物具有危害 性。 例如海百合茎上和珊瑚体上有蠕虫的寄生现象。 例如海百合茎上和珊瑚体上有蠕虫的寄生现象。
第四节 群落与生态系
一、生物群落及生物埋藏
1 生物群落及有关概念 (1)群落(Community):居住在一个特定生态区域内的所有 群落(Community): 生物总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特征种、 生物总和,它们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特征种、优势种 (2)居群(Population):指某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居群(Population) 指某一物种的所有个体的总和。 (3)生态系(Ecosystem):指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所构成 生态系(Ecosystem): 的一个综合生态系统,可大到整个海洋,小到一个湖泊、 的一个综合生态系统,可大到整个海洋,小到一个湖泊、池 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群落组成。 塘,可以有一个或多个群落组成。 assemblage): (4)化石组合(Fossil assemblage):生物死亡后经过搬运形 化石组合( 成异地埋藏的化石群。 成异地埋藏的化石群。
第四章
古生物与古环境
第四章 古生物与古环境
1 水生生物的生态类型 2 影响生物的生存因素(自学) 影响生物的生存因素(自学) 3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4 群落与生态系 5 古生态环境的分析方法
第一节 水生生物的生态类型
一 海洋生物的生态类型 可分为三种类型:浮游生物、游泳生物、底栖生物 可分为三种类型:浮游生物、游泳生物、 1 浮游生物:无真正的浮游器官,常随波逐流,被动地漂在水中。 浮游生物:无真正的浮游器官,常随波逐流,被动地漂在水中。 该类生物身体一般呈辐射对称 个体微小,骨骼不发育或质 辐射对称, 该类生物身体一般呈辐射对称,个体微小,骨骼不发育或质 量轻。可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 抱球虫、放射虫、 量轻。可分为浮游动物和浮游植物。如:抱球虫、放射虫、 硅藻和颗石藻等。 硅藻和颗石藻等。 2 游泳生物:具有游泳器官,能主动游泳,多呈流线型,两侧对 游泳生物:具有游泳器官,能主动游泳,多呈流线型, 其运动、捕食和感觉器官均较发达。如鱼类、鲸类。 称,其运动、捕食和感觉器官均较发达。如鱼类、鲸类。 3 底栖生物:生活在水层底部,脱离不开基底的生物 底栖生物:生活在水层底部, 固着底栖和 (1)表生底栖:居住在海底表面生活,可分为固着底栖和游移 )表生底栖:居住在海底表面生活,可分为固着底栖和游移 底栖。 底栖。 (2)内生底栖:居住在海底沉积物内部,营掘穴或钻孔生活。 内生底栖:居住在海底沉积物内部,营掘穴或钻孔生活。
1、抗生关系(相克关系) 、抗生关系(相克关系)
指一种生物受到另一种生物的危害, 指一种生物受到另一种生物的危害,而施加危害的生物本身 毫无影响,这种关系在化石中不易表现出来。 毫无影响,这种关系在化石中不易表现出来。 但在生物界却确实存在,典型例子如“红潮”现象。有些藻 但在生物界却确实存在,典型例子如“红潮”现象。 类如硅藻等过快的繁殖而产生有害物质, 硅藻等过快的繁殖而产生有害物质 类如硅藻等过快的繁殖而产生有害物质,使成千上万的鱼群 及底栖动物由于水体底部的污染,或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及底栖动物由于水体底部的污染,或氧气不足而大量死亡。
第五节 古生态环境的分析方法
包括指相化石法、 包括指相化石法、形态功能分析法和群落古生态分析法等 1.指相化石法 所谓指相化石是指能够反映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的化石。 所谓指相化石是指能够反映某种特定的环境条件的化石。 如造礁珊瑚只分布在温暖、清澈、正常盐度的浅海环境中, 如造礁珊瑚只分布在温暖、清澈、正常盐度的浅海环境中,所 以如果在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造礁珊瑚, 以如果在地层中发现了大量的造礁珊瑚,就可以用来推断这种 特殊的环境条件。再如舌形贝( 特殊的环境条件。再如舌形贝(Lingula)一般生活在浅海潮间 带环境。 带环境。 2.形态功能分析法 所谓形态功能分析法就是深入地研究化石的基本构造, 所谓形态功能分析法就是深入地研究化石的基本构造,力求阐 明这些构造的功能,并据此重塑古代生物的生活方式。 明这些构造的功能,并据此重塑古代生物的生活方式。 如生活在浅水动荡环境中的生物,其壳体一般较厚,因为厚壳 如生活在浅水动荡环境中的生物,其壳体一般较厚, 有利于保护自己,而壳薄、纤细的生物(如笔石等) 有利于保护自己,而壳薄、纤细的生物(如笔石等)则多适应于 相对静水的环境中。 相对静水的环境中。
第五节 古生态环境的分析方法
包括指相化石法、 包括指相化石法、形态功能分析法和群落古生态分析法等
3.群落古生态分析方法
群落古生态分析法主要是根据群落的生态组合类型来分析古环境, 群落古生态分析法主要是根据群落的生态组合类型来分析古环境, 并根据不同生态类型的群落在纵向上的演替来分析推断古环境的 演化过程。 演化过程。 群落古生态分析法包括5个步骤(自学) 群落古生态分析法包括5个步骤(自学)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第三节 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5、共栖关系 、 一种生物从共生的另一种生物得到好处, 一种生物从共生的另一种生物得到好处,而对 后者并无显著的影响 无显著的影响. 后者并无显著的影响. 这是一种偏利的共生关系, 这是一种偏利的共生关系,往往是生物的一方 偏利的共生关系 供另一方作定居地点,因此又称为宿生关系 宿生关系. 供另一方作定居地点,因此又称为宿生关系.
4.沉积学方法
沉积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地层中保留的物理标志如沉积物的颜色、 沉积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地层中保留的物理标志如沉积物的颜色、 结构、沉积构造,岩矿标志如沉积岩的岩性特征、结构组分、 结构、沉积构造,岩矿标志如沉积岩的岩性特征、结构组分、自 生矿物以及地球化学标志等的分析与研究来恢复生态环境。 生矿物以及地球化学标志等的分析与研究来恢复生态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