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第二章《实数》期末复习思维导图及配套练习
初中数学《实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么? 计
2.实数的概念、分类及运算
专题划分
专题一: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等相关概 念及性质 专题二:实数的相关概念、分类及运算
专题一
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等相关概念及性质
所需课时
课内 3 课时
专题一概述
本专题是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实数这一主题的起始专题, 进一步学习整个主题的基础。本专题的内容包括算数平方根、平方根、 立方根、实数等的相关概念及性质. 本章的重点是算术平方根和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本章难点是平方根 和实数的概念.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活动包括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老师 指导下系统准确地提炼出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的定义;理解 并掌握实数等概念. 学生的主要学习成果包括:理解并掌握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 实数的定义及相关概念,会借助工具(纸、笔、直尺、几何画板软件 等)估算出无理数的大小.
学生的主要学习成果包括:理解并掌握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 实数概念及性质,会根据实际情况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专题学习目标 知识技能: 了解实数的意义。 能对实数按要求进行分类。 了解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索实数分类并运算的过程,体会并掌握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 法.
专题问题设计
1. 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如何求这个数? 这个数叫做什么? 2. 算术平方根的记法和读法分别是什么? 3.一个数的平方是什么?什么叫开平方? 4. 平方根的性质有哪些? 5.什么叫做立方根?有哪些性质?
所需教学材料和资源
信息化资源
几何画板课件
常规资源
作图工具(直尺)
教学支撑环境
初二(下)实数的知识点与练习题
第十三章 实数知识要点一: 1.实数的性质(1)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在有理数范围内定义的一些概念(如倒数,相反数);(2)两实数的大小关系: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两个正实数,绝对值大的实数大;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实数反而小;(3)在实数范围内,加、减、乘、除(除数不为零)、乘方五种运算是畅通无阻的,但是开方运算要注意,正实数和零总能进行开方运算,而负实数只能开奇次方,不能开偶次方;(4)有理数范围内的运算律和运算顺序在实数范围内仍然相同. 2.实数与数轴的关系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表示;反之,数轴上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一一对应关系.3.实数的分类(1)按实数的定义分类:⎪⎪⎪⎪⎪⎩⎪⎪⎪⎪⎪⎨⎧⎭⎬⎫⎩⎨⎧⎪⎪⎪⎩⎪⎪⎪⎨⎧⎭⎬⎫⎩⎨⎧⎪⎩⎪⎨⎧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2)按实数的正负分类:⎪⎪⎪⎪⎪⎩⎪⎪⎪⎪⎪⎨⎧⎪⎩⎪⎨⎧⎩⎨⎧⎪⎩⎪⎨⎧⎩⎨⎧负无理数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实数负数)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正无理数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正实数实数4.实数的大小比较两实数的大小关系如下: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正实数,绝对值大的实数较大;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实数反而小.实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数总大于左边的数.【典型例题】2-1C B A 例1若a 为实数,下列代数式中,一定是负数的是( ) A. -a 2 B. -( a +1)2 C.-2a D.-(a -+1)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负数和非负数的概念,同时涉及考查字母表示数这个知识点.由于a 为实数, a 2、( a +1)2、2a 均为非负数,∴-a 2≤0,-( a +1)2≤0,-2a ≤0.而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是介于正数与负数之间的中性数.因此,A 、B 、C 不一定是负数.又依据绝对值的概念及性质知-(a -+1)﹤0.故选D例2 实数a 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化简:2)2(1-+-a a =分析:这里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要去掉绝对值符号,必须清楚绝对值符号内的数是正还是负.由数轴可知:1﹤a ﹤2,于是,22)2(,112a a a a a -=-=--=-所以, 2)2(1-+-a a =a -1+2-a =1.例3 如图所示,数轴上A 、B 两点分别表示实数1,5,点B 关于点A 的对称点为C ,则点C 所表示的实数为( ) A. 5-2 B. 2-5 C.5-3 D.3-5分析:这道题也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同时又考查了对称的性质.B 、C 两点关于点A 对称,因而B 、C 两点到点A 的距离是相同的,点B 到点A 的距离是5-1,所以点C 到点A 的距离也是5-1,设点C 到点O 的距离为a ,所以a +1=5-1,即a =5-2.又因为点C 所表示的实数为负数,所以点C 所表示的实数为2-5.例4 已知a 、b 是有理数,且满足(a -2)2+3-b =0,则a b 的值为分析:因为(a -2)2+3-b =0,所以a -2=0,b -3=0。
初中数学知识点思维导图
第八章
反比例函数
反比例函数图像与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定义
2、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对称性
3、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4、系数k的几何意义
5、反比例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
6、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7、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父点问题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
从统计图分析数据的几种
趋势
3、扇形、条形、折线统计图及其选择
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
4、依据实际问题列一次函数关系式
一次函数的图像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2、一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
3、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点
4、一次函数图像与几何变换
一次函数的应用
一次函数的应用与综合题
多边形与圆的初步认识
4、多边形与多边形的对角线
5、圆的认识〔圆心角、弧、弦的关系〕
1、轴对称的性质
2、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
3、翻折变换〔折叠问题〕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1、角平分线性质
2、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4、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第八章概率初步
感受可能性
1、随机事件
2、可能性的大小
频率的稳定性
利用频率估量概率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1、概率的意义、公式
2、几何概率
6、扇形面积的计算
第五章二元次方程组
认识二元次方程组
1、二兀一次防尘的定义、解
2、解二兀次方程
3、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解
求解二元次方程
1、解二兀一次方程组
2、同解方程组
二兀次方程的应用
1、鸡兔同笼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七年级、八年级、九年级数学全册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集
- 14 -
第二十六章 二次函数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第二十七章 圆与正多边形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 15 -
第二十八章 统计初步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 16 -
-7-
第十四章 三角形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第十五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8-
上海市(沪教版)八年级数学全册章节思维导图 共八个章节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9-
第十七章 一元二次方程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 10 -
第十八章 正比例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第十九章 几何证明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3-
第七章 线段与角的画法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第八章 长方体的再认识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4-
上海市(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全册章节思维导图 共七章
第九章 整式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5-
第十章 分式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第十一章 图形的运动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6-
第十二章 实数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第十三章 相交线 平行线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 11 -
第二十章 一次函数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第二十一章 代数方程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 12 -
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第二十三章 概率初步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 13 -
上海市(沪教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级数学全册章节思维导图 共五章
第二十四章 相似三角形的章节知识点结构思维导图
上海市(沪教版)初中数学全册思维导图集 共二十八章
八下数学第二章思维导图人教版
八下数学第二章思维导图人教版《八下数学》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涉及到的最广泛的问题,它是由全国人民共同创造、共同发展起来。
《八下数学》教材分为八章,第一章为基本概念与性质,第二章为数学方法及应用,第三章为算术几何。
这几章是八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和重要知识点,也是学好数学的重点所在。
“八下数学”作为国内最早应用于小学课本教学的一门学科,从初中进入高中后,对此章节内容有所侧重和改变。
所以“八下数学”中部分知识涉及范围较广。
本节课内容共分为四个板块:概念与性质、空间与几何、计算应用和解题技巧三个方面。
通过对概念与性质、空间与几何、计算应用三个方面内容的分析和总结,掌握了该部分内容中重要的知识点及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概念与性质本单元主要包括两个重要的知识点:概念:两个概念相互关联,互相影响。
两个概念相互区别,共同构成一个新事物及其概念。
性质:概念的发展和完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认识新事物是认识事物与不一样事物之间区别的开始,它是认识事物发展和完善所必须具备的一种态度。
通过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可以将此部分内容形成一条逻辑清晰、完整可行的知识脉络。
1、两个概念相互关联,互相影响,是两个概念相互区别的基础。
(1)含义:表示一件事物的不同方面的属性,而这一属性是在具体事物的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具有某种属性。
(2)关系:一个事物或一组关系可以表示成多个概念。
(3)关系:在相互关联的基础上形成的概念。
(4)关系: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必须互相学习或者影响彼此才能被创造和应用。
(5)区别:事物具有相对独立性和相对统一性;事物具有绝对性和相对独立性;事物具有相对统一性;事物具有绝对性和相对统一性;事物具有相对统一性。
(6)解释:两个事物或要素之间相互关系或区别是认识新事物及其自身关系和相互关系及产生一系列新概念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
也是知识理解与记忆中极其重要的内容之一。
通过此部分内容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事物之间相互区别的基础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八年级(初二)下册 数学 思维导图+重点知识梳理
思维导图+重点知识梳理二次根式加、减、乘、除运算二次根式性质最简二次根式2 = 0 a a a ≥()()()()==-⎧⎪⎨⎪⎩200<a a a a a a ≥ ⋅⋅ = 0 0 a b a b a b (≥, ≥)()00>,bba b a a ≥= 0 0a a ≥≥()【例题展示】 已知a ,b 为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且a,b 满足 ,求此三角形的周长.3264b a a =-+-+解:由题意得∴a =3,∴b =4.当a 为腰长时,三角形的周长为3+3+4=10;当b 为腰长时,三角形的周长为4+4+3=11.30260a a -⎧⎨-⎩≥,≥,【例题展示】 化简:(1)16;2(2)(5)-;解:2164 4.==22(2)(5)5 5.-==210;-2(3.14).-π()22111101010=10.----2(3.14) 3.14= 3.14.---πππ ,而3.14<π,要注意a 的正负性.注意2a a =32327+63---();06(2)20163+312.2--()-63336=--+解:(1)原式33.=-(2)原式333=--3 2.=-【例题展示】计算:有绝对值符号的,同括号一样,先去绝对值,注意去掉绝对值后,得到的数应该为正数.归纳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边长的数量关系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互逆定理勾股定理【例题展示】 有一个圆柱形油罐,要以A 点环绕油罐建梯子,正好建在A 点的正上方点B 处,问梯子最短需多少米(已知油罐的底面半径是2 m ,高AB 是5 m ,π取3)?AB AB A 'B '解:油罐的展开图如图,则AB '为梯子的最短距离.∵AA '=2×3×2=12, A 'B '=5,∴AB '=13. 即梯子最短需13米.【例题展示】 如图,南北方向PQ 以东为我国领海,以西为公海,晚上10时28分,我边防反偷渡巡逻101号艇在A 处发现其正西方向的C 处有一艘可疑船只正向我沿海靠近,便立即通知在PQ 上B 处巡逻的103号艇注意其动向,经检测,AC =10海里,BC =8海里,AB=6海里,若该船只的速度为12.8海里/时,则可疑船只最早何时进入我领海?东北P AB C Q D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可得△ABC 是直角三角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求PD ,然后再利用勾股定理便可求CD .解:∵AC =10,AB =6,BC =8,∴AC 2=AB 2+BC 2,即△ABC 是直角三角形.设PQ 与AC 相交于点D ,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有 BC·AB= AC·BD ,即6×8=10BD ,解得BD=在Rt △BCD 中,2222248 6.4().5CD BC BD ⎛⎫=-=-= ⎪⎝⎭海里又∵该船只的速度为12.8海里/时,6.4÷12.8=0.5(小时)=30(分钟),∴需要30分钟进入我领海,即最早晚上10时58分进入我领海.东北P A B C QD 24.512125种判定方法三个角是直角四条边相等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垂直一组邻边相等或对角线垂直一个角是直角或对角线相等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平行四边形【例题展示】如图,已知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AC=24,BD=18,AB=16,求△OCD的周长及AD边的取值范围.解:由题意得OA=OC=12,OB=OD=9,CD=AB=16,∴△OCD的周长为12+9+16=37.在△ACD中,24-16<AD<24+16,∴8<AD<40;在△ABD中,18-16<AD<18+16,∴2<AD<34;在△AOD中,12-9<AD<12+9,∴3<AD<21.综上所述,AD的取值范围应是8<AD<21.【例题展示】 如图,点C是AB的中点,AD=CE,CD=BE.(1)求证:△ACD≌△CBE;(2)连接DE,求证:四边形CBED是平行四边形.证明:(1)∵点C是AB的中点,∴AC=BC.在△ADC与△CEB中,AD=CE , CD=BE , AC=BC ,∴△ADC≌△CEB(SSS),(2)∵△ADC≌△CEB,∴∠ACD=∠CBE,∴CD∥BE.又∵CD=BE,∴四边形CBED是平行四边形.【例题展示】 如图,在△ABC中,AB=AC,E为AB的中点,在AB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使BD=AB,求证:CD=2CE.证明:取AC的中点F,连接BF.∵BD=AB,∴BF为△ADC的中位线,∴DC=2BF.∵E为AB的中点,AB=AC,∴BE=CF,∠ABC=∠ACB.F∵BC=CB,∴△EBC≌△FCB,∴CE=BF,∴CD=2CE .【例题展示】 如图,在△ABC中,AB=AC,AD⊥BC,垂足为D,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CE⊥AN,垂足为E,求证:四边形ADCE为矩形.证明:在△ABC中,AB=AC,AD⊥BC,∴∠BAD=∠DAC,即∠DAC= ∠BAC.又∵AN是△ABC外角∠CAM的平分线,∴∠MAE=∠CAE= ∠CAM,∴∠DAE=∠DAC+∠CAE = (∠BAC+∠CAM)=90°.又∵AD⊥BC,CE⊥AN,∴∠ADC=∠CEA=90°,∴四边形ADCE为矩形.1 212 12【例题展示】 如图,在△ABC中,∠B=90°,AB=6cm,BC=8cm.将△ABC沿射线BC方向平移10cm,得到△DEF,A,B,C的对应点分别是D,E,F,连接AD.求证:四边形ACFD是菱形.证明:由平移变换的性质得CF=AD=10cm,DF=AC.∵∠B=90°,AB=6cm,BC=8cm,∴AC=DF=AD=CF=10cm,∴四边形ACFD是菱形.()22226810cm. AC AB BC∴=+=+=某些运动变化 的现实问题 函数建立函数模型定义自变量取值范围 表示法 一次函数 y =kx +b (k ≠0)应用图象:一条直线性质:k >0,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k <0,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数形结合一次函数与方程(组)、 不等式之间的关系一次函数【例题展示】小明所在学校与家距离为2千米,某天他放学后骑自行车回家,行驶了5分钟后,因故停留10分钟,继续骑了5分钟到家.如图,能大致描述他回家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千米)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图象D的是( )【例题展示】 已知直线l与直线y=-2x平行,且与y轴交于点(0,2),求直线l的解析式.解:设直线l为y=kx+b, ∵l与直线y=-2x平行,∴k= -2.又∵直线过点(0,2),∴2=-2×0+b,∴b=2,∴直线l的解析式为y=-2x+2.【例题展示】小明将父母给的零用钱按每月相等的数额存在储蓄盒内,准备捐给希望工程,盒内钱数y (元)与存钱月数 x (月)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求出y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2)根据关系式计算,小明经过几个月才能存够200元?4080120y /元x /月12345o解: (1)设函数解析式为y =kx +b ,由图可知图象过(0,40),(4,120),∴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 =20x +40.(2)当y =200时,20x +40=200, 解得x =8,∴小明经过8个月才能存够200元.解得20,40,k b =⎧⎨=⎩∴{040,4120,k b k b ⨯+=+=4080120y /元x /月12345o数据的集中趋势数据的波动程度 方差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 用样本方差估计总体方差平均数 中位数 众 数 用样本估计总体数据的分析 数据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 【例题展示】 已知一组数据10,10,x,8(由大到小排列)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求x值及这组数据的中位数.解:∵10,10,x,8的中位数与平均数相等∴ (10+x)÷2= (10+10+x+8)÷4∴x=8(10+x)÷2=9∴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例题展示】.五个数1,3,a,5,8的平均数是4,则a3 5.6=_____,这五个数的方差_____.。
初中数学 数与式 知识点 考点 思维导图 实数及其运算 整式 分式 二次根式
分式的加减法/ 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成同分母的分
4、参数法∶当已经条件形如工-上=三,所要求值的代数式
是一个含x,y,z,a,b,c,而又不易化简的分式
时,通常设 艺-为=三*(k就是我们所说的参数),
分式
\式,然后相加减,b即 4d± 二b=dad ,bbdc_ adb±dbc
升华 符号"÷"变成"×",除数变为它的倒数,除
数不能为0.
知识 实数 ③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绝对值大于10的数时,等 的分类 号右边数的形式为a×10",a是一个只有一位整数的数
四 口+□=凶 n比等号左边的整数位数小1.
实数中的概念
梳理
正整数。 ::::口:
按定义
有理数
整数
分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有限小数或无
(2)从外到里去括号,减少变号次数.只含有小括号和中括号, 那么把小括号内的各项视为一个整体,先去中括号,再去 小括号.
(3)一次去掉多重括号,在含有多重括号的式子中,去括号时,括
3+(a+b):+ab=(x+4 刁十二
整 式
(m十n)(a+b)=ma十mb+na+nb
的整除式法
乘法公式
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分别把系数、同底数幂
6、去括号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是"_"的情况,容 易把某一项或某几项忘记变号而出错.
1、对于幂的运算性质和乘法公式,不仅要掌握它们的结构 特征,而且要理解每一公式中字母的内涵,进而灵活、
恰当地应用.
2、因式分解必须在指定的数的范围内进行,且必须分解到
每个多项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
3、列代数式时,读题不能只看局部不看整体.
导图系列(3-4):八年级数学(北师大版)各章知识点思维导图集合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第四章 因式分解 第五章 分式与分式方程
第六章 平行四边形
任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 0。(反之,若 5 绝对值
性质 |a|=a,则 a≥0;若|a|=-a,则 a≤0。)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
性质 负数。
一般地,形如 的代数式叫做二次根式,a 叫做被开方数。
二次根 一般地,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也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11
式
·
( , ),
(,)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序号 1
知识点 确定位置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内容 在平面内,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一般需要 2 个数据。 在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两条 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铅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水平 的数轴叫做 x 轴或横轴,垂直的数轴叫做 y 轴或纵轴,x 轴和 y 轴统称为坐标轴,它们的 公共原点 O 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组有 序实数对(a,b)来表示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条坐标轴将坐标平面分成了四部分,右上方的部分叫做第一 象限,其它三部分按逆时针方向依次叫做第二、三、四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在任何一个 象限内。
性质 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 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
算数 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 x 的平方等于 a, ,那么这个正数 x 就叫做 a 的算数平方根。 9
平方根 性质 一个正数的算数平方根是正数;0 的算数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算数平方根。
初中数学《实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实数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5课时,课外3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本章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平方根、立方根,以及实数的有关概念,运算和实数在数轴上的表示登内容。
本章的重点是算数平方根、平方根的概念和方法以及实数的概念,难点是平方根和实数的概念。
本章在整个知识结构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单元从典型的实际例题出发,首先介绍算术平方根,引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符号,接着设置一个探究栏目,通过探究栏目,使学生意识到平方根的概念,并能探讨平方根的特征,对于立方根,教科书采用了类比平方根的方法进行讨论,本章采用与有理数对照的方法引入无理数,并给出了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本章我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类比归纳法,合作探究法,讨论式、启发式,情境引入法等。
这样的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效果良好。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熟练掌握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和求法,并掌握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类比归纳的能力,创新思维以及合作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的热情,同时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
对应课标与以往课标相比,本章对开平方,开立方运算的要求有所降低,课标规定会用运算求百以内整数的平方根立方根。
主题单元问题设计1、会区分平方根与立方根吗?2、实数有哪些分类?专题划分专题一:平方根(3课时)专题二:立方根(2 课时)专题三:实数(1课时).......专题一平方根所需课3课时时专题学习目标【知识目标】掌握平方根与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与性质,能及时通过开方运算求一个非负数的平方根及算术平方根,理解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能力目标】通过对平方根概念及性质的探究,渗透分类讨论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提高数学探究能力和归纳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与学的整个过程,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专题问负数有平方根吗?题设计所需教学环境和教学资多媒体、ppt学习活动设计一)创设情景感悟新知首先,呈现三个问题(与书上问题1相似)(1)一个正方形桌面的边长是3m,求这个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2)已知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9cm2,求它的边长。
(完整版)人教版初中数学思维导图.docx
指导教师:日期: 2019 年 02 月 28 日初中数学思维导图姓名:班级:学号:七年级上册第一章有理教1.1正数和负数1.2有理数1.2.1有理数1.2.2数轴1.2.3相反数1.2.4绝对值1.3有理数的加减法1.3.1有理数的加法1.3.2有理数的减法1.4有理数的乘除法1.4.1有理数的乘法1.4.2有理数的除法1.5有理数的乘方1.5.1乘方1.5.2科学记数法1.5.3近似数第二章整式的加减2.1整式2.2整式的加减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3.1.2等式的性质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3.4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四章几何初步4.1几何图形4.1.1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4.1.2点、线、面、体4.2直线、射线、线段4.3角4.3.1角4.3.2角的比较与运算4.3.3余角和补角4.4课题学习设计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纸盒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5.1相交线5.1.1相交线5.1.2垂线5.1.3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5.2平行线及其判定5.2.1平行线5.2.2平行线的判定5.3平行线的性质5.3.1平行线的性质5.3.2命题、定理、证明5.4平移第六章实数6.1平方根6.2立方根6.3实数第七章平面直角坐标系7.1平面直角坐标系7.1.1有序数对7.1.2平面直角坐标系7.2坐标方法的简单应用7.2.1用坐标表示地理位置7.2.2用坐标表示平移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8.1二元一次方程组8.2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8.3实际问题与二元一次方程组8.4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9.1不等式9.1.1不等式及其解集9.1.2不等式的性质9.2一元一次不等式9.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10.1统计调查10.2直方图10.3课题学习从数据谈节水八年级上册第十一章三角形11.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11.1.1三角形的边11.1.2三角形的高、中线与角平分线11.1.3三角形的稳定性11.2与三角形有关的角11.2.1三角形的内角11.2.2三角形的外角11.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11.3.1多边形11.3.2多边形的内角和第十二章全等三角形12.1全等三角形12.2三角形全等的判定12.3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第十三章轴对称13.1轴对祢13.1.1轴对称13.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13.2画轴对称图形13.3等腰三角形13.3.1等腰三角形13.3.2等边三角形13.4课题学习最短路径问题第十四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14.1整式的乘法14.1.1同底数幂的乘法 .14.1.2幂的乘方14.1.3积的乘方14.1.4整式的乘法14.2乘法公式14.2.1平方差公式14.2.2完全平方公式14.3因式分解14.3.1提公因式法14.3.2公式法第十五章分式15.1分式15.1.1从分数到分式15.1.2分式的基本性质15.2分式的运算15.2.1分式的乘除15.2.2分式的加减15.2.3整数指数幂15.3分式方程八年级下册指导教师:日期: 2019 年 02 月 28 日第十六章二次根式16.1 二次根式16.2 二次根式的乘除16.3 二次根式的加减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 16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 勾股定理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 17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 平行四边形18.2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 18第十九章一次函数19.1 函数19.2 一次函数14.3 课题学习选择方案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 19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20.2 数据的波动程度20.3 课题学习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数学活动小结复习题 20。
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可编辑打印思维导图)
有一个等于零,即或。 ③用因式分解法所解的一元二次方程 的结构特点:等号一边的代数式可以
做因式分解,另一边为0.
④利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 步骤:
㈠将方程的右边化为一;
㈡将方程的左边分解为两个一次因式 乘积的形式;
㈢令两个因式分别为0,得到两个一 元一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 方差与频数分布
平移与旋转
八年级数学下册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 四边形
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1、变量与常量 2、函数解析式 3、函数的三种表示法及其优缺点 4、由函数解析式画其图像的一般步骤
1、变量与常量
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 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
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四边形的外角 ,多边形,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四边 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中心对称, 中心对称图形,梯形,等腰梯形,直角
梯形,三角形中位线,梯形中位线.
一 基本概念: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 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
㈠二次项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都除 以二次项系数;
㈡移项:方程左边为二次项和一次项 ,右边为常数项;
㈢配方:方成左右两边同时加上一次 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使方程左边变成 一个完全平方式,右边是一个常数;
㈣求解:如果右边常数是非负数,就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⑶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①方程的求根公式:,利用求根公式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一般地,如果(k,b是常数,k0),那 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一次 函数中的b为0时,(k为常数,k0)这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