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科技大学2016-2017 物理化学 - 答案 B卷

合集下载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综(化学部分)试题(全国卷2,含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关于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8.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均能发生就加成反应的是A.乙烯和乙醇B.苯和氯乙烯C.乙酸和溴乙烷D.丙烯和丙烷9.a、b、c、d为短周期元素,a的原子中只有1个电子,b2-和c+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与b同族。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与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其化合价均为+1B.b与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两种二元化合物C.c的原子半径是这些元素中最大的D.d与a形成的化合物的溶液呈弱酸性10.分子式为C4H8Cl2的有机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A.7种B.8种C.9种D.10种11.Mg–AgCl电池是一种以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的水激活电池。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负极反应式为Mg–2e–=Mg2+B.正极反应式为Ag++e–=AgC.电池放电时Cl–由正极向负极迁移D.负极会发生副反应Mg+2H2O=Mg(OH)2+H2↑12.某白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体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固体全部溶解;②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震荡后仍有固体存在。

该白色粉末可能为A.NaHCO3、Al(OH)3B.AgCl、NaHCO3C.Na2SO3、BaCO3D.Na2CO3、CuSO41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 制备Fe(OH)3胶体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B. 由MgCl2溶液制备无水MgCl2将MgCl2溶液加热蒸干C. 除去Cu粉中混有的CuO 加入稀硝酸溶液,过滤、洗涤、干燥D. 比较水与乙醇中氢的活泼性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杯中第II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页眉内容物理化学试卷一一、选择题 ( 共15题 30分 )1.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C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2.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 B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因为绝热可逆ΔS = 0(B) 从同一始态出发,不可能达到同一终态绝热不可逆?S > 0(C) 不能断定 (A)、(B) 中哪一种正确所以状态函数 S 不同(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故终态不能相同3. 理想气体等温过程的ΔF。

( C )(A)>ΔG (B) <ΔG (C) =ΔG (D) 不能确定4. 下列函数中为强度性质的是: ( C )(A) S (B) (?G/?p)T(C) (?U/?V)T 容量性质除以容量性质为强度性质 (D) CV5. 273 K,10p?下,液态水和固态水(即冰)的化学势分别为μ(l) 和μ(s),两者的关系为:( C )(A) μ(l) >μ(s) (B) μ(l) = μ(s)(C) μ(l) < μ(s) (D) 不能确定6. 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 (A) 和纯水 (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μ(纯水)>μ(糖水中水) ,水从(B) 杯向(A) 杯转移 ) ( A )(A) A 杯高于 B 杯 (B) A 杯等于 B 杯(C) A 杯低于 B 杯 (D) 视温度而定7. 在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物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 D )(A) 1 (B) 2 (C) 3 (D) 4 * Φ=C+2-f=2+2-0=48.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多少种? ( C )(A) 3 种 (B) 2 种(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2016年全国2卷高考理综物理、化学、生物答案解析

2016年全国2卷高考理综物理、化学、生物答案解析

2016高考全国II卷物理14.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

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

用T 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答案】A考点:动态平衡的图解法15.如图,P为固定的点电荷,虚线是以P为圆心的两个圆。

带电粒子Q在P的电场中运动,运动轨迹与两圆在同一平面内,a、b、c为轨迹上的三个点。

若Q仅受P的电场力作用,其在a、b、c点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a、a b、a c,速度大小分别为v a、v b、v c,则A.a a>a b>a c,v a>v c>v b B.a a>a b>a c,v b>v c>v aC.a b>a c>a a,v b>v c>v a D.a b>a c>a a,v a>v c>v b【答案】D考点:点电荷的电场、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16.小球P和Q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天花板上,P球的质量大于Q球的质量,悬挂P球的绳比悬挂Q 球的绳短。

将两球拉起,使两绳均被水平拉直,如图所示。

将两球由静止释放,在各自轨迹的最低点,A.P球的速度一定大于Q球的速度B.P球的动能一定小于Q球的动能C.P球所受绳的拉力一定大于Q球所受绳的拉力D.P球的向心加速度一定小于Q球的向心加速度【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小球摆动至最低点由动能定理:,可得:,因,故,选项A错误;由,因,则动能无法比较,选项B错误;在最低点,,可得,选项C正确;,两球的向心加速度相等,选项D错误,故选C。

考点:圆周运动、机械能、向心力17.阻值相等的四个电阻、电容器C及电池E(内阻可忽略)连接成如图所示电路。

开关S断开且电流稳定时,C所带的电荷量为Q1;闭合开关S,电流再次稳定后,C所带的电荷量为Q2。

西南科技大学试题(B卷)参考答案

西南科技大学试题(B卷)参考答案

西南科技大学试题(B卷)参考答案课程名称:《光电子技术》课程代码:1695命题人:命题组学院:理学院专业班级:光信息科学与技术2004级学号:共3页第页一、选择题(10分,2分/题)1、电磁波具有的性质有(A、B、C、D)A. 电场、磁场和波的传播方向满足右手定则B. 具有偏振C. 电场和磁场相位同步D. 电场与磁场存在相互依存关系2、图像通信系统主要由图像输入设备、(A、B、C、D)等组成。

A. 编码器B. 调制器C. 信道D. 显示终端3、在光线作用下,半导体的电导率增加的现象属于( D )A. 外光电效应B. 内光电效应C. 光电发射D. 光导效应4、厨房宜采用哪种形式的火灾报警探测器( C)A. 感温探测器B. 火焰探测器C. 感烟探测器D. 离子感烟探测器5、成像转换过程需要研究的有(A、B、C、D)A. 能量B. 成像特性C. 噪声D. 信息传递速率二、判断题(10分,2分/题)6、大气分子在光波电场的作用下产生极化,并以入射光的频率作受迫振动。

(√)7、某些晶体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其折射率将发生变化,当光波通过此介质时,其传输特性就受到影响而改变,这种现象称为电光效应。

(√)8、光电池是利用光生伏特效应,直接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光电器件。

(√)9、热辐射光纤温度探测器是利用光纤内产生的热辐射来探测温度的一种器件。

(√)10、等离子体显示器缺点是每一个像素都是一个独立的发光管。

(√)三、填空题(10分,2分/题)11、处于空腔单位体积内,频率位于ν附近单位频率间隔的光波模式数为 3c 28πυ12、若超声频率为f s ,那么光栅出现和消失的次数则为2 f s ,因而光波通过该介质后所得到的调制光的调制频率将为声频率的 2 倍。

13、微光光电成像系统的核心部分是 微光像增强器件 。

14、 向列型 液晶由长径比很大的棒状分子组成,保持与轴向平行的排列状态。

15、光电二极管按结构分有 同质结与异质结光电二极管 。

大学物理化学试卷两张(含答案)

大学物理化学试卷两张(含答案)

2010 ─ 2011 学年 第 1 学期 《物理化学B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注意:1、本试卷共 4 页; 2、考试时间:120分钟3、姓名、学号必须写在指定地方4、专业:09级食科和农资专业一、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4 分)1. 关于循环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可逆过程一定是循环过程B. 循环过程不一定是可逆过程C. 循环过程⎰=δ0QD. 对理想气体⎰≠0dT C V 2. 下述化学势的公式中,不正确的是( )。

A. B C n n p T B n G ≠⎪⎪⎭⎫⎝⎛∂∂,, B. BC n n p S B n H ≠⎪⎪⎭⎫ ⎝⎛∂∂,, C. B C n n ,p ,T Bn A ≠⎪⎪⎭⎫ ⎝⎛∂∂ D. BC n n V S B n U ≠⎪⎪⎭⎫ ⎝⎛∂∂,, 3. 在相图上,当系统处于下列哪一点时,只存在一个相( )。

A. 恒沸点B. 熔点C. 临界点D. 低共熔点 4.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C V , m =23R ,温度由T 1变到T 2时,等压过程系统的熵变 ΔS p 与等容过程熵变ΔS V 之比是( )。

A. 1 : 1B. 2 : 1C. 3 : 5D. 5 : 35. 298 K ,当 H 2SO 4溶液的浓度从 0.01 mol·kg -1增加到 0.1 mol·kg -1时,其电导率 k 和摩尔电导率Λm 将( )。

A . k 减小,Λm 增加 B. k 增加,Λm 增加C. k 减小,Λm 减小D. k 增加,Λm 减小 6. 对化学反应进度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 ξ值与反应式的写法无关B. ξ值是体系的状态函数,其值不小于零C. 对指定的反应,ξ值与物质的选择有关D. 对指定的反应,随反应的进行ξ值不变7. 某电池反应为 2 Hg (l )+O 2(g )+2 H 2O (l )=2 Hg 2++ 4OH -,当电池反应达平衡时,电池的电动势E 必然是( )。

西南科技大学2012-2013下半学年物理化学A1期末考试试题(学生命题)

西南科技大学2012-2013下半学年物理化学A1期末考试试题(学生命题)

西南科技大学2012-2013第二学期物理化学A1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共20个小题,每题1分)1.已知NO和Cl2的临界参数为Tc.NO=177k,Pc.NO=6.4x105pa,Tc.Cl2=550K,Pc.Cl2=4.5x105pa,判断两种气体a、b的大小()A.a(NO)>a(Cl2)、b(NO)>b(Cl2) B.a(NO)>a(Cl2)、b(NO)<b(Cl2)C.a(NO)<a(Cl2)、b(NO)>b(Cl2) D.a(NO)<a(Cl2)、b(NO)<b(Cl2)2.在289时,有2molN2(),始态体积为15dm3,保持温度不变,经可逆膨胀到终态,体积为50dm3,该过程中△U、△H、W和Q值分别为()A. △U=0,△H=-5965.9J,W=-5965.9J,Q=5965.9JB. △U=-5965.9J,△H=0,W=0,Q=-5965.9JC. △U=0,△H=0,W=-5965.9J,Q=5965.9JD. △U=0,△H=0,W=5965.9J,Q=-5965.9J3.理想气体经Joule实验后,气体的△U和△H值将()A.△U=0,△H<0 B.△U<0,△H<0C.△U<0,△H=0 D.△U=0,△H=04.在含有C(s)、CO(g)、CO2(g)、O2(g)和H2O(g),五个物质的平衡系统中,其独立组分数为()A.3 B.2 C.1 D.45.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平衡后加入惰性气体,且保持系统温度总压不变(气体为理想气体),则()A.N(N2)减少,N(H2)减少,N(NH3)增加,Kp○不变B.N(N2)减少,N(H2)减少,N(NH3)增加,Kp○增加C.N(N2)不变,N(H2)不变,N(NH3)不变,Kp○不变D.N(N2)增加,N(H2)增加,N(NH3)减少,Kp○不变6.在413K时,纯A(I)和纯B(I)的蒸汽压分别为125.24kpa和66kpa,两种液体能形成理想混合液在101.33kpa沸腾,理想也太混合物的组成成分()A.X A=0.5957,X B=0.4043 B. X A=0.5892,X B=0.4108C. X A=0.5346,X B=0.4654D. X A=0.5109,X B=0.40437.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则()A、△U=0,△S=0,△G=0B、△U>0,△S>0,△G>0C 、△U <0,△S <0,△G <0D 、△U=0,△S >0,△G <08.在298K 已知2CO+O 2→2CO 2,,△rGm 为—514.2KJ.Mol -1,则△rAm ( )A 、△rAm= —514.2KJ.Mol -1B 、△rAm=0C 、△rAm >—514.2KJ.Mol -1D 、△rAm <—514.2KJ.Mol -1 9.使一过程时△A=0,应满足条件( )A 、绝热可逆过程B 、恒容绝热且不做非体积功过程C 、恒温恒压且不做非体积功可逆过程D 、 恒温恒容且不做非体积功可逆过程10.可逆机的效率最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假设由可逆机牵引火车,其速度将( )A.最快B.最慢C.中等D.不确定11.保持压力不变,在稀溶液中溶剂的化学势随温度降低而( )A.降低 B 增大 C 不变 D 不确定12.反应CO(g) + H 2O(g)=CO 2(g) + H 2(g),在 600℃、100kPa 下达到平衡后,将压力增 大到 5000kPa ,这时各气体的逸度系数为γ(CO 2) = 1.09、γ(H2) = 1.10、γ(CO) = 1.23、 γ(H 2O) = 0.77。

2016-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全国Ⅰ卷)

2016-2017年高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全国Ⅰ卷)

2016年高考化学试题含答案(全国1卷)一、选择题:1.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蚕丝和人造纤维 B. 食用油反复加热会产生稠环芳烃等有害物质 C. 加热能杀死流感病毒是因为蛋白质受热变性D. 医用消毒酒精中乙醇的浓度为95%2. 设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14g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A 2N B. 1mol 2N 与4mol 2H 反应生成的3NH 分子数为A 2N C. 1mol Fe 溶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A 2ND. 标准状况下,2.24L 4CCl 含有的共价键数为A 0.4N3. 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2-甲基丁烷也称为异丁烷 B. 由乙烯生成乙醇属于加成反应 C. 49C H Cl 有3种同分异构体D. 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4.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用长颈漏斗分离出乙酸与乙醇反应的产物 B.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铜粉与稀硝酸反应产生的NOC. 配制氯化铁溶液时,将氯化铁溶解在较浓的盐酸中再加水稀释D. 将2Cl 与HCl 混合气体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得到纯净的2Cl5. 三室式电渗析法处理含24Na SO 废水的原理如图所示,采用惰性电极,ab 、cd 均为离子交换膜,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两膜中间的+Na 和24SO可通过离子交换膜,而两端隔室中离子被阻挡不能进入中间隔室。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通电后中间隔室的24SO -离子向正极迁移,正极区溶液pH 增大B. 该法在处理含24Na SO 废水时可以得到NaOH 和24H SO 产品C. 负极反应为+222H O 4O +4H e ===--,负极区溶液pH 降低D. 当电路中通过1mol 电子的电量时,会有0.5mol 的2O 生成6. 298K 时,在20.0mL 10.10mol L -⋅氨水中滴入10.10mol L -⋅的盐酸。

2016年-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江苏卷,参考版解析)

2016年-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化学试题(江苏卷,参考版解析)

高考衣食住用行衣:高考前这段时间,提醒同学们出门一定要看天气,否则淋雨感冒,就会影响考场发挥。

穿着自己习惯的衣服,可以让人在紧张时产生亲切感和安全感,并能有效防止不良情绪产生。

食:清淡的饮食最适合考试,切忌吃太油腻或者刺激性强的食物。

如果可能的话,每天吃一两个水果,补充维生素。

另外,进考场前一定要少喝水!住:考前休息很重要。

好好休息并不意味着很早就要上床睡觉,根据以往考生的经验,太早上床反而容易失眠。

考前按照你平时习惯的时间上床休息就可以了,但最迟不要超过十点半。

用:出门考试之前,一定要检查文具包。

看看答题的工具是否准备齐全,应该带的证件是否都在,不要到了考场才想起来有什么工具没带,或者什么工具用着不顺手。

行:看考场的时候同学们要多留心,要仔细了解自己住的地方到考场可以坐哪些路线的公交车?有几种方式可以到达?大概要花多长时间?去考场的路上有没有修路堵车的情况?考试当天,应该保证至少提前20分钟到达考场。

2016年普通高等学校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化学试题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案要求1.本试卷共10页,包含选择题(第1题~第15题,共15题)和非选择题(第16题~第21题,共6题)两部分。

本卷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水笔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涂选其他答案。

做大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做大,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需用2B 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需加黑、加粗。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I 127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西南科技大学2012大学物理B2(B)卷.

西南科技大学2012大学物理B2(B)卷.
I
2 A C
2、如图所示,在均匀磁场中有一金属框架aOba ,ab边可无磨擦自由滑动,已知Ox ab aOb ⊥=∠,θ,磁场随时间变化规律为2/2t B t =。若0=t时,ab边由0=x处开始以速率v作平行于X轴的匀速滑动。试求任意时刻t金属框中感应电动势的大小和方向。(12分
3、一横波沿绳子传播,其波动方程为(x t y π2π100cos 05.0-= (SI
2011-2012-1学期《大学物理B2》-B卷第7页共7页
1、如图两个半径为R的相同的金属环在a、b两点接触(ab连线为环直径,并相互垂直放置.电流I沿ab连线方向由a端流入,b端流出,则环中心O点的磁感强度的大小为.
金属丝
R
1s
2s
(m y
3n
2、如图,平行的无限长直载流导线A和B ,电流强度均为I ,垂直纸面向外,两根载流导线之间相距为a ,则磁感强度B
LI W m = [ ]
A、只适用于无限长密绕螺线管;
B、只适用于单匝圆线圈;
C、只适用于一个匝数很多,且密绕的螺绕环;
D、适用于自感系数L一定的任意线圈。
v
I
5、一个简谐振动的振动曲线如图所示。此振动的周期为[ ] A、12s ; B、10s ; C、14s ; D、11s。
6、如图所示,相距
4
λ
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10、ACADABEDCA。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4分
1、0
2、0-I μ
3、高
4、]3π2π2cos[010/t (.y P +-=或0.01cos t+π
π(23
5、
arctan 3-π或

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化学2016-2017B

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化学2016-2017B

西南科技大学2015-2016-2学期《物理化学B 》本科期末考试试卷(B 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理想气体向真空绝热膨胀后,它的温度将( )A. 升高B. 无法确定C. 降低D. 不变2、在隔离系统内( )A. 热力学能守恒,焓守恒B. 热力学能不一定守恒,焓守恒C. 热力学能守恒,焓不一定守恒D. 热力学能、焓均不一定守恒3、真实气体液化的必要条件( )A. 压力大于临界压力B. 体积等于临界体积C. 温度低于临界温度D. 同时升高温度和压力4、已知CH 3COOH(l),CO 2(g),H 2O(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θf m H ∆(298 K)/kJ •mol -1分别为-484.5,-393.5,-285.8,则CH 3COOH (l)的标准摩尔燃烧焓θc m H ∆ (298 K)/kJ ·mol -1 为( )A. 874.1B. -874.1C. -194.8D. 194.85、在298K 时,某化学反应的标准Gibbs 自由能变化的变化值θ10kJ mol r m G -∆<⋅,则反应对应的标准平衡常数θK 将( )A. θK = 0B. θK <0C. 0<θK <1D. θK >16、在拉乌尔定律表达式P B =P B *x B 中,P B *( )A. 只是温度的函数,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无关;B. 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但与温度无关;C. 与温度、溶剂的性质有关,与溶质性质无关;D. 与温度、溶质的性质有关,与溶剂性质无关。

7、对于二组分气液平衡系统,可以用蒸馏或精馏的方法将两个组分分离成纯组分的是( )A. 对Raoult 定律产生最大正偏差的双液体系B. 部分互溶的双液体系C. 对Raoult 定律产生最大负偏差的双液体系D. 接近于理想的液体混合物8、工作于高温热源1T 与低温热源2T 之间的卡诺热机,其热机效率为( ) A. 212T T T η-= B. 122T T T η-= C. 121T T T η-= D. 211T T T η-= 9、在101325Pa 和273.15K 下水凝结为冰,下列正确的是( )A. △U= 0B. △H=0C. △G=0D. △S=010、热力学第三定律可以表述为( )A.在0 K 时,纯物质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B. 在0 K 时,纯物质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C.在0 ℃时,纯物质任何晶体的熵等于零D. 在0 ℃时,纯物质任何完整晶体的熵等于零11、关于狭义化学势的概念,下列说法哪个是不恰当的( )A.化学势是强度量B. 化学势与各组成的物质的量无关C.偏摩尔Gibbs 函数是化学势D. 纯物质B 的化学势就是B 的摩尔Gibbs 函数12、对二元液—气系统,若物系发生极大负偏差,压力组成图上有一最低点,则其在一定压力下的温度组成图上恒沸点将是( )A. 最高点B. 最低点C. 既不是最高也不是最低点D. 不确定的点13、已知某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则该反应为( )A. 零级B. 一级C. 二级D. 三级14、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k ( )A. 与反应介质无关B. 与催化剂有关C. 与反应时间有关D. 与温度无关15、电解质溶液的离子强度与其浓度的关系为( )A. 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增强;B. 浓度增大,离子强度变弱;C. 浓度不影响离子强度;D. 随浓度变化,离子强度变化无规律。

西南大学《物理化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西南大学《物理化学》网上作业及参考答案

1:[单选题]恒温下,在反应2NO2(g) = N2O4(g) 达到平衡后的体系中加入惰性气体,则A: 平衡向右移动;B:平衡向左移动;C: 条件不充分,无法判断;D: 平衡不移动。

参考答案:C2:[单选题]某反应速率常数k = 2.31 ×10-2mol-1・dm3・s-1,反应起始浓度为1.0 mol・dm-3,则其反应半衰期为:A: 43.29 s ;B:15 s ;C: 30 s ;D:21.65 s 。

参考答案:A3:[单选题]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水的三相点的温度是273.15K,压力是610.62 Pa ;B:三相点的温度和压力仅由系统决定,不能任意改变;C:水的冰点温度是0℃(273.15K),压力是101325 Pa ;D: 水的三相点f = 0,而冰点f = 1 。

参考答案:A4:[单选题]在恒温抽空的玻璃罩中封入两杯液面相同的糖水(A)和纯水(B)。

经历若干时间后,两杯液面的高度将是A:A杯高B杯B:A杯等于B杯C:A杯低于B杯D:视温度而定参考答案:A5:[单选题]下列溶液中哪个溶液的摩尔电导最大:A: 0.1M KCl水溶液;B:0.001M HCl水溶液;C:0.001M KOH水溶液;D: 0.001M KCl水溶液。

参考答案:B6:[单选题]已知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H2(g) + S(s) = H2S(s) (1) K1 ;S(s)+O2(g)=SO2(2) K2则反应:H2(g)+SO2(g)=O2(g)+H2S(g) 的平衡常数为()A:K1 + K2 ;B:K1 - K2 ;C:K1·K2 ;D:K1/K2 。

参考答案:D7:[单选题]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A:天气太热;B:很少下雨;C:肥料不足;D:水分倒流。

参考答案:D8:[单选题]过饱和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势比同温同压纯溶质的化学势A:高B:低C:相等D:不可比较参考答案:A9:[单选题]已知化合物:①CaCO3的分解温度为897℃;②MnCO3的分解温度为525℃,它们在298K下分解反应的平衡常数Kp关系为:A: Kp① > Kp②;B:Kp① < Kp②;C:Kp① = Kp②;D:无法比较。

高等教育-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化学2016-2017A

高等教育-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化学2016-2017A

西南科技大学物理化学2016-2017A西南科技大学2015-2016-2学期《物理化学B》本科期末考试试卷(A卷)注意: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不给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1、封闭系统是指系统与环境之间(D )的系统A. 既有物质交换,又有能量交换B. 只有物质交换,没有能量交换C. 既没有物质交换,也没有能量交换D. 只有能量交换,没有物质交换2、某系统经历一不可逆循环之后,下列关系中不能成立的是(A )A. Q=0B. ΔA=0C. ΔU=0D. ΔT=03、石墨(C)和金刚石(C)的标准摩尔燃烧焓分别为-393.4kJ·mol-1,-395.3 kJ·mol-1,则金刚石(C)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B )kJ·mol-1A. -393.4B.1.9C. 0D.-395.34、气相反应2NO(g) +O2 (g)=2NO2(g) 是放热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采用下列(D )组条件使平衡向右移动。

A. 降低温度和降低压力B. 升高温度和增大压力C. 升高温度和降低压力D. 降低温度和增大压力5、不挥发性溶质溶于溶剂中形成溶液之后,将会引起(C )A. 熔点升高B. 沸点降低C. 溶剂蒸气压降低D. 总是放出热量6、某化学反应在300K,101.325kPa下进行,放热60000J;若在相同条件下通过可逆电池来完成,则吸热6000J,该化学反应的ΔS为()A. -200J·K-1B.200J·K-1C. -20J·K-1D. 20J·K-17、水,苯,苯甲酸系统,当指定温度后,系统最多可能有几个相平衡共存(A )A. 4B. 3C. 2D. 18、对一级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t1/2与初始浓度成正比B. 1/C对T作图为一直线;C. 速率常数的单位为[t]-1D. 只有一种反应物9、在温度为300 K,压力为102 kPa下,质量摩尔浓b=0.002 mol/kg的蔗糖水溶液的渗透压为П1。

专题12 2016年-2017年全国I卷真题(有灰度)(解析版)

专题12 2016年-2017年全国I卷真题(有灰度)(解析版)

2017年高考化学真题(全国I卷)7.下列生活用品中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的是()A.尼龙绳B.宣纸C.羊绒衫D.棉衬衣【答案】A【解析】A项中合成纤维(synthetics)是化学纤维的一种,是用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做原料而制得的化学纤维的统称。

它以小分子的有机化合物为原料,经加聚反应或缩聚反应合成的线型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如聚丙烯腈、聚酯、聚酰胺等。

从纤维的分类可以看出它属于化学纤维的一个类别,尼龙绳主要由合成纤维制造;B项中宣纸的原材料有且只有青檀树皮和稻草,杨腾桃汁作为分张剂必不可少。

宣纸按加工方法分为原纸和加工纸。

按纸张洇墨程度分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

按原料配比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三大类,属于天然纤维;C项中羊绒衫主要由羊绒制造,其主要成分为蛋白质,属于天然纤维;D项中纯棉衬衫一般100%棉制成,取自棉籽之纤维,以采摘处置、轧棉、梳棉、拼条、精梳、粗纺、精纺成棉纱再由棉纱织成棉布。

8.《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尖长者为胜,平短者次之。

”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A.蒸馏B.升华 C.干馏D.萃取【答案】B【解析】选项中的四种操作方法,蒸馏是指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单元操作过程,主要用于液体的分离;升华是指固态物质不经过液态阶段直接变为气体,主要是固体的变化;干馏是指固体或有机物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分解的反应过程;萃取是指利用化合物在两种互不相溶(或微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系数的不同,使化合物从一种溶剂内转移到另外一种溶剂中。

经过反复多次萃取,将绝大部分的化合物提取出来的方法。

从题干信息分析可知这个操作是升华,所以B项正确。

9.化合物 (b)、(d)、(p)的分子式均为C6H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的同分异构体只有d和p两种B.b、d、p的二氯代物均只有三种C.b、d、p均可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D.b、d、p中只有b的所有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答案】D【解析】A项,苯的同分异构体还有 CH3—C≡C—C≡C—CH3等,错误;B项,b的二氯代物有3种,d的二氯代物有6种,p的二氯代物有3种,错误。

》《2017年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7年物理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7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起点物理化学第1卷(选择题,共60分)可能用到的数据——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N-14 O-16 S- 32 Cl-35.5 Ba-137 一、选择题:1~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现象中,与原子核内部变化相关的是( )。

A电离现象B α粒子散射现象C β衰变现象D光电效应现象2.一质量为12kg的物体在合外力F的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一时间图像如图所不,则合外力F的大小为( )。

图1A 9NB.12NC.16ND 18N3.质量相等的甲、乙两飞船,分别沿不同轨道绕地琢做国周运动甲的轨道半径大于乙的轨道半径。

则( )A.甲比乙的向心加速度大B甲比乙的运行周期长C甲比乙的动能大D甲比乙的角速度大4.一束光线从空气射入到玻璃表面则( )A光在两种介质中的频率相等B光在两种介质中的波长相等C光在两种介质中的速度相等D光在界面上可能发生全反射5. 两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工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表示合力为吸引力,f>0表示合力为排斥力,r1为曲线的最低点对应的二值。

则( )。

A当r< r l时,F为引力B当r< r l时,F为斥力C当r> r l时,F为引力D当r> r l,时F为斥力6. 如图,E为内阻不能忽略的电源,R1. R2为定值电阻,只为滑动变阻器。

闭合开关S,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c点向b端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的读数U和电流表的读数工的变化情况是( )。

A.U增大,I减小B. U增大,I增大C. U减小,I减小D. U减小,I增大7.如图,一理想变压器的输入端与一电压恒定的交流电源相连,用理想交流电表测量输入端的电流。

在输出端有两个相同的小灯泡Ll. L2,当开关S断开时,L1发光,交流电表的读数为12;当S接通时,交流电表的读数为12。

《物理化学》试卷(含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含答案)

《物理化学》试卷A一、选择题 ( 每题2分,共20分 )1、对于理想气体的内能有下述四种理解:(1) 状态一定,内能也一定(2) 对应于某一状态的内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3) 对应于某一状态,内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4) 状态改变时,内能一定跟着改变其中正确的是: ( )(A) (1),(2) (B) (3),(4) (C) (2),(4) (D) (1),(3)2、下列的过程可应用公式ΔH=Q进行计算的是: ( )(A) 不做非体积功,终态压力相同但中间压力有变化的过程(B) 不做非体积功,一直保持体积不变的过程(C) 273.15 K,p 下液态水结成冰的过程(D) 恒容下加热实际气体3、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体积V2,若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 T和W A,问W T和W A的关系如何? ( )(A) W T>W A (B) W T <W A(C) W T =W A (D) W T和W A无确定关系4、关于偏摩尔量,下面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偏摩尔量的数值可以是正数、负数和零(B) 溶液中每一种广度性质都有偏摩尔量,而且都不等于其摩尔量(C) 除偏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外,其他偏摩尔量都不等于化学势(D) 溶液中各组分的偏摩尔量之间符合吉布斯-杜亥姆关系式5、某体系存在 C(s),H2O(g),CO(g),CO2(g),H2(g) 五种物质,相互建立了下述三个平衡: H2O(g) + C(s) =H2(g) + CO(g)CO2(g) + H2(g)= H2O(g) + CO(g)CO2(g) + C(s)= 2CO(g)则该体系的独立组分数C为: ( )(A) C=3 (B) C=2 (C) C=1 (D) C=4=-280 J⋅mol-1,则对该反应有利的条件是: ( )6、已知反应3O2(g) = 2O3(g) 在25℃时,Δr Hm(A) 升温升压 (B) 升温降压 (C) 降温升压 (D) 降温降压7、298标K,当 H2SO4溶液的浓度从 0.01 mol·kg-1增加到 0.1 mol·kg-1时,其电导率k和摩尔电导率Λm将: ( )(A) k减小 , Λm增加 (B) k增加 , Λm增加 (C) k减小 , Λm减小 (D) k增加 , Λm减小8、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表面张力间的关系是: ( )(A) γ固-水 > γ固-空气 (B) γ固-水 < γ固-空气 (C) γ固-水 = γ固-空气 (D) 不能确定其液固间的接触角θ值为: ( )(A) θ> 90° (B) θ= 90°(C) θ= 180° (D) θ< 90°9、已知E Cl-Cl = 243 kJ/mol,E H-H= 436 kJ·mol-1,用光照引发下面反应:H2+ Cl2 → 2HCl所用光的波长约为:( h=6.626×10-34 J·s C=2.998×10 8m·s-1) ( )(A) 4.92×10-4 m (B) 4.92×10-7 m (C) 2.74×10-7 m (D) 1.76×10-7 m10、对于 AgI 的水溶胶,当以 KI 为稳定剂时,其结构式可以写成:[(AgI)m·n I-,(n-x)K+]x-·x K+,则被称为胶粒的是指: ( )(A) (AgI)m·n I-(B) (AgI)m(C) [(AgI)m·n I-,(n-x)K+]x-·x K+(D) [(AgI)m·n I-,(n-x)K+]x -二、填空题 (每题2分,共10分 )《物理化学》试卷A第 1 页共 18 页1、 1kg水中分别加入相同数量(0.01mol)的溶质:葡萄糖, NaCl, CaCl2和乙醇溶液。

2016-2017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6-2017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学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老师真诚的提醒你:1.本试卷满分100分,请你直接在答题纸上答卷;2.答卷前请将定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3书写要认真、规X、工整、卷面干净、整洁、美观.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都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对滴有酚酞试液的下列溶液,操作后颜色变深的是〔〕A.明矾溶液加热B.CH3COONa溶液加热C.氨水中加入少量NH4Cl固体D.小苏打溶液中加入少量NaCl固体2.下列有关盐类水解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溶液呈中性的盐一定是强酸、强碱生成的盐B.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一定呈碱性C.盐溶液的酸碱性主要决定于形成盐的酸和碱的相对强弱D.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一定呈中性3.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A.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B.pH = 3的盐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C.pH = 3的醋酸和pH = 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D.pH = 3的硫酸和pH = 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4.已知某酸的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的pH=8,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Na2Y、NaHY、H2Y的溶液中所存在的阴离子种类不同B. 在NaHA溶液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Y-〕>c〔HY-〕>c〔OH-〕>c〔H+〕C. HA-的水解方程式为:HY-+H2O⇌Y-+H3O-D.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a2Y和NaHY溶液,前者pH大于后者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度积就是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乘积B.溶度积常数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C.可用离子积Qc和Ksp的相对大小来判断沉淀溶解进行的方向,当Qc>Ksp,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D.两种物质Ksp越大的溶解度一定越大6.化工生产中常用MnS作沉淀剂除去工业废水中的Cu2+:Cu2+〔aq〕+MnS〔s〕=CuS〔s〕+Mn2+〔aq〕,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相同条件下,MnS的Ksp比CuS的Ksp大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C.该反应达到平衡时c〔Mn2+〕=c〔Cu2+〕D.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uSO4固体后,c〔Mn2+〕变大7.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相同温度下,2mol·L-1氨水溶液与1mol·L-1氨水溶液中,c〔OH-〕之比是2:1B.向1mol·L-1 NaNO3溶液中滴加盐酸,使溶液pH=5,此时混合液c〔Na+〕=c〔NO3-〕C.向醋酸钠溶液中加入醋酸,使混合液pH=7,此时混合液c〔Na+〕=c〔CH3COO-〕D.已知pOH=-lgc〔OH-〕,则pH=pOH的溶液在任何条件下一定是呈中性的8. 常温下0.1mol/L某一元酸〔HA〕溶液中,c<OH->/c<H+>=1×10-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1×10-10mol/LB.pH=3的HA与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溶液中c<Na+>>c<A->>c<OH->>c<H+>C.浓度均为0.1mol/L的HA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后,若溶液呈酸性,则c<A->>c<HA> >c<Na+>>c<H+>>c<OH->D.0.1mol/LHA溶液与0.1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中c<H+>+c<HA>=c<OH->9.现有A、B、C、D四种金属片:①把A、B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B表面逐渐溶解;②把C、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C发生氧化反应;③把A、C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电子流动方向为A→导线→C.根据上述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①中,金属片B发生还原反应B.在②中,金属片C作正极C.如果把B、D用导线连接后同时浸入稀硫酸中,则金属片D上有气泡产生D.上述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B>C>D10.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把铜片和铁片紧靠在一起浸入稀硫酸中,铜片表面出现气泡B.用锌片做阳极,铁片做阴极,电解氯化锌溶液,铁片表面出现一层锌C.把铜片和碳棒紧靠在一起插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在碳棒表面出现一层铁D.把锌粒放入盛有盐酸的试管中,加入几滴氯化铜溶液,放出气泡的速率加快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分别加热、蒸干、灼烧,所得固体成分相同B.配制FeSO4溶液时,将FeSO4固体溶于稀盐酸中,然后稀释至所需浓度C.用加热的方法可以除去KCl溶液中的Fe3+D.洗涤油污常用热的碳酸钠溶液12.如右图所示,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电极b电极X溶液实验现象A 石墨石墨CuCl2 a极质量增加,b极放出无色气体B Fe 石墨KNO3 a极质量增加,b极放出无色气体C Fe Cu CuSO4 a极质量增加,b极质量减少D 石墨石墨HCl a极放出无色气体,b极放出无色气体13.用惰性电极电解NaCl水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时在阳极得到氯气,在阴极得到金属钠B.若在阳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KI试液,溶液呈棕色C.若在阴极附近的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无色D.电解一段时间后 ,将全部电解液转移到烧杯中,充分搅拌后溶液呈中性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B.0.1mol•L-1Na2CO3溶液加热后,溶液的pH减小C.常温常压下,22.4LCl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3个D.室温下,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强15.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C.枪炮表面涂上一层油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16.电化学与现代人的生活密切相关,具备一定的电化学知识对于方便生产生活有很重要的意义.某同学为了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X和Y不连接时,铜棒上会有金属析出B.X和Y用导线连接时,银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g++e-=AgC.若X接直流电源的正极Y接负极,Ag+向银电极移动D.无论X和Y是否连接,铜棒均会溶解,溶液都从无色逐渐变成蓝色17.一种基于酸性燃料电池原理设计的酒精检测仪,负极上的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检测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负极移动B. 若有0.4 mol电子转移,则在标准状况下消耗4.48 L氧气C. 电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D. 正极上发生的反应为:O2+4e-+2H2O═4OH-18.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 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原电池负极流向电解池阳极C. 电镀时,电镀池里的阳极材料发生氧化反应D.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得到氢氧化钠溶液和氢气19.下列事实不能用电化学原理解释的是〔〕A.常温条件下,在空气中铝不容易被腐蚀B.镀锌铁片比镀锡铁片更耐腐蚀C.用锌与硫酸制氢气时,往硫酸中滴少量硫酸铜D.远洋海轮的尾部装上一定数量的锌板20.下列有关钢铁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 钢管与电源正极连接,钢管可被保护B. 生铁中含有碳,抗腐蚀能力比纯铁弱C. 钢管与铜管露天堆放在一起,钢管不易被腐蚀D. 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时,负极反应是Fe-3e-=Fe3+二.填空题21.〔14分〕常温下,将0.01mol NH4Cl和 0.002mol NaOH 溶于水配成1L 混合溶液,〔1〕该溶液中存在的三个平衡体系是:______、______、______.〔2〕溶液中共有______种不同的粒子.〔3〕这些粒子中浓度为0.01mol/L 的是______,浓度为0.002mol/L 的是______.〔4〕物质的量之和为0.01mol的两种粒子是:______.〔5〕______和______ 两种离子数量之和比OH-多0.008mol.22.〔每空2分,共12分〕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乙中负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甲同学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的活动性更强.〔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3.〔每空2分,共14分〕.一氧化碳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基础原料.〔l〕在高温下CO可将SO2还原为单质硫.已知:2CO〔g〕+O2〔g〕═2CO2〔g〕△H1=﹣566.0kJmol﹣1;S〔s〕+O2〔g〕═SO2〔g〕△H2=﹣296.0kJmol﹣1;请写出CO还原SO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工业上用一氧化碳制取氢气的反应为:CO〔g〕+H2O〔g〕⇌CO2〔g〕+H2〔g〕,已知420℃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9.如果反应开始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O和H2O的物质的量都是0.60mol,5min末达到平衡,则此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H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______ mol/〔L•min〕.〔3〕CO与H2反应还可制备CH3OH,CH3OH可作为燃料使用,用CH3OH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则c电极是__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若用该电池电解精炼铜〔杂质含有Ag和Fe〕,粗铜应该接此电源的________极〔填"c〞或"d〞〕,反应过程中析出精铜64g,则上述CH3OH 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L.2016-2017学年度高二期末考试预测卷参考答案1.考点盐类的水解试题解析A、明矾溶液中电离后产生的Al3+水解使溶液呈酸性,加热导致水解程度增大,但酚酞遇酸性溶液颜色不变化,故A错误;B、CH3COONa为强碱弱酸盐,水解呈碱性,滴加酚酞后溶液显红色,加热使碱性增强,因此红色变深,故B正确;C、氨水为弱碱,部分电离:NH3•H2ONH4++OH-,加入酚酞后溶液变为红色,而NH4Cl=NH4++Cl-,其中的NH4+会抑制氨水的电离,使溶液碱性减弱,颜色变浅,故C错误;D、加入少量NaCl固体不影响小苏打的电离,酚酞溶液不变深,故D错误.答案B2.考点盐类的水解解析A、如果弱酸、弱碱的电离程度相当,生成的盐的水溶液呈中性,如CH3COONH4溶液呈中性,故A错误;B、含有弱酸根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碱性,如NaHSO3溶液呈酸性,故B错误;C、酸和碱反应生成的盐溶液的酸碱性取决于酸和碱的相对强弱,谁强显谁性是水解的规律,故C正确;D、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例如NaHSO4溶液显酸性,故D错误.答案 C3.考点:盐类水解答案:C4.考点盐类的水解[解析]酸式盐NaHA的水溶液的pH=8,溶液呈碱性,说明HY-的水解程度大于电离程度,则c〔OH-〕>c〔H+〕、c〔Y2-〕<c〔H2Y〕<c〔HY-〕.A.在Na2Y、NaHY、H2Y的溶液中存在的阴离子为:OH-、Y2-、HY-,含有的阴离子种类相同,故A错误;B.由于HY-的水解程度较弱,则c〔Y2-〕<<c〔HY-〕,溶液中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Na+〕>c〔HY-〕>c〔OH-〕>c〔H+〕>c〔Y2-〕故B错误C.HY-的水解生成氢氧根离子和H2Y,其正确的水解方程式为:HY-+H2O⇌H2Y+OH-,故C 错误;D.由于酸性:H2Y>HY-,则Na2Y的水解程度大于NaHY,所以Na2Y溶液的pH大于aHY溶液,故D 正确.答案 D5.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试题解析A.溶度积就是溶解平衡时难溶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各离子浓度幂次方乘积,错误;B.溶度积常数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故正确;C.当Qc>Ksp,平衡向沉淀方向移动,Qc<Ksp,平衡向溶解方向移动,故错误;D.Ksp越大,但电解质的溶解度不一定越大,溶度积常数与温度有关系,与溶液类型以与浓度无关,故错误.答案B6.考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答案C7.考点盐类的水解试题解析氨水是弱碱不能完全电离,且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所以2 mol·L-1与1 mol·L-1溶液中[OH-]之比小于2∶1.答案A8.考点水的电离和溶液酸碱性盐类水解答案D9.考点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化学电源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答案:C10.考点:原电池电解池答案C11.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答案D12. 考点:电解池答案:C13.考点电解池答案B14.考点原电池电解池盐类的水解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试题解析A、氢氧燃料电池中,H2在负极上失去电子被氧化,故A正确;B、Na2CO3溶液加热,促进碳酸根离子的水解,使得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增大,故B错误;C、常温常压,不是标准状况,22.4LCl2中,不能用公式计算气体的物质的量,故C 错误;D、电解质的导电能力与溶液中自由移动阴阳离子的浓度有关,稀释0.1mol•L-1CH3COOH溶液,使得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减弱,故D错误.答案A15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菁优网所有分析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说明被保护的金属连接未加电源的负极,该方法使用电化学中的电解池原理,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说明被保护的金属连接未加电源的负极,该方法使用电化学中的电解池原理,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符合题意,故A正确;B.金属护栏表面涂漆,属于物理方法,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C.枪炮表面涂上一层油属于物理方法,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D.地下钢管连接镁属于电化学方法,但属于原电池原理,故D错误;故选A.16.考点原电池电解池答案:C17.考点原电池电解池试题解析A.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故A错误;B.氧气得电子被还原,化合价由0价降低到-2价,若有0.4mol电子转移,则应有0.1mol氧气被还原,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故B错误;C. 酸性乙醇燃料电池的负极反应为:CH3CH2OH-4e-+H2O═CH3COOH+4H+,可知乙醇被氧化生成乙酸和水,总反应式为:CH3CH2OH+O2═CH3COOH+H2O,故C正确;D. 燃料电池中,氧气在正极得电子被还原生成水,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故D 错误.答案C18.考点原电池电解池试题解析A. 规定:在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在阴极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A正确;B. 原电池跟电解池连接后,电子从电解池的阳极流向原电池的正极,然后从原电池的负极流向电解池的阴极,故B错误;C. 电镀时,阳极材料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故C正确;D. 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阴极上时氢离子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氢离子浓度减小,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钠离子移向该电极,该电极会产生大量的氢氧化钠,故D正确.答案B19.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试题解析A、铝被氧化生成氧化铝,为化学反应,与电化学无关,故A选;B、金属活泼性Zn>Fe>Sn,原电池中活泼金属易被腐蚀,则镀锌铁片比镀锡铁片更耐腐蚀,故B不选;C、滴少量硫酸铜,置换出Cu,构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C不选;D、加锌后,金属性Zn>Fe,构成原电池,Zn 易被腐蚀,故D不选.答案A20.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试题解析A、电解时,阳极被腐蚀,阴极被保护;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为阳极,所以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故A错误;C、钢管中含有铁,和铜形成原电池,加速钢管的腐蚀,故C错误;D、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所以负极均是Fe发生氧化反应Fe-2e-=Fe2+,故D错误.故选B.答案B21.考点:水溶液中的粒子平衡解析:〔1〕NH4Cl+NaOH=NH3.H2O+NaCl反应前 0.01mol 0.002mol 反应 0.002mol 0.002mol 0.002mol 0.002mol反应后0.008mol 0 0.002mol 0.002mol 所以溶液中的溶质是NH4Cl、NH3.H2O、NaCl;NH4Cl是强酸弱碱盐能发生水解,所以存在平衡体系;NH3.H2O和H2O都是弱电解质,部分电离,所以存在平衡体系.故答案为:NH3•H2O⇌NH4++OH-;NH4++H2O⇌NH3•H2O+H+;H2O⇌H++OH-;〔2〕溶液中的电解质电离:NaCl=Na++Cl-;NH3•H2O⇌NH4++OH-;H2O⇌H++OH-;所以溶液中存在的微粒有:Na+、Cl-、NH3•H2O、NH4+、OH-、H2O、H+,所以共有7种微粒.故答案为7.〔3〕Na+和Cl-不水解,所以其浓度不变.故答案为Cl-;Na+.〔4〕无论NH4+水解程度和NH3.H2O的电离的程度如何,但遵守物料守恒,即NH4+和NH3.H2O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01mol.孤答案为:NH4+和NH3.H2O.〔5〕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相同,溶液中存在的离子为Na+、Cl-、NH4+、OH-、H+,即n〔Na+〕+n〔NH4+〕+n〔H+〕=n〔Cl-〕+n〔OH-〕,n〔Na+〕=0.002mol,n〔Cl-〕=0.01mol,所以0.002mol+n〔NH4+〕+n〔H+〕=0.01mol+n〔OH-〕,n〔NH4+〕+n〔H+〕=0.008mol+n〔OH-〕,所以n〔NH4+〕+n〔H+〕-n〔OH-〕=0.008mol,故答案为:NH4+;H+22.〔1〕2H++2e-=H2↑〔2〕Al 2Al+2OH-+2H2O=2AlO2-+3H2↑〔3〕Mg Al〔4〕AD23.考点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化学平衡原电池电解池试题解析〔1〕①2CO〔g〕+O2〔s〕=2CO2〔g〕△H1=﹣566.0kJ/mol②S〔s〕+O2〔g〕=SO2 〔g〕△H2=﹣296.0k/Jmol根据盖斯定律,①﹣②得到2CO〔g〕+SO2〔g〕=S〔s〕+2CO2〔g〕;△H=﹣270 kJ/mol;〔2〕设参加反应的CO的浓度为xCO〔g〕+H2O〔g〕⇌CO2〔g〕+H2〔g〕起始浓度〔mol/L〕0.30 0.30 0 0转化浓度〔mol/L〕 x x x x转化浓度〔mol/L〕0.30﹣x 0.30﹣x x xk=9.0=,x=0.225mol/L,所以CO的转化率α〔CO〕=0.225/0.3=75%H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0.045mol/〔Lmin〕〔3〕甲醇具有还原性,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H2O=CO2+6H+,因c为负极,d为正极,粗铜精炼时,粗铜作阳极,与电源的正极d相连,精铜电极电极反应式:Cu2++2e﹣=Cu,Cu2+的物质的量为 =1mol,由电子得失守恒可知电子转移2mol,原电池中正极电极反应为4OH﹣﹣4e﹣=2H2O+O2↑,则生成氧气物质的量为0.5mol,体积=0.5mol×22.4L/mol=11.2L.答案<1>2CO〔g〕+SO2〔g〕=S〔s〕+2CO2〔g〕;△H=﹣270 kJ/mol;<2> 75%;0.045mol/〔Lmin〕;〔3〕负极;CH3OH﹣6e﹣+H2O=CO2+6H+;d;11.2.。

物理化学期末练习题及答案(B卷)

物理化学期末练习题及答案(B卷)

2014-2015学年一学期物理化学期末练习题(B 卷)一、选择(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将某理想气体从温度T 1加热到T 2。

若此变化为非恒压过程,则其焓变ΔH 应为何值? ( )A 、 ΔH =0B 、 ΔH =C p (T 2-T 1) C 、 ΔH 不存在D 、 ΔH 等于其它值2.已知 1mol HCl 的无限稀释溶液与 1mol NaOH 的无限稀释溶液在恒温恒压下完全反应,热效应Δr H m Ө =-55.9 kJ ·mol -1,则 1mol HNO 3的无限稀释溶液与 1mol KOH 的无限稀释溶液在恒温恒压下完全反应的热效应Δr H m Ө为: ( ) A 、 > -55.9 kJ ·mol -1 B 、 < -55.9 kJ ·mol -1 C 、 = -55.9 kJ ·mol -1 D 、 不能确定3.下列宏观过程: (1) p Ө, 273 K 下冰融化为水 (2) 电流通过金属发热 (3) 往车胎内打气 (4) 水在 101 325 Pa, 373 K 下蒸发 可看作可逆过程的是: ( )A 、 (1),(4)B 、 (2),(3)C 、 (1),(3)D 、 (2),(4)4.理想气体的物质的量为n ,从始态A(p 1,V 1,T 1)变化到状态B(p 2,V 2,T 2),其熵变的计算公式可用: ( )A 、2121d In T p T C T p S nR p T ∆=+⎰B 、2112d In T p TC T p S nR p T∆=-⎰ C 、2121d In T V T C T V S nR V T ∆=+⎰ D 、2121d In T V T C T V S nR V T ∆=-⎰ 5.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 )A 、 ΔS = 0,W = 0B 、 ΔH = 0,ΔU = 0C 、 ΔG = 0,ΔH = 0D 、 ΔU = 0,ΔG = 0 6.封闭体系中,若某过程的ΔA =-W R , 应满足的条件是: ( )A 、等温、可逆过程B 、等容、可逆过程C 、等温等压、可逆过程D 、等温等容、可逆过程 7.关于亨利系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其值与温度、浓度和压力有关B、其值与温度、溶质性质和浓度有关C、其值与温度、溶剂性质和浓度有关 D、其值与温度、溶质和溶剂性质及浓度的标度有关8.理想溶液具有一定的热力学性质。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汇总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汇总

第一章热力学第必定律选择题1.对于焓的性质,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因此常称它为热焓(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答案: D。

因焓是状态函数。

)(B) 焓是能量 , 它恪守热力学第必定律(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相关2.波及焓的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在等温过程中焓变成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成零(D)化学反响中系统的焓变不必定大于内能变化答案: D。

由于焓变H= U+ (pV),能够看出若(pV)< 0 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相关的以下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必定不为零(C) 好多物质的生成热都不可以用实验直接丈量(D)往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质上都是相对值答案: A 。

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固单质的生成热为零。

4.下边的说法切合热力学第必定律的是()(A) 在一完好绝热且界限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响时,其内能必定变化(B)在无功过程中 ,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 这表示内能增量不必定与热力学过程没关(C)关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均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门路没关(D)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达成的方式没关答案: C。

因绝热时ΔU=Q+W=W。

(A)中无热互换、无体积功故ΔU=Q+W=0。

(B)在无功过程中ΔU=Q,说明始末态同样热有定值,其实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相关。

( D)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行逆膨胀所做的功明显是不一样的,故ΔU亦是不一样的。

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其实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行逆膨胀不行能抵达同一终态。

5.对于节流膨胀 ,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内能变化(C) 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 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停变化答案: B6.在实质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绘是正确的:(A )Q H =p < 0 ( B)Q =H p >0 ( C)Q =H =p <0 ( D)Q H =p <0答案: 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科技大学2016-2017-1学期《物理化学C》本科期末考试试卷(B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不给分。

)1、热力学第一定律ΔU=Q+W 只适用于( D )(A) 单纯状态变化(B) 相变化(C) 化学变化(D) 静止的、无外力场存在的封闭物系2、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B )(A) dS=0,dW=0 (B) dH=0,dU=0 (C) dG=0,dH=0 (D) dU =0,dG=03、下述说法何者正确:( C )(A)水的生成焓即是氧气的燃烧焓(B)水蒸汽的生成焓即是氧气的燃烧焓(C)水的生成焓即是氢气的燃烧焓(D)水蒸汽的生成焓即是氢气的燃烧焓4、在绝热条件下,迅速推动活塞压缩气筒内空气,此过程的熵变( A )(A) 大于零(B) 小于零(C) 等于零(D) 无法确定5、在298K和一定压力下,两瓶含萘的苯溶液,第一瓶为2dm3(溶有0.5mol 萘),第二瓶为1dm3 (溶有0.25mol 萘),若以μ1和μ2分别表示两瓶中萘的化学势,则有( D )(A)μ1 = 10 μ2 (B) μ1 = 2μ2 (C) μ1 = 1/2μ2 (D) μ1 = μ26、涉及溶液性质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A) 理想溶液中各组分的蒸气一定是理想气体(B) 溶质服从亨利定律的溶液一定是极稀溶液(C) 溶剂服从拉乌尔定律, 其蒸气不一定是理想气体(D) 溶剂中只有加入不挥发溶质其蒸气压才下降7、对于稀溶液中的溶质蒸汽压,下列各式何者不正确? ( D )(与6题考点雷同,换一题)(A) p B =k x .x B (B) p B =k m .m B (C) p B =k c .c B (D) p B =k n .n B8、在298K 时,某化学反应的标准Gibbs 自由能变化(删去)的变化值1mol kJ 0-Θ⋅<∆m r G ,则反应对应的标准平衡常数ΘK 将( D )A. ΘK = 0B.ΘK <0C. 0<ΘK <1D. ΘK >19、某放热反应在 T=800K ,压力 P 下进行,达平衡后产物的百分含量是 50%,若反应在T=200K ,压力 p 下进行,平衡时产物的百分含量将:( A ) (8、9题保留一题) (A) 增大 (B) 减小 (C) 不变 (D) 不能确定10、在 410 K ,Ag 2O(s)部分分解成 Ag(s)和 O 2 (g), 此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 A ) (最好给出分解反应时,要求给出独立组分数和自由度)(A) 0 (B) 1 (C) 2 (D) -111、A 、B 两液体能形成完全互溶混合物体系,若在一定压力下在T-X 图上出现最高点,则该混合物对拉乌尔定律产生 ( B )(A) 正偏差 (B)负偏差 (C) 无偏差 (D)无规则12、德拜-休克尔为了推导出―极限定律‖,作了一些基本假定。

下列假定不在他们的假定之列的是 ( A )(最好换一题,对C 的学生常对限制条件容易糊涂) (A) 溶液中导电的是离子而不是分子 (B) 任何浓度的强电解质都是完全电离的(C) 离子之间以静电力相互作用, 其间的吸引能大于它们的热运动能 (D) 在稀溶液中离子是刚性的圆球形点电荷, 不极化13、电池在恒温、恒压下可逆放电时,与环境交换的热Q 等于(C )。

A. 零B. ΔHC. TΔSD. -ZFE 14、已知某反应的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无关,则该反应为( B )A. 零级B.一级C.二级D. 三级 15、质量作用定律适用于 ( D )(A) 对峙反应 (B) 平行反应 (C) 连串反应 (D) 基元反应二、判断题(正确打“√”,错误打“×”。

每题1分,共10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不给分。

)1、凡是体系的温度升高时,就一定吸热,而温度不变时,则体系既不吸热,也不放热。

( )2、标准状态下,反应:CH 3OH(g)+3/2O 2 (g)=CO 2(g)+2H 2O(g) φm r H ∆ =-393kJ·mol -1,此φm r H ∆值就是甲醇的燃烧热。

( )3、热力学第三定律的普朗克说法是:纯物质完美晶体在0 K 时的熵值为零。

( )4、对于理想气体的自由膨胀,由于是等温过程,故dU=0,又因为其外压等于零,故PdV=0,根据dU=TdS –PdV ,因此TdS =0,即该过程是等熵过程。

( )5、二组分理想溶液的总蒸气压大于任一组分的蒸气分压。

( )(有计算题第三题的存在,就最好换掉该题。

)6、处于相同T 、P 下的N 2(g)和O 2(g)皆为理想气体,则2N μμN2=μO2( )(应规范,对氮有示范)(与选择题5考点雷同,最好换题)7、定温下,对于一个已达平衡的化学反应,若改变压力或惰性组分可使平衡移动,则平衡常数也将发生变化。

( )(在选择题中已有该考点)8、原电池中,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 ) 9、电解质溶液中各离子迁移数之和为1。

( )10、某化学反应的计量方程为2A+B=C,该反应为三级反应。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6分。

答案必须写在答卷纸上,否则不给分。

)1、热力学系统必须同时实现 平衡、 平衡、 平衡和化学平衡,才达到热力学平衡。

2、∆G 作为系统变化方向及限度判据的条件是 、 及非体积功为零。

3、封闭系统热力学的四个基本方程式中dH= ,dG= 。

4、已知25℃时,Λm ∞(NaAc) = 91.0×10-4 S m 2 mol –1,Λm ∞(HCl)=426.2×10-4 S m 2 mol –1,Λm ∞(NaCl)=126.5×10-4 S m 2 mol –1,求25℃时 Λm ∞(HAc)= S m 2 mol –1。

5、电解池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原电池是将 能转化为 能的装置。

6、A →B 是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3.271×10-4 s -1, 则该反应的半衰期t 1/2= 。

(前已有该部分内容,同时客观题部分也不宜计算太多。

)(有计算第四题,该题也不能要)7、零级反应的三个特点是产物(或反应物)的浓度与时间t 成 关系,速率系数k 的单位,与反应速率的单位 ,半衰期与反应物的起始浓度成 关系。

(不要老在一个知识点考,最后换题。

) 选择题1-5 D B C A D 6-10 C D D A A 11-15 B A C B D 判断题(1)×, (2) ×, (3) √, (4) ×, (5) √, (6) ×, (7)×, (8) ×, (9) √, (10) ×. 填空题 1、热、力、相 2、等温、等压3、dH = TdS+VdP dG = -SdT+VdP4、390.7×10–4S·m 2·mol –15、电,化学, 化学, 电6、2.12×1047、线性,相同,正比四、计算题(共44分)1、(12分)1mol 理想气体在400K 时压力为5×106Pa 。

今在定温和外压恒定为1×106Pa 的条件下膨胀至 平衡。

计算此过程的Q 、W 、ΔU 、H ∆、ΔS 、ΔA 和ΔG 。

解: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变化 U ∆=0 H ∆=0 (3分) 3436111065.6105400314.81m m P nRT V -⨯=⨯⨯⨯== (1分) 3336221032.3101400314.81m m P nRT V -⨯=⨯⨯⨯==kJ J V V P W e 655.2)1065.61032.3(101)(43612-=⨯-⨯⨯-=--=-- (2分) 由W Q U +=∆可得: kJ W Q 655.2=-= (2分)11662138.13101105ln 314.81ln --⋅=⋅⨯⨯⨯==∆K J K J P P nR S (2分) 由TS U A -=和TS U A -=可得: (3分) kJ S T U A 352.5-=∆-∆=∆ kJ S T H G 352.5-=∆-∆=∆2、(6分) (g)PCl 5分解反应(g)PCl 5(g)Cl (g)PCl 23+在200℃时的标准平衡常数θp K =0.312,计算200℃,200kPa 下(g)PCl 5的离解度。

解:(g)PCl 5(g)Cl (g)PCl 23+0=t 1 0 0 mol 平衡时 1-α α α mol平衡分压P αα+-11 P αα+1 P αα+1 θθθθθααPP PP P P P P K PCl Cl PCl p 221523-=⋅= %7.36=α3、(6分)在413K 时,纯和纯的蒸汽压分别为125.24kPa 和66.10kPa ,假定两种液体形成某理想液态混合物,在101.33kPa 和413K 时沸腾,试求: ⑴ 沸腾时理想液态混合物的组成; ⑵ 沸腾时平衡蒸汽中的摩尔分率。

解:⑴设液相中的摩尔分率为(3分)由气体分压定律可知由Raoult 定律可得⑵设液相中的摩尔分率为(3分)由于气体中组分的摩尔分率与压力分数相等,则有4、(8分)某物质的分解反应是一级反应,当起始浓度为0.1-3mol dm ⋅时,经过反应50min ,分解20%。

计算:⑴ 反应的速率常数;⑵ 反应的半衰期。

解:⑴ 对一级反应 kt x A=-11ln(4分) min 1046.4min 50)2.01ln()1ln(3-⨯=--=--=t x k A ⑵ min 4.1552ln 21==k t (4分)5、(12分)已知一定压力下某二元固—液体系的相图如下: ⑴ 指出图中Ⅰ—Ⅳ各相区的平衡相及自由度数; ⑵ 指出图中的三相线及其平衡相; ⑶ 说明图中QH 线的物理意义。

解:(1) (6分)(2) MEN :)(s A ,)(s C ,l (3分)KHS : )(s B ,)(s C ,l(3)QH : B 的凝固点降低曲线(或B 的溶解度曲线)。

(3分) 注:对第一章应在概念题中有所体现,电化学部分应有简单计算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