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完美版1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_ppt完美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_ppt完美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户籍 制度与 社会治 理_ppt 完美版
隋朝建立之初,农民隐漏户口、诈老诈小的现象极为严重,直接影响到国 家财政收入和对劳动力的控制。隋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政府开始实 行“大索貌阅”,责令州县地方官吏检查隐漏户口,当面与户籍簿核实。 并规定,如户口不实,里正、党正流配远方,奖励百姓互相检举。
汉 承 秦 制
汉王所以具知天下□塞,户口多少, 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 图书也。何进言韩信,汉王以信为大 将军。语在淮阴侯事中。
中央:丞相主管户籍制度
地方:相应官员负责登记姓名、性别、年龄等。编 纂成册。
监察:定期进行人口普查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户籍 制度与 社会治 理_ppt 完美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户籍 制度与 社会治 理_ppt 完美版
元代的户籍分类管理制度即"诸色 户计",等同于汉朝的"编户齐民"。 元朝廷将全国的人户以不同的标 准划分为不同的户计,分别立籍进 行管理。在各种不同的户计中,以 民户、军户、匠户三种户计人数 最多,覆盖面最广,基本上涵盖了 元代各种不同的户计分类标准。 民户是所有户计中数量最大,赋役 最为沉重的户计,也是其他不同户 计的来源;军户是具有特殊地位的 一种户计,历来被元朝廷所看重, 但是普通户计却并不愿意被签为 军户;匠户作为满足王公贵族奢侈 需要的特殊户计而受到特殊的待 遇,虽然匠户的生活也较为艰苦, 但是相对于其他劳动者还是要稍 胜一筹的。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户籍 制度与 社会治 理_ppt 完美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户籍 制度与 社会治 理_ppt 完美版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_中国古代的户籍 制度与 社会治 理_ppt 完美版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ppt课件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ppt课件
——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
趋势: ①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转变; ②国家对乡村治理的干预和控制逐步增强,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
原因: ①国家的统一,封建专制的强化; ②维护小农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需要。
古代社会自郡县制以来,政权只设到县一级,社会基层长期维持“乡 绅自治”。这种治理格局概括为“皇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 ,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中国传统基层自治的存续,得需干既是社 会经济单位、又是政治责任单位的家户制度和便家意识形态的教化。
C.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 D.延续了地方传统文化
【答案】A
4.清初实行里甲制,后来改而推行编制严密的保甲制,从城市到乡村,
设牌长、甲长、保长,使兼具区划和户籍管理性质的乡里制与旨在维护社
会治安的保甲制合一。此举
()
A.提高了社会治理的能力 B.杜绝了盗窃滋事的可能
C.确保了监督管理的公正 D.导致了统治危机的加深
2.基层社会治理
【知识拓展】保甲制削弱了乡里社会的自治色彩,乡里制度真正地由乡 官制转变为了职役制,中央集权政治体制得到进一步强化。
(三)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
1.社会救济
2.优抚政策
学习任务二:探究古代中国基层治理的趋势
探究点一 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和原因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 。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 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 保甲制、乡官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 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 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 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 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1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1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客户增 多;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客户缺 乏有效管控对社会安定带来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户籍 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①户籍制度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②户籍 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相结合;
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④带有宗法伦理色彩; 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户籍制度的影响 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
的有力武器;便于充分合理地征发赋役,汲取社 会资源为国家服务;有利于强化基层管理,维护 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 时社会经济发展; 但是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 动严格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 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
第13课 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何为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 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户 籍制度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二是 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 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原 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 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 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 径。
在甲骨文中“八日辛亥允,灾伐二千六百五十人”, “以人八千,在驭”等数字比比皆是。《尚书·多 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 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 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 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 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

7.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海明威 曾经以 冰山来 比喻创 作,说 创作要 像海上 的冰山 ,八分 之一露 在上面 ,八分 之七应 该隐含 在水下 。露出 水面的 是形象 ,隐藏 在水下 的是思 想感情 ,形象 越集中 鲜明, 感情越 深沉含 蓄。另 外,为 使“水 下”的 部分深 厚阔大 ,他还 借助于 象征 的手法 ,使作 品蕴涵 深意。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1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1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客户增 多;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客户缺 乏有效管控对社会安定带来影响。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3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3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3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第13课 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3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在甲骨文中“八日辛亥允,灾伐二千六百五十人”, “以人八千,在驭”等数字比比皆是。《尚书·多 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 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 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 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 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3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 必修1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13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共14张PPT)统编版课件优秀课 件ppt 课件部 编版课 件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一PPT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课件【新教材】统编版历史高中选择性必修一PPT
输籍定样又称“输籍法”,是中国隋朝制定各户等级和纳税标准的办法。 政府利用这一手段搜括隐藏户口,以防止人民逃税和抑制士族、豪强占 有劳动人口,从而确保政府收入,加强中央集权。
7.唐朝
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材料一 每岁一造计账,三年一造户籍。县以籍成于州,州成于省,户 部总而领焉。
——《唐六典》卷三《尚书户部》 材料二 由于唐政权强力推行了籍账制度,从而借此检括出大批隐漏人 口,复核出人丁的实际年龄,大大防止了虚报年岁以规避税役的弊端, 达到了维护社会秩序、最大限度搜刮租调征发力役的目的。
——周秀女《从敦煌户籍残卷看唐代籍账制度》
8.宋朝
主户与客户
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
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
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财政收入有所增加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件-【新教材】统编版(2019)历史 高中选 择性必 修一
9.元朝
诸色户计 户籍世袭
元朝的户口类型复杂,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 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 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
1.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 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2.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1.战国
国家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秦献公十年(公元前375年),“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商君书》
里正、亭长都由本地有产业、有德
行的人担任。
后代沿袭这种乡里制度,稍有变化。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上课课件1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上课课件1
通这过部统 分编内教容材同中样是“材课料程研的读重”和难“点相,关我史以事朝”等代内发容展,为培线养索学,生结分合析史史料料的,研研读读分史析实,的从能各力朝,代从组而织掌形握态“和论对从应史的出相,关史治论理结的合联”的系历来史进学行习讲方 法解,。形成客观而全面的历史认识,从而培育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悟先辈的聪明智慧,并能够联系起来,使学 两环者节结 一合:讲历解代,户探籍究制其度关的联演、变特点。
《说中课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是高中历史教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第五单元第十三课的内容。
生养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念。 重中点国: 古了代解户中籍国制古度代与户社籍会制治度理发展历程、历代基础组织形态和其相关社会治理
高二年级学生对本部分的内容不是完全陌生,学生多少都会对此部分内容有所了解。
本课内容时代性较突出,这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
1、说教材 2、说学情 3、说教学目标
4、说教学重难点 5、说教学过程 6、说板书设计
说教材
•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是高中 历史教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 与社会治理》中第五单元第十三课的内容。 本课由“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历代 基层组织形态与基层社会治理”、“历代 社会救济和优抚政策”三个子目构成,主 要介绍中国古代各王朝关于户籍管理和社 会治理的相关内容。在高中历史学习阶段 具有重要意义
和身份证为切口, 法,形成客观而全面的历史认识,从而培育学生发现历史问题,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发展演变、基层组织形态与社会治理的内容及其发展、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的内容。
进行说明,从而导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是高中历史教材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中第五单元第十三课的内容。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精品课件1

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精品课件1

7. 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峰, 雕刻着 理想、 信念、 追求、 抱负; 每个人 心中都 有一片 森林, 承载着 收获、 芬芳、 失意、 磨砺。 一个人 ,若要 获得成 功,必 须拿出 勇气, 付出努 力、拼 搏、奋 斗。无 论何时 何地, 都要牢 记:成 功,不 相信眼 泪;成 功,不 相信颓 废;成 功,不 相信幻 影;未 来,要 靠自己 去打拼 !
——摘编自《史记》
材料三 苍(张苍)迁于计相。 ——《汉书·张苍传》
萧何
沛公至咸阳,诸将 皆争走金帛财物之 府分之,何独先入 收秦丞相御史律令 图书藏之。
——《史记·萧相国世家》
材料一 商鞅还将百姓按照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单位进行编 制···凡是被编入什伍组织的在籍成年男子(自15岁以上起) 都是国家的后备兵源。——《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隋唐:减少隐匿户口 宋—明:以职业定户籍
秦朝的户籍除一般 百姓的户籍外,还 有宗亲贵族的宗室 籍、官吏的宦籍, 商贾的市籍等。
元朝的户口分为军户、民户、 匠户、僧道户、儒户、灶户、 渔户等,统称为“诸色户计”, 一旦定籍,就得“各安生理”, 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按照身份划分
按照职业划分
清:户籍管理与征调赋税彻底分开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 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史记·商君列传》
基层民众相互监督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 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 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 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 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 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行 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 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优秀课件1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优秀课件1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 社会治 理》PPT 优秀课 件1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社会治安
社会生活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 社会治 理》PPT 优秀课 件1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古代的基层组织


里 (行政事务)
均由本地 人担任
——《史记·商君列传》 基层民众相互监督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 社会治 理》PPT 优秀课 件1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 社会治 理》PPT 优秀课 件1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 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 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 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 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 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行 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 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摊丁入亩:雍正帝即位后,进一步进行 税制改革,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 了以前的“人头税”;政府放松对户籍 的控制,农民和手工业者从而可以自由 迁徙,出卖劳动力;
历代基层组织形态 与基层社会治理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 社会治 理》PPT 优秀课 件1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亭 (传递政令维护治安)
基层民众自我管理
【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 社会治 理》PPT 优秀课 件1PPT 课件人 教版部 编版优 秀公开 课课件 下载

新教材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精品PPT1

新教材统编版《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精品PPT1








。Leabharlann 诗是完整





,





耀














耀
















9.如果是一组虽有联系但相互独立的 句子,就 要把握 它们各 自的主 旨或整 体所围 绕的话 题。仿 写一般 要求围 绕某个 中心话 题来进 行,但 也有自 拟话题 的题型 出现。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 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
——《史记·商君列传》
基层民众相互监督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更定保甲之法:一、顺天 府五城所属村庄暨直省各州县乡村,每户岁给门牌。十 户为牌(奇零散处,通融编列),立牌长;十牌为甲, 立甲长;三年更代。十甲为保,立保长,一年更代。士 民公举诚实识字及有身家之人报官点充。···凡甲内 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及面生可疑、行 迹诡秘之徒,责令专司查报。户口迁移登耗,责令随时 报明。于门牌内改换填给。
实施者
内容
目的
政府(主体)主要在重大灾害时提供救济,
内容有:建立仓储系统;设
立救助机构
巩固统治,
宗族
主要提供日常生活救济,帮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助宗族内部成员
慈善组织
明清时期出现,提 供日常生活的救助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课件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PPT课件

三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扶政策 ——社会治理的保障






安 济 院
“狗彘[zhì]食人食而不知检(制止) ,涂有饿莩[piǎo]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 济百姓) ,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 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孟子·梁惠王上》
国无九年之蓄,曰不足;无六年之蓄,曰急;无三年之蓄,曰国非其国也。
“黄籍” “白籍”
“土断”
“大索貌阅”,重新核定户籍。唐承隋制,管理更严,户籍三年一造。
户籍分为主户(拥有土地、缴纳赋税的税户)与客户(没有土地的佃户)
按职业定户籍,如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统称“诸色户计”,一旦 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以职业定户籍,分民籍、军籍、匠籍等。 以里甲制为基础,制造户籍册, 称“黄册” 黄册和鱼鳞图册互为补充
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特点:①汉承秦制
②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
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③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
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④政府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影响:①它的实行标志着我国古代完整的
赋税制度正式形成; ②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提供稳定的兵源 ③强化了对人民的控制;
七、元朝: 诸色户计、户籍世袭
元朝的户口类型复杂,按照职业分为军户、民户、匠户、站户等, 统称为“诸色户计”,一旦定籍,世代相袭,不得变动。
民族 蒙古人 色目人
汉人 南人
户别
军户、站户、猎户、蒙古户
军户、畏吾儿户、答失蛮户、也里可温
医户、匠户、酒户、丝绵户、姜户、阴阳户、礼乐户、僧 户、道户、盐户、军户、站户、猎户、儒户、河西户、契 丹户、舶商户、淘金户、女真户……等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管理课件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管理课件

演变:随着国家的统一和 战争的频繁,户籍制度逐 渐完善,成为国家管理的
重要手段
影响:户籍制度对古代社 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 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
秦汉时期的户籍制度
起源:秦朝时期,为了加 强中央集权,实行严格的
户籍制度
演变:汉朝时期,户籍制 度进一步完善,实行
“户”、“口”、“田”、 “赋”等制度
加强国家治理
户籍制度有助于国家掌握人口数量和分布情况,便于管理 户籍制度有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保障国家财政收入
户籍制度有助于国家控制人口流动,维护社会秩序 户籍制度有助于国家选拔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
第三章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 弊端与改革
户籍制度的弊端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特点:以家庭为单位,实 行严格的户籍登记和管理
影响:对后世的户籍制度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 了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基

第二章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对 社会管理的影响
维护社会稳定
户籍制度有助于政 府掌握人口数量和
分布,便于管理
户籍制度可以保障 社会秩序,维护社
会稳定
户籍制度可以防止 人口流动,减少社
会动荡
添加 标题
户籍制度限制了人口流 户籍制度导致了城乡差 户籍制度限制了教育资 户籍制度限制了医疗资 户籍制度限制了就业机
动,不利于经济发展和 距的扩大,不利于城乡 源的分配,不利于教育 源的分配,不利于医疗 会的分配,不利于就业
社会进步
一体化发展
公平
资源的合理利用
公平和社会稳定
历代改革与尝试
秦朝:实行严格的户籍制度,但缺乏有效的管理措施 汉朝:实行“户数”制度,加强对户籍的管理 唐朝:实行“户等”制度,根据户等征收赋税 宋朝:实行“保甲制”,加强对户籍的管理和监督 明朝:实行“里甲制”,加强对户籍的管理和监督 清朝:实行“保甲制”,加强对户籍的管理和监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4.作用: ①为民众提供了一定的生活保障,以保证 人口的繁衍和正常生产活动的进行;②客 观上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巩固统治。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基层社会治理
特点:①自我管理与相互监督(联保连坐);
②地方自治色彩鲜明;③宗法关系扮演了重
要角色;④官员治理与士绅管理相结合。
作用:有效治理了基层地方,保证了赋役征发, 稳定了基层社会秩序,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基层经 济发展。
济社会的闭塞性和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经
济的进一步发展。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清人陆世仪说:“治一国,必自治一乡始; 治一乡,必自五家为比、十家为联始。”
——《保甲书·广存》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第13课 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何为户籍制度? 户籍制度是专制王权对编户齐民进行控制的最重要 手段,户籍制度的核心是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户 籍制度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登记制度,二是 管理制度。户籍制度指通过各级权力机构对其所辖 范围内的户口进行调查、登记、申报,并按一定原 则进行立户、分类、划等和编制。它是统治者征调 赋役、落实行政管理、执行法律的主要依据,也是 国家实行道德教化、经济剥削、人身控制的重要途 径。
宋代:“田制不立”、“不抑兼并”,使客户增 多;原有户籍制度影响国家的赋税收入;客户缺 乏有效管控对社会安定带来影响。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中国古代户籍 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①户籍制度历史悠久,不断发展完善;②户籍 制度与赋役、行政管理制度、社会治安相结合;
③对人口流动控制严格;④带有宗法伦理色彩; ⑤等级特权色彩浓厚。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户籍制度的影响
加强了对民众的控制,是专制政府治理百姓
的有力武器;便于充分合理地征发赋役,汲取社
会资源为国家服务;有利于强化基层管理,维护
社会治安和宗法等级制度;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当
时社会经济发展; 但是户籍制度将百姓的活
动严格限定在有限的范围内,加深了传统小农经
寡孤独废疾):如尊老养老(鸠杖)、养病坊、
福田院、众济院、养济院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3.特点: ①国家立法保障并设专门机构予以实施;②国 家救济和民间救济相结合;(宗族救助、慈善 组织)③针对不同对象采取不同救济措施;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抚政策(古代社会保障政策) 1.原因:
①经济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②自然原因:自然灾害频发,恶化人民处境,往 往成为奴隶和农民起义的导火线。③政治原因: 历代统治者不得不采取一些救济措施以图收买人 心、缓和人民的反抗情绪。④文化因素:儒家的 民本观念、仁爱思想的影响。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2.措施:
①仓储制度:如官仓(常平仓)、义仓②灾荒赈
济:如疏导安置流民、赈谷、赈工③赋税蠲免:
减免赋税,减免徭役④医药卫生:发放药品和医
疗指导书籍,提供免费医疗⑤养济制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抚恤鳏
时期
具体史实
战国
“伍”、无论男女

分类登记制度(民籍、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主管官员(中央:丞相;地方:专职人员) 登记内容、定期人口调查
西晋
重建户籍,“黄籍”
东晋
“黄籍”(南方土著)、“白籍”(北方移民)
东晋后期至南朝 “土断”(白籍土著化)

输籍法(重新核定户籍)

管理更严、三年一造、“刮户”
在甲骨文中“八日辛亥允,灾伐二千六百五十人”, “以人八千,在驭”等数字比比皆是。《尚书·多 士》篇说:“惟殷先人,有册有典。”
据《周礼·秋官·司民》记载:“司民掌登万民之 数,自生齿以上,皆书于版,辩其国中,与其都鄙, 及其郊野。异其男女,岁登下其死生。及三年大比, 以万民之数诏司寇。司寇及孟冬祀司民之日,献其 数于王。王拜受之,登于天府。”
人教统编版历史《中国古代的户籍制 度与社 会治理 》ppt完 美版1
“乡里制度” 乡里制度,是指中国古代县以下的各级基层行
政区划的制度,具有宗法性与行政性的高度整合。 历代乡里制度都是以对全体乡村居民进行什伍编制 为起点,以“什伍相保”、“什伍连坐”为基本组 织原则的,拥有按比户口、宣布教化、督催赋税、 摊派力役、维持治安、兼理司法的职权,被称为 “治民之基”(《周书·苏绰传》)。

主户(税户)、客户(佃户)

职业划分户籍(诸色户计)、户籍世袭不得变动

职业划分户籍、黄册、户贴制度

基本沿袭明朝、管理相对松弛、康熙及后户籍永 停编审只登记人口数量
思考活动: (1)结合教材和材料,东晋和宋朝户籍变化背后 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东晋:当时南方远远落后于北方,南渡的北方大 族(东晋政权的支柱)看不起南方,不愿泯灭南 北界限;东晋为招募流民进行生产,对侨人给予 免除赋役之优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