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合集下载

洗衣粉生产技术

洗衣粉生产技术

一、合成洗衣粉是粉状(或颗粒状)洗涤剂,是生活中合成洗涤剂最常见的一种。

这种洗涤剂是用表面活性与助剂配成粘稠的料浆,然后用喷雾干燥方法和附聚成型方法制造的一种混合物。

洗衣粉是由多种化学成分组成的,起主要作用的是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共聚物等。

各种化学物质相互促进,相互弥补,使洗涤去污效果更为理想。

这些表面活性剂也可直接用来作为洗涤剂使用,但是洗涤去污效果并不十分理想,而且成本较高。

因此,配制洗衣粉时还要加入一些助洗剂和辅助剂,使洗衣粉性能更完善,贮存、使用都比较方便。

洗衣粉通用的助剂可分为无机盐和有机物两大类。

无机盐助剂 (1)磷酸盐。

有正磷酸钠、磷酸氢二钠、磷酸二氢钠及三聚酸钠,洗衣粉中应用较普遍的是三聚磷酸钠。

三聚磷酸钠中多价的金属离子具有较强的螯合能力,能将不溶解的多价金属阳离子络合,变成可溶性的复合离子,如可将水中的钙、镁离子螯合,使它们不致沉积到织物上去,大提高了洗涤剂活性物的洗涤效能。

三聚磷酸钠还对微细的无机粒子或脂肪微滴具有分散、乳化、胶溶作用,可以提高污垢的悬浮能力,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从而提高了洗涤剂的洗净作用。

由于三聚磷酸钠含6个结晶水,不易吸收水分,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与颗粒度,使成品干爽,便于包装,不致产生粉尘、吸潮、粘结等不良现象。

(2)硅酸钠。

与其他助剂使用时能起到互相协调的作用。

具有良好的助洗效果。

它对金属的表面上生成一层很薄的保护层,抑制洗衣粉中磷酸盐对洗衣机金属表面的腐蚀。

硅酸钠的水溶液在洗涤过程中对溶液中的污垢和固体微粒具有悬浮、分散和乳化的能力,能防止污垢再沉积到织物上。

硅酸钠水溶液经水解,能产生氢氧基,使溶液保持一定的pH值,这种缓冲作用可节约洗涤剂中表面活性剂的用量。

(3)纯碱。

能将脂肪污垢皂化而将污垢除去,但在洗衣粉中不宜中入过量,以免洗涤时损伤织物。

(4)硫酸钠。

在洗衣粉中是重要的填充剂,可以降低产品价格,也可降低洗涤剂活性物的临界胶束浓度,能在洗衣粉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较低时发挥洗涤作用。

洗衣粉的配方及技术

洗衣粉的配方及技术

我想办一个生产洗衣粉的家庭小作坊,可对洗衣粉的配方和生产技术一无所知,请问能否从生产洗衣粉的所需原料及生产的工艺流程等方面给予指导?谢谢!一、洗洁精新型配方:基本配方:脱脂剂+纳米除油乳化剂+高泡精+增稠粉+防腐剂+水+香精+拉丝粉=洗洁精1、生产0.15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200克+纳米除油乳化剂500克+高泡精800克+拉丝粉3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每百斤成本15.8元,每斤成本0.158元。

用电钻搅拌机生产。

2、生产0.2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200克+纳米除油乳化剂750克+高泡精1000克+拉丝粉3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每百斤成本19.8元,每斤成本0.198元。

用电钻搅拌机生产。

3、生产0.3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350克+纳米除油乳化剂750克+脱脂剂400克+高泡精16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每百斤成本29.75元,每斤成本0.2975元。

用电钻搅拌机生产。

4、生产0.4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375克+纳米除油乳化剂750克+脱脂剂1000克+高泡精24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每百斤成本39.35元,每斤成本0.3935元。

用电钻搅拌机生产。

5、生产0.5元一斤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400克+纳米除油乳化剂750克+脱脂剂1600克+高泡精35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每百斤成本50.93元,每斤成本0.5093元。

用电钻搅拌机生产。

6、生产0.6元一斤的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400克+纳米除油乳化剂750克+脱脂剂2500克+高泡精41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每百斤成本60.47元,每斤成本0.6047元。

用电钻搅拌机生产。

7、生产0.7元一斤的配方:每百斤用量:全透明增稠粉400克+纳米除油乳化剂750克+脱脂剂3200克+高泡精4800克+拉丝粉20克+防腐剂10克+香精5克。

洗衣粉的工艺流程

洗衣粉的工艺流程

洗衣粉采用阴离子 表面活性剂及多种 强效助剂相配制, 去污效果优良,泡 沫适中,洗涤污物 迅速,不受硬水影 响,并且适宜各种 衣料和衣物的洗涤 ,洗后洁白,鲜艳 。
原料
1、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去污力强,产生泡 沫的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其分子式为 Cl2H25—OSO3Na,是国产的所有洗衣粉的主 要去污原料,也可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代替 。2、三聚磷酸钠:一种环状结构的无机盐, 具有去污能力。
3、纯碱:也叫块碱,化学名碳酸钠,是一种 碱性的去污剂。
4、芝硝:也叫无明粉,化学名硫酸钠。
洗衣粉的主要原料
原料处理注意事项
1、原料若有结块现象,可用工具敲碎后再过 筛。 2、所有原料均为工业原料,一至六级均可。 3、筛子用了以后要用水冲洗干净,晾干或晒 干。否则,碱性盐潮后易堵塞筛孔。 4、包装之前通过10—20目筛孔的大颗粒可积 聚到一定数量再弄碎先粒。 5、原料的配比可根据具体情况匀许有所变动 ,但幅度不能太大。
2、全部固体粉料一起混均匀 后,再将水用喷雾的方式喷入 粉料内(可用农用喷雾器喷水 ,水量应视原料干湿度适量加 入),边喷水边掺和,使水均 匀地浸润到粉料内。
3、加水以后就进行造粒可制简 易手摇式造粒器,颗粒的大小与 水量的多少、造粒器所转圈数成 正比,可根据需要进行控制。4 、干燥至一定湿度(一般允许含 水量为小于或等于15%)再通过 10—20目筛,过筛后的颗粒即可 进行包装为成品出售。
3、如需加白洗衣粉,可将增白剂加入1/1000左右, 也可随水一起喷入粉料内。
4、如需加酶洗衣粉,可将羧甲基纤维素用水调开后 ,随水一起喷入至粉料内,用量为1/100左右。 5、如需香型洗衣粉,可交香精(一般用柠檬香精) 适量随水一起喷入,一般用量为2/1000左右,可根据 需要自行调节。

洗衣粉生产工艺流程

洗衣粉生产工艺流程

洗衣粉生产工艺流程洗衣粉是人们生活中必需的商品,因此洗衣粉的生产工艺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全面介绍一些洗衣粉生产的工艺流程,以及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关键因素。

1. 原材料准备洗衣粉的生产原材料包括碳酸钠、磷酸盐、发泡剂、蓖麻油、酸敏感剂、增白剂等。

这些原材料必须经过科学的筛选和质量检测,以确保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

2. 配料混合将基础原材料并入混合桶,均匀搅拌,使之充分混合。

并根据产品的配方,逐步加入需要的各种辅助原材料。

3. 研磨处理在混合好配料的前提下,实行研磨处理,以确保原料的颗粒度大致均匀,节省后续工艺流程中的能源和时间。

4. 湿混在洗衣粉生产过程中,需要添加适量的水,以便其适应生产后期更高效更经济的形态。

湿混时,温度控制在适当温度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来说,越高的温度,浆料就越容易流动,但是温度过高会导致组份之间的物理、化学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洗衣粉的品质。

湿混过程完成后,将材料放置在干燥机中进行干燥。

5. 粉碎在湿混后的产品,需要进行粉碎,以达到理想的颗粒大小。

通常选择采用气流破碎机进行研磨,产生的粉尘和溶剂蒸发后,会采用空气除尘法来进行清除。

6. 烘干洗衣粉在烘干过程中,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进行干燥,通常会在150℃左右的气温下进行烘干。

在此过程中,需要掌握恰当的干燥时间,以免产品变形或产生不可逆反应。

7. 包装烘干后的产品被输送到洗衣粉包装线上进行包装,将产品分装到塑料袋中。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确保洗衣粉的密封和包装质量,以确保产品不会受到外界污染或水分影响。

8. 质量检测生产过程结束后,经过质量检测,以及耐水等其他条件的测试,保证洗衣粉的性能符合标准,以免对消费者的卫生产生不良影响。

除了生产过程中的上述步骤外,左右洗衣粉的质量和服务额外的因素还包括,生产设备的高效性、自动化程度、人员的质量管理、技术水平等。

在洗衣粉行业,不断改进设施和技术,提高洗衣粉的质量和效率,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和竞争的重要战略。

洗衣粉生产工艺流程

洗衣粉生产工艺流程

洗衣粉生产工艺流程1.原料准备洗衣粉的主要原料包括表面活性剂、添加剂、辅助剂和填充剂。

这些原料按照一定的配比进行准备。

2.表面活性剂的制备表面活性剂是洗衣粉中的关键成分,有助于清洁衣物。

一般情况下,表面活性剂是通过化学反应制备的。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和反应条件。

3.添加剂和辅助剂的调配添加剂和辅助剂可以提高洗衣粉的清洁效果和稳定性。

这些物质一般是通过混合、溶解或悬浮来调配。

在调配过程中,需要根据配比要求准确称取原料。

4.填充剂的制备填充剂用来增加洗衣粉的体积和重量,降低成本。

常见的填充剂有碳酸钠、碳酸钙等。

填充剂一般是通过粉碎和筛分来制备。

5.配料和混合在这一步骤中,将准备好的原料和填充剂分别按照一定的配比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

混合的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调整,以确保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6.粉碎和筛分将混合好的物料进行粉碎和筛分,使得颗粒大小均匀。

粉碎和筛分的设备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一般有球磨机、气流粉碎机等。

7.干燥经过粉碎和筛分的洗衣粉需要进行干燥,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干燥的方法有自然晾干、高温烘干等。

8.包装经过干燥的洗衣粉需要进行包装,一般使用塑料袋、纸袋或盒装。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确保包装的密封性和防潮性。

9.质检和检验包装好的洗衣粉需要进行质检和检验,以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质检和检验的项目包括外观、溶解性、清洁效果等。

10.成品入库经过质检合格的洗衣粉可以入库,待销售或使用。

以上便是洗衣粉生产工艺流程的主要步骤。

整个流程需要严格控制各个环节的操作和原料配比,以确保生产出高质量的洗衣粉产品。

洗衣粉配方和生产工艺

洗衣粉配方和生产工艺

➢ 住宅用洗涤剂
此类洗涤剂往往是碱性旳,表面活性剂含量 不高。不要求有泡沫,但一般加入相当量旳有机 溶剂(可溶解油脂)
主剂:表面活性剂
助剂
络合剂、离子互换剂 漂白剂
抗污垢在沉积剂
荧光增白剂 酶
抗静电剂和柔软剂
稳泡剂和抑泡剂 其他助剂
➢选用原则
➢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广泛使用 ②脂肪醇硫酸钠(AS) :对硬水敏感,欧洲 ③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液体洗涤剂
组分
欧洲
亚洲
LAS
7
26 15
25
AOS
10
2
AES
3
2
AS
7
肥皂
24
3
非离子 8
67
3.5
聚乙二醇
2
2
过硼酸钠 16 5
组分 欧洲
亚洲
TAED 4
硫酸钠 4
12
4
硅酸钠 5
13
5
碳酸钾
10
碳酸钠 14
5
10
4A沸石 28
20
20
添加剂 8
4
适量
4 15 5 22 适量 适量
组分



组分



LAS
14
脂肪醇硫酸酸
2
脂肪醇硫醚酸钠
2
脂肪醇聚氧乙烯 醚n=7
皂基
3
STPP
16
硅酸钠(模数2.4) 7
碳酸钠
12
10
CMC-Na
1
1
1
2
过硼酸钠
15
2
过碳酸钠

洗衣粉的生产方法

洗衣粉的生产方法

洗衣粉的生产方法一、性能简介:产品属高级浓缩型合成洗衣粉,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多种强效助剂相配制,去污效果优良,泡沫适中,洗涤污物迅速,不受硬水影响,并且适宜各种衣料和衣物的洗涤,洗后洁白,鲜艳。

二、原料科介:1、十二烷基硫酸钠是一种去污力强,产生泡沫的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其分子式为Cl2H25—OSO3Na,是国产的所有洗衣粉的主要去污原料,也可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代替。

2、三聚磷酸钠:一种环状结构的无机盐,具有去污能力。

3、纯碱:也叫块碱,化学名碳酸钠,是一种碱性的去污剂。

4、芝硝:也叫无明粉,化学名硫酸钠。

三、原料处理注意事项:1、原料若有结块现象,可用工具敲碎后再过筛。

2、所有原料均为工业原料,一至六级均可。

3、筛子用了以后要用水冲洗干净,晾干或晒干。

否则,碱性盐潮后易堵塞筛孔。

4、包装之前通过10—20目筛孔的大颗粒可积聚到一定数量再弄碎先粒。

5、原料的配比可根据具体情况匀许有所变动,但幅度不能太大。

四、原料的配比(千克):十二烷基硫酸钠4,元明粉50,三聚磷酸钠6,一般用水1015,纯碱25。

五、生产工艺:1、根据每一次所设计的产量,按照原料配比,称出各种原料的量,先将十二烷基硫酸钠与三聚磷酸钠分别过筛后置于一容器内,或者置于干净的水泥地板上混合均匀(筛子的筛孔以10—20目为宜一般纱门纱窗上的纱网就可以,可用木框一平方米左右的筛子,容器视设计生产规模的大小,可用脚盆、水缸、水泥或其它容器)。

再将纯碱过筛与前混合粉料一起混匀,最后将元明粉过筛后一起混合至均匀。

2、全部固体粉料一起混均匀后,再将水用喷雾的方式喷入粉料内(可用农用喷雾器喷水,水量应视原料干湿度适量加入),边喷水边掺和,使水均匀地浸润到粉料内。

3、加水以后就进行造粒可制简易手摇式造粒器,颗粒的大小与水量的多少、造粒器所转圈数成正比,可根据需要进行控制。

4、干燥至一定湿度(一般允许含水量为小于或等于15%)再通过10—20目筛,过筛后的颗粒即可进行包装为成品出售。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一、引言洗衣粉是家庭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清洁产品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和异味,使衣物焕然一新。

本文将介绍洗衣粉的配方和生产工艺,帮助读者了解洗衣粉的生产过程和制作方法。

二、洗衣粉的配方洗衣粉的配方中通常包含表面活性剂、助剂、添加剂等多种成分,这些成分起着不同的作用,共同完成洗净衣物的任务。

1. 表面活性剂•有机表面活性剂: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石油磺酸钠等。

•无机表面活性剂:如硫酸二乙酯、磷酸三乙酯等。

表面活性剂是洗衣粉中最主要的成分,它能够降低水与油之间的表面张力,使油污和污渍分散在水中,起到清洁的作用。

2. 助剂•缓蚀剂:如亚硝酸盐、亚硝酸钠等。

•漂白剂:如过硫酸钾、过硫酸钠等。

•pH调节剂:如碳酸钠、碱性盐等。

助剂能够提高洗衣粉的清洁效果,并对衣物有漂白和柔软处理的作用。

3. 添加剂•香料:如芳香剂、香精等。

•颜料:如颜料粉末等。

添加剂主要用于美化洗衣粉的外观和气味。

三、洗衣粉的生产工艺1. 原料准备首先,根据洗衣粉的配方,准备好所需要的原料。

各种成分的比例需要根据洗衣粉的品种和规格来确定。

2. 混合制备将所需的固体原料按照一定比例称取出来,然后放入混合机中进行混合。

混合的时间和速度需要根据原料的不同情况来调整。

3. 湿法制备将混合好的固体原料与液体原料混合,形成湿糊状,然后通过混合机进行均匀搅拌。

在此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逐步加入各种助剂和添加剂。

4. 粉碎和筛分将搅拌好的湿糊状物料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大小均匀。

然后,将粉碎后的物料通过筛网,去除不符合规格的颗粒。

5. 干燥将筛分好的物料进行干燥处理,通常采用喷雾干燥或流化床干燥的方法。

干燥后,洗衣粉的水分含量得以控制在适当的范围。

6. 包装和质检将经过干燥的洗衣粉进行包装,通常使用塑料袋或纸箱进行包装。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进行质检,确保洗衣粉的质量符合标准。

四、注意事项在洗衣粉的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配方比例要准确,遵守相关标准和法规。

洗衣粉配方如下

洗衣粉配方如下

洗衣粉配方如下:过碳酸钠12.5碳酸钠16.4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4.1线性烷基苯磺酸盐9.0沸石MAP(无水)37.7丙稀/马来酸共聚物 4.0强碱硅酸钠0.6SCMC 0.8荧光增白剂0.3脂肪酸盐2.5水份(标称的)12.2无磷洗衣粉的生产配方洗衣粉, 配方, 无磷, 生产洗衣粉, 配方, 无磷, 生产一、原材料性能作用1、烷基酚醚(Tx-10):白色,粘稠液体,是生产高档、增白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9%,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可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质量鉴别方法:看颜色,应是白色或淡黄色;主要看浓度和泡沫浓度。

购买者,用手指粘一小点,在水里反复运动几次,看是否泡沫多。

它与洗衣粉泡沫比较,前者为后者的10倍。

2、月桂酸二乙醇酰胺(6501):淡黄色,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

主要起泡沫作用,泡沫稳定性比较好,同时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质量鉴别方法同1。

3、十二烷基苯磺酸:浓黄色偏黑,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起膨化作用,也除油污。

洗衣粉的体积大小和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但千万注意一定要含量98%,有含量40%-60%不能膨化,泡沫少,生产的洗衣粉湿度大。

质量鉴别方法同1.特点:放在手心上发热。

4、三聚磷酸钠:白色细小颗粒,含量90%,微毒。

主要决定洗衣粉的存放时间,防止洗衣粉结团。

增加用量可使洗衣粉保存时间延长,分解油污增强。

5、纯碱:即无水碳酸钠,为白色粉末,含75%-95%,在洗衣粉中主要去污。

一般用工业纯碱,本品易吸潮,应注意防潮,剩余部分应用塑料封好。

质量鉴别:发热烧手比较好。

6、元明粉:即无水硫酸钠,白色,粉状,此品是一种助洗剂,在洗衣粉中主要是一种填充料。

调节洗衣粉成本高低在于它的多少。

7、甲基纤维素(CMC):淡黄色,粉状,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抗沉淀,可将油污从物体分离于水中,起悬浮作用。

洗衣粉生产工艺

洗衣粉生产工艺

(3)成品的包装
过筛后的基粉进入基粉仓,经过电子皮带秤或失重秤计量后传送到 总料输送机,其他辅料和小料按基粉的一定比例称量后也送到总料 输送机,然后全部的粉料进入后配混合器,与雾化后的非离子表面 活性剂和香精等充分混合,得到的成品粉去包装。此工段的重点一 是粉体料的连续准确计量,二是粉液的充分混合。从混合器出来的 成品粉经过输送皮带到达成品粉仓,然后用包装机包装成小袋或大 袋运至成品仓库。 热敏性助剂:如香精、漂白剂、柔软剂、酶制剂等。一般是在洗衣 粉冷却分离后加入或通过特定的后配料装置掺配进去。
(5)筛分
即将不合要求的大小颗粒分去,以得到同一颗粒度的均匀产品。大 颗粒经磨细后再加入产品里,细粉可以回到加料系统。
(6)后配料与包装 某些原料如酶制剂、漂白剂、香精、杀菌剂等对温度、湿度敏感, 当温度过高时,易失活和变性,因此一般在后配料中加入。
三、喷雾干燥和附聚成型法的对比
1、喷雾干燥
优点: 洗衣粉产量大,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外观及溶解性好。
缺点: 产品为空心颗粒,密度小,为包装运输增加负担。加大量 的填充剂保持产品的流动性(20%~30%),热能消耗大、 工序繁多、设备庞杂、生产成本较高,需处理大量的尾气, 浆料黏度限制配方的改进和工人劳动强度大。 2、附聚成型 优点: 产品为实心颗粒,密度大。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用量大于8%, 总活性物15~30%,减少了芒硝的用量,可增加功能性助剂的 用量,耗能低、投资少、能生产多种类型产品。 缺点: 产品溶解性差,流动性稍差,对原料要求严格。特别是对固、 液要求有一定的比例。
喷 雾 干 燥 塔
2、类型(根据热空气与浆料接触方式)
(1)顺流式 特点:气液的接触时间短,塔身较低,产量较大。适合热敏 性物料干燥,但是产品密度小,而且细粉多,热能利用低。 (2)逆流式 特点:由于逆流干燥中热气体在与仍然潮湿的液滴接触后才 离开塔顶,排出的尾气温度较低,气液两相的温差较大,因 此逆流干燥的热效率较顺流干燥高。(多用此法)

合成洗衣粉配方及生产技术

合成洗衣粉配方及生产技术

洗衣粉质量标准
①感观指标要求颗粒度呈均匀颗粒,不大于20目不小 感观指标要求颗粒度呈均匀颗粒,不大于 目不小 目者应占75%以上;色泽白或微黄,除洗涤剂固 以上; 于80目者应占 目者应占 以上 色泽白或微黄, 有气味外无味。 有气味外无味。 ②理化指标要求活性物不少于15%,不皂化物按 理化指标要求活性物不少于 ,不皂化物按100% 活性物计不大于2- (脂肪醇类产品可为5%), 活性物计不大于 -3%(脂肪醇类产品可为 ), PH值在 -10.5;沉淀杂质小于 值在6.6- 值在 ;沉淀杂质小于0.1%;泡沫度在当 ; 时为180-190mm,3分钟为 分钟为170-180mm;磷酸盐 时为 - , 分钟为 - ; 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不小于1- 含量以五氧化二磷计不小于 -10%(聚磷酸盐一物质 ( 含量16- );去污力用瓶式去污测定法测定 含量 -30%);去污力用瓶式去污测定法测定,去 );去污力用瓶式去污测定法测定, 污值在32- 范围内; 污值在 -40%范围内;再沉淀值约在 -90%;润 范围内 再沉淀值约在70- ; 湿力在6- 秒或 秒或15- 秒 视用途而定。 湿力在 -10秒或 -40秒,视用途而定。
配方2
洗衣粉: 洗衣粉: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三聚磷酸钠 偏硅酸钠 羧甲基纤维素(CMC) 羧甲基纤维素 纯碱 小苏打 水 配料: 配料: 磨碎洗衣粉 过硼酸钠 18份 份 15份 份 15份 份 2份 份 28份 28份 20份 份 2份 份
90份 份 10份 份
配方2生产工艺
①将苏打粉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 ②再加入碳酸钠、偏硅酸钠和三聚磷酸钠混和 再加入碳酸钠、 ③再喷入水,使各成分完全拌和,即倾出,置 再喷入水,使各成分完全拌和,即倾出, 于桌面纸上,搁置一天, 于桌面纸上,搁置一天,待其老化 ④然後送入磨机磨碎(研磨) 然後送入磨机磨碎(研磨) ⑤在磨碎的洗衣粉中,加入过硼酸钠,搅混, 在磨碎的洗衣粉中,加入过硼酸钠,搅混, 过筛、包装。 过筛、包装。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培训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培训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培训一、背景介绍在当代社会,洗衣粉作为一种常见的日用品,被广泛应用于家庭和商业领域。

洗衣粉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因此,掌握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是一项重要的技能。

二、洗衣粉配方下面是一种常见的洗衣粉配方: - 70%表面活性剂 - 10%填充剂 - 7%发泡剂 - 6%除垢剂 - 4%螯合剂 - 3%增白剂以上配方只是一个示例,实际的洗衣粉配方可能会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市场情况进行调整。

在制定洗衣粉配方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清洁性能:洗衣粉主要功能是清洗衣物,配方中的表面活性剂和除垢剂是关键组成部分。

2. 泡沫产生:发泡剂的添加可以增加洗衣过程中的泡沫,增加洗涤效果和用户体验。

3. 填充剂:填充剂的添加可以增加洗衣粉的体积,降低成本。

4. 环保性:螯合剂和增白剂的添加可以改善洗衣粉的环保性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三、生产工艺洗衣粉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原料准备将所需的原料按照配方比例准备好。

2. 混合将配方中的各种原料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均匀。

这一步骤可以采用机械搅拌的方式来进行。

3. 粉碎将混合好的原料进行粉碎处理,以保证粒度的均匀性。

4. 压制使用压制机将粉碎后的原料进行压制成洗衣粉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造型设计。

5. 烘干将压制好的洗衣粉放入烘干设备中进行烘干处理,以去除水分,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6. 包装经过烘干后的洗衣粉可以进行包装,常见的包装形式包括塑料袋、塑料桶等。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质量控制。

四、产品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洗衣粉的质量,一些关键参数需要进行控制和检测: - 表面活性剂含量:通过化学分析方法确定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以保证洗涤效果。

- 发泡性能:使用标准方法进行泡沫测试,以保证洗衣粉的发泡性能。

- 清洁性能:通过洗衣机或手工洗涤试验来评估洗衣粉的清洁效果。

- 环保性能:对洗衣粉中的环保成分进行检测,确保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23 洗衣粉生产工艺

23 洗衣粉生产工艺

喷 雾 干 燥 塔
2、类型(根据热空气与浆料接触方式分) 、类型(根据热空气与浆料接触方式分) (1)顺流式 )
特点:气液的接触时间短,塔身较低,产量较大。 特点:气液的接触时间短,塔身较低,产量较大。适合热敏性物料干 燥,但是产品密度小,而且细粉多,热能利用低。 但是产品密度小,而且细粉多,热能利用低。
A:浆料浓度——固体成分含量一般控制为 :浆料浓度 固体成分含量一般 ,相对密度为1.15。 在保证 。 浆料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条件下,总固体含量应尽可能高些, 浆料具有一定流动性的条件下,总固体含量应尽可能高些,以便于干燥时除去的 水分量少、能耗低,喷粉塔的生产能力相应可增大。 水分量少、能耗低,喷粉塔的生产能力相应可增大。 B:投料的顺序(间歇配料) :投料的顺序(间歇配料)
投料原则: 先难溶后易溶;先轻后重;先量少后量多。 投料原则: 先难溶后易溶;先轻后重;先量少后量多。 具体顺序:先加水和单体,当加入到一定量时就升温,至40~50℃,投入 具体顺序:先加水和单体,当加入到一定量时就升温, ℃ 荧光增白剂、 ),控制 荧光增白剂、CMC,升温至 ,升温至50~55℃后投入五钠(水和作用放热),控制 ℃后投入五钠(水和作用放热), 温度在60~65℃,再投入碳酸钠和对甲苯磺酸钠,待以上物料溶解后,最 温度在 ℃ 再投入碳酸钠和对甲苯磺酸钠,待以上物料溶解后, 后加入水玻璃(使颗粒均匀、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和芒硝。此外, 后加入水玻璃(使颗粒均匀、流动性好、不易结块)和芒硝。此外,浆料 配制好后,不但要进行过滤而且还需要脱气,使浆料结构紧密, 配制好后,不但要进行过滤而且还需要脱气,使浆料结构紧密,有利于提 高产品的视密度。脱气后的浆料应送入老化罐内停留30~40分钟以待五钠 高产品的视密度。脱气后的浆料应送入老化罐内停留 分钟以待五钠 形成结晶水合物,改善干燥后的成品粉的流动性和抗压性。 形成结晶水合物,改善干燥后的成品粉的流动性和抗压性。

洗衣粉 收集的资料

洗衣粉 收集的资料

合成洗衣粉是合成洗涤剂中最主要的一种,产量占合成洗涤总产量的70-90%。

其性能优良,使用方便,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1、三种常用洗衣粉的配方及生产,这三组配方,任选一组按重量百分比配好混合,用塑料袋分别包装好,即为简易配制的合成洗衣粉,可以销售了。

其各组的配比如下:配方一:烷基芳基磺酸钠11%,磷酸三钠40%,硅酸钠5%,硫酸钠35%,羧基甲纤维素1%,牛油脂肪酸硫酸钠8%,荧光剂0.03%。

配方二:烷基芳基碘酸钠19%,磷酸三钠40%,硅酸钠5%,硫酸35%,羧基甲基纤维素1%,荧光剂0.03%。

配方三:烷基芳基磺酸钠30%,硅酸钠25%,硫酸钠20%,六偏磷酸钠25%。

2、从以上三种常用洗衣粉的配方可以看出,合成洗衣粉的主要原料是表面活性剂,加入不同的助剂后,即可生产出性能不同的各种洗衣粉。

因此,有必要介绍一下生产洗衣粉所用的各种原料的性能,以便选择合适的配合比例,生产具备所要求的性能和质量标准的不同类型的洗衣粉。

洗衣粉所使用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有烷基苯磺酸钠、烷基磺酸钠、脂肪醇硫酸钠等;助洗剂有三聚磷酸钠、硅酸钠、纯碱、硫酸钠、硼砂、羧基甲基纤维素、泡沫促进剂,泡沫稳定剂、荧光增白剂、酶制剂、香料与色素等。

(1)烷基苯磺酸钠是洗衣粉的主要成分,性能比较全面,用它制成的洗衣粉,成品色泽、流动性及在水中的泡沫、乳化、润湿、去污能力都比较好。

目前生产的有精烷基苯,质量较好;粗烷基苯,质量较差;脱油烷基苯,质量居中。

一般洗衣粉都选用精烷基苯。

(2)烷基磺酸钠在碱性、中性、弱酸性能均能使用,在硬水中有良好的润湿、乳化、分散、起泡和去污能力,缺点是制成的洗衣粉去污力的携污力较肥皂差一些。

(3)三聚磷酸钠也称为“五钠”,是洗衣粉中的最重要的助洗剂,用量有时比表面活性剂还大;它具有惊人的分散、胶溶作用,能提高污垢的悬浮能力,防止污泊再沉积到织物上;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利于除去衣物上的酸性污垢;它的吸湿性较小,可使洗衣粉保持良好的流动性与颗粒度,对防止洗衣粉吸潮、结块有很大作用。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课件(PPT51张)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课件(PPT51张)

10
10 20 适量 余量
5
22 适量 适量 余量
洗衣粉的主流生产工艺
顺流式 喷雾干燥法 逆流式 附聚成型法
喷雾干燥法
顺流式:雾状料浆与热风一起从塔顶顺流旋转流下,料浆 干燥成为粉状。其特点为: 一、料浆与高温空气迅速接触,水分蒸发快,形成的颗粒 皮壳很薄,容易破碎,细粉多,表观密度小; 二、由于料浆与空气迅速接触,水分蒸发快,防止了液滴 温度的迅速上升,因此适合处理热敏性物质,如脂肪醇硫 酸盐 三、由于物料在塔内停留时间短,塔身较低,产量较大 四、此法干燥条件适度,对处理有机物含量高的高泡洗衣 粉有利
其他助剂
1、硫酸钠:廉价填料,20-45%,可降低CMC,有利去污, 提高料浆比重,调节产品表观密度,改善流动性,防结块 2、碳酸钠:维持洗涤液碱性,PH不因酸性污垢降低,可 中和酸性污垢,但刺激性强,能与钙镁离子作用生成沉淀, 用量8-12% 3、硅酸钠:模数1.6-2.4,PH值缓冲,保持洗涤液弱碱性, 利于除垢。水解产生的胶体溶液对固体污垢颗粒有分散作用, 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并能增加洗衣粉颗粒的机械强度,流动 性和均匀性 4、增溶剂:对甲苯磺酸钠或二甲苯磺酸钠,增加表面活性剂溶 解度,从而能降低料浆黏度,提高浆料中固含量,增加了生产 能力,节省能耗,并能改善产品流动性,减少结块
3.4 合成洗涤剂
学习要点
1、洗衣粉的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 2、掌握洗衣粉的典型生产工艺
3、高塔喷雾法和附聚成型法的特点及对比
4、合成洗涤剂的质量标准和发展趋势
3.4.1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品种
① 合成洗衣粉 ② 液体洗涤剂 ③ 浆状洗涤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④ 餐具洗涤剂
⑤ 住宅用洗涤剂
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品种

洗衣粉生产工艺流程

洗衣粉生产工艺流程

洗衣粉生产工艺流程原材料性能及作用1、烷基酚醚(Tx-10):白色,粘稠液体,是生产高档、增白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9%,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可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质量鉴别方法:看颜色,应是白色或淡黄色;主要看浓度和泡沫浓度。

购买者,用手指粘一小点,在水里反复运动几次,看是否泡沫多。

它与洗衣粉泡沫比较,前者为后者的10倍。

2、月桂酸二乙醇酰胺(6501):淡黄色,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

主要起泡沫作用,泡沫稳定性比较好,同时去除油性污,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质量鉴别方法同1。

3、十二烷基苯磺酸:浓黄色偏黑,粘稠液体,是生产各种普通洗衣粉的一种表面活性剂,含量98%,主要起泡沫作用,同时起膨化作用,也除油污。

洗衣粉的体积大小和泡沫多少取决于使用量。

但千万注意一定要含量98%,有含量40%-60%不能膨化,泡沫少,生产的洗衣粉湿度大。

质量鉴别方法同1,特点:放在手心上发热。

4、三聚磷酸钠:白色细小颗粒,含量90%,微毒。

主要决定洗衣粉的存放时间,防止洗衣粉结团。

增加用量可使洗衣粉保存时间延长,分解油污增强。

5、纯碱:即无水碳酸钠,为白色粉末,含75%-95%,在洗衣粉中主要去污。

一般用工业纯碱,本品易吸潮,应注意防潮,剩余部分应用塑料封好。

质量鉴别:发热烧手比较好。

6、元明粉:即无水硫酸钠,白色、粉状,此品是一种助洗剂,在洗衣粉中主要是一种填充料。

调节洗衣粉成本高低在于它的多少。

7、甲基纤维素(CMC):淡黄色,粉状,在洗衣粉中的作用是抗沉淀,可将油污从物体分离于水中,起悬浮作用。

质量鉴别方法:经水溶化有粘连滑感。

甲基纤维素有2种形状:粉状和须状,一般用粉状最好。

8、碱性蛋白酶:为粒状产品。

洗衣粉中加入酶制剂,可加速分解衣物中的油污。

它有多种颜色:绿色、翠绿、蓝色等。

加酶的洗衣粉不好保管,易失效,一般可不加。

加酶洗衣粉应选用比较好的塑料袋,密封性要好,防止气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喷雾干燥法
逆流式:雾状料浆从塔顶顺流流下,而热风沿塔壁以旋转 状态由下向上经过塔顶,从旋风分离器排出,料浆干燥成 为粉状落下。其特点为: 一、形成的颗粒比较硬,表观密度较小; 二、通过改变热风送入量和旋转程度,改变浆料液滴的停 留时间,易于获得干燥度适宜的、含有适量水分的颗粒 三、由于逆流干燥中,干燥成品与高温热风相遇,故不宜 处理受热易变质的物料,如酶、脂肪醇硫酸盐等料浆的干 燥。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几种典型的高密度浓缩粉配方
组分
欧洲
亚洲
LAS
7
26 15
25
AOS
10
2
AES
3
2
AS
7
肥皂
24
3
非离子 8
67
3.5
聚乙二醇
2
2
过硼酸钠 16 5
组分 欧洲
亚洲
TAED 4
硫酸钠 4
12
4
硅酸钠 5
13
5
碳酸钾
10
碳酸钠 14
5
10
4A沸石 28
20
20
添加剂 8
4
适量
4 15 5 22 适量 适量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喷雾干燥法流程
表面活性剂
配料
过滤
助洗剂
尾气
喷雾干燥
冷却或送风
成品
包装

后加工
香料和酶等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漂白剂
作用:一般洗涤剂不能洗去织物上的一些色素污 垢,为达到合适的清洗效果,需使用漂白剂。漂 白剂能破坏发色系统或者对助色基团产生改性作 用,将其降解到较小单元,使之变成能溶于水或 易从织物上去除的物质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常用漂白剂 一、过碳酸钠:2NaCO3·3H2O 不稳定,需加内稳剂或包敷 二、过硼酸钠:NaBO3·4H2O 低温下漂白效果不佳,需与漂白活化剂一起使用, 如:乙酰基乙二胺(TAED)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络合剂、离子交换剂
三聚磷酸钠(STPP):白色粉末、溶于水,碱性 ,不仅可以软化水,还 能络合污垢中的金属成分,使污垢解体,从而提高洗涤效果。此 外,在洗涤过程中还起到“表面活性”的效果,例如它对污垢中 的蛋白质有溶胀和加溶作用,对脂肪类物质起到促进乳化作用, 对固体微粒有分散作用,防止污垢再沉积,并能保持洗涤液一定 碱性,常用于洗衣粉配方中 焦磷酸钾:易吸湿,不易水解只宜用在液体洗涤剂中,对皮肤刺 激性大,用与重垢型液体洗涤剂、金属洗涤剂、硬表面洗涤剂中 六偏磷酸钠:对皮肤刺激性小,PH约为7,浓度高时可防腐,络合 力好但易吸湿和水解,一般用于工业清洗剂中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常用STPP替代品
(1)次氨基三乙酸钠(NTA):1970
NaOOCCH2-N CH2COONa
CH2COONa (2)柠檬酸钠:昂贵
HO-C
CH2COONa CH2COONa CH2COONa
(3)离子交换剂:4A沸石,吸附能力强,对钙镁离子有交 换能力
(4)高分子电解质如:聚丙烯酸钠,并能有利于去污,分 散和防再沉积
不高。不要求有泡沫,但一般加入相当量的有机 溶剂(可溶解油脂)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3.4.2 合成洗衣粉的组成
主剂:表面活性剂
络合剂、离子交换剂 漂白剂
抗污垢在沉积剂
助剂
荧光增白剂 酶
抗静电剂和柔软剂
稳泡剂和抑泡剂 其他助剂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主剂
➢选用原则 一、去污性 二、工艺性:加工容易、易于操作处理 三、经济性:价格便宜、成本低 四、安全性:降解性好,对人、动物无毒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抗污垢再沉积剂
作用:脱落的污垢重新吸附到衣物上,会造成织 物表面泛黄、泛灰。该物质可将除去的污垢合适 地分散在洗涤液中,不再返回到织物表面
作用机理:该物质体积庞大,带有负电荷,吸附 后由于位阻效应和静电作用,阻止了污垢污垢再 沉积。同时不可忽略其可将污垢粒子包围起来, 使之稳定分散于洗涤剂中的作用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其他助剂
1、硫酸钠:廉价填料,20-45%,可降低CMC,有利去污, 提高料浆比重,调节产品表观密度,改善流动性,防结块
2、碳酸钠:维持洗涤液碱性,PH不因酸性污垢降低,可 中和酸性污垢,但刺激性强,能与钙镁离子作用生成沉淀,
用量8-12%
3、硅酸钠:模数1.6-2.4,PH值缓冲,保持洗涤液弱碱性, 利于除垢。水解产生的胶体溶液对固体污垢颗粒有分散作用, 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并能增加洗衣粉颗粒的机械强度,流动 性和均匀性 4、增溶剂:对甲苯磺酸钠或二甲苯磺酸钠,增加表面活性剂溶 解度,从而能降低料浆黏度,提高浆料中固含量,增加了生产 能力,节省能耗,并能改善产品流动性,减少结块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2020/11/24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学习要点
1、洗衣粉的配方及各组分的作用 2、掌握洗衣粉的典型生产工艺 3、高塔喷雾法和附聚成型法的特点及对比 4、合成洗涤剂的质量标准和发展趋势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3.4.1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品种
① 合成洗衣粉 ② 液体洗涤剂 ③ 浆状洗涤剂 ④ 餐具洗涤剂 ⑤ 住宅用洗涤剂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品种
➢ 浆状洗涤剂 以烷基苯磺酸钠为主体成分,加入各种助
洗剂和适量的脂肪醇硫酸盐或非离子型活性物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品种 ➢ 餐具洗涤剂
餐具洗涤剂集洗涤、杀菌、消毒等功能于一体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合成洗涤剂的主要品种
➢ 住宅用洗涤剂 这类洗涤剂往往是碱性的,表面活性剂含量
注意:酶对生物体具有活性作用,在生产和应用过程中,要 防止吸入人体呼吸道和肺部,通常将酶与硫酸钠,非离子表 面活性剂混合后喷雾造粒。或用微胶囊将酶包裹起来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常用酶
一、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多肽或氨基酸 二、脂肪酶:促使脂肪中的酯键水解 三、纤维素酶:促使纤维素水解,使织物表面茸毛发生 局部水解,利于污垢释放,洗后织物柔软蓬松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稳泡剂和抑泡剂
作用:根据产品的需要,控制产生泡沫的多少 常用稳泡剂:甜菜碱型两性表面活性剂和烷基醇酰胺,某 些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如PVP
常用抑泡剂:脂肪酸皂能抑制某些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 泡沫产生、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的嵌段共聚物为低泡型表 面活性剂、异氰尿酸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常用抗污垢再沉积剂
一、羧甲基纤维素纳盐(CMC):以取代度0.40.8时,抗沉积效果最好 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效果好,昂贵, 因而与CMC复配起来经济 用量一般为0.5-1%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荧光增白剂
作用:人们对织物洗后的白度很关注。在洗衣粉 中加入少量蓝色染料,使织物增加微量蓝色,与 原有的微黄色互为补色,从视觉上提高了表观白 度,但织物反色的亮度却降低了 作用机理:荧光增白剂能将不可见的紫外光 (290-400nm)转变为可见光的有机化合物,它发 出的蓝色荧光与织物泛出的黄光互为补色,使白 色织物更白,有色织物更艳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常用荧光增白剂 荧光增白剂31#和33# 国内洗衣粉用量约0.1%,国外一般为0.3%,有时 高达0.5%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助剂和添加剂

作用:酶是由菌种或生物活性物质培养而得到的生物制品, 它本身是一种蛋白质,能对某些化学反应起催化作用。例如: 蛋白酶能将蛋白质转化为易溶于水的氨基酸。在洗涤剂中, 酶能有效促进污垢的洗脱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主剂
➢ 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①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S):广泛使用 ②脂肪醇硫酸钠(AS) :对硬水敏感,欧洲 ③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液体洗涤剂 ④α-烯基磺酸盐(AOS C14-18):性能全面 ⑤ α-磺基脂肪酸酯盐(MES):对硬水不敏感, 钙皂分散性好,但易水解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配方设计
一、普通洗衣粉 含磷
Ⅰ型:LAS为主
GB -
13 17 不含磷 91
Ⅱ型:低泡沫型 Ⅲ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主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理化指标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标准洗衣粉的配方
LAS
STPP 硅酸钠 碳酸钠
CMC 硫酸钠
15% 17% 10% 3% 1% 54

余量 余量 余量 余量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主流生产工艺
喷雾干燥法
顺流式
逆流式
附聚成型法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喷雾干燥法
顺流式:雾状料浆与热风一起从塔顶顺流旋转流下,料浆 干燥成为粉状。其特点为: 一、料浆与高温空气迅速接触,水分蒸发快,形成的颗粒 皮壳很薄,容易破碎,细粉多,表观密度小; 二、由于料浆与空气迅速接触,水分蒸发快,防止了液滴 温度的迅速上升,因此适合处理热敏性物质,如脂肪醇硫 酸盐 三、由于物料在塔内停留时间短,塔身较低,产量较大 四、此法干燥条件适度,对处理有机物含量高的高泡洗衣 粉有利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配方及生产工艺
洗衣粉的配方设计
二、高密度洗衣粉 表观密度:0.5-1g/ml,制造工艺为附聚成型 一般洗衣粉:0.2-0.5g/ml,制造工艺为喷雾干燥 高密度粉,活性物10-20%,非离子8%以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