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抢救室工作制度(七篇)
抢救室工作制度一、抢救室专为抢救患者设置,其他情况不得占用。
二、值班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器械、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
三、抢救药品与器材应定人保管、定位放置、定量储存,保证随时可用,不得外借。
四、抢救药品与器材用后随时补充、清洁、消毒和维修,以备再用。
五、每日核对一次物品,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
六、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超过灭菌日期重新灭菌。
七、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室内禁止吸烟。
八、抢救完毕后立即进行室内消毒工作,以避免院内感染。
急诊抢救工作程序一、遇到危急重症患者,医护人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立即全力以赴进行抢救,做到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听从指挥,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严禁发生对患者漠不关心或推委扯皮的现象。
二、立即打开急诊室,将患者安置在床上,医生根据病情测量血压、做心电图或心电监护、化验等,或行心肺复苏、压迫止血等,并立即通知上级医师及科主任,同时向患者家属交代病情,必要时让家属在病历上签字。
三、护士根据病情及医嘱,给予氧气吸入、尽快打开静脉通道(一般输生理盐水),加入药物并调节滴速等。
四、严密观察病情,医生详细做好病程记录及抢救记录;护士做好治疗记录;转院者做好转诊记录。
务必保存各种病历资料。
五、抢救工作应由主管医师主持,中抢救组长或主管院长主持,值班期间由值班医师主持;必要时根据病情提出抢救方案,并及时与病人家属及单位联系,凡涉及法律纠纷的患者要报告有关部门。
六、严格执行查对与交接班制度,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各种用药要详细记录,所用药品的空安瓴须经两人核对方可弃去;口头医嘱在执行时应与医生加以复核,抢救结束后立刻补记书面医嘱。
七、如患者转院,可选120急救站,外伤或大出血患者应立转院。
八、危重患者,或经抢救无效患者死亡,应立即向主管院长或院长报告。
九、抢救完毕应总结抢救经过,每周业务学习讨论急救病例,以便总结经验,改进工作。
抢救室工作制度(二)一、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它情况不得占用。
最新急诊抢救工作制度ppt
紧急抢救时口头医嘱制度
1. 口头医嘱只适用于特殊紧急情况时,即 抢救或手术中不得不下达的口头医嘱,其他情 况护士不得执行口头医嘱。
2.在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殊情况下,对医师 下达的口头临时医嘱,护士应向医生再次核对 药物名称、剂量及给药途径,经医师确定无误 后,方可执行。在执行时实施双重检查(尤其 是在超常规用药情况时),用过的安瓿必须经 另一人核对后方可弃去,并准确记录、签名。
二、制度要求
• (三)当抢救病人的医生尚未到达时,护 士应做些什么?
•
护理人员应立即监测生命体征,严密
观察病情,积极抢救。根据病情及时给氧、
吸痰、建立静脉通道,必要时立即进行心
肺复苏、止血等,并为进一步抢救作准备。
二、制度要求
• (四)抢救病人执行口头医嘱时,执行者 必须口头复述一遍,核对无误后方可执行, 并将使用后的空安瓿、药瓶或者相关包装 等物品保留备查。对病情变化、抢救经过、 抢救用药等要详细、及时记录和交班,抢 救后请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急诊抢救工作制度ppt
一、抢救目的
及时、迅速、有效地抢救 病人的生命,提高抢救成 功率
二、制度要求
• (一)抢救工作在科主任、护士长领导下 进行。护士长负责组织和指挥护理人员对 重危病人进行抢救护理。参加人员必须全 力以赴,明确分工,紧密配合,听从指挥, 坚守岗位。
二、制度要求
• (二)如遇重大抢救,护士长应及时向护 理部汇报,并接受护理部的组织、调配和 指导。
掌握各科室紧急人员调配方案!(弹性排班) 掌握护理部紧急人员调配方案!
绿色通道制度
• (一)绿色通道的含义 • 医院急诊“绿色通道”指医院抢救急危重症伤病中,为挽
最新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最新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口的增加,急诊抢救室成为了医院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为了更好地提供紧急救治服务,医院制定了最新的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该工作制度。
工作时间与人员配备急诊抢救室的工作时间为24小时连续值班制,保证全天候不间断的医疗服务。
根据科室的特点和工作负荷,医院将急诊抢救室分为三个班次,每个班次的值班人员包括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以及实习生。
1. 主治医师:拥有丰富的急诊医疗经验,负责指导全科医生和护士进行病情评估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2. 住院医师:年轻医生的主力军,负责急诊患者的接诊、初步诊断和治疗。
3. 护士:负责协助医生进行急诊抢救工作,包括输液、监护和病人护理等。
4. 实习生:医学院的实习生可以在急诊抢救室进行临床实践,但必须在主治医师或住院医师的指导下进行工作。
急诊抢救室工作流程为了提高急诊抢救室的工作效率和救治成功率,医院制定了一套详细的工作流程。
下面是该流程的具体细节。
1. 接诊与登记:当患者到达急诊抢救室时,接诊医生首先进行病史询问,并对患者进行初步体格检查。
同时,护士会登记患者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年龄、病情等。
2. 病情评估与分级: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症状,医生对其进行综合评估,并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划分不同的急诊分级,以确定优先处理的顺序。
3. 治疗方案制定: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急诊分级,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并安排适当的检查和治疗。
同时,护士会负责准备所需的药物和设备。
4. 急诊抢救操作:在治疗方案确定后,医生和护士开始进行急诊抢救操作,包括心肺复苏、血液置换、手术等。
5. 监护与观察:在急诊抢救过程中,护士会对患者进行实时监护和观察,记录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向医生汇报。
6. 后续处理与转院:当患者病情稳定后,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处理决策,如转入其他科室继续治疗、留院观察或安排患者出院等。
急诊抢救室设备和药物管理为了保证急诊抢救室的正常运行,医院配备了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并制定了相应的管理流程。
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四篇)
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一、急诊科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
应选派有二年以上临床经验的医师担任急诊值班,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实习护士不得单独值班。
二、对急、重危病员要处理快、检查全、观察细、治疗合理。
三、对疑难重危的急诊病员,应立即请上级医师诊治或急诊会诊。
对重危不宜搬动的病员,应在急诊室就地____抢救,待病情稳定后再护送到病房,对需立即施行手术的病员,应及时送手术室实行手术,急诊医师应向有关科室或手术医师直接交班。
四、遇重大抢救及意外事故造成大批病员时,应立即报告门急诊部和院领导(晚上和节假日通知总值班),及时____抢救力量。
五、凡涉及法律问题的病员(如猝死、车祸、凶杀等)在积极抢救的同时,要及时向公安部门报告。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一、抢救室专为抢救病员设置,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二、一切抢救药物、器械、敷料均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动和外借,由专人负责每班检查。
三、药品、器械用后均需及时清理,消耗部分应及时补充放回原处,以备再用。
四、每日核对抢救器材及药品,班班交班,做到账物相符。
五、按消毒隔离要求,抢救室每天消毒一次,每周彻底清扫消毒一次,无菌感物品保持备用状态。
六、抢救器械专人保管,心电图机、去颤器定期充电。
七、在抢救时,抢救人员要安岗定位,按各种疾病的抢救常规程序进行。
八、每次抢救完毕后,要做到抢救登记,并清理现场,使抢救室恢复备用状态。
九、遇重大抢救需立即报请科主任和院领导亲临参加指挥,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救治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重危病人抢救制度一、遇重危病员时,应根据具体情况,及时____力量抢救,必要时邀请院外会诊。
二、如条件许可,立即将重危病员专入抢救室抢救。
三、抢救设备及药品,不能任意搬动或外借,用后及时补充,每日检查一次,做到“一专三定”--专人负责、定位存放、定人保管、定时检查。
四、凡有危急病人在医师未来到之前,值班护士应先进行紧急处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报告医师,并详细填写抢救记录(包括特别护理记录等)。
最新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最新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急诊抢救室是医院内最关键的部门之一,其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为了提高急诊抢救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制定最新的工作制度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善的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以确保医务人员在抢救过程中高效、有序地进行工作。
一、工作时间安排1. 工作班次制度为了确保急诊抢救室24小时全天候开放,将采取轮班制度。
按照医院的实际情况,可分为三班制或四班制,每班工作时间为8小时。
轮班安排应合理,以保证医务人员可以得到充足的休息。
2. 值班制度急诊抢救室应设置专人24小时值班,负责接受患者、评估病情并迅速采取相应措施。
为了保证急诊抢救室的连续性,每次值班人员交接需要详细记录并向接班人员进行清晰的交代。
二、人员配置1. 医生和护士急诊抢救室应配备专业的急诊医生和护士,他们需要具备紧急抢救的技能和经验。
医生和护士应参加定期的培训和演练,以保持其技术水平和应急能力。
2. 辅助人员急诊抢救室还需配备一些辅助人员,如药师、实验室技师和影像学技师等。
他们能够提供门诊急救所需的药物、实验室检测和医疗影像支持。
三、工作流程1. 患者接待与登记患者来到急诊抢救室后,接待人员应迅速进行登记并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采用三级分诊制度,将患者分为紧急患者、急诊患者和非紧急患者,并将其送往相应的急诊区域。
2. 急救处理紧急患者将立即转交给急诊医生进行救治。
急诊医生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制定急救方案,并与护士配合进行救治操作。
同时,急诊医生还需与其他科室的医生进行协调,确保患者得到及时的进一步治疗。
3. 医疗记录和沟通急诊抢救室内的医务人员应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处理过程和用药情况等。
同时,医务人员之间需要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确保信息传递准确无误。
4. 抢救室设备与药品管理急诊抢救室内的设备和药品需保持良好的管理和维护。
定期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可用。
对于药品,应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及时补充并注意药品的有效期。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二十、志愿者服务
20.1建立志愿者服务制度,培训志愿者在急诊抢救室提供辅助性服务,如患者引导、家属安抚等。
20.2对志愿者进行专业的急救知识培训,确保其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提供有效的初步援助。
20.3定期对志愿者服务进行评估和反馈,提升志愿者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11.3加强与国内外同行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先进的急救技术和理念,提升急诊抢救室的整体水平。
十二、绩效评价
12.1建立急诊抢救室绩效评价体系,从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度、医护工作质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2.2将绩效评价结果与医护人员的薪酬、晋升、奖励等挂钩,激励医护人员提高工作积极性。
12.3定期公布绩效评价结果,接受社会监督,不断提升急诊抢救室的服务质量和效率。
三、抢救流程
3.1患者送达急诊抢救室后,值班医生应立即进行病情评估,制定抢救方案。
3.2抢救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3抢救结束后,及时将患者转入相应科室继续治疗,并对抢救过程进行详细记录。
四、设备管理
4.1急诊抢救室设备应保持完好,确保抢救过程中设备正常运行。
4.2定期对抢救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和检查,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18.2对违反工作规定、造成医疗事故的医护人员,依法依规进行问责,维护医疗工作的严肃性和规范性。
18.3定期向院内相关管理部门汇报急诊抢救工作情况,接受监督和指导。
十九、跨科室协作
19.1强化急诊抢救室与院内其他科室的沟通与协作,确保在复杂病例和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调配医疗资源,实现高效救治。
19.2建立跨科室协作机制,定期组织多学科联合会诊,提高急诊抢救的综合能力。
医院急救中心的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医院急救中心工作有序、高效、安全地进行,提高急救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急救中心所有工作人员及患者。
第三条急救中心工作遵循“以人为本、救死扶伤、快速反应、高效救治”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架构与职责第四条急救中心设立主任、副主任、护士长等岗位,负责中心的全面管理工作。
第五条急救中心设立以下科室:(一)急诊科:负责急诊患者的接诊、救治、转诊等工作。
(二)抢救室:负责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
(三)监护室:负责危重患者的监护、治疗、护理等工作。
(四)转运科:负责危重患者的转运工作。
第六条各科室职责:(一)急诊科:负责急诊患者的接诊、救治、转诊等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二)抢救室:负责危重患者的抢救工作,严格执行抢救程序,提高抢救成功率。
(三)监护室:负责危重患者的监护、治疗、护理等工作,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四)转运科:负责危重患者的转运工作,确保患者安全、及时地到达目的地。
第三章工作流程与要求第七条急诊患者接诊流程:(一)接诊医生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为危重患者。
(二)对于危重患者,立即启动抢救程序,并通知抢救室、监护室等相关科室。
(三)对于非危重患者,进行初步救治,并根据病情进行分诊。
第八条抢救程序:(一)接诊医生迅速评估患者病情,判断是否需要抢救。
(二)启动抢救程序,包括心肺复苏、药物治疗、设备支持等。
(三)抢救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抢救成功后,将患者转至监护室或病房进行后续治疗。
第九条监护工作要求:(一)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二)严格执行医嘱,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做好患者护理工作,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四)做好交接班工作,确保患者病情信息的准确传递。
第十条转运工作要求:(一)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的转运方式。
(二)确保患者安全、舒适地转运。
(三)转运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突发状况。
抢救室工作制度拍照文案
抢救室是医院中至关重要的部门,负责对急、危、重症患者进行及时、有效的抢救工作。
为了确保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抢救室工作需要严格遵守工作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抢救室工作制度及拍照文案。
一、抢救室工作制度1. 坚守岗位:抢救室工作人员要严格遵守作息时间,按时到岗,保持电话畅通,确保抢救工作能够随时开展。
2. 团队合作:抢救工作时,全体工作人员要密切配合,分工明确,执行命令迅速、准确、果断。
3. 严密观察: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报告病情,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4. 技术培训:定期进行抢救技能培训,提高抢救成功率。
5. 药品管理:抢救药品要严格执行基数化管理,保证药品齐全、有效期内使用,定期检查、及时补充。
6. 设备维护:抢救设备要定期检查、维护,保证设备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
7. 医疗文件:认真填写抢救记录,确保医疗文件齐全、真实、准确。
8. 安全防护:加强抢救室安全防护措施,确保患者和工作人员的安全。
9. 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10. 质量控制:积极参加医院组织的质量控制活动,不断提高抢救工作质量。
二、拍照文案1. 标题:抢救室工作现场2. 描述:展示抢救室内部环境,如抢救床、药品柜、设备等。
文案:在紧张而有序的抢救室,我们看到了一幅幅生死较量的画面。
这里,医护人员时刻准备着,为患者的生命续航。
完善的抢救设备、整齐的药品柜、严密的抢救床,每一处都彰显着抢救工作的严谨与认真。
3. 描述:展示抢救室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抢救工作。
文案: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比赛中,抢救室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分工明确,执行命令迅速、准确、果断。
他们的眼神坚定,动作熟练,诠释着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4. 描述:展示抢救室内的药品、设备等。
文案:抢救室内,各种药品整齐摆放,设备性能良好。
这些救命的“利器”时刻准备着,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治。
在这里,每一份责任都至关重要,每一刻都牵动着生命。
5. 描述:展示抢救室内的医疗文件。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一、工作宗旨急诊抢救室是医院最关键的科室之一,因此工作制度必须严密有效,以保证患者得到最优质的医疗护理和治疗。
急诊抢救室的工作宗旨如下:1.在治疗和护理患者时,始终以患者为中心,以生命和健康为最高目标。
2.实行全员参与,分工协作,责任明确的工作机制,保证人员配备和科室设备完善,确保急救工作有序展开。
3.坚持以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的方式进行急救工作,改善抢救时间,提升抢救成功率。
二、工作职责急诊抢救室的职责是负责接受和处理突发状况及危急患者,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职责如下:2.1 急救医生1.接任急救患者,判断病情,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2.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准确运用各种抢救器械设备。
3.要求尽快通知上级领导、相应科室医生、病人家属等有关方面,协助协调联络相关医疗资源。
4.安排好救治记录和病史,及时上报医院急救科和患者医疗预案的有关情况。
2.2 护士1.制定严谨的执行急救标准操作规程的护理计划,并加强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护理。
2.为急救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对抢救器械设备进行正确使用和安装,确保操作的规范流程。
3.协助医生完成急诊病人的资料记录和汇总,对病历进行归档。
4.加强对急救室消毒、清洁和护理工作,确保急救环境卫生。
2.3 技师1.配合医生完成各种器械设备的检查、安装、调节和开展科室保养维护工作等。
2.負責檢查各种器材,警醒及及时更换损坏零件。
3.负责日常的设备检验、维护等工作范畴,确保抢救设备的完好。
4.做好环境整理工作,维持科室区域的整洁。
2.4 接待人员1.据报急危病患相关信息接待,做好数据统计和汇总工作,提高抢救工作效率。
2.了解科室运转和实际需求,维护科室的正常秩序,并协调管理好相邻科室。
3.管理门把手和环境卫生等,做好急救工作安排。
三、工作流程急诊抢救室工作有一定的流程性,成功急救离不开严谨的作业模式。
下面是急诊抢救室常用工作流程:3.1 急诊接待对于来急诊的患者,首先由接待人员接待询问病情后,快速快速分类分流,按照不同的病情不同的部位进行分流。
急诊抢救制度(5篇)
急诊抢救制度一、急诊抢救室在急救中心主任、总护士长的领导下实行____小时工作制,做好急、危、重症的抢救工作。
二、抢救室人、物应随时处于应急状态,保证急救药品“四定”、“三及时”,即定品种数量、定地点放置、定人保管、定期检查维修,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
三、抢救室医护人员在抢救工作中要密切合作,以“高速、高效、高度责任感,一切为了病人”为宗旨,抢救果断迅速、分秒必争、操作娴熟、分工明确,严防差错事故。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严格遵守查对制度、交接班制度及请示报告制度。
四、尊重危、重症优先处置权。
对危重病员,坚持“三先三后”“三不转”。
(一)“三先三后”。
先救治后检查;先入抢救室后分科;先抢救后收费。
(二)“三不转”。
病情不稳不转;诊断不明不转;危重病员不转协作医院。
五、遇执行公务受伤的执法人员、警察、武警官兵、军人、见义勇为者,优先接诊迅速开放绿色生命通道。
六、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凡属抢救病员,都应有详实、准确的记录,内容包括病员一般情况、所属科别、初步诊断、生命征、所做检查及结果,所采取的抢救措施、转归等,时间应精确到分钟。
各种抢救药品的空瓶、输液空瓶、输血空袋,应暂时保留,以便复核查对。
七、严守保护和保密原则,关爱病员,尊重病员隐私。
遇病情较重病员,医生应及时发出书面病危通知书。
八、尊重病员及家属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如实告知病员的病情、所采取的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
对有风险的治疗应严格履行签字告知手续,同时尽量避免对病员产生不利后果。
九、病员在抢救室内的时间一般不得超过六小时,医生应及时根据病人做出收入院或观察室的决定。
生命征不稳定的病员,需有医生或护士陪送入院,与病房或观察室医护人员详细交接。
传染病或可疑传染病者及时传染病院。
十、死亡病员应立即移放太平间,在抢救室内存放时间不应超过半小时。
无主死亡病员的遗物应由两名值班护士填写财物清单,交由在班护士保管。
死亡证明填写应准确、全面。
急诊科抢救室工作制度
急诊科抢救室工作制度一、工作宗旨急诊科抢救室是医院处理急危重病患者的重要部门,其工作制度的建立旨在提高急诊科抢救室的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患者的安全与福祉。
二、工作岗位及职责1. 急诊科抢救室主任- 负责抢救室的运行管理和各项工作的统筹安排;- 监督和指导抢救室医务人员的工作;- 协调与其他科室的配合与沟通;- 对抢救室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设备完好。
2. 急诊医师- 接诊和评估急危重病患者,并快速制定抢救方案;- 进行紧急抢救措施,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制定患者转运计划,并与其他医院协调沟通;- 记录诊疗过程和处理结果,及时报告上级医生。
3. 护士- 协助医师完成急诊抢救工作,包括配合心肺复苏、输液等;- 负责抢救室的物资管理和消毒工作;- 协助医师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沟通,提供必要的安抚与支持;- 对抢救室病区进行管理,保持整洁有序。
4. 临床检验师- 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生化、动脉血气分析等;- 快速出具检查结果,以便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 对检验仪器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质量控制;- 协助医师解读检验结果,提供相关的临床建议。
5. 放射技师- 进行必要的影像学检查,如X光、CT等;- 操作放射学设备,确保影像质量;- 快速出具影像学结果,以便医师进行诊断和治疗决策;- 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质量控制。
三、工作流程1. 患者接诊与评估- 患者到达抢救室后,由急诊医师迅速进行初步评估;- 根据患者病情和抢救需求,制定相应抢救方案;- 指导护士和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必要的抢救准备。
2. 急诊抢救- 急诊医师领导抢救团队,执行抢救方案;- 护士协助医师完成抢救工作,包括心肺复苏、气管插管等;- 临床检验师和放射技师及时提供必要的检查和影像学支持。
3. 转运与沟通- 急诊医师与其他医院协调沟通,制定患者转运计划;- 护士协助患者及家属完成相关手续和签字;- 积极与家属沟通,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和解释。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1. 引言急诊抢救室是医院内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它提供紧急医疗救治以挽救患者生命。
为确保急诊抢救室的高效运作和患者的安全,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2. 工作范围急诊抢救室的工作范围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对突发危急病患进行抢救和治疗;•快速评估和处理患者病情;•分流病患,确定抢救优先级;•与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沟通和协作;•处理患者家属的咨询和情绪管理;•监测、维护和管理医疗设备;•记录和汇报抢救过程和病患情况。
3. 工作制度3.1 工作时间1.急诊抢救室为24小时不间断运营的部门,需每天保持全天候工作状态;2.工作人员需按照排班表确定的时间到达岗位,确保交接班的顺利进行。
3.2 岗位职责1.急诊医生:–迅速评估患者状况,制定治疗方案;–协调抢救过程并指导其他医务人员;–与其他科室医生沟通,协助患者转院或住院手续。
2.护士:–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及时提供必要的急救措施;–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记录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负责医疗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会诊专家:–协助急诊医生制定疑难病例的治疗方案;–提供专业意见和指导;–参与抢救过程中的决策和操作。
3.3 工作流程1.患者接诊:–接收患者后,护士完成初步评估并及时向急诊医生报告患者状况;–急诊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是否进入急救流程。
2.抢救流程:–急诊医生指导护士进行必要的急救措施;–护士及时记录患者病情,监测生命体征;–医生根据患者病情动态调整治疗方案;–如需要会诊专家的意见,医生及时联系并邀请会诊。
3.沟通和协作:–医生和护士需要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医生与其他科室的医务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减少误诊和漏诊;–医疗团队内部应互相支持和合作,确保高效的工作流程。
4.病历记录和汇报:–护士负责完善患者病历,包括患者基本信息、症状、体征、处理过程等;–医生负责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治疗决策和后续计划;–必要时,向上级主管汇报工作进展和病患情况,确保医疗安全。
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范文(4篇)
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范文急诊室是医院中负责处理紧急状况和急诊病人的部门。
由于急诊室与其他科室的工作性质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制定一些特殊的工作制度来确保高效、安全地处理各种急诊情况。
以下是一些急诊室常见的工作制度:1. 值班制度:急诊室需要24小时全天候运作,因此通常采用倒班制度,确保每时每刻都有医生和护士在岗。
倒班制度一般包括早班、晚班和夜班,轮流值班确保人员的连续性。
2. 急诊队伍分工:急诊室一般由医生、护士、急救员和支持人员组成。
每个人员都有明确的职责和分工,例如医生负责初步诊断和治疗,护士负责监护和药物管理,急救员负责急救措施等。
3. 急诊流程:为了能够高效地处理急诊病人,急诊室需要制订一套流程,包括病人的接诊、检查、诊断、治疗和转诊等。
在流程中,还需要考虑到不同病情的优先级,确保重症病人能够更快地得到急救。
4. 紧急设备和药品管理:急诊室需要配备各种紧急设备和药品,如监护仪、除颤器、呼吸机等。
这些设备需要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工作。
药品也需要进行管理,包括库存管理、过期药品处理等。
5. 急诊培训和演练:为了提高急诊室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急诊室通常会进行定期的培训和演练。
培训内容包括急救技能的学习、紧急情况的模拟演练等。
6. 质量与安全管理:急诊室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以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这包括医疗错误的报告和分析、感染控制措施的实施、急诊室内部的安全检查等。
以上是急诊室常见的工作制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有助于提高急诊室的工作效率和病人的安全。
急诊室各种工作制度范文(2)一、接诊工作制度1.病人接诊流程规定:a.患者到达急诊室后,首先由护士进行初步登记;b.医生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进行分诊;c.分诊后,将病人送至相应的急诊科室进行抢救或治疗。
2.急诊室接诊人员角色分工:a.护士负责初步登记、记录病情、监测患者生命体征;b.医生负责分诊、指导治疗并制定抢救方案。
一级医院急诊室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加强急诊室的管理,提高急诊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生命安全,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和《医疗机构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等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急诊室工作原则1. 以患者为中心,急危重症优先,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3. 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范和操作规程。
4. 加强急诊室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三、急诊室人员职责1. 急诊科主任负责急诊室全面工作,对急诊医疗服务质量、医疗安全、医疗设备、药品、卫生等工作进行全面管理。
2. 急诊科护士长负责急诊室日常护理工作,组织实施护理计划,保证护理质量。
3. 急诊医生负责急诊患者的诊断、治疗和抢救工作,严格执行诊疗规范。
4. 急诊护士负责急诊患者的护理工作,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5. 其他工作人员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完成急诊工作。
四、急诊室工作制度1. 急诊患者优先接诊,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2. 急诊医生对疑似急危重症患者,应立即进行抢救,并通知护士长。
3. 急诊科护士长接到抢救通知后,应立即组织人员进行抢救,并报告科主任。
4. 急诊医生、护士对危重患者进行抢救时,应密切配合,确保抢救成功。
5. 急诊医生、护士应熟练掌握急诊急救技能,提高抢救成功率。
6. 急诊科应配备必要的心肺复苏设备、除颤器等急救设备,确保急救工作顺利进行。
7. 急诊科应配备充足的药品、医疗器械,满足急诊患者的需求。
8. 急诊科应定期开展急救技能培训和演练,提高医护人员的急救能力。
9. 急诊科应加强与相关科室的协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10. 急诊科应做好医疗文书的管理,确保医疗信息的完整、准确。
五、急诊室管理制度1. 急诊科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急诊工作的规范、有序。
2. 急诊科应加强药品、医疗器械的管理,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3. 急诊科应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4. 急诊科应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1. 抢救室是医院抢救危重病人的重要阵地,其他任何情况不得占用。
2. 非工作人员一律禁止入内,以免影响抢救工作的运行。
3. 抢救工作由在场最高职称医师及该病人负责医生担当指挥,抢救时抢救人员必须认真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
抢救过程中严格执行操作规范和查对制度,口头医嘱必须重复两次,避免差错,并及时补充书面医嘱。
4. 抢救室有多位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合理安排,严重者给予优先处理。
对多部位联合损伤危及生命的患者,内、外科应合作抢救。
5. 抢救室内的各种物品、药品、仪器应定位放置,定专人管理,有醒目标记。
及时补充,及时维护,仪器完好率达100%,随时保持备用状态,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6.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进入治疗室必须穿工作服、戴口罩和帽子。
7. 消毒物品必须注明消毒日期,超过有效期必须重新消毒,无菌物品应在灭菌有效期内。
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用后处置必须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8. 室内严禁吸烟,定期消毒,保持整洁。
9. 抢救完毕后当班护士及时做好抢救记录,及时清理、消毒所用物品和器材,消耗部分及时补充,并按规定放回原处,使抢救室恢
复备用状态。
口腔医院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口腔医院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
1.抢救室是专为抢救患者的场所,抢救床一般患者不得占用。
2.一切抢救器械、物品均需放在指定位置,有明显标志,专人保管。
并定期检查保养、不断补充更新。
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
实行严格的交接班制度。
3.抢救、毒麻药品,加锁专人管理,并定量、定位放置,用后及时补充,严格交接班。
4.无菌物品需注明灭菌日期,超过有效期时重新灭菌。
5.抢救患者时医护人员要衣帽整齐、严肃认真、紧张有序、创造一个让患者及家属满意的抢救氛围。
6.在给患者检查、治疗时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必要时给予遮挡。
7.保持室内安静、安全、卫生整洁。
每日湿式清扫三次、空气消毒一次,室内禁止会客、吸烟、吃东西和大声喧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诊抢救室工作制度12一、抢救室为抢救病员设置,其它任何情况不得占用,设有危重症抢救流程3图。
4二、抢救室每天必须设立固定值班护士。
5三、护士每天交接班必须清点检查抢救室各项设备及用品是否齐全、有效,6做到账物相符。
一切抢救药品、设备、器械、敷料均须放在指定位置,并有明显标记,不准任意挪用或外借,使用相应物品须有登记。
78四、无菌物品须注明灭菌日期、定期消毒。
药品器械用后须及时做好清理、9补充、消毒和登记工作。
五、抢救的病员病情平稳或死亡后,必须立即移出抢救室,以保证其他病员1011的抢救。
12六、危重病人不宜转送时,应积极进行抢救,待病情稳定需住院治疗时,应13先通知有关科室并由医护人员护送到科,详细交待病情。
14七、抢救室各项抢救设备须完善。
抢救车物品每日清点,及时补充。
每次抢15救完毕后,及时清点药品及消耗品,补充基数,放回原处。
非一次性使用的器16械用后按规定进行清理、消毒和更换。
17八、抢救室每周须彻底清扫、消毒一次。
18九、抢救完毕,整理抢救记录,必要时进行小结,以便改进工作,提高质量。
19急诊抢救一、任何急危重症、生命体征不稳定者,或可能发生危及生命的急性事件者,2021首诊医师和护士须将其立即送入抢救室,同时通知值班医师到诊组织指导紧急22抢救。
重大抢救及群伤救治时,主班护士立即通知急诊科主任组织人力参加抢23救工作,并报告医务处或总值班协调抢救,必要时医务处总值班及时报告院领24导,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25二、对抢救病人须在床旁交接班。
26三、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必须做到时间上分秒必争、诊断上准确及时、治27疗上果断无误,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
28四、病历记录(抢救记录)必须准确(时间精确到分)、字迹清晰,内容包括:29病史、体检、病情变化、抢救经过、参加抢救人员及技术职称、是否下达病重、病危通知书,有无知情同意书及家属签字等。
需要追记的内容,须在抢救工作3031结束后立即补记,最迟不能超过6小时,并加以说明。
抢救病人必须有特护记32录。
33五、及时向家属交代病情变化及预后。
34六、建立医疗尸体解剖制度和相应适用内容,并完善谈话和签字告知项目。
35积极避免相应纠纷和争议事项的发生。
36七、遇有病人暂时不能支付相应抢救所需的费用而又不能延误抢救时,须向37医院相应部门领急诊会诊及转科制度。
3839急诊“120”工作制度40急救“120”工作是挽救急危重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是院前急救的重要环节,41体现医院的医疗素质和窗口形象,必须予以重视,特制定以下制度。
42一、“120”急救车司机的值班由急诊科负责排定,医陆家救护车临时作其他43用途,必须事先通知急诊科,并安排好代班车辆。
救护车司机应坚守岗位,当班在急诊科待令,夜班应及时赶到。
急诊科排好医生、护士值班表,做到医、4445护、车24小时待出诊。
46二、急诊科“120”值班护士每天检查一遍急救箱,准备好常用急救医疗器械与药品,做到器材完好备用,药品随用随补充。
特殊情况出诊应补充相应设备,4748如心电图机等。
49三、接到“120”后,当班医生、护士迅速准确地记录患者姓名、病情,事发50地点及联系方式,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护士及司机。
专科病人如妇产科等迅51速通知专科医师出诊。
52四、值班医生、护士与司机接到通知后必须在5分钟内出车,城区15分钟内赶到现场。
5354五、到达现场后,医生诊看病人,及时作出初步判断,根据病情作出相应的55处理后搬上“120”车。
在运回途中,医护人员须继续给予抢救治疗,如输液、给氧等,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处理。
医护人员均不得坐在驾驶室里。
5657六、在运送途中有生命危险的病人,及时向家属解释,应就近在附近医疗卫58生机构抢救治疗,不要盲目运送,待病情稳定后再定。
司机和医护人员要共同59保证病人在途中不因运输而至伤害,应妥善护理和固定病人。
60七、“120”接诊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必须先详细了解病人情况,危重病人61在转送途中有生命危险的或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原则上应留当地卫生院治疗,如病人及家属要求转院的,当地医院和接诊医生必须将患者病情和途中可6263能出现的情况详细告之患者及家属后并履行转院手续,方可转院。
64八、“120”工作人员,必须一切以病人为重,在病人未妥善处理之前,不得去做其它任何事情。
6566九、按规定收取“120”出诊费。
十、病人运回医院后,应做好相关记录和交接班。
6768697071727374急诊科主任职责7576一、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室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及行政管理工作。
77二、负责制定本科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经常督促检查,按期总结汇报。
三、负责各科急诊值班人员的行政领导和业务指导、考勤、考核工作,加强7879与各医疗、医务科室的联系和协作。
四、加强对各级医护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医德教育,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8081量。
82五、加强急诊观察室的管理工作,定期查房,解决重、危、疑难病员诊断、83治疗上的问题。
84六、组织医护人员进行业务学习,运用国内、外医学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85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
86七、负责组织领导危重病员的抢救工作。
87八、检查督促本科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技术操作常规,防止并及时88处理差错事故。
89九、负责安排各科急诊医师的轮换、值班工作。
并决定病员住院、转院和组90织临床病例讨论、会诊等。
91十、领导本科人员的业务训练和技术考核,提出晋升、奖惩意见。
并妥善安92排进修、实习人员的培训工作。
93十一、急诊科副主任协助主任负责相应的工作。
94急诊科主治医师职责95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范围的医疗、教学、科研和技术培训工作。
96972、按时查房,巡诊留观病员,参加值班会诊,并指导下级医师进行急诊、急98救病人的诊疗抢救工作。
993、主持本科急、危、重症病例讨论、检查、修改下级医师书写的医疗文件,100决定病员的特殊诊疗、转科、出院、审签出(转)院病历,检查传染病、中毒101等疾病疫情报告情况。
4、掌握病员的病情变化,在病员发生病情变化和其他重要问题时,应及时处102103下,并向科主任及上级医师报告。
1045、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一旦出现医疗差错事故应尽力减轻事故造成的后果,缩小不良影响,事后必须调查研究,提出105106处理意见。
报告科主任。
1076、经常组织下级医师学习并运用国内外先进经验,开展新技术、新疗法、进行科研工作,努力提高急诊急救水平,努力学习并能顺利阅读一种外文专业书108109刊,每年至少撰写一篇医学论文或译文。
1107、担任进修、实习医师的临床教学和日常管理工作。
1118、参加医院指定的院外会诊,在医院统一组织下指导下级医疗机构的业务工112作。
113急诊科医师职责1141、在科主任领导和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一定数量急诊急救病员的诊疗、115急救工作。
1162、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负责本科急诊急救值班,严格遵守急诊救法及本院急117诊工作制度,认真执行首诊医师负责制,密切观察急诊急救病人病情变化,做好各项记录,力求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治疗抢救,对危重疑难病例及时请求上118119级医师或申请他科会诊。
1203、按规定书写急诊急救病员病历或留观记录,开好医嘱,留观病人早晚各查121房一次,有急、危重病人要随喊随到,遇重大抢救,应立即报告科主任和院领122导,凡涉及法律、纠纷的病员,在积极治疗的同时,要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1234、参加科内查房时,应全面地、重点地向查房的上级医师报告病情和诊疗情况,提出问题、听取意见,做好记录,请他科会诊时应陪同诊断。
1241255、掌握医技科室的常规检查原理、操作方法、正常数值,具备阅读各种图像126的能力,熟练掌握急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在上级医师的同意或指导下,开展特殊诊疗急救操作。
1271286、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严防差错事故发生,一旦发生差129错事故,应及时向上级医师汇报并注意医疗保护制度。
7、严格执行国家有关传染病、农药、食物中毒等管理规定,承担传染病,农130131药、食物中毒处理和疫情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应分别在接诊后6、12小时内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1321338、努力学习外语,借助工具阅读一种外文专业书刊,在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134新项目、新诊疗技术和科研,并认真总结经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急诊科护士长职责1521、在护理部、急诊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行政管理和护理工作;是本部门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和持续改进第一责任人。
1531542、组织安排护理人员配合医生做好急诊抢救工作,督促护士落实各项护理措155施。
3、制定和落实工作计划,随时检查护理质量,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持156157续质量改进。
1584、督促护理人员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减少失误,保证安159全。
1605、加强对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技能训练,组织危重病人护理查房,不断提161高急诊业务和抢救水平。
1626、组织护士准备抢救器材、药品,定量、定点、定位放置,并经常检查补充。
163负责抢救器材和被服用品的计划工作。
1647、负责保持室内清洁、整齐、安静,检查、监督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防止交165叉感染。
1668、负责教学管理,安排有教学能力的护士担任带教工作,指导实习、进修人167员完成教学计划。
1689、制定和实施应急预案,做好突发事件管理。
169170171急诊科护士职责一、分诊护士职责1721731、急诊分诊后按不同专业就诊,对疑有传染病者应及时隔离就诊,做好消毒隔离工作。
1741752、对所有急诊病人进行详细登记,主要项目包括病人姓名、性别、科别、年176龄、职业、转归(观察、入院、手术、转院、死亡等)及就诊日期。
1773、对危重病人或大批伤员应立刻安排进入抢救室,通知有关医生、护士,必178要时通知相关领导,积极组织抢救。
对交通事故伤涉及法律纠纷的应及时通知179保卫部门和交警参与处理。
4、了解病情,必要时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并记录。
对病情变化应随时作出应急180181处理。
1825、必要时协助办理挂号、缴费等手续,对无陪护者设法与家属取得联系。
6、维持就诊秩序,指导病人接受检查和指引诊室路线,耐心回答病人的问题,183184做好健康宣教工作。
185二、抢救室护士职责1861、在急诊科护士长领导下工作,医护密切配合,争分夺秒积极抢救病人。
1872、做好抢救室各项准备工作,保持药品、器械、仪器、设备、材料等齐全、188完好,使之处于应急状态。
1893、随时评估病人,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相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