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所见》教案
2014苏教版五年级上册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教学设计2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3个生字认识生字,会写生字,并能写好。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
3、、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
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出古诗的大概意思。
教学难点: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体会诗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释题。
2.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1、师: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而且简单易懂,老现在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问题二:学生联系上下文想象隐者是一个怎样的人(他可能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雅士,可能是被贬官而隐居பைடு நூலகம்也可能是厌恶尘世间的浑浊……)
四、感情朗读,细细体会。
1、在整首诗中,作者将个人的情感含蓄地表达了出来,同学们再读读,仔细体会体会。
2、练习有感情地吟诵这首诗,体会诗中无穷的韵味。
五、总结本课所学。
六、作业:
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重现这首诗呢?大家可以相互合作,看哪一组最有创意。
2、背诵这首古诗。
附板书:寻隐者不遇
贾岛(锤词炼句,惜墨如金)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生希望
云深不知处。无奈
金山小学电子备课教案
课题
3、古诗两首
备课人
韩善明
教材简析:这两首古诗都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寻隐者不遇》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所见》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两首古诗简单易懂,师应引导学生在细读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品味到古诗所蕴含的内在意境。
古诗两首 寻隐者不遇 所见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
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朗读古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生动景象,在反复吟诵、回味中,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真正品味到古诗所蕴含的内在意境。
因为孩子年龄还比较小,缺少生活实践体验,平时学诗歌主要是熟读、背诵诗歌及诗意,阅读理解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对古诗包含的感情及蕴含的意境还有待老师引导。
三、教与学的准备:学生:收集作者及写作背景等相关资料。
教师:教学课件。
四、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一一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导入:放音乐,教师配乐激情讲述关于作者贾岛《推敲》的故事,说说故事中贾岛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初步感受贾岛认真、严谨的文学创作态度。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创作的一首古诗《寻隐者不遇》,大家齐读课题。
2.你们觉得应该怎样才算是学会了古诗呢?指名说。
其他同学补充。
(总结需要掌握的问题:古诗的题目是什么意思?作者是谁?要掌握重点词的意思、诗句的意思。
古诗蕴含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学生分组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小组代表汇报交流情况,教师出示课件,简要补充作者情况。
(二)初读感知1.检查预习情况。
第一关:和字宝宝交朋友。
(1)检查对词语的识读和理解应用。
出示词语:隐者不遇童子云深%1正确读词。
%1学生说说词语的意思。
2.第二关:我会朗读古诗。
(1)同桌两人为一组,互相检查。
(2)指名朗读古诗,集体评议、正音。
(3)再读古诗,做到把古诗读正确、流利。
3.第三关:我会感知古诗的内容。
简单交流: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指名说。
(引导:说说古诗中写了哪些人、事、物?)环节二、部分理解一一精读感悟,重点突破(三)精读感悟,品味古诗描绘的景象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最新苏教版2018-2019学年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教学设计-评奖教案
3、古诗两首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一、导入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前是怎样来学习古诗的?2、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又要来学习两首古诗。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一)初读感知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二)细读理解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2、指导理解。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3)指导朗读。
3、感悟诗情。
(1)读完全诗,你们觉得作者所抒发的感情是什么?请谈谈理由。
(2)学生自主思考,小组交流。
(3)讨论交流。
隐者沉醉于山林之中,诗人对隐者充满了敬意,也洋溢着羡慕之情。
当然,由于“不遇”,多多少少有些怅然若失,但观赏了山中美景,忘却了世俗的烦恼,心中更多的是兴奋、开朗。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三、作业1、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试着把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说课稿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说课稿一、说教材分析《寻隐者不遇》是苏教版五年级上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写的是贾岛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情景。
诗句虽然浅显,但耐人寻味。
这首诗第一句交代“寻隐者”,第二句说明“不遇”,三四句直中有婉。
“只在”说明走得不远,容易找到,让人在找寻不到的失望中萌生一线希望,“不知”说明隐者在白云深处,难以寻踪,又使人怅然若失,无可奈何。
这首是语言精练,第一句以“问”开头,后两句省略了“问”只写了“答”,可见作者用句十分巧妙。
二、说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并学会写2个生字,正确背诵并默写《寻隐者不遇》。
过程和方法:借助书中插图,理解古诗的意思。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感情变化,及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说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掌握2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富有节奏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感受诗的意境,体会寓问于答的写法。
三、说教学方法1.品读感悟法。
语文教学,对语言文字的品味是学生的语文能力形成的关键因素,品出诗歌的韵味,必须扣住重点词句,在比较、玩味、体悟中咬文嚼字,嚼出语言背后的情味、意味。
2.引导想象法利用插图引导诗人访问的过程。
四、说教学媒体资源选择课件、课外资料。
五、说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揭题释题质疑以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产生与文本对话的愿望,使学生更多地了解诗人贾岛。
【设计意图】通过质疑,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古诗通过范读,自由读,指定读,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意,声情并茂地读出诗文的情和意。
【设计意图】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在语言环境中有所感悟。
(三)借助画面,理解诗意。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依据课标和诗词教学的特点,这环节我采取自读自悟,看图想象,教师引导,品读诗味的方法,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意。
1.同桌互说诗意。
先自由锻炼表达能力。
2.集体汇报。
3.解决重点字词意思,再完整地说说古诗的意思。
在这里为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就轻而易举地理解诗意了。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网友来稿教案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生字词。
3、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重点:1、能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教学时间:2课时。
《寻隐者不遇》教学设计之一教学要求:1.学会6个生字。
认识5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生字。
朗读、背诵课文。
课前准备:本课生字卡片,朗读课文录音带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提示课题1.认生字。
课题上有4个字,读一读:寻隐者遇2.释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寻:寻找,寻访。
隐者:独居大山林里的人。
遇:碰见,遇上。
这首诗说的是诗人去访问隐者却没有遇见。
3.质疑:读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围绕"寻"思考。
如,诗人为什么没遇上?有没有问问其他人?为什么不在那等一会儿?二、自学课文1.借助汉语拼音读课文。
2.画出本课要求学会和认识的生字,读一读。
3.看插图想想:图上画的是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三、读诗句,认生字1.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注意读准平、翘舌音的字:松、采;师、深。
"只"是多音字,文中读zhi。
2.提问:(1)图上画的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完整通顺地回答问题,相机识字:松、童。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相机识字:言采药深(4)朗读课文。
四、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菹胱约菏鞘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语文《所见》教案优秀9篇
语文《所见》教案优秀9篇《所见》教案篇一课时目标:分析、品读诗句,理解诗句含义,感受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在《寻隐者不遇》中,诗人寻访隐者,有没有见到?2、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这首诗中,诗人很幸运,他不仅见到了,而且将见到的情景写下来,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来学习的——《所见》。
二、检查预习:1、检查生字振蝉骑“振、蝉”在读音上要注意什么?“骑”看到这个字,你能想到它的意思和什么有关吗?2、交流你所搜集到的有关资料。
(袁枚一生,历任溧水、沭阳、江浦、江宁知县,除了赢得贤明政声之外,留下的文学著作也很多,有《小仓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和笔记小说《子不语》等。
)三、初读诗文,了解大意1、出示诗句,学生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3、默读思考:在《所见》一诗当中,你见到了什么?4、交流各自收获。
5、老师见到了两幅图,你知道是哪两幅吗?(一、歌唱图二、捕蝉图)四、品读诗文,体会意境1、品析“牧童歌唱图”牧童骑黄牛,歌唱图歌声振林樾。
读一读前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牧童如何骑着黄牛?这是怎样的歌声?(理解“振林樾”)他会唱什么歌?在这句诗中,你看到的牧童是怎样的牧童?指导朗读。
3、品析“牧童捕蝉图”意欲捕鸣蝉,捕蝉图忽然闭口立。
读一读后两行诗句,在这幅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和前面那幅图中相比,这里的牧童有什么变化?他会怎样去捉这只蝉?(理解“忽然闭口立”)在这里,你又看到一个怎样的牧童?指导朗读。
《所见》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认识“牧”、“骑”、“振”、“樾”等字。
2、理解古诗意思,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1课时教具准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同学们,瞧!夏天是山村最美的季节。
《寻隐者不遇》教案(精选14篇)
《寻隐者不遇》教案(精选14篇)《寻隐者不遇》篇1教学目标:双基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不知处”和“意欲”的意思及诗句的含义。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感受人物鲜活形象。
思维发展目标: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再将“画”变成“文”。
教材分析:主要内容:《古诗二首》第一首是《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诗中叙述了他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事情。
《所见》。
文章主题:《寻隐者不遇》通过一问三答的形式,将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所见》刻画了一个机灵活泼,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
写作特点:《寻隐者不遇》采用问答体,通过寻访者与童子的问答形式写出,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
《所见》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牧童歌唱和捕蝉时不同的样子。
本文知识点梳理:1、字词:“隐、振、蝉”注意是前鼻音。
联系上下文体会“不知处”“意欲”的含义。
2、理解并背诵两首诗。
3、学习将古诗改写成文。
:教学时间:两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寻隐者不遇》。
第二课时:教学《所见》。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中意境是重点。
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是难点。
教学准备:幻灯,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意境,背诵《寻隐者不遇》。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1、课前同学们都对课文进行过预习了,找到了哪些相关资料呢?(指名交流,重点放在诗人贾岛的介绍上,板书“推敲”)2、检查诗文朗读情况,相机正音。
3、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这首诗的题目,你能否知道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寻找隐者没有遇到)4、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三、朗读诗文,理解诗句:1、自读诗文,想想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2、集体交流。
古诗两首
3 古诗两首【教材分析】《寻隐者不遇》和《所见》均为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的作者是贾岛,记叙了诗人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课文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本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平白如话,意境幽远。
《所见》则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写了夏天中午所见到的情景,把一个活泼机灵、天真可爱的牧童刻画得栩栩如生。
【学习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 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美的意境,使学生受到自然美和艺术美的熏陶。
【学习重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知识链接】贾岛:(779~843年),字阆(读浪)仙,人称诗奴,又名瘦岛,唐代诗人。
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涿州市)人。
早年出家为僧,号无本。
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做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
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长江(今四川蓬溪县)主簿。
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精彩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题李凝幽居》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题诗后》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忆江上吴处士》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剑客》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简斋,随园先生。
晚年自号苍山居士,清代诗人、诗论家。
浙江钱塘人。
袁枚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代表作品有《小仓山房诗文集》、《随园诗话》、《随园随笔》等。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寻隐者不遇》;能理解古诗,理解“不遇”、“言”、“云深”等词语的意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1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教案1苏教版
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这首诗里都写了些什么?主要内容是什么?
2.指导理解。
(1)“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松下问童子”告诉我们什么?
由“言师采药去”可知道什么?还可以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2)“只在此山,云深不知处。”
这是谁说的?由此推测诗人问了些什么?
从童子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想象到什么?(童子的语气、神态)
4.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作者:贾岛
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失望
只在此山中,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
教学反思
古诗两首
教学内容
古诗两首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学课时
共2课时第1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学习体会《寻隐者不遇》这首诗采取问答体,写出山的高大幽深和行踪不定的隐士生活情景。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
教学难点
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导入
1.我们曾经学习过不少古诗,谁来背背?大家想想,我们以。
二、学习《寻隐者不遇》
(一)初读感知
1.出示古诗。
2.初读诗歌,学习生字。
指名读,齐读,读准生字。
3.简介作者。
4.解题。
指名说说题目的意思。
诗人听了童子的回答,想象一下诗人可能会做些什么动作?心里会想些什么?
(诗人听后的动作、神态,看到山的幽深……)
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教学设计3篇 古诗《寻隐者不遇》教案
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教学设计3篇古诗《寻隐者不遇》教案下面是小编收集的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教学设计3篇古诗?寻隐者不遇》教案,供大家参考。
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教学设计13、古诗两首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略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人所叙述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难点: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诗人所叙述的思想。
2.通过思索、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环境、心情,并反复吟诵、回味,理解诗人的言外之意、意外之情。
课时安顿:2课时第一课时寻隐者不遇课时目标:根底性目标:1.能背一首已学过的古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
3.初步理解古诗意思,会背诵古诗。
4.能正确书写诗中的生字,会默写?寻隐者不遇》这首诗。
5.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内容,想象诗歌中所描绘的情景。
提高性目标:6.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培养想象力。
7.感悟诗人的心情以及对隐者形象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寻隐者不遇》。
教学过程:一、背诗导入,解题范读。
完成目标1、2 1.师:同学们,世上最美的文字莫过于诗词,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诗的国度,有着源远流长的诗歌传统,这片土地上曾产生了浩如烟海的诗词名篇。
它们或抒发诗人的豪情壮志,或描绘山高水长的灵气,或称诵大自然的明净与洒脱…… 2.你能选择你最喜欢的一首为大家背背吗?3.出示课题?寻隐者不遇》,请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
4.教师范读这首诗,学生学读这首诗。
二、自学古诗,理解诗意。
小组合作完成目标3 1.师:这首诗读来琅琅上口,而且简单易懂,老师相信同学们自己就能读懂。
现在请大家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可以自己思考,可以互相讨论,也可以问老师。
〕2.交流汇报学习所得。
(交流时可推派代表,可四人合作,也可以在此根底上提出不同的见解)。
(五年级语文教案)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
3.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五年级语文教案教学目标:双基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不知处”和“意欲”的意思及诗句的含义。
3、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品味,体会诗中意境,感受人物鲜活形象。
思维发展目标:以《寻隐者不遇》为例,学习并运用读懂古诗的一种方法——把“话”变成“画”,再将“画”变成“文”。
教材分析:主要内容:《古诗二首》第一首是《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诗中叙述了他去访问隐士没有见到的事情。
《所见》。
文章主题:《寻隐者不遇》通过一问三答的形式,将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摹得淋漓尽致。
《所见》刻画了一个机灵活泼,天真可爱的牧童形象。
写作特点:《寻隐者不遇》采用问答体,通过寻访者与童子的问答形式写出,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
《所见》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牧童歌唱和捕蝉时不同的样子。
本文知识点梳理:1、字词:“隐、振、蝉”注意是前鼻音。
联系上下文体会“不知处”“意欲”的含义。
2、理解并背诵两首诗。
3、学习将古诗改写成文。
教学设计:教学时间:两课时;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寻隐者不遇》。
第二课时:教学《所见》。
教学重难点: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中意境是重点。
将古诗改写成现代文是难点。
教学准备:幻灯,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理解诗句含义,想象诗句意境,背诵《寻隐者不遇》。
教学过程:●一、开门见山,揭示课题:古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它短小精悍、节奏分明、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传诵不衰。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齐读课题。
●二、交流资料,检查预习:1、课前同学们都对课文进行过预习了,找到了哪些相关资料呢?(指名交流,重点放在诗人贾岛的介绍上,板书“推敲”)2、检查诗文朗读情况,相机正音。
3、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读这首诗的题目,你能否知道这首诗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寻找隐者没有遇到)4、诗人为什么没有遇到隐者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古诗两首《访隐者不遇》《所见》教案
《访隐者不遇》《所见》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访隐者不遇》和《所见》两首诗的意境和主题。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感受诗人的情感。
3.提高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2.诗歌中的修辞手法。
3.诗歌的情感分析。
三、教学难点1.诗歌中隐含的哲理。
2.诗歌的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访隐者不遇》1.导入联系生活实际,提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寻找某个人却未能找到的经历?那种心情是怎样的?2.诗歌朗读请一位同学朗读《访隐者不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境:诗中描绘了诗人访隐者不遇的情景,展现了隐者的高洁品质和诗人的遗憾之情。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松月清辉照,云烟入眼空”中的对仗和意象。
分析诗歌的情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隐者的敬仰和遗憾之情。
4.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诗中隐者的理解,以及诗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对你有什么启示?5.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后熟读并背诵《访隐者不遇》。
第二课时:《所见》1.导入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什么让你印象深刻的事物?请用诗句描述一下。
2.诗歌朗读请一位同学朗读《所见》,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场景?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诗歌解析分析诗歌的意境:诗中描绘了诗人所见到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诗人的赞美之情。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中的夸张和意象。
分析诗歌的情感: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4.课堂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于诗中自然景象的理解,以及诗人的情感。
引导学生思考:这首诗对你有什么启示?5.作业布置请同学们课后熟读并背诵《所见》。
第三课时:综合实践活动1.诗歌欣赏请同学们挑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进行欣赏和解读,分享给同学们。
2.诗歌创作请同学们以“访友不遇”或“所见”为主题,创作一首古诗。
古诗两首(《访隐者不遇》《所见》)教案_三下古诗两首乞巧教案
古诗两首(《访隐者不遇》《所见》)教案_三下古诗两首乞巧教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3、凭借语言文字,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词。
2、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能初步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夏天美好的意境。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课前准备:生字词卡片、背诵一首自己最喜欢的古诗、课件、音乐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9月11日总第8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能背诵古诗。
2.学习《寻隐者不遇》,体会诗人寻隐者未遇的怅然心情。
3.学会生字遇,言,理解遇,言,只,深等字在诗句中的意思。
能说出全诗的意思。
教学准备:生字词卡片、课件、音乐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达成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一、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的古诗。
1、揭示课题,让学生读题,并解题。
2、教师简单介绍诗人:贾岛。
读课题并理解寻、隐者、遇二、听录音,理解。
读通顺这两首古诗。
对诗文有初步的印象。
听录音,思考:①全诗共提到几位人物、图中人物分别是诗中提到的谁?(3位。
作者和童子)②这三位人物之间分别是什么关系?(作者和隐者,朋友关系;隐者和童子,师徒关寻③为什么作者拜访朋友没能遇上?④用自己的话口头说说诗意,提出不懂的字、词。
听录音针对老师提出的思考题,对古诗的内容有初步的认识。
三、自读古诗。
读准字音。
注意诗的节奏。
1、学生自由读古诗。
2、学生先自己理解古诗,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和同桌一起讨论交流。
自由读古诗。
在读不懂的词句下面做上记号。
四、合作探究,悟解诗歌。
通过朗读,体会古诗的意境,借助译文,理解古诗,体会作者的情绪变化: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并想象诗句所揭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进一步体会古诗主旨。
1、指名朗读。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古诗两首(《访隐者不遇》《所见》)教案_三下古诗两首乞巧教案
《古诗两首(《访隐者不遇》《所见》)教案_三下古诗两首乞巧教案》摘要: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背诵两首古诗,、学会课3生理诗句词语说说古诗概思,(声朗)()划出生记住形(不出声音默)(3)懂句子学会提问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课背诵两首古诗、学会课3生理诗句词语说说古诗概思3、凭借语言想象诗歌所描绘情景体会诗人所表达思想感情感受诗歌语言美和蕴美教学重、学习生词、能有感情地朗古诗通朗能初步感悟诗歌韵味和夏天美境教学难培养学生想象力和热爱然感情课前准备生词卡片、背诵首己喜欢古诗、课件、音乐教学两课教学程课9月日总8课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古诗能背诵古诗.学习《寻隐者不遇》体会诗人寻隐者遇怅然心情3.学会生遇言理遇言只深等诗句思能说出全诗思教学准备生词卡片、课件、音乐教学程教学环节达成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古诗、揭示课题让学生题并题、教师简单介绍诗人贾岛课题并理寻、隐者、遇二、听录音理通顺这两首古诗对诗有初步印象听录音思考①全诗共提到几位人物、图人物分别是诗提到谁?(3位作者和童子)②这三位人物分别是什么关系?(作者和隐者朋友关系;隐者和童子师徒关寻③什么作者拜访朋友没能遇上?④用己话口头说说诗提出不懂、词听录音针对老师提出思考题对古诗容有初步认识三、古诗准音诗节奏、学生由古诗、学生先己理古诗不懂地方做上记和桌起讨论交流由古诗不懂词句下面做上记四、合作探究悟诗歌通朗体会古诗境借助译理古诗体会作者情绪变化满怀希望失望线希望彻底失望并想象诗句所揭示作者思想感情进步体会古诗主旨、指名朗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只||山|云深||不知|处指名朗齐、学习诗句①、句松下问童子我棵松树底下向男孩问讯(童子男孩这里指隐者童和弟子)言师采药这孩子说他师父出门采药了(言说)②3句只山(师父他)就这山林(只就;这)云深不知处山上云雾重重不知他什么地方(深重重;处地方)3连起说说诗句思体会感情①作者拜访友人却遇上心情怎样?②推想作者朋友山林是怎样生活③贾岛是位著名诗人他朋友想必也是位极有才华人什么他不做官却宁愿山里采药这种隐姓埋名生活呢?(对社会、对官场不满)④作者写这首诗表达了怎样思想感情?5指导朗背诵①再听录音体会节奏及重音②指导朗背诵齐背教师引导下古诗诗句先说说己理然相交流学习感悟诗句思教师引导下边古诗边体会作者心情想象作者朋友山林是怎样生活系当社会体会诗人所表达思想感情学习背诵古诗五、布置作业、继续背诵古诗、写古诗3、把《寻隐者不遇》所描绘境写下板设计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满怀希望言师采药失望只山线希望云深不知处彻底失望教学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古诗;、学会课3生理诗句词语说说古诗概思3、通朗感受诗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教学准备黑板、课件教学程教学环节达成目标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古诗导入揭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引入新古诗、我们以前学习哪些描写儿童古诗指名背诵今天我们又学习首、板古诗题目题并题3、出示课插图投影《所见》这首诗写就是诗人所看到图上景物让我们也看看图你能用几句话说说你看到了什么吗?、教师简单介绍诗人杜牧背诵以前学习描写儿童古诗题并题听教师介绍诗人二、初课通顺这两首古诗对诗有初步印象、明确初要()准通课(声朗)()划出生记住形(不出声音默)(3)懂句子学会提问、指名课相机指导评议根据要古诗课三、合作探究悟诗歌通朗体会古诗境借助译理古诗并想象诗句所表现画面感受诗牧童机灵活泼天真可爱、学生齐全诗(人组合作朗)指名做朗汇报、人组交流古诗写了画哪些景物?有不明白地方吗?3、全班交流有什么不明白地方?(教师相机问题)、理诗()出示课插图师指牛与牧童图问这是怎样情景?(牧童骑黄牛)B放录音(牧童歌唱声音)听牧童高兴地唱起了歌他歌声怎么样?牧童骑黄牛背上歌声树林里回荡出示诗句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齐诗句()、演示牧童捕蝉动作及蝉叫声说说二句话思心想捕捉鸣叫知了马上树下声不响出示诗句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齐诗句(3)、你能把这首诗思连起说说吗?(组合作完成)牧童骑黄牛背上歌声树林里回荡心想捕捉树上鸣叫知了马上树下声不响()挑句己喜欢(指名)(5)多美首诗啊让我们起再(配上音乐)教师引导下古诗交流古诗写了画哪些景物质疑图结合理牧童骑黄牛想象牧童歌声理歌声振林樾朗诗句说说二句话思齐诗句尝试把这首诗思连起说说朗己喜欢诗句起再古诗四、诗想画面通听看画面背诵古诗引导学生想象、教师配乐朗诵学生想象古诗描绘画面、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画面背诵(引背桌对背齐背)3、从林樾、蝉鸣可以看出这首诗写是什么季节?听老师古诗想象古诗描绘画面根据画面背诵判断古诗季节五、编故事通编故事启发学生想象锻炼学生表达能力、学完了这首诗你觉得牧童捕到蝉了吗?组里讨论下试着编故事、指名交流故事试着编故事交流故事六、布置作业、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把你喜欢句子用己话写下或者画下板设计所见牧童骑黄牛所见歌声振林樾欲捕鸣蝉所想忽然闭口立教反思学习古诗关键是体会诗境而体会诗境前先要学生正确理诗如何助学生理诗体会诗人古诗所要抒发思想感情呢?我尝试着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抓住诗眼挖掘诗涵每首诗总有其精华所抓住这些精彩诗句让学生懂透这些诗句无疑能起到牵发而动全身效比如《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我就抓住只山云深不知处这关键诗句通对比体验使学生感受到诗人这首诗所要抒发思想感情二、展开想象领会诗境对隐士游踪不定无羁无绊生活赞叹是诗人贾岛古诗《寻隐者不遇》所要抒发情感如何让学生体会其境呢?教学我引导学生抓住只山云深不知处展开合想象以体会隐士由得其乐三、结合实际补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这儿结合实际既指结合教材实际又指结合学生实际例如课教学我就分别穿插了有关贾岛故《推敲》贾岛另首绝句《剑客》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古诗两首《寻隐者不遇》《所见》教学设计
3 古诗两首贾岛是以“推敲”两字出名的苦吟诗人,而袁枚同样是清朝文坛上一位比较讲究锤字炼句的诗人。
这两首诗在语言风格和谋篇布局上有异曲同工之妙。
《寻隐者不遇》作者是唐代诗人贾岛。
诗歌继续了前往山中寻访隐者而没有遇到这件事。
诗歌主要写了诗人与童子的问答,体现了隐者高洁的性格以及诗人对他的仰慕。
本诗的特点是寓问于答,平白如话。
采用问答体,通过寻访者与童子的问答形式写出,诗句自然质朴、通俗明快。
《所见》是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
诗人采用用对比的手法向我们展示了一副生动的牧童行歌捕蝉图。
画面动静搭配,活泼有趣。
作者在对乡村自然的描摹过程中,抒发了自己对乡村田园风光的喜爱之情。
1.认识本课生字词,并理解其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大概意思。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诗歌的大意,感悟诗歌的韵味和内容,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诗中人物的形象。
2.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古诗美的意境,培养学生想象力,学习表达方法。
1.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自由读、同位轮读及指名读、分组交流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尤其是学困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朗读古诗的情况。
2. 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讨论交流、表演、分角色读、感情朗读等方式推进学生感悟古诗,从而感受古诗所描写的生动景象以及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
3. 借助拓展小练笔,学习古诗中的人物对话、动作、心里描写、景物衬托人物的表达方法。
【教师准备】1.搜集到的和本课有关的资料。
2.本课的ppt课件。
3.准备台词,挑选小演员【学生准备】1.查阅贾岛和袁枚有关的资料。
2.预习课文。
3.排练小节目。
2课时。
第1课时整体设计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文,背诵诗文。
2.能解释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图上谁是诗人,谁是童子?诗人要找的隐者是童子的什么人?识字:师
(3)诗人找到了童子,怎么没遇上他师父呢?
相机识字:言采药深
(4)朗读课文。
四、导学:指导朗读
引导学生椵想自己是诗人在松下遇上童子,体会向童子询问时的心情,把这种心情读出来。
教师先放录音,同学再练习朗读。
松下/问/童子,(满怀期望)
言师/采药/去。
(感到失望)
只在/此/山中,(又有了希望)
云深/不知/处。
(无可奈何)
五、练学:识字、写字指导
松:用学过的木字旁和熟字"公"记字形。
组词:松树、放松。
童:上下结构。
上面是"立",下面是"里"。
这个字横画多,但长短不一。
首横最短,次横最长,最后一横又比它上面一横长些。
组词训练:童话、儿童、童年。
言:发言、说话的意思。
首横最长,中间两短横。
师:左边是一短竖和一撇右边是横下一个"巾"。
组词:师父、老师。
采:上面是爪字头,表示手,下面"木"表示树,手伸到树上表示采摘的动作。
第一笔为平撇,下面的三笔间隔要匀。
深:左右结构。
右边上面不要写成穴宝盖儿。
组词巩固:深山、深海、深浅。
六、抄写生字(完成课后练习2)
第二课时
一、查学:课前准备:诵诗爱诗
1、挖掘积累:小朋友,周老师每次走过你们的教室的时候,总发现你们的黑板上写着一首古诗,是不是一直在进行着古诗的背诵活动,那我们肯定会背许多适拢敢獍炎约
鹤钕不兜囊皇资掣蠹姨浚ㄖ该乘校?br>评价:背的不错,谁愿意比他的声音更响亮。
你背的是哪一首?对,咱们背诗还要记住诗的名字。
瞧,摇头晃脑背得真投入。
2、对话导入:刚才我们一起背了许多古诗,从朗朗的背诗声中老师感受到了大家对古诗的热爱。
古诗是我国古代文化的一座宝库。
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走进这座宝库,去学习一首新的古诗。
二、导学:整体感受:勾勒牧童轮廓。
1、老师板书课题:所见。
谁愿意把诗的题目读给大家听听。
这个生字的音读得真准,是平舌音,请你带大家读读。
有谁能为所找个朋友?
释题:“见”什么意思?“所见”就是所看见的。
2、告诉学生:这首诗是清代大诗人袁枚写的,诗里写的内容都是诗人袁枚亲眼所看见的。
(出示袁枚及诗)
3、自由读读诗,看看袁枚都看见了什么?圈出没学过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争取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学生自由读)
谁会读?(请两个)正音。
——请你读给同桌听一听,读错的字帮忙纠正一下,读的好的,请你送上你的掌声鼓励一下。
——都会读了,那我们一齐读。
(随机进行正音和生字的认读。
蝉、振、声、意、欲这几个字稍难读,注意这些字的发音。
蝉:是什么?什么季节会叫个不停?闭:谁能为他找个朋友?立:说反义词,做动作。
)
4、离开了古诗,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出示生字认读——做小老师读)
有谁愿意为其中的一个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呀?(生字组词)
怎么样的孩子叫牧童?(放牛的)
5、看生字宝宝又回到了古诗中,可是拼音娃娃不见了,谁还会读?(指名读——齐读)
6、大家读的真好。
学习古诗呀,朗读是一个好办法,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