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扁线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流电机扁线绕组嵌线工艺规程
1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500V以下交流电机,半开口槽形,扁线或型绕组的嵌线操作工艺。
2 工艺准备
2.1 嵌线的工具设备
主要设备:工作台或转子放置支架、木凳、木垫块或枕木、吊车等
主要工具:铁锤、橡皮锤、打棒、打板、线压子、划线板、扁嘴钳、尖嘴钳、电工刀、剪刀或燕尾刀等。
2.2 嵌线的材料准备
主要绝缘材料元件:包括槽绝缘、槽底垫条、层间垫条、楔下垫条、槽楔、无碱玻璃丝带玻璃丝漆带、云母带、绑绳(无纬带绞绳或涤纶绳)、石蜡、线圈元件。
2.3 将定子按引出线方向的位置,稳妥地吊放在工作台上,用枕木垫牢固。转子应平稳地吊放在转子放置支架上,注意不得损坏轴承部位。
2.4 熟悉施工图纸或原始记录的嵌线数据。
2.5 铁芯及磁槽修整,吹风,清理检查。
2.6 线圈整理;涂腊、长短线头及相间绝缘线圈的分组配备,同时检查线圈绝缘有无损伤,如有不良应及时修补包扎完好。
2.7 按绝缘规范包扎端箍圈及作好定位牢固和包缠好转子绕组支架绝缘。
3 工艺过程
3.1 第一节距嵌放下层线边,同时将上层边临时嵌入相应节距槽内的上层位置,取第一组线圈的起头长引线线圈,将下层边之两半线圈元件,分开成上下排列,双手捻平斜置于右端槽口,向左轻轻拉入槽内,将下半线圈元件置于半闭口槽侧,再将上半线圈元件下压,捏住两端直线角部,活动线圈,使两半线圈元件并列复位,按正两端长度,用打板轻轻敲打,使两半线圈元件同时平整地服帖于槽底。穿入层间垫条压平。
将上层边,同样分散为两半,临时置于相应节距槽内的上半槽位置。
校准端箍位置,可将线圈两端与端箍作临时绑扎。
依此继续,按长短线头分组排列,逐个嵌放线圈。
转子绕组的嵌线,每嵌完一个线圈边,须将端边引出线头根部用绑绳绑扎牢固。
3.2 第二节距开始正式嵌放上层线圈边。当嵌到一个节距数的线圈时,校正层间垫条,开始在第一线圈的下层线边的磁槽上部,正式永久性嵌放线圈的上层线边,校正两端长度,用线压子和铁锤打压槽内导线,用剪刀或燕尾刀剪出高出的绝缘,用线压子包迭槽绝缘,有余量时,可在上面垫入楔下垫条。保护端部打入端楔封闭槽口,嵌放顺序如图1所示。
3.6 整理:线圈全部嵌完后,检查整理线圈和绝缘,使线圈长短一致,各部形状平行,绑扎牢固,相间绝缘及线圈排列正确。
3.7 按“交流电机绕组的连接工艺规程”要求,进行接线、加焊。
3.8 对转子绕组端部绑扎,应按“转子无纬带端箍的绑扎工艺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4 工艺要求
4.1 线圈两端长度一致,排列整齐,直线出槽相等(一般为20~25mm左右)且与磁槽相平行。各部形状相互平行,喇叭口坡度适当(约为10℃左右),弧度圆整,表面低于铁芯3~5mm。定子绕组外圆(鼻部外端)距机壳最小距离,一般不小于20mm。
4.2 槽绝缘,槽底垫条,槽楔及楔下垫条,两端伸出铁芯长度相等,一般为15mm左右,其槽楔长度略短于槽绝缘1—2mm(但转子槽楔,一般伸出长度为7.5~12.5mm左右)。槽绝缘迭包紧密,方向一致,不许有翘角,楔下垫条及槽底垫条的厚度,一般为0.5mm左右,宽度小于槽宽0.5mm。
4.3 槽楔形状大小和槽形吻合,不得歪斜和高出铁芯表面,紧固不松动,分段槽楔,不许在通风口处接头,槽楔宽度不应阻碍通风。
4.4 相间绝缘排列整齐正确,层间绝缘垫条两端伸出线圈15~25mm左右,厚度一般为0.5~1.0mm,宽度不小于槽宽0.5~1.0mm。
4.5 线圈与端箍及绝缘垫块绑扎整齐牢固,间隙均匀,端部线圈间隙间链锁绑扎道数,一般规定如下:
8极及以上电机,一般绑扎1道;
6极~4极电机,一般绑扎1~2道;
2极电机,一般绑扎二道。
4.6 线圈表面平整洁净,端部绝缘及绑绳不许破损松散,应紧密整齐。
4.7 端部上下层间架空间隙较小的线圈不必包相间绝缘,应垫端部相间绝缘垫。
4.8 包扎有对地绝缘的线圈,即开口槽形电机,嵌线工艺可参考高压电机定子嵌线工艺规程。
4.9 应符合电机质量检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