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
中学七年级地理上册 4.3 影响气候的因素(第二课时)教案 湘教版 教案
一、课标要求:举例说明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是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地球的形状和运动》的延续和补充,是从宏观角度到微观角度对同纬度地区气候差异的深入分析。
三、学情分析:初一学生的知识储备少,理解能力较弱,但求知欲强。
课堂教学应结合学生特点,广泛的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用多种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给学生更多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
四、教学目标:1.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2.能举例说明地形地势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3.通过学习,增强对生活中地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五、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举例说明并分析海陆分布、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六、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构建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地理课程”等的基本理念。
教师以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入手,通过实验、视频动画、图片等,调动学生的感官,层层推进,使学生在兴趣中学,在探索、思考中学。
在情境创设中,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的形式, 经过“观察、类比、发现、归纳”的过程, 实现知识的形成与应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地理素养。
七、教学过程:过程“探究同纬度地区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1】结合所给地理图像分析安第斯山脉两侧差异的原因【2】设问:除了背风坡迎风坡降水的不同,同一座山脉的阳坡和阴坡气温有没有差异?【3】设问:家中南北卧室的温度有没有差异?【纵向比较】引出生活实例:青岛崂顶迎来今年首场雪【规律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地形地势因素对气候的整体影响【挑战自我,学以致用】设问:海拔为6000米的山脉,山顶会有积雪么?继续设问:假如该山脉在赤道附近呢?(过渡)这座山不仅仅有积雪,随着海拔的升高,在垂直角度上,同一座山地的景观也会发生不同的变化出示乞力马扎罗山的植被垂直变化图,引发学生思考原因(本节内容总结)本节课我们在同纬度地区分析了影响气候的两个客观因素,实际上主观上我们人类的结合所给图像明确阳坡阴坡的气温差异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读图得出结论分析得出崂顶海拔高,气温低及时回顾,适时归纳总结组内讨论,结合所给材料进行分析学生观察并思考,加深理解加深地形地势对气候以及植被的影响知识深化,类比归纳解决地理问题培养学生归纳能力层层递进,锻炼学生运用地理图表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空间思维提炼知识引发课后思考和探究,为后面知识做铺垫活动也会对气候产生深远的影响,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教学过程【知识梳理及板书】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二)海陆分布影响气温和降水的差异同纬度地区地形地势导致气温、降水及植被的差异二、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图,回答问题。
七年级地理上册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2 (新版)湘教版
节气 时间 北半球获得热量情
春季
3、4、5月
况
比冬季多,比夏季少
夏季 6、7、8月
最多
秋季 9、10、11月 比夏季少,比冬季多
冬季 12、1、2月
南半球与北半球正好
最少 相反 !
天文特征
900N
有极昼极夜现象
66.50N
既无太阳直射
又无极昼极夜
北寒带
北极 圈
北温带
现象
北回 归线
23.50N
有太阳直 射现象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为因素
3.影响喜马拉雅山顶终年白雪皑皑的最主要因素是(A )
A.地形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人为因素
B
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生产、生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而产生的现象是 B
()
总结
中纬度地区 陆地 最高气温月 7月 最低气温月 1月
海洋 8月 2月
海洋最高气温月和最低气温月比陆 地出现得迟。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
地形对气 候的影响
阳坡_较__暖__ 阴坡_较__冷__
迎风坡_降__水__多 背风坡_降__水__少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__地__势__每__升__高__1_0_0_米__,__气__温__下__降__0_._6_℃
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课件
降水较多
高山地区由于地形抬升, 水汽受到地形阻挡,容易 形成降水,因此高山地区 通常降水较多。
风力较大
高海拔地区空气流动较为 频繁,因此风力较大。
低洼地区的气候特点
气温较高
低洼地区通常较为平坦, 空气流动较少,太阳辐射 不易散射,因此气温较高。
降水较少
低洼地区由于地形平坦, 水汽不易受到地形阻挡, 因此降水较少。
低纬和高纬地区的气候特点
低纬地区
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全年高温 多雨,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高纬地区
受极地高气压带影响,全年低温 干燥,形成极地气候。
中纬地区的气候特点
中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包括温 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 陆性气候等。
这些气候类型受到不同气压带和风带 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的气候特点。
洋流因素
洋流是指海洋中的大规模水流,对气 候的影响非常显著。洋流能够调节地 球表面的热量分布,使得一些地区的 气候特征发生改变。
暖流能够带来热量,使得沿岸地区温度升高 、降水增加;寒流则相反,能够带来寒冷的 气候。例如,北大西洋暖流使得欧洲西北部 地区冬季相对温暖、夏季凉爽湿润。
03 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纬度因素对气候影响的实例
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如亚马逊雨林。
极地附近地区全年低温干燥,如南极洲。
中纬度地区的气候类型多样,如欧洲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等。
04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沿海地区的气候特点
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温和,降水丰富,温差较小。 夏季凉爽,冬季温和,四季分明。
地理上册《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课件
目 录
• 引言 •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概述 • 纬度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 • 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 洋流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 总结与复习
七年级地理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课件新版湘教版
B 答案
4.一年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日期是( )。 A.3 月 21 日前后 B.6 月 22 日前后 C.9 月 23 日前后 D.12 月 22 日前后
关闭
B 答案
5.我国白昼最长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B
关闭
答案
1
2
3
4
5
6
6.填表对比五带的不同。
比较项 范
北寒带 南寒带
北极圈以内 南极圈以内
无阳光直射现象,有极昼、极夜现象,获得的太 阳光热少
【例 2】 下列关于五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热带都在低纬度地区 B.温带都在中纬度地区 C.高纬度地区都在寒带 D.低纬度地区都在热带 解析:低纬度(0°~30°),热带(23.5°N~23.5°S);中纬度(30°~60°),温 带(23.5°~66.5°);高纬度(60°~90°),寒带(66.5°~90°)。可见热带都在 低纬度地区是正确的。 答案:A
③C 秋分:每年 9 月 23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 赤道 ,全球昼夜平 分。
④D 冬至:每年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 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 极夜 现象。
2.五带的划分 (1)依据:各地获得 太阳光热 的多少及是否有太阳光线 的 垂直照射 ,是否有 极昼 和 极夜 现象。 (2)名称: 热 带、 北温 带、南温带、 北寒 带、南寒带。 (3)界线: 回归线 和 极圈 。
目
围
获得太阳热量的多 少
热带
温带
寒带
有无阳光直射现 象
有无极昼、极夜现 象
关闭
比较 项目
范围
三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二课时 崔佳菲●●
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2课时)1、以两人小组叙述下列知识点(互相讲、听、检查)①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②当北京市中午12点时,美国纽约是白天还是夜晚?2、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①纬度相同的地方,哪个季节陆地上的气温比海洋上的气温高?哪个季节陆地上的气温比海洋上的气温低?海洋的高温月份和低温月份,比陆地出现的早还是迟?②纬度相同而且都靠近海洋,为什么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植被会出现不同的景观?3、自学检测①下列因素不属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B.海陆分布C.地形D.人类活动②.世界气温从赤道向两极地区逐渐降低,影响其主要因素是()A.人为因素B.地形因素C.纬度因素D.海陆因素③.我国西北内陆地区气候干燥,同纬度的东部沿海地区气候则比较湿润,造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海陆位置B.纬度位置C.地形影响D.气温影响④.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这是由于其()A.纬度位置高B.地势高C.距海洋近D.空气少4、巩固训练①.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表现在()a生活方面b农业生产方面c水利建设方面d城市建设方面e海陆空交通方面A.abB.bcdC.cdeD.abcde②全球气候有变暖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a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排放二氧化碳b现代工业的发展,向大气中排放热量c砍伐森林减少了森林对二氧化碳的吸收d太阳释放的热量增多A.、ab B、cdC、acD、bd③.面对全球变暖的趋势,人类应该怎么做()a停止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能源b研究提高能源利用技术和能源利用效率c扩大海洋面积,调节气温d积极开发采用新能源;加强国际间的合作e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植树造林,保护好现有的原始森林A.aceB.bdeC.bcdD.abd5、拓展延伸①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在图上绘出地球公转的方向(2)判断写出ABCD四点的节气、时间及昼夜长短的状况②下图中,甲、乙两图是沿北纬40度的亚欧大陆及其1月和7月气温和年降水量曲线图,读图后完成下列问题:(1)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是(填字母)地,主要原因是深居。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二课时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并能简单分析海陆分布对气温变化的影响。
2、能举例说明地形对气温和降水的影响。
3、认识人类活动对气候状况产生深刻的影响,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重点难点】海陆位置、地形地势等对气候的影响。
【学习过程】三、海陆分布与气候探究活动一:海陆分布对气温的影响思考:1、夏天,人们在水中为什么感到凉爽?2、为什么同样的阳光照射,在水中与陆地上的温度不同呢?阅读P82活动“探究海陆温度变化的差异”,得出结论: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陆地吸热,放热也;海洋吸热,放热也。
(快∕慢)根据以上探究结论完成下列填空:(1)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冬季陆地气温,海洋气温。
(2)中纬度地区月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月份,海洋比陆地(早∕晚)1个月。
如北半球陆地: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月,最低出现在月。
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出现在月,最低出现在月。
课堂探究:看P83活动,思考:纬度相同的地方,一年内,靠近海洋的地方,和远离海洋的地方,哪里温差大些?为什么?探究活动二:海陆分布对降水的影响思考P83玲玲和贝贝的说法,完成下列填空:(1)近海且能受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近海但受不到海风吹拂的地区,降水。
(2)远离海洋的内陆,降水。
四、地形地势与气候探究活动一:地形对气温、降水的影响思考:1、下图为北半球中纬度地区的一座山峰,其南坡应为坡,北坡应为坡(阴∕阳)。
2、读教材P84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景观的差异图,小组讨论:东、西两侧的景观有何差异?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根据以上探究结论完成下列填空:(1)山脉对太阳辐射的作用,使得山地阴坡和阳坡的冷暖、干湿状况都产生很大的差异,自然景观也随之明显不同。
在同纬度地区,阳坡气温,阴坡气温。
(2)山脉对底层空气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产生差异,迎风坡降水(地形雨);背风坡降水。
金口河区四中八年级地理上册2.2气候教案2新版新人教版8
中国的自然环境课题第二节气候第二课时课时安排共( 3 )课时课程标准P14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学习目标1.通过读图总结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分析主要原因。
2.读图归纳我国降水的季节分配特点和年际变化特点。
3.利用我国干湿地区图掌握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对应降水量的范围。
教学重点我国降水量的分布。
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
教学难点影响降水分布的原因。
干湿地区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准备教学课件课前作业搜集我国不同地点同一季节的图片,分析原因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课堂合作交流二次备课(修改环节一教师活动:图片展示学生观看并思考,我国主要植被景观图、各地民居图,由学生指出他们分布的地区及产生差异的原因。
教师提出问题: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学生:降水分布不均教师: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我国的降水分布状况。
一、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降水的空间分布:教师活动(:教师展示中国年降水量分布图来研究降水量的分布特点。
学生读图读图),回答下面问题:(1)我国降水空间分布均匀吗?找出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并指出其降水量。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总趋势是什么?(3)找出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的地方?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匀。
东南沿海超过1 600毫米,西北内陆部分地区不足50毫米。
总体上,降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其中,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与1月份0℃等温线接近,经过秦岭──淮河一线。
在图上找出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区:台湾的火烧寮和新疆的吐鲁番。
课中作业:总结等降水量线的读图方法环节二2.学生活动:探究我国降水分布特点的成因(承转)为什么我国降水会有这样的分布规律呢?想一想,影响降水的因素有哪些?东南沿海和西北内陆不同之处是什么?学生思考回答:海陆位置,教师追问是否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呢?教师提示。
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
砍伐森林—气候恶化
表
造成城市“热岛效应”
现
排放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气温升高
造成 “温室效应” 氯氟化合物—破坏臭氧层
课堂小结
同纬度,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
气温
陆地月均气温最高和最低在7月、1月
北半球中纬度
海洋月均气温最高和最低在8月、2月
影 海陆分布 降水:濒临海洋,降水多;深居内陆,降水较少
温室效应
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 森林被大量砍伐
人类活动与气候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多
沿海低地被海水淹没
两极冰川融化, 海平面上升
温室效应使大气温度升高
对策
人类活动与气候
1、少用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等)的用具。 2、少开机动车,多步行,少开空调 。 3、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4、少用一次性木筷、塑料袋、饭盒。
同纬度的陆地
北半球中纬度,海洋月平均气温最高和最低的月份 一般分别出现在8月、2月。
远离海洋——温差大
靠近海洋——温差小
D
C
B
A
渤海 36°N
黄海
风向
导致图中各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濒临海洋的地方: 深居内陆的地方:
海陆与降水 水汽丰富,降水较多
水汽稀少,降水较少
海陆与降水
一般来说,濒临海洋的地方气候湿润,但也有的地方好像 不是这样的。如非洲撒哈拉西海岸、澳大利亚西海岸……。 这是为什么呢?
人类活动与气候
《京都议定书》 1997年在日本京都召开的《气候框架公约》第三 次缔约方大会为各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规定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该 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作出安排。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
3. 培养学生分析地理现象的能力,提高地理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2. 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3.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4.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5.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6.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2.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影响气候的因素。
2. 使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各种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地理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气候的概念及其重要性,激发学生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纬度与气候的关系。
3. 案例分析:以某个具体地区为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其他因素(如洋流、人类活动等)对气候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5. 总结:归纳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强调其重要性。
6.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六、教学内容1. 海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2.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3. 洋流对气候的影响4.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5. 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海陆位置、地形、洋流、人类活动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分析各种因素在不同地区的具体影响。
八、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地区为例,分析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相关地理现象,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 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八年级科学上册《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 浙教版
八年级科学上册《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案浙教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气候的概念和特征。
2. 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
3. 能够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并运用这些知识解释简单的气候现象。
二、教学重点:1. 气候的概念和特征。
2.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
3. 运用气候影响因素的知识解释简单的气候现象。
三、教学难点:1. 气候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综合效应。
2. 运用气候影响因素的知识解释复杂的气候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气候的影响因素。
2. 使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气候现象讲解气候影响因素的作用。
3.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表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气候现象和影响因素。
五、教学准备:1. 多媒体教学设备。
2. 气候影响因素的相关图表和动画。
3. 案例分析材料。
教案内容:第一课时:气候的概念和特征一、导入新课1. 提问:什么是气候?气候有哪些特征?二、新课讲解1. 讲解气候的概念: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2. 讲解气候的特征:气候具有稳定性、变化性和区域性。
3. 讲解气候与天气的区别:气候是长时间的平均状态,天气是短时间内的气象现象。
第二课时: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一、导入新课1. 提问: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二、新课讲解1. 讲解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纬度越低,气温越高。
2. 讲解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近海地区气候湿润,内陆地区气候干燥。
3. 讲解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山地气候与平原气候差异较大,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4. 讲解洋流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冷流降温减湿。
第三课时:气候因素的相互影响和综合效应一、导入新课1. 提问:气候因素之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二、新课讲解1. 讲解气候因素的相互影响:各因素之间存在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
2. 讲解综合效应:各气候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特定的气候类型。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3《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优秀教案2(重点资料).docx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地势因素
2.下列关于纬度位置对气候的影响,说
法正确的是( D )
A.同一纬度地带,接受太阳光热相同,
气温完全一致
B.降水不受纬度因素影响,只受海陆位
置的影响
C.降水受海陆位置因素的影响,在低纬
度较明显
D.一般是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3.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
3
明确:非洲西海岸,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是干燥的风,所以降水少。
(二)地形地势与气候 出示阳光照射山脉的图片, 提问:阳坡和阴坡气温一样高吗?(学 生回答) 明确:山脉对太阳辐射有遮挡作用,使 得山地阳坡气温高,阴坡气温低。 出示地形雨示意图, 提问:下图中哪一处山坡降水多?(学 生回答) 明确: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 少。 出示安第斯山脉两侧气温和降水图以及 自然景观图, 提问:安第斯山脉两侧降水有何不同?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学生读图分析回 答) 明确:安第斯山脉拦截了来自太平洋的 湿润水汽,西侧降水多,表现为湿润景观, 东侧降水少,表现为荒漠景观。 出示日本富士山景观图, 提问:山顶和山脚下景观有何差异?什 么原因造成的?(学生回答) 明确:山脚下鲜花盛开,山顶白雪皑 皑。原因是海拔越高,气温越低。 明确:海拔每上升 100 米,气温约下降
D.降低了郊区污染程度
课堂
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除
7
小结 了自然因素外,人类活动也会对气候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要 树立气候变化的全球观念及关心环境,从我做起的价值观。
课后 作业
板书 设计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海陆分布与气候 地形地势与气候 人类活动与气候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气候的定义及其重要性;(2)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3)能够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程度。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对气候现象的感知能力;(2)运用地理信息技术的手段,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3)采用案例分析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尊重和保护意识;(2)提高学生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关注度,增强责任感;(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程度;(3)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气候系统及其复杂性;(2)气候变化的规律及预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2.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气候案例,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及其作用;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4.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
四、教学准备1. 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资料等;2.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地理信息系统软件;3. 学习任务单: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记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引出本课主题《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 讲授新课:分别讲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和人类活动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3.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展示气候分布和变化规律;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5. 课后作业:布置思考题,让学生进一步探究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气候调查,了解当地气候特点及变化趋势,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 项目研究:让学生选取一个气候问题,如全球变暖、干旱等,进行项目研究,深入了解其成因、影响及应对措施;3. 参观气象站:安排学生参观气象站,了解气象工作者的工作内容及气象观测设备,增进对气候科学的认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优质教学设计
补充
【预习交流】
教师反馈学生预习情况。
小组内互相交流。
【精讲点拨】
海陆分布与气候
1.引导学生思考:夏季,人们在水中为什么感到凉爽?
2.设问:为什么同样的阳光照射,在水中与陆地上的温度不同呢?(分析:这是因为水体与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纬度相同的地方,海洋与陆地的气温也呈一定的差异。)
3、引导学生完成下表内容
(2)将五带的名称填在适当的位置。
参考答案
预习:
1.太阳光热、垂直照射、极昼、极夜
2.
五带名称
纬度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23.5°N-23.5°S
有
无
温带
北温带
23.5°N-66.5°N
无
无
南温带
23.5°S-66.5°S
无
无
寒带
北寒带
23.5°N-66.5°N
无
有
南寒带
23.5°S-66.5°S
纬度范围
有无阳光直射
有极昼极夜现象
热带
温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寒带
北寒带
南寒带
【预习诊断】
非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带,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___带,七大洲中绝大部分位于南寒带的是_________洲。
【预习质疑】
预习本节后存在的问题请写下来:
(二)课堂实施
课堂实施基本流程为:预习交流——精讲点拨——拓展延伸——系统总结
无
有
3.热、北温、大洋洲
课堂限时作业:
1.B 2.B3.D4.C5.C
6.略
4、受海陆的影响,同一纬度的海洋和陆地气温不同。那么,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课件七年级地理上学期
节气
日期
太阳直射点 昼夜长短(北半球) 极昼极夜现象
春分 3月21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无
夏至 6月22日前后 北回归线
昼长夜短
北极圈内极昼
秋分 9月23日前后
赤道
昼夜平分
无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北极圈内极夜
五带的划分 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类型:地形雨
B
A为__迎__风___坡,降水__多___
B为__背__风___坡,降水__少___
地势与气温
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下降 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
思考探究
分析各种气候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填入相应的表格中。
气候现象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影响因素 海陆位置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赤道地区终年炎热,南极大陆终年冰雪覆盖
大气中的臭氧每减少1%。照射到地面 的紫外线就增加2%,人的皮肤癌就增 加3%,还受到白内障、免疫系统缺陷 和发育停滞等疾病的袭击。
专 题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一、表格
美国洛杉矶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表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气温(℃) 13.8 14.2 14.4 15.6 17.1 18.7 20.6 21.4 21.1 19.3 16.4 13.1
降水量 (mm)
61
64
50
18
4
1
0
4
8
9 45 42
冬季 春季 夏季 秋季
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
二、坐标图
气温(℃)
降水(毫米)
(一)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湘教版地理公开课——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学会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气候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气候资料,提高学生的数据处理能力;(2)运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思维能力;(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关注气候变化的意识;(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教学难点:(1)气候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气候现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气候变迁的视频资料,引发学生对气候的关注;(2)引导学生思考:气候是如何形成的?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哪些?2. 自主学习:(1)学生根据教材,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2)学生通过观察气候数据,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如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等;(2)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如纬度位置决定气温分布,海陆分布影响降水等。
4. 案例分析:(1)出示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料,让学生分析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各因素对气候的作用。
5. 练习与拓展:(1)出示气候相关的地图、图表,让学生分析并解释气候现象;(2)开展小组竞赛,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作业布置1. 总结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其作用;2. 分析生活中的气候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五、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2. 反思教学过程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3.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利于学生的能力提升;4. 反思教学效果,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影响气候的因素;2. 运用地图、图表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气候现象;3.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联系实际,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教案教材分析:《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本因素一一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由于地球在宇宙中的状态(形状、运动)造成了各地太阳辐射的不同,进而出现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知识处理上,主要采用地图和思考题相结合的形式,注重培养生的思考与分析能力,防止提供给生枯燥的结论。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会分析地球形状、地球运动、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地势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了解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地球运动对天气、气候的影响。
(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出示“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 说出赤道和两极气温和降水方面的不同。
(赤道地区气温高降水多;两极地区气温低降水少。
)设问:大家想一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世界气候的千差万别呢?一、地球的形状与气候目标要求:让学生明白正是由于地球的形状导致了各地太阳高度的不同,从而造成了纬度位置不同的地方获得太阳辐射的不同,那么气候条件不同,如果地球为一平面那么不然。
师:从早晨到中午到晚上感受到的气温变化怎样?生:早晨冷、中午热、晚上冷。
师:为什么早晨、晚上冷,中午热?活动:想一想早上我们影子的长短和感觉到的气温高低与中午时有什么不同?(早上影子长,气温低;中午影子短,气温高。
)演示:观察手电筒照射到黑板上的情况,比拟直射与斜射照射面积的大小和明亮程度一一直射时照射的面积小但明亮度大。
做一做:动手在练习本上画出近似为平行直线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观察每条光线与球面交角的大小。
(平行的太阳光照射到球面上时,各地的太阳高度角不同,获得的太阳热量不同,气温高低不同。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历案-初中地理湘教七上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初中地理课程《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让学生掌握影响气候的多个主要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通过学习这一主题,学生能够更全面地了解气候形成和变化的基本规律,掌握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为后续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技能:掌握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季风等,并能够分析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气候分布与影响因素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气候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气候的重要性,培养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回答问题、讨论交流等方面。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包括作业的完成质量、正确性等方面。
3. 课堂小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地区的气候特征,引导学生思考气候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2. 讲解知识:讲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包括纬度、海陆分布、地形、洋流、季风等,分析这些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3. 地图观察:通过地图观察不同地区的气候类型及其分布规律,分析影响因素与气候类型的关系。
4.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气候的形成与变化,加深学生对影响因素的理解和掌握。
5. 课堂练习:通过课堂练习的形式,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小测验的形式,检测学生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布置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作业,包括填空题、选择题等,巩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3. 作业要求:要求学生认真完成作业,注意书写规范、答案准确。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与同学的交流合作等方面。
2.2 气候 第二课时 东西干湿差异 课件 (共29张PPT)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找一找
1.找出400mm、800mm年等降水量线。 2.400mm年降水量线北部穿过哪条山脉 。 3.800mm年降水量线东部大致穿过哪条地 理事物。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一线至 青___藏__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 0℃ 等 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 大兴安岭 山 脉至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集中在夏秋 季节,年际变化大。
学生活动三
读我国夏季风影响图和山脉分布图,回答下面问题。
1.我国降水由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响; 2.我国降水南北雨季长短不同,主要受什么季风的影响。
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原因探究(1)
海陆因素(夏季风)的影响
我国东南部受夏季风影响时间长、强度 大,降水多;西北地区距离海洋较远,湿 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少。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
2.2.2《气候》
—东西干湿差异
1.要求学生学会初步阅读等降水量线分布图,说出我国降水的时空 分布特点。
2.结合干湿区分布图说出我国干湿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3.举例说明我国降水特点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降水和降雨是一回事吗?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d
b
c
a
学生活动四 读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图,回答下面问题。 1.我国划分干湿地区的依据是什么?划分了哪些干湿区?
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可以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四类地区。
2.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穿过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
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与秦岭-淮河一线吻合。
3.不同干湿区的降水量范围、植被类型。 湿润区降水大于800mm,对应的植被是森林; 半湿润区的降水在400-800mm之间,对应的植被是森林草原; 半干旱区的降水在200-400mm之间,对应的植被是草原; 干旱区的降水小于200mm,对应的植被是荒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二课时)
周萍山东省青岛育才中学邮编:266002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教材在内容安排上基本是按照一条主线进行的:从影响全球气候的基础因素——太阳辐射入手,总结出了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候的纬度变化规律;之后分析得出了同纬度海陆气候差异的原因;又分析了同样在陆地上地形地势因素造成的局部差异;在分析了客观原因造成的气候差异之后,又分析了主观原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体现了从简单到复杂,从整体到局部的过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能用事实说明地球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地理现象。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初步学会根据阳光照射在球面与平面上的示意图、地球自转与公转示意图、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景观差异示意图等图提供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理解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对气候的影响。
尝试从动手实践学习中针对问题,提出探究思路,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使学生初步树立关注身边地理环境,培养对生活中地理现象探究的好奇心。
培养用图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影响气候的各个因素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式(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探究原
因、联系实际)
教学过程:
[导入]:世界的气候复杂多样,而影响气候的因素也各不
相同。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两个影响因素,分别是——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受它们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不同。
[读图复习]:“中国不同纬度中各城市气候的不同”
[提问]:图中不同纬度的A、B、C三点的气温、降水有什么不同?]
(生答:从C到A即从低纬度到两极气温逐渐降低,降水越来越少。
)
[承转]:A、B、C三点气候不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地球的纬度不同决定的,而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运动和地球的形状影响的。
影响气候的因素除了这两个外还有哪些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重点研究的内容。
[问]:我们生活在海边的孩子一定有过游泳的经历,请同学们结合感受思考一天中,中午和傍晚沙滩和海洋的气温有什么不同?
(生答:中午沙滩气温高,傍晚海洋气温高。
)
[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主要是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决定的:陆地吸热快,放热也快;海洋吸热慢,放热也慢。
就如同不同脾气的两个人一样。
[问]:知道了这个规律利用它看看不同季节的情况。
一年中,夏季陆地和海洋气温谁高?冬季呢?
(夏季陆地高,冬季海洋高。
用一句话形容:海洋冬暖夏凉,陆地冬冷夏热。
)
|[承转]:我们知道了海陆气温的特点,实际上人类生活在陆地上,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沿海和陆地的情况。
沿海应是冬暖夏凉,内陆应是冬冷夏热。
[学生讨论探究]:
1、纬度相同的地方,一年内,靠海近的地方和距离海洋远的地方,哪里的温差大些?
为什么?
2、海洋的高温月份和低温月份,比陆地出现的早还是迟?
[小结承转]:我们讲过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海陆分布在这里影响了气温,如果它也对降水有影响,我们就可以说它是一个影响气候的因素。
请同学们思考沿海、内陆降水一样吗?
[师]:靠海,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多,内陆受不到海洋湿润气流影响的地区降水少。
[小结]:海陆分布既影响了气温有影响降水我们可以得出另一个影响气候的因素就是——海陆分布。
受海陆因素的影响
[练习]:出示从沿海向内陆延伸的几个城市,比较它们在温差、和降水上有什么不同。
[承转]:我们能明显感觉到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因为我们青岛是个傍海的城市,实际上青岛还是个依山的城市,青岛背依崂山,下面我们讲的因素就和山有关。
[问]:请同学结合爬山和感受说一下爬山的过程中周围的气候有什么变化。
(山顶气温明显低了。
)
[师]:这位同学的感觉相信很多同学都有,我们一起看个事例,看看道理是否一样? [展示图]:重庆和峨眉山气温的不同。
[问]:两地气候不同的原因是什么呢? (地势不一样,峨眉山地势高。
)
[师]:气温随海拔变化的规律是什么呢?大约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降低0.6摄氏度。
[练习]:某一山岭,山麓B处与A处的垂直高差为5000米。
如果B处的气温为20摄示度,请问,A处的气温应该是多少摄示度?
[小结]:通过练习我们看出地形地势对气温产生影响:海拔高的气温低,海拔低的气温高。
[承转]:地形地势对气温有影响,如果对降水有影响,就可以说是一个影响因素,地形地势对降水有影响吗?
(降水类型是地形雨。
)
[计算机演示]:地形雨。
[问]:为什么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计算机展示]:安第斯山脉南侧A、B不同位置及两
幅景观图,要求把对照连接。
[小结]:通过练习我们发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我们也知道了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海拔低的气温高,地形地势既影响了气温又影响了降水,我们可以得出另一个
影响因素——地形地势。
[综合练习]:书72页填表完成影响下列各地气候的主要因素。
[承转]:我们现在学习了4个影响气候的因素,这四个因素都是自然因素,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上,人类活动对气候有影响吗?请结合自己所查的资料来讲。
[学习与探究]:
课前准备:
1、课前布置学生分组查阅“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的资料,并选出中心发言人。
2、查阅方式:上网、翻阅资料书、生活实际、所见所闻。
3、通过资料交流得出: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使气候更加恶化,但同时人类再认识到这些问题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保护环境使气候趋于缓和,调节了局部气候。
4、联系实际向全校师生、全体中学生发出倡议——“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热爱地球保护环境。
”
[总结]:当今气候复杂多样,主要是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下产生的。
首先,地球形状和运动使得不同纬度地区气候明显不同,而海陆分布又使得同纬度地区沿海和内陆出现了明显不同。
同纬度同在陆地上又因为地形地势的原因气候也不同。
另外加上人类的活动整个气候真是复杂多样。
我们应该从我做起,热爱环境,多植树造林使周围的气候趋于缓和。
有的同学把自己的感受写成了诗,让我们一起共勉。
教学提纲:
第四章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一、地球的形状
二、地球的运动
三、海陆分布
四、地形地势
五、人类活动
教学后记:
本节内容在整册书里属于难点之一,学生较难理解。
但是我在处理各个影响气候的因素时不是采用灌输法,而是通过举例子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然而然的一个个接受、理解了影响气候的各个因素。
如联系中午和傍晚去海边游泳的不同感受讲解海陆热力差异从而引出海陆因素对气候的影响;联系爬山时在山脚下和山顶的冷热感觉来引出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通过这种联系生活实际处理问题的方法,学生不仅理解知识感到很容易,而且他们真正体会到地理知识是来源于生活同时利用这些知识还可以解决很多问题。
另外,在教学中几个方面的处理效果不错。
1、联系生活实际,在讲每一个影响因素时不断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着他们思考、探讨、研究,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兴趣。
即:问题联系生活实际找原因得出影响因素
2、在“学习与探究”过程中,学生课前查阅资料“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课上互相交流,通过资料交流得出: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很多不好的影响,使气候更加恶化,但同时人类再认识到这些问题后采取了一些措施保护环境使气候趋于缓和,调节了局部气候。
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感触很深,于是我提出让大家思考“我能做些什么?”,部分学生想到应该号召大家一起保护我们地球,于是向全校师生、全体中学生发出倡议
——“我们应该从自我做起,热爱地球保护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