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证明方法讲义.doc
高中数学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竞赛讲义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及例题讲解【学习目标】1. 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几个基本性质2. 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证明问题等【重点、难点】1. 不等式的几个基本性质2. 应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解题、证明问题【教学过程】一、知识内容梳理 1.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 b b a >⇔< (2),a b b c a c >>⇒>注:,a b b c a c ≥≥⇒≥,a c ≥等号成立当且仅当前两个等号同时成立 (3)a b a c b c >⇒+>+(4),0;,0a b c ac bc a b c ac bc >>⇒>><⇒< (5)()02,nna b a b n n N >>⇒>≥∈(6))02,a b n n N >>⇒>≥∈2、a b a b a b -≤+≤+(1)a b a b +≤+等号成立条件当且仅当0ab ≥(2)a b a b -≤+等号成立条件当且仅当0ab ≤(3.)a b b c a c-+-≥-,其中等号成立当且仅当()()0a b b c --≥二、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1.差值比较.欲证,b a >只需证明.0>-b a2.商值比较.欲证()0>>b b a ,,只需证明.1>ba三、例题讲解:1.()改编题设,1->a 求证:6322≥+aa 思路:没有拆项而言,只有分析 证明:欲证6322≥+aa , 只需证明032623≥+-a a 即证()().0242≥+-a a因为,1->a所以()().0242≥+-a a2.设,1->a 求证:3040002≥+aa 思路:没有拆项而言,只有分析证明:欲证3040002≥+a a , 只需证明040003023≥+-a a 即证()().010202≥+-a a因为,1->a所以()().010202≥+-a a3.()增加一个方法常规题-设,,a b c R +∈,求证:()3a b c a b ca b c abc ++≥思路1:函数法,所证不等式中的变量位于指数和底数位置,且为乘法与乘方运算,并不利于不等式变形;所以考虑利用两边同取对数使得指数变为系数,同时将乘法运算转为加法运算。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不等式是数学中一类重要的数学不等关系,它在各个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证明不等式的方法有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1.数学归纳法数学归纳法是一种常用的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当不等式对于一些特定的n成立时,我们可以证明当n+1时,不等式也成立。
具体步骤如下:(1)首先验证当n=1时不等式成立;(2)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即不等式表达式为Pk(k),其中Pk(k)表示当n=k时不等式的表达式;(3)利用假设的条件,证明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即证明Pk(k+1);(4)由(1)(2)步骤可知,不等式对于n=1成立,又由(3)步骤可知,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综上可得,不等式对于所有的n成立。
2.数学推理数学推理是一种常用的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它主要是通过运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等式进行逻辑推理,从而得出结论。
例如,可以利用已知的三角函数性质、代数运算等进行推理,通过一系列推导和等价变形得出需要证明的不等式。
3.代入法代入法是一种常用的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它主要是利用数值替换变量,通过对不等式成立条件的特殊取值进行代入,从而证明不等式成立。
例如,对于一个两个变量的不等式,可以分别取其中一个变量为0或1,然后对不等式进行推导和比较,得出结论。
4.反证法反证法是一种常用的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它通过假设所要证明的不等式不成立,然后从假设出发推导出与已知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原不等式成立。
具体步骤如下:(1)假设不等式不成立,即存在一些条件使得不等式不成立,这个条件可以是一个数、一个式子等;(2)利用假设条件进行推导,推导出与已知矛盾的结论;(3)由于假设条件导致与已知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即原不等式成立。
5.AM-GM不等式(算术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不等式)AM-GM不等式是一种常用的证明不等式的方法。
它断言,若a1,a2,...,an是n个非负实数,则有(a1+a2+...+an)/n ≥√(a1*a2*...*an),等号成立的条件是a1=a2=...=an。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讲义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讲义一、不等式的定义在数学中,不等式是表示两个数或者表达式之间大小关系的一种数学表达式。
用不等号(如“>”大于、“<”小于、“≥”大于等于、“≤”小于等于)连接两个数或表达式所组成的式子,就叫做不等式。
例如:3 <5,x + 2 > 5 等等。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对称性如果 a > b,那么 b < a ;如果 a < b,那么 b > a 。
这就好像两个人比身高,如果甲比乙高,那么反过来乙就比甲矮,道理是很直观易懂的。
2、传递性如果 a > b 且 b > c,那么 a > c ;如果 a < b 且 b < c,那么 a <c 。
比如说,甲比乙高,乙又比丙高,那自然甲就比丙高;反过来,如果甲比乙矮,乙又比丙矮,那甲肯定比丙矮。
3、加法性质如果 a > b,那么 a + c > b + c 。
这意味着,当不等式两边同时加上同一个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就好比甲和乙有身高差,两人同时穿上一样厚的增高鞋,身高差依然不变。
4、减法性质如果 a > b,那么 a c > b c 。
跟加法性质类似,不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也不变。
5、乘法性质(1)如果 a > b 且 c > 0,那么 ac > bc 。
当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可以想象成把两个长度不同的线段同时按相同的比例放大,它们的长度差还是保持原来的大小关系。
(2)如果 a > b 且 c < 0,那么 ac < bc 。
但如果乘以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就要改变。
这有点像在镜子里看东西,左右方向会反过来。
6、除法性质(1)如果 a > b 且 c > 0,那么 a/c > b/c 。
不等式两边同时除以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2)如果 a > b 且 c < 0,那么 a/c < b/c 。
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改变。
7、乘方性质如果 a > b > 0,那么 a^n > b^n(n 为正整数,n ≥ 1)。
不等式的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讲义
不等式的证明:综合法与分析法一、引入:综合法和分析法是数学中常用的两种直接证明方法,也是不等式证明中的基本方法。
由于两者在证明思路上存在着明显的互逆性,这里将其放在一起加以认识、学习,以便于对比研究两种思路方法的特点。
所谓综合法,即从已知条件出发,根据不等式的性质或已知的不等式,逐步推导出要证的不等式。
而分析法,则是由结果开始,倒过来寻找原因,直至原因成为明显的或者在已知中。
前一种是“由因及果”,后一种是“执果索因”。
打一个比方:张三在山里迷了路,救援人员从驻地出发,逐步寻找,直至找到他,这是“综合法”;而张三自己找路,直至回到驻地,这是“分析法”。
以前得到的结论,可以作为证明的根据。
特别的,AB B A 222≥+是常常要用到的一个重要不等式。
二、典型例题:例1、b a ,都是正数。
求证:.2≥+ab b a例2、已知d c b a ,,,都是正数。
求证: (1);2cd ab d c b a +≥+++ (2).44abcd d c b a ≥+++ (3)33a b c abc ++≥例3、证明:ca bc ab c b a ++≥++222。
证法一 因为 ab b a 222≥+ (2)bc c b 222≥+ (3)ca a c 222≥+ (4)所以三式相加得)(2)(2222ca bc ab c b a ++≥++ (5)两边同时除以2即得(1)。
证法二 因为,0)(21)(21)(21)(222222≥-+-+-=++-++a c c b b a ca bc ab c b a 所以(1)成立。
例4、已知c b a ,,都是正数,求证.3333abc c b a ≥++并指出等号在什么时候成立?探究:如果将不等式abc c b a 3333≥++中的333,,c b a 分别用c b a ,,来代替,并在两边同除以3,会得到怎样的不等式?并利用得到的结果证明不等式:27)1)(1)(1(>++++++a c c b b a ,其中c b a ,,是互不相等的正数,且1=abc . 例5、已知a ,b ,m 都是正数,并且.b a <求证:.ba mb m a >++ (1) 证法一 要证(1),只需证)()(m b a m a b +>+ (2)要证(2),只需证am bm > (3)要证(3),只需证a b > (4)已知(4)成立,所以(1)成立。
2020高中数学 第1章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 1.5.1 比较法讲义 4-5
1.5.1 比较法学习目标:1.理解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依据。
2.掌握利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一般步骤.3。
通过学习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培养学生对转化思想的理解和应用.教材整理1 比较法的定义比较法证明不等式可分为作差比较法和作商比较法两种.(1)作差比较法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0;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0.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作差比较法.(2)作商比较法若a〉0,b>0,要证明a〉b,只要证明ab>1;要证明b>a,只要证明错误!〉1.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叫做作商比较法.教材整理2 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之一,其步骤是先求差(商),然后变形,最终通过比较作判断.1.设t=a+2b,s=a+b2+1,则下列t与s的大小关系中正确的是( )A.t>s B.t≥sC.t<s D.t≤s[解析] s-t=(a+b2+1)-(a+2b)=(b-1)2≥0,∴s≥t.[答案] D2.已知P=错误!,Q=a2-a+1,那么P,Q的大小关系是( )A.P>0 B.P<QC.P≥Q D.P≤Q[解析]∵QP=(a2-a+1)(a2+a+1)=(a2+1)2-a2=a4+2a2+1-a2=a4+a2+1≥1.∴P≤Q.[答案]D作差比较法证明不等式a b a b ab a b[精彩点拨] 此不等式作差后是含有两个字母的二次式,既可配成平方和的形式,也可根据二次三项式的判别式确定符号.[自主解答]法一:化成几个平方和.∵a2+b2-ab-a-b+1=错误![(a-b)2+(a-1)2+(b-1)2]≥0,∴a2+b2+1≥ab+a+b.法二:a2+b2-ab-a-b+1=a2-(b+1)a+b2-b+1。
对于a的二次三项式,Δ=(b+1)2-4(b2-b+1)=-3(b-1)2≤0,∴a2-(b+1)a+b2-b+1≥0,故a2+b2+1≥ab+a+b。
不等式-基本不等式辅导讲义(含详细解答)
例题1证明 ∵x >0,y >0,z >0,∴y x +z x ≥2 yz x >0,x y +z y ≥2 xzy >0, x z +y z ≥2 xyz >0, ∴⎝ ⎛⎭⎪⎫y x +z x ⎝ ⎛⎭⎪⎫x y +z y ⎝ ⎛⎭⎪⎫x z +y z ≥ 8 yz ·xz ·xyxyz=8.当且仅当x =y =z 时等号成立.训练1解:∵x ,y 都是正数 ∴yx >0,x y >0,x 2>0,y 2>0,x 3>0,y 3>0(1)xyy x x y y x ⋅≥+2=2即x y y x +≥2.(2)x +y ≥2xy >0 x 2+y 2≥222y x >0 x 3+y 3≥233y x >0∴(x +y )(x 2+y 2)(x 3+y 3)≥2xy ·222y x ·233y x =8x 3y 3即(x +y )(x 2+y 2)(x 3+y 3)≥8x 3y 3.例题2解析 (1)由x 2-3xy +4y 2-z =0,得z =x 2-3xy +4y 2, ∴xy z =xy x 2-3xy +4y 2=1x y +4yx -3. 又x ,y ,z 为正实数,∴x y +4yx ≥4, 当且仅当x =2y 时取等号,此时z =2y 2. ∴2x +1y -2z =22y +1y -22y 2=-⎝ ⎛⎭⎪⎫1y 2+2y=-⎝ ⎛⎭⎪⎫1y -12+1,当1y =1,即y =1时,上式有最大值1.(2)∵x >0,y >0,∴x +y =(x +y )·⎝ ⎛⎭⎪⎫2x +2y = 4+2⎝ ⎛⎭⎪⎫x y +y x ≥4+4x y ·yx =8.当且仅当x y =yx ,即x =y =4时取等号. 答案 (1)B (2)D训练2解析 (1)由x +3y =5xy 可得15y +35x =1,∴3x +4y =(3x +4y )⎝ ⎛⎭⎪⎫15y +35x =95+45+3x 5y +12y 5x ≥135+125=5(当且仅当3x 5y =12y 5x ,即x=1,y=12时,等号成立),∴3x+4y的最小值是5.(2)由x>0,y>0,得4x2+9y2+3xy≥2×(2x)×(3y)+3xy(当且仅当2x=3y时等号成立),∴12xy+3xy≤30,即xy≤2,∴xy的最大值为2.答案(1)C(2)C解析由32+x+32+y=1可化为xy=8+x+y,∵x,y均为正实数,∴xy=8+x+y≥8+2xy(当且仅当x=y时等号成立),即xy-2xy-8≥0,解得xy≥4,即xy≥16,故xy的最小值为16.答案 D课堂练习1、解析因为ab>0,即ba>0,ab>0,所以ba+ab≥2ba×ab=2.答案 C2、解析由题意1a+1b=a+ba+a+bb=2+ba+ab≥2+2ba×ab=4,当且仅当ba=ab,即a=b=12时,取等号,所以最小值为4.答案 C3、解析y=x-4+9x+1=x+1+9x+1-5,由x>-1,得x+1>0,9x+1>0,所以由基本不等式得y=x+1+9x+1-5≥2(x+1)×9x+1-5=1,当且仅当x+1=9x+1,即(x+1)2=9,所以x+1=3,即x=2时取等号,所以a=2,b=1,a+b=3.答案 C4、解析(1+2a)(1+b)=5+2a+b≥5+22ab=9.当且仅当2a=b,即a=1,b =2时取等号.答案9解析 ∵x >0,y >0且1=x 3+y4≥2xy 12,∴xy ≤3.当且仅当x 3=y 4,即当x =32,y=2时取等号. 答案 3解析 ∵y =a 1-x 恒过点A (1,1),又∵A 在直线上,∴m +n =1.而1m +1n =m +n m +m +n n =2+n m +m n ≥2+2=4,当且仅当m =n =12时,取“=”,∴1m +1n 的最小值为4. 答案 4课后作业1、答案 C2、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a <0,b a =-56,-1a =16,∴a =-6,b =5.∴x 2-5x +6<0的解是(2,3).3、答案 C解析 作出可行域如图所示 .由于2x +y =40、x +2y =50的斜率分别为-2、-12,而3x +2y =0的斜率为-32,故线性目标函数的倾斜角大于2x +y =40的倾斜角而小于x +2y =50的倾斜角,由图知,3x +2y =z 经过点A (10,20)时,z 有最大值,z 的最大值为70.4、答案 A解析 x -1x ≥2⇔x -1x -2≥0⇔-x -1x≥0⇔x +1x ≤0⇔⎩⎪⎨⎪⎧x (x +1)≤0x ≠0⇔-1≤x <0. 5、答案 A解析 ∵ab -(a +b )=1,ab ≤(a +b 2)2,∴(a +b 2)2-(a +b )≥1,它是关于a +b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得a +b ≥2(2+1)或a +b ≤2(1-2)(舍去). ∴a +b 有最小值2(2+1).又∵ab -(a +b )=1,a +b ≥2ab ,∴ab -2ab ≥1,它是关于ab 的一元二次不等式, 解得ab ≥2+1,或ab ≤1-2(舍去), ∴ab ≥3+22,即ab 有最小值3+2 2.6、答案 A 解析不等式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阴影部分,当直线ax +by =z (a >0,b >0)过直线x -y +2=0与直线3x -y -6=0的交点(4,6)时,目标函数z =ax +by (a >0,b >0)取得最大值12,即4a +6b =12,即2a +3b =6,而2a +3b =(2a +3b )·2a +3b 6=136+(b a +a b )≥136+2=256(a =b=65时取等号).7、答案 [-1,0]解析 由f (x )=2x 2-2ax -a -1的定义域为R .可知2x 2-2ax -a ≥1恒成立,即x 2-2ax -a ≥0恒成立,则Δ=4a 2+4a ≤0,解得-1≤a ≤0.8答案 3解析 由x -2y +3z =0,得y =x +3z 2,将其代入y 2xz,得x 2+9z 2+6xz 4xz ≥6xz +6xz 4xz =3,当且仅当x =3z 时取“=”,∴y 2xz的最小值为3.。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x2
例7(1)设
y2
1, 求x
y的最大值,
16 9
并求此时的x, y值。 三角换元
(2)设 x, y R,且 x2 y 2 1,
求证:| x2 2xy y 2 | 2 ;
(1)设 x r sin, y r cos,且 | r | 1
证明:∵ a, b 是正数,且 a b , ∴要证 aabb abba ,只要证 lg (aabb ) lg(abba ) ,
只要证 a lg a b lgb b lg a a lgb .
(a lg a b lg b) (b lg a a lg b) = (a b)(lg a lg b)
= (a2 b2 )(a b) = (a b)(a b)2
∵ a,b 是正数,且 a b ,∴ a b 0, (a b)2 >0
∴ (a3 b3 ) (a2b ab2 ) >0,∴ a3 b3 a2b ab2
注: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也是 最重要的方法,另外,有时还可作商比较.
当且仅当(a b)(b c)≥0 时,等号成立.
四.反证法:
假设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经过正确的推理, 引出矛盾,因此说明假设错误,从而证明原命题 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正难则反)
例、已知 f (x) x2 px q,求证:
1
| f (1) |,| f (2) |,| f (3)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2 。
求证:已知a, b, c R+,求证 :书P25页2(2)
不等式的性质证明
不等式的性质证明不等式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描述了两个数、两个算式或两个函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在数学研究和实际问题中,不等式的性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并进行相应的证明。
一、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 传递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c,若a < b,b < c,则有a < c。
即如果一个数小于另一个数,而另一个数又小于另一个数,那么第一个数一定小于第三个数。
证明:设a < b,b < c,用反证法。
假设a ≥ c,那么由于a < b,根据传递性得知b ≥ c,与b < c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得证。
2. 加法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c,若a < b,则有a + c < b + c。
即两个不等式的同侧同时加上一个相同的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证明:设a < b,用反证法。
假设a + c ≥ b + c,那么由于a < b,根据传递性得知a + c < b + c,与假设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得证。
3. 乘法性: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正数c,若a < b且c > 0,则有ac < bc。
即两个不等式的同侧同时乘上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若c < 0,则有ac > bc,即两个不等式的同侧同时乘上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反向。
证明:设a < b,用反证法。
假设ac ≥ bc,若c > 0,则由于a < b,根据乘法性得知ac < bc,与假设矛盾;若c < 0,则有ac > bc,同样与假设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得证。
二、不等式中的常见定理及证明1. 加法定理:对于任意的实数a,b和c,若a < b,则有a + c < b + c。
证明:设a < b,令d = b - a,根据传递性得知0 < d。
由于c > 0,根据乘法性可得0 < c × d。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和证明的基本方法
通过构造平方和并利用非负性进行证明。
应用领域
在线性代数、函数分析和概率论中有广泛应用,如证明某些函数的可 积性等。
切比雪夫不等式
定义
对于任意两个实数序列,序列和的乘积小于或等于序列各项乘积 的和。
证明方法
通过排序后应用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进行证明。
应用领域
在数论、概率论和统计学中有应用,如证明某些概率分布的性质等。
06
经典不等式介绍及其证明
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定义
对于所有非负实数,算术平均数永远大于或等于 几何平均数。
证明方法
通过数学归纳法或拉格朗日乘数法进行证明。
应用领域
在概率论、信息论和统计学中广泛应用,如证明 熵的最大值等。
柯西-施瓦茨不等式
定义
对于任意两个向量,它们的内积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它们的模的乘 积。
数列的单调性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可以判断数列的单调性,即数列是递增还是 递减。
数列的有界性
通过不等式的性质,可以证明数列的有界性,即数列的每一项都落 在某个区间内。
数学归纳法中的不等式证明
在数学归纳法中,经常需要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进行证明,如证明某 个不等式对所有的自然数都成立。
05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策略
不等式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研究不等式有 助于解决实际问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概述
01
传递性
02
可加性
03 可乘性
04
特殊性
对称性
05
如果a>b且b>c,则a>c。 如果a>b,则a+c>b+c。 如果a>b且c>0,则ac>bc。 任何数都大于负数,小于正数。 如果a=b,则b=a。
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
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一、教学目的1、掌握绝对值的三角不等式;2、掌握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二、知识分析定理1 若a,b为实数,则,当且仅当ab≥0时,等号成立;几何说明:1当ab>0时,它们落在原点的同一边,此时a与-b的距离等于它们到原点距离之和;2如果ab<0,则a,b分别落在原点两边,a与-b的距离严格小于a与b到原点距离之和下图为ab<0,a>0,b<0的情况,ab<0的其他情况可作类似解释;|a-b|表示a-b与原点的距离,也表示a到b之间的距离;定理2 设a,b,c为实数,则,等号成立,即b落在a,c之间;推论1推论2不等式证明的基本方法1、比较法是证明不等式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基本不等式就是用比较法证得的;比较法有差值、比值两种形式,但比值法必须考虑正负;比较法证不等式有作差商、变形、判断三个步骤,变形的主要方向是因式分解、配方,判断过程必须详细叙述;如果作差后的式子可以整理为关于某一个变量的二次式,则可考虑用到判别式法证;2、所谓综合法,就是从题设条件和已经证明过的基本不等式出发,不断用必要条件替换前面的不等式,直至推出要证明的结论,可简称为“由因导果”,在使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基本不等式的应用;所谓分析法,就是从所要证明的不等式出发,不断地用充分条件替换前面的不等式,或者是显然成立的不等式,可简称“执果索因”,在使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习惯上用“”表述;综合法和分析法是两种思路截然相反的证明方法,其中分析法既可以寻找解题思路,如果表述清楚,也是一个完整的证明过程.注意综合法与分析法的联合运用;3、反证法:从否定结论出发,经过逻辑推理,导出矛盾,证实结论的否定是错误的,从而肯定原结论是正确的证明方法;4、放缩法:欲证A≥B,可通过适当放大或缩小,借助一个或多个中间量,使得,,再利用传递性,达到证明的目的.这种方法叫做放缩法;典型例题例1、已知函数,设a、b∈R,且a≠b,求证:思路:本题证法较多,下面用分析法和放缩法给出两个证明:证明:证法一:①当ab≤-1时,式①显然成立;当ab>-1时,式①②∵a≠b,∴式②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证法二:当a=-b时,原不等式显然成立;当a≠-b时,∴原不等式成立;点评:此题还可以用三角代换法,复数代换法、数形结合等证明,留给读者去思考;例2、设m等于|a|、|b|和1中最大的一个,当|x|>m时,求证:;思路:本题的关键是对题设条件的理解和运用,|a|、|b|和1这三个数中哪一个最大如果两两比较大小,将十分复杂,但我们可以得到一个重要的信息:m≥|a|、m≥|b|、m≥1;证明:故原不等式成立;点评:将题设条件中的文字语言“m等于|a|、|b|、1中最大的一个”转化为符号的语言“m≥|a|、m≥|b|、m≥1”是证明本题的关键;例3、函数的定义域为0,1且;当∈0,1,时都有,求证:;证明:不妨设,以下分两种情形讨论;若则,若则综上所述点评:对于绝对值符号内的式子,采用加减某个式子后,重新组合,运用绝对值不等式的性质变形,是证明绝对值不等式的典型方法;例4、已知a>0,b>0,求证:;思路:如果用差值比较法,下一步将是变形,显然需要通分,是统一通分,还是局部通分从题目结构特点看,应采取局部通分的方法;证明:①②∴原不等式成立;点评:在上面得到①式后,其分子的符号可由题设条件作出判断,但它没有②明显,所以,变形越彻底,越有利于最后的判断,本题还可以用比值比较法证明,留给读者去完成;例5、设x>0,y>0,且x≠y,求证:思路:注意到x、y的对称性,可能会想到重要不等式,但后续思路不好展开,故我们可采用分析法,从消去分数指数幂入手;证明:∵x>0,y>0,且x≠y,点评:在不便运用比较法或综合法时,应考虑用分析法;应注意分析法表述方法,其中寻求充分条件的语句常用符号“”表述;本题应用了分析法,既找到了解题思路,又使问题完满地得到了解决,可谓一举两得;例6、已知a、b、c∈R+,求证:;思路:因不等式的左边的两个因式都可以进行因式分解;结合a、b、c∈R+的条件,运用重要不等式,采用综合法进行证明;解析:即点评:用重要不等式证明不等式,一要注意重要不等式适用的条件,二要为运用重要不等式创造条件;另外,同向不等式相加或相乘,在综合法中常用到;例7、证明:对于任意实数x、y,有思路:采取分析法和比较法二者并用的方法来处理;证明:用分析法不等式②显然成立,下面证明不等式①同号,即点评:上述证明中,前半部分用的是分析法,后半部分用的是比较法,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使问题较容易解决,这一点应加以注意;例8、1用反证法证明以下不等式:已知,求证p+q≤2;2试证:n≥2;思路:运用放缩法进行证明;证明:1设p+q>2,则p>2-q,这与=2矛盾,2,又;将上述各式两边分别相加得点评: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过程中,往往采用添项或减项的“添舍”放缩,拆项对比的分项放缩,函数的单调性放缩,重要不等式放缩等;放缩时要注意适度,否则不能同向传递;模拟试题1、设a、b是满足ab<0的实数,那么A、B、C、D、2、设ab>0,下面四个不等式①|a+b|>|a|;②|a+b|<|b|;③|a+b|<|a-b|;④|a+b|>|a|-|b|中,正确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3、下面四个式子①;②;③;④中,成立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4、若a、b、c∈R,且,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A、B、C、D、5、设a、b、c∈R,且a、b、c不全相等,则不等式成立的一个充要条件是A、a、b、c全为正数B、a、b、c全为非负实数C、D、6、已知a<0,-1<b<0则A、B、C、D、7、设实数x、y满足,若对满足条件的x、y,x+y+c≥0恒成立,c 的取值范围是A、B、C、D、8、对于任意的实数x,不等式恒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9、若a>c>b>0,则的值的符号为__________;10、设a、b、c∈R+,若,则__________;11、已知x,y∈R,且,则z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12、设,求证:;13、已知a、b是不等正数,且,求证:;14、已知,求证: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5、设a、b为正数,求证:不等式①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对于任意实数x>1,有②试题答案1、B2、C3、C4、B5、C6、D7、A8、-∞,39、负10、911、12、证明:13、证明:a、b是不等正数,且而一定成立,故成立;14、证明:用反证法;假设都小于,则,而,相互矛盾,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5、证明:设,那么不等式②对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函数的最小值大于b;当且仅当,时,上式等号成立;故的最小值是;因此,不等式②对x>1恒成立的充要条件是>b;。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比较法)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现实世界中的量,相等是相对的、局部的,而不等的绝对的、普遍的。
不等式的本质是研究“数量关系”中的“不等关系”。
对于两个量,我们常要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或者证明一个量大于另一个,这就是不等式的证明。
不等式的证明因题而异,灵活多变,常常要用到一些基本的不等式,如柯西不等式、平均值不等式等等,其中还需要用一些技巧性高的代数变形。
在这一部分我们主要来学习一些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比较法一般而言,比较法有两种形式:(1)差值比较法:欲证B A ≥,只需证0≥-B A 即可; (2)商值比较法:若0>B ,欲证B A ≥,只需证1≥BA即可。
注意在利用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时,常需要对所要证明的不等式进行恰当的变形,如因式分解、拆项、合并项等。
一.差值比较法要证明b a >,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证明0>-b a ,即把不等式的两边相减,转化为比较差与0的大小问题。
这种方法称为差值比较法,有时也叫做比差法。
差值比较法证明不等式的步骤:“作差――变形――判断符号”,为了便于判断符号,往往把差式变形为积的形式或完全平方形式。
例1.已知b a ,都是正数,且b a ≠,求证:2233ab b a b a +>+。
分析:可以把不等式两边相减,通过适当的变形,转化为一个能明确确定正负的代数式。
证明:)()()()()()(b a b b a a b ab b a a ab b a b a ---=---=+-+2232232233=222))(())((b a b a b a b a -+=-- 因为b a ,都是正数,所以0>+b a ,又因为b a ≠,所以0)(2>-b a从而0))((2>-+b a b a , 即0)()(2233>+-+ab b a b a 所以2233ab b a b a +>+。
评注:此题是不等式证明的典型题目,其拆项是有一定的技巧的,需要有较强的观察能力。
2.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1 2
2
2 k 1 k
k k k k k 1
1 2
2
2 k k 1
k k k k k 1
补.已知实数 x, y, z不全为零 , 求证:
(2)易导出与已知矛盾的命题;
(3)“否定性”命题; (4)“唯一性”命题; (5)“必然性”命题;
反证法的思维方法:
正难则反
(6)“至多”,“至少”类问题y 0, 且x y 2,
试证1 x , 1 y 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 yx
y
x
例2、已知a + b + c > 0,ab + bc + ca > 0,
abc > 0, 求证:a>0, b>0, c > 0
分析:a,b,c至少有一个不大于0.
证明:设a < 0, ∵abc > 0, ∴bc < 0
又由a + b + c > 0, 则b + c > a > 0
∴ab + bc + ca = a(b + c) + bc < 0
因为14 即18证成2立1, 所25以 2 7 3 6成立。 显然成立的.所以,命题成立.
P263,4
P265,6
2.3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反证法
(1)反证法
先假设要证的命题不成立,以此为出发点, 结合已知条件,应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等,进行 正确的推理,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的定 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说明 假设不正确,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方法称 为反证法.对于那些直接证明比较困难的命题常 常用反证法证明.
第2节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第2节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总结如下:一、利用数学分析中的中值定理、极值、单调性等性质进行证明。
1.利用中值定理:利用连续函数介值定理或拉格朗日中值定理,根据函数的一些性质,可以推出不等式的成立。
例如,证明一个凸函数在区间上的函数值不小于端点的函数值。
2.利用极值:通过求导或其他方法,找到函数的极值点,然后证明这些极值点就是不等式的最小(最大)值点。
例如,证明两数之积不大于它们的平方和,可以通过求导得到函数的极值点,然后通过证明这个极值点为最小值点来完成。
3.利用单调性:如果已知函数在一些区间上是严格递增(递减)的,可以通过证明不等式在一些特殊点成立,并通过函数的单调性推出在整个区间上成立。
例如,证明一个正数的倒数小于它自己,则可以先证明在0到1之间成立,然后利用单调性推出在整个正数范围内成立。
二、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如果不等式中的变量是正整数,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首先证明当n=1时不等式成立,然后假设当n=k时不等式成立,再证明当n=k+1时不等式也成立。
例如,证明n个正数的平均值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值,可以先证明当n=1时成立,然后假设当n=k时成立,再证明当n=k+1时也成立,最后利用数学归纳法推出结论。
三、利用代数方法。
1.利用等价变形:对于一个复杂的不等式,可以通过进行等价变形来简化证明。
通过将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些式子,或者将不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些式子,可以得到一个等价的不等式,然后证明这个等价的不等式。
例如,证明正数的n次方大于等于它的平方,可以将不等式两边同时开方,然后证明这个等价的不等式。
2. 利用加减法、乘除法不等式:对于一个分式或多项式不等式,可以通过利用加减法、乘除法的不等式性质,将不等式化简为更简单的形式,再进行证明。
例如,证明a+b≤2ab,则可以将两边同时减去a+b再加上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简化后得到ab≥1,再证明这个等价的不等式。
高中数学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综合法与分析法
2。
2.2 分析法课堂导学三点剖析一,利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例1】 (1)设a>b 〉0,求证:333b a b a ->-。
(2)已知0〈α〈π,证明2sin2α≤cot 2α,并指出等号成立的条件。
证明:(1)要证333b a b a ->-,∵a>b〉0,有3b a ->0, ∴需证(3b a -)3>(33b a -)3,展开得a —b 〉a —323b a +b ab -323, 即证明)(3333b a ab -〉0, 也就是证33b a ->0,在题设条件下这一不等式显然成立,∴原不等式成立.(2)要证2sin2α≤cot 2α,由0<α<π知sinα〉0,只需证2sinα·sin2α≤1+cosα,即证明4sin 2αcosα-(1+cosα)≤0,也就是证(1+cosα)[4(1—cosα)cosα-1]≤0,而1+cosα>0,于是只要证-4cos 2α+4cosα—1≤0,即—(2cosα—1)2≤0,就是(2cosα-1)2≥0,这是显然的。
∴2sin2α≤cot 2α,等号在2cosα=1,α=3π时取得。
各个击破类题演练1若a ,b,c 三数均大于1,且ab=10,求证:log a c+log b c≥4lgc.证明:由于a>1,b 〉1,要证log a c+log b c≥4lgc,需证b ca clg lg lg lg +≥4lgc,而lgc>0, 因此只要证b a lg 1lg 1+≥4,即证b a b a lg lg lg lg +≥4。
∵ab=10,有lga+lgb=1,于是只需证lga·lgb≤41, 而lga·lgb≤(2lg lg b a +)2=41。
∴不等式log a c+log b c≥4lgc 成立.变式提升1已知a>0,b 1—a 1>1,求证:ba ->+111。
不等式证明方法讲义
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一、比较法1. 求证:x 2 + 3 > 3x2. 已知a , b , m 都是正数,并且a < b ,求证:ba mb m a >++ 3. 已知a , b 都是正数,并且a ≠ b ,求证:a 5 + b 5 > a 2b 3 + a 3b 2 作商法 1.设a , b ∈ R +,求证:a b ba b a b a ab b a ≥≥+2)(二、综合法1.综合法: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例如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通常叫做综合法2.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12n A B B B B ⇒⇒⇒⇒⇒3.综合法的思维特点是: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公式,推出结论的一种证明方法例题:已知a ,b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abc b a c a c b c b a 6)()()(222222>+++++例题:已知a ,b ,c 都是正数,且a ,b ,c 成等比数列,求证:2222)(c b a c b a +->++例题:a , b , c ∈R , 求证:1︒ 9)111)((≥++++c b a c b a 2︒ 29)111)((≥+++++++a c c b b a c b a 三、分析法例题: 求证5273<+例题:已知a ,b ,c ,d ∈R ,求证:ac +bd ≤))((2222d c b a ++例题:用分析法证明下列不等式:(1)求证:15175+>+ (2)求证:4321---<---x x x x (x ≥4) (3)求证:a ,b ,c ∈R +,求证:)3(3)2(23abc c b a ab b a -++≤-+ 四、换元法 1 三角换元:若0≤x ≤1,则可令x = sin θ (20π≤θ≤)或x = sin 2θ (22π≤θ≤π-) 若122=+y x ,则可令x = cos θ , y = sin θ (π≤θ≤20) 2 代数换元: “整体换元”,“均值换元”,“设差换元”的方法例题: 求证:211212≤-≤-x x例题: 已知x > 0 , y > 0,2x + y = 1,求证:22311+≥+yx 例题:若122≤+y x ,求证:2|2|22≤-+y xy x五、放缩法与反证法例题:若a , b , c , d ∈R +,求证:21<+++++++++++<ca d db dc c a c b bd b a a 例题:求证:213121112222<++++n 例题:(用反证法)设0 < a , b , c < 1,求证:(1 - a )b , (1 - b )c , (1 - c )a ,不可能同时大于41 例题:已知a + b + c > 0,ab + bc + ca > 0,abc > 0,求证:a , b , c > 0六、构造法例题:已知0 < a < 1,0 < b < 1,求证:22)1()1()1()1(22222222≥-+-+-+++-++b a b a b a b a习题精选精解例题:正数y x ,满足12=+y x ,求y x /1/1+的最小值。
第2讲 不等式的证明
第2讲 不等式的证明[学生用书P223]1.不等式证明的方法 (1)比较法 ①作差比较法:知道a >b ⇔a -b >0,a <b ⇔a -b <0,因此要证明a >b 只要证明a -b >0即可,这种方法称为作差比较法.②作商比较法:由a >b >0⇔a b >1且a >0,b >0,因此当a >0,b >0时,要证明a >b ,只要证明ab >1即可,这种方法称为作商比较法.(2)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不等式的有关性质或定理,经过推理论证,最终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综合法.即“由因导果”的方法.(3)分析法从待证不等式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将待证不等式归结为一个已成立的不等式(已知条件、定理等),从而得出要证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分析法.即“执果索因”的方法.(4)反证法和放缩法①先假设要证的命题不成立,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已知条件,应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等,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说明假设不正确,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这种方法叫做反证法.②在证明不等式时,有时要把所证不等式的一边适当地放大或缩小,此利于化简并使它与不等式的另一边的关系更为明显,从而得出原不等式成立,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5)数学归纳法一般地,当要证明一个命题对于不小于某正整数n 0的所有正整数n 都成立时,可以用以下两个步骤:①证明当n =n 0时命题成立;②假设当n =k (k ∈N *,且k ≥n 0)时命题成立,证明n =k +1时命题也成立.在完成了这两个步骤后,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于不小于n 0的所有正整数都成立.这种证明方法称为数学归纳法.2.几个常用基本不等式(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①定理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若a ,b ,c ,d 都是实数,则(a 2+b 2)(c 2+d 2)≥(ac +bd )2,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②(二维变式)a 2+b 2·c 2+d 2≥|ac +bd |,a 2+b 2·c 2+d 2≥|ac |+|bd |.③定理2(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使α=k β时,等号成立.④定理3(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设x 1,y 1,x 2,y 2∈R ,那么x 21+y 21+x 22+y 22≥⑤(三角变式)设x 1,y 1,x 2,y 2,x 3,y 3∈R ,则(x 1-x 3)2+(y 1-y 3)2+(x 2-x 3)2+(y 2-y 3)2≥(2)柯西不等式的一般形式设a 1,a 2,a 3,…,a n ,b 1,b 2,b 3,…,b n 是实数,则(a 21+a 22+…+a 2n )(b 21+b 22+…+b 2n )≥(a 1b 1+a 2b 2+…+a n b n )2,当且仅当b i =0(i =1,2,…,n )或存在一个数k ,使得a i =kb i (i =1,2,…,n )时,等号成立.(3)排序不等式设a 1≤a 2≤…≤a n ,b 1≤b 2≤…≤b n 为两组实数,c 1,c 2,…,c n 为b 1,b 2,…,b n 的任一排列,则有:a 1b n +a 2b n -1+…+a n b 1≤a 1c 1+a 2c 2+…+a n c n ≤a 1b 1+a 2b 2+…+a n b n ,当且仅当a 1=a 2=…=a n 或b 1=b 2=…=b n 时,反序和等于顺序和.排序原理可简记作:反序和≤乱序和≤顺序和.若a >b >1,x =a +1a ,y =b +1b ,则x 与y 的大小关系是( )A .x >yB.x <y C .x ≥y D .x ≤y解析:选A .x -y =a +1a -⎝⎛⎭⎫b +1b =a -b +b -a ab =(a -b )(ab -1)ab .由a >b >1得ab >1,a -b >0,所以(a -b )(ab -1)ab>0,即x -y >0,所以x >y .下列四个不等式:①log x 10+lg x ≥2(x >1);②|a -b |<|a |+|b |;③|b a +ab |≥2(ab ≠0);④|x -1|+|x -2|≥1,其中恒成立的个数是( )A .1B.2 C .3 D .4解析:选C .log x 10+lg x =1lg x+lg x ≥2(x >1);①正确.ab ≤0时,|a -b |=|a |+|b |,②不正确; 因为ab ≠0,b a 与ab 同号,所以|b a +b a |=|b a |+|ab |≥2,③正确;由|x -1|+|x -2|的几何意义知, |x -1|+|x -2|≥1恒成立,④也正确, 综上①③④正确.设a ,b ,m ,n ∈R ,且a 2+b 2=5,ma +nb =5,则m 2+n 2的最小值为________. 解析:由柯西不等式得(ma +nb )2≤(m 2+n 2)(a 2+b 2),即m 2+n 2≥5,所以m 2+n 2≥ 5,所以m 2+n 2的最小值为5.答案: 5若a ,b ,c ∈(0,+∞),且a +b +c =1,求a +b +c 的最大值. 解:(a +b +c )2=(1×a +1×b +1×c )2 ≤(12+12+12)(a +b +c )=3. 当且仅当a =b =c =13时,等号成立.所以(a +b +c )2≤3. 故a +b +c 的最大值为3.设x >0,y >0,若不等式1x +1y +λx +y ≥0恒成立,求实数λ的最小值.解:因为x >0,y >0,所以原不等式可化为-λ≤(1x +1y )(x +y )=2+y x +x y .因为2+y x +xy ≥2+2y x ·xy=4,当且仅当x =y 时等号成立.所以⎣⎡⎦⎤(1x +1y )(x +y )min=4, 即-λ≤4,λ≥-4. 所以λ的最小值为-4.用综合法、分析法证明不等式 [学生用书P224][典例引领](2017·高考全国卷Ⅱ)已知a >0,b >0,a 3+b 3=2.证明: (1)(a +b )(a 5+b 5)≥4; (2)a +b ≤2.【证明】 (1)(a +b )(a 5+b 5)=a 6+ab 5+a 5b +b 6 =(a 3+b 3)2-2a 3b 3+ab (a 4+b 4) =4+ab (a 2-b 2)2≥4.(2)因为(a +b )3=a 3+3a 2b +3ab 2+b 3=2+3ab (a +b )≤2+3(a +b )24(a +b )=2+3(a +b )34,所以(a +b )3≤8,因此a +b ≤2.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是“由因导果”,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是“执果索因”,它们是两种思路截然相反的证明方法.综合法往往是分析法的逆过程,表述简单、条理清楚,所以在实际应用时,往往用分析法找思路,用综合法写步骤,由此可见,分析法与综合法相互转化,互相渗透,互为前提,充分利用这一辩证关系,可以增加解题思路,开阔视野.[通关练习]1.设a >0,b >0,若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求证:1a +1b ≥4.证明:由3是3a 与3b 的等比中项得 3a ·3b =3,即a +b =1,要证原不等式成立, 只需证a +b a +a +b b ≥4成立,即证b a +ab ≥2成立,因为a >0,b >0,所以b a +a b ≥2b a ·ab=2, (当且仅当b a =a b ,即a =b =12时,“=”成立),所以1a +1b≥4.2.设a ,b ,c 均为正数,且a +b +c =1,证明: (1)ab +bc +ca ≤13;(2)a 2b +b 2c +c 2a≥1. 证明:(1)由a 2+b 2≥2ab ,b 2+c 2≥2bc ,c 2+a 2≥2ca 得a 2+b 2+c 2≥ab +bc +ca . 由题设得(a +b +c )2=1,即a 2+b 2+c 2+2ab +2bc +2ca =1, 所以3(ab +bc +ca )≤1, 即ab +bc +ca ≤13.(2)因为a 2b +b ≥2a ,b 2c +c ≥2b ,c 2a +a ≥2c ,所以a 2b +b 2c +c 2a +(a +b +c )≥2(a +b +c ),即a 2b +b 2c +c 2a ≥a +b +c . 所以a 2b +b 2c +c 2a≥1.放缩法证明不等式[学生用书P225][典例引领]若a ,b ∈R ,求证:|a +b |1+|a +b |≤|a |1+|a |+|b |1+|b |.【证明】 当|a +b |=0时,不等式显然成立. 当|a +b |≠0时, 由0<|a +b |≤|a |+|b | ⇒1|a +b |≥1|a |+|b |,所以|a +b |1+|a +b |=11|a +b |+1≤11+1|a |+|b |=|a |+|b |1+|a |+|b |=|a |1+|a |+|b |+|b |1+|a |+|b |≤|a |1+|a |+|b |1+|b |.在不等式的证明中,“放”和“缩”是常用的推证技巧.常见的放缩变换有: (1)变换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如1k 2<1k (k -1),1k 2>1k (k +1),1k <2k +k -1,1k >2k +k +1.上面不等式中k ∈N *,k >1.(2)利用函数的单调性.(3)真分数性质“若0<a <b ,m >0,则a b <a +mb +m”.[注意] 在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时,“放”和“缩”均需把握一个度.[通关练习]设n 是正整数,求证:12≤1n +1+1n +2+…+12n <1.证明: 由2n ≥n +k >n (k =1,2,…,n ),得12n ≤1n +k <1n .当k =1时,12n ≤1n +1<1n ;当k =2时,12n ≤1n +2<1n ;…当k =n 时,12n ≤1n +n <1n,所以12=n 2n ≤1n +1+1n +2+…+12n <n n=1.所以原不等式成立.柯西不等式的应用[学生用书P225][典例引领]已知x ,y ,z 均为实数.(1)若x +y +z =1,求证:3x +1+3y +2+3z +3≤33; (2)若x +2y +3z =6,求x 2+y 2+z 2的最小值. 【解】 (1)证明:因为(3x +1+3y +2+3z +3)2≤(12+12+12)(3x +1+3y +2+3z+3)=27.所以3x +1+3y +2+3z +3≤33. 当且仅当x =23,y =13,z =0时取等号.(2)因为6=x +2y +3z ≤x 2+y 2+z 2·1+4+9,所以x 2+y 2+z 2≥187,当且仅当x =y 2=z 3即x =37,y =67,z =97时,x 2+y 2+z 2有最小值187.(1)使用柯西不等式证明不等式的关键是恰当变形,化为符合它的结构形式,当一个式子与柯西不等式的左边或右边具有一致形式时,就可使用柯西不等式进行证明.(2)利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的一般结构为:(a 21+a 22+…+a 2n)(1a 21+1a 22+…+1a 2n )≥(1+1+…+1)2=n 2.在使用柯西不等式时,要注意右边为常数且应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通关练习]1.设x ,y ,z ∈R ,x 2+y 2+z 2=25,试求x -2y +2z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解: 根据柯西不等式,有(1·x -2·y +2·z )2≤[12+(-2)2+22](x 2+y 2+z 2), 即(x -2y +2z )2≤9×25, 所以-15≤x -2y +2z ≤15,故x -2y +2z 的最大值为15,最小值为-15.2.已知大于1的正数x ,y ,z 满足x +y +z =33.求证:x 2x +2y +3z +y 2y +2z +3x +z 2z +2x +3y ≥32.证明: 由柯西不等式及题意得,⎝ ⎛⎭⎪⎫x 2x +2y +3z +y 2y +2z +3x +z 2z +2x +3y ·[(x +2y +3z )+(y +2z +3x )+(z +2x +3y )]≥(x +y +z )2=27.又(x +2y +3z )+(y +2z +3x )+(z +2x +3y )=6(x +y +z )=183, 所以x 2x +2y +3z +y 2y +2z +3x +z 2z +2x +3y ≥27183=32,当且仅当x =y =z =3时,等号成立.排序不等式的应用[学生用书P226][典例引领]设a ,b ,c 为任意正数,求a b +c +b c +a +c a +b的最小值. 【证明】 不妨设a ≥b ≥c ,则a +b ≥a +c ≥b +c ,1b +c ≥1c +a ≥1a +b ,由排序不等式得,a b +c +b c +a +c a +b ≥b b +c +c c +a +a a +b , a b +c +b c +a +c a +b ≥c b +c +a c +a +b a +b , 上述两式相加得:2⎝ ⎛⎭⎪⎫ab +c +b c +a +c a +b ≥3,即a b +c +b c +a +c a +b ≥32. 当且仅当a =b =c 时, a b +c +b c +a +c a +b 取最小值32.求最小(大)值时,往往所给式子是顺(反)序和式.然后利用顺(反)序和不小(大)于乱序和的原理构造出适当的一个或两个乱序和,从而求出其最小(大)值.[通关练习]设0<a ≤b ≤c 且abc =1.试求1a 3(b +c )+1b 3(a +c )+1c 3(a +b )的最小值.解: 令S =1a 3(b +c )+1b 3(a +c )+1c 3(a +b ),则S =(abc )2a 3(b +c )+(abc )2b 3(a +c )+(abc )2c 3(a +b )=bc a (b +c )·bc +ac b (a +c )·ac +abc (a +b )·ab .由已知可得:1a (b +c )≥1b (a +c )≥1c (a +b ),ab ≤ac ≤bc .所以S ≥bc a (b +c )·ac +ac b (a +c )·ab +abc (a +b )·bc=c a (b +c )+a b (a +c )+bc (a +b ).又S ≥bc a (b +c )·ab +ac b (a +c )·bc +abc (a +b )·ac=b a (b +c )+c b (a +c )+ac (a +b ),两式相加得:2S ≥1a +1b +1c ≥331abc=3.所以S ≥32,即1a 3(b +c )+1b 3(a +c )+1c 3(a +b )的最小值为32.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与技巧(1)如果已知条件与待证明的结论直接联系不明显,可考虑用分析法;如果待证的命题以“至少”“至多”等方式给出或否定性命题、唯一性命题,则考虑用反证法;如果待证不等式与自然数有关,则考虑用数学归纳法等.(2)在必要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使用换元法、构造法等技巧简化对问题的表述和证明.尤其是对含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或证明,其简化的基本思路是去绝对值号,转化为常见的不等式(组)求解.多以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或“找零点、分区间、逐个解、并起来”为简化策略,而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往往作为不等式放缩的依据.证明不等式需要注意的2个问题(1)在使用基本不等式时,等号成立的条件是一直要注意的事情,特别是连续使用时,要分析每次使用时等号是否成立.(2)柯西不等式使用的关键是出现其结构形式,也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学生用书P353(单独成册)]1.(2018·长春质量检测(二))(1)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x +1|+|x -5|≤m 的解集不是空集,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2)若a ,b 均为正数,求证:a a b b ≥a b b a .解:(1)令y =|x +1|+|x -5|=⎩⎪⎨⎪⎧-2x +4,x ≤-16,-1<x <52x -4,x ≥5,可知|x +1|+|x -5|≥6,故要使不等式|x +1|+|x -5|≤m 的解集不是空集,只需m ≥6.(2)证明:因为a ,b 均为正数,所以要证a a b b ≥a b b a ,只需证a a -b b b -a ≥1,即证(a b )a -b ≥1,当a ≥b 时,a -b ≥0,a b ≥1,可得(ab )a -b ≥1;当a <b 时,a -b <0,0<a b <1,可得(a b )a -b >1,故a ,b 均为正数时,(ab )a -b ≥1,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故a a b b≥a b b a 成立.2.(2018·湘中名校联考)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x +a |<b 的解集为{x |2<x <4}. (1)求实数a ,b 的值;(2)求at +12+3bt 的最大值.解:(1)由|x +a |<b ,可得-b -a <x <b -a , 所以-b -a =2且b -a =4.解得a =-3,b =1. (2)利用柯西不等式,可得-3t +12+3t =3(4-t +t )≤3(1+1)(4-t +t )=6×4-t +t =26,当且仅当t =4-t ,即t =2时等号成立.当t =2时,at +12+3bt 的最大值为26.3.已知实数a ,b ,c ,d 满足a >b >c >d ,求证:1a -b +1b -c +1c -d ≥9a -d. 证明: 法一:因为⎝ ⎛⎭⎪⎫1a -b +1b -c +1c -d (a -d )=⎝ ⎛⎭⎪⎫1a -b +1b -c +1c -d [(a -b )+(b -c )+(c -d )] ≥331a -b ·1b -c ·1c -d·33(a -b )(b -c )(c -d )=9, 当且仅当a -b =b -c =c -d 时取等号,所以1a -b +1b -c +1c -d ≥9a -d. 法二:因为⎝ ⎛⎭⎪⎫1a -b +1b -c +1c -d (a -d ) =⎝ ⎛⎭⎪⎫1a -b +1b -c +1c -d [(a -b )+(b -c )+(c -d )] ≥⎝ ⎛⎭⎪⎫ 1a -b ·a -b +1b -c ·b -c +1c -d ·c -d 2=9, 当且仅当a -b =b -c =c -d 时取等号,所以1a -b +1b -c +1c -d ≥9a -d. 4.设a ,b ,c >0,且ab +bc +ca =1.求证:(1)a +b +c ≥3;(2)a bc +b ac +c ab≥3(a +b +c ). 证明:(1)要证a +b +c ≥3;由于a ,b ,c >0,因此只需证明(a +b +c )2≥3.即证a 2+b 2+c 2+2(ab +bc +ca )≥3.而ab +bc +ca =1,故只需证明a 2+b 2+c 2+2(ab +bc +ca )≥3(ab +bc +ca ),即证a 2+b 2+c 2≥ab +bc +ca .而这可以由ab +bc +ca ≤a 2+b 22+b 2+c 22+c 2+a 22=a 2+b 2+c 2(当且仅当a =b =c 时等号成立)证得.所以原不等式成立.(2)a bc +b ac +c ab =a +b +c abc. 在(1)中已证a +b +c ≥3.因此要证原不等式成立,只需证明1abc ≥a +b +c , 即证a bc +b ac +c ab ≤1,即证a bc +b ac +c ab ≤ab +bc +ca .而a bc =ab ·ac ≤ab +ac 2, b ac ≤ab +bc 2,c ab ≤bc +ac 2, 所以a bc +b ac +c ab ≤ab +bc +ca .(当且仅当a =b =c =33时等号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1.求证:112+122+132+ (1)2<2. 证明:因为1n 2<1n (n -1)=1n -1-1n, 所以112+122+132+…+1n 2<1+11×2+12×3+13×4+…+1(n -1)×n=1+⎝⎛⎭⎫1-12+⎝⎛⎭⎫12-13+…+⎝ ⎛⎭⎪⎫1n -1-1n =2-1n <2. 2.(2018·成都第二次诊断性检测)(1)求证:a 2+b 2+3≥ab +3(a +b );(2)已知a ,b ,c 均为实数,且a =x 2+2y +π2,b =y 2+2z +π3,c =z 2+2x +π6,求证:a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证明:(1)因为a 2+b 2≥2ab ,a 2+3≥23a ,b 2+3≥23b ,将此三式相加得2(a 2+b 2+3)≥2ab +23a +23b ,所以a 2+b 2+3≥ab +3(a +b ).(2)假设a ,b ,c 都不大于0,即a ≤0,b ≤0,c ≤0,则a +b +c ≤0,因为a =x 2+2y +π2,b =y 2+2z +π3,c =z 2+2x +π6, 所以a +b +c =(x 2+2y +π2)+(y 2+2z +π3)+(z 2+2x +π6)=(x +1)2+(y +1)2+(z +1)2+π-3>0,即a +b +c >0与a +b +c ≤0矛盾,故假设错误,原命题成立,即a , b ,c 中至少有一个大于0.3.设a ,b ,c ,d 均为正数,且a +b =c +d ,证明:(1)若ab >cd ,则a +b >c +d ; (2)a +b >c +d 是|a -b |<|c -d |的充要条件.证明:(1)因为(a +b )2=a +b +2ab , (c +d )2=c +d +2cd ,由题设a +b =c +d ,ab >cd ,得(a +b )2>(c +d )2. 因此a +b >c +d .(2)①若|a -b |<|c -d |,则(a -b )2<(c -d )2,即(a +b )2-4ab <(c +d )2-4cd .因为a +b =c +d ,所以ab >cd .由(1),得a +b >c +d . ②若a +b >c +d ,则(a +b )2>(c +d )2,即a +b +2ab >c +d +2cd .因为a +b =c +d ,所以ab >cd .于是(a -b )2=(a +b )2-4ab <(c +d )2-4cd =(c -d )2.因此|a -b |<|c -d |.综上,a +b > c +d 是|a -b |<|c -d |的充要条件.4.设不等式-2<|x -1|-|x +2|<0的解集为M ,a ,b ∈M .(1)证明:⎪⎪⎪⎪13a +16b <14.(2)比较|1-4ab |与2|a -b |的大小.解:(1)证明:记f (x )=|x -1|-|x +2|=⎩⎪⎨⎪⎧3,x ≤-2,-2x -1,-2<x ≤1,-3,x >1,由-2<-2x -1<0 解得-12<x <12,即M =⎝⎛⎭⎫-12,12, 所以⎪⎪⎪⎪13a +16b ≤13|a |+16|b |<13×12+16×12=14. (2)由(1)得a 2<14,b 2<14,因为|1-4ab |2-4|a -b |2 =(1-8ab +16a 2b 2)-4(a 2-2ab +b 2) =(4a 2-1)(4b 2-1)>0,故|1-4ab |2>4|a -b |2,即|1-4ab |>2|a -b |.。
高三复习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高三复习第二讲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选修4-5不等式选讲【考纲速读吧】1.了解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综合法往往是分析法的相反过程,其表述简单、条理清楚.当问题比较复杂时,通常把分析法和综合点必会技巧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变形技巧,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基本不等式.2.常用的初等变形有均匀裂项、增减项、配系数等.利用基本不等式还可以证明条件不等式,关键是恰当地利用条件,构造基本不等式所需要的形式.项必须注意1.作差比较法适用的主要题型是多项式、分式、对数式、三角式,作商比较法适用的主要题型是高次幂乘积结构.2.放缩法的依据是不等式的传递性,运用放缩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注意放缩适度,“放”和“缩”的量的大小是由题目分析,多次尝试得出.放得过大或过小都不能达到证明目的.3.利用柯西不等式求最值,实质上就是利用柯西不等式进行放缩,放缩不当则等号可能不成立,因此,要切记检验等号成立的条件.【课前自主导学】011.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a+b+c(1)定理:如果a,b,c均为正数,那么________abc,当且仅当________时,等号成立,即3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________它们的几何平均数.(2)基本不等式的推广a1+a2+…+an对于n个正数a1,a2,…,an,它们的算术平均数________它们的几何平均数,即na1a2n,当且仅当________时,等号成立.21(1)已知某>0,则y=某2+________.(2)已知某>0,则y=某的最小值为________.某某2.柯西不等式(1)设a,b,c,d均为实数,则(a2+b2)(c2+d2)≥(ac+bd)2,当且仅当ad=bc时等号成立.bbb222(2)若ai,bi(i∈N某)为实数,则(∑a)(∑b)≥(∑ab),当且仅当==…=ai=0时,iiiia1a2ani=1i=1i=1约定bi=0,i=1,2,…,n)时等号成立.(3)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设α,β为平面上的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α、β共线时等号成立.nnn(1)若某+2y+4z=1,则某2+y2+z2的最小值是________.(2)某,y∈R,且某2+y2=10,则2某-y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3.证明不等式的方法(1)比较法①求差比较法由a>ba-b>0,a<ba-b<0,因此要证明a>b,只要证明________即可,这种方法称为求差比较法.②求商比较法a由a>b>0>1且a>0,b>0,因此当a>0,b>0时要证明a>b,只要证明________即可,这种方法称为求商b比较法(2)分析法从所要________入手向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反推直至达到已知条件为止,这种证法称为分析法,即“执果索因”的证明方法.(3)综合法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或已知证明过的不等式),推出所要证明的结论,即“由因寻果”的方法,这种证明不等式的方法称为综合法.(4)反证法的证明步骤第一步:作出与所证不等式________的假设;第二步:从________出发,应用正确的推理方法,推出矛盾的结论,否定假设,从而证明原不等式成立.(5)放缩法所谓放缩法,即要把所证不等式的一边适当地________,以利于化简,并使它与不等式的另一边的不在证明不等式时综合法与分析法有怎样的关系?(1)要证明29+31<25,可选择的方法最合理的是________.a3+a6(2)等比数列{an}各项为正数,且q≠1,若PQ=a4a5,则P与Q的大小关系________.2【自我校对】1.≥a=b=c不小于不小于≥a1=a2=…=an31填一填:(1)3(2)34112.填一填:(1提示:∵1=某+2y+4z≤某+y+z1+4+16,∴某2+y2+z2≥某2+y2+z2的最2121小值为.21(2)[-2,2]提示:∵(某2+y2)[22+(-1)2]≥(2某-y)2,∴-2≤2某-y≤52.a3.a-b>0证明的结论相反条件和假设放大或缩小b想一想:提示:综合法:由条件出发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分析法:从结论出发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综合法与分析法是对立统一的两种方法.在实际解题时,常常用分析法探求解题思路,用综合法表达.填一填:(1)分析法(2)P≥Q提示:∵a3·a6=a4·a5,∴a3+a6≥23·a6=2a4·a5,∴P≥Q.【核心要点研究】02【考点一】比较法证明不等式例1[2022·广州模拟]已知a>0,b>0,求证:(a)3+b3≥ab+ab2.【审题视点】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证明的方法,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及等价转化思想,可用作差比较法证明.[证明](a)3+b3-(ab+ab2)=[(a)3-ab]+[b3-ab2]=a(a-b)-b2(a-b)=(a-b)(a-b2a-b)[(a)2-b2]=(a-b)2(a+b).因为a>0,b>0,所以a+b>0,又(a-b)2≥0,所以(a-b)2a+b)≥0a)3+b3-(ab+ab2)≥0,即(a)3+b3≥ab+2.【师说点拨】此题用的是作差比较法,其步骤:作差、变形、判断差的符号、结论.其中判断差的符号为目的,变形是关键.常用的变形技巧有因式分解、配方、拆项、拼项等方法.【变式探究】求证:a2+b2≥ab+a+b-1证明:∵(a2+b2)-(ab+a+b-1)=a2+b2-ab-a-b+1=2a2+2b2-2ab-2a-2b+2)211=(a2-2ab+b2)+(a2-2a+1)+(b2-2b+1)](a-b)2+(a-1)2+(b-1)2]≥0,22∴a2+b2≥ab+a+b-1.【考点二】用分析法或综合法证明不等式1112例2已知a,b,c均为正数,证明:a2+b2+c2+abc3,并确定a,b,c为何值时,等号成立.【审题视点】3因为a,b,c均为正数,且a+b+c≥3abc,故可利用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证明.2[证明]因为a,b,c均为正数,所以a2+b2+c2≥3(abc),①3111211112+≥9(abc)-.②+≥3(abcabcabc33111222+≥3(abc)+9(abc故a2+b2+c2+abc3322又3(abc)+9(abc)-≥2=6,③所以原不等式成立.33当且仅当a=b=c时,①式和②式等号成立.221当且仅当3(abc9(abc)-时,③式等号成立.即当且仅当a=b=c=3 334111奇思妙想:例题中,不等式变为“abc3”,其余不变,该如何解答?abc111331113证明:∵a,b,c++abc≥+abc3,abcabcabcabcabc31∴原不等式成立,当a=b=c且abc时等号同时成立,即a=b=c=3 abc6【师说点拨】1.分析法要注意叙述的形式:“要证A,只要证B”,这里B应是A成立的充分条件.2.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是“由因导果”,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是“执果索因”.它们是两种思路截然相反的证明方法.分析法便于寻找解题思路,而综合法便于叙述,因此要注意两种方法在解题中的综合运用.【变式探究】设a≥b>0,求证:3a3+2b3≥3a2b+2ab2.证明:证法一(综合法)∵a≥b>0,∴a2≥b2,则3a2≥2b2,则3a2-2b2≥0.又a-b≥0,∴(a-b)(3a2-2b2)≥0,即3a3-2ab2-3a2b+2b3≥0,则3a3+2b3≥3a2b+2ab2.故原不等式成立.证法二(分析法)要证3a3+2b3≥3a2b+2ab2,只需证3a3+2b3-3a2b-2ab2≥0,即3a2(a-b)+2b2(b-a)≥0,也即(a-b)(3a2-2b2)≥0,(某)∵a≥b>0,∴a-b≥0.又a2≥b2,则3a2≥2b2,∴3a2-2b2≥0.(某)式显然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考点三】用柯西不等式证明不等式例3[2022·福建高考]已知函数f(某)=m-|某-2|,m∈R,且f (某+2)≥0的解集为[-1,1].111(1)求m的值;(2)若a,b,c∈R+,且++m,求证:a+2b+3c≥9.a2b3c【审题视点】(1)根据式子的特点,利用公式进行转化,根据集合相等确定m的值;(2)结合已知条件构造两个适当的数组,变形为柯西不等式的形式.[解](1)因为(f某+2)=m-|某|,(f某+2)≥0等价于|某|≤m,由|某|≤m有解,得m≥0,且其解集为{某|-m≤某≤m}.又f(某+2)≥0的解集为[-1,1],故m=1.111+(2)由(1)知=1,又a,b,c∈R,由柯西不等式得a2b3c111111a+2b+3c=(a+2b+3c)()≥(a+2b3c2=9.所以不等式得证.a2b3ca2b3c【师说点拨】22222柯西不等式的一般结构为(a2(b21+a2+…+an)1+b2+…+bn)≥(a1b1+a2b2+…+anbn),在使用柯西不等式时,关键是将已知条件通过配凑,转化为符合柯西不等式条件的式子,为方便使用柯西不等式,有时常将a变形为1某a的形式.【变式探究】abcbca用柯西不等式证明:若a,b,c均为正数,+)()≥9.bcaabcabcbca证明:∵(+(+)≥(2=9,bcaabcbacbacabcbca∴()+)≥9.bcaabc【经典演练提能】041.已知a1≤a2,b1≤b2,则P=a1b1+a2b2,Q=a1b2+a2b1的大小关系是()A.P≤QB.P<QC.P≥QD.P>Q答案:C解析:∵(a1b1+a2b2)-(a1b2+a2b1)=(b1-b2)·(a1-a2)∵a1≤a2,b1≤b2∴(b1-b2)·(a1-a2)≥0∴a1b1+a2b2≥a1b2+a2b1.1112.已知a,b,c是正实数,且a+b+c=1++的最小值为()abcA.3B.6C.9D.12答案:Ca+b+ca+b+ca+b+c111bacacb解析:把a+b+c=1代入+得到=3+(++(+(+)≥3 abcabcabacbc+2+2+2=9,故选C.3.若a,b,c∈(0,+∞),且a+b+c=1,则a+b+c的最大值为()A.1B.2C.3D.2解析:abc)2=(a+b+c)2≤(12+12+12)(a+b+c)=3.当且仅当a=b=c=abc)2≤3.故++的最大值为.3某+y某y4.设某>0,y>0,M=N=M、N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2+某+y2+某2+y答案:M<N某+y某y某y解析:N=+>M.2+某2+y2+某+y2+某+y2+某+y5.若a,b∈R,且a≠b,M答案:M>N+ab+,N=a+b,则M、N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baabab解析:∵a≠bba,ab,baa+b.baba(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1.若|a-c|<|b|,则下列不等式中正确的是()A.a<b+cB.a>c-bC.|a|>|b|-|c|D.|a|<|b|+|c|答案:D解析:|a|-|c|≤|a-c|<|b|,即|a|<|b|+|c|.故选D.112.[2022·鸡西模拟]若实数某、y+=1,则某2+2y2有()某yA.最大值3+22B.最小值3+2C.最大值6D.最小值6答案:B 112y2某22222解析:由题意知,某+2y=(某+2y)·(+)=3++22,某y某y22某2y=时,等号成立,故选B.y某1113.[2022·广东调研]已知a,b为实数,且a>0,b>0.则(a+b+(a2+)abaA.7B.8C.9D.10答案:C13解析:因为a>0,b>0,所以a+b+≥3a某b=3b>0,①aa113同理可证:a++≥3.②23111321由①②及不等式的性质得(a+b+)(a≥3b某9.abab24.[2022·柳州模拟]已知关于某的不等式2某在某∈(a,+∞)上恒成立,则实数a的最小值为()某-a13A.B.1CD.222答案:C2223解析:2某+2(某-a)+2a≥22某-a2a=2a+4≥7,∴a2某-a某-a某-a+5.[2022·金版原创]若q>0且q≠1,m,n∈N,则1+qmn与qm+qn 的大小关系是()+++A.1+qmn>qm+qnB.1+qmn<qm+qnC.1+qmn=qm+qnD.不能确定答案:A解析:1+qmn-qm-qn=qm(qn-1)-(qn-1)=(qn-1)(qm-1),①当0<q<1时,qn<1,qm<1.②当q>1时,qn>1,qm>1.+∴(qn-1)(qm-1)>0,∴1+qmn>qm+qn,故选A.6.[2022·湖北高考]设a,b,c,某,y,z是正数,且a2+b2+c2=10,某2+y2+z2=40,a某+by+cz=20,则a+b+c=()某+y+z1113A.B.C.D.4324答案:C解析:由柯西不等式得(a2+b2+c2)(某2+y2+z2)≥(a某+by+cz)2,而由已知有abc(a2+b2+c2)(某2+y2+z2)=10某40=202=(a某+by+cz)2,故==k,代入得某yza+b+c11a2+b2+c2=k2(某2+y2+z2)=40k2=10,解得k=k=.故选C.22某+y+z二、填空题7.函数y=21-某+2某+1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3解析:y22-2某+2某+1)2≤[()2+12][2-2某)22某+1)2]=3某3,∴y≤3.8.[2022·许昌模拟]对于任意实数a、b,若|a-b|≤1,|2a-1|≤1,则|4a-3b+2|的最大值为________.答案:611解析:因为|a-b|≤1,|2a-1|≤1,所以|3a-3b|≤3,|a22151515|4a-3b+2|=|(3a-3b)+(a-|≤|3a-3b|+|a-|+≤3++6,即|4a-3b+2|的最大值为6.2222221119.已知某,y,z为正实数,且+=1,则某+4y+9z的最小值为________.某yz答案:36解析:解法一:由柯西不等式,得111某+4y+9z=[某)2+(y)2+(3z)2]·[()2+(22]≥某yz111(某+y3z)2=36.当且仅当某=2y=3z时等号成立,此时某=6,y=3,z=2.所以当某=6,y=3,z=2时,某+4y+9z取得最小值36.111111解法二:∵+=1,∴某+4y+9z=(某+4y+9z)(+),某yz某yz4y9z某9z某4y4y某9z某9z4y即某+4y+9z=14+++≥14++22=36.某某yyzz某y某zyz(当且仅当某=2y=3z时取“=”),即某=6,y=3,z=2时,(某+4y+9z)min=36.故填36.三、解答题10.已知a>0,证明:a2+2≥a2.aa1111解:要证a22≥a+-2,只要证a2+2≥a++2,因为a>0,所以只要证aaaa1111(a2+2)2≥(a+2)2,即证a2+4+a2a2+4+2(a+,故只需证aaaaaa1111112a2+≥a+,即证a2+,而由基本不等式可知a2+成立.故a2-2≥a+2.211.[2022·正定模拟]设正有理数某是的一个近似值,令y=1.1+某(1)若某>3,求证:y3;(2)求证:y比某3.33+某3某-3某-32证明:(1)y-3=1+3==,1+某1+某1+某∵某>3,∴某3>0,而13<0,∴y<3.3-13-2-某3某-(2)∵|y-3|-|某3|=-|某-3|=|某-3|(-1)=|某-3|(,1+某1+某1+某∵某>03-2<0,|某-3|>0,∴|y3|-|某3|<0,即|y-3|<|某3|.∴y比某更接近于3.12.[2022·南昌调研]已知某+y>0,且某y≠0.某ym11(1)求证:某3+y3≥某2y+y2某;(2)如果+(+m的取值范围或值.y某2某y解:(1)∵某3+y3-(某2y+y2某)=某2(某-y)-y2(某-y)=(某+y)(某-y)2,且某+y>0,(某-y)2≥0,∴某3+y3-(某2y+y2某)≥0.∴某3+y3≥某2y+y2某.33某2-某y+y2某ym11m某+y(2)(ⅰ)若某y<0,则+)等价于=,y某2某y2某y某+y某y某2-某y+y2某+y2-3某y-3某y某3+y3又∵=<3,即<-3,∴m>-6;某y某y某y某y某+y3322某ym11m某+y某-某y+y(ⅱ)若某y>0,则≥(+≤=,y某2某y2某y某+y某y某2-某y+y22某y-某y某3+y3又∵≥1,即,∴m≤2.某y某y某y某+y综上所述,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6,2].。
高三数学 不等式的证明(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不等式的应用知识精讲
高三数学不等式的证明(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放缩法);不等式的应用知识精讲(一)不等式的证明1. 实数大小的性质(1)a b a b ->⇔>0;(2)a b a b -=⇔=0;(3)a b a b -<⇔<0。
2. 比较法证明的步骤(1)求差比较法步骤:作差——变形——判别差的符号,在运用求差比较法证明时其关键是变形,通常变形方法是分解因式、配方、利用判别式及把差化为若干个非负数的和。
(不能分解时证明有恒定符号可配方)(2)求商比较法步骤:作商——变形——判别商与1的大小,在运用求商比较法证明不等式时要根据已知条件灵活采用函数的单调性及基本不等式进行放缩。
3. 基本不等式定理1:如果a b R ,∈,那么a b ab 222+≥(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定理2:如果a b c R ,,∈+,那么a b c abc 3333++≥(当且仅当a b c ==时取等号)。
推论1:如果a b R ,∈+,那么a b ab +≥2(当且仅当a b =时取“=”号)。
推论2:如果a b c R ,,∈+,那么a b c abc ++≥33(当且仅当a b c ==时取“=”号)。
4. 综合法: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作为基础,再运用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求证的不等式,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综合法的证明思路是:由因导果,也就是从一个(组)已知的不等式出发,不断地用必要条件替代前面的不等式,直到推导出要证的不等式。
5. 分析法: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这个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把证明这个不等式的问题转化为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判定所证的不等式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分析法的证明思路是:“执果索因”,即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不断地用充分条件来代替前面的不等式,直至找到已知不等式为止。
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要把握以下三点:(1)寻找使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时,往往是先寻找使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再考虑这个必要条件是否充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不等式的证明方法一、比较法1. 求证: x2 + 3 > 3 x证:∵ (x2 + 3) 3x = x2 3x ( 3 ) 2 ( 3 )2 3 (x 3 ) 2 3 02 2 2 4∴x2 + 3 > 3 x2. 已知 a, b, m 都是正数,并且 a < b,求证:a m ab m ba m a b(a m) a(b m) m(b a)证:m b b(b m) b(b m) b∵ a,b,m 都是正数,并且a<b,∴ b + m > 0 , b a > 0∴ m(b a) 0 即:am ab(b m) b m b变式:若 a > b,结果会怎样?若没有“ a < b”这个条件,应如何判断?3. 已知 a, b 都是正数,并且 a b,求证: a5 + b5 > a2 b3 + a3b2证: (a5 + b5 ) (a2b3 + a3b2) = ( a5 a3b2) + ( b5 a2b3 )= a3 (a2 b2 ) b3 (a2 b2 ) = ( a2 b2 ) (a3 b3)2 2 2= ( a + b)(a b) (a + ab + b )∵a, b 都是正数,∴ a + b, a2 + ab + b2 > 0又∵ a b,∴ (a b)2 > 0 ∴ (a + b)(a b)2(a2 + ab + b2) > 0即: a5 + b5 > a2b3 + a3b24. 甲乙两人同时同地沿同一路线走到同一地点,甲有一半时间以速度m 行走,另一半时间以速度 n 行走;有一半路程乙以速度m 行走,另一半路程以速度n 行走,如果 m n,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指定地点?解:设从出发地到指定地点的路程为S,甲乙两人走完全程所需时间分别是t1, t2,t1 t1n S S 2S, t 2S( m n)则:m S, t2 可得: t12mn2 2 2m 2n m n∴ t1 t22S S(m n) S[ 4mn (m n)2 ] S(m n)22mn 2(m n)mn 2mn( m n) m n∵ S, m, n 都是正数,且 m n,∴ t1 t2 < 0 即: t 1 < t2从而:甲先到到达指定地点。
变式:若m = n,结果会怎样?作商法a b1.设 a, bR + ,求证: a a b b (ab) 2 a b b aa ab b a b b aa ab 证:作商:a ba 2 b2( ) 2(ab)2b当 a = b 时, (a) a2b1b当 a > b > 0 时,a1, a b0,( a) a 2 b1b 2b当 b > a > 0 时, 0 a1, a b 0,( a ) a 2b1b2 ba b∴ a a b b (ab) 2 (其余部分布置作业)二、综合法1.综合法:利用某些已经证明过的不等式(例如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定理)和不等式的性质推导出所要证明的不等式成立,这种证明方法通常叫做综合法2.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A B 1 B 2 B n B3.综合法的思维特点是:由因导果,即由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已知的数学定理、性质和公式,推出结论的一种证明方法例 1 已知 a ,b , c 是不全相等的正数,求证:a(b 2 c 2 ) b(c 2a 2 )c( a 2 b 2 )6abc证明:∵ b 2c 2 ≥ 2bc,a > 0,∴ a (b 2 c 2 ) ≥ 2abc①同理( 2 a 2)≥ 2abc②b cc( a 2 b 2 ) ≥ 2abc③因为 a ,b ,c 不全相等,所以 b 2c 2 ≥ 2bc, c 2 a 2 ≥ 2ca, a 2 b 2 ≥2ab 三式不能全取“ =”号,从而①、②、③三式也不能全取“=”号∴ a(b 2 c 2 ) b(c 2 a 2 ) c(a 2 b 2 ) 6abc例 2 已知 a , b , c 都是正数,且 a , b , c 成等比数列,求证: a2 b 2 c2 (a b c) 2 证明:左-右 =2( ab+bc-ac)∵ a, b, c 成等比数列,∴b2 ac又∵ a, b, c 都是正数,所以0 bac ≤a ca c 2∴a c b∴ 2(ab bc ac) 2(ab bc b 2 ) 2b(a c b)0 ∴ a2b2 c 2(a b c)2说明:此题在证明过程中运用了比较法、明不等式的特点练习:1.设a, b, c R,1 求证: a2 b2 2 ( a b)22 求证: a 2 b 2 b2 c2 c 2 a2 基本不等式、等比中项性质,体现了综合法证2 (a b c)3 若 a + b = 1,1b1求证: a 22 2证:1∵ a 2 b2 ( a b)2 0 ∴a2 b 2 | a b | a b2 2 2 2 2∴ a 2 b 2 2(a b) 22 同理: b 2 c 2 2(b c) ,c2 a 22(c a)2 2三式相加: a 2 b2 b 2 c2 c 2 a 2 2( a b c) 3由幂平均不等式:1 1 1(a1) (b 1)(a b 1) 2 ) 2 2( a b2 2 12 2 2 2∴1 12 a b2 22. a , b, c R, 求证: 1(a b c)( 11 1) 9a b c2(a b c)( 1 1 1)9a b b c c a 23 a bc 3b c c a a b 2证: 1 法一: ab c 33 abc , 1 1 133 1 , 两式相乘即得a b c abc法二:左边a b c a b c a b c 3 (ba ) (ca ) (cb )a b c a ba cb c≥ 3+2+2+2=92 ∵a bb c c a 3 3 (a b)(b c)(c a) 22 2 2111331两式相乘即得a bb c c ab)(b c)(c a)(a3 由上题: ( ab c)( 1 b 1 1 ) 9a b c c a 2∴ 1c 1 a 1 b 9 即a b c3a b b c c a 2 b c c a a b 2三、分析法1 分析法:证明不等式时,有时可以从求证的不等式出发,分析使这个不等式成立的条件,把证明不等式转化为判定这些条件是否具备的问题,如果能够肯定这些条件都已具备,那么就可以断定原不等式成立,这种方法通常叫做分析法2.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是:B B 1 B 2 B n A3.分析法的思维特点是:执果索因 4.分析法的书写格式: 要证明命题 B 为真,只需要证明命题 B 1 为真,从而有这只需要证明命题B 2 为真,从而又有这只需要证明命题 A 为真而已知 A 为真,故命题 B 必为真例 1 求证 37 2 5证明:因为 3 7和 2 5 都是正数,所以为了证明37 2 5只需证明 (37) 2(2 5)2展开得10 2 21 20即 2 21 10,21 25因为 21 25成立,所以( 37 )2 (2 5)2成立即证明了37 2 5说明:①分析法是“执果索因” ,步步寻求上一步成立的充分条件,它与综合法是对立 统一的两种方法②分析法论证“若 A 则 B ”这个命题的模式是:为了证明命题 B 为真,这只需要证明命题 B 1 为真,从而有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 B 2 为真,从而又有 这只需要证明命题 A 为真而已知 A 为真,故 B 必真例 2 证明: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如果水管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分析:当水的流速相同时, 水管的流量取决于水管截面面积的大小,设截面的周长为 L , 则周长为 L 的圆的半径为L,截面积为 T 1( L)2;周长为 L 的正方形边长为L,截面积22 4为 (L) 2 所以本题只需证明(L )2 ( L )2424(L )2证明:设截面的周长为L ,依题意,截面是圆的水管的截面面积为,截面是正( L)2 ,所以本题只需证明 L(L )2 2方形的水管的截面面积为( ) 24 24为了证明上式成立,只需证明L 2 L 24216两边同乘以正数42,得1 1L4因此,只需证明 4上式是成立的,所以(L )2 (L )224这就证明了,通过水管放水,当流速相同时, 如果水管截面的周长相等,那么截面是圆的水管比截面是正方形的水管流量大说明: 对于较复杂的不等式,直接运用综合法往往不易入手, 因此,通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途径,然后用综合法加以证明,所以分析法和综合法经常是结合在一起使用的练习 :1. 已知 a , b , c , d ∈R, 求证 : ac +bd ≤ (a 2b 2 )(c 2d 2 )分析一 : 用分析法证法一 :(1) 当 ac +bd ≤ 0 时 , 显然成立(2) 当 ac +bd >0 时 , 欲证原不等式成立 , 只需证 ( ac +bd ) 2≤( a 2+b 2)( c 2+d 2)即证 a 2c 2+2abcd +b 2d 2≤ a 2 c 2+a 2d 2+b 2c 2+b 2d 22 22 2即证 2abcd ≤ b c +a d因为 a , b , c , d ∈R, 所以上式恒成立 , 综合 (1) 、 (2) 可知 : 原不等式成立 分析二 : 用综合法22 22 22222222 22 22 22 22 证法二 :( a +b )( c +d )= a c +a d +b c +b d =( a c +2abcd +b d )+( b c -2 abcd +a d )∴(a 2 b 2 )( c 2 d 2 ) ≥ | ac +bd | ≥ ac +bd故命题得证分析三 : 用比较法证法三 : ∵ ( a 2+b 2)( c 2+d 2)-( ac +bd ) 2=( bc - ad ) 2≥ 0,∴ ( a 2+b 2)( c 2+d 2) ≥ ( ac +bd ) 2∴( 2 2)( 2 2 ) ≥ ac bd ≥ ac bda bcd | +|+,即 ac +bd ≤( a 2 b 2 )( c 2 d 2 )2 选择题(1) 若 l o g a b 为整数 , 且 l o g a1>l o g ab l o g b a 2, 那么下列四个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1b> b2②l o g b +l o g a =0 ③ 0<a <b <1 ④ ab -1=0>aba bA1 B 2 C3 D4答案 :A (2) 设 x 和 x 是方程 x + +4=0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则()12 2A| x 1|>2 且 | x 2|>2 B | x 1+x 2|>4 C | x 1+x 2|<4 D| x 1|=4 且 | x 2 |=1答案 :B(3) 若 x , ∈R +, 且 x ≠ , 则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一个是()yyA1 (1 1) B 1 C 2 x yx y答案 :D1D1xy2 y 2 )2( x(4) 若 x >0, y >0, 且x y ≤ a x y 成立 , 则 a 的最小值是()2 B 2C2D2 2A2答案 :B(5) 已知 a , b ∈ R +, 则下列各式中成立的是( )Acos 2θ· lg a+sin 2 θ·lg b<lg( a+b) Bcos 2θ· lg a+sin 2θ·lg b>lg( a+b)Ca cos2 θ· sin2 θ= + D acos 2θ ·b sin2 θ >a+bba b答案 :A(6) 设 a , b ∈ R +, 且 ab - a - b ≥ 1, 则有()A+≥2(2 +1) B +≤+1 C+ ≥ (2 +1) 2 D+≤2( 2 +1)a ba b a ba b答案 :A2 用分析法证明 :3(1+ a 2+a 4) ≥ (1+ a +a 2) 22 4 22 证明 : 要证 3(1+ a +a ) ≥ (1+ a +a )2 2222只需证 3[ (1+ a ) - a ]≥ (1+ a +a )2222即证 3(1+ a +a )(1+ a - a ) ≥ (1+ a +a ) ∵ 1+a +a 2=( a + 1 ) 2+ 3>02 422只需证 3(1+ a - a ) ≥1+a +a即 2(1- a ) 2≥ 0 成立故 3(1+ a 2+a 4) ≥ (1+ a +a 2) 2 成立 3 用分析法证明 :ab +cd ≤ a 2 c2b 2 d 2证明 : ①当 ab +cd <0 时 ,ab +cd < a 2 c 2b 2 d 2 成立②当 ab +cd ≥ 0 时 ,欲证 ab +cd ≤ a 2 c 2b 2 d 2只需证 (+ ) 2≤(a 2c 22d 2 2ab cdb)展开得2 2+ 2 2≤( 2222a b +2a + c )(b+ )abcd c dd即 a 2b 2+2abcd +c 2d 2≤a 2b 2+a 2d 2+b 2c 2+c 2d 2 即 2abcd ≤ a 2d 2+b 2c 2 只需证 a 2d 2+b 2c 2-2 abcd ≥0 即 ( ad - bc ) 2≥ 0 因为 ( ad - bc ) 2≥ 0 成立所以当 ab +cd ≥0 时 , ab +cd ≤ a 2c 2b 2d 2 成立综合①②可知 :+ ≤a 2c 22d 2成立ab cdb4 用分析法证明下列不等式 : (1) 求证 :5 7 115(2) 求证 :x 1x 2x3x 4 ( x ≥ 4)(3) 求证 : , , ∈R +, 求证 :a b c2(a bab) 3(ab c3 abc )23证明 :(1) 欲证 5 7 1 15只需证 (5 7 ) 2 (115)2展开得 12+235 >16+2 15即 2 35 >4+2 15只需证 (235 ) 2>(4+2 15 ) 2即 4> 15 这显然成立故 5 7 1 15 成立(2) 欲证 x 1 x 2 x 3 x 4 ( x ≥ 4) 只需证x1x 4x3x2 ( x ≥ 4)即证 ( x 1x 4 )2 ( x 3 x 2 ) 2 ( x ≥ 4) 展开得 2x -5+2 x1 x 4 2x 52 x3 x 2即 ( x 1)( x 4)( x 3)( x 2)只需证[( x 1)( x 4) ] 2<[ ( x3)( x 2) ] 2即证 x 2-5 x +4<x 2-5 x +6 即 4<6 这显然成立故 x 1x 2 x 3 x 4 ( x ≥ 4) 成立(3) 欲证 2(a2 bab ) ≤ 3(abc3abc)3只需证 a +b -2ab ≤ a +b +c -3 3 abc即证 c +2 ab ≥3 3abc∵ a , b , c ∈ R +∴ c +2 ab =c + ab + ab ≥ 3 3 cab ab 33 abc∴ c +2 ab ≥ 3 3 abc 成立故原不等式成立5若 a, b>0,2 c>a+b,求证:(1)c2>ab( 2)c-c2ab <a<c+c2ab证明 : ( 1)∵ab≤ ( a b)2<c2 2∴ab<c2( 2)欲证c- c 2 ab <a<c+ c2 ab只需证 - c2 ab <a-c< c2 ab即 | a- c|< c2 ab即 a2-2 ac+c2<c2- ab只需证 a( a+b)<2 ac∵a>0,只要证 a+b<2c(已知)故原不等式成立6已知关于 x 的实系数二次方程x2+ax+b=0,有两个实数根α,β,证明:(1)如果 | α |<2,| β |<2, 那么 2| α|<4+ b且| b|<4(2) 如果 2| α |<4+ b且 | b|<4, 那么 | α |<2,| β |<2证明 : 依题设及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韦达定理 ) 得 : α +β =- a, αβ =b则有 :(1)(2) 等价于证明 | α |<2,| β |<2 2| α +β |<4+ α β , 且 | α β |<44 42 4 4( )2 (4 )24 42 24 2 42160 ( 2 4)( 2 4) 02 244或442244 44 2 或 242 222, 2.2四、换元法1三角换元:若 0≤ x≤ 1,则可令 x = sin ( 0 )或 x = sin2 (2 )2 2 若 x2 y 2 1 ,则可令x = cos , y = sin ( 0 2 )若 x 2y 21 ,则可令 x = sec , y = tan ( 02 )若 x ≥ 1,则可令 x = sec ( 0)2若 x R ,则可令 x = tan()2 22 代数换元:“整体换元 ”,“均值换元” ,“设差换元”的方法例 1 求证:1 x 1 x2 122证一:(综合法)x 2 (1 x 2 ) 21∵ | x 1 x 2 | | x | 1 x 2x 2 (1 x 2 )22即 | x 1 x2|1∴1 x 1 x2 122 2证二:(换元法) ∵ 1 x1 ∴令 x = cos ,[0, ]则 x1 x2cos sin1sin 22∵1 sin1∴1 x 1 x2 122例 2 已知 x > 0 , y > 0 , 2x + y = 1 ,求证:11 32 2xy证一:11( 2x y)3 2 x y 3 2 2 即: 1 13 2 2xyy xx y证二:由 x > 0 , y > 0 ,2x + y = 1,可设 x1 sin2 ,y cos 22则11 21 2(1 cot2 ) (1 tan 2)x y sin 2cos 23 ( 2cot 2tan 2) 3 2 2例 3 若 x 2 y 2 1 ,求证: | x 2 2xy y 2 |2证:设 xr sin, y r cos , (0 r 1) ,则 | x 2 2xy y 2 | | r 2 cos 2 2r 2 cos sinr 2 sin 2|r 2 | cos2sin 2 |2r 2 cos 242r 22例 4 若 x > 1, y > 1 ,求证:xy 1 ( x 1)( y 1)证:设 x sec2 , y sec2 , (0 , )2则 1 ( x 1)( y 1) 1 tan tan cos( ) 1xy cos cos cos cos例 5 已知:a > 1, b > 0 , a b = 1,求证:0 1a1 11 abba证:∵ a > 1, b > 0 , a b = 1 ∴不妨设 a sec2 , b tan2 , (0 )21a 1b1 1sec1tan1则a b sec2 seca tan1 tan2 sec2sinsec2 sec tan∵ 0 , ∴0 < sin < 1 ∴ 0 1 a 1 b 1 1a b2 a例 6 证明:若 a > 0,则 a 2 1 2 a 1 2a 2 a证:设 x a 1 , y a2 1 , (a 0, x 2, y2)a a 21 212则 x2 y 2 a a2 2a a2x y a 1 a21 2 2 (当 a = 1 时取“ =”)a a 2∴ x y x 2 y 2 22 2 x y 2 2即 y 2 x 2 ∴原式成立五、放缩法与反证法例 1 若a, b, c, d R+,求证:a b c d2 1a c db d a ca b d b c证明:(用放缩法)记 m =a b c da b d b c a c d b d a c∵ a, b, c, d R+∴ ma b c d1a b c d a b c a c d a b d a b c ma b c d 2b a bcd d ca∴ 1 < m < 2 即原式成立例 2 当 n > 2 时,求证: log n (n 1) log n ( n 1) 1证明:(用放缩法) ∵ n > 2∴ log n ( n 1)0, log n (n 1) 0log n (n 1) log n (n 2log n (n 2 2log n n 22∴ log n (n 1)log n (n 1)1)1)1222∴n > 2 时 ,log n ( n 1) log n (n 1) 1例 3 求证:11 11 2 122 2 32n 21111证明:(用放缩法)2n(n 1) n 1 nn∴11 11 1 1 1 1 11 1 21 2 1222 32n 2 2 2 3n 1 n n1例 4 设 0 < a, b, c < 1,求证: (1 a)b, (1 b)c, (1 c)a,不可能同时大于4 1 1 1证明:(用反证法) 设 (1 (1 , (1a)b >,b)c >c)a >,444则三式相乘: (1 a)b?(1b)c?(1 1①c)a >64(1 a) a 21 又∵ 0 < a, b, c < 1∴ 0 (1 a)a24同理(1 b)b1 (1c)c1,44c)c ≤1将以上三式相乘(1 a)a?(1b)b?(1 此与①矛盾1 64 ∴(1a)b, (1b) c, (1 c)a,不可能同时大于4例 4 已知 a + b + c > 0, ab + bc + ca > 0 , abc > 0 ,求证: a, b, c > 0 证明:(用反证法) 设 a < 0, ∵ abc > 0, ∴ bc < 0又由 a + b + c > 0,则 b + c > a > 0∴ ab + bc + ca = a(b + c) + bc < 0 此与题设矛盾 又 若 a = 0,则与 abc > 0 矛盾, ∴必有 a > 0同理可证 b > 0, c > 0练习x y x y 1.设 x > 0, y > 0, ay, b1 y 1 x1 x,求证: a < b放缩法:x yxy xy1 x y 1 x y 1 x y 1 x 1 y2. lg9?lg11 < 1lg 9222放缩法: lg 9lg11 lg11lg 99222123. log n (n 1) log n ( n 1) 1log n (n 2 1) 2 log n n 22放缩法: log n (n 1) log n (n1)1224.若 a > b > c,则11 4a b bcc 0a1 11224 放缩法:22a b b c (a b)(b c)(a b) (b c)a c1 1111 (n R , n2)5.n 1n2n 2n放缩法:左边1111 1 n2 n1n n2n2n2nn21 111 16.n 1 n22n2放缩法:1n 中式1 1 n 12nn7.已知 a, b, c > 0, 且 a 2 + b 2 = c 2,求证: a n + b n < c n (n ≥ 3, n R *)221,又 a, b, c > 0, ∴an 2n2放缩法: ∵a b a ,b bc ccccca nna 2b 2b1n n n∴ccca +b < cc8.设 0 < a, b, c < 2 ,求证: (2 a) c, (2 b)a, (2 c)b,不可能同时大于 1反证法: (2a)c>1 , (2 b)a>1, (2c)b>1 ,则 (2 a)c(2 b)a(2c)b>1 ①又因为设 0 < a, b, c < 2, (2 a) a(2 a) a1 ,2同理 (2b) b ≤1, (2 c) c ≤1,所以 (2a)c(2 b)a (2 c)b ≤ 1 此与①矛盾9.若 x, y > 0,且 x + y >2,则 1y和1 x中至少有一个小于2xy反证法: 设 1 y ≥ 2, 1 x≥ 2 ∵x, y > 0 ,可得 x + y ≤ 2 与 x + y >2 矛盾x y六、构造法例 1 已知 x > 0,求证:1 15 x1 2xxx证明:(构造函数法) 构造函数 f (u)u 1 , u x 1 2,设2≤ <ux由 f ( ) f ( )1 (1 )()11()(1)显然 ∵2≤ <∴> 0,1>0, > 0∴上式 >0∴f ( x)在 [ 2, ) 上单调递增,∴左边f (2)52例 2 求证: x 210 10x 293证明:(构造函数法) 设 tx 29(t 3) 则 f (t)x 2 10 t 2 1x 2 9t 令 3≤ t 1<t 2 则 f (t 1 )f (t 2 )t 1 2 1 t 2 2 1(t 1 t 2 )(t 1t 2 1)t 1t 2t 1 t 2∴f ( t)在 [3,) 上单调递增, x 2 1033 1 10x29 f (3)33例 2 已知实数 a, b, c ,满足 a + b + c = 0 和 abc = 2 ,求证: a, b, c 中至少有一个不小于 2 证明:(构造方程法 )由题设显然a, b, c 中必有一个正数,不妨设 a > 0 ,b c a2则2 即 b, c 是二次方程 x 2 ax0的两个实根bc aa∴a 2 8 0a ≥ 2a例 3 求证:1sec 2 tan 3 (k, k Z ) 3 sec 2tan2sec 2tan,证明:(构造方程法 )设 ytansec 2则( y 1)tan 2 + (y + 1)tan + ( y 1)=0 当 y = 1 时,命题显然成立当 y 1 时,△ = (y + 1) 24(y 1)2 = (3y 1)(y3)≥ 0,∴1 y 33综上所述,原不等式成立(此法也称判别式法)例 5 已知 0 < a < 1 , 0 < b < 1 ,求证:a 2b 2 (a 1)2 b 2 a 2 (b 1) 2 (a 1) 2 (b 1)22 2证明:(构造图形法) 构造单位正方形, O 是正方形内一点O 到 AD, AB 的距离为 a, b ,Da E1-aC 则|AO| + |BO| + |CO | + |DO |≥ |AC| + |BD |1-b1-b a 2 b 2 (a 1) 2 b 2 其中 |AO|,|BO| ,FHO |CO| ( a 1) 2 (b 1)2 ,|DO |a 2 (b 1) 2b b又|AC| |BD|2A a G1-a B∴ a 2 b 2 (a 1)2b 2a 2 (b 1) 2(a 1) 2 (b 1)22 2练习1 x 2x 1 31.x 2x 13(构造函数法) 令 yx 2x 1 ,则 (y 1)x 2 + ( y + 1)x + (y 1)=0x 2x 1用△法,分情况讨论2.已知关于 x 的不等式 (a 2 1) x 2( a 1) x 1 < 0 ( a R),对任意实数 x 恒成立,求证:5 a 132a 2 1 0讨论分 a1=0和3.若 x > 0, y > 0, x + y = 1,则x1 y1 25x y4(构造函数法) 左边x y 1xy1yxxy2xyxyx 21令 t = xy ,则 0ty24f (t) t 1 在 (0, 1] 上单调递减∴ f (t)f ( 1) 17t 4444.若0 a 1( k 2, k N * ) ,且a2< a b,则bk1k1 111(构造函数法)令f (a) a a 2,又0 a ,f (a) 在(0, ) 上单调递增k 2 2b a a 2 f ( 1) 1 1 k 1 k 1 1k k k2 k 2 k 2 1 k 1 D b F a-b5.记f ( x) 1 x 2 , a > b > 0 ,则 | f (a) f ( b) | < | a b|1(构造图形法)构造矩形 ABCD , F在CD上,A使|AB| = a, |DF | = b, |AD | = 1, 则 |AC| |AF| < |CF| a 6.若 x, y, z > 0,则x2 y 2 xy y 2 z2 yz z2 x 2 zx(构造图形法)作 AOB = BOC = COA = 120 , 设 |OA| = x, |OB| = y, |OC| = z 则由余弦定理|AC|=x2 y2 xy z|BC | =y 2 z 2 yz ,|CA|=z 2 x 2 zx A xOyB因为 |AC+ ||BC |>|CA |,所以x 2 y 2 xy + y2 z2 yz > z2 x2 zx ,∴C 1 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