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田园杂兴(一)》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共27页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共27页
+【宋】 +范成大
(男)(女)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看图片
范成大大半身像
范成大居所
齐读古诗
四时 田园 杂兴 【宋 】范 成大
+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43; 这一首古诗主要是讲什么内容?请你们写 在课堂练习本上,写完举手!我们再来一 起讨论你的主要内容!
+ 昼出耘田夜绩麻,
+ 早上男人在田里除草,晚上女人在家中把 麻搓成线。
+ 村庄儿女各当家。
+ 村庄里的男男女女都背负起了一定的家庭 负担。
+ 童孙未解供耕织,
+ 儿童虽然还不知道什么是耕田,什么是织 布。
成就及荣誉
+ 他使金途中所写的七十二首绝句,如《青 远店》、《州桥》、《双庙》等,反映了 北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他们的民族感情。 爱国情感激昂悲壮。其《催租行》、《后 催租行》、《缫丝行》、《劳畲耕》等揭 露封建剥削的残酷,表现对人民疾苦的同 情。他晚年所作《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 描绘了农村景物、风俗人情和农民生活, 风格清新明快,优美流畅,富有韵味,有 民歌之特色,是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
概述
+ 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 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 反映农村生活的代表作是《四时田园杂 兴》,共记60首,描写农村春、夏、秋、 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 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这是其中的一首,描写农村夏日生活中的 一个场景。四季分别有12首。
人物评价
+ 范成大的作品在当时即有显著影响,到清 初则影响尤大,有“家剑南而户石湖” (“剑南”指陆游《剑南诗稿》)之说。 其诗风格轻巧,但好用僻典、佛典。晚年 所作《四时田园杂兴》(60首)是其代表 作,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中谓之“也算 得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他同时还 是著名的词作家,或许还可说是一位地理 学家。有《石湖诗集》、《石湖词》、 《桂海虞衡志》、《揽辔录》、《骖鸾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

90.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一):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一、今日宋词《四时田园杂兴》组诗总序:淳熙丙午,沉疴少纾,复至石湖旧隐。

野外即事,辄书一绝,终岁得六十篇,号《四时田园杂兴》。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该作品由“悦然阁”独家授权喜马拉雅使用。

二、注释▷淳熙丙午:淳熙,宋孝宗第三个年号。

淳熙十三年(1186),干支为丙午。

▷沉疴:严重的老病、旧病。

▷少纾:稍稍好转。

▷石湖:范成大晚年在苏州的隐居之处,他因此自号“石湖居士”。

▷野:相对于城里而言,此指乡野。

▷四时:四季,春夏秋冬。

▷田园:题材是农村、农事。

▷杂兴:随兴而写,无固定题材的诗歌。

▷耘田:锄草。

▷绩麻:将麻搓成线。

▷儿女:男女。

▷当家:为家里干活。

▷童:指年龄,儿童。

▷孙:指辈分,孙子。

▷未解:不懂。

▷供:从事,参加。

▷傍:靠着。

▷桑阴:桑树的树阴。

三、拓展阅读《史记》卷八《高祖本纪》记载:吕雉有了儿子、女儿之后,还要在田中干活。

一天,一位老者经过吕雉干活的田地,向吕雉要水喝,吕雉不但给老人拿来了水,还拿来了食品。

老人吃过、喝过以后,看了吕雉的面相,说:夫人是天下贵人之相(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

吕雉一听,赶快让两个孩子过来。

老人看了看儿子,说:夫人之所以有富贵相,正是因为这个儿子(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

老人又看了吕雉女儿的面相,也说是贵人之相(相鲁元亦皆贵)。

四时田园杂兴完整版课件

四时田园杂兴完整版课件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想到丰收,诗人心情愉悦。
边读边想象画面,读出诗人心中愉悦之情。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这两句诗描写了怎样的画面呢?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日长]夏天白天的时间变长了。
[篱落]篱笆。
[蛱蝶]蝴蝶的一种。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人都去哪里了呢?
惟有蜻蜓蛱蝶飞
作者为什么要写蜻蜓和蝴蝶?
衬托村中的安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想象画面,诵读古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诗人喜欢这样的田园生活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xìnɡ
[宋] 范成大
(1126—1193),南宋诗人。《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系列田园诗,一共写了60首,描写了4个季节田园中的不同景象,生动绘制了一幅幅田园农作动态图。
范成大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xìnɡ
四时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写出了初夏江南农村景物的特点,抒发了诗人对田园闲适生活的喜爱之情。


组词:杂志 复杂
造句:这道题比较复杂。


组词:稀疏 稀稀落落
造句:田野里稀稀落落地开着几朵小红花。

xìnɡ

[杂兴] 随兴而写的诗。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xìnɡ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PPT课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古诗词三首-四时田园杂兴》PPT课件

水果 农作物
动物
图文结合读诗句
金黄的梅子
饱满圆润的杏子
梅子金黄 杏子肥, 麦花雪白 菜花稀。
雪白的荞麦花
金黄的油菜花
图文结合读诗句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日长”指夏天到了白 天渐渐变长。
日长 篱落无人过, 惟有 蜻蜓蛱蝶飞。
惟,只有。 (农民们忙着 农地里的 劳动,只有蜻蜓蝴蝶在篱笆旁飞舞, 突出田园生活的闲适和祥和。
蜻蜓蛱蝶飞。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梅子金黄 杏子肥,麦花雪白 菜 花稀。日长 篱落无人 过,惟有 蜻蜓蛱蝶飞。
读注释
①稀:稀少。 ②日长:夏日白天变长。 ③篱落:篱笆。 ④惟:同“唯”,只。
学习任务二: 抓住事物特点,想象乡村画面
画景物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范成大梅子金黄 杏子肥,麦花雪白 菜 花稀。日长 篱落无人 过,惟有 蜻蜓蛱蝶飞。
理解诗意,想象画面
房前屋后,黄澄澄的梅子和杏子 成熟了,挂满了枝头;田野里,荞 麦花开得正旺,雪白一片;金黄的 油菜花已近尾声,稀稀落落,星星 点点;白天一日比一日长,农人正 在田里忙碌,篱笆边的村道上空无 一人,只有蜻蜓和蝴蝶在自由自在 地翩翩飞舞。哦,好一个有声有色、 有花有果的初夏时节!
描写方法
孟浩然 〔唐代〕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积累诗句
游山西村
陆游 〔宋代〕
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积累诗句
乡村四月
翁卷 〔宋代〕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将想象的画面连成一段话。
提示:诗人信步乡间的小路上,

小学二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课件【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课件【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课件【三篇】小学二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课件篇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学重点1.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2.理解诗句,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

教学过程一、激趣入诗1.了解作者生平2.释题3.激趣师:古代有许多关于描写田园的诗歌,为什么这么多的诗人对农村生活这么情有独钟呢?让我们一起读读这首诗,走进诗人所营造的田园世界吧!二、初读感知――原境之读1.师:同学们,首先读读这首诗,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诗读流利。

(生自由读)2.师指名读并评价(师评价指向:1.字音读准。

2.能比较熟练的把古诗读出来。

3.找一个字音读得准的学生领读生字,学会生字。

采用鼓励表扬的方法。

)3.齐读4.解意师: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读起来不容易理解,但要学好它也不难,关键是掌握方法,谁能说说,以前我们理解诗句用了哪些方法?(板书:借助注释)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学习,我们可以逐字逐句地讨论,借助注释把诗句弄明白,如遇到不懂的地方打上一个问号,我们等会交流。

5、小组学习,师巡视,可参与其中。

6、全班交流,弄清诗的意思,也可提出不懂之处。

师小结:同学们要相信自己,通过自己的学习,就能解决问题。

准能把这首诗连起来说一说。

(生说)刚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在后面的古诗学习中我们再一一解决;理解了意思,这样读起来就更加有味道了。

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

三、精读领悟――意境之读1、(过渡)师:有人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是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到底独特、迷人在何处呢?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生交流)2、引导学生想象意境,感受田园生活和情趣师:同学们,你们通过“桑阴”“学种瓜”还有插图知道了这首古诗是描写夏季的,这种通过文字感受内容和情感的方法很好。

《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通用7篇)

《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通用7篇)

《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通用7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四时田园杂兴》第1教时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学会六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背诵并默写课文。

教学重难点:1、想像诗中所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教具准备:录音带、生字卡片教学过程:一、教学《四时田园杂兴》1、激情引趣。

(1)哪位同学亲自种过瓜、花、树......说说你是怎么种的?种时有什么感受?学生自由发言。

(2)看来我们的同学不仅注意观察,还能亲自动手,生活真是挺丰富的。

今天,我们学习的古诗,就是讲农村的儿童,模仿大人,学着种瓜。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出示生字卡片)(1)读准字音。

“昼”的声母是zh,不是z;“桑”的声母s,不是sh。

“耘”的读音是yun,“织”的读音是zhi,他们是整体认读音节。

(2)记忆字形。

请学生说说这些生字的记忆方法。

3、读古诗,理解诗意。

齐读第一句,说一说应该怎样理解。

请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肯定并引导:同学们能根据词的意思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很好。

谁来读一读第二句,说一说怎么理解。

学生自由谈。

教师肯定并总结全诗的意思:同学们理解得很正确。

现在看课文插图:说说两个小孩儿的表情、动作。

学生说。

说得对。

这首诗的第一句写大人的工作:白天在田里除草,夜晚把麻搓成线,从早到晚,男女老少,都投入劳动;第二句写幼小的儿童,虽然不懂参加耕田、织布,但也模仿大人,学着种瓜。

4、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1)你认为哪句诗给你的印象最深刻?为什么?(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总结: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一年四季农村事物的各种感想。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课件(共40张PPT)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时田园杂兴》课件(共40张PPT)

课文主旨
♥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初夏江南农村的
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对农民 辛苦劳作的同情。
理解词语
【四时】 【杂兴】 【梅子】 【麦花】 【蛱蝶】
试着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随兴而写的诗,“兴”这里读xìng。
蝴蝶。
一年四季。
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荞麦花。荞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秋都可以播 种,生长期很短。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实磨 成粉供食用。
感的文章。 关注细节:选择具有细节的材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例如,可以选择一些自
资料 己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场景等,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注重描写:注重描写可以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在选择材料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描 写性的材料,如人物形象、景色描写等,通过描写来表现主题和中心思想。 突出中心:在选择材料时,要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并围绕中心思想来组织材料。这 样可以让文章更加有重点和条理,避免偏离主题或文不对题。
星宿(xīnɡ xiù)整宿(zhěnɡ xiǔ)
-诗歌朗读-
词语解释
梅子:梅树的果实。 麦花:荞麦花。 日长:天长了。 篱落:篱笆。 惟有:只有。 蛱蝶:蝴蝶的一种。
荞麦花 蛱蝶
词语解释
梅子:梅树的果实。 麦花:荞麦花。 日长:天长了。 篱落:篱笆。 惟有:只有。 蛱蝶:蝴蝶的一种。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宋] 范成大
【2024年春季】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完整版课件系列
1 古诗三首
第二课时
《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
走近作者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 字至能,南宋名臣、文学家。他的诗题 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 就最高。 主要作品:《夏日田园杂兴》《喜晴》 等。

五上《古诗词三首》课件

五上《古诗词三首》课件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创作背景
康熙二十一年(1682)的春天,康熙皇帝亲自率卫队虎将, 浩浩荡荡北行,到满族人的发祥圣地长白山祭山、祭祖。纳 兰性德作为满州贵族、康熙最亲信的文人武士之一,伴随康 熙出行。 榆关,即山海关。当年清兵就是通过山海关占领北京,夺取 政权的。榆关那畔,指山海关外满洲人原来栖息的地区,尤 其指本次出行的目的地长白山。从满族先人肃慎到满族拥有 中国政权的两千多年里,满族人主要在长白山区生息繁衍。 清太祖努尔哈赤就出生在长白山西麓。
【唐】王维
明 月 松 间 照,清 泉 石 上 流。颔联 竹 喧 归 浣 女,莲 动 下 渔 舟。 颈联
知作者
王维,开元年间中进士。安禄山叛军陷长 安时曾受伪职,平乱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诗人在 其中年以后,随着政局的恶化,曾在蓝田 辋(wang)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 逐渐对世事淡漠(但尚未到"万事不关心" 的地步)并致力于田园山水诗的创作。这 首诗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 留”,即表达了作者隐居山中的意愿。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古诗词三首
咏柳
惠崇春江晚景
四时田园杂兴
清平乐·村居
1、自由朗读《山居秋暝》,读准字音,读出 节奏。 2、默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诗的大意。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浣女:洗衣服的女子。 歇:尽。 王孙:原指贵族子弟,此处指诗人自己。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山居秋暝
云兴霞蔚(wèi)②,芙蓉映碧叶田田;雁宿凫(fú)栖, 秔(jīng)稻动香风冉冉。
——《渌(lù)水亭宴集诗序》
例举读过的具有“动态描写”或“静态描写”的诗句,说说这 样写有怎样的好处?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时田园杂兴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时田园杂兴

1.古诗词三首不同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

师:你看,抓住重点词突破,然后连起来用上自己的话来说就是题目的意思!带着自己的理解,再一起读读题目。

《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

分“春日”“晚春” “夏日”“秋日” “冬日”五组。

今天咱们所要学的只是这其中的一首。

2.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出示课件4】(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进士。

其诗题材广泛,对农民的痛苦,官吏的残暴等都有反映,诗风清逸淡远。

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 .认识生字:【出示课件5】杂、稀、蜻、蜓。

注意读准平舌音“杂”,后鼻音“蜻、蜓”。

2 .指导书写【出示课件6】 “蜻、蜓、稀”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特 别是“蜓”字,右边不要写成“延”。

3 .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 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 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4 .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出示课件7】 (1)梅子:梅树的果实,夏季成熟,可以吃。

(2)麦花:养麦花。

养麦是一种粮食作物,春 秋都可以播种,生长期很短。

花为白色或淡红色,果 实磨成粉供食用。

(3)峡(jiG )蝶:蝴蝶的一种。

三、初读古诗,感知内容 1 .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个人自由朗读。

(2)指名试读,评议。

2 .读了这首诗,你能简要地说说诗歌写的什么情 景吗? 3 .小声自读,边想画:想想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 季节的田园风光?诗中都写了哪些景物?他们分别 怎么样?【出示课件8】(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

诗中用梅子 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 景物的特点。

)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初夏江南景色: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 稀齐读(正音,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四、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 .交流学法同学们,古诗语言简练,但含义深远,所以在学训练学生自读课文,自 行解决词语的能力,训 练学生的理解能力,为 学习古诗打下基础。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课件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1-课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教学课件

昼出/耘田/夜绩麻,
夏季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村成庄年中男的女
也傍/桑阴/学种瓜。
幼小的 孩子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 结在铜盆中的冰块脱下,用彩线串起, 当作银钲。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 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醉心 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 另一种声音——冰块落地,发出了水玉 破碎的声音。
农家男女都各自挑起 家庭的重担。你们虽然辛 苦,但生活是快乐的。
理解, 懂得 从事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靠近 树荫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用自己的话描述自己 想象到的当时的情景。
2.你们了解了这些孩子 的什么特点?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都各 司其事。小孩子不懂得种田织布之 事,却也学着大人在桑树阴下种瓜。
天真可爱。
小组交流:从“童孙”“学种瓜”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孩子们的懂事:父母的勤劳感染了村庄的 “童孙”,小孩也喜欢上了劳动;
孩子们的快乐:他们感受到劳动的快乐,心 里也想到了丰收时收获的快乐;
孩子们的可爱:从孩子们的神情、动作感受 到他们的童真童趣,俏皮可爱。
拓展阅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 (宋)范成大
初夏在田 白天 间除草 把麻搓成线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庄中的成年男女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2.想象交流: ①“昼”和“夜”分别指什么? 白天和晚上。
②农民们除了“耘田”“绩麻” 插秧、收割、犁地、
还要干些什么农活?
积肥……
③看到此情景作者会对“村庄 儿女”说些什么?
水中的波纹
多音字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教学设计 (2)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教学设计 (2)

《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教学设计南庄九年制学校李俍【教学目标】1、学会“昼”“耘”“绩”这3个生字,正确读写“昼夜”“耘田”“绩麻”等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

默写古诗。

3、体会诗词的内容,体会诗人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领会诗歌的意境。

4、让学生感悟自己农村生活的充实,多彩,表达自己对农村生活的热爱之情。

【重点、难点】通过读体会诗意,领会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随意交谈,拉近师生距离。

2、用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农村生活——田园生活;引入课题,认识田园诗。

(板书课题)(出示幻灯片一)二、介绍作者(出示幻灯片二)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是一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热爱劳动人民的士大夫。

他的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今天这首诗诗组诗《四时田园杂兴》中的其中一首。

三、释题“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四、初读古诗,初步感知1、指导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寻出读音问题(出示幻灯片三、幻灯片四)2、读了这首诗,你的眼前出新了什么情景3、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引导回答上面问题,并小结板书:村庄儿女───耘田织布童孙─────学种瓜五、学习诗文,探究诗意1、自由读文,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不懂的地方可以请教同学和老师。

⑴昼:白天。

⑵耘:除草。

⑶耘田:在田里除草。

⑷绩麻:把麻搓成线。

⑸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⑹未解:不懂。

⑺供:参加。

⑻耕织:耕田织布。

⑼傍:靠近。

⑽桑阴:桑树下。

3、全班交流。

4、指名试着概述全诗大意。

夏忙时,农民们白天出去在田里除草,晚上还得在灯下搓麻线。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有自己的工作,男耕女织都是行家孩童们虽然不懂得耕田、织麻,却同样在靠近桑树旁的田里忙着学种瓜呢!六、品词赏句想象悟情1、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课件一.ppt

部编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四时田园杂兴-稚子弄冰-村晚》课件一.ppt

héng 基本字义:1、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直”相
2、左右向的,跟目视方向垂直的,与 “竖”、“直”、“纵”相对
3、地理学上指东西向的:与“纵”相对
hèng 基本字义:
1. 凶暴,不讲理 2. 意外的,不寻常的
具体释义:《说文解字》: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名词:横屋、横轼、横塾、(也可作姓氏) 形容词:纵横之间、横字、横广、横览 动词::腰横玉带;
板书设计
景 草 池塘
美: 水山 落日

寒漪
晚 横牛
人 乐:
背信口 吹
优美 恬静 天真 烂漫
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搜集并阅读描写儿童生活的其他诗句。
再读古诗,注意把握诗的节奏。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 短笛无腔信口吹。
结合注释及插图,掌握古诗 大意,体会诗中情感。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池岸
水中的波纹
草满池塘水满陂
同学们,你能用合适的词语来形 容一下水草的长势吗?
山衔落日浸寒漪
“衔”字是什么意思?远山能够 “衔”着落日吗?这里运用了什么修 辞手法?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 说些什么?
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结合想象诵读,注意读出敬重之情,读出 诗的节奏。
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 天真 勤劳 不怕苦 好学 可爱 爱劳动
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 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 的喜爱之情。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 彩丝穿取当银钲。 敲成玉磬穿林响, 忽作玻璃碎地声。

人教四下《古诗词三首_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教学课件

人教四下《古诗词三首_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教学课件


课外阅读翁卷,范成大和张志和的 其他作品,深入了解诗人的诗词风 格。

张志和既是诗人,又是画家,因此他笔下是一片画 意诗情。看,初春的远山刚蒙上几分绿色,从水田 里飞来的白色鹭鸶在山前低徊,粉红色的桃花瓣落 在春水碧波之上,淡黄色的鳜鱼时而跃出水面,渔 翁头戴青色的斗笠,身披草绿的蓑衣,停舟于春波 之上,色彩多么明丽,画面多么清新。可有心的作 者又为它染上一层斜风细雨,整个天地浸在了一片 朦朦的烟雨之中,显得宁静而美好。全诗动静结合, 意境优美,用词活泼,情趣盎然,生动地表现了渔 夫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 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 王孙自可留。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 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 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背诵并默写三首诗词,并能用自己 的话大致说说其意思。 选择其中的一首改写成一篇短文。

范成大(1126—1193) 苏州吴 县(今属江苏)人。字致能,号 石湖居士,南宋诗人。诗与陆游、 杨万里、尤袤齐名,合称“南宋 四大家”。存诗1 900余首。诗 中忧国恤民,多有佳作。官至参 知政事、资政殿大学士。曾奉命 出使金邦,坚强不屈,不辱使命, 几乎被杀。使金途中所作绝句一 卷,表达了渴望国家统一的强烈 爱国主义思想。诗人在晚年回到 苏州石湖开始过起隐居的生活, 根据自己在农村的生活写成《四 时田园杂兴》60首,是一生田园 诗的代表作。分为“春日”、 “晚春”、“夏日”、“秋日”、 “冬日”五组,每组12首。这些 诗反映了农民一年四季的劳动和 生活以及民生的疾苦,内容极为 丰富。其词亦风格多样,颇具情 致。著有《石湖居士集》、《菊 谱》、《梅谱》等。

四时田园杂兴-课件

四时田园杂兴-课件

。, .
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 瓜。”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
天真 勤劳 不怕苦 好学 可爱 爱劳动
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 孩子的调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 自己的喜爱之情。
.
白天锄地, 夜晚搓麻, 农家男 女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 各有 自己拿手的本事。
.
自由读文, 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 理解的词语, 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白天 除草
搓麻线
村 庄 儿 女 各 当 家。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不懂得, 不会 做, 从事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靠近
.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
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 物? 他们分别在干什么?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未解供耕织, 童孙——学种瓜 也傍桑阴学种瓜。
四 时 田 宋园 范杂

大兴
.
范成大(1126~ 1193) 南宋诗人。范 成大的诗, 以反映农 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 品成就最高。范成大 晚年作的组诗《四时 田园杂兴》, 是他田 园诗的代表作品。
.
《四时田园杂兴》是 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 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 园诗, 分春日、晚春、 夏日、秋日、冬日五 部分, 每部分各十二 首, 共六十首。诗歌 描写了农村春、夏、 秋、冬四个季节的景 色和农民的生活。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四时田园杂兴PPT课件(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课件)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进一步增强。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日前表示,重视外语学习、忽视 中 文教育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已经逐渐显现出来。
⑴小麦覆陇.黄
⑵妇姑荷.箪 食
⑶右手秉.遗穗
⑷左臂悬敝. 筐
⑸吏禄三百石.
⑹岁晏.有余 粮
3.翻译下列诗句。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4.分析“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所蕴含的深刻含义。(不需翻 译) 答:
_ _
5. 诗人描绘了哪两幅画面?借此揭示了什么? 答:
_ _ 6. 本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答: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
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 尽日不能忘。
1.《观刈麦》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白居易,字乐天,号
,唐代大诗人。请再写出二句白居易的诗: ,。 2.解释加点词语。
D.蓑.衣(suō) 应和.(hè) 自诩.(xǔ) 2、选出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蓦.地 (mò)
莫名其妙 、卑躬曲膝
) A、长年累月 随声附和 栩栩如生
一筹莫展 B、雷励风行
鬼鬼祟祟
侧隐之心 肆无忌惮
如法炮制 C、 刚愎自用
浮想联篇 D 惹事生非
混然一体
素味平生 A. 老人步履艰难地翻过一个山头,狂风吹得他有些摇晃,使他越发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显得老.气.横.秋.。

田园四时杂兴古诗

田园四时杂兴古诗

田园四时杂兴古诗田园四时杂兴古诗1师:现在,请大家自由地读一读这首诗,想想:你预备怎么读好这首诗?(课前设计这一环节,目的是指导同学有感情地朗读诗句。

)生:朗读课文。

(我在同学中巡视,一会儿听听这位同学读,一会儿看看那位怎么读。

突然,我发觉同学读书的神态特殊好玩。

你瞧,他们有的低声默念,有的仰头大声读,有的还闭着双眼,摇着头,晃着脑,有滋有味地读,煞是可爱。

我忍不住地想:要是有架照相机就好了,把此时此刻的情景拍照下来,再让同学瞧一瞧。

他们准会喜爱,有的还会捧腹大笑呢。

想着想着,我踱回了讲台前,顺手拿起课本,看到了文中的插图。

突然,有个念头在脑海里一闪。

我深思了片刻,于是,转变原定的教学计划,进行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在读诗的时候,诗人邀我到他的家乡做客,他还告诉我许多乡亲们喜爱劳动、喜爱家乡的故事。

正巧路过一棵大树时,我发觉有两位天真可爱的小朋友在学大人种瓜呢。

我抓紧拍成相片带回来了。

你们想看吗?生(迫不和待地):想看,想看,老师,快点让我们看一看吧。

(我把课本上的放大插图展示在黑板上。

)生:老师,你骗人。

这是书上的插图嘛,怎么变成你拍的了?(课堂一下子乱哄哄的.,同学好像都在怪我骗了他们。

我一言不发地笑着看着他们。

突然,有个淘气的男孩站起来,大声喊:“老师,那,我也会拍照。

”“我也会。

”“我也会。

”一时,有好几个同学都激动得站起来了。

哈哈,同学上“钩”啦!我心里乐极了,却一本正经地说:“你们也会照相?我才不信呢?”有个同学特神气地把头一昂:“老师,你会,我们也会。

我(故作惊讶):“真的?那好,请大家说一说你们拍的是什么相片,上面讲了什么事?”生1:老师,我拍到的相片上有个叔叔在田里干活。

师:叔叔在田里干什么活?生1:在锄草,在给禾苗锄草。

师:你能说得详细点吗?生1:行,我这张相片上,有一大块的田地,无边无际的,有叔叔头上戴着帽子……(同桌提示:错了,应当是戴着草帽。

)对,是戴着草帽,手里还拿着锄头在给禾苗锄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插秧、收割、犁地、积肥……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想象范成大见此情景会对“村庄儿女”说些什么? 辛苦、勤劳、各有各的本事……
结合想象诵读,注意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赏析“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你们喜欢这些小孩子吗?
天真 勤劳 不怕苦 好学 可爱 爱劳动 带着作者对那些儿童的喜爱之情来读。读出小孩子的调 皮可爱。读出小孩子的聪明好学、读出你自己的喜爱之情。
昼 出 耘 田 夜 绩 麻。
各人有自己的活干
童 孙 未 解 供 耕 织,
不懂得,不会 做,从事
也 傍 桑 阴 学 种 瓜。
靠近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诗歌一、二句写了什么内容? 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昼和夜分别指什么?围绕耘田绩麻启发想象农民们除了 •“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活?
夏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黄尘行客汗如浆,少住侬家漱口香。
借与门前盘石坐,柳阴亭午正风凉。
本内容仅供参考,如需使用,请根据自己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批评指导!
让我们共同进步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放声自由读诗,想象其意境,体会农民一家辛勤劳动的生活。
在古代也有许多文人墨客都很喜欢亲近大自然,喜 欢田园生活,如陶渊明、杨万里等。老师这里再提供两 首诗人们在田园生活中写下的诗让大家欣赏学习 。
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声自读,边想边画:诗中都写了哪些人 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村庄儿女——耘田 织布 童孙——学种瓜
也傍桑阴学种瓜。
自由读文,借助注释或利用工具书查阅自己要 理解的词语,理解诗意。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提问导入
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以前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诗,你还记 得吗? 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范成大?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 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 士。吴郡(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中进士。淳 熙十年因,58岁病辞。此后10年隐居石湖。著有《石湖 居士诗集》、《石湖词》、《吴湖录》等。范成大是一 个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的士大夫。他的 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 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 代表作品。
“四时”“兴”是什么意思?谁能用自己 的话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并猜想一下诗文会 写些什么内容?
“兴”在这儿读第四声,在文中,他指:兴 致;“杂兴”就是——各种兴致;“四时”在 这儿表示的是——一年四季,那么整个题目的 意思连起来说就是——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 的田园景色而产生了很多的感想。《四时田园 杂兴》共60首。分“春日”“晚春”“夏 日”“秋”“冬日”五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