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社会语言学-浅谈语码转换

合集下载

从社会语用视角浅析语码转换的功能

从社会语用视角浅析语码转换的功能

从社会语用视角浅析语码转换的功能周叶(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保定,071003)摘要:语码转换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话题,在当今社会由于双语或多语的使用者越来越多,在社交场合,言语交际不可避免的出现或多或少的语码转换现象。

语码转换作为社会语言学研究的重点课题之一,受到了许多学者的青睐,本文从社会语用角度浅析语码转换的功能,目的在于合理规范得使用语码转换,在社会交往中更好的规范使用语言以及传播文化。

关键词:社会语用;语码转换;语码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ode-switching is the one of the hottest topics in research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In today's society, as there are more and more bilingual and multilingual language users, the phenomenon of code-switching may inevitably occur in speech communication in some certain social situations. Code-switching, as one of the key research topics in the field of social linguistics, is drawing many scholars’attention. From the aspect of social pragmatics, this article aims to research the functions of code-switching, with the purpose of regulating the reasonable use of code-switching in social interaction and the better use of language and cultural transferring as well.Key words: social pragmatic; code-switching; code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世界交往的更加密切,交往这一项社会活动无可否认得基于语言而存在,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使用着不同的语言,两种或多种语言之间存在着相互的转换。

浅谈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

浅谈语码转换的社会语用功能

2017.01语言本体研究⑤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7月第4版,第76页。

⑥吴礼权《修辞心理学》,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8页。

⑦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第37页。

⑧[苏]B.B.波果斯洛夫斯基等主编:《普通心理学》,魏安庆等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25页。

⑨j 邱正明《审美心理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80页。

k 沙毓英:《从摩梭人的词汇看人类概念的发展》心理学报,1996年,第3期。

参考文献:[1][苏]B.B.波果斯洛夫斯基等.普通心理学[M].魏安庆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2]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3]陈烈,秦振新.最后的母系家园:泸沽湖摩梭文化[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4]达石.摩梭社会文化研究论文集[C].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5]李如龙.汉语地名学论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6]骆小所.现代修辞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7]彭增安.隐喻研究的新视角[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8]邱正明.审美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3.[9]宋久成.地名文化研究——概念、少数民族语地名及其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3.[10]吴礼权.修辞心理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1]云南省宁蒗彝族自治县志编纂委员会.宁蒗县志[Z].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3.[12]沙毓英.从摩梭人的词汇看人类概念的发展[J].心理学报,1996,(3).(陈丽梅 云南昆明 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 650500;李毅 云南丽江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674199)一、引言语码转换已经融入人们的日常口语交际中,显得十分自然,然而在语码转换现象的背后,却有着值得人们探索和深思的运行机制,它们让人类语言不仅具有更多元的形式,而且能表达更复杂的意义。

社会语言学语码转换与身份建构研究论文[五篇模版]

社会语言学语码转换与身份建构研究论文[五篇模版]

社会语言学语码转换与身份建构研究论文[五篇模版]第一篇:社会语言学语码转换与身份建构研究论文摘要:语码转换是语言文化接触的自然产物,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作为一种交际策略,语码转换具有建构身份、表达幽默、突出语言优越感、表达人际意义等多种功能,而身份建构与认同和语码转换就有着紧密的联系。

研究发现在交际情境中,交际者通过语码转换建构了两种交际身份,即权势身份和等同身份,而这两种身份的建构主要是通过“突显”这一认知机制及其认知机制背后所要表达的交际目的或动机所联系的,同时交际语境对身份建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文章从认知和社会两个角度对语码转换与身份建构做出了深入分析,旨在使读者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这种交际策略来实现交际意图和意义,同时这也进一步丰富了语码转换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互动社会语言学;图形背景理论;语码转换;身份建构在言语交际中,由于语言与身份的紧密联系以及语言选择对身份和人际关系所起的建构作用,所以语言与身份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及跨学科研究所关注的重点。

陈新仁提出身份的研究“不仅要关注话语与身份的关系,更要关注交际者通过身份选择与建构传达什么样的交际效果、选择与建构特定身份对交际双方人际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等。

”[1]作为一门新起的研究领域,认知社会语言学将语言、社会和认知因素结合在一起,相较于传统的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该研究视角从多角度更好地解释了各类语言现象。

身份不仅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且也是语言选择的结果,而交际者对语码的转换其实就是通过对语言的选择来建构自己的身份,以实现不同的交际目的。

因此,从该视角研究语言和语言策略在身份建构中的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1语码转换定义及研究现状作为语言文化接触的自然产物,语码转换是语言变异和社会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也是一种社会现象。

关于语码转换,国外学者Myers-Scotton[2]认为“语码转换是交际双方在同一次交谈中使用两种甚至多种语言变体的现象”。

浅析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的本质

浅析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的本质

适 应交 际 环境 而 由一种 语言 或变 体转 换成 另 一种语 言 或变 体 。
2 语 码转 换 的社会 语言 学本 质
早 期语 言学 家研 究 的 问 题 主 要集 中在 “ 发 话 人 为 什 么要 转 换
语码? ”语 码转 换 被视 为一 种建 立 和 巩 固人 际 关 系 的策 略。 随 后相
习过 。
G u m p e r z( 1 9 8 2 )认 为在 不 同的语 境 中 ,语 码 转换 的作 用 大 同 小异 ,因而不 同 的语 言 或 变 体 间 可 构 建 一种 类 型学 。语 码 转 换 的 社会 功能 可视 为一 种交 际 言 语 行 为 。其 本 身就 具备 特殊 的 言 语 交
用 不仅 易 于理解 和 记忆 ,而 且 符合 L e e 提 出的 “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e — c o n o m y ”( 语 言 经济原 则 ) 。 人们 在 日常 交 流 中 ,通 过语 码 转 换 来 亲 近 或 疏 远 对 方 。 表 现

. . . . . .
社 会 语 言 学 家 们将 语 言 或语 言 的 任何 一 种 变 体 定 义 为 语 码 。 语 码 转换 ( c o d e—s w i t c h i n g ) ,是 指 在 双 语 和 多 语 的 交 际 中 ,为 了
“ 有 没有 看 S t i r p p e r ? ”
在具 体 的交 际场 景 中是 一 方 因 另 一 方语 码 的转 换 而 进 行 相 应 的 语
另 外 ,语码 转换 还 可 帮 助 交 际 双 方 精 确 、形 象 、准 确 、逼 真 码调 整 。例 如 ,一 名 中 国学生 用英 文 主动 和 一 名美 国旅 客 打 招 呼 , 地传 递信 息 。 比如 ,有 时 双 语 者 或 多语 者 交 流 时 使 用 不 同 的 语 言 结果 这位 美 国人 一 直 说 中文 ,于 是 他 也 就 改用 了 中文 。 这 种 现 象 来 表达 同一 个意 思 。通过 重 述可更 好 地传 递信 息 。

语码转换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语码转换的研究意义与方法

语码转换的研究意义与方法一、语码转换的研究意义1、语码转换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不同民族间的交往日趋频繁,出现了双语或多语现象。

掌握双语或多语的人被称为双语人或多语人。

严学宭认为,世界上大约有二分之一的人是双语人或多语人。

Wardhaugh也认为只掌握一种语言变体的情况极为罕见。

双语或多语现象的研究表明,如果要更好地理解那些影响并指导我们语言行为的社会、心理及纯语言的因素,就必须联系社会语境来研究语言,并且使我们有机会将语言研究与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领域的研究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真正跨学科的研究课题。

在多语社会生活中,通常都面临着选何种语码最为得体的问题。

人们会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选择适当的语言,必要时还进行转换,甚至混合使用两种语码。

因此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2、语言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而语码转换是多语共存的必然表现,是促进语言社会和谐的重要形式和动力因素。

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和思维的最为重要的工具。

多语言、多方言是国家宝贵的经济文化资源,多语言多方言的共存共荣是语言和谐的追求。

高林波等指出,构建和谐的社会语言生活,就是在语言文字社会应用中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主,同时容纳多种民族语言和多种汉语方言,容纳多种民族文字和多种汉字字形,和谐共处,使得社会语言生活呈现主体化与多样性的和谐统一,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江结宝指出(双)多语,和谐语言将创造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营造团结友爱的社会氛围,提供科学诚实的语言信息,从而促进经济的发展、精神的文明,最终推动社会的和谐。

语言和谐与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指标之一,社会中的语言如果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就失去了基石。

语码转换是多语共存的必然表现,是促进语言社会和谐的重要形式和动力因素。

结合语言和谐研究多语地区的语码转换,是语码转换研究的新视角。

3、国内外关于语码转换的研究需要完善。

社会语言学—语码转换

社会语言学—语码转换

Summary of Code-choice in Bidialectal InteractionIn this paper we will focus on the explanation on the code-choice in bidialectal interaction: the choice between Putonghua and Cantonese in a radio phone-in program in Shenzhen. We’ll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crolevel sociolinguistic structures and microlevel conversational structures by studying code-choice between Putonghua (the standard dialect) and Cantonese (a regional dialect) in calls made to a radio phone-in program in a bidialectal city, Shenzhen. There are two aims about this research. The first one is to discover participants’ methods of establishing the code for host-caller interaction episodes. The second one is to find out what reality macrolevel sociolinguistic structures might have for the speakers as manifested in the microlevel procedures.At this part, we will mainly focus on the basic situation and the developmental history and and language of Shenzhen: a macro description. From early on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in relation to society, mulilevel and multimethod ananysis have been recoginized as imporatnt features of sociolinguistics reseach . Macrolevel descriptions have been offered by scholars who set out to discover the social factors that affect language use. Social network theories, the concept of domain of language use and the markedness model have all been proposed to explain who speaks what language to whom and when. While microlevel descriptions have concerned themselves with uncovering patterns of interactionthrough detailed analysis of interaction spisodes. With a focus on the local character of members procedures that constitute the interaction structure, studies of this kind are typically reticent about the question of macro–micro linkages. However, the possibility and the necessity of the linkage between the two levels of analysis is a fundamental question.There is a need to develop a more coherent model which integrates the fine-grained conversation analysis of code-switching and the macrolevel analysis of social and cultural context in which code-switching is used as a community practice. And analysts must first examine how participants themselves make external social factors relevant to the specific interaction episodes in which they are engaged. By using this approach, researchers are able to show that relationships between language behavior and macro social factors such as identity, status, relation.In the following, we will provide a brief account of the history and language situation in Shenzhen where the radio program was broadcast, focusing on the city’s development from a mono-dialectal community to a bidialectal one. In this section we describe the language situation in Shenzhen. We start with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city’s history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background relevant to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language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The name Shenzhen originally referred to a small frontier markettown in Bao’an County, in the south of Guangdong province bordering the New Territories of HongKong. It has served as the county seat of Bao’an since 1953. Today the name refers to a municipal city covering all of what used to be Bao’an County. The county’s history goes back as early as the year 331, at which time its jurisdiction covered an area much larger than today. By 1958 the county had settled at its present size. On 5 March 1979 Bao’an County was re-named the municipality of Shenzhen. In August 1980, as a result of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the Shenzhen Special Economic Zone (SEZ), the first SEZ in China, was set up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city. In October 1981, the county of Bao’an was re-established, this time under the jurisdiction of the municipality of Shenzhen, its administration covering the area of the city outside the SEZ. Thus, Shenzhen is divided into two sections: a county section and a special economic zone.Today due to the change of Shenzhen’s economy and society, the population of this area has increased a lot , which was a direct result of the setup of the SEZ, which is a result of China’s open-door policy in the development of its economic reforms. The job opportunities in Shenzhen, both inside and outside the SEZ, have attracted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into southward migration. As a result, Shenzhen has become a fast-growing migrant city where thenumber of local residents is out-numbered by migrants from other part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other provinces of China.This influx of large numbers of new migrants from all over the country has fundamentally changed the language situation in Shenzhen. The city saw an active period in 1980s when it shifted from a basically mono-dialectal community to a bidialectal one. Originally, local residents were roughly divided into two major dialects, Hakka and Cantonese, living in separate areas of the municipality. Now, almost all major Chinese dialects can be found. Thus, in Shenzhen, people speak different, often mutually unintelligible, regional dialects, Putonghua, the national standard dialect, might have been expected to be a reasonable choice for social communication. While the increasing economic link with other parts of China has given impetus to the use of Putonghua, the rising economic status of Guangdong province and the increasing business connections with Hong Kong has also raised the status of Cantonese. Two obvious reasons to be noticed, the first one is that the migrants, especially well-educated intellectuals from the north, have brought Putonghua to Shenzhen; the second one is that they have also felt the need to learn Cantonese as a useful tool for daily communication. The availability of Cantonese radio and TV programs provides an opportunity for them to learn Cantonese.Besides, non-Putonghua speakers are also exposed to the standard dialect through Putonghua programs.Beginning in the mid-1980s, Putonghua gradually became dominant in more and more social domains due to several factors. Firstly, the Shenzhen government made a decision to unify the language of Shenzhen. Secondly, schools and media also took an active role. Thirdly, and perhaps more importantly, there were practical needs under the impact of market economy. In a word, Putonghua proved to be useful when people at government or business meetings were from different dialect regions. Also, when doing business with people from the north, the ability to use Putonghua was linked with business opportunities. All these factors contributed to the promotion of Putonghua and the emergence of a bidialectal community. Putonghuahas now become the language of the work place, e.g.,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school education, media publicity, and service encounters. At the same time, mother-tongue dialects are still used for more private occasions within families and between friends from the same dialect regions.To be concluded, the great language changes that Shenzhen underwent in the 1980s have led to the emergence of bidialectalism in the city. Scholars generally welcome the change. They do not see a conflict between the promotion of Putonghua and the preservationof mother-tongue dialects, but they recognize the distinct social functions of the standard and regional dialects. Some scholars have addressed the balance of radio and TV programs in Putonghua and in different dialects.While Putonghua programs should be increased, they say, those dialects should not be completely eliminated.What we should notice is that there is a general acceptance of dialect programs, but also a relatively higher status of Cantonese among other regional dialects spoken in the city.。

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

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

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摘要:随着全球化和跨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语码转换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一个重要的问题。

语码转换是指一个个体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从一种语言或者语言形式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或者语言形式的过程。

本文通过探讨语码转换的概念、原因和影响因素,以及社会语言学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理论,进一步分析了语码转换和社会语言学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关键词:语码转换,社会语言学,跨文化交流,语言形式,影响因素一、引言在今天的全球化时代,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这种跨文化交流使得语言成为了沟通的重要媒介。

然而,由于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存在,人们在跨文化交流中常常遇到语言障碍。

为了有效地进行交流,人们需要进行语码转换,即从一种语言或语言形式转换到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形式。

语码转换不仅是一个个体学习和运用多种语言的过程,同时也受到社会语言学因素的影响。

二、语码转换的概念和原因语码转换是个体在不同语言和文化背景下使用多种语言或语言形式的过程。

语码转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交流需求:在跨文化交流中,人们需要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沟通,因此需要进行语码转换。

2. 社会身份认同:个体的社会身份认同往往与语言和文化联系在一起。

为了适应不同的社交场合和社会角色,个体需要进行语码转换。

3. 文化接触和迁移:随着人们越来越多地移居和旅行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他们需要学习和使用其他语言,进行语码转换。

4. 社会变迁和全球化:社会变迁和全球化使得不同语言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更加频繁,促使个体进行语码转换。

三、社会语言学因素对语码转换的影响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关系的学科。

在语码转换中,社会语言学因素对个体的语言选择和语言形式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

其中一些重要的因素包括:1. 社会语言态度:社会语言态度是指社会对不同语言和语言形式的偏好和态度。

个体在语码转换中会受到社会语言态度的影响,选择使用较为受欢迎的语言和语言形式。

浅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化现象.doc

浅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化现象.doc

浅析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大学英语课堂语码转化现象-“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大学英语语码转化【摘要】语码转换既是一种普遍而又复杂的语言现象,也是一种交际策略。

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适当、适时地运用语码转化,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率。

本文从社会语言学角度对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码转化现象进行了透析。

语码(code)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符号系统,既可以是语言,也可以是语体或语域。

语码转化(code-switching,简称CS)则是指人们在实际的交际过程中,根据具体的交际情境进行的语码调整或转换。

即从一种语言变换为另一种语言,例如从英语专用汉语;或从一种语言的变体变换为同种语言的另一种变体,例如从汉语的普通话到方言,英语的正式语言到俚语等。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看,语码转化是人们在双语或多语环境下为了达到某种交际目的进行语码选择而发生的语言行为,是非常复杂的语言现象。

在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多数是本国教师,母语是汉语,外语是英语,是熟练的双语操纵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当运用英语所讲内容不能被学生理解或消化时,为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会转而运用和学生同为母语的汉语进行简单、易懂地讲解,方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样,学生在运用英语进行思想表述或回答问题遇到困难时,也会很自然地向母语求助,自动地停止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总之,在母语为汉语的大语言环境下进行英语教学和习得,作为同时具备英汉两种语言能力的教学双方,在进行相互交流时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语码转化需求,出现语码转化现象。

所以,研究和探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语码转化现象,有助于课堂教学和师生交际的顺利进行,对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效率和效果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1 语码转化对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优点1.1 对应译词英汉分属不同的语言体系,汉语为汉藏语系,英语为印欧语系,因此,英汉两种语言不但在语言文化背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也存在着很多文化局限词和部分对等词。

在英汉互译时,这些词汇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对应概念的词汇,只能利用语码转化进行音译。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与分类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与分类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与分类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究语言在社会文化背景中的变化和演变。

在这个领域中,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

本文将介绍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语码转换指的是在不同的语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码来进行交流。

这种语言码包括单词、短语、语句甚至是语音、语调等。

语码转换可以发生在单句或者对话的不同部分,也可以发生在不同的场合中。

它不仅包括单向转换,也包括相互转换。

二、分类1、情境语码转换情境语码转换指的是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使用不同的语言进行交流。

比如,在国际商务会议上,使用英语进行交流。

但是,有时候也会使用汉语进行一些简单的沟通,比如介绍自己的名字、称呼对方等。

2、语体语码转换语体语码转换指的是在不同的语言风格之间进行转换。

比如,使用正式语言在商务场合演讲,而在社交场合则使用口语或者非正式语言。

3、旁白语码转换旁白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单个对话或者单句话中,使用两种或者以上的语言进行交谈。

比如,在中文对话中突然使用一部分英语表达。

4、语汇语码转换语汇语码转换指的是在一段话或者对话中,交替使用两种或者以上的语言来表示不同的概念。

比如,“Let’s去看电影”。

5、双向语码转换双向语码转换指的是两个人都在不同的语言中交谈,可以在一句话或者一段话中交替使用两个语言。

比如,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中进行对话。

6、混合语码转换混合语码转换指的是将两种或者以上的语言同时使用在一段话中。

比如,在一个句子中,交替使用两种语言的单词来表达特定的意思。

以上分类是当前社会语言学中最常见的几种语码转换。

在实际应用中,这些分类之间的界限可能会相互交叉甚至某些转换会出现多种形式。

语码转换现象在世界各国和地区普遍存在,在社交场合、商业交流、教育教学以及媒体传播等方面都有广泛应用。

对于研究语言交流,增强跨文化交流意识和技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总之,语码转换作为现代社会语言交际的一种表现形式,对语言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并在实际应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

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浅谈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摘要: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话语形式。

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语言相比,网络交际语言有其独特的特点。

本文讲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网络流行语中英文语码转换现象、来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新色彩和影响。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网络流行语;英文语码转换一、社会语言学与网络流行语语言学是人类交际的重要工具,是反应人类社会的一面镜子。

作为语言学分支的社会语言学指出,语言与社会共变,二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既要从社会生活的变化来观察语言的变化,也要从语言的变化去探讨社会生活的变动和图景[2]。

“互联网以无孔不入之势蔓延至人们生活的每个角落,一种自成体系的语言逐渐在网络空间中形成。

并被越来越多的中国网民使用”[5]。

可见,网络语言在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现实的语言生活。

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本文所讨论的是狭义上的网络语言,即网民们在网络交流中常用的网络交际语言。

二、语料分析首先我们来分析以下两组语料:语料1:“你能get到我的point么?!”语料2:A:“你在做什么?”B:“觅食ing···”在语料1中出现了英汉两种语言的转换,其目的是在具体语言使用的情形中,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两种不同语言的转换,取得更佳的表达效果。

曾流行一时的“out”“I服了U”等网络流行词句逐渐淡出网络,而此类能够随时创新的网络流行语越来越受广大网民喜爱,例如“我根本就不care”“累cry”“666”等等,也有根据他国语言谐音演变成网络流行词诸如:“欢醒”“胖次”等等。

而语料 2 的中在汉语的动词后加上英语语法中的词缀ing来表达进行时态,“X—ing”形式的表达在汉语环境中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在汉语中介入英语的语素能给人带来新奇感.引起听觉和视觉上的新鲜刺激。

另一方面,较之于印欧语,汉语是缺乏形态变化的语言,表示进行时态要通过状语和部分助词实现,比如“正在、着呢”等,英语则是通过词尾的变化来达到其时态以及语法功能的变化。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语言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交际、意义和变异等方面。

语言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存在差异,而这种差异不仅表现在语法和发音上,还表现在不同的语言习惯、文化背景以及社会地位之间的差异上。

语码转换在社会语言学中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下面我们对它进行一定的阐述。

一、语码转换的定义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是指在语言交际中,说话者在不同的语言系统之间进行切换或者插入不同语言的一部分。

在多语情境下,语码转换通常是不可避免的,它在跨文化交际、双语教育和社会融合等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语码转换通常表明说话者的双语能力、跨文化经验、社会地位和意识形态等多方面因素,并且可以通过这种转换达到交际的目的。

总体来说,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现象,它在语音、语义和语用方面都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二、语码转换的分类语码转换可以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交替转换、嵌入转换和迭加转换。

1. 交替转换交替转换是指说话者在语言交流中间交替使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

通常,在语言习惯不同的地方,说话者会不自觉地切换语言,以满足交际需求。

交替转换是一种渐变的、习惯性的切换,这种切换通常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有时甚至只有一个单词。

交替转换通常不会影响句子的整体结构和意思,只是用另一种语言的单词来表达某些特定的含义。

2. 嵌入转换嵌入转换是指在主要语言环境中间插入一部分另一种语言的语言片段的一种转换。

嵌入转换比交替转换要固定,通常是在一段语言交流中插入另一种语言的短语、成语或者俗语等。

这种转换比交替转换要显眼,比较容易辨别。

说话者在进行嵌入转换的时候,可能借助对方语言习惯,或者自己的语言习惯实现转换,这种转换比较有特色,可以显示出说话者的语言特质。

3. 迭加转换迭加转换是指将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语言或方言同时用来表达某一个概念或者情境的一种转换。

迭加转换通常在多语使用的情境下出现,在语言交流中,说话者可能会产生出所谓的“混杂语”,使两种语言同时混合在一起。

[转换,社会,语言学,其他论文文档]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转换,社会,语言学,其他论文文档]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

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新视角摘要:结合其他语言学研究路向从社会语言学视角重新全面剖析语码转换现象。

通过实例分析揭示了社会规则是语码转换的外在动力,而交际者心理则是其内在动因。

此外,对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和语用功能做了较系统的梳理。

前者体现交际者的社会身份,调整交际双方的权势关系,反映社会场景;后者提供便利,表达情感,缓和语气,并创造幽默氛围。

关键词:语码;语码转换;社会规则语码转换既是语言现象,也是社会现象。

由于语码转换具有普遍性与重要性,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其研究得到了诸多学科的重视,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

仅语言学界就出现了五种主要研究路向。

其中,社会语言学研究路向更成熟,体系更完备,它成功地将社会因素引入语码转换研究视野,加深了人们对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的认识。

但“这种研究似乎还停留在事物的表面,不能够深刻揭示语码转换的整个过程以及这个过程中的语言和心理等因素。

所以我们认为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还不是一个全面的研究路向”。

有鉴于此,本文将结合语言学其他研究路向从社会语言学视角重新全面剖析语码转换现象,通过实例分析考察该现象的影响因素,从而揭示其背后隐藏的动因和功能。

一、文献综述(一)语码转换的定义语码是指人们用于交际的任何符号系统,既可以是一种语言,也可以是一种方言、语体或语域。

与语言、方言、标准语、语域、皮钦语、克里奥尔语等术语相比,语码不带任何感情色彩与社会偏见,因而成为社会语言学家用于代指任何语言交际系统的中性术语。

语码转换是语言接触和跨文化交际中的普遍现象,因而被视为社会语言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然而由于研究方法、研究目的以及研究视角的不同,至今在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语码转换定义。

大体来讲,现有的定义主要围绕“语码转换”与“语码混合”(或称“语码混用”)的关系而纠缠不清。

有些学者从语码转换的语言单位出发认为语码转换发生在句子分界处,而语码混用则发生在句子内部。

社会语言学英汉语码转换分析【论文】

社会语言学英汉语码转换分析【论文】

社会语言学英汉语码转换分析一、引言语码是不同种类的语言或者同一种语言的不同方言变体的总称。

语码转换,又叫语码选择,是在双语体制中,为了适应不同交际对象转换使用不同语码的现象。

[1]在社会语言学文献里,语码或代码(code)一般作为一个中性词语,指称语言或语言变体。

它强调的是语言系统作为一个抽象的代码由负载意义的成分组成。

这些成分在不同的文体、语域甚至不同的社会群组中有不同的体现。

[2]用社会语言学方法进行语码转换研究揭示了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和语码转换之间的内在关系,而且总结出一些语码转换背后的社会动机。

[3]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交际手段层出不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交流。

网络技术的协助和驱动使得处于“身体缺场”境况下的人们同样可以在“虚拟世界”进行会话。

网络语言是传播网络的重要载体,正越来越强烈地冲击着传统语言文化,影响着社会。

网络语言作为新生事物,记录和折射出网络文化发展的轨迹。

因此,网络语言中的语码转换也呈现了新的特点。

目前,有关语码转换各种功能体现模式,即语码转换的在哪些方面体现哪些功能的系统论述还屈指可数。

作为一种独特的、非传统的语言形式,研究网络聊天中的语码转换现象将会为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提供很好的材料。

二、理论依据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外许多学者已经从社会、句法、会话分析、心理以及语用的角度对双语者的语码转换进行了深入透彻的分析。

RonaldWardhaugh将语码解释为“一种语言或语言的变体”。

[4]既可用来指某一种语言,又可以指某种方言、文体语言,甚至可以指洋泾浜语和人们为了保密起见私下里设置的密码语言。

他指出交际的参与者、场景、话题是制约“语码转换”的基本因素。

在具体的语境及具体的语码转换中,通常影响它的主要因素只有一个,其他的为次要因素。

(一)情景型语码转换和隐喻型语码转换理论Blom&Gumperz发现,人们在语言选择上有时并不一定符合当时语境的常规要求,这种偏听偏离引起听话者对另一种语境的联想,是一种隐喻式(Metaphorical)语码转换。

方言和普通话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分析

方言和普通话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分析

的语言或语言变 体 。所 以,语码转换 可 以指不 同语 言之 间 源 省 份 比较 集 中 ,但 还 是 可 以管 中 窥 豹 的 。本 次调 查 回 收
的 转 换 ,也 可 以 指 同~ 种 语 言 中 共 同 语 和 方 言 、 方 言 和 方 有 效 问 卷 1 2 , 男 女 比例 均 半 ,各 年 龄 组 和 受 教 育 程 度 的 6份
作人 员 提 出更 高 的要 求 。 ( ) 新 闻 媒 体 应 起 到 榜 样 作 用 。 首 先 , 新 闻 媒 体 三
徐 州教育学院学报 . 0 , ( ). 2 6 0 4
在 公众 当 中 的 影 响 力 是 不 容 小觑 的 , 一旦 出 现 错 误 就 极 有
( 莹 张
江 苏徐 州 徐 州师 范 大 学文 学院
言 之 间 的转 换 ,甚 至 可 以指 不 同的 语 体 、语 域 之 间 的转 换 。 这 些 转 换 的 范 围和 层 次 不 等 , 小 到 词 与 词 、 短 语 与 短 语 之 间 ,再 到句 子 与句 子 之 间 ,大 到 连续 的话 轮 与话 轮 之 间 。

分组 比例 均 等 。 本 文采 用 统 计 分析 软 件 SS 1. 版 本 进 行量 化 分 析 。 PS10
语 言应用研 究
方言和普通话语码转换之社会语言学分析
口阮 咏梅
摘 要 :语码转换作 为双语/ 双方言社会 中普遍存在 的语 言现 象, 已经成为多学科关注的课题 ,特别是社会
语 言学的重要研 究对 象。本文立足 宁波,放 眼全 国,在 问卷调 查的基础上 ,采用量化社会语 言学的方法 ,结合性 别 、年龄 、受教 育程度 籍贯 、职业等主要 的社会 变量,从社会语言学的路径考察分析 了汉语方言和普通话的语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看语码转换对英汉翻译的影响.doc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看语码转换对英汉翻译的影响.doc

社会语言学视角下看语码转换对英汉翻译的影响-1语码转换的一般分析1 什么是语码首先,语码不是一个语言的术语。

其次,它是由社会语言学借来的,他被描述为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可以指一种语言,例如英语、中文、法语,或者语言的小种类,例如地区方言,方言和标准语言。

它可以通过适应任何语言模式应用的扬声器沟通。

例如,一个人可以有自己的的一组编码,在不同场地可以选择不同的语码,如地域方言,官方语言等等。

通常人们会选择一个合适的语码在某种情况下,这可能是最适合和最能表达说话者意思的办法。

例如演说家会选择一个正式的语码在他们的演讲中;朋友聚在一起的时候都使用一个非正式的语码;牧师是用宗教布道式的严格语码。

语码选择密切相关演讲者的心理和社会意识。

我们经常根据不同情况和不同心态下有意识地修改我们的语码。

1.2 什么是语码转换命令只有一个语言或者各种各样的语言,不管是一种方言还是风格都是一个不好理解的现象。

人们经常不是同一种族,多种语言使用这能说多种语言。

一个人不会另一种语言,所以需要一个翻译者将这种语码转换成另一种这个人可以知道的语码。

因为不同情況需要不同语码,一个翻译者需要按照语码的变化情况来做最后的转换决定。

它常常可以通过扬声器从一种语言切换到另一种语言。

例如从中文到英文,或者从方言到标准语言,这种现象统称为语码转换。

2社会语言学角度下的语码转换2.1语码转换问题正如上面所讨论的,语码转换中无论是口头或者是书面,每种语言都有共同的特点。

在中文和英文中,显示语码转换反映了社会、心理和其他应影响,在这里没有夸张的说鱼吗转换是变化的迹象。

如果在翻译中,注意到其中的一些重要迹象,渲染成目标语言后,翻译几乎是完美的。

但是有时候翻译会跳过语码转换的翻译源语言,使得被翻译出来的话更加让人理解。

2.2语码转换的可译性由于语言的共性,我们认为翻译是容易进行的,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忽视语言之间的的翻译困难的东西,因为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独特的差异。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_李瑶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分析_李瑶
(一 ) 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对外语课堂语码转换的研究始于 20世纪 80年代的二 语习得 研究者, 他们在 吸收社会 语言学领域 语码转换 理论成果的 基础上 开始了对语言课堂上双语或多语的使用调查。早期研究学 者对母 语的使用 是持否定 态度的, 认为它会 剥夺学生 接受目的语 输入机 会, 占用教学 时间。 70年 代后, 心理 主义 者指 出第 二语 言习 得是 第一语言 习得的发 展过程, 它的成熟 过程就是 第一语言习 得作用 减少的过程等理论。这就 为外语 教学中适 时、适量使 用母语 或语 码转换提供了理论基础。教师的长期实践也证明了语码转 换作为 一种语境 化提示手 段, 确 实为教师在 外语课堂 中提供了一 种积极 把握课堂语言使用环境的手段和方法。 (二 )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语码转换 ( 1)对外汉语教学的特 殊性 ) )) 教学 对象的 群体特 征。对外 汉语教师 在教学时 要意识到我 们并不是 在教学生习 得新语言, 而 是教授某种新的语言表 现形式, 培养 新的语 言习惯。 这是因 为我 们的教学 对象多为 习得第二语 言的外国 人, 他 们已经熟练 掌握了 一套语言规则, 其知识与技能 都已日 趋完善, 善于 类推和 比附, 所 以常习惯 于将已学 的部分语言 规则用于 学习之中, 自我监 控意识 较强。因此, 我们会遇 到有着较 复杂的 文化背 景和个 人认知 因素 的习得者, 他 们同时掌握几门 外语, 学历较 高, 学习方 式和沟 通模 式都表现为多样化。这种群体特性也是对对外汉语课堂上 频频出
我们来看一些典型的例子:
1、教师: 谁能总结下这片课文的大意? V ous voyez? ( 法语: 明白了吗? )
学生: Ou,i 知道了。
2、学生: 老师, 这句话 / 十几年的 奔波和 操劳让 她过早 地衰老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

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值得收藏------------------------------------------------社会语言学中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h1一、引言Gumperz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研究挪威的方言时,发现说话人从使用某一方言转而使用另一方言是有社会意义的。

在此之前,语言学家并不认识语码转换现象,研究语言接触的学者把在一段话里出现两种语言的现象看成是语言干扰的结果。

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结果之一,在过去得到了众多研究领域的重视。

比如,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语法学及语用学等。

许多语码转换研究都是从社会语言学角度进行的(Appeal Muysken 1987,Myster-Scotton 1993/1998,etc.)这些研究通过寻求社会因素(如种族、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等),与语码转换在宏观层面上的关系来探讨语码转换背后的动机。

这种研究的中心议题是语言选择如何反映权利和不平等,或者说如何成为某个社会集团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指针(Auer,1998:3)。

语码转换的社会语言学研究成功地将社会因素引入了语码转换的研究的视野,这些研究者认为语码转换是一种社会行为,根本不可能脱离社会因素和社会规约的制约,这种对语码转换和社会因素之间宏观关系的探索可以加深我们对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认识,本文对语码转换的定义和分类进行探讨,旨在加深对这一语言现象的认识和理解。

二、语码转换的定义关于语码转换这个术语,研究者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研究目的、研究方法和对该现象的1 ----------------------------------------------------精品文档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Word可编辑值得收藏------------------------------------------------ 认识进行定义,我们大致可以把这些定义分成三类:(1)认为语码转换(code-switching)与语码混用(code-mixing )之间存在区别,这些学者的认知基础在于他们对被转换的语码的语言单位或者说语言结构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码转换
当今社会,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交往日趋频繁,这样,使用双语甚至多语的人数越来越多,而这种掌握双语或多语的人被称为双语人或多语人。

他们在沟通过程中,通常都面临着选择何种语码最为得体的问题,因而语码转换的出现不可避免。

他们会根据不同的交际环境选择适当的语言,必要时还进行转换,甚至混合使用两种语码。

因此语码转换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也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语码及语码转换的定义
语码(Code)是社会语言学家用来指语言或者语言的任何一种变体。

语码是一个中性术语,不像方言,语言,洋泾滨语,克里奥尔语,标准语等术语多少都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对语码转换的定义,不同的语言学家各有侧重。

Fraomkin的定义是将一个单词或词组插入正在使用的一句话中,或在两种语言变体或语码间来回变换使用的现象。

Scotton认为语码转换是在同一次谈话中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变体。

McKa Hornberger认为当言语社团中存在两种或更多的语言时,讲话人经常从一种转换到另一种语言的现象是语码转换。

Poplack描述的语码转换是在连续的话语中出现不同语言的句子或句子片段的现象。

她认为新插入成分的内部结构必须符合原有语言的句法和词法规则。

我们不妨认为,语码转换(Code Switching)是指说话者在对话或交谈中,从使用一种语言或方言转换到使用另一种语言或方言。

总的说来,对语码转换的定义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操双语或多语者在同一次会话中从一种语言转向使用另一种语言的现象。

第二,在主要使用一种语言的过程中穿插使用另一种语言组块(词、词组、句子或更大的语言单位),对于这种现象,有的社会语言学家认为是语码转换,有的则认为它仅是一种语码混合。

第三,指某一语言系统内各种语言变体之间的转换。

二、语码转换的类型
甘柏兹(Gumperz)和布鲁姆(Blom)最早区别了语码转换的两种类型:一种是情景语码转换,一种是喻意型语码转换。

情景语码转换是指,根据交际情景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语码,即在一种情景下采用一种语码,而在另一种情景下采用另一种语码,话题不变,说话者根据情景的变化采用不同的语码。

语码转换和情景有着直接的联系。

例如,那些与仪式或宗教活动有关的场合所使用的语言变体。

喻意型语码转换指因谈论的话题发生改变儿相应地要求转换语码。

这是说话者为了改变预期、侧重点或者角色关系而采取的语码转换。

喻意型语码涉及到说话者希望达到的交际效果,打破了情景与语言选择之间的规约关系,因而交际对象就需要付出更多力气来对语码转换的用意进行推理。

甘柏兹(Gumperz)和布鲁姆(Blom)举了一个例子说明: Hermesberget(挪威北部的一个小城镇)的居民在邮局时发生的事情。

他们在相互交谈时,对家庭成员的问候和询问一般用当地方言,而关于毛利商业部分则用标准挪威语进行。

但在后期。

甘柏兹(Gumperz)为了说明语码转换的多功能性,对语码转换的分类排除了二分法。

Poplack区分了三种类型的语码转换:句间语码转换(inter-sentential switching)、句内语码转换(intra-sentential和附加语码转换(tag switching)。

句间语码转换发生在两个句子或分句的分界处,而且每个句子或分句都分别属于一种语言。

句内语码转换涉及到句子或分句内部的转换。

附加语码转换指的是在单一语言表达的句子或分句中插入另一种语言表述的附加成分(tag),附加语码转换不一定出现在小句末尾,它可以出现在句子的任何位置。

另外,
奥尔还提出了两种类型的语码转换:与语篇相关的转换(discourse-related alternation)和与交际者相关的转换(participant-related alternation)。

三、语码转换的社会功能
说话人会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发生语码转换。

例如,在谈到某个主题时,由于想不起或缺少适当的表达方式而采用另一种语言;当不想让在场的某个人或某些人知道所讲的内容时,转用别人听不懂的语言;炫耀自己能说几种语言或为了迎合对方而转换语码;或用语码转换来突出某些话语。

语码转换可看作是操双语者的社会语言工具,常被视作协商人际关系的策略,起着重要的交际作用,具有社会语用功能。

这种带有普遍性的社会功能主要有:
1.表示引用。

在会话中某人的话语被引用时用的是另一种不同的语言。

2.重复语码转换有时刚刚重复一遍所说的内容,从而强调一个信息。

3.突出听话人特征。

听话人被邀请加入到谈话中。

甘柏兹举了一个发生在奥地利村庄的例子,那里的人说斯洛文尼亚语和德语。

村民们对没有立刻加入到谈话中的人,就转换语言。

4.个性化和客观化对比。

甘柏兹说这种对比涉及到说话人与所谈论的信息关系的深浅,说话人的陈述是反应了个人的观点或知识还是一种权威性的意见。

5.表示插入语。

6.表示信息限制。

说话人用一种语言说一件事,用另一种语言来补充或进一步限制。

7.反映社会地位、身份和社会关系。

说话人所说的话不仅与话题和地点有关,而且与说话人的身份和角色有关。

不同的社会方言代表了不同的社会地位,所以有些阶层的人认为自己所说的方言没有什么声望,希望换一种他认为有声望的语言交谈。

英国上流社会曾经以会讲法语而感到自豪,因为会讲法语说明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属于上层社会,这就使得当时有些人为了卖弄和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身份,不时在话语中夹杂一些法语词。

语码转换还可以通过改变权势量和共聚量来体现社会关系。

权势量是指一种不平等的关系。

共聚量是指人与人谈话之间的社会距离。

共聚量越大,谈话双方的社会距离越小,关系越密切。

反之,社会距离越大,关系越疏远。

四、语码转换的起因
1.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
有关语码转换的社会动因及心理动因的研究,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卡罗尔·迈尔斯·斯珂腾提出的标记模式理论(the Markedness Mode1)是目前最系统最成熟的理论。

斯珂腾的标记模式理论认为:(1) 谈话选用的语言变体具有一种指示力,指示说话者此刻希望与听话者保持符合自己角色身份的权力义务集,并期望听话者也持相同看法;(2)说话者转换语码是想与听话者协商权力义务集的手段,这时他遵循的是协商原则, 用来选择指示希望在此刻交谈中维持的两人之间权力义务集的语言形式;(3)说话者在社会规范的导引下是有判断力的行事者,语码转换是一种有目的的、巧妙的言语行为;(4)在规约化语境中,交谈双方都具备一种“标记性尺度”,用来衡量语码选择是否符合社会规范或期望。

这种“标记性尺度”具有普遍性,是其内在的交际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

社会语言学研究语码转换的动机是要解释语码转换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是遵循社会统一规范和标准的情景型语码转换还是表达情感的喻意型语码转换。

说话者在谈话过程中进行语码转换有时是有意识的,有时是无意识的,它往往隐含着说话人试图表达的某种意图,或者为了某种目的而选择语言,原因有两个:一是因为说话者中至少有一人希望借助改变交谈的社会场景重新确立交谈的性质,也就是说语言代码的使用与交谈的社会意义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二是因为语码转换直接反映了人们的社会心理及对某种变体所持的态度和看法。

2. 语码转换的心理动因
语境制约交际者的言语选择,而交际者的言语选择同时也反映出交际的主客观语境特征,两者相互作用。

语码转换是一种理性行为,特定的交际双方在特定的语境中,其语言和言语选择会受到相应社会语言规则的制约。

但交际者常在交谈中违反期望中的社会语言规则,这种现象不是出于偶然,而是反映出交际者的主观意愿。

在研究语码转换的领域中,从心理学视角出发的语言学家有Belyayevat Gibbonst 等,其中贾尔斯(H. Giles)和史密斯(Smith)提出的语言适应理论(Accomodation Theory)对于语码转换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根据其语言适应理论,语码转换现象分为两种:一种叫聚合(convergence) ,它表明说话者为了谋求对方承认彼此的一致性,因此在言语上也努力去适应对方。

另一种叫分散(divergence) ,它表明说话人想要强调彼此的区别或分歧,因此在言语上也要坚持强调使用不同的语码。

聚合可称作趋同,分散也可称作偏离。

语言趋同反映的是赞同或讨好交谈对方的心理,说话者的趋同心理越强烈,所使用的语言向双方靠拢的倾向性越强;语言偏离反映的不赞同交谈对象的心理,说话者的偏离心理越强,所使用的语言可以使谈话双方的情感距离拉远。

语码转换之所以发生,原因不仅仅是这两个方面。

语码转换是一种语言交往中使用的策略和手段,其背后隐藏着语言使用者的动机;当然,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使用语码转换也是人们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需要。

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语码转换,无论是从深度还是广度方面,以便能够全面解释语码转换所涉及的语言、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等因素,从而在生活和工作中更好的运用语码转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