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云师大世界地理学期末复习杨青山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地理重点》

一、名词解释

1、热带气旋

2、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3、沙漠化

4、梯度流、风海流、补偿流

5、赤潮

6、城市化

7、欧洲联盟(欧盟,EU)

8、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ASEAN)

9、亚太经合组织(APEC)

10、进口替代工业化

11、出口导向工业化

12、新经济

13、阿拉伯世界

14、中东

二、简答题

1、简述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简述目前全球所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如何认识工业社会人地关系的基本特征及成因?

4、从经济学角度分析说明一个国家人口增长的区域差异问题?

5、如何理解陆地中纬度地带所内蕴的“自然的经济力量”?

6、简述亚洲气候的基本特征,并分析成因。

7、西亚何以成为世界热点之地?

8、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

9、简述日本工业地域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10、试述东南亚的区域地理特征。

11、欧洲气候有何特点?分析其影响因素。(6分)12、北海油田为何开发较晚?北海油田的开发对英国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13、简述非洲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8分)

14、法国农业的地位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15、德国的经济地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16、俄罗斯的基本经济特征。

1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资源、环境、人口与贫困问题。

18、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区域差异。

19、简述现当代美国经济基本特征。

20、简述战后美国经济重心转移的趋向,并说明原因。

21、巴西经济地域发展的特点。

三、读图分析题

1、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

2、全球植被类型分布图

3、日本工业分布图

4、印度经济图

5、俄罗斯地形、河流、矿产、港口、城市分布图

6、德国鲁尔区图

7、美国农业带图

8、巴西经济图

四、论述题

1、试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2、试述当前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3、试对印度经济发展条件及其世界地位进行综合评价。

4、试述美国城市经济地域体系的形成过程和现有的地理格局。

世界地理

第一章

1、板块边界可以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离散型板块边界——大洋脊的轴部两侧板块相背运动,板块受到拉张而分离,软流圈地幔物质上涌,冷凝成新的洋底岩石圈,并添加到两侧板块的后缘,因此这里是板块的增生边界。

汇聚型板块边界——海沟附近的板块俯冲带或大陆板块之间的碰撞带,两侧板块相向而行,又可分为俯冲边界和碰撞边界。其中,俯冲边界相当于海沟,主要分布在太平洋边缘,相邻板块互相叠覆,一板块俯冲于另一板块之下。因大洋板块的厚度小、密度大、位置低,而大陆板块则相反。故一般是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在海沟处潜没消亡于地幔之中,形成岛弧海沟系或安第斯山大陆边缘。而碰撞边界则相当于年轻造山带,主要分布在亚欧板块南缘,成为大洋闭合、大陆碰撞的地缝合线。例如:喜马拉雅山脉

平错型板块边界——即转换断层,其两侧板块发生水平剪切滑移,转换断层一般分布在大洋脊附近,有时可延伸到大陆边缘,如美国西部的圣安德烈斯断层。

2、六大板块中以海洋为主的是太平洋板块

3、美洲大陆自然带分布规律(美洲的自然分异格局极其地域分异规律)

纬向地带性:在北美洲的高纬度地带和南美洲的低纬度地带,因处大陆东西最宽处,且地势起伏比较和缓,因而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均呈现出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纬向地带性分异特征,如高纬度的极地冰原带、极地苔原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以及低纬度的热带雨林带和热带草原带等。

非纬向地带性:美洲大陆西部高大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使美洲地理环境具有突出的非纬向地带性结构。

从美洲全局来看:落基山-安第斯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地面平展,虽有高原、山地,但其高度和宽度显著逊于西部山地,对地理环境的纬向地带性分异干扰不大,因此各个不同类型区基本上都体现了东西延伸、南北更替的特征;即使在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突出的西部地区,纬向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也是显见的;山间高原部分,大致由高纬度的寒湿型逐渐过渡到低纬度的热干型,山地垂直带谱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制于纬度。当然,在以纬向地带性结构为主的东部地区,也有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的表现,尤其是在北美大陆中、纬度地带以及南美大陆的中高纬度地带。综上所述,纬向地带性和非纬向地带性结构的特征,是相互渗透的,它们共同交织成美洲地理环境结构模式。据此,可以把美洲划分为六个自然地理大区,即北美极地岛屿区、北美东部区、北美西部科迪勒拉区、中美区、南美东部区和西部区。

4、垂直地带性分布的两大因素:纬度位置和海拔高度

垂直地带性亦称“垂直带性”,一般指高山地区自然地理现象随高度递变而呈现的规律性。高山垂直递变现象的产生同温度向上迅速减低、降水与湿度在一定限度内向上增加有关。(在不同的地理地带中,垂直带有不同的表现图式。在同一地理地带内,因山体大小、坡向、高度、距海远近等的不同,垂直带的表现图式也不尽相同。)

高地气候垂直分带的多寡和基带的起始,主要取决于高地所处的纬度和海拔。

在同一纬度的高地,海拔愈高者,其垂直分带愈多,垂直带谱愈完整。

不同纬度的高地,如果海拔相同且达到一定的高度,则赤道地区的高地具有最完整的垂直带谱。从赤道向南、北极区方向垂直带谱越来越简单,垂直分带数量也越来越少。

5、厄尔尼诺:是指一种东太平洋赤道地区海水异常变化的极端情况,是全球气候和海洋环境

异常的一种信号。其显著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域海水出现显著增温。

备注:

正常情况下,西太平洋海水温度较高,大气的上升运动强,降水丰沛;而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温度较低,大气为下沉运动,降水很少。

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由于赤道西太平洋海域的大量暖海水流向赤道东太平洋,致使赤道西太平洋海水温度下降,大气上升运动减弱,降水也随之减少,造成那里严重干旱。而在赤道中、东太平洋,由于海温升高,上升运动加强,造成降水明显增多,暴雨成灾。热带地区大范围大气环流的变化,又必然影响和改变了南北方向的经圈大气环流,从而导致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和气候异常。

6、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刚好相反。

7、沙漠化: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和脆弱生态环境相互作用造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土地资源丧失,地表呈现类似沙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的过程。(纯自然形成的沙漠有塔克拉玛干沙漠、撒哈拉沙漠和阿拉伯沙漠等)

第二章

8、亚热带森林带被大陆内部的荒漠草原所隔开,分成大陆西岸和大陆东岸两种类型。

大陆西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又称地中海式植物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地中海地区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地区;在南半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西南部、非洲的西南端以及南美洲西岸的智利中部。亚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夏干型,这里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发育着褐色土。

大陆东岸的亚热带森林带,在北半球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在南北球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的东南部。亚热带大陆东岸的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这里主要形成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

9、温带阔叶林带

本带又称夏绿林带,主要是由一些秋后落叶的阔叶乔木组成的森林。本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南部亚带,因受海陆分布、寒暖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温带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亚洲东部夏绿林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阔叶树种类成分较欧洲丰富;欧洲西部的夏绿林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往往形成由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栎林等。北美洲夏绿林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这里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植被主要是美洲山毛榉和糖槭组成的山毛榉林。温带阔叶林带的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

亚寒带针叶林:

本带属于整个温带森林带的北部亚带,它沿亚欧大陆北部及北美大陆北部呈非常宽阔的带状东西向伸展着,是温带森林带的主要部分,几乎横贯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是一条全球性的自然带。这里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了由云杉、落叶松等针叶树种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着森林灰化土。

10、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对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的总的概括。它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

内在联系性—能量转换和物质循环是自然地理环境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在其运动的过程中,自然地理环境的某一要素必然影响另外的要素,某一部分必然影响另外的部分,它们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共同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该属性是整体性最基本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