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初一新生必须养成的十个良好学习习惯

初一新生必须养成的10个良好学习习惯宇文皓月初一新生为尽快适应初中学习,必须养成好的学习习惯,以下十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但有利于学生目前的学习,而且可以使学生终身受益:1、课前预习的习惯课前预习可以提高课上学习效率,有助于培养自学能力。
预习时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应用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识表记标帜,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练。
2、认真听课的习惯上课时,老师不但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脸色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
因此学生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觉器官介入学习。
能否调动所有感觉器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
上课要做到情绪丰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介入,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
3、上课记笔记的习惯在专心听讲的同时,要动笔做简单记录或记号。
对重点内容、疑难问题、关键语句进行“圈、点、色、画”,把一些关键性的词句记下来。
有实验标明:上课光听不记,仅能掌握当堂内容的30%,一字不落的记也只能掌握50%,而上课时在书上勾画重要内容,在书上记有关要点的关键的语句,课下再去整理,则能掌握所学内容的80%。
4、上课主动回答问题的习惯学生应该成为学习的主人,在课上要认真思考每一个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可以促进思考,加深理解,增强记忆,提高心里素质,促进创新意识的勃发。
回答问题要主动,起立迅速,声音宏亮,表述清楚。
5、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学习要严肃认真、多思善问。
“多思”就是把知识要点、思路、方法、知识间的联系、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等认真思考,形成体系。
“善问”不但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不要虚心向老师、同学及他人询问,这样才干提高自己。
而且,还要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
要知道“最愚蠢的问题是不问问题”,应该养成向他人请教的习惯。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为什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杨迪超导读:1.本篇是讲为什么而非如何培养?2.是讲培养的重要性而非任其自然形成习惯。
3.孩子是祖国的未来,习惯的养成对其、对家庭、对社会尤为重要,所以中心词是孩子。
4.习惯是中性词,要培养良好而非不良习惯,所以良好也是关键语之一。
5.学习习惯在所有习惯中是首先要培养的习惯,一切皆要通过学习来达成。
6.本篇重点谈习惯而非观念、行为、态度、知识、能力等其他层面。
1.学习习惯的养成关系到教育工作的成败和孩子综合素质的高低学习习惯是指孩子在一定的学习情景下自动的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
巴金说过:“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
”叶圣陶也说过:“教育是什么?从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
”所谓学习习惯,它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一个良好的习惯让一个人终身受益无穷。
不良的习惯则会成为一个学生终身的祸患,一个能认识却难以逾越的鸿沟。
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
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专家孙云晓指出:“习惯决定孩子的命运。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如果是好习惯,将会终身受益。
孩子小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期。
有一个公式:早期教育花一公斤的气力=后期教育花一吨的气力。
说明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
拿破仑有句名言:“播下一个观念,你将收获一个行动;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事实表明,习惯左右了人生的成败,习惯改变了人的一生。
习惯是连接观念、行为与性格、命运的中间桥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的理想、掀起学生澎湃的激情、冲天的壮志,众多老师皆可做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合理的举止、科学的措施、创新的做法很多老师也能企及,然而如何将这些认识一以贯之到学生的行为中去,如何将行为恒久化,怎样将这些行为由自律到自发、由外驱到内动,并最终形成习惯却少有人能及。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摘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更快更好地掌握知识;同时也能增强记忆力,提高学习质量。
培养自律性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表现,只有具备自律性的学生才能更好地坚持学习,取得成功。
通过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为未来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在学习中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影响学生整个人生的发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学生应该努力追求的目标,只有稳步前行,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在未来的道路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将成为每个学生不可或缺的财富。
【关键词】引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记忆力、培养自律性、创造成功人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重要性、结语。
1. 引言1.1 引言在现代社会,学生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学习压力和竞争。
在这样的背景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显得格外重要。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记忆力,还能培养自律性,为他们的人生奠定成功的基础。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和规律。
一个人的学习习惯好坏直接影响着他的学习成绩和未来的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合理的学习安排,学生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
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增强记忆力。
通过不断地复习和总结,学生可以将所学的知识牢牢地记在脑海中,提高学习效果。
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律性。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需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克服种种困难,保持自律,才能取得好的成绩。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终身受益的关键。
通过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记忆力,培养自律性,创造成功人生。
我们应该重视学生的学习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他们的未来铺平道路。
2. 正文2.1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教育就是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著名哲学家培根认为,培养好习惯是教育的内在要求,他说:“毫无疑问,幼年时期的习惯是最完善的,我们称之为教育。
教育其实是一种早期的习惯。
”著名作家巴金也认为:“孩子的成功教育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所以,教育孩子,先从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开始。
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取决于父母及学校的教育和引导。
不过,今天许多家长、学校更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固然重要,好习惯的养成更为重要。
如果说成长是孩子必须要走的独木桥,好习惯就是这座桥上的护栏。
建造并加固好这些护栏,是父母、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孩子健康成长的保障。
一位教育家曾说:“好习惯对孩子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
”成功学家拿破仑•希尔说:“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是的,好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
孩子一旦养成好习惯,其学习、生活以及未来的工作效率便会提高,进而让人生之路走得更加顺畅。
好习惯可以推动孩子在人生道路上奋勇前进,只有从小养成好习惯,才能使孩子终身受益。
正如孔子所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每个孩子都可以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来改变命运,即使未来的人生充满挫折,只要他能够保持良好的习惯,就一定能够以健康正确的人生态度积极面对,从而排除人生中的各种艰难困苦,走向成功。
培养好习惯一定要趁早。
研究表明,3~12 岁是孩子形成好习惯的关键期。
在这个时期,孩子的可塑性最大,容易接受父母对他的引导和行为的训练。
12 岁以后,孩子已形成许多习惯,由于旧习惯的抵抗和干扰,要想让新习惯在孩子身上扎根就比较困难。
所以,父母、学校一定要抓住这关键的几年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父母、学校应该注意从生活的点滴小事中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1978年,当几十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有记者采访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_8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_8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但凡成绩优秀的同学都有一个比较好的学习习惯,那么,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为了家长、老师、学生关心的话题,下面小编给同学们分享《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_8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希望对大家有所收获。
1、课前预习预习能够让孩子联系以前的知识,并把新问题带到课堂上,通过这种方式更好地听老师讲解。
既培养了孩子的自学能力,又能提高孩子听讲的兴趣和效果。
2、课后复习“温故而知新”是复习的目的。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创制的“艾宾浩斯遗忘速度曲线”表明遗忘是有规律的--先快后慢,刚记住的东西最初几小时内遗忘速度最快,两天后就较缓慢。
复习其实就是与遗忘作斗争,巩固所学知识。
3、独立作业的习惯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也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
做作业的同时也时一种学习和积累的过程。
中学的作业一般包括两大部分,一是书面的,二是看书思考或实践操作的。
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不是为了交教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
有的学生做作业的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采取“拖、抄、代.……等等”,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就不动笔;有的学生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这些不良习惯严重的影响了学习效果。
所以我们要重视做作业,在做习题时要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解题的思路、并且尽量多记忆一些有用的中间结论。
4、认真书写书写并非只是形式,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对书写者学习态度、学习质量甚至个人的素质的评价,卷面就是学生呈现在老师面前的面孔,老师常常自觉不自觉地据此来打“印象分”。
从另一个角度看,一个书写认真的孩子,往往也能认真对待学习及其他许多事情。
相反,一个连字都不愿好好写的孩子,很难做好别的事情。
因此,重视并及早提出对孩子书写方面的要求,不仅能提高书写质量,得到众多良好评价,而且还能促使其养成凡事认真仔细的好习惯,提高综合素质。
好习惯益终身学习心得

好习惯益终身学习心得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意思就是小时候形成的良好行为习惯和天生的一样牢固.近代英国教育家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说道:“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能够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以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生作用了.”确实,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对于孩子的生活,学习以至事业上的成功都至关重要.我国教育家陈鹤琴先生则说:“习惯养得好,终生受其益,习惯养不好,终生受其累.”事实上,习惯是一种惯性,也是一种能量的储蓄,只有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才能发挥出巨大的潜能.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和终身的幸福,每一个父母都需要高度重视孩子的习惯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叶圣陶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习惯.他说:“我们在学校里受教育,目的在养成习惯,增强水平.我们离开了学校,仍然要从多方面受教育,并且要自我教育,其目的还是在养成习惯,增强水平.习惯越自然越好,水平越增强越好.”叶圣陶先生非常重视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培养.20世纪40年代,叶圣陶先生就提出了“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理念,并专门写了《习惯成自然》和《两种习惯养成不得》等文章。
培养儿童的良好行为习惯,也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
陶行知先生早年留学美国,师从美国进步主义教育大师杜威.归国后,他终身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造,教育思想和实践经验都十分丰富。
陶行知认为,儿童期是人格和习惯形成的最正确时期.他在《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一文中写道:“从福禄倍尔发明幼儿园以来,世人逐步地觉得幼儿教育之重要;从蒙台梭利毕生研究幼儿教育以来,世人逐步觉得幼稚园之效力;从小学注意比较家庭送来的与幼稚园升来的学生性质,世人乃逐步觉得幼儿教育实为人生之基,不可不趁早给他建立得稳.儿童学者告诉我们凡人生所需之重要习惯,倾向,态度多半能够在六岁以前培养成功.换句话说,六岁以前是人格陶冶最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培养得好,以后只要顺其自然,自然成为社会的优良分子;倘使培养得不好,那么,习惯成了不易改,倾向定了不易移,态度决了不易变。
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好的学习习惯使人终生受益一位诺贝尔获得者说过这样的话:好习惯使人终生受益。
习惯是一种长期形成的思惟方式、处事态度。
习惯是由一再重复的思想各行为形成的。
习惯具有很强的惯性,像轮子的转动一样。
人们往往会不自觉的启用自己的习惯,不论是好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如此。
习惯的力量--不经意间会影响人的一生。
一个人的反复的行为便形成了习惯,而习惯又反过来塑造了独特的个体。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
好习惯终身受益,能够成就一个人的美好未来。
一个人养成好习惯不容易,但好习惯养成了,能使人终生受益。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大作家郭沫若先生,他曾经说过,他有一个习惯,就是他出门总随身带一支笔,一个笔记本,看到什么新鲜事,他就记下来,看到什么值得写的他就写下来,长年累月,他的案头堆起了一堆堆笔记本,从而为他的写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正是他不断有新作品发表的原因。
这不也是养成好习惯的好处吗?成功和失败,都源于你所养成的习惯。
1961年4月12日上午,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飞船完成了世界上首次载人太空飞行。
本来世界首位宇航员安排的不是加加林,而是邦达连科,为什么邦达连科没有执行人类首次太空飞行的神圣使命呢?因为一个细节毁了他的前程。
飞船即将升空前的一天,邦达连科在充满纯氧的船舱接受训练,结束时他随手将擦拭传感器的酒精棉团扔到一块电极板上,顿时引发大火。
邦达连科被烧伤,后来不治身亡。
当时,苏联方面召开紧急会议,重新研究上天人选。
加加林原来被安排为三号人选,也就是“板凳”队员,为什么最后却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位上天的宇航员呢?这是因为一个细节。
在研究二号季托夫和三号加加林到底谁上时天时,意见分歧,争执不下。
飞船总设计师科罗廖夫最后拍板加加林上天,理由是参加训练的20多个宇航员每次进入飞船训练,只有加加林不怕麻烦,脱下靴子,只穿袜子进入舱内。
如果他没有这一良好的习惯,他也不会成为太空飞行第一人了。
而我们好多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着许多不良的习惯,阻碍着他们学业的发展。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使学生终身受益。
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培养好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孩子到了高年级学习便是非常轻松愉快的一件事情,如果培养不好,那将来孩子的学习是家长鸡飞狗跳。
那么,到底该培养孩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怎样培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培养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1、培养尊重与欣赏老师的好习惯亲其师,信其道。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的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所以学生要学习好,除了我们老师努力提高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外,学生更要尊重老师,适应老师,并学会欣赏自己的老师。
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
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培养自学预习的好习惯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阅读是自学的一种主要形式,通过阅读教科书,可以独立领会知识,把握概念本质内涵,分析知识前后联系,反复推敲,理解教材,深化知识,形成能力。
学习层次越高,自学的意义越重要,目前我国的高考为选拔有学习潜能的学生,对考生的自学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提前预习,是培养自主学习的精神和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
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3、培养专心上课的好习惯教与学应该同步,应该和谐,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认真听边积极思考。
哪怕是你已经超前学过了,也还是要认真听,要把教师的思路、其他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培养孩子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

培养孩子终生受益的学习习惯摘要: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课外阅读获取更丰富的知识。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对于积累知识,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写作能力至关重要。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阅读指导《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小学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总量145万字以上。
除了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和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以外,要利用各种资源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阅读落到实处,让学生的灵魂沉潜于文本,提升自我呢?一、营造阅读的气氛,发挥榜样的作用在班级中努力营造一种浓厚的阅读气氛,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首先,创设阅读环境。
在班级里,布置一些手抄报、读书分享卡、墙报,放置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如《童话》《百科全书》《科幻世界》等。
通过这些途经向学生传递阅读信息,学生随时可以在这些材料中阅读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学生在这样的气氛中会由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阅读。
其次,激发阅读的欲望。
陶行知先生说:“想有好学的学生,须有好学的先生”。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老师要让家长明白,教师和家长都孩子们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一辈子的老师。
因此,要想让学生对阅读感兴趣,教师和家长自己首先要有兴趣。
当学生发现老师和爸爸妈妈喜欢阅读时,往往会对老师和家长所读的书产生好奇心理。
作为向导的者,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及时推荐文章给学生,我们一旦与孩子结成书友,定期交流阅读情况,比如和孩子们一起掀起“曹文轩热”和“杨红樱热”,双方的阅读都能产生激励和督促作用。
这种浓郁的书香将引领孩子踏上与书为伴的人生之路。
二、立足课本,由课内向课外延伸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但一斑并不等于全豹,不妨藉此机会,乘热打铁,向学生推荐该作家的其他作品或相关作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阅读。
如学了朱自清的《匆匆》,可向学生介绍朱自清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春》《绿》《歌声》等,把陶醉于朱自清感人的父子之情中的学生引到优美的自然景色之中。
养成这七个好习惯,孩子未来受益终生!

养成这七个好习惯,孩子未来受益终生!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
”拉开孩子差距的,往往不是智商,而是从小养成的各种良好习惯。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 意思是说小时候养成的良好习惯,就如同自然发生的行为一样。
儿童期是形成习惯的关键时期,希望家长们能让孩子们养成这七个受益终生的好习惯。
1、从语言开始文明习惯的培养高尔基说过:“语言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
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文明语言习惯的培养从礼貌用语做起,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是一个懂礼貌、有教养、举止文雅的人。
接着在牙牙学语之时,开始不断练习之前学到、现在正不断学习的各种词语和句式。
一个孩子正是从“谢谢,请,对不起……”这些不起眼的日常词语开始他的语言成长之路。
如果父母平日说话就是温和有礼貌,再加上日后亲子阅读里多给孩子接触诗歌、经典、文学作品等,那么这个孩子的语言素养一定不会差。
优美的语言能慢慢发酵出说话和气、举止文雅的好气质。
2、从进食培养孩子的规则习惯进食是培养孩子规则习惯最重要的契机。
家长可以从细节做起:教孩子正确拿筷子的方法、等大人动筷子后才能吃、吃饭时手扶着饭碗、咽下嘴里饭菜再说话、吃饭时不要吧唧嘴、喝汤时不要发出响声、禁止用筷子敲打饭碗、不能随便更换座位、不能将筷子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以及吃完饭后碗里要一干二净、添饭时不能说“要饭”或者“再要一碗”。
吃饭是一个孩子每天要经历好几次的事情,所以通过吃饭养成孩子的规则意识,这个契机非常重要。
3、从自己穿衣开始培养劳动习惯劳动习惯,同样是一项应该从小培养的行为习惯,现在父母常常会过度保护孩子。
孩子小的时候觉得他们太小了,长大一些了,又心疼孩子忙着学习没时间,生活上这些小事都处处代劳,这样孩子就一再失去自己动手的机会,自然难以培养起自立的品格。
其实家长不要以为这些生活琐事不值一提——孩子自立的意识正是从穿衣、穿鞋穿袜开始的;责任感正是从帮助爸爸妈妈洗碗扫地抹桌开始的;独立思考的能力正是从自主自己的生活开始的;自信正是从轻松掌控自己的生活开始的。
7个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让孩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7个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让孩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深刻指出: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尤其是新入学的孩子,更应该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利于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为孩子的发展打好底色。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7个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供大家参考!7个好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1提前预习的习惯。
由于学前教育不均衡,刚入学的孩子学习的起点参差不齐。
帮助学习“暂时落后“的孩子迅速赶上去的最佳途径是预习。
通过预习,不但可以缩短孩子在学习上的差距,使他在课堂上显得更自信,更有勇气,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己摸索出一条学习的路径,积累一些自学的方法。
2及时复习的习惯。
据研究证明,人的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上课时认真听课就是把知识从人的大脑中由瞬时记忆变成短时记忆,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从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
3主动识字的习惯。
对大多数一年级孩子来说,学习的最大困难是识字,而大量、机械的识字不但枯燥乏味,还会使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信心。
多采用儿童诗识字、韵语识字、词串识字、阅读识字等途径,能为学生识字提供多样的语境,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识字的愿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复现形式越多越新,记忆的效果越好。
4经常阅读的习惯。
当孩子有阅读的愿望时,家长和老师要及时抓住这个时机,尽可能提供一些适合孩子阅读的材料,如儿歌、童谣、童话、故事及浅显的五言古诗,也可以是幼儿园已学歌曲的歌词、民歌、民谣和一些外国的优秀儿童作品、中国的《三字经》等。
选文的篇幅宜短小、富有童趣,让“阅读“成为“悦读“。
5口语交际的习惯。
家长或老师在和孩子交流的过程中,要有“教育“的觉悟和意识,引导孩子用普通话交谈,说规范的语言,培养孩子准确把握语言的能力。
6善于提问的习惯。
学问学问,既要学,又要问。
辅导孩子学习时,多启发鼓励孩子提出问题。
对孩子的提问哪怕非常幼稚,也要给以鼓励,逐步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不能着急。
小学生受用终生的十条学习好习惯

小学生受用终生的十条学习好习惯篇一:优秀学生的十条好习惯优秀学生的十条好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决非一朝一夕能够形成,我们每个老师都应对学生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主动、努力地耐心培养。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只有二者形成合力才是成功的教育,才能够促进孩子全面地发展、健康地成长。
学生必须特别重视的十条优秀学习习惯:1、听课的习惯:预备铃声一响,全班同学必须进入专心听讲的状态。
2、作业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作业要整洁,按时上交。
3、适应老师的习惯: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一方面我们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一方面不能马上把所有的老师都提高到一个适应学生要求的地步.所以学生也要适应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对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应该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学会交流,学会沟通,与老师共同进步适应老师。
4、表达的习惯:学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这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
5、阅读的习惯:我们身边的学生,我敢断言,那些学习落后,讨厌上学,那些不思进取、不肯用功,那些品性不好、行为不良的,尽管生活背景各不相同,个性、缺点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这就是没有阅读的爱好和习惯。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问题是,当代中学生不读书。
教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而其中最重要的习惯应该是读书的习惯。
学会读书,爱好阅读,是“学会学习”的最主要内容。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伟大著作中还精辟地揭示出一个读书的真理:学生智力的发展取决于阅读能力。
他认为,学习发生困难和形成差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一天到晚死啃教科书,“拼命使用他的记忆机器”。
正因为“学生除了教科书以外什么都不阅读,那他就连教教科书也读不好”。
6、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学习困难学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学优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终生受益

良好学习习惯终生受益
一、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
上课认真听讲、做作业专心认真。
二、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形成良好作息规律。
作息时间表,就是订生活,学习规矩,即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休息,制定出作息时间表并且要严格执行。
三、培养做作业独立思考的解题能力。
培养独立的学习能力,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自己能做好的事,自己去做。
自己的作业要做到按时独立地完成,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养成每天记录作业题的好习惯。
每天记下老师布置的作业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意味着学会了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人生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五、培养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
做作业时,要静心的做题,做完后,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订正过来。
数学要求:是否看清题意?验算是否正确等,语文要求:字是否写错,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有无错别字等。
六、培养做完作业后,整理桌上学习用品并收拾好自己书包的习惯。
每次做完作业后,自己养成整理书桌并收拾好学习用品的习惯,培养面对生活,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

42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学生终生受益◆巫琳琳宜春市第八小学(江西 宜春 336000)【摘 要】针对近几年来我国小学生在行为习惯上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提出具体可行的对策,旨在更好地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促进小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加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讲话精神的体现,是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具体内容。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新旧观念的冲突,独生子女的增多,小学教育也出现了令人担忧和深思的问题。
比如,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出现了“行为霸道、不懂礼貌、磨蹭马虎、自私任性、孤僻胆小”等不良倾向。
这些行为虽然在其严重性和稳定性上还没有达到违法的程度,但是如不及时加以矫治,就会不断恶化、甚至影响一生。
正如教育思想家乌申斯基所说:“人的好习惯就像是在银行里存了一大笔钱,你可以随时提取它的利息,享用一生。
一个人的坏习惯就好像欠了别人一笔高利贷,老在还款,老还不清,最后逼得人走入歧途。
”小学生不良行为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
因此,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应当成为基础教育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主要内容包括做人、做事和学习三方面。
我们认为,习惯的内涵及行为表现中,有助于个人成功的良好习惯有:阅读、思考、认真、锻炼、礼貌、诚信等;少年儿童应该具备和养成的良好习惯有:自理、礼貌、阅读、尊重、诚信、锻炼、责任感、思考、守时、获取信息、有始有终、抗挫力、有效率等。
学生时代是培养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而良好学习习惯又主要在学校里养成。
做人方面的好习惯所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是真爱、诚信、责任心、乐观,其核心理念和价值是学会做人,有爱心;做事方面的好习惯所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是规则意识、效率意识、合作、勤俭节约等,其核心理念是学会做事,守规则;学习方面的好习惯所体现的主要人格特征是自我能动性、独立、敢于实践、勤于创新等。
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

十二个良好的学习习惯1、记忆习惯。
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
一分钟写多少字,读多少字,记多少字,时间明确的时候,注意力一定好。
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
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
让学生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水平。
3、读的习惯。
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一、两分钟,有好处,学生那个年龄可塑性大,伟人的感染力、教育力,远远超过咱们这些当老师的,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
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通过日记能够看出一个老师有没有水平,有没有思想,有没有一以贯之的品质,看日记能看出老师的水平,更能看出学生的水平,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
我二十年不批改学生作业,但我说一句话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日记。
5、定计划的习惯。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
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
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
请老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
在实验中学时我就要求老师讲课别超过20分钟。
昨天发给大家的材料-江苏洋思中学,“只讲四分钟”,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自己学的习惯。
反之,不让学生自己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生。
我从1979年开始,开学第一天就期末考试,把新教材的期末试题发给大家。
这样做就是要学生会预习。
让学生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水平的快乐。
所以请各位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7、适合老师的习惯。
一个学生同时面对各学科教师,长短不齐、在所难免。
一方面我们努力采取措施提阿高老师的水平水平,适合学生;一方面不能马上把所有的老师都提升到一个适合学生要求的地步。
培养良好习惯我们终身受益

校本教材培养良好习惯,我们终身受益岳岗小学一、培养良好习惯,我们终生受益同学们时刻要铭记:“培养良好习惯,我们终生受益。
”这句话。
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被记者采访时说:“我不是在大学,而是在幼儿园学到了我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他说的这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在幼儿园形成的良好的习惯,这为他以后一切的行为和成就打下了基础。
可见习惯对于人成功与否有着重要的影响。
所谓“习惯”:它是一种自觉的行为,不需要自己特别去强迫自己,也不需要别人的监控,是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做。
习惯一旦养成,就会成为支配人生的一种力量。
如果学生养成了学习的习惯,那么到了学习的时间,他就会去学习。
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一生的“道德资本”。
人的一生都会享受它的利息。
综观古今中外,一个优秀的人总有其优秀的做事习惯和与人相处的习惯。
怎样才能养成好的习惯呢?第一: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人的习惯好不好,素质高不高。
往往反映在小事上。
所以在培养良好习惯时我们要从小事做起,注意细节。
第二:固定的时间做相同的某一件事。
因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形成。
所以对学生来说,才开始培养自己良好习惯,每天要有计划,有目的,定时间,固定任务坚持去做,时间久了,就成习惯了。
第三、家校配合习惯是在长时间里逐渐形成的。
单靠我们一方面的努力有时很难达到事半功倍的习惯,所以我们要父母和学校配合来共同完成。
第四、检查落实,强化习惯。
开学初每一位同学订出本学期你将让什么样的优秀行为成为习惯并写道本子上,及时检查习惯养成情况,并利用适当的时间不断强化,自我完善。
我们从两方面谈起:第一个方面,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习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自己自觉学习的行为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形成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同学们我们要培养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1.主动学习的习惯要注意力集中,并能坚持始终。
养成学习的15个好习惯,终生受益

养成学习的15个好习惯,终生受益下面是一些养成终生学习习惯的建议:1、要随时携带一本书你是花一年还是花一周时间来读一本书都没有关系。
无论何时何地,你都要尽力找一本书来读,而且可以随身携带,以便你在空闲的时候就可以阅读。
我只需要每天缩短几分钟休息的时间,每周就可以读一本书了。
这样算来,一年至少也可以读五十本书。
2、列个“需学习”的单子我们都应该写个计划单子。
上面列的事情都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实现的目标。
要试着制定一份属于自己的“需学习”的单子。
在上面你可以写上你对学习一门新知识学习的计划。
或许你打算学习一门新的语言,掌握新技巧或者是阅读莎士比亚的着作集。
无论你打算做什么,都将你要做的事情记录下来。
3、结识更多有知识的朋友与那些有想法的人多接触。
有想法的人不一定就是那些很聪明的人,而是那些打算花时间学习新技术的人。
他们的习惯会影响你。
若他们能和你分享他们拥有的知识,那就更好了。
4、多多思考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如果读了很多书,但是却没有通过自己的脑子将这些书中所说的东西消化,那么他就是一个懒人。
”只是很简单的学习他们的明智之处是不够的,你需要结合你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对你所阅读的东西进行消化。
花些时间对你所读的书写一些读后日志,思考,消化。
5、付诸实际如果不运用那么学习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你阅读一本C++的书和你编写程序并非一样,学习画画和你拿画笔做画也是不一样的,如果你可以运用你所学的知识,你就要运用。
6、教导别人将所学到的知识教授给别人。
如果你能将学习到的东西用来教导别人,那么你就可以巩固你所学到的东西。
创建一个博客,当别人的导师亦或和朋友讨论一些观点。
7、整理你所学到的知识有些知识是很容易消化的,但是我们常常不能抓住其本质内容。
我非常重视对我的博客中的读者反馈进行整理。
好的博客是新思路的重要源泉。
但是,每隔几个月,我都会发现,我从博客里面收集出来的评论只需浏览即可。
每隔几个月,对你所学习的东西进行整理,这样就可以节省你的时间将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对你有益的东西上。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受益终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每个学生都应该培养的,这些习惯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取得好成绩,更重要的是可以在他们的整个人生中受益终生。
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高效的时间管理、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等。
本文将探讨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建议。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
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干扰,很容易就会分散注意力,浪费大量的时间。
而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严格按照计划执行,那么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时间的浪费,集中精力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是不可避免的,而这时候如果学生能够具备积极的学习态度,比如乐观、自信、毅力等,那么就能够更好地应对挑战,不会轻易放弃。
而这些积极的学习态度也会伴随学生终生受益,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加坚韧和乐观。
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不同的学科和知识有着不同的学习方法,而学生如果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会比较容易地接受和应用各种学习方法,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这将使他们在未来的学习中更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地保持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
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需要付出辛苦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毅力,而如果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每天都在固定的时间学习,每天都坚持复习和总结等,那么就能培养学生坚持不懈地追求目标的品质,这也将使他们在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具有奋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
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呢?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
学生要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学会自己总结和归纳知识点,提高学习的效率。
学生需要培养良好的时间管理能力,学会合理分配学习和休闲的时间,避免时间的浪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习惯形成性格、性格铸就人生”,可见良好的习惯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和命运是多么重要。
作为教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教育目标的起点,是造就合格人才的基石,因此,“培养学生哪些学习习惯?”,“怎样培养?”,长期以来一直是每一位教师必须面对、潜心探索和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
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是靠教师的悉心培养,家长的言传身教,同学的熏陶感染,学校、家庭、社会等共同来塑造的。
在这诸多因素中,教师应在首位,举足轻重。
因此教师作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启蒙者、引导着、塑造者,对于学生的成长、进步、乃至人生的建树和辉煌是至关重要的。
习惯是什么?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当中养成的。
学习习惯是指学生为达到好的学习效果而形成的一种学习上的自动倾向性。
学生学习成绩的好与坏,不仅与学生的智力有关,更重要的还是与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有关。
习惯的力量是巨大的,人一旦养成一个习惯,就会不自觉地在这个轨道上运行。
如果是好习惯,则会终生受益;反之,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害你一辈子。
专家研究表明,3-12岁是人形成良好行为的关键期,
12岁以后,孩子已逐渐形成许多习惯,新习惯要想扎下根来就难多了。
孩子学会学习,必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凡是学习成绩好而且稳定的孩子,都是从小培养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而成绩忽好忽坏的孩子,往往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
俗话说得好:“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教给孩子好习惯。
”因为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成功的基础和保障。
在孩子的成长中,高分数、好成绩并不代表一切。
事实上,一些决定孩子命运的关键问题常常被我们忽略,它们才是孩子未来的保障。
其中,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
然而,如今在我们学校里,有许多学生存在着以下不良的学习习惯。
例如:
1、一边做作业,还一边吃东西或一边看电视,一心二用;
2、没有时间观念,有严格的作息时间表的学生很少,导致孩子学习和做作业,效率低下。
3、在上课学习时,精力不集中不专心听讲,作业时不认真,不专心,审题不严,书写潦草,丢三落四;
4、缺乏随时整理书桌学习用品用品和收拾书包的习惯;
5、依赖思想严重,缺乏自己独立思考的学习能力,总是希望老师、家长能告诉他怎么做等等。
以上这些不良好的学习习惯,只要我们老师、家长平时对学生能做到严格要求,有耐心和信心,学生以上这些不良学习习惯是会逐步克服掉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首先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
要培养学生在学习上专心的习惯,必须做到:
1、在新生入学的学期初,学校加强学生课堂常规的训练尤为重要,在学期初这几个星期,教师宁可让学生少学点知识,也要多花点时间培养学生认真听课的习惯。
老师可采用激励、竞赛、或有趣的故事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逐步养成专心学习的习惯。
2、学生的学习和做作业是否专心认真,其实跟做父母的有很大的关系。
现在有些父母这边要求孩子要用心做作业,而边一边又跟别人聊天或看电视,甚至在家里打牌或打麻将,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能静下心来学习吗?
所以教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给孩子创造一个安静宽松的家庭学习环境。
比如,学生在做作业的时候,家长不要对孩子表示过度关心,即问孩子今天作业多不多呀,肚子饿不饿呀等与学习无关的问题。
更不要陪着孩子做作业或叫孩子帮忙做其他事情,让孩子安安静静地做作业,使孩子有一个高度集中的小天地,这样学生的专心学习习惯也就逐渐养成了。
二、帮助孩子制定严格的作息时间表,从小注重习惯养成。
作息时间表,其实就是给学生制订生活,学习规矩,即什么时候学习,什么时候玩,什么时候休息。
因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孩子玩的权利。
孩子不玩痛快,学习时就不会很好集中思想,也不会精力充沛。
比如,三年级的一个学生,由于父母的影响,从小养成了什么时候学,什么时候玩的好习惯,他的自控能力特强,不论多么精彩的事情,只要到了学习时间,他都会自觉地坐在自己的书桌上开始看书做作业。
制定作息时间表,我们要坚持让学生自己制定,从周一到周日每一天的学习活动,都要有一个详细时间安排。
要把它贴到一个比较显眼的位置,以便让父母监督。
三、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题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
应从小抓起,从
学生的日常活动中做起,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对父母不依不靠,学生能做好的事,父母和老师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意思是给人鱼吃,不如告诉人打鱼的本领。
培养学生也是这个道理。
孩子学习做作业时,家长不要坐在学生一旁监督,也不陪学生看书,做作业。
要让学生养成按时独立作业的好习惯。
至于碰到实在不会做的题目,老师和家长要尽量采用启发式,鼓励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和多思考的习惯,千万不要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迫使学生自己养成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四、让学生养成每天写日记的好习惯
坚持写日记,不仅能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如果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意味着这个学生的人生也就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例如一个五年级学生,从上小学一年级起,家长就给买好日记本,由于孩子刚上学,认识的字少,家长就告诉孩子日记本可用来专门记录教师交待的事情和布置的当天作业题,要求孩子每天的日记本都有记载,不能有空隙,一开始孩子的日记只是简单的一句话,但孩子记得认真,而且多半是拼音。
到一年级下学期,就能比较完整地写日记了。
现在,孩子已经积累了近10万字的日记。
五、让学生养成做完作业认真检查的习惯。
作业粗心,不认真检查是学生的通病,有些很简单的
明显错误,就是检查不出来,有时老师暗示几次也不管用。
特别是在期末考试时,有的学生不到一半的时间就完成了,可一道错题检查了十遍,就是检查不出来错误。
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一是过度自信,二是心不在焉,三就是粗心。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在做作业时,不要打扰学生,让他静心做题。
学生做完作业后,可先让学生稍微休息一下,然后再检查,这样效果会更好。
例如:检查数学作业,要求学生先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单位换算是否搞错,应用题的算式列得对不对,训练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要求孩子先检查是否有错别字,作文写好后主要是自己去读,看语句是否通顺。
有时可让学生相互检查,相互学习和提高。
六、培养孩子做完作业后自觉整理学习用品的习惯
丢三落四,随手乱仍学习用品是每个孩子都有的毛病,有时学生到了学校后,不是发现作业忘在了家里,就是发现课本丢在了床头上,到校长室打电话让家长到学校送书送作业已是家常便饭。
针对这种现象,家长和老师就要要求学生每次做完作业后,养成自觉整理书桌和收拾学习用品的习惯。
从小让孩子面对生活,学会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与其给孩子金山,银山,不如给孩子一个好习惯。
”我们都希望孩子将来是栋梁之材。
可学习毕竟是个漫长的过
程,成才之路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我们付出许多汗水。
把孩子的习惯培养好了。
就等于把他领到了成功的路口,以后的艰辛之路,就靠孩子自己去努力去拼搏。
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孩子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