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载传递计算
CFG桩承载力计算
CFG桩承载力计算CFG桩是一种预应力混凝土桩,由于其良好的承载性能和施工方便,被广泛应用于地基加固和桩基基础工程中。
在设计时,需要对CFG桩的承载力进行计算,以确保其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本文将详细介绍CFG桩承载力计算的相关内容。
1.CFG桩承载力计算方法CFG桩的承载力主要包括桩身的皮摩擦阻力和桩底的端阻力。
在计算时,需要分别考虑这两种承载力的贡献,并将其相加得到最终的承载力。
CFG桩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如下:P=QsAs+QtAt其中,P为CFG桩的承载力,Qs为桩身的皮摩擦阻力,As为桩身的有效摩擦面积,Qt为桩底的端阻力,At为桩底的有效端面积。
2.皮摩擦阻力计算CFG桩的桩身主要通过摩擦力来承载荷载,皮摩擦阻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s = ∑fsAs其中,fs为桩身与土壤之间的摩擦系数,As为桩身的有效摩擦面积。
桩身的有效摩擦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s=πDhL其中,D为CFG桩的直径,h为桩身的有效摩擦深度,L为CFG桩的长度。
3.端阻力计算CFG桩的桩底主要通过端阻力来承载荷载,端阻力的计算公式如下:Q t = ∑qsAt其中,qs为桩底的端阻力系数,At为桩底的有效端面积。
桩底的有效端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t=πD2/44.荷载传递系数计算在实际工程中,需要考虑荷载在桩身和桩底的传递情况,引入荷载传递系数来考虑这种传递关系。
荷载传递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ζ = P/Pmax其中,ζ为荷载传递系数,P为实际承载力,Pmax为CFG桩的极限承载力。
5.安全系数计算在设计时,需要参考相关规范对安全系数进行考虑,一般情况下,安全系数为1.5~2.0。
安全系数的计算公式如下:FS = Pmax / P其中,FS为安全系数,P为实际承载力,Pmax为CFG桩的极限承载力。
综上所述,CFG桩的承载力计算需要考虑桩身的皮摩擦阻力和桩底的端阻力,并通过荷载传递系数和安全系数来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在实际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相关参数的数值,以确保CFG桩能够满足工程要求。
三拆一楼板支模方案的荷载传递计算
《建筑技术》2003年第11期“三拆一”楼板支模方案的荷载传递计算薛惠敏季本智薛洪李贞亮摘要:在多层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中,建立“三拆一”楼板模板支撑的荷载传递计算的力学模型,可分析各层楼板受到的荷载,核算楼板在施工阶段承载力是否安全。
该计算方法对确定有转换层的支撑方案计算尤为实用。
关键词:支模方案;荷载传递;力学模型;承载力薛惠敏,l937年12月生,江苏无锡人,无锡建苑监理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214001,无锡收稿日期:2003—08—15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规定,住宅、办公楼、病房楼等建筑的楼面使用荷载为qk=1.5 kN/m2.2 kN/m2,而施工活荷载为qk=2.5 kN /m2tl、2~,最近对施工活荷载统计分析得qk=2.5-3 kN/m圳。
对于上述类别的建筑,施工荷载大于使用荷载的命题早已成立,这是由建筑结构设计仅遵循荷载规范,不考虑如何施工造成的,因此楼面承载能力在施工阶段如何凑合结构设计(不能改变楼板配筋和厚度)的问题逼迫施工人员去落实。
在文献Ⅲ中提到:“当施工荷载所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但未交代如何核算。
另外,结构设计是以楼面混凝土强度已达设计值为前提的,而施工时楼面混凝土强度还在形成之中,因此施工计算不仅要考虑荷载的增大,而且还要顾及混凝土强度是个变量的问题。
本文针对上述情况,结合“三拆一”楼板支模方案,作出施工计算。
1“三拆一”楼板支模方案“三拆一”支模方案,是指楼板模板体系共有三套,支撑着三层楼面,拆下最早支的一套模板,保留二套模板,将拆下的一套往上安装,完成浇筑新一层混凝土楼面,如此周转向上,称为“三拆一”楼板支模方案(图1)。
图1“三拆一”支模方案(a)(iX2×3)三套模板;函)拆下①安装在4F上;(c)拆下②安装在5F上2施工周期与混凝土龄期施工周期是指完成一层楼板混凝土浇筑所需要的时间(天数),通常以7d、10 d为一层的施工周期。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钢筋自重(kN/m3) 1.28;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1、脚手架参数立杆横距(m): 0. 6;立杆纵距(m): 0.6;横杆步距(m): 0. 6;板底支撑材料:方木; 板底支撑间距(mm) : 600; 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 板支撑点长度(m):0.2;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 :1. 7;采用的钢管(mm):①48X3.5;扣件抗滑力系数(KN): 8;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 0. 5;混凝土自重(kN/m3): 25 ;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振捣荷载标准值(kN/m2): 2 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二级钢HRB 335 (20MnSi); 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C30;楼板的计算宽度(m): 12.65 ;楼板的计算跨度(m): 7.25 ;楼板的计算厚度(mm): 700 ;施工平均温度(C): 25 ;4、材料参数模板类型:600mr K 1500mr K 55mm钢模板;模板弹性模量E(N/mm2): 210000;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205;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 E(N/mm2): 9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 13;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 1.3 ;①48 x 3.5mni冈管、扣件、碗扣式立杆、横杆、立杆座垫、顶托。
16a槽钢。
锤子、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
脱模剂:水质脱模剂。
辅助材料:双面胶纸、海绵等。
1) 荷载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仁(25+1.28) X0.6 x0.7=11.04kN/m ;(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5 X0.6=0.3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 : q3= (1+2) X0.6 =1.8kN ;q=1.2 X(q1+q2)+1.4 X q3=1.2 X(11.04+0.3)+1.4X1.8=16.128kN/m2) 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模板的最大弯距(N.mm); 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5940mm3 [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 =0.1ql2=0.100 X 16.128 X 0.6 X 0.6=0.581kN.m故 f = 0.581 X 1000X 1000/5940=97.8N/mm2模板的抗弯强度验算f <[f]=205 N/mm2, 满足要求!3) 挠度计算v =0.677ql4/100EI<[v]=l/150=4mm模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0.677 X( 11.04+0.3 )x 6004/(100 x 210000X 269700)=0.175mm 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4) 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两跨连续梁计算。
(整理)4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
4 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4.1 竖向荷载表4.1.1 梁自重计算项目梁宽(m)梁高(m)板厚(m)材料重(3/mKN)均布梁重(mKN/)纵轴线主梁0.3 0.6 0.12 25 3.6 横轴线主梁0.3 0.6 0.12 25 3.6 次梁0.25 0.45 0.12 25 2.063 表4.1.1 柱自重计算层数柱截面宽(m)柱截面高(m)柱高(m)材料重(3/mKN)柱重(KN)1 0.60 0.60 3.9 25 38.8442~8 0.60 0.60 3.3 25 32.826 表4.1.3 竖向荷载计算汇总位置项目荷载大小屋面屋面均布恒载 6.442/mKN屋面均布活载0.52/mKN楼面楼面均布恒载 3.772/mKN办公室、厕所活载 2.02/mKN走廊、楼梯活载 2.52/mKN墙体标准层外纵墙自重 3.363mKN/标准层内横墙或纵墙自重 5.616mKN/标准层AB.CD跨山墙自重 6.048mKN/标准层BC跨山墙自重 3.363mKN/底层外纵墙自重 4.295mKN/底层内横墙或纵墙自重 6.864mKN/底层AB.CD跨山墙自重7.392mKN/底层BC跨山墙自重 4.707mKN/男女卫生间隔墙 5.928mKN/女儿墙 4.86mKN/梁纵轴线主梁 3.6mKN/横轴线主梁 3.6mKN/次梁2.063m KN /楼、屋面荷载按照图4.1.1所示导荷方式传递到相应框架梁上。
图4.1.1 荷载传导方式4.2 楼、屋面恒载计算4.2.1 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标准值1)梁自重m KN g g g BC CD AB /6.3161616=== 2)均布恒载(楼板传至的梁段最大值)m KN g g CD AB /184.236.344.62626=⨯== m KN g BC /32.19344.626=⨯=4.2.2 作用在标准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标准值 1)梁自重+墙自重m KN g g CD AB /216.911== m KN g BC /85.21=2)均布恒载(楼板传至的梁段最大值)m KN g g CD AB /572.136.377.322=⨯== m KN g BC /31.11377.32=⨯=4.2.3 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1)顶层框架边节点集中荷载计算如表4.2.1。
车辆荷载计算公式
车辆荷载计算公式摘要:一、车辆荷载计算的重要性二、车辆荷载计算公式及其解释1.基本公式2.各种因素对荷载的影响3.荷载计算的注意事项三、案例分析四、荷载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正文:一、车辆荷载计算的重要性车辆荷载计算是桥梁、道路、隧道等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它能帮助我们了解和评估车辆在道路上产生的各种荷载效应,为工程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提供重要依据。
合理的车辆荷载计算可以确保工程结构的正常使用和运行,降低事故风险,提高投资效益。
二、车辆荷载计算公式及其解释1.基本公式车辆荷载计算的基本公式为:Q = F × S其中,Q表示车辆荷载,F表示车辆的重量,S表示车辆作用在结构上的面积。
2.各种因素对荷载的影响(1)车辆重量:车辆重量越大,产生的荷载越大。
(2)车辆速度:车辆速度越快,产生的荷载越大。
(3)车辆类型:不同类型的车辆,其荷载分布和大小有所不同。
(4)道路条件:道路状况、平整度等因素会影响车辆荷载的传递。
3.荷载计算的注意事项(1)车辆荷载应按照最不利情况进行计算。
(2)考虑车辆荷载的动态效应,如冲击系数等。
(3)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车辆荷载取值。
三、案例分析以一座桥梁为例,根据桥梁的设计参数和车辆行驶条件,我们可以计算出车辆荷载。
例如,某桥梁设计车辆重量为50吨,车辆作用在桥面上的面积为10平方米,那么车辆荷载Q = 50 × 10 = 500吨平方米。
四、荷载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车辆荷载计算在工程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设计:根据车辆荷载计算结果,确定结构的安全系数、材料强度等设计参数。
2.施工监控:通过实时监测车辆荷载,评估工程的施工安全和结构性能。
3.工程验收:验证工程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的荷载能力。
4.养护管理:根据车辆荷载变化,制定合理的养护维修计划,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运行。
总之,车辆荷载计算在工程设计、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板自重传给次梁的荷载计算公式
板自重传给次梁的荷载计算公式
板自重传给次梁的荷载计算公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下面提供两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按照板的截面面积计算:
对于矩形截面的梁,板自重传给次梁的荷载计算公式为:
q=ρ*A*g/2
其中,q为板自重传给次梁的荷载,单位为kN/m;ρ为板的密度,单位为kg/m³;A为板的截面面积,单位为m²;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括号内的数值表示将板的密度和截面面积转换成质量和体积的单位后再除以重力加速度的结果,即为单位面积上的荷载。
2.按照板的重量计算:
对于其他形状的梁,可以采用以下公式计算板自重传给次梁的荷载:
q=m*g/2
其中,q为板自重传给次梁的荷载,单位为kN/m;m为板的重量,单位为kg;g为重力加速度,取9.8m/s²。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板自重较小的情况。
如果板自重较大,还需要考虑板与梁之间的连接方式和承载能力等因素。
桥梁荷载计算原理
桥梁荷载计算原理桥梁是连接两岸或跨越河流和山谷等地形的重要结构,承载着车辆、行人等各种荷载。
为确保桥梁的安全可靠运行,桥梁荷载计算成为设计和评估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桥梁荷载计算的原理和相关的计算方法。
一、桥梁荷载分类桥梁荷载可分为静荷载和动荷载。
静荷载是指桥梁在平衡状态下的作用力,如自重和固定荷载等。
动荷载则是指桥梁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变动力,如车辆行驶、行人通行等。
在桥梁荷载计算中,根据荷载的性质和作用方式,还需考虑附加荷载、减荷系数等。
附加荷载包括温度荷载、沉降荷载、地震荷载等,而减荷系数则是对不同荷载进行折减,考虑荷载的不确定性和可靠度。
二、桥梁荷载计算方法(一)静荷载计算1. 自重计算:桥梁结构本身的重量是一种静荷载,需要按照结构材料的密度和几何形状进行计算。
这涉及到桥梁各构件的材料选择、截面形状等。
2. 固定荷载计算:固定荷载是指桥梁上的永久性装置和设备,如栏杆、桥面铺装等。
这些荷载在计算中需考虑其位置、重量和作用方式。
(二)动荷载计算1. 车辆荷载计算:车辆荷载计算是桥梁荷载计算中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不同车辆类型和荷载标准进行计算。
一般情况下,会考虑水平荷载、垂直荷载、转向作用、碰撞力等。
2. 行人荷载计算:除车辆外,桥梁还需考虑行人通行时的荷载。
一般会按照规定的人员密度和活动特点,进行行人荷载的计算。
三、荷载计算原理桥梁荷载计算的原理是基于力学原理和结构静力学。
力学原理包括平衡原理、力的传递和作用原理,结构静力学涉及静力平衡等。
在桥梁荷载计算中,需要确定桥梁承受的荷载是如何传递到桥墩、桥台、桥梁主体等构件上的。
通过静力学的平衡条件和力的平衡方程,可以推导出各个构件的受力情况。
基于计算结果,还需进行结构的安全评估。
这涉及桥梁构件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考虑。
通常会根据桥梁设计规范的要求,对计算结果进行校核和评估。
总结桥梁荷载计算是确保桥梁结构安全可靠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静荷载和动荷载的计算,可以得到桥梁结构受力的情况。
荷载计算公式完整版
荷载计算公式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荷载计算公式均布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Ymax = 5ql^4/(384EI). 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跨中一个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Ymax = 8pl^3/(384EI)=1pl^3/(48EI).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跨间等间距布置两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在梁的跨中,其计算公式: Ymax = 6.81pl^3/(384EI).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跨间等间距布置三个相等的集中荷载下的最大挠度,其计算公式:Ymax = 6.33pl^3/(384EI).式中: Ymax 为梁跨中的最大挠度(mm).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E 为钢的弹性模量,对于工程用结构钢,E = 2100000 N/mm^2.I 为钢的截面惯矩,可在型钢表中查得(mm^4).悬臂梁受均布荷载或自由端受集中荷载作用时,自由端最大挠度分别为的,其计算公式: Ymax =1ql^4/(8EI). ;Ymax =1pl^3/(3EI).q 为均布线荷载标准值(kn/m). ;p 为各个集中荷载标准值之和(kn).你可以根据最大挠度控制1/400,荷载条件25kn/m以及一些其他荷载条件进行反算,看能满足的上部荷载要求!。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一、荷载传递原理1.荷载分解:将作用在结构上的水平荷载按照结构的几何形状进行分解,得到垂直于结构方向的分力和切向力。
2.分力计算:根据结构特点和边界条件,计算每个部分的分力大小。
3.内力传递:将分力转化为内力,按照结构的力学模型计算各部分的内力。
二、各种内力的计算公式1.弯矩: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受到弯矩的作用。
计算弯矩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M=P×e其中,M为弯矩,P为作用力的分力,e为力臂的长度。
2.剪力:水平荷载还会产生剪力。
剪力的计算公式如下:V = P × sin(θ)其中,V为剪力,P为作用力的分力,θ为剪力与结构之间的夹角。
3.拉力和压力:水平荷载作用下,结构部分还可能受到拉力和压力的作用。
计算拉力和压力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T = P × cos(θ)C = P × cos(θ)其中,T为拉力,C为压力,θ为拉力或压力与结构之间的夹角。
以上公式根据适用情况,可以灵活运用,计算出不同部位的内力。
三、示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内力的计算方法,以下将以一个简单的钢框架结构为例进行分析。
假设该钢框架结构受到水平荷载作用,沿X轴方向为100kN,沿Y轴方向为50kN。
结构为等边钢框架,边长2m。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进行如下计算:1.荷载分解:沿X轴方向的分力为100kN,沿Y轴方向的分力为50kN。
2.内力传递:-弯矩:结构中垂直于荷载方向的力产生弯矩。
假设力臂长为1m,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弯矩:M=100kN×1m=100kNm-剪力:沿Y轴方向的剪力的大小为50kN。
剪力的计算可以通过上述公式得到。
V = 50kN × sin(60°) = 50kN × 0.866 = 43.3kN-拉力和压力:根据上述公式,可以计算出沿X轴方向的拉力和压力的大小。
T = 100kN × cos(60°) = 100kN × 0.5 = 50kNC = 100kN × cos(60°) = 100kN × 0.5 = 50kN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以得出该钢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分布情况。
荷载计算
3、恒载标准值1.屋面恒载:隔热层:80mm厚矿渣水泥 14.5 KN/m3×0.08=1.16 KN/m2 保护层:40厚配筋C25细石混凝土 22KN/m3×0.04=0.88 KN/m2防水层:SBS(3+3)改性防水沥青卷材 0.40 KN/m2 找平层:1:3水泥砂浆20 mm 20 KN/m3×0.02=0.40 KN/m2找坡层:1:8水泥陶粒100mm 14 KN/m3×0.10=1.40 KN/m2结构层:12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 KN/m3×0.12=3.00 KN/m2抹灰层:10mm混合砂浆 7 KN/m3×0.01=0.17 KN/m2 合计 7.41 KN/m2 2.楼面恒载:1)走廊瓷砖地面(包括水泥粗砂打底): 0.55 KN/m2现浇钢筋混凝土板:120mm 3.00 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抹灰层:10mm混合砂浆) 0.25 KN/m2合计 3.80 KN/m2 2)办公室地面:大理石面层,水泥砂浆擦缝30厚1:3干硬性水泥砂浆,面上撒2mm厚素水泥 1.16 KN/m2水泥浆结合层一道现浇钢筋混凝土板:120mm 3.00 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 KN/m2合计 4.41 KN/m2 3)普通教室:防滑地砖600×600,素水泥浆擦缝 19.8×0.01=0.198 KN/m2 3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兼结合层 20×0.03=0.60 KN/m2 12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板 25 KN/m3×0.12=3.00 KN/m2 V型轻钢龙骨吊顶: 0.25 KN/m2合计 4.048 KN/m2 3.梁自重KL1:b×h=300mm×650mm自重: 25 KN/m3×0.30m×(0.65m-0.12m)=3.975 KN/m 抹灰层(三面):10mm厚混合砂浆17 KN/m3×0.01m×[0.3m+2×(0.65m-0.1m)]=0.238 KN/m合计 4.213 KN/mKL2:b×h=300mm×600mm自重: 25 KN/m3×0.30m×(0.6m-0.12m)=3.60 KN/m抹灰层(三面):10mm厚混合砂浆17 KN/m3×0.01m×[0.3m+2×(0.6m-0.1m)]=0.221 KN/m合计 3.821 KN/mKL3:b×h=250mm×550mm自重: 25 KN/m3×0.25m×(0.55m-0.12m)=2.687 KN/m抹灰层(三面):10mm厚混合砂浆17 KN/m3×0.01m×[0.25m+2×(0.55m-0.1m)]=0.196 KN/m合计 2.883 KN/mCL1:b×h=250mm×550mm自重: 25 KN/m3×0.25m×(0.55m-0.12m)=2.688 KN/m抹灰层(三面):10mm厚混合砂浆17 KN/m3×0.01m×[0.25m+2×(0.55m-0.1m)]=0.196 KN/m合计 2.884 KN/m4.柱自重KZ1:b×h=500mm×500mm自重: 25 KN/m3×0.5m×0.5=6.25 KN/m抹灰层(四面):10mm厚混合砂浆17 KN/m3×0.01m×2[0.5m+0.5m]=0.34 KN/m合计 6.59 KN/mKZ2:b×h=450mm×450mm自重: 25 KN/m3×0.45m×0.45=5.063 KN/m抹灰层(四面):10mm厚混合砂浆17 KN/m3×0.01m×2[0.45m+0.45m]=0.306 KN/m合计 5.369 KN/mKZ3:b×h=400mm×400mm自重: 25 KN/m3×0.40m×0.40=4.0 KN/m抹灰层(四面):10mm厚混合砂浆17 KN/m3×0.01m×2×[0.40m+0.40m]=0.272 KN/m合计 4.272 KN/m5.外墙自重A、外纵墙(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窗高2.1m):40㎜厚EPS保温板 5.5KN/m3×0.04m×1.8m=0.396 KN/m6mm厚1:2.5水泥砂浆罩20KN/m3×0.006m×1.8m=0.216 KN/m12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20KN/m3×0.012m×1.8m=0.432 KN/m240mm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3×0.24m×1.8m=2.376 KN/m20mm厚内墙混合砂浆抹灰17KN/m3×0.02m×1.8m=0.612 KN/m铝合金窗 0.35KN/m3×2.1m=0.735 KN/m合计 4.767 KN/mB、外横墙(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40㎜厚EPS保温板 5.5KN/m3×0.04m×3.9m=0.858 KN/m6mm厚1:2.5水泥砂浆罩20KN/m3×0.006m×3.9m=0.468 KN/m12mm厚1:3水泥砂浆打底20KN/m3×0.012m×3.9m=0.936 KN/m240mm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3×0.24m×3.9m=5.148 KN/m20mm厚内墙混合砂浆抹灰 17KN/m3×0.02m×3.9m=0.51 KN/m合计 7.92 KN/m6.内墙自重A、内纵墙(有门无高窗,忽略门洞,按满布计算):240mm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3×0.24m×3.9m=5.148 KN/m20mm厚内墙混合砂浆抹灰(两侧)17KN/m3×0.02m×3.9m×2=2.652 KN/m 合计 7.8 KN/mB、内横墙(有门无高窗,忽略门洞,按满布计算):240mm 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 3×0.24m ×3.9m=5.148 KN/m 20mm 厚内墙混合砂浆抹灰(两侧)17KN/m 3×0.02m ×3.9m ×2=2.652 KN/m 合计 7.8 KN/mC.内隔墙120mm 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 3×0.12m ×3.9m=2.574 KN/m 20mm 厚内墙混合砂浆抹灰(两侧)17 KN/m 3×0.02×3.9×2= 2.652 KN/m合计 5.226 KN/m7.女儿墙240mm 厚蒸压粉煤灰加气混凝土砌块5.5KN/m 3×0.24m ×0.9m=1.188 KN/m 150mm 厚钢筋混凝土压顶 25 KN/m 3×0.24m ×0.15m=0.9 KN/m 6mm 厚1:2.5水泥砂浆罩面20KN/m 3×0.006m ×0.9m=0.108 KN/m 12mm 厚1:3水泥砂浆打底20KN/m 3×0.012m ×0.9m=0.216 KN/m 20mm 厚内墙混合砂浆抹灰17KN/m 3×0.02m ×0.9m=0.306 KN/m合计 2.718 KN/m活荷载标准值1、屋面及楼面活载(规范4.1.1和4.3.1)屋面;上人屋面: 2.0 KN/m 2楼面:办公楼楼面:2.0 KN/m 2走廊楼面: 2.5 KN/m 22、屋面雪荷载标准值(规范6.1.1)雪荷载:21.00.20.2/r r o s s KN m μ=⨯=⨯=恒荷载传递一、均布荷载计算1、顶层:(1)1、2号板荷载传递:0102l =3300mm l =6600mm ,屋面荷载:2BC 7.41 KN /m g = BC DE 3.3=0.252 6.6αα==⨯ '01 3.3g 7.4112.23/22BC l g KN m =⨯=⨯= 等效为均布荷载传往横向框架2'(12)BC DE BC BC p p g αα==-⨯+ 23(120.250.25)12.2310.89/KN m =-⨯+⨯= 传往纵向框架 ''BC 55=g 12.237.644/88p KN m ⨯=⨯=(2)3号板荷载传递:0102l =3000mm l =6600mm ,屋面荷载:2CD 7.41 KN /m g = CD 3.0=0.2272 6.6α=⨯ '01 3.0g 7.4111.115/22CD l g KN m =⨯=⨯= 等效为均布荷载传往横向框架 'CD 55=g 11.115 6.947/88p KN m ⨯=⨯=传往纵向框架'2'(12)CD CD CD p g αα=-⨯+ 23(120.2270.227)11.11510.10/KN m =-⨯+⨯=2、一~四标准层:(1)1、2号板荷载传递0102l =3300mm l =6600mm ,屋面荷载:2BC 4.048 KN /m g = BC DE 3.3=0.252 6.6αα==⨯ '01 3.3g 4.048 6.679/22BC l g KN m =⨯=⨯= 等效为均布荷载传往横向框架2'(12)BC DE BC BC p p g αα==-⨯+⨯ 23(120.250.25) 6.679 5.948/KN m =-⨯+⨯= 传往纵向框架 ''BC 55=g 6.679 4.174/88p KN m ⨯=⨯= (2)3号板荷载传递:0102l =3000mm l =6600mm ,屋面荷载: 2CD 3.80 KN /m g = CD 3.0=0.2272 6.6α=⨯ '01 3.0g 3.8 5.7/22CD l g KN m =⨯=⨯= 等效为均布荷载传往横向框架 'CD 55=g 5.7 3.563/88p KN m ⨯=⨯=传往纵向框架'2'(12)CD CD CD p g αα=-⨯+⨯ 23(120.2270.227) 5.7 5.179/KN m =-⨯+⨯= 顶层计算跨的均布荷载:2=210.89+4.213=25.993KN/m BC DE BC BC P P p g ==⨯+⨯梁CD CD CD P =2p +g =2 6.947+2.883=16.777KN/m ⨯⨯梁一~四层计算跨均布荷载:BC 2+g =2 5.948+4.213+7.8=23.909KN/mBC DE BC BC P P p g ==⨯+⨯梁墙CD CD CD P =2p +g =2 3.563+2.883=10.01KN/m ⨯⨯梁二、集中荷载计算1、顶层次梁的荷载:BC P =2p +g =210.89+2.884=24.664KN/m ⨯⨯次次'BC P =2p +g +g =210.89+2.884+5.226=29.89KN/m ⨯⨯隔次次次梁传到纵梁上的集中荷载: P L 24.664 6.6P===81.39KN 22⨯⨯次次 ''P L 29.89 6.6P ===98.637KN 22⨯⨯次次 顶层外纵梁荷载:'BC P =p +g +g =7.644+3.821+2.718=14.183KN/m 纵梁女顶层内纵梁荷载:'''BC P =p +p +g =7.644+10.10+3.821=21.565KN/m CD 纵梁B 柱的集中荷载:BCBC L P P L 2+2+222B P N ⨯⨯=⨯⨯纵纵 14.183 6.681.3925.993 6.6=2+2+=260.775KN 222⨯⨯⨯⨯ C 柱的集中荷载: 'BC BC CD L P P L L 2+2+222CD C P P N ⨯⨯+⨯=⨯⨯纵纵21.565 6.681.3925.993 6.6+17.8093=2+2+=334.661KN 222⨯⨯⨯⨯⨯D 柱的集中荷载:''CD L P P L L 2+2+222DE DE CD D P P N ⨯⨯+⨯=⨯⨯纵纵21.565 6.698.63725.993 6.6+17.8093=2+2+=351.91KN 222⨯⨯⨯⨯⨯E 柱的集中荷载;'L P P L 2+2+222DE DE E P N ⨯⨯=⨯⨯纵纵 14.183 6.698.63725.993 6.6=2+2+=278.022KN 222⨯⨯⨯⨯ 2、一~四层次梁的荷载: BC P =2p +g =2 5.948+2.884=14.78KN/m ⨯⨯次次'BC P =2p +g +g =2 5.948+2.884+5.226=20.006KN/m ⨯⨯隔次次次梁传到纵梁上的集中荷载:P L 14.78 6.6P===48.774KN 22⨯⨯次次 ''P L 20.006 6.6P ===66.02KN 22⨯⨯次次 外纵梁荷载:'BC P =p +g +g =4.147+4.767+3.821=12.735KN/m 纵纵梁内纵梁荷载:'''BC P =p +p +g +g =4.147+5.179+4.767+3.821=17.914KN/m CD 纵纵梁柱重:B ECD G =G =5.369 3.9=20.94KNG =G =6.59 3.9=25.7KN ⨯⨯柱柱柱柱B 柱的集中荷载: BC BC B L P P L 2+2++G 222B P N ⨯⨯=⨯⨯纵纵柱12.735 6.648.77423.909 6.6=2+2++20.94=232.665KN 222⨯⨯⨯⨯ C 柱的集中荷载: 'BC BC CD L P P L L 2+2++G 222CD C P P N ⨯⨯+⨯=⨯⨯纵纵柱C17.914 6.648.77423.909 6.6+10.013=2+2++25.7=286.62KN 222⨯⨯⨯⨯⨯D 柱的集中荷载: ''CD D L P P L L 2+2+222DE DE CD D P P N G ⨯⨯+⨯=⨯⨯+纵纵柱17.914 6.666.0223.909 6.6+10.013=2+2++25.7=303.866KN 222⨯⨯⨯⨯⨯E 柱的集中荷载; 'E L P P L 2+2++G 222DE DE E P N ⨯⨯=⨯⨯纵纵12.735 6.666.0223.909 6.6=2+2++20.94=249.911KN 222⨯⨯⨯⨯活荷载传递一、均布荷载计算 1、顶层:(1)1、2号板荷载传递: 0102l =3300mm l =6600mm ,屋面荷载:2BC 2.0KN /m g =BC DE 3.3=0.252 6.6αα==⨯ '01 3.3g 2.0 3.3/22BC l g KN m =⨯=⨯=等效为均布荷载 传往横向框架2'(12)BC DE BC BC p p g αα==-⨯+ 23(120.250.25) 3.3 2.939/KN m =-⨯+⨯= 传往纵向框架''BC 55=g 3.3 2.063/88p KN m ⨯=⨯=(2)3号板荷载传递: 0102l =3000mm l =6600mm ,屋面荷载:2CD 2.0 KN /m g =CD 3.0=0.2272 6.6α=⨯ '01 3.0g 2.0 3.0/22CD l g KN m =⨯=⨯= 等效为均布荷载 传往横向框架2'(12)CD CD CD p g αα=-⨯+23(120.2270.227) 3.0 2.726/KN m =-⨯+⨯= 传往纵向框架''CD 55=g 2.726 1.704/88p KN m ⨯=⨯=2、一~四标准层:(1)1、2号板荷载传递 0102l =3300mm l =6600mm ,屋面荷载:2BC 2.0KN /m g =BC DE 3.3=0.252 6.6αα==⨯ '01 3.3g 2.0 3.3/22BC l g KN m =⨯=⨯=等效为均布荷载 传往横向框架2'(12)BC DE BC BC p p g αα==-⨯+⨯ 23(120.250.25) 3.3 2.939/KN m =-⨯+⨯= 传往纵向框架''BC 55=g 3.3 2.063/88p KN m ⨯=⨯=(2)3号板荷载传递: 0102l =3000mm l =6600mm ,屋面荷载:2CD 2.5 KN /m g =CD 3.0=0.2272 6.6α=⨯ '01 3.0g 2.5 3.75/22CD l g KN m =⨯=⨯= 等效为均布荷载 传往横向框架2'(12)CD CD CD p g αα=-⨯+⨯23(120.2270.227) 3.75 3.407/KN m =-⨯+⨯= 传往纵向框架''CD 55=g 3.75 2.344/88p KN m ⨯=⨯=顶层计算跨的均布荷载:2=2 2.939=5.878KN/m BC DE BC P P p ==⨯⨯ CD CD P =2p =2 2.726=5.452KN/m ⨯⨯ 一~四层计算跨均布荷载:2=2 2.939=5.878KN/m BC DE BC P P p ==⨯⨯ CD CD P =2p =2 3.407=6.814KN/m ⨯⨯ 二、集中荷载计算 1、顶层次梁的荷载:BC P =2p =2 2.939=5.878KN/m ⨯⨯次 次梁传到纵梁上的集中荷载: P L 5.878 6.6P===19.397KN 22⨯⨯次次 外纵梁荷载: 'BC P =p =2.063KN/m 纵 内纵梁荷载:'''BC P =p +p =2.063+1.704=3.767KN/m CD 纵 B 柱的集中荷载: BC BCL P P L 2+2+222B P N ⨯⨯=⨯⨯纵纵 2.063 6.619.397 5.878 6.62+252.41222KN ⨯⨯=⨯⨯+=C 柱的集中荷载:'BC BC CDL P P L L 2+2+222CD C P P N ⨯⨯+⨯=⨯⨯纵纵3.767 6.619.397 5.878 6.6+5.452 3.0=2+2+=71.835KN 222⨯⨯⨯⨯⨯D 柱的集中荷载:''CDD L P P L L 2+2+222DE DE CD P P N ⨯⨯+⨯=⨯⨯纵纵3.767 6.619.397 5.878 6.6+5.452 3.0=2+2+=71.835KN 222⨯⨯⨯⨯⨯E 柱的集中荷载;'E L P P L 2+2+222DE DEP N ⨯⨯=⨯⨯纵纵 2.063 6.619.397 5.878 6.62+252.41222KN ⨯⨯=⨯⨯+= 2、一~四层 次梁的荷载: BC P =2p =2 2.939=5.878KN/m ⨯⨯次 次梁传到纵梁上的集中荷载: P L 5.878 6.6P===19.397KN 22⨯⨯次次 外纵梁荷载: 'BC P =p =2.063KN/m 纵 内纵梁荷载:'''BC P =p +p =2.063+2.344=4.407KN/m CD 纵1:100B 柱的集中荷载: BC BCL P P L 2+2+222B P N ⨯⨯=⨯⨯纵纵 2.063 6.619.397 5.878 6.62+252.41222KN ⨯⨯=⨯⨯+= C 柱的集中荷载:'BC BC CDL P P L L 2+2+222CD C P P N ⨯⨯+⨯=⨯⨯纵纵4.407 6.619.3975.8786.6+6.814 3.0=2+2+=78.102KN 222⨯⨯⨯⨯⨯D 柱的集中荷载:''CDD L P P L L 2+2+222DE DE CD P P N ⨯⨯+⨯=⨯⨯纵纵4.407 6.619.3975.8786.6+6.814 3.0=2+2+=78.102KN 222⨯⨯⨯⨯⨯E 柱的集中荷载;'E L P P L 2+2+222DE DEP N ⨯⨯=⨯⨯纵纵 2.063 6.619.397 5.878 6.62+252.41222KN ⨯⨯=⨯⨯+=风荷载计算该办公楼为五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室内外高差0.45m 。
桩基础设计单桩竖向荷载的传递计算
(3)挤土桩:成桩过程中,桩孔中的土未取出,全部挤压到桩的四周, 这类桩称为挤土桩。
主要有:木桩、钢筋混凝土桩,闭口的钢管桩或钢筋混凝土管桩, 沉管灌注桩。
第8章 桩基础设计
5、按桩的使用功能分类 竖向抗压桩、竖向抗拔桩、水平受荷桩以及复合受荷桩。
二、桩基设计原则 (一)桩基的极限状态
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对应于桩基达到最大承载力导致整体 失稳或发生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
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对应于桩基达到建筑物正常使用所规定 的变形限值或达到耐久性要求的某项 限值。
第8章 桩基础设计
(二)建筑桩基设计等级划分
设计
建筑类型
等级
甲级 乙级
(1)重要建筑物; (2)3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 (3)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含纯地下室)连体建筑; (4)20层以上框架-核心筒结构及其他对差异沉降有特殊要求的建筑; (5)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七层以上的一般建筑及坡地、岸边建筑; (6)对相邻既有工程影响较大的建筑
第8章 桩基础设计
桩的长径比L/d是影响荷载传递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 长径比L/d 增大,桩端土的性质对承载力的影响减小, 当长径比L/d接近100时,桩端土性质的影响几乎等于零。
发现这一现象的重要意义在于纠正了“桩越长,承载力 越高”的片面认识。希望通过加大桩长,将桩端支承在 很深的硬土层上以获得高的端阻力的方法是很不经济的, 增加了工程造价但并不能提高很多的承载力。
桩基础设计
桩基础设计单桩竖向荷载的传递 计算
本章内容简介
1、桩基设计原则 2、桩及桩基础的分类 3、单桩竖向荷载的传递 4、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 5、单桩抗拔承载力及单桩水平承载力 6、桩基础设计
4 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
4 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4.1 竖向荷载表4.1.1 梁自重计算表4.1.1 柱自重计算表4.1.3 竖向荷载计算汇总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1楼、屋面荷载按照图4.1.1所示导荷方式传递到相应框架梁上。
图4.1.1 荷载传导方式4.2 楼、屋面恒载计算4.2.1 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标准值1)梁自重m KN g g g BC CD AB /6.3161616=== 2)均布恒载(楼板传至的梁段最大值)m KN g g CD AB /184.236.344.62626=⨯== m KN g BC /32.19344.626=⨯=4.2.2 作用在标准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标准值 1)梁自重+墙自重m KN g g CD AB /216.911== m KN g BC /85.21=2)均布恒载(楼板传至的梁段最大值)m KN g g CD AB /572.136.377.322=⨯== m KN g BC /31.11377.32=⨯=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4.2.3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1)顶层框架边节点集中荷载计算如表4.2.1。
表4.2.1 顶层框架边节点集中荷载计算顶层框架边节点集中荷载153.73KN 2)顶层框架中节点集中荷载计算如表4.2.2。
顶层框架中节点集中荷载151.39KN2荷载计算及计算简图3)标准层框架边节点集中荷载计算如表4.2.3。
标准层框架边节点集中荷载114.063KN 4)标准层层框架中节点集中荷载计算如表4.2.4。
标准层框架中节点集中荷载148.121KN3重庆大学本科学生毕业设计44.3 楼、屋面活载计算4.3.1 顶层框架梁上线荷载(楼板传至的梁段最大值)m KN p p CD AB /575.123.65.044=⨯== m KN p BC /65.13.35.04=⨯=4.3.2 顶层框架梁上集中荷载KN p p D A 105.443.6)43.67.5(25.04143.623.62125.044=⨯-⨯⨯⨯+⨯⨯⨯⨯==KN p p C B 941.723.3)23.33.6(5.0105.444=⨯-⨯+==4.3.1 顶层框架梁上线荷载(楼板传至的梁段最大值) 梁上线荷载(楼板传至的梁段最大值)m KN p p CD AB /3.623.6244=⨯== m KN p BC /25.83.35.24=⨯=4.3.4 标准层框架梁上集中荷载KN p p D A 420.16105.4444=⨯==KN p p C B 601.3523.3)23.33.6(5.2420.1644=⨯-⨯+== 4.4 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竖向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如图4.4.1及4.4.2所示。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楼板的计算宽度(m): 12.65;楼板的计算跨度(m): 7.25;楼板的计算厚度(mm): 700;施工平均温度(℃): 25;4、材料参数模板类型:600mm×1500mm×55mm钢模板;模板弹性模量E(N/mm2):210000;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3;Φ48×3.5mm钢管、扣件、碗扣式立杆、横杆、立杆座垫、顶托。
16a槽钢。
锤子、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
脱模剂:水质脱模剂。
辅助材料:双面胶纸、海绵等。
1)荷载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25+1.28)×0.6×0.7=11.04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5×0.6=0.3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q3=(1+2)×0.6 =1.8kN;q=1.2×(q1+q2)+1.4×q3=1.2×(11.04+0.3)+1. 4×1.8=16.128kN/m2)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模板的最大弯距(N.mm);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5940mm3;[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 =0.1ql2=0.100×16.128×0.6×0.6=0.581kN.m故f = 0.581×1000×1000/5940=97.8N/mm2模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0.677ql4/100EI<[v]=l/150=4mm模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11.04+0.3)×6004/(100×210000×269700)=0.175mm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4)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两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计算
关于柱截面尺寸估算柱截面的确定,在高层的情况下,往往是由轴压比控制,而多层不见得是。
层数越少,越可能不是轴压比控制。
这是个概念问题,首先应当明确。
对高层(或者层数较多的多层),在柱截面估算时,应当先明确几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结构的抗震等级、轴压比限值。
只有知道这几点,估算轴力才可能确定截面。
柱轴力的估算,首先确定每层柱受荷的面积。
此部分的面积,可简单的取柱左右(上下)两个跨度之和的一半进行计算。
再根据结构型式及活荷载的情况,确定每层的自重。
这个自重是个经验值,在各种手册上都有相关的介绍。
一般是框架结构14~16KN/m^2,剪力墙结构15~18KN/m^2。
值得提醒的是,这里的自重是标准值,而在算柱轴压比时应当采用设计值。
最后,对每层的受荷载面积累加并乘以结构的自重,可算出柱轴力,柱轴力除以轴压比限值可得出柱截面面积。
以上情况,仅是对柱截面的估算。
最后应当整体的计算结果进行调整。
框架柱截面的估算1、估算公式:Ac>=Nc/(a*fc)其中:a----轴压比(一级0.7、二级0.8、三级0.9,短柱减0.05)fc---砼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Nc---估算柱轴力设计值2、柱轴力设计值:Nc=1.25CβN其中:N---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已包含活载)β---水平力作用对柱轴力的放大系数七度抗震:β=1.05、八度抗震:β=1.10C---中柱C=1、边柱C=1.1、角柱C=1.23、竖向荷载作用下柱轴力标准值:N=nAq其中:n---柱承受楼层数A---柱子从属面积q---竖向荷载标准值(已包含活载)框架结构:10~12(轻质砖)、12~14(机制砖)框剪结构:12~14(轻质砖)、14~16(机制砖)筒体、剪力墙结构:15~18单位:KN/(M*M)4、适用范围轴压比控制小偏心受压或轴心受压柱的破坏,因此适用于高层建筑中的底部楼层柱截面的估算。
我补充一点:根据轴压比的公式:Ac>=Nc/(a*fc)这里面的关键是Nc的确定,要想方面准确地确定该值,知首要弄明白两个参数:1、楼层平均荷载标准值;2、柱的分荷面积(角柱、边柱、中柱是各不相同的,假设角柱分荷面积为S,则边柱为2S,中柱为4S)。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1、脚手架参数立杆横距(m): 0.6;立杆纵距(m): 0.6;横杆步距(m): 0.6;板底支撑材料: 方木;板底支撑间距(mm) : 600;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0.2;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 1.7;采用的钢管(mm): Ф48×3.5;扣件抗滑力系数(KN): 8;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 0.5;钢筋自重(kN/m3) : 1.28;混凝土自重(kN/m3): 25;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振捣荷载标准值(kN/m2): 2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 二级钢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楼板的计算宽度(m): 12.65;楼板的计算跨度(m): 7.25;楼板的计算厚度(mm): 700;施工平均温度(℃): 25;4、材料参数模板类型:600mm×1500mm×55mm钢模板;模板弹性模量E(N/mm2):210000;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1.3;Φ48×3.5mm钢管、扣件、碗扣式立杆、横杆、立杆座垫、顶托。
16a槽钢。
锤子、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
脱模剂:水质脱模剂。
辅助材料:双面胶纸、海绵等。
1)荷载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25+1.28)×0.6×0.7=11.04kN/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0.5×0.6=0.3kN/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q3=(1+2)×0.6 =1.8kN;q=1.2×(q1+q2)+1.4×q3=1.2×(11.04+0.3)+1.4×1.8=16.128kN/m2)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 ——模板的最大弯距(N.mm);W ——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5940mm3;[f] ——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 =0.1ql2= 0.100×16.128×0.6×0.6=0.581kN.m故f = 0.581×1000×1000/5940=97.8N/mm2模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0.677ql4/100EI<[v]=l/150=4mm模板最大挠度计算值v=0.677×(11.04+0.3)×6004/(100×210000×269700)=0.175mm 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4)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两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
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荷载计算及计算公式小知识1、脚手架参数立杆横距(m): ;立杆纵距(m): ;横杆步距(m): ;板底支撑材料: 方木;板底支撑间距(mm) : 600;模板支架立杆伸出顶层横向水平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长度(m):;模板支架计算高度(m): ;采用的钢管(mm): Ф48×;扣件抗滑力系数(KN): 8;2、荷载参数模板自重(kN/m2): ;钢筋自重(kN/m3) : ;混凝土自重(kN/m3): 25;施工均布荷载标准值(kN/m2): 1;振捣荷载标准值(kN/m2): 23、楼板参数钢筋级别: 二级钢HRB 335(20MnSi);楼板混凝土强度等级: C30;楼板的计算宽度(m): ;楼板的计算跨度(m): ;楼板的计算厚度(mm): 700;施工平均温度(℃): 25;4、材料参数模板类型:600mm×1500mm×55mm钢模板;模板弹性模量E(N/mm2):210000;模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205;木材品种:柏木;木材弹性模量E(N/mm2):9000;木材抗弯强度设计值fm(N/mm2):13;木材抗剪强度设计值fv(N/mm2):;Φ48×钢管、扣件、碗扣式立杆、横杆、立杆座垫、顶托。
16a槽钢。
锤子、打眼电钻、活动板手、手锯、水平尺、线坠、撬棒、吊装索具等。
脱模剂:水质脱模剂。
辅助材料:双面胶纸、海绵等。
1)荷载计算:(1)钢筋混凝土板自重(kN/m):q1=(25+××=m;(2)模板的自重线荷载(kN/m):q2=×=m ;(3)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kN):q3=(1+2)× =;q=×(q1+q2)+×q3=×++×=m2)抗弯强度计算f = M / W < [f]其中 f——模板的抗弯强度计算值(N/mm2);M——模板的最大弯距;W——模板的净截面抵抗矩;W= 5940mm3;[f]——模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M == ×××=故f = ×1000×1000/5940=mm2模板的抗弯强度验算 f < [f]=205 N/mm2,满足要求!3)挠度计算v =100EI<[v]=l/150=4mm模板最大挠度计算值 v=×(+)×6004/(100×210000×269700)= 模板的最大挠度小于[v],满足要求! 4)模板支撑方木的计算方木按照均布荷载下两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计算公式
荷载计算公式荷载,这玩意儿在建筑和工程领域那可是相当重要啊!简单来说,荷载就是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和重量。
咱们先来说说常见的荷载类型,像恒载、活载这两大类就是“常客”。
恒载就是那些长期稳定存在的重量,比如说建筑物的结构自重,这就像人的骨架一样,从一开始就在那稳稳地撑着。
而活载呢,就是会变化的那些力,比如人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产生的力,或者风呼呼吹过来给建筑物的压力。
我记得有一次去参观一个正在施工的大楼,当时我戴着安全帽,小心翼翼地走进那钢筋水泥的世界。
工人们正忙碌着,我看到一位老师傅拿着图纸,对着一根大梁比划着,嘴里还念叨着荷载的事儿。
他说:“这大梁啊,得承受住上面的重量,恒载咱算好了,可这活载不好估摸,要是人多了,或者放了重物,那可就不好说了。
”我凑过去听,感觉一下子就对荷载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那荷载到底怎么计算呢?这就得用到各种各样的公式啦。
比如说,对于均布荷载,计算其产生的弯矩可以用公式 M = qL²/8 ,这里的 q 就是均布荷载的大小,L 是梁的跨度。
这就好像是给荷载这个“调皮鬼”套上了一个数学的“紧箍咒”,让我们能清楚地知道它会产生多大的影响。
再比如说,集中荷载作用下的计算。
假设在梁的中间有一个集中力F ,那最大弯矩就是 M = FL/4 。
这个公式看起来简单,可实际用起来得考虑好多因素呢。
还有风荷载的计算,那得考虑风速、建筑物的形状和高度等因素。
公式W = k × μs × μz × w0 × A ,这里面的 k 是风载体型系数,μs 是风荷载体型系数,μz 是风压高度变化系数,w0 是基本风压,A 是受风面积。
一堆系数看着头都大了,但每个系数都有它的讲究,少算一个都不行。
在实际工程中,计算荷载可不是纸上谈兵。
得实地考察,了解建筑物的用途、地理位置,甚至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
有一回,一个工程师跟我吐槽,说他们做一个项目,本来算好的荷载,结果施工的时候发现当地的风特别大,之前的风荷载计算不够准确,差点出了大问题。
工程力学中的荷载传递如何计算?
工程力学中的荷载传递如何计算?在工程力学领域,荷载传递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它对于结构的设计、安全性评估以及性能预测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那么,荷载是如何在结构中传递的,又该如何进行计算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荷载。
荷载简单来说,就是作用在结构上的各种力,比如建筑物所承受的自重、人员和设备的重量、风荷载、地震作用等等。
这些荷载会通过各种途径在结构内部传递,最终由结构的基础传递到地基中。
在计算荷载传递之前,我们要对结构进行合理的简化和建模。
例如,对于一个简单的梁结构,我们可以将其视为由一系列的杆件组成,每个杆件都承受着一定的内力和外力。
通过这种简化,我们可以更方便地分析荷载的传递路径和计算内力。
接下来,让我们来了解一些常见的荷载传递计算方法。
一种常用的方法是静力平衡法。
这种方法基于牛顿力学的基本原理,即物体在平衡状态下,所受到的合力和合力矩都为零。
以一个简支梁为例,当在梁上施加一个集中荷载时,我们可以通过静力平衡方程计算出梁在各个截面上的剪力和弯矩。
假设梁上的集中荷载为 P,梁的长度为 L,那么在距离左端 x 处的剪力 Q 可以表示为:当 x < L/2 时,Q = P;当 x > L/2 时,Q = 0。
弯矩 M 则可以表示为:当 x < L/2 时,M = Px;当 x > L/2 时,M = P(L x)。
另一种重要的方法是变形协调法。
在实际的结构中,由于荷载的作用,结构会发生变形。
变形协调法就是基于结构各部分之间的变形协调关系来计算荷载传递。
例如,对于一个由两根杆件组成的框架结构,如果两根杆件的连接节点发生了位移,那么根据两根杆件的材料特性和几何尺寸,可以计算出每根杆件所承受的内力。
在计算荷载传递时,还需要考虑材料的特性。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性能,如弹性模量、屈服强度等。
这些特性会直接影响荷载在结构中的传递方式和分布情况。
例如,钢材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弹性模量,能够承受较大的荷载并且变形较小;而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较高,但抗拉强度较低,在计算时需要特别注意其抗拉性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转换层梁、板混凝土约560m3,下部支撑体系承受的荷载是相当大的,现对在转换层以下各楼层的支撑体系作如下调整,用以卸荷:
转换层的支撑体系中,立杆底部在梁板间位置须垫上木枋和模板,将大梁的荷载传递至下层的梁再由梁传递至柱。
1、转换层现浇结构施工时三层、四层的楼板必须进行支撑加固,加固钢管立杆,加固钢管上下层必须在同一支撑点上,这才能使它更好的传递荷载。
板卸荷简图如下:
2、转换层梁
转换层梁主要承受荷载体。
2.1、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都有梁的梁宽大于或等于600mm在梁底加两根立杆作为卸荷顶撑杆,间距为1500mm,设两道水平杆,在二层、三层、四层梁底进行加固,采用钢管支撑架加固;
加固简图如图所示:
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都有梁的梁宽小于600mm在梁底加一根立杆作为卸荷顶撑杆,间距为1500mm,设两道水平杆,在三层、四层梁底进行加固;采用钢管加固;
加固简图如图所示:
2.2、在转换层和加固层相同轴线位置加固层没有梁的,在相应位置板底进行加固,从二层加固至四层;采用钢管加固,加固搭设方
式同转换层梁。
加固简图如图所示:
梁板加固立杆应在同一垂直线上。
加固如图所示:
(二)转换层下各层楼板分担荷载计算
一)、板荷载传递计算如下:
楼板厚度180,每层楼面荷载设计值为3.5 KN/m2。
1、模板及支撑系统自重0.35KN/m2
2、现浇混凝土自重25KN/m3×0.18=4.5KN/m2
3、钢筋自重 1.1×0.18=0.198KN/m2
4、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q=2.5 KN/m2
5、振捣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P=2.0 KN/m2
F4= F砼+F模+F钢筋+ F人+ F捣
=4.5+0.35+0.198+2.5+2.0=9.55KN/m2
F3= F4-3.5+ F模=9.55-3.5+0.35=6.4 KN/m2>3.5 KN/m2
不安全,
故:四层单层加固不安全,需再在下层卸荷:
F2= F3-3.5+ F模=6.4-3.5+0.35=3.25KN<3.5KN/m2
安全,
故:三层、四层两层加固能满足板的卸荷要求。
二)、梁荷载
(一)KZL22梁截面为900×2200,跨度7.7米(1-39轴交1-R 轴~1-J轴)
模板及支撑体系自重:0.5KN/M2
砼自重:25KN/M3
钢筋自重:梁取1.5KN/M3
振捣砼的荷载:2.0 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0KN/M2
1、梁的砼重量:7.7×0.9×2.2×25=381.15KN
2、钢筋自重:7.7×0.9×2.2×1.5=22.87KN
3、模板及支撑系统重量:7.7×0.9×0.5=3.47 KN
4、施工人员荷载:7.7×2.0×0.9=13.86 KN
5、振捣砼的荷载: 7.7×2.0×0.9=13.86KN
由四层楼面梁承受荷载。
四层楼面梁(截面: 300×700,钢筋6¢25的HRB400钢,共2排,保护层厚度25mm ,混凝土强度: C35) 则四层梁:
1、面荷载:
(381.15+22.87+3.47+13.86+13.86)÷(7.7×0.30)=188.4KN/m 2
2、线荷载:
q=188.4×0.30=56.52KN/m
A s =ϕ0·b ·h 0=4×πγ2=6×3.14×(25/2)2=2945mm 2
ϕ0= A s / b ·h 0=2945/(300×635)=1.55%
M=561KN ·m
故下层梁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561KN ·m
转换层大梁荷载产生的弯矩为: M =81ql 2=8
1×56.52×7.72=418.9KN ·m<561KN ·m
故能满足要求。
考虑到安全因素,保留四层和三层的支撑架体以卸荷。
(二)ZL4一跨,梁截面为600×1800(卸荷层无梁),跨度6.8米(1-11轴交1-C 轴~1-J 轴)
模板及支撑体系自重:0.5KN/M 2
砼自重:25KN/M 3
钢筋自重:梁取1.5KN/M 3
振捣砼的荷载:2.0 KN/M 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0KN/M 2
1、梁的砼重量: 6.8×0.6×1.8×25=183.6KN
2、钢筋自重: 6.8×0.6×1.8×1.5=11.02KN
3、模板及支撑系统重量: 6.8×0.6×0.5=2.04 KN
4、施工人员荷载: 6.8×0.6×2.0=8.16 KN
5、振捣砼的荷载: 6.8×0.6×2.0=8.16KN
由四层楼板承受荷载
(板厚:120mm,混凝土强度:C35)
则四层板支撑宽为900mm:
1、面荷载:
(183.6+11.02+2.04+8.16+8.16)÷(6.8×0.9)=34.8KN/m2
应加固至底层。
(一)KZL8梁截面为900×2200,跨度7.4米(1-39轴交1-R轴~1-J轴)
模板及支撑体系自重:0.5KN/M2
砼自重:25KN/M3
钢筋自重:梁取1.5KN/M3
振捣砼的荷载:2.0 KN/M2
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2.0KN/M 2
1、梁的砼重量: 7.4×0.9×2.2×25=366.3KN
2、钢筋自重: 7.4×0.9×2.2×1.5=21.98KN
3、模板及支撑系统重量: 7.4×0.9×0.5=3.33 KN
4、施工人员荷载: 7.4×2.0×0.9=13.32 KN
5、振捣砼的荷载: 7.4×2.0×0.9=13.32KN 由四层楼面梁承受荷载 418.25
(梁: 350×850,钢筋8¢25的HRB400钢,共2排,混凝土强度: C35)
则四层梁:
1、面荷载:
(366.3+21.98+3.33+13.32+13.32)÷(7.4×0.35)=161.5KN/m 2
2、线荷载:
q=161.5×0.35=56.53KN/m
A s =ϕ0·b ·h 0=4×πγ2=8×3.14×(25/2)2=3927mm 2
ϕ0= A s / b ·h 0=3927/(350×785)=1.43%
M=938KN ·m
故下层梁所能承受的弯矩设计值为938KN ·m
转换层大梁荷载产生的弯矩为: M =81ql 2=81×56.53×7.42=387KN ·m<561KN ·m
故能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