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发动机内部构造及原理

合集下载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引言概述: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中不可或者缺的关键部件,它负责将燃料转化为动力,驱动车辆运行。

本文将对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详细阐述,匡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发动机的运行机制。

正文内容:1. 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基本结构,用于容纳活塞、气门和其他关键部件。

1.2 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将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1.3 曲轴和凸轮轴:曲轴将连杆的旋转运动转化为输出轴的旋转运动,凸轮轴控制气门的开闭。

1.4 气门温和门机构:气门控制进出气体的流动,气门机构负责使气门按照规定的时序工作。

1.5 燃油系统和点火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点火系统提供火花点燃混合气。

2.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汽缸内产生负压,进气门打开,混合气进入燃烧室。

2.2 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增加燃烧效率。

2.3 燃烧冲程:活塞上行至顶点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产生爆炸,推动活塞下行。

2.4 排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废气从排气门排出,为下一个工作循环做准备。

2.5 循环重复:上述四个冲程循环进行,驱动曲轴旋转,输出动力。

总结:从组成和工作原理来看,发动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多个部件协同工作实现动力输出。

发动机的组成包括缸体、活塞、曲轴等关键部件,而工作原理则涉及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冲程。

通过深入理解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运行机制,为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提供指导。

同时,对于汽车创造商和工程师而言,深入研究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也是提升发动机性能和燃油效率的关键。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一、发动机的组成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它负责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运行。

发动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1. 缸体和缸盖:缸体和缸盖是发动机的主要承载部件,它们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

缸体内设置有气缸,用于容纳活塞运动。

2. 活塞和连杆:活塞是发动机的运动部件,它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活塞通常由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

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驱动汽车前进。

曲轴通常由高强度的合金钢制成,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强度。

4. 气门和气门机构:气门是发动机进气和排气的通道,它通过气门机构的控制来实现开启和关闭。

气门机构通常由凸轮轴、气门弹簧等部件组成。

5.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负责将燃油输送到发动机,并进行混合和喷射。

燃油系统通常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部件。

6.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点燃燃油与空气混合物,产生爆炸力推动活塞运动。

点火系统通常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点火控制模块等部件。

7.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负责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保持发动机在适宜的工作温度范围内。

冷却系统通常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等部件。

8.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于减少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摩擦,保持其正常运转。

润滑系统通常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等部件。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分为四个步骤: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 进气:发动机的进气过程是通过活塞的下行运动,使气缸内的气门打开,外部空气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同时,燃油也被喷入气缸,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

2. 压缩:活塞上行运动时,气门关闭,将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压缩。

在压缩过程中,混合气的温度和压力逐渐升高,形成高压高温的可燃气体。

3. 燃烧:当活塞上行到达顶点时,点火系统发出火花点燃可燃气体,产生爆炸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曲轴转动,从而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它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之一。

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气缸:发动机通常由多个气缸组成,每个气缸都有一个活塞。

气缸是放置燃烧过程发生的地方,它是发动机的基本工作单元。

2. 活塞和连杆:活塞与气缸内壁相贴合,并可以往复运动。

连杆将活塞与曲轴连接起来,当活塞上下运动时,连杆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轴,它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上的凸轮将连杆的运动转化为发动机的输出轴的旋转运动。

4. 气门:气门位于气缸上方的气门座中,通过开启和关闭气门来控制气缸内气体的进出。

气门的开闭由凸轮轴上的凸轮来驱动。

5. 点火系统:发动机的点火系统用于在适当的时机点燃燃料和空气混合物,引发燃烧过程。

点火系统通常包括点火塞、高压线圈和电控模块等组件。

工作原理:1. 进气冲程:活塞从上死点向下运动,气门开启,使气缸内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通过进气道进入气缸。

2. 压缩冲程:活塞从下死点向上运动,同时气门关闭,压缩气缸内的燃料和空气混合物。

压缩过程使混合物的压力和温度升高。

3. 燃烧冲程:当活塞接近上死点时,点火系统点燃混合物,产生爆炸,使气缸内的压力急剧增加。

爆炸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和曲轴转化为旋转运动。

4. 排气冲程:活塞再次向上运动,同时排气门打开,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气缸。

然后活塞再次向下运动,进入下一个工作循环。

通过不断重复上述工作循环,发动机不断地将燃料转化为机械能,提供动力驱动车辆的运行。

部分现代发动机还通过涡轮增压、直接喷射等技术来提高燃烧效率和动力输出。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原理一、发动机的构造:1.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主要部件,用于容纳活塞、气缸、支撑和密封活塞环。

2.活塞和连杆:活塞在缸体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将活塞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曲轴箱和曲轴:曲轴箱是用来容纳曲轴的机壳,曲轴则是将连杆的直线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重要部件。

4.气门和气门机构:气门用于控制燃气进出气缸,气门机构则是控制气门开关的机构,包括凸轮轴、气门弹簧等。

5.进气和排气系统:进气系统用于引入空气和燃料进入气缸,排气系统则用于排出燃烧产生的废气。

6.点火系统:用于引燃混合气体的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等。

7.冷却系统:用于散热和控制发动机温度的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等。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通常分为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1.进气过程:活塞下行时,气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进气门旁边的节气门控制气缸内空气的进入量。

进气阀门关闭后,位于曲轴箱下方的活塞上行,将进入气缸的空气压缩。

2.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时,气缸内的空气被压缩,体积减小,压力升高,形成高压、高温的稀薄混合气体。

3.燃烧过程:当活塞接近顶点时,喷油器向气缸内喷射燃料形成可燃混合气体,而后点火系统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体,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4.排气过程:活塞下行时,燃烧残余气体通过排气门排出,气缸内重新充满新鲜的空气,以备下一次循环。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通过以上四个过程来描述,也可以通过热力循环来分析,如奥托循环、迪塞尔循环等。

总而言之,汽车发动机通过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过程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产生动力,驱动汽车行驶。

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如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有着不同的工作原理和构造,以适应不同的汽车应用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不断提高,实现更低的排放和更高的动力输出。

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

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发动机是一种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主要用于驱动车辆、飞机等。

发动机的构造与原理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气缸和活塞:发动机中的气缸是一个圆筒形的空间,用来容纳气体燃烧产生的压力。

而活塞则是位于气缸内的一个移动部件,通过与曲轴的连杆连接,将气缸内产生的压力转化为机械能的运动。

2.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一个关键组件,位于发动机底部,并用来转换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曲轴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接,使得活塞的推动可以转化为曲轴的旋转。

3. 燃烧室:燃烧室是发动机内部的一个空间,用来将燃料和氧气进行混合并点燃。

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活塞的上下运动,并通过连杆和曲轴转化为机械能。

4. 进气系统:进气系统用于将空气引入发动机内,与燃料进行混合并输送到燃烧室。

常见的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进气管道和进气门等。

5.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用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发动机,同时降低废气产生的噪音和有害物质的排放。

排气系统通常包括排气管道、催化转化器等组件。

6.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在燃烧室内点燃燃料,并控制点火时机。

常见的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单元等。

7.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于给发动机的运动部件提供润滑油,减少运动部件之间的摩擦和磨损。

润滑系统通常包括油底壳、油泵和润滑油滤清器等。

8.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保持发动机运行温度的稳定,防止过热损坏。

冷却系统通常包括水泵、散热器和冷却液等。

总体来说,发动机通过混合燃料和氧气并点火燃烧的方式,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发动机的构造和原理是通过气缸、活塞、曲轴等组件的协同作用,将燃烧产生的压力转化为连续的旋转运动,从而达到驱动车辆或飞机的目的。

发动机结构和原理

发动机结构和原理

发动机结构和原理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汽车、飞机、船舶等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

它主要由进气系统、燃油系统、排气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和润滑系统等多个部分组成。

下面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结构和原理。

1. 进气系统:进气系统主要由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歧管和进气门组成。

空气通过滤清器进入进气歧管,经过节气门控制进入燃烧室。

在进气过程中,空气将与燃油混合,形成可燃混合物。

2.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主要由燃油泵、喷油器、燃油滤清器和燃油储罐组成。

燃油泵将燃油从储罐中供应到喷油器,喷油器将燃油喷射到进气歧管中。

喷油器的喷油量和喷油时间由发动机控制单元(ECU)控制,以实现最佳的燃油供应。

3.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主要由排气歧管、催化转化器和消声器组成。

燃烧后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歧管进入催化转化器,在催化转化器中进行化学反应,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最后,废气通过消声器被释放到大气中。

4.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主要由点火线圈、点火塞和点火控制模块组成。

当发动机处于正时点时,点火线圈会将高压电流输出到点火塞,点火塞会产生火花,引燃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物。

点火控制模块负责控制点火的时机和频率。

5.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主要由水泵、散热器和风扇组成。

水泵将冷却液(通常是水和冷却剂的混合物)循环供给发动机,冷却液通过发动机吸收热量,然后经过散热器散发掉热量。

风扇通过风力增强散热效果。

6.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主要由油泵、油滤器和油底壳组成。

油泵将润滑油从油底壳泵送到发动机各个部件的润滑点,起到降低摩擦、冷却和清洁的作用。

油滤器则用于过滤掉润滑油中的杂质,保持润滑系统的正常工作。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循环过程实现能量转换。

当燃油喷入燃烧室后,燃料与空气混合并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这些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通过连杆传递这种运动到曲轴,进而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

同时,发动机的排气系统将燃烧后产生的废气排出,为进一步供气提供空间。

详解发动机内部构造与原理

详解发动机内部构造与原理

详解发动机内部构造与原理汽车作为一个行驶工具,能动、能开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和环保性也同样不可或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要求从外观到内饰以及发动机等部件相互配合,相互匹配。

从某方面来说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所以,这是一个相当复杂庞大的技术领域。

而我们所要了解的就是简单的一些入门知识,同时这些又是使用中息息相关的。

发动机对于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由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油及燃油分配系统、电子传感器、点火系统和润滑系统以及散热系统等方面组成。

它们各司其职综合在一起最终保证了发动机运转所必须的三要素—可燃混合气、电火花和汽缸压力。

宝马M5的V10发动机零件一览一.机体组:对于一款四冲程发动机来说,一般情况下机体组由上到下可分为五块,分别是气门室盖、汽缸盖、缸体、曲轴箱和油底壳。

根据工作压力和使用车辆成本的不同,材料主要选择铸铁、铝合金以及镁铝合金。

其中铸铁的硬度较强,适用于涡轮增压车型,但散热效果差,所以往往都将压缩比设计的较低。

铝合金重量轻,散热好,但硬度不强,主要用于高转的自然吸气车型。

曲轴箱主体二.曲柄连杆机构:所谓曲柄连杆机构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曲轴、连杆、活塞、活塞环、大小瓦。

这些部件的作用主要就是用来将可燃混合气被点燃后爆发出的力量传递到离合器和变速箱中,根据发动机用途(强调马力输出或相对更低的油耗)来设计不同质量和惯性的曲轴及曲柄。

另外,机体组中和曲柄连杆机构的相互设计配合也往往决定了一款发动机的转速高低。

一般来说,大缸径短冲程时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更加追求转速高,功率大。

而小缸径长冲程式的设计则多用来载重或者纯正越野车之类更强调低转大扭矩的车。

用来汇集各缸输出动力三.配气机构:配气机构的主要作用就是根据发动机的实时需要而提供相应的可燃混合气。

它由两方面组成,其中发动机内部主要包括正时皮带(优点是噪音小,缺点是需要更换)或正时链条(优点是免于更换,但十万公里左右要调整松紧度,缺点是噪音大)或正时齿轮(优点是不用更换,不用维护,缺点是重量大、惯性大),凸轮轴、液压气门顶、气门、气门弹簧以及气门油封。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

发动机原理与构造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动力装置,它负责将燃油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运动。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原理和构造,旨在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

一、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发动机是通过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驱动曲轴旋转,实现能量转化。

1. 燃烧室和供油系统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发生在燃烧室内。

燃烧室通常由活塞、气缸和气门组成。

供油系统则用于向燃烧室喷射燃油,并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气体。

2. 点火系统发动机需要一个可靠的点火系统来引燃混合气体。

点火系统通常由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单元组成。

3. 气缸和活塞气缸是发动机的主要工作部件,用于形成活塞运动的密闭空间。

活塞则负责将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转化为机械能。

4.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动力输出部分,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则连接曲轴和活塞,将活塞的运动传递给曲轴。

二、发动机的构造发动机的构造根据工作原理和用途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

内燃机是将燃烧过程在发动机内部完成的,而外燃机则是将燃烧室与发动机分离的。

1. 内燃机内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在燃烧室内燃烧的发动机。

根据供油方式和点火方式的不同,内燃机又可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1)汽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采用汽油喷射系统将燃油直接喷射到气缸内,并通过火花塞点火。

汽油发动机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平稳的特点,适用于小型车辆。

(2)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采用高压喷射系统将燃油喷射到气缸内,并通过压缩空气实现自燃。

柴油发动机具有高效、经济的特点,适用于大型车辆和重型机械设备。

2. 外燃机外燃机是一种将燃料在发动机外部燃烧的发动机。

最典型的外燃机是蒸汽机,它通过燃烧产生的蒸汽驱动活塞运动,进而实现能量转化。

三、发动机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环保意识的提高,发动机的发展也朝着更高效、更清洁的方向发展。

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最完整的精华版上)

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最完整的精华版上)

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最完整的精华版上)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是汽车技术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本篇文档将为您详细介绍发动机构造和原理,让您对汽车发动机有更深入的了解。

一、发动机构造1. 气缸:气缸是发动机的主要工作部分,它负责燃烧燃料产生动力。

气缸内有一个活塞,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2. 活塞:活塞是气缸内的一个重要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活塞在气缸内上下运动,通过连杆与曲轴连接,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它负责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曲轴与活塞通过连杆连接,曲轴的旋转运动通过传动系统传递给车轮,驱动汽车前进。

4. 进气系统:进气系统负责将空气吸入发动机,与燃料混合后燃烧产生动力。

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节气门、进气歧管等部件。

5. 排气系统:排气系统负责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发动机。

排气系统包括排气歧管、消声器等部件。

6.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负责点燃混合气体,使其燃烧产生动力。

点火系统包括火花塞、点火线圈等部件。

7.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负责润滑发动机各部件,减少磨损。

润滑系统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冷却器等部件。

8.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负责冷却发动机,防止过热。

冷却系统包括水泵、散热器、冷却液等部件。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1. 进气阶段:发动机通过进气系统吸入空气,与燃料混合后进入气缸。

2. 压缩阶段:活塞向上运动,将混合气体压缩,使其温度和压力升高。

3. 燃烧阶段: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体,使其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4. 作功阶段: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通过曲轴转化为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

5. 排气阶段: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排气系统排出发动机。

发动机构造和原理(最完整的精华版上)一、发动机构造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汽车前进。

发动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组成与工作原理

发动机组成与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动力系统中的核心部件。

作为汽车驱动的动力来源,发动机由众多部件组成,其工作原理涉及燃烧、压缩、节气等多个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 缸体与活塞发动机的基本组成是由缸体和活塞组成的。

缸体是发动机内部的容器,用于盛放活塞。

活塞上下运动,并通过连杆传动到曲轴,从而将燃气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2. 曲轴与连杆曲轴是发动机内部的旋转部件,通过连杆与活塞相连,将活塞的上下往复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曲轴是发动机输出动力的关键部件之一。

3. 气门与气门传动系统气门是用于控制气缸内气体进出的阀门,气门传动系统则是指控制气门开闭的机构。

一般包括凸轮轴、气门弹簧等部件,通过凸轮轴的旋转来驱动气门的开闭动作。

4.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是将燃油输送到气缸内,并与空气混合进行燃烧的系统。

一般包括燃油泵、喷油嘴、燃油滤清器等部件。

5.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将高压电流引导到火花塞,从而引燃气缸内的混合气的系统。

包括点火线圈、点火线圈控制单元、火花塞等部件。

6. 冷却系统冷却系统用于散热,防止发动机过热。

主要包括水泵、散热器、风扇等部件。

7. 润滑系统润滑系统用于减少发动机零件之间的摩擦,减少损耗。

主要包括机油泵、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等部件。

以上是发动机的基本组成部件,这些部件协同工作,使得发动机得以正常运转。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 压缩发动机工作的第一个阶段是压缩阶段。

在这个阶段,活塞向气缸内部移动,压缩气缸内的空气。

这个过程会使得气体的温度和压力升高。

2. 燃烧当进气门打开时,混合气(燃油和空气的混合物)被吸入气缸。

然后,点火系统会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这会在瞬间引发爆炸。

这个爆炸能够使气缸内的压力急剧升高,从而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3. 排气当活塞到达底部时,废气会被推出气缸,这个过程是由排气门打开引起的。

随后,活塞就会再次向上运动,开始循环的下一个工作周期。

发动机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发动机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发动机构造及其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分,它决定了汽车的性能和效率。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技术。

首先,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源,通过燃烧燃料产生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从而转化为汽车的驱动力。

发动机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燃烧室: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在这里被点燃,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2、气缸:燃烧室中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进而转化为驱动力。

3、气门:控制气体进入和排出气缸的阀门。

4、活塞:在气缸内往复运动的关键部件,将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驱动力。

5、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传递给汽车传动系统。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四个过程: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放。

下面我们详细解释一下:
1、进气:气门打开,空气从进气口进入气缸,同时气门关闭,防止气体逃逸。

2、压缩:气门和活塞关闭,将空气压缩在气缸内,增加压力和温度。

3、燃烧:燃料和空气混合后进入燃烧室,被点燃后产生高温高压气体。

4、排放:燃烧后的废气通过气门排出气缸,气门再次打开,为下一次进气做准备。

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气缸的大小和形状、燃烧室的设计、活塞的摩擦系数等等。

此外,发动机的控制策略也是影响性能的重要因素,例如节气门控制、点火时间控制等。

总的来说,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是汽车工程的核心部分。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也在不断提高。

未来,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更加高效、环保的发动机技术也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
一、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1.吸气:发动机的活塞下行时,活塞腔内的气门打开,通过气门进入
汽缸的混合气。

2.压缩:活塞上行时,活塞腔内的气门关闭,活塞将混合气压缩成高
压气体。

3.爆燃:在活塞接近顶死点时,火花塞产生火花,将混合气点燃爆炸,释放出能量。

4.排气:活塞下行时,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汽缸,为新的混合气提供
空间。

通过这四个基本过程循环运作,汽车发动机可以持续地产生动力,驱
动汽车运行。

二、汽车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1.气缸体系:汽缸是发动机燃烧的主要部分,通常由铁合金或铝合金
制成。

汽缸体内设置有活塞和气门,通过这些部件的运动来实现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的过程。

2.曲轴与连杆机构:曲轴是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有用功的装置,具有一
定的几何结构,可以将来自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连接活
塞与曲轴,将活塞的线性运动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气门机构:气门控制气缸内的进气和排气。

气门通过气门杆与凸轮
轴相连接,由凸轮轴的转动带动气门的开闭。

4.燃油供给系统:燃油供给系统包括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

燃油从燃油箱经过燃油泵被送入汽缸,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燃气体。

此外,还有点火系统、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等辅助系统,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

总之,汽车发动机通过吸气、压缩、爆燃和排气这四个基本过程,不断地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从而驱动汽车运行。

其总体构造包括气缸体系、曲轴与连杆机构、气门机构和燃油供给系统等。

这些构造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发动机的工作。

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发动机构造及原理

发动机构造及原理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它通过燃烧燃料产生动力,驱动车辆运动。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为读者详细解析这一复杂而又重要的机械装置。

一、构造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之一是缸体和缸盖。

缸体是一个金属容器,内部有多个圆柱形的腔室,称为缸室。

每个缸室由缸体的外表面和缸盖的内表面封闭。

缸体和缸盖通常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热性。

2. 活塞和连杆活塞是一个与缸室内壁密封配合的金属圆柱体,它可以在缸室内上下运动。

活塞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

连杆是位于活塞和曲轴之间的杆状零件,它将活塞运动的线性运动转换为曲轴的回转运动。

3.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动力输出部件。

它由多个曲柄构成,曲柄之间通过连接杆相互连接。

当活塞向下运动时,连接杆将转动曲轴,将活塞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

曲轴通过主轴与其他部件(如飞轮和传输装置)相连,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4. 配气机构发动机的配气机构控制气缸内混合气的进出。

它由凸轮轴、气门、气门弹簧和升降机构等部件组成。

凸轮轴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当曲轴转动时,凸轮轴也会随之转动。

凸轮轴的凸轮用来推动气门的开闭,进而控制气缸内混合气的进出。

二、工作原理1. 四冲程循环现代发动机一般采用四冲程循环工作原理。

这种循环由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工作冲程和排气冲程组成。

进气冲程:活塞下行,气门开启,混合气(燃料和空气的混合物)进入气缸。

压缩冲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被压缩,体积减小,温度和压力上升。

工作冲程:在高压状态下,混合气被点燃,燃烧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向下运动,驱动发动机工作。

排气冲程:活塞再次上行,气门开启,燃烧产生的废气通过排气门排出。

2. 点火系统发动机中的点火系统用来点燃混合气。

它由点火塞、高压线圈和点火控制单元等部件组成。

高压线圈将电能转换成高压脉冲,点火塞通过电弧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3. 燃料系统发动机的燃料系统用于提供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的混合气。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

发动机原理及构造发动机是现代交通工具的核心部件,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车辆的性能和燃油消耗。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原理和构造,以便更好地理解其工作方式和优化性能。

一、发动机的原理发动机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燃烧燃料产生能量,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推动车辆运动。

在内燃机中,燃料和空气混合后,在活塞内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运动,通过连杆和曲轴转化为旋转运动。

而在外燃机中,则是燃料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直接推动活塞运动。

二、发动机的构造1. 活塞与气缸:活塞是发动机中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在气缸内上下运动,推动连杆和曲轴旋转。

气缸是活塞运动的容器,活塞在气缸内形成压缩和燃烧空间。

2. 曲轴与连杆:曲轴是将活塞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关键部件,它连接着活塞和车轮。

连杆则是连接活塞和曲轴的部件,它使得活塞的上下运动能够传递到曲轴上。

3. 燃烧室与火花塞:燃烧室是燃料与空气混合后燃烧的空间,它由气缸头部和活塞顶部形成。

而火花塞则是提供燃烧所需的火花,将燃料点燃。

4. 气门与进气道、排气道:气门负责控制气缸的进气和排气过程,它开启和关闭进气道和排气道,控制燃料和空气的进出。

进气道负责供应空气和燃料混合物,而排气道则排出废气。

5. 冷却系统与润滑系统:冷却系统负责将发动机中产生的热量散发掉,保持发动机工作温度的稳定。

润滑系统则提供润滑油,减少各部件的摩擦,延长使用寿命。

6. 燃料系统与点火系统:燃料系统负责将燃料输送到燃烧室,并控制燃料的供应量。

点火系统则负责在适当的时机产生火花,将燃料点燃。

三、发动机的类型发动机根据工作原理和燃料种类的不同,可以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燃料可以是汽油、柴油等。

1. 内燃机:内燃机又可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汽油机燃料为汽油,燃烧室内燃烧方式为火花点火;柴油机燃料为柴油,燃烧室内通过压缩提高温度使柴油自燃。

2. 外燃机:外燃机又称蒸汽机,燃料为燃煤或燃气。

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产生蒸汽,蒸汽通过管道输送到汽缸中,推动活塞运动。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构成和各部分的工作原理1. 概述发动机是指将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动机可以根据工作原理分为内燃机和外燃机,根据燃料种类又可以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

2. 发动机结构发动机主要由缸体、缸盖、曲轴、连杆、气门、油泵、燃油喷嘴等组成。

2.1 缸体和缸盖发动机的缸体和缸盖是发动机的关键部分。

发动机的缸体包裹着活塞和气缸,形成气缸体,当汽油燃烧时,活塞在气缸中上下移动,产生了机械能。

缸盖上有气门和火花塞孔,气门用于控制气缸内的进出气,火花塞则用于产生火花点火。

2.2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心脏”,是一个主轴,承载着连杆和活塞进行往复运动,并通过曲轴轴承与主轴轴承固定在发动机的缸体上。

连杆由两颗轴承和一根连杆连接而成,是连接曲轴和活塞的零件之一。

曲轴和连杆工作起来,实际上就是将活塞的往复运动变成了曲轴的旋转运动。

2.3 气门发动机的气门是控制气缸内进出气的开关,分为进气门和排气门。

气门的开启和关闭实际上就是通过凸轮轴“指使”的。

发动机的排气系统会把废气排出汽车,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而进气系统则会将空气和油混合,然后进入气缸进行燃烧。

2.4 油泵和燃油喷嘴油泵是用来将油从油箱中吸出并送到发动机油路的一个装置,将汽油和空气混合后送入气缸。

燃油喷嘴则是控制油量和油的雾化细度的,将燃油雾化后,与空气混合,进入气缸被点燃。

3. 发动机工作原理在汽车行驶时,发动机的循环过程大约可以分为4个过程:吸气、压缩、爆炸、排放。

3.1 吸气发动机工作开始后,活塞会向下移动形成的吸气冲程,气门打开,活塞从气缸内吸入新鲜空气和油的混合物。

3.2 压缩活塞完成吸气冲程后,向上移动形成压缩冲程,同时气门关闭,将油气混合物压缩至极限;随着气压的上升,温度会随之上升,直至油气混合物点火自爆。

3.3 爆炸此刻,点火塞点火喷出高温、高压的火花,将油气混合物点燃,燃烧产生的高温和高压试图将曲轴向前推入,机械能即将产生。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总体结构认识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指能够将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装置。

它是现代交通工具和机械设备的核心部件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船舶等领域。

了解发动机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其工作过程和维护保养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动机总体结构1.缸体:发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容纳气缸、活塞、活塞环和气门机构等。

它一般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刚性和散热性能。

2.活塞与连杆:活塞是发动机内部上下运动的部件,可以将气体的燃烧能量转化为机械能。

它由铸铁或铝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密封性能。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使得活塞的上下运动可以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3.气缸盖与气门机构:气缸盖位于发动机的上部,用于密封气缸,防止气缸内的压力泄漏。

气门机构由气门、弹簧、摇臂和凸轮轴等组成,用于控制气门的开闭。

4.曲轴:曲轴是将活塞的上下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的重要部件。

它由钢铁或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性。

5.点火系统:点火系统通过提供高压电弧,在燃烧室内点燃混合气体。

它由点火线圈、火花塞和点火控制装置等组成。

6.进气系统:进气系统负责将空气和燃料混合后送入燃烧室。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进气管、进气阀和节气门等。

7.排气系统:排气系统用于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发动机,保持正常的工作环境。

它由排气管、排气阀和催化转化器等组成。

8.润滑系统:润滑系统通过提供润滑油,降低摩擦,保护发动机部件的正常工作。

润滑系统主要包括油泵、油箱和滤清器。

二、发动机工作原理1.进气冲程:活塞从上往下移动,汽缸内形成一定的负压,进气阀开启,混合气通过进气管进入汽缸。

2.压缩冲程:活塞由下向上移动,将进气混合气体压缩至高压状态。

此时进气阀和排气阀均关闭,防止气体泄漏。

3.燃烧冲程:点火系统点燃混合气体,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此时气门仍然关闭,以保持压缩状态。

4.排气冲程:活塞移动到底死点,排气阀开启,废气通过排气管排出发动机。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是汽车的动力源。

它由多个部件组成,每个部件都有着特定的功能,共同协作来实现发动机的工作原理。

本文将详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一、发动机的组成1.1 缸体:发动机的主体部分,用来容纳活塞和气缸套。

1.2 活塞:位于气缸内,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实现往复运动。

1.3 曲轴: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驱动汽车前进。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2.1 进气过程:气缸内活塞下行,气门打开,进入混合气体。

2.2 压缩过程:活塞上行,气门关闭,混合气体被压缩。

2.3 燃烧过程:火花塞点燃混合气体,产生爆炸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三、发动机的冷却系统3.1 散热器:通过水冷或风冷方式,将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

3.2 水泵:循环冷却液,保持发动机温度在适宜范围内。

3.3 散热风扇:在低速行驶时,辅助散热器散发热量。

四、发动机的润滑系统4.1 机油泵:将机油从油底壳抽送到各个润滑点。

4.2 机油滤清器:过滤机油中的杂质,保持机油清洁。

4.3 油底壳:储存机油,保持发动机内部润滑。

五、发动机的点火系统5.1 点火线圈:将12伏电压转换为数千伏高压电流,点燃混合气体。

5.2 火花塞:通过高压电流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体。

5.3 电子控制单元(ECU):控制点火时机,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总结: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由多个部件组成,各部件协作完成进气、压缩、燃烧、排气等过程。

同时,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和点火系统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确保发动机正常运转。

深入了解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保养和维护汽车,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
发动机是一种能够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为机械能的机器。

其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可能因不同的发动机类型而有所不同,但通常来说,发动机都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 燃烧室:这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其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并被点燃,产生能量。

2. 气缸:这是燃烧室中活塞运动的场所,它包含一个或多个活塞,这些活塞在气缸内上下移动,推动发动机运转。

3. 活塞:活塞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连接着连杆和曲轴,使曲轴能够转动,从而产生动力。

4. 连杆:连杆将活塞与曲轴连接在一起,使活塞的上下移动能够转化为曲轴的旋转运动。

5. 曲轴: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要输出轴,它将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从而能够驱动发动机外部的设备。

6. 气门:气门是控制空气进入和离开气缸的阀门,它们的工作周期与活塞的运动相配合,以确保在正确的时机吸入空气和排出废气。

7. 冷却系统:发动机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需要一个冷却系统来保持其正常工作温度。

8. 润滑系统:发动机中的各个部件需要润滑油来减小摩擦和磨损。

9. 点火系统:对于点燃式发动机来说,点火系统负责在正确的时机点燃混合气体。

工作原理: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热力学原理和机械运动。

当燃料和空气在燃烧室中混合并被点燃时,产生的能量推动活塞向下移动,从而转动曲轴。

通过一系列的机械传动,曲轴的旋转运动最终转化为汽车的行驶运动。

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产生持续的动力输出。

以上就是发动机的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不同种类的发动机可能会有一些额外的组件或不同的工作方式。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解)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解)

汽车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图解)一、发动机的构造1.汽缸:发动机通常由多个汽缸组成,每个汽缸都是一个密闭的容器,用于进行燃烧过程。

汽缸的内径和活塞的行程决定了发动机的排量大小。

2.活塞:活塞是位于汽缸内来回运动的零件,它的作用是在汽缸内产生压力。

活塞下面通过连杆与曲轴相连,将压力转化为机械能。

3.曲轴:曲轴连接活塞和汽车的传动系统。

当活塞在汽缸内产生压力时,经过连杆和曲轴的转化,可以产生往复运动,并利用汽缸压力驱动曲轴旋转。

4.凸轮轴:凸轮轴是发动机的控制系统,它通过凸轮的形状和数量来控制进气门和排气门的开闭。

凸轮轴的转动由曲轴传动。

5.进气系统:进气系统是负责将空气引入汽缸的部分,主要包括进气管道、节气门、空气滤清器等。

进气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工况的不同来调整进气量。

6.燃油系统:燃油系统是负责将燃料输送到发动机的部分,主要包括燃油箱、燃油泵、燃油喷嘴等。

燃油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负荷的不同来调整燃料的供给。

7.点火系统:点火系统是发动机燃烧的起点,主要包括点火线圈、火花塞等。

点火系统通过产生一个电火花来点燃燃料混合气体,引发燃烧过程。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进气冲程:活塞在下行过程中,进气门打开,活塞下行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后,气缸内的新鲜空气通过进气门进入气缸。

2.压缩冲程:活塞在上行过程中,进气门关闭,活塞向上行驶,将气缸内的空气压缩,使气体温度和压力增加。

3.燃烧冲程:当活塞到达上行行程的最高点时,喷油嘴会向气缸内喷入燃料。

燃料和压缩空气混合后被点火系统的火花点燃,引发燃烧过程。

燃烧释放的能量推动活塞向下行驶。

4.排气冲程:当活塞到达下行行程的最低点时,排气门打开,活塞向上行驶,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汽缸。

发动机通过不断循环进行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等工作冲程,形成连续的能量转化过程,从而驱动汽车运动。

汽车发动机是复杂而精密的机械装置,涉及到机械、电子、燃料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通过对发动机构造和工作原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汽车发动机的工作过程,为汽车的维修和使用提供基础。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发动机是现代汽车的核心部件,负责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车辆前进。

本文将介绍发动机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发动机的运行机制。

一、发动机的组成1. 活塞和活塞环活塞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它通过往复运动带动曲轴旋转,将燃烧室内的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

活塞环则负责密封燃烧室,防止燃气泄漏。

2. 汽缸和气缸盖汽缸是活塞运动的工作空间,它由耐磨材料制成,在内部安装了气缸套。

气缸盖则覆盖在汽缸上方,起到密封和支撑气门机构的作用。

3. 曲轴和连杆曲轴是发动机的主轴,通过活塞的往复运动将线性运动转化为旋转运动。

连杆连接活塞和曲轴,将活塞运动带到曲轴上,实现功率传递。

4. 气门和进气系统气门是控制气体进出燃烧室的开关,通过气门机构的运动实现开闭。

进气系统由进气管道、空气滤清器和节气门组成,负责提供新鲜空气供燃烧使用。

5. 燃油系统燃油系统由燃油箱、燃油泵、喷油器等组件组成,负责将燃料送入燃烧室,保证发动机正常燃烧。

6. 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用于在燃烧室内点燃混合气,它由火花塞、点火线圈和点火控制模块组成。

火花塞负责产生火花,将混合气点燃。

二、发动机的工作原理1. 循环过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四个循环过程完成的: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

在进气过程中,活塞向下运动,汽缸内形成负压,进气门打开,吸入新鲜空气和燃料。

接着,活塞上升将混合气压缩,提高燃烧效率。

然后,点火系统产生火花,引燃混合气,产生高温高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下运动。

最后,排气门打开,废气排出,完成一个循环过程。

2. 燃烧过程燃烧过程是发动机产生动力的关键环节。

在燃烧室内,燃料与空气混合形成可燃混合气,点火系统产生火花点燃混合气。

火焰蔓延并使混合气体燃烧,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燃烧过程的效率和质量直接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经济性。

3. 工作循环发动机的工作循环有两种常见类型:四冲程循环和两冲程循环。

四冲程循环包括进气冲程、压缩冲程、燃烧冲程和排气冲程,每个冲程都由活塞的往复运动完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破解汽车奥秘—详解发动机内部构造及原理
[日期:2008-09-12][字体:]
写在前面:汽车大规模进入家庭在几年前就已经不是新闻了,但很多车主在享受到爱车为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却因为相关知识的不甚了解而产生了使用以及保养维修方面的误区。

从本期开始,汽车探索将从汽车的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以及底盘、悬挂等方面用较为通俗的语言进行深入浅出的介绍,相信您看过之后一定会有所收获。

【汽车探索讯】汽车作为一个行驶工具,能动、能开是最基本的要求,但安全性、操控性、舒适性和环保性也同样不可或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就要求从外观到内饰以及发动机等部件相互配合,相互匹配。

但从某方面来说又互相制约,互相影响。

所以,这是一个相当复杂庞大的技术领域。

而我们所要了解的就是简单的一些入门知识,同时这些又是使用中息息相关的。

宝马M5
的V10发动机今天,先来说说发动机。

发动机对于汽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由机体组、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供油及燃油分配系统、电子传感器、点火系统和润滑系统以及散热系统等方面组成。

它们各司其职综合在一起最终保证了发动机运转所必须的三要素—可燃混合气、电火花和汽缸压力。

宝马M5
的V10发动机零件一览一.机体组:对于一款四冲程发动机来说,一般情况下机体组由上到下可分为五块,分别是气门室盖、汽缸盖、缸体、曲轴箱和油底壳。

根据工作压力和使用车辆成本的不同,材料主要选择铸铁、铝合金以及镁铝合金。

其中铸铁的硬度较强,适用于涡轮增压车型,但散热效果差,所以往往都将压缩比设计的较低。

铝合金重量轻,散热好,但硬度不强,主要用于高转的自然吸气车型。

曲轴箱主体二.曲柄连杆机构:所谓曲柄连杆机构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曲轴、连杆、活
塞、活塞环、大小瓦。

这些部件的作用主要就是用来将可燃混合气被点燃后爆发出的力量传递到离合器和变速箱中,根据发动机用途(强调马力输出或相对更低的油耗)来设计不同质量和惯性的曲轴及曲柄。

另外,机体组中和曲柄连杆机构的相互设计配合也往往决定了一款发动机的转速高低。

一般来说,大缸径短冲程时的设计主要是为了更加追求转速高,功率大。

而小缸径长冲程式的设计则多用来载重或者纯正越野车之类更强调低转大扭矩的车。

用来汇集各缸输出动力的曲轴三.配气机构:配气机构的主要作用就是根据发动机的实时需要而提供相应的可燃混合气。

它由两方面组成,其中发动机内部主要包括正时皮带(优点是噪音小,缺点是需要更换)或正时链条(优点是免于更换,但十万公里左右要调整松紧度,缺点是噪音大)或正时齿轮(优点是不用更换,不用维护,缺点是重量大、惯性大),凸轮轴、液压气门顶、气门、气门弹簧以及气门油封。

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其实不难理解,讲的通俗一点就是曲轴旋转的力通过正时皮带传送到凸轮轴,然后再由凸轮轴带动气门进行上下运动。

宝马M5上的凸轮轴
液压气门顶除上述部件外,在发动机的外部还有一些为了配气的最终目的而工作的,按照从外到里的安装按后顺序分别是,空滤、空气流量计、进气温度传感器、节气门、进气歧管等。

当然,在一些多点或单点电喷的发动机当中,还在进气歧管上安装了燃油分配器。

这属供油系,不在这里进行讨论。

宝马M5上缸盖
宝马M5上缸盖侧面四.供油及燃油分配系统:汽油从油箱进入到汽缸中进行燃烧来产生动力,这不难理解。

不过,在这个过程中,汽车各部件间的相互配合却是非常重要的。

简单的来说,就是行车电脑根据许许多多的传感器(进气温度、空气流量、节气门开度、水温传感、爆震传感、氧传感、曲轴转速、档位和发动机负荷等)来不断的调整喷油时机和喷油量。

宝马M5上缸盖底面
目前国际上主流的技术已经能够将喷油嘴安装到缸体上,喷油头在燃烧室内,这就是直喷。

它多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喷射更准确,输出扭矩更强,也更加的环保。

宝马M5
上缸盖侧面
五.电子传感器:这方面刚才已经讲了,电喷车的工作就像是一个系统庞大的国家,中央政府(行车电脑)需要个个部委(传感器)来不断反馈相关信息然后调整政策。

而结果就是不断的完善,不断的进步,运转的越来越好。

同样,如果其中的某一个零件发生故障,传
递来错误的信息,那结果可想而之,不但会发生故障,而且还有可能连累到其他传感器的“安危”
宝马M5上的Valvetronic可变气门升程技术的电路板及驱动马达
宝马M5
上的排气系统
六.点火系统:点火系统的部件主要包括、电瓶、点火开关、行车电脑、分电器、点火线圈、缸线以及火花塞。

这套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将电瓶里的低压电被放大到数万伏后通过分电器来不断在每一个汽缸中点燃混合气。

这套系统一般来说不容易损坏,但火花塞是一个
耗材,一般来说3万公里更换一次。

火花塞、
高压帽及点火线圈
有些车友喜欢将自己的点火系统改装,比如低阻值的导线、高热值的火花塞等等,实际上动力提升不太明显,在日常使用上也没有什么过人之处。

并且也只适合与其它改装并用才能显示出效果。

当然,在柴油发动机上没有点火系统,关于它的一些方面,我会在接下来的几篇文章中讲到。

七.润滑系统:四冲程发动机的内部润滑主要有两种方式,分别是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

前者主要通过机油泵将机油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凸轮轴、活塞底部、瓦片等等地方,而飞溅润滑的意思就是通过曲轴的旋转将机油甩出,目的是让缸桶内形成油膜,来进行润滑。

水泵及水泵皮带轮
很多高性能的赛车都采用干式油底壳式的设计,它知识通过机油泵将两组甚至更多的储油罐内的机油进行压力润滑到各个组件中,避免了传统方式所存在的惯性和润滑不良等问题。

当然,除了润滑之外,机油还有散热以及密封等作用。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简单的将发动机内部的一些结构和系统组成进行了介绍。

再接下来的一篇中,将向您介绍什么是可变正时气门和升程等一些新技术的运用与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