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语迁移的理论变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摘要:母语迁移一直都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纵观母语迁移的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对其的研究受到各个时期不同理论的影响,母语迁移理论的变迁反映了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深化,对母语迁移在外语学习中的作用机制更加了解。母语迁移的理论也越来越受到多学科、多层次理论的影响。
关键词: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一直是二语习得和语言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对母语迁移的研究经过多年的发展,受到不同时期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理论的影响,研究范畴得到了很大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也更加理性和客观。本文将对母语迁移研究的理论变迁作一回顾并分析其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的发展衍变。
一.母语迁移的定义
迁移是一个心理学术语,通常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根据广为接受的Odlin的定义,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所造成的影响。”[1]母语迁移的概念则是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的对比分析理论中提出的。根据母语迁移理论,在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学习者的第一语言即母语的使用习惯会直接影响第二语言的习得,并对其起到积极促进或消极干扰的作用。
二.母语迁移理论变迁
母语迁移的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曾受到各个学科领域理论的影响,人们试图从不同视角探讨母语迁移的作用和制约因素。
1.行为主义理论。
行为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习得的。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后来被应用在语言学习上,主张语言学习是目的语习惯形成的过程,是对语言刺激的自动反应。母语迁移的产生是母语,即旧的语言“习惯”在目的语中的延续。因此,要形成目的语习惯,学习者必须淡化旧的语言习惯,在一种合适的环境中,才能习得新的语言习惯。该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主要障碍就是母语的干扰。当母语与目的语的作用方式相同或相似时,母语会产生正迁移,即会促进二语的习得;当二者作用方式不同时,母语会产生负迁移,导致学习者发生错误,从而产生学习困难。
行为主义理论提出了母语的正迁移和负迁移的概念,对语言迁移的早期研究做出了很大
的贡献,至今仍然被广泛用于语言研究中。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行为主义理论将人与动物等同,都遵循“刺激-反应”的规律,而忽视了人类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其次,该理论夸大了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影响力,后来的研究证实了语间差异不一定导致二语学习困难,语间相似也可能引起二语习得过程中的错误;再次,事实表明,学习者并不需要淡化旧的语言习惯才能学好二语。这些问题使行为主义理论逐渐受到了广泛的质疑,并逐渐失去其在二语习得教学中的指导地位。
2.对比分析假设。
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行为主义理论影响的对比分析假设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并在20世纪60年代大行其道。对比分析理论主要通过比较和分析语言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差异,来预测二语习得中可能出现的错误和困难;这种理论认为语间差异越大,则学习困难越大,错误越多,即语际差异直接导致外语学习困难,且难度与差异度成正比。该理论分为强式(strong version)、弱式(weak version)[2]和温和式(moderate version)[3]三个分支。强式理论认为造成外语学习困难和错误的主要、甚至是唯一的原因就是学习者的母语迁移干扰;外语学习的困难完全是两种语言间的差异造成的,因此语间差异愈大,学习的困难就愈加严重;因此只要比较分析两种语言的差异就能预测外语学习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错误。弱式理论仍然认为语间干扰和语间差异是外语学习者学习困难的根源,但不再坚持对比分析就能预测外语学习错误,而开始强调对已知错误的分析解释以了解错误产生的根源。温和式理论则力图避免前两个版本各自的弱点,认为不能简单地将语间差异等同于外语学习困难,提出要观察语言的细微差别,忽视了这些细微差别才是导致学习困难的原因。温和式理论不再将语言学习错误和困难的原因完全归结于母语干扰或语间干扰,而是转向了语内干扰,拓宽了错误根源的分析范围。
对比分析假说在其兴盛时期为语言迁移研究,外语教材编写和外语教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但是由于其过于夸大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并且局限于对语言本身的分析来解释外语学习中的困难和错误,而忽略了语言、认知、情感、社会和文化等各种因素都有可能造成外语学习中的错误,因而它无法解释或解决外语学习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逐渐衰落。
3.偏误分析假设。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的偏误分析假说认为,研究者应该将重点放在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上,而不是语言本身,并提出了对学习者偏误进行分析的步骤、方法和评价方法。该理论主要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对学习者语言中的偏误的来源和过程进行系统分析和解释,认为通过对外语学习者的偏误进行研究就能够找到隐藏在错误后面的学习过程和策略,而忽略了错误产生的社会、认知、文化等因素。同时,由于偏误分析只分析学习者出现的偏误,当学习者采取回避策略的时候,这一理论就无法解释,也无法预测可能出现的
错误。因此由于在分析方法和研究范畴上明显的局限性,偏误分析假设理论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也逐渐被摈弃了。
4.迁移最低影响理论。
与对比分析假说相反,心灵主义的迁移最低影响理论基本完全否定了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作用,而强调二语习得是和母语习得一样的创造性的建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受母语影响的,而是遵循普遍语法规律。该理论宣称绝大部分外语学习者错误都是二语内部的错误,只有极少数错误是母语干扰造成的,但是很快大量实验证据证实了母语迁移在二语习得过程的广泛存在,推翻了该理论的基础。
5.标记理论。
“标记”是布拉格学派语言学家Trubetzkoy提出的用于描述语言的区分性语音特征的一个概念,逐渐被语言学家们广泛应用在语法、语音、语义、语用等语言各个领域的研究。标记从语言学的角度可以定义为“某些语言特征相对于其他更‘基本的’特征而言,以某种方式显得比较特别”。[4]即语言中更核心、更简单、更常见、更自然的成分就是“无标记的”成分,而那些更特殊、更复杂、更罕见的语言成分则是“有标记的”。
标记理论认为当目的语内容有标记,则母语的无标记内容会发生迁移,即目的语相对于母语特征的标记程度决定迁移发生的可能性。Eckman提出的“标记差异假说”认为外语学习的难点在于目的语与母语有差异,标记性又比母语强的地方,而目的语与母语有差异但是标记性不比母语强的地方并不难学。Kellerman的心理类型学说认为典型性影响学习者准备迁移的语言成分,语言迁移决定于学习者对母语和目的语内容标记性的直觉判断,学习者根据直觉通常不会迁移母语与目的语差异很大的部分,往往是母语中非核心的、不规则的、不常用的、模糊的、可能影响二语清晰性的部分,即下意识地避免迁移非典型性语义。Chomsky 则是以其普遍语法理论为基础发展了标记理论,他认为核心语法是无标记的,边缘语法是有标记的。标记性和语言的差异互动共同决定语言的迁移何时、何处以何种方式发生。这一理论相较于以前的种种母语迁移理论扩大了研究范畴,考虑到了更多涉及母语迁移的因素,能够更加合理地解释母语迁移现象和二语习得中学习者面临的困难和出现的错误,提供了研究母语迁移的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有助于我们对母语迁移的作用机制的了解,解释和预测母语迁移的范围、方式和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对母语迁移的研究和外语的教学。三.结语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研究的拓展,人们对母语迁移的认识逐渐深入,对母语迁移的理论解读也从开始的简单、概括、局限于语言本身的行为主义理论逐渐向多维度、多层面、跨学科发展。对于母语迁移影响外语学习早已毫无争议,现在研究者们关注的重点是母语迁移受到哪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