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一般力系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第三章 平面一般力系

《工程力学》第三章  平面一般力系
• 运用解析法:在力系所在平面上取坐标系 O -xy(图3-3(a)),应用合力投影定理, 则由(3-2)式得
• 故主矢R′的模为
• 主矢R′的方向从图3-3(b)中可知
图3-3
• 2.对点O的主矩 • 从图3-3(b)中可知,MO应是该平面一般力偶
系m1,m2,…,mn的合力偶矩。由平面力偶 系的合成定理可知,
• 由于Fd也等于力F对B点的矩,mB(F)=Fd,于 是得
• §3-2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 一、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 在力系的作用平面内,被任选的一点O称为简
化中心。将力系中诸力平移至简化中心,同时 附加一个力偶系的过程,称为力系向给定点的 简化。
图3-2
•经 简 化 后 的 平 面 共 点 力 系 合成为一个合力R′,该合力作用点在简化 中心上;把简化后的附加力偶系m1, m2,…,mn合成得一力偶MO(图32(c))。自然,依据力的平移定理,可将 力R′和MO合成为一个力R(图3-2(d)), 这个力R就是原力系F1,F2,…,Fn的合 力。
• 二、截面法求桁架内力
• 截面法一般采用如下步骤:
• (1)先求出桁架支承约束反力。
• (2)如需求某杆的内力,可通过该杆作一 假想截面,将桁架截为两段(只截杆件, 不能截在节点上)。注意被截杆件一般不 能多于三根。任选半边桁架考虑平衡,在 杆件被截处,画出杆件内力,其指向假定 沿杆件而背离杆件被截处。
图3-5
• 二、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结果分析
• 1.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的简化结果
• 平面一般力系向简化中心简化,其结果可能出现 四种情况:
• (1)R′=0,MO=0
• 主矢和主矩均等于零。它表明简化后的平面汇交 力

平面一般力系.ppt

平面一般力系.ppt

A
2m
2F2 cos60 2F3 3F4 sin30 0.5
(2)、求合成结果:合成为一个
合力R,R的大小、方向与R’相同。 其作用线与O点的垂直距离为:
F1
O
3m
y A
d Mo 0.51m R
Lo O d
R/ R
B
F3
F4 C 30° x
B
C
x
例题 4-2 P 75 (N) Q 100 (N) S 80 (N) M 50 (N m) 求:该力系的最后的合成结果。
§4–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力系的主矢等于零 ,又力系对任一点的主矩也等于零。
平衡方程:
Fx 0 , Fy 0 , mo F 0
平衡方程其他形式:
Fx 0 , mAF 0 , mB F 0
A、B 的连线不和x 轴相垂直。
mAF 0 , mB F 0 , mC F 0
A、B、C 三点不共线。
§4–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
例题 4-3 伸臂式起重机如图所示,匀质伸臂AB 重P=2200N, 吊车D、E 连同吊起重物各重QD=QE=4000N。有关尺寸为:l = 4.3m,a = 1.5m,b = 0.9m,c = 0.15m, α=25°。试求铰链 A 对臂AB 的水平和垂直反力,以及拉索BF 的拉力。
4、 R=0,而M=0,原力系平衡。
综上所述,可见:
⑴、平面一般力系若不平衡,则当主矢主矩均不为零时, 则该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⑵、平面一般力系若不平衡,则当主矢为零而主矩不为零 时,则该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力偶。
§4–2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
合力矩定理 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

静力学-03-平面一般力系

静力学-03-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力系的平衡
当Q=180 kN,满载W=200 kN时
mA(F )0
Q62 P2W 12 2 NB 4 0
Fi 0,
QPW N A NB 0
NA 210 kN NB 870 kN
平面力系的平面力系的平衡
平面力系的平衡
平面力系的平衡
平面一般力系
1.平面力系的简化 2.平面力系的平衡 3.物体系平衡
X 0
mA(F) 0
Y 0
XA 0
RB
a
q
a
a 2
m
P
2a
0
YA RB qa P 0
RB 12 kN
YA 24 kN
平面力系的平衡
平面平行力系
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
Y 0
mO (Fi )0
一矩式
两个独立方程 只能求解两个独立的未知数
mA (Fi ) 0
mB (Fi ) 0
二矩式
AB连线不能平行于力的作用线
平面力系的平衡
已知:塔式起重机 P=700 kN, W=200 kN (最大起重量),尺寸 如图。求: ①保证满载和空载时不致翻倒, 平衡块Q=? ②当Q=180 kN时,求满载时轨道 A、B给起重机轮子的反力?
平面力系的平衡
平面力系的平衡
物体系平衡
静定(未知数三个)
静不定(未知数四个)
静不定问题在材料力学中用位移协调条件来求解。
物体系平衡
物体系:由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它们之间通过约束相连。 n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最多3n个方程,可解3n个未知量。
外力:外界物体作用于系统上的力叫外力。 内力:系统内部各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叫内力。

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

l FAyl P 2 Q(l a) 0
FAx l
tg
P
l 2
Qa
0
FAy 2.1KN
FAx 11.4KN
18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① 基本式(一矩式) ②二矩式
③三矩式
Fx 0
Fy 0
MO (Fi ) 0
Fx 0
MA(Fi ) 0
MB(Fi ) 0
MA(Fi ) 0
20
§3-4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y
F1
x1
FR'
Mo o
x2
xR xn
F2 FR
Fn
设有F1, F2 … Fn 为一平行力系,
向O点简化得:
主矢 FR Fi
主矩 MO MO(Fi ) Fi xi
合力作用线的位置为:
xR
MO FR
F 对新作用点B的矩。
[证]
'
M
M
力F
力系 F,F ,F
力 F 力偶( F, F )
4
说明: ①力平移的条件是附加一个力偶M,且M与d有关,M=F•d ②力线平移定理揭示了力与力偶的关系:力力+力偶 ③力线平移定理的逆定理成立。力力+力偶 ❖力线平移定理是力系简化的理论基础。 ❖力线平移定理可将组合变形转化为基本变形进行研究。
A
B
②当Q=180kN时,求满载
时轨道A、B给起重机轮子的反
力?
分析:
Q过大,空载时有向左倾翻的趋势。
Q过小,满载时有向右倾翻的趋势。 24
解:⑴ ①首先考虑满载时,起
重机不向右翻倒的最小Q为:

第3章平面一般力系

第3章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包含以下几种特殊力系: (1)平面汇交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 内且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2)平面平行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 内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3)平面力偶系:各力偶作用面共面。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3.1 力线平移定理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和平衡方程 §3.4 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 和静不定问题 §3.5 平面桁架
M A / FR 2375.0 / 711.5 d a = AC = = = = 3.52 m o sin ϕ sin ϕ sin 71.6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四、 合力矩定理
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于点O之矩等于原力系对简化中心 O的主矩,即:
M O = M O ( FR ) M O = ∑ M O (F )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3.1 力线平移定理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和平衡方程 §3.4 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 和静不定问题 §3.5 平面桁架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一、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 =0 保证物体移动平衡 由于 FR MO=0 为转动平衡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
二、主矢和主矩
建立坐标系oxy
′ = F1 x + F2 x + ⋅⋅⋅ + Fnx = ∑ Fx FRx ′ = F1 y + F2 y + ⋅⋅⋅ + Fny = ∑ Fy FRy
y
MO
r ′ FR
α
O
主矢大小 ′ = ( FR ′x )2 + ( FR ′y )2 = ( ∑ Fx )2 + ( ∑ Fy ) 2 FR 主矢方向 r r ′,i ) = cos( FR

《建筑力学》第三章平面一般力系

《建筑力学》第三章平面一般力系

VS
产生条件
摩擦力的产生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接触 面粗糙、接触面间有正压力和物体间有相 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考虑摩擦时物体平衡问题解决方法
01
02
03
静力学方法
通过受力分析,列出平衡 方程,考虑摩擦力对物体 平衡的影响。
动力学方法
分析物体的运动状态,根 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动力 学方程,考虑摩擦力对物 体运动的影响。
静定结构特性分析
1 2 3
内力与外力关系
静定结构的内力与外力之间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即外力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内力的变化。
变形与位移
在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会产生变形和位移,但 变形和位移的大小与材料的力学性质有关,与结 构的超静定性无关。
稳定性分析
静定结构在受到微小扰动后,能够自动恢复到原 来的平衡状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求解未知数
通过解平衡方程,求解出未知 的力或力矩。
确定研究对象
根据问题要求,确定需要研究 的物体或物体系统。
列平衡方程
根据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列出物体系统的平衡方程。
校验结果
将求解结果代入原方程进行校 验,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05 静定结构内力计算
静定结构基本概念和分类
静定结构定义
静定结构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其反力和内力都可以用静力学平衡方程求解,且解答唯一确定的结构。
02 平面汇交力系分析
汇交力系几何法求解合力
几何法概念
利用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求解汇交力系的合 力。
求解步骤
首先确定各分力的方向和大小,然后选择合适的几何图形 (如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进行力的合成,最后根据图形 求解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注意事项

工程力学 静力学第三章 平面一般力系

工程力学 静力学第三章 平面一般力系

∑Y = 0
∑mO ( Fi ) = 0
①一矩式
∑ mB ( Fi ) = 0
②二矩式 条件: 条件:x 轴不⊥ AB 连线
上式有三个独立方程,只能求出三个未知数。 上式有三个独立方程,只能求出三个未知数。
注意: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的平衡方程, 注意:不论采用哪种形式的平衡方程,其独立的平衡方程的 三个未知量 个数只有三个,对一个物体来讲, 只能解三个未知量,不得多 个数只有三个,对一个物体来讲 只能解三个未知量 不得多 列! 14
8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的应用 简图:
固定端约束的反力
R
固定端约束反力有三个分量: 两个正交分力, 两个正交分力,一个反力偶
9
第二节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R=ΣFi 与简化中心无关 MO =ΣMo(Fi) 与简化中心有关
R ——主矢 主矢 MO——主矩
① R =0, MO =0,力系平衡,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下节专 , 门讨论。 =0,M ② R =0, O≠0 即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偶, MO=M 此时刚 体等效于只有一个力偶的作用,因为力偶可以在刚体平 面内任意移动,故主矩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 ≠0,M =0,即简化为一个作用于简化中心的合力。这时, ③ R≠0, O =0 简化结果就是合力(这个力系的合力), R = R 。 ( (此时与简化中心有关,换个简化中心,主矩不为零) 此时与简化中心有关, 此时与简化中心有关 换个简化中心,主矩不为零)
R = (∑ X ) 2 + (∑ Y ) 2 = 0
M O = ∑mO ( Fi ) = 0
13

X =0
∑X =0
∑ m A ( Fi ) = 0
∑ m A ( Fi ) = 0 ∑ mB ( Fi ) = 0 ∑ mC ( Fi ) = 0

静力学第4章平面一般力系

静力学第4章平面一般力系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本章重点内容】
力线平移定理;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结果分析;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4-1 工程中的平面一般力系问题
§4-1 工程中的平面一般力系问题
平面一般力系 作用在物体上诸力的作用线都分布在同一平面内,既
力线向一点平移时所得 附加力偶等于原力对平 移点之矩.
力偶M′与M 平衡.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4-3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主矢与主矩
§4-3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主矢与主矩
一、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rr
F1′ = F1
rr
F2′ r
...=
F2 r
Fn′ = Fn
r M1 = MO (F1)
主矩MO
∑ MO =
MO
r (F
)
=
−1m

F1

3m

F2
+
2m

sin
30o

F3
+
M
= −1m ×1kN - 3m ×1kN + 2m × 1 × 2kN + 4kN ⋅ m 2
= 2kN ⋅ m
§4-4 简化结果的分析 合力矩定理
合力 方向 主矩
FR′ = 3.39kN α = −36.2°
§4-3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主矢与主矩
主矩的计算
主矩的计算方法与力矩和平面力偶系的计算方法相同. 主矩的计算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得到力对简化点的力矩和.
主矩大小
∑r
MO = MO(Fi )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点O的力
, ,
(平面汇交力系)
附加力偶
(平面力偶系)
分别合成 这两个力系
(原来各力的矢量和)
(原来各力对点一 个力和一个力偶。
这个力等于该力系的主矢,即平面一般力系中所有各力的矢量 和
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O; 这个力偶的矩等了该力系对于点O的主矩,即这些力对于任选简 化中心O的矩的代数和
方程只是前三个方程的线性组合,因而不是独立的。我们 可以利用这个方程来校核计算的结果。
§4-6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行的力系。 如图所示,设物体受平面平行力系 的作用。
平行力系的独立平衡方程的数目 只有两个,即:

注:其中A、B两点的连线不得与各力平行。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是:所有各力在两个任选的坐 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以及各力对于任意点的 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平面一般力系 的平衡方程 (一矩式)
(三个方程, 求解三个未知数)
支架的横梁AB与斜杆DC彼此以铰链C相联接,并各 以铰链A、D连接于铅直墙上。如图所示。已知AC=CB;杆 DC与水平线成 角;载荷P=10kN,作用于B处。设梁和杆 的重量忽略不计,求铰链A的约束反力和杆DC所受的力。 解:(1)取AB梁为研究对象。 (2)画受力图。 (3)列平衡方程。 (a) (b)
解: (1)当满载时,为使起重机不 绕点B翻倒。在临界情况下 。
当空载时,为使起重机不绕点 A翻倒。在临界情况下 。
(2)当平衡荷重 的反力?
时,求满载时轨道A、B给起重机轮子
解:(2)根据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有:
解得
利用多余的不独立方程 来校验以上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第4章:平面一般力系

第4章:平面一般力系
一个作用在简化中心的主矢;和一个对简化中心 的主矩。
§4–1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
§4–1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
三、主矢、主矩的求法:
1、主矢可接力多边形规则作图求得,或用解析
法计算。
R Rx2 Ry2
Fx 2
Fy 2
方向余弦:
cosR, x Fx R
cosR, y Fy R
② 求主矩:
L O
m o
F
2F cos60 2F 3F sin30 0.5
2
3
4
(2)、求合成结果:合成为
一个合力R,R的大小、方向与 R’相同。其作用线与O点的垂
2m
y
F2
60°
A
F1
O
3m
y A
B
F3
F4 C 30° x
B
直距离为: d Lo 0.51m R
Lo
R/ R
O d
C
x
§4–3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4、联立求解:
MA=-38.6 kN•m (顺时针) NAy
NAx= 0
A
NAx
C
T
B
NAy=-19.2 kN (向下)
MA Q
§4–4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
平面平行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力系中各力的代数和等于零 ,以这些力对 任一点的矩的代数和也等于零。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一矩式: Fy 0 , mOF 0
Fx 0 :
N Ax 0
Fy 0 :
N Ay Q ND 0
mAF 0 :
3 2 Q 2ND M 0
4、联立求解:
y

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

.
4
F BC
FB
B FC
B
M
C
C
F
' A
FA
P
P
为什么钳工攻丝时, 两手要均匀用力?
A
A
牛腿柱的压、弯组合变形
.
5
为 什 么 有 时 滑 轮 不 给 尺 寸
.
6
二、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的简化
1、向简化中心平移—得到平面汇交力系和平 面力偶系
Fn
An o
A1
A2 F2
F1
F
' n
Mn o
F
' 2
F B2M P5 32.5P5 420 A F A x
P
FB
B
代入数据解得: FAx=3 kN FAy=5 kN FB=-1 kN
.
20
例3-5 自重为P=100 kN的T字型刚架 ABD,置于铅 垂面内,尺寸及载荷如图。其中 M=20 kN·m , F=400 kN , q= 20 kN/m ,l=1 m 。试 求固定端A的 约束反力。
(1)保证起重机在满载和空载时都不致翻倒,求平衡荷重 P3 应为多少?
(2)当平衡荷重 P3=180 kN 时,求满载时轨道 A、 B给起重 机轮子的反力
P3
6m
12 m
P2
P1
AB
.
33
P3
6m
12 m
P1
AB
FA 4 FB
分析:要使起重机不翻倒,应
按临界状态的平衡条件求解。
当满载时,为使起重机不绕 B
F1' M 1 M 2
{F1,F2,,Fn} {F 1',F 2', ,F n', M1,M2,,Mn}

《平面一般力系》课件

《平面一般力系》课件

04
平面一般力系中的重心和 重心矩
重心和重心矩的定义
重心
一个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的合作用 点,也是物体相对于地球的质心。
重心矩
以重心为矩点的力矩,即力系对重心 的力矩。
重心和重心矩的计算方法
重心计算方法
通过物体各部分的质量分布和对应的 坐标,利用数学公式计算出物体的重 心位置。
重心矩计算方法
根据物体上各点的力或力矩和对应的 坐标,利用数学公式计算出以重心为 矩点的力矩。
02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的建立
1 2
确定研究对象
选择需要平衡的物体作为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 物体或多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列出所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包括主动力和约束反力,确保不遗漏任何力。
3
建立平衡方程
根据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列出平衡方程,平衡 方程的形式为∑X=0和∑Y=0。
动摩擦力的大小可以根据动摩 擦因数源自正压力来求解。方向判断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的 方向相反。
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平衡法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可以根据平衡条件来计算摩 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牛顿第二定律法
当物体有加速度时,可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来计算摩 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动摩擦因数法
当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已经开始运动时,可以根 据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来计算动摩擦力的大小。
应用场景
在分析力学问题时,常常 需要将力的作用点平移到 其他位置,以便于分析力 的作用效果。
注意事项
平移定理只适用于力,不 适用于力矩。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将多个力合成为一个合力或一组力矩,以便于分析问题。

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
若力系中各力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既不完全汇交,也不完全平行,称为平面一般力系。

指的是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任意分布的力系称为平面一般力系。

又称为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是;平面一般力系中,所有各力在力系作用的平面内,两个互相垂直的坐标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分别等于零。

即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分必要条件:主矢量和主矩都为零。

其平衡方程为:ΣFx=0ΣFy=0ΣMo(F)=0.
平面力系分为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平面任意力系、平面平行力系。

力系合成三角形法则
当刚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时:其中一个力保持不变,将第二个力的起点平移连接在另一个力的末端,然后连接剩下的一个力的起点和另一个力的末端构成一个三角形。

最后连接的那条边就为两力的合力大小,方向为从一个力的起点到另一个力的末端。

工程力学课件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工程力学课件 第四章 平面一般力系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14
3. 力系平衡
0, MO 0 FR
FR′
O
MO
合力矩定理 平面一般力系如果有合力,则合力对该力系 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对该点之 矩的代数和。
课程:工程力学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15
证明: 如下图所示,显然有
M O ( FR ) FR d M O , M O M O ( F ), M O ( FR ) M O ( F )
课程:工程力学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1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前言 §4-1 力线平移定理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 §4-3 分布荷载 §4-4 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4-5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 §4-6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4-7 滑动摩擦
课程:工程力学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2
前言
平面一般力系是指位于同一平面内的诸力其作 用线既不汇交于一点,也不互相平行的力系。 工程计算中的很多实际问题都可以简化为平 面一般力系来处理。
FAx A D
B x
arctan
FA y FA x
E F
FAy
P
思考题 4-4 如果例题4-3中的荷载F可以沿AB梁移动,问: 荷载F在什么位置时杆BC所受的拉力(FT)最大? 其值为多少?
课程:工程力学
第4章 平面一般力系
33
思考题 4-5 (1) 由右图所示的受力图,试按
M A (F ) 0 M B (F ) 0 F
22
(2) 非均布荷载:荷载集度不是常数。 如坝体所受的水压力等。
A qy y
B C
课程:工程力学

工程力学第3节 平面一般力系

工程力学第3节 平面一般力系

• 2)力偶 M 对平面上任意一点的矩为常量。
• 3)应尽量选择各未知力作用线的交点为力矩方 程的矩心,使力矩方程中未知量的个数尽量少。
例2-10 如图所示一可 沿轨道移动的塔式起重 机,机身重G=200kN, 作用线通过塔架中心。 最大起重量FP=80kN。 为防止起重机在满载时 向右倾倒,在离中心线 x 处附加一平衡重FQ, 但又必须防止起重机在 空载时向左边倾倒。试 确定平衡重FQ以及离左 边轨道的距离 x 的值。
i 1 i 1 n i 1 n
n
• 二力矩式:A、B 两点的联线 AB 不能与 x 轴垂直。 • 三力矩式:A、B﹑C 三点不能共线。 • 选用基本式﹑二力矩式还是三力矩式,完全决定于 计算是否方便。不论何种形式,独立的平衡方程只 有三个。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平衡的充分 必要条件是:力系中各力的代 数和等于零,以及各力对任一 点的矩的代数和等于零。 平衡方程 的解析式 (基本式) 注意
Fiy 0 M O ( Fi ) 0
i 1 M A ( Fi ) 0 M B ( Fi ) 0
i 1 i 1 n
n
二力矩式中A、B 两点的联线不能与 x 轴垂直。
例2-7 如图所示,数控车床一齿轮转动轴自重 G = 900N,水平安装在向心轴承A和向心推力轴承B 之间。齿轮受一水平推力F 的作用。已知 a = 0.4m, b = 0.6m,c = 0.25m,F = 160N。当不计轴承的宽度 和摩擦时,试求轴上A、B处所受的约束反力。
Fiy 0 M O ( Fi ) 0
i 1 i 1 n
i 1 n
二 力 矩 式 注意
Fix 0 M A ( Fi ) 0 M B ( Fi ) 0

02 平面一般力系

02 平面一般力系
y O

这是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基本形式,也称为一 力矩式方程。
二、平面任意力系平衡问题的解题步骤



定。确定研究对象。 画。画出分离体受力图。 列。列平衡方程。 校。利用所学知识检查结果的正确性。
§4-3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在平面平行力系中,若选择直角坐标轴的y(或x)轴与 力系各力作用线平行,则每个力在x(或y)轴上的投影 均为零,即∑Fx≡0(或∑Fy≡0)。于是平行力系只有两 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即 Fy 或 Fx 0
(a)
(b)
(c)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 力系的主矢

y A1 F1 O A2 F2 An (a) Fn Mn MO
1
y
Fn FR

F1
M2 F2
x

O
O MO

FR
x
d
O
FR
O
d
O
FR (d)
FR (e)
(b)
(c)

平移力组成的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 称为原平面任意 力系的主矢。 作用点在简化中心O点,大小等于 各分力的矢量和,即
y a E1
a
F2
O
x
F3
F4

2.5 如练习2.5图所示三角支架的铰链A处销钉上悬挂一 重物G,各杆自重不计,已知G=10kN,试求杆AB、 AC所受的力。
B 6 0° G 3 0° C (a) A A B 6 0° 6 0° C
G (b )

2.6 构件的支承和载荷情况如练习2.6图所示,l=4m, 求支座A、B的约束反力。
一、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为: FR′=0, MO=0。即

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

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

雨棚
RA MA
雨棚
XA A
MA YA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
简化结果分析
1. R 0 , MO 0
即原力系与一合力偶等效,其
MO
矩为 M=MO。故只有在此时主矩与
O
“O”的位置 无关。
2. R 0 , MO 0
即原力系与R′等效,所以称R′为原 力系的合力,且过点“O ” 。
平面 汇交 力系
R´( 过“O” 但与“O” 无关)
体转动效果的 物理量
主矢 + 主矩
意 向“O” 简化 力 系
平面 力偶 系
MO (与“O” 有关)
描述力系 对物体移 动效果的
物理量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
固定端约束力 固定端约束 —— 物体受约束的一端既不能沿 任何方向移动,也不能转动。如深埋在地底下 的电线杆、牢固浇筑在基础上的水泥柱及车站 的雨棚等。
MO (Fi )
即: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矩MO 为力系中各个力对 点“O”力矩的代数和。
很明显,一旦“O ”的位置改变,各力偶矩的 大小和转向也随之而变,因此,MO 与“O ”有关。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
二、 主矢和主矩
r
大小:MO mO(Fi )
主矩 MO 方向:方向规定 +
合力矩定理
R 0 , MO 0

MO
O

= Od R
R" O'
=
R Od
O'
R R R d MO
R
合力矩定理 Rd MO (R) MO (F )
§4-2 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

第2章平面一般力系

第2章平面一般力系
11
主矢作用在简化中心O点,与简化中心位置无关(为什么?)。 (3)将平面力偶系合成:
F'1 m1
R'
F' 2
=
m2
=
MO
mn
得到作用于力系平面内的一力偶,其力偶矩为: MO =m1+m2+…+mn
F' n
mO (F1 ) mO (F 2 ) ... mO (F n ) mO ( F i )
F'1 m1
R'
F' 2
=
m2
mn
F' n
(1)将各力平移至点O , 得一平面汇交力系和一平面力偶系。 (2)将平面汇交力系合成: R' F'1 F'2 ... F'n F 1 F 2 ... F n Fi 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矢量,简称主矢( 它是不是原力系的合力?),用 R' 表示,即 R' F i
1
第二章
系。
平面一般力系
平面一般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任意分布的力
平面一般力系包含以下几种特殊力系: (1)平面汇交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汇交于 一点的力系。
(2)平面平行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且相互平 行的力系。
(3)平面力偶系:各力偶作用面共面。
2
第二章
平面一般力系
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之矩的代数和称为力系对简化中心 的主矩 (它是不是合力偶?) 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有关(why?)。
12
过O点建立直角坐标系,由矢量和投影定理,得主矢在x、y轴
上的投影为:
R'x X 1 X 2 X n X i ' Ry Y1 Y2 Yn Yi 则主矢的大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转向而定。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平面一般力系向一点简化,一般可得到一个主矢F ' 和一个 主矩MO,但这不是最终简化结果,最终简化结果通常有以下四 种情况: 1、F'=0, MO ≠0 表明原力系与一个力偶等效,原力
系简化为一个合力偶,其力偶矩为MO=∑MO( F ),此时主矩 MO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 2、F'≠0, MO =0 表明原力系与一个主矢量F' 等效,
d MO F'
4、F' =0, MO =0 表明原力系为平衡力系,则刚体在此 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平面一般力系由O点向任意点O’简化:
{F1,F2 · · · Fn}简化得{F’,MO ’ } MO’= MO ± F’ · d (如图所示) 故,只要平面一般力系向某一点简化的结果为: F’=0, MO =0 则,该力系向任一点的简化结果都为: F’=0, MO =0
O为任 意点
图a
图b
图c
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过程
O为任 意点
F’
平面一般力系 (未知力系) {F1 , F2 , · · · Fn} 平面汇交力系 平面力偶系
向一点简化
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力偶系 (可知力系) {F1’, F’2 , · · · F’n} + {M1 , M2 , · · · Mn}
合成
下面我们就来证明——
请 Shift+F5
有一力系作用 于刚体平面内
将各力向A点简化 并求出合力 F F1 F3 F2
这是求合力的方法 之一
F2
F3 C B
F3
F F2 A F1
A
A
F1
F F F 3 F3 F2 F1 F3 F3
F F2
无论将力系向刚体内的哪一 点简化,合力的大小、方向
O1 F2
O2 F1
答案:C
为什么不选D? 解答:平面一般力系被简化为一力偶,此时主矩与简化中心所取位置
无关。主矢总是零( 即F’=0 ),而力偶可以放在平面内任意一点,即
力偶对于平面内任一点的力偶矩都相同(即MK=MO )。
三、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条件
当主矢和主矩都等于零时,则说明这一任意力系是平衡力 系;反之,若平面一般力系是平衡力系,则它向任意点简化的
一、力的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F,可以平移到同一刚体上的任一点O, 但必须同时增加一附加力偶,附加力偶的力偶矩 M 等于原力F
对新作用点O之矩。这就是力的平移定理。
把F 由原来的A点平 移到O点,可以吗?
根据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在O点加上 一对与F 平行且等值、反向力F’和F”, 使F=F’=F”,则F 和F”构成了一个力 偶,其附加力偶矩为:M =F· d 这就相当于把力F 移到 了O点,同时增加了一 个附加力偶,其力偶矩 为:M=MO ( F )=F· d
2 2
上式就是平面一般力系的平衡方程。它表明,平面一般力 系平衡时,力系中各力在任选的直角坐标系的两个坐标轴上投 影的代数和分别为零,各力对任意点之矩也为零。该式最多可 解出三个未知量。此外,还有二矩式和三矩式平衡方程。
平衡方程的其他形式:������ ① 二力矩式的平衡方程������ 二力矩式的平衡方程是由一个投影方程和两个力矩方程所 组成,可写为:
MK=MO,点K若不在主矢作用线上,则结果为MK≠MO(包括MK=0)。
3、一平面一般力系向点O简化时,主矢F'=0,主矩MO≠0。若将该力系向另 一点K简化,其主矢和主矩是: A、F'≠0,MK≠0; B、F'≠0,MK=MO; C、F'=0,MK=MO; D、F'=0,MK≠MO。
简化结果应用举例
{F1,F2 · · · Fn}
问题2:能否将平面一般力系{F1,F2 · · · Fn}中各力都向刚体的某点平移? 假如可以的话,就能够像平面汇交力系那样,对各力进行合成了。
A N B
O (简化中心)
请 Shift+F5
力的平移定理应用 二、平面一般力系的简化 (一)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与主矩
设在刚体上作用有一平面一般力系 {F1 , F2 , · · · Fn} (如图a)。在该力 系所在的平面内任取一点O,该点称为简化中心。应用力的平移定理,将力 系中的各力都平移到O点,于是就得到一个汇交于O点的平面汇交力系 {F1’, F’2 , · · · F’n} 和一个力偶矩分别为 {M1 , M2 , · · · Mn} 的附加力偶系(如图b)。 将各力和各力偶矩分别合成,可得到一个力和一个力偶(如图c)。
即F'为原力系的合力,其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
3、F' ≠0, MO ≠0

当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及对简化中心的主矩都不
等于零时,根据力的平移定理的逆过程,可以将F' 和MO合成为一个合力。 将作用线通过O点的力F'及矩为MO的力偶合成为一个作用线通过A点的一个 力,此力即为原力系的合力。如图所示,且有 F = F' =ΣFi 合力的大小、方向与原力系的主矢相同,合力F 是在主矢F'的哪一侧,则要 根据主矩的正负号来确定 。合力F'的作用线到简化中心O的距离为:
F A F1 F2
都不会变化。所以说主矢与
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
O3 F1 将力系向刚体内的另一点简化
那么,主矩又会怎样呢?
F F F 3 F3 O1 F2 O2 F1 F2 F1 F3
F F2
显然, M1=-F· d1 (顺时针) M2=-F· d2 (顺时针)
A F3
F1 F F2
M3=+F· d3 (逆时针)
平面一般力系
力的平移定理 平面力系简化 平衡方程
请 Shift+F5
有什么特点?
各力的作用线 不汇交于一点
平面一般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但既不 汇交于一点,也不平行。
· · · · · ·
{F1,F2 ,· · · Fn}
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是平
面一般力系的特例。平面一般力系是 工程中最常见的力系。
在O’加上一对大小均为F’的平 衡力,但同时又得到了一对力 偶,其力偶矩为F’ · d。
合成后得:
MO’= MO ± F’ · d
1、一平面一般力系向点O简化时,主矢F'≠0,主矩MO=0。若将该力系向另 一点K简化,其主矢和主矩是: A、可能为 F'≠0,MK≠0; B、可能为 F'=0,MK≠MO; C、可能为 F'=0,MK=MO; D、不可能为 F'≠0,MK≠MO。 答案:A 解答:平面一般力系中,主矢与简化中心无关,主矩与简化中心有关。 就是说,改变简化中心的位置不会改变主矢,只会改变主矩。 已知主矢F'≠0,即使向点K简化,仍然F'≠0,所以B、C答案被排 除。D答案是说:不可能为F'≠0(就是说F'=0),不满足上述条件。 力系由点O向点K简化的结果有两种可能: 1)F'≠0, MK≠0;(即A答案) 2)F' ≠0, MK=0。 (点K在主矢的作用线上,且主矢作用 线通过简化中心。)
MO=∑MO (Fi )=∑Fi· di
力偶矩MO称为原平面一般力系对简化中心O的主矩。
图a
图b
图c
思考:平面一般力系的主矢是否就是该力系简化后的合力? 主矢和合力有何区别?
主矢是原力系{F1,F2,…Fn}中各力的矢量和。主矢是
自由矢量,只有大小、方向,而不涉及作用点,是一个自由矢
量,与简化中心无关。 合力为作用点在简化中心O的力矢量。 合力的大小、方向 与主矢一致,与原力系等效,有大小、方向、作用点,是滑移 矢量。只有求出合力,才能知道主矢的大小和方向。
平面一般力系简化的结论——
1、平面一般力系向作用平面内任一点O简化后,可得到 一个力和一个力偶。 2、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与原力系的主矢相同,作用于简 化中心O点;
3、这个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原力系对简化中心O点的主矩,
大小为原力系中各力对简化中心O点之矩的代数和; 4、主矢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但一般情况下,平面力 系的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主矢和主矩必同时为零。所以,平面一般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
为:力系的主矢及力系对任一点的主矩均为零,即: F =0 MO =0
根据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 F 0 M O 0 F ( Fx ) ( Fy ) 0 Fx 0, Fy 0 上式可写为: Fix 0 Fiy 0 M O ( Fi ) 0
∑Fix=0������ ∑MA(F i)=0������ ∑MB (Fi)=0 (注意:A、B两点的连线不能与 x 轴垂直)
思考: 应用二矩式平衡方程时,为何A、B连线不能垂直于 x 轴 由∑MA(F ')=0,∑MB(F ')=0可知,力F '的作用线同时通过A、B两点,所以该 力系不可能被简化为一个力偶,只能简化为过A、B两点连线的合力或者处于平衡 状态。 (注:当方程组中为∑Fy=0时, A、B连线不能垂直于 y 轴) 细说—— 若力系向A点简化,假设合力F ’的作用线不通过A、B连线(如左图): ∑MA(F’)=0??:当F '对A点取矩时, MA≡0, ∑MA(F ')=0 成立; ∑MB(F’)=0??:当F '对B点取矩时, MB=F '· d ≠ 0, ∑MB(F ')=0不成立。
要使MB=0,只有使F '的作用线通过A、B连线或者F ’=0 ;
∑Fx=0: 即∑Fx=F 'cosφ=0,只有当cosφ≠0时,才能肯定 F '=0。 因此必须φ≠90°,即A、B连线不能垂直于 x 轴(如右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