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四个大国形象定义文化软实力
中国的国际形象与软实力提升
中国的国际形象与软实力提升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大国,其国际形象和软实力的提升一直备受关注。
随着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崛起,中国不仅在经济、科技、教育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也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中国的国际形象、软实力的概念以及其提升的途径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中国的国际形象中国的国际形象是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外部形象和对外传播的效果。
中国的国际形象受到国内外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政府形象、经济实力、文化传统、对外交往等。
中国的国际形象可以通过外交手段进行宣传,也可以通过各类国际活动和体育赛事等途径来展示。
二、软实力的概念与重要性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价值观、教育、文艺、科技、民间大使等非军事手段所展示出来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与硬实力相对应,软实力是一种更具长期影响力的力量。
在当今世界,一个国家的软实力越强,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越大。
因此,提升软实力对于中国来说至关重要。
三、文化交流与人文外交的推动中国的文化底蕴深厚,具有独特的艺术、文学、哲学等传统。
通过积极推动文化交流和人文外交,中国可以向世界展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价值观。
例如,中国可以举办各类文化节、艺术展览、音乐会等活动,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成就。
此外,积极培养和推广中文教育,加强与外国人才的交流和合作也是提升中国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四、社会治理与民主形象的塑造一个国家的社会治理水平和民主形象对其国际形象和软实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需要关注社会稳定、公平正义、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加强社会治理能力建设,增强人民对国家的认同和信任。
此外,中国还可以通过推动政治体制的改革,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可和尊重。
五、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是中国的重要任务。
中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包括加大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加强环境管理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和软实力。
浅议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
收稿日期:2012-06-04作者简介:陈智兴(1987-),男,福建漳州人,本科,从事政治学与行政学研究。
浅议我国文化软实力建设陈智兴(漳州师范学院政治法律系,福建漳州363000)一、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及其内涵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提出“软实力”的概念,他认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主要存在于三种资源中:“文化、政治价值观及外交政策”。
温家宝总理在2009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也指出,所谓中国软实力,就是对所有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最不发达国家的尊重,就是在自己发展的同时,要尽力帮助他们。
这是从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即国家软实力为自助及助人的能力。
概括说来,软实力表现为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对外,体现在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魅力;对内,则表现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文化软实力成为继经济、政治之后又一重要的综合国力评判因素,正是由于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作用,继2002年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文化建设认识上有重大突破,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形成了两手抓两手强的文化发展格局。
并在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把它作为一项长远的战略任务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多次全会中明确制定了一系列新的战略部署。
同时,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并在中国共产党召开第十七届六中全会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二、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建设现状我国虽然在文化软实力方面起步比较晚,但随着2002年十六大以来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和一系列战略部署,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一)文化产业逐步繁荣文化产业是指为提升人类精神生活品质而提供的一切可以进行商品交易的生产与服务。
它包括传媒、卡通、影视、娱乐、游戏、旅游、教育、网络及信息服务、音乐、戏剧、艺术博物馆等。
2010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增加值达到11052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75%。
中国文化软实力
•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的确取得 了惊人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中国的文化 却停滞不前,甚至有倒退的趋势。一般一 个国家新建立一个政权,30年之内都会出 一个诺贝尔奖,但新中国成立已过60周年, 却始终没有获得一个实实在在的诺贝尔奖。 所以在家里创立一个茅盾文学奖自娱自乐。 而当前,到处都是文化快餐,学术腐败, 没有多少人能静下心研究,文化已经成为 人们的玩具。
四、总结
•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 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 面。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那些都是我们 老祖宗留下的,当代人要将传统文化尽快 与现代文明相适应,好的文化需要政府的 支持,历史、灿烂的文化通过各种媒体传递 到世界各地。
什么是文化软实力
• 软实力一词最早在1990年提出。是相对于 一个国家的领土、军事、经济等从相对而 言的。主要包括文化、制度、传媒等。而 文化建设作为我国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 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 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 提。
一、我国的传统文化
二、中国的当代文化
•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日渐崛起令世人 瞩目,与之相匹配的文化魅力和影响则亟 待拓展。美国文化的产业创作价值早已超 过了轻工业和重工业之和,而中国经济还 依旧主要依靠廉价劳动力支持工业以此来 促进经济建设。文化,依旧还是要为经济 让道。
• 与此同时,网上的骂声却越来越高,约束越多, “不和谐”的就越多,而每一个被和谐的词语 的出现,都是在加速文化的灭亡
三、如何加强文化软实力
• 十七大的报告上说“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 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 貌更加昂扬向上。”
• 文化的发展重在自由。一味的打压和谐, 到头来只会是清一色的新闻联播。一个真 正的文化强国,不会惧怕那些不同的声音。
软实力
软实力“软实力”的范畴很广,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文化感召力等,任何国家的“软实力”都像信用一样,蓄积起来需要很长的时间,但丧失则很快。
中国的文化感召力比日本和前苏联都强。
中国的文化价值更加开放,更易被人接受。
中国的文化有极强的凝聚力,“中国人”的认同是自然形成的。
中国在今后对“软实力”的需求肯定将超过对“硬实力”的需求。
提高硬实力相对容易,但是,提高“软实力”将不可避免地触及到许多复杂问题。
当我们探讨中国的综合国力和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时,我们必须正视中国“软实力”相对落后这一现实。
在过去考虑“综合国力”这一概念时,我们很少包括“软实力”的重要指标。
因此,在衡量中国综合国力时,几乎所有的参数都来自于“硬实力”,如经济规模、军事力量、科技水平等。
有专家认为,按纯的“硬实力”指标,中国的综合国力可能仅次于美国,但如果把所谓的“软实力”也考虑进去,中国和其他大国的差距就显得更大了。
“软实力”的概念是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在上世纪90年代初首先提出的。
按照奈的观点,“软实力”和“硬实力”同样重要。
在国际政治中,如果“硬实力”是强迫其他国家就范的必要工具的话,那么“软实力”就是一种吸引其他国家作为自己盟友和伙伴的“隐性资源”。
具体来说,“软实力”的范畴很广,包括意识形态和政治价值的吸引力、文化(尤其是通俗文化)的感召力、在国际政治中的结盟能力、利用现有国际组织的能力等。
很明显,“软实力”需要一定的“硬实力”作为基础。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经济落后和缺乏国际地位的国家会拥有可观的“软实力”。
在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是印度。
虽然印度人很聪明,但印度综合“硬实力”不强一直使其国际影响受到限制。
从“软实力”的角度看,印度的文化和民主都应该是帮它“加分”的因素,但由于缺乏足够的“硬实力”,可以说印度没有多少实质上能影响国际政治的“软实力”。
“软硬失衡”会造成国家的影响力下降对“硬实力”很强的国家来说,如果“软实力”跟不上,它们的国际影响亦要被大打折扣。
“软实力+巧实力”
“软实力+巧实力”摘要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率先提出的软实力概念,正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得到重视,许多国家将其视为一国崛起的国家战略,通过分析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即可知其对于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和国家形象的重要性。
根据约瑟夫·奈的表述,可将软实力归纳为四个方面的影响力:文化影响力、意识形态影响力、制度安排上的影响力和外交事务中的影响力,最终,这些影响力均要通过大众传媒表现出来,并最终落实到国家形象的提升上。
这其中,文化代表着国家地位、品质和民族形象。
对比政治与经济,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持久,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
但是,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只提升软实力显然是不够的。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同样由约瑟夫·奈提出的“巧实力”的概念,自被奥巴马政府运用于外交政策上之后,在国际社会备受关注。
所谓“巧实力”就是把硬实力和软实力巧妙结合起来的高明策略,是应对全球严峻挑战所构建的崭新框架。
本文将结合海内外传媒现状,通过深入调研和对权威专家的采访,有针对性地论证并提出提升中国国际形象的传媒战略的专家建议。
关键词中国国际形象;传媒战略;软实力;巧实力1 “软实力+巧实力”:透过传媒发生作用增加弹性空间今年10月,刚刚庆祝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后,相继有两件大事发生,一件是10月8日在北京举行的世界媒体峰会,一件是10月9日奥巴马获诺贝尔和平奖。
这两件事,一件与软实力和国家形象相关,一件与巧实力相关。
由新华社承办的首届世界媒体峰会,既展示了中国开放的国际形象,也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国际舆论中的话语权。
正如外国媒体所指出的那样:“这次大会是世界透过媒体看中国的契机,反映并代表着中国社会主流形态的中国媒体向外国同行展示中国社会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与媒体互动发展的生动注脚。
”10月9日,挪威诺贝尔委员会宣布,将2009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美国总统奥巴马,认为奥巴马“对加强国际外交和各族人民之间的合作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概内涵
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理论是在“软实力”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既具有较深的西方理论背景,又具有很强的中国语境。
因此,文化软实力的内涵既具有软实力理论强调传播途径和发力的“隐蔽性”又具有繁荣中国文化、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中国使命,既坚持了软实力所提倡的国际政治博弈工具的角色,又被扩展到国内文化建设领域。
2.1.1 概念提出“软实力”是从英文“soft power”翻译而来,也有学者称其为“巧实力”。
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著名国际政治专家、前国务卿助理、哈弗大学肯尼迪政治学院院长约瑟夫·奈首次提出,因此奈也被成为“软实力之父”。
约瑟夫·奈从1989年出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开始相继撰写和发表了《领导的力量》、《全球信息化时代的权力:从现实主义到全球化》、《美国实力的矛盾: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为什么不能自行其是?》、《软实力:全球政治的成功之道》、《勒住升起的太阳:美国抑制日本成为全球性实力的策略》和《实力游戏:华盛顿的故事》1[29]七篇文章奠定了软实力的理论基础。
在全球化的形式下,在国际政治“一超多强”的态势下,约瑟夫·奈依据传统权力的特征、当前权力特点的新变化和在国际政治中超级大国美国在国际上领导权所遭遇的挑战三个情况给软实力下定义,他认为“软实力就是(在有目的地引导下)让别人去实现你所希望达到的目的或结果”2[30]软实力其实就是一种吸引力,在国际政治中通过影响他国的喜好,使他国自愿自觉地行动来达成本国的目的,而不像以往以传统的武力和经济因素为盾牌逼迫他国就范。
约瑟夫·奈认为软实力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它是由一国的文化吸引力、价值观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构成。
通俗的讲,软实力就是依靠自身独特的吸引力,重塑他国的文化和社会观念,使其对本国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进而在国际交往中,使得本国在不使用武力、经济等强迫手段的情况下,让他国自觉、自愿地去做本国期望他做的事情。
文化软实力与国家形象
( a t t r a c t i o n ) , 即能 够让 别人 自愿 做你 想让 他 做 的事 情 的道 义感 染力 。 1 按 照 建 构 主义 的 理解 , 国家 形 象 是 由国际文 化价 值结 构 的 相互 身 份 认 同关 系所 建 构 和 表 达 出来 的 , 塑 造 一 国 的 国家 形 象 更 应 该 诉 诸 国家 之 间文化 观 念 的相 互 吸 引 , 以寻 求 对 彼 此 身 份 的 积 极认 同。“ 国家本来 就 是 一 个文 化 性 的组 织 , 国家 间 的外 交关 系 中理 应 含 有 文化 成 分 , 文 化 上 的 联 系 是 外 交 的根 本 和基础 。 ”
硬实力的增强提供精神动 力和思想支撑 ; 发展文化
软实 力才 能 重 塑 我 国丰 满 的 以 民族 文 化 为底 蕴 的 中国形
象, 提高国家文化形象 的影响力 , 是实现 中华 民族伟
大复 兴 的重要 前提 。
是一 国在他 国心 目中所获得 的道德评价和情感认知
的 总和 , 是 一 国在 文化 心 理 上 对 另 一 国所 产 生 的 权 力影 响 。换 言 之 , 国家 形 象是 一 种 国格 魅 力 , 它 不 是
一
化软实力是塑造国家形象和增强国际影响力的重要 载体。国家形象是一国在他 国心 目中所获得的道德 评 价和情 感 认 知 的 总 和 , 是 一 国在 文 化 心 理 上 对 另
一
素。文化被国际社会认可和接受的程度是衡量其国 家形象的重要标志 , 文化作为民族 国家的精神体现 ,
直接 向世 界 展 示 自身形 象 和 释 放 影 响力 。因 此 , 文
、
文化软 实 力是提 升 国家形 象 的重要 载体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中国文化软实力是指中国国家通过文化手段所具有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中国作为一个传统文化大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使其在国际间具有较强的软实力。
首先,中国的文化遗产是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世界文化遗产,并有着丰富多样的民间传统文化。
诸如京剧、昆曲、中国画、书法等艺术形式,以及太极拳、功夫、民间音乐等体育和音乐形式都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形式,使中国文化在国际间得到广泛传播,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
其次,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在世界范围内都具有较高的学术影响力和人文价值。
尤其是儒家思想主张的和谐、仁爱、孝道等价值观,以及佛教的慈悲、解脱、般若智慧等思想,深受世界各地人民的关注和追求。
此外,中国的文化体育交流也为中国软实力的提升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积极开展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活动,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相互了解和互学互鉴。
例如中国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为世界人民展示了开放包容的中国形象,增强了中国的软实力。
然而,中国文化软实力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还不够全面和准确,常常会出现一些偏见和误解。
其次,中国文化在国际间的传播活动相对较少,需要加大宣传和推广力度。
再次,中国文化还需要更好地与世界各国的文化进行交流和深入对话,以增进相互了解和友好关系。
综上所述,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国际舞台上正逐渐崭露头角。
通过传播中国的文化艺术形式、推广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以及加强文化交流合作,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将不断提升,为国际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的国际形象与文化软实力
中国的国际形象与文化软实力近年来,中国不断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然而,作为一个亚洲大国,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却往往受到质疑。
要改变这种局面,必须在多方面下功夫。
首先,发挥中国的传统文化优势。
中国是一个拥有深厚传统文化的国家,其文化底蕴深厚,值得充分挖掘。
例如,中国的饮食文化、铁骨柔情的功夫精神、中医药文化等,都具有自己独特的魅力和吸引力。
此外,中国的文化艺术也需要更好地对外推广,并且不断创新和走向国际化。
例如中国电影的崛起、国画、京剧、舞蹈等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都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的好机会。
其次,中国应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可以搭建平台,增进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弘扬中国文化和繁荣文化多样性,以一种平等和开放的姿态去面对不同的文化。
如今,中国除了海外华人,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中国社会的发展、经济状况、生态环境、科技进展等方面的了解还比较少,对中国的认知存在误导的情况,我们应该加大力度投入到对外交流和合作中去。
此外,中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应注重到生态环境的保护、重视公益事业的发展、以实际行动为世界贡献、做负责任的大国。
这样便可以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
第三,中国应积极引进外国文化。
全球化的时代,各国文化都可以共存共荣。
尝试引进外国先进理念和文化艺术,对推动自身文化的创新和进步都有相应的帮助。
同时,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互动,增进彼此的了解。
最后,中国应该认识到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文化软实力实际上体现在,一国对外传播其文化、文化产业和文化领域的影响力。
要获得良好的国际形象和提升文化软实力,必须着眼于加强文化出口,通过文化行业的发展和影响力的提升来实现。
综上所述,中国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去进行文化的推广,在世界舞台上让更多人听到中国的声音,了解中国的文化,从而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及提高策略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而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分析把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写进党代会的报告,说明执政党在推进社会发展中越来越重视文化的作用。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实践也使人们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崛起和发展,应该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提升。
(一)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的成绩1、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文化产业是将文化从无形向有形,从意识形态向经济形态的一种转化。
在文化市场不断繁荣的前提下,文化产业日益成为重要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国民用于娱乐、休闲等方面的文化消费支出也越来越大,这给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行,更是提供了一个让中国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的最佳平台。
来自全世界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文化汇同于此,充分融合、协调。
在国际舞台上,西方世界所倡导的民主、法制价值观长期处于主导地位,中国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成为了中国文化价值观中普世性的最佳体现,它让人们了解到中国的和谐理念,并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价值认同。
3、“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国际形象是一个国家对外交流的名片,是衡量一个国家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
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篇一: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浅谈中国文化软实力现状当今社会,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和平与发展”这一战略发展机遇期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升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领域的世界竞争力。
软实力对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都是重要的参照。
一直以来,我国政治、经济、军事建设等各项国家“硬实力”水平得到了不断提升和发展。
而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发展相对缓慢。
受重视程度低,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而言起步较晚。
文化看做是“软实力”最重要的来源之一,我们甚至可以认为文化是一种可以和政治、军事相提并论的,可以对国家的政策和发展起巨大作用的因素. 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中国虽然拥有五千年灿烂文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首要资源和重要基础。
但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还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平。
因此我国虽是文化大国,但却不是文化强国。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其广大博深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然而,随着各国思想和文化在国际舞台上的交流和竞争,我们看美国好莱坞的电影、韩国的电视剧,日本的动漫,吃肯德基、麦当劳,穿NIKE、adidas可是走出中国,世界上其他的国家是否也接受我们的”喜羊羊与灰太狼”又或者是所谓的”中国大片”呢?相比于国外文化的强大攻势,我们自己的民族文化却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中国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推介仍处于“原生态”状态,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并未充分转化成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我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
但这也不是完全的否定了中国在提高软实力方面的一切努力.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和2021年的上海世博会都为我国在宣传本国文化上打开了新的窗口,这两次盛会都在世界上掀起了一阵”中国文化热”.为推动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做出了不小的贡献.而最近几年,我国也逐渐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传统文化热,表现为国学热、读经热等,孔子学院办到了国外。
中国文化软实力
1.文化软实力概念与包含的内容 2.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3.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4.如何提搞中国文化软实力
“文化软实力” 概念是 “软实力” 的子概念。 “软实力”概念最早由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 府学院院长、全球战略问题研究专 家约瑟夫• 奈提出来的。“文化软实力”是指软实力的构 成要素,它是相对区别制度、意识形态、政治 价值观、外交政策等因素而存在的软实力形态: 在“软实力”要素构成中,文化软实力是其基 石,是软实力的核心,之文化的凝聚力、影响 力与感召力。它是构成软实力的深层魅力。
问题:
1.中华主流文化定位不明
2.对外传播文化贸易逆差严重
3.西方强权国家不断推行“文化殖民”战略 4.文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意义:
1.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 2.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升综合国力。 3.巩固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提升国际地位。 4.提升文化软实力既是现在也是未来中国发 展的必然要求基于科学文化的国家软实力,是 国家崛起、民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盛、经济科技繁荣、社会 稳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
途径:
1.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吸收和借鉴各国优秀文明成果 3.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4.提高文化的对外传播力度
软实力指文化、意识形态等 无形力量。文化软实力主要 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 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 创新力和传播力以及由此 而产生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
1.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取得的成绩 2 .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存在的问题
成绩:
1.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新亮点” 2.文化价值观逐步得到认同 3.“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深得人心
增强我国软实力,当代大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增强我国软实力,当代大学生应该做些什么?什么是软实力,软实力概念的由来1、文化软实力的概念:中国社会科学院专家这样来定义: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价值吸引力、思想影响力等的文化资质。
国家文化软实力是我们国家国体政体的文化显现————《经济时报》2、内涵: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认为内涵主要体现在:①文化软实力体现在政治层面:是一个政党倡导的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创新力。
比如,党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一国两制等②体现在国家层面:就是一个国家的发展理念、发展战略和模式的竞争力。
③体现在民众层面:一个国家的民众的民族精神与人格类型的进步性,如,理想信念、共同价值观,奥运精神、女排精神、两弹一星精神。
④公民个体层面上:每个人的素质、学习能力、开拓进取的精神等⑤体现在国家之间的文化比较优势上。
注重吸取自身的传统优秀文化精华。
软实力是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表面上文化确乎很“软”,但却是一种不可忽略的伟力。
任何一个国家在提升本国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的同时,提升本国文化软实力也是更为特殊和重要的。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一个强大的民族往往具有强烈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尊严,从而增强民族凝聚力,使这个民族焕发出强烈的创造力.使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在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各个方面。
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可以反过来助推硬实力的提升,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提高国家形象,促进人得全面发展。
文化代表着国家身份和民族形象。
对比政治与经济,其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更为持久,是软实力的主要载体和具体体现。
在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革命不断深化的国际环境中,文化日益成为国家软实力竞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软实力与硬实力
硬实力与软实力软实力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国内政治价值观与作为其贯彻与体现的政策和制度、外交政策、以及国民素质和形象,是软实力的主要资源基础。
而硬实力是指支配性实力,包括基本资源(如土地面积、人口、自然资源)、军事力量、经济力量和科技力量等。
那么中国的崛起到底要靠什么呢?在当前的国际关系中,综合国力的竞争和博弈将决定一个国家在未来世界秩序中的排序。
由于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的影响日增,世界主要大国在注重硬件的建设之时,也十分重视增强自身的软实力。
各种软实力间既相互竞争较量,又相互诱导吸引、融合。
而实质上综合国力的竞争就是以经济和文化为主的软实力的竞争。
而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近年来更是大大加强自身的软实力建设,扩展其在世界的影响力。
所以我认为中国的崛起是要靠软实力的。
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虽然取得了飞速的发展,综合国力也得到大大提高,但是我们要看到我们国家的影响力远远不如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甚至不全国注册建筑师、建造师考试备考资料历年真题考试心得模拟试题如我们的邻国日本。
而且我们经济取得发展是靠大量牺牲资源和污染环境带来的,这是不可持续的发展,要想我们经济又好又快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依靠发展科学技术,而科学技术是国家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那么要怎样来提高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呢?我觉得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提高,首先是完善国内制度,二是建立和健全对外政策,三是提高我国文化具体来谈谈,完善国内制度也要三个方面。
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一种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无疑是一种软实力资源。
科学发展观是一种明确体现中国领导人的政治价值观的发展模式。
由于充分反映时代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与环境价值观,科学发展观能够获得人民真诚的支持,能够起到凝聚社会力量的作用;在国际社会,它也符合主流政治价值观,从而赢得广泛的支持。
而从其内容上看,软实力建设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科学发展观很大程度上就是依赖于软实力建设来实现国家发展的思想。
国之四维的名词解释
国之四维的名词解释
国之四维通常指的是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防四个方面。
这四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
具体解释如下:
1. 政治维,政治维指的是国家的政治制度、政治体系、政府管
理和治理能力等方面。
一个国家的政治稳定与否、政府的效率和公
信力都属于政治维的范畴。
2. 经济维,经济维包括国家的经济体系、经济结构、经济发展
水平、财政状况、国际贸易等方面。
国家的经济繁荣与否、经济增
长速度、人均收入水平等都属于经济维的范畴。
3. 文化维,文化维涉及国家的文化传统、文化软实力、教育水平、科技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等方面。
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文
化创新能力以及教育水平都属于文化维的范畴。
4. 国防维,国防维包括国家的军事实力、国防政策、国防预算、国际安全合作等方面。
国家的国防能力、安全稳定程度、国际地位
等都属于国防维的范畴。
这四个维度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构成了一个国家的整体实力和发展水平。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平衡和发展好这四个方面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合作与竞争
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和世界文化交流的合作与竞争文化软实力是指以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影响力,是一种赢得国际认可和尊重的国家形象。
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一直备受关注。
在国际舞台上,中国表现出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促进了中国的文化软实力的不断提升。
中国文化的软实力已经成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日益重要的力量。
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通过各种方式与世界合作与竞争。
本文将探讨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以及中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合作与竞争。
一、中国的文化软实力中国文化的历史渊源深厚,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千年古帝王文明到五千年文明长河的无尽辉煌,中国文化的内涵和魅力一直深深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都对世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中国的春节、端午节、清明节等传统节日,已经成为了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中国的文艺作品、古建筑、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广泛传播到国际社会之中。
这些文化成果的不断推广,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作为文化大国的中国也日益注重打造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的演出艺术、图书出版、电影制作、文化旅游等方面的发展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例如,中国的交响乐团已经开始走向世界,参加世界级的音乐节,中国电影也在国际上逐渐崭露头角。
文化创意产业和新媒体也带领中国的文化输出走向了新的高度。
二、中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的合作中国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打造自身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文化的传播速度不断加快,遍布全球。
中国的国人積极推展中国文化之旅,同时热心推广中华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外国友人了解和喜爱中国文化。
中国政府也积极实施文化交流政策,推动中国的文化与世界接轨。
例如,中国政府启动了中国文化中心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大量文化中心,开展文化交流活动。
同时,向全球放映中国电影、开展中外合拍电影制作、推动中外合作出版物等也让中国文化与世界交流合作不断加强。
文化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一个国家的倔起,从根本上说,在于它的综合国力的全面提升。
所谓“软实力”是指一国的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发展模式的国际影响力与感召力。
相对于具体的国民生产总值、科研成果及转化率、国防力量等硬实力而言,哲学与社会科学也属于国家“软实力”范畴。
综合国力分为硬实力与软实力两种形态。
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因素,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文化软实力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一个民族的复兴,必须有文化的复兴作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中华文化的繁荣兴盛。
而繁荣兴盛中华文化,必然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为根本途径。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努力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增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着眼于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着眼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精神状态、意志品格和内在凝聚力,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实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有雄厚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潜力,但它并不一定必然会转化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
这就需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有一种文化新思维,有一番国家、社会、人民大众的共同创业之举。
一、树立文化新思维文化有自身的历史文化传承。
它不仅仅是现实物质世界的简单反映,而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相互交融渗透,具有强大的作用力。
对文化生活的需求,是人类社会的基本要求,没有文化就没有人的灵魂与尊严。
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目标。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四个大国形象定义文化软实力
2014-01-03 09:15 来源:联合早报作者:韩方明
字号:
去年的最后一天,中国央视的重头新闻,是习近平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当时,他强调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并希望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中国文化的繁荣和创造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以此来加强中国的文化强国建设。
虽然这已经不是中国领导人第一次强调文化的作用,但是在政治局层面的学习中强调文化软实力,并将此与全面深化改革联系起来,是否会意味着“文化软实力”将成为新的一年中国全面改革的进程中的又一个新关键词呢?
根据笔者的理解,提高文化软实力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最直接的意涵莫过于从国际向度来理解这一概念。
在这个层面上提高软实力可以有效地塑造良好的国际形象,传播中国好声音,以世界听得懂的话语向世界介绍中国,让世界了解中国,接纳中国,增进对中国的认知。
同时,可以藉此让优秀的中华文明为全球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从而为构建更加多元繁荣的世界文明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亦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应有之义。
提高文化软实力同时必然有其国内向度的意义。
这就要求要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探索中国特色文化发展道路、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来推动中国文化的全面繁荣和快速发展,从而提升全民道德水准。
这是当前全面改革进程的重要助推力,因为文化不仅是精神的力量,文化软实力本身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近年来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越来越重视和认可文化软实力的作用,不同层面的行为体诸如国家框架下的政府、民间层面的非官方组织乃至个人等都已经成为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当事人。
中国以往的对外传播是僵化而单向的“外宣”模式,这种单向大喇叭式的形式忽视了行为体之间的互动。
随着国家对外传播理念的转变,中国新一届领导因应网络时代信息化的特征,通过改革外交理念、拓展公共外交等多种形式,已经逐渐摆脱以往的单一模式,以更加多元多样的行为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树立起正向而丰满的中国国家形象。
今年出台的全面改革战略就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推动中外人文交流,以此来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
典型案例就是孔子学院的开办,这已经让汉语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走入寻常百姓家,开始成为一门有着世界影响力的语言;2013年《领导人是怎样炼成的》政普片不仅让外国人耳目一新,就是对中国人来说也是首次以如此亲民的方式近距离地感知领导人与普通人的关系,这种全新的国际传播形式一改世界对中国国家领导人形象的认知,更显亲民风;再比如越来越多的普通中国人用自己的言行从微观层面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美好,让世界增进了对中国的认知,不仅感动了中国,也感动了世界。
当然负面的形象也是存在的,比如部分中国游客在海外乱涂乱画,不讲礼貌没有公德,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等行为;一些企业在走出去以后不遵守东道国的法律、文化以及风俗传统,甚至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质量较差造成中国企业口碑下降等问题;再比如一些官方考察团到国外以后竟然以游玩为主、考察为辅,也让世界看不懂。
所有这些都大大影响了中国的国家形象,让外国公众和政府对中国有了另一层的看法。
过往的时代,国家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国家和政府的事情,如今国家形象的塑造是在日益多元化的进程中通过对碎片化形象的整合而实现的。
作为次国家行为体的非政府组织、企业、个人等已经成为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的主体,每一个行为体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开始承担着与自身相符的责任,“凡我在处,便是中国”的理念对于不同层级的行为体都是适用的。
所以,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既要让国家、政府和各级组织成为传播中国好声音的主体,也要“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体系层面与个体层面是相衔接和融合的。
具体而言,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要以全面改革为主渠道,夯实对外传播基础。
软实力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但是要融入强健体魄的硬实力之内才会有生命力,经济建设作为重要的载体将为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要加强文化自身建设,培植厚重的文化根基,既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的价值理念,总结当前中国成功的发展模式、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的经验,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贡献,还要充分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让中华文化的基因与世界文明发展的潮流结合起来,让世界感知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让中国文化与世界与时俱进。
夯实基础,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是对于国家形象塑造和对外传播而言意义重大。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要积极创新对外传播理念,更新对外传播形式。
对外传播注重的是对等交流,多元并举多层互动。
当前中国的对外传播必须改变过去自说自话的“外宣”指导思想和僵化形式,要以全新的国际政治营销理念来推动整个国家对外传播的创新与发展。
文化具有更浓的亲和力,新一轮的全面改革进程中,中国要推动与世界的人文交流,一方面要以蓬勃发展的公共外交为依托,做好对外传播,让世界听懂中国的声音,另一方面要让外国人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吸引力,主动认识中国,看懂中国,引进来和走出去,是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
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还要培育成熟的传播主体,进一步提高国际话语权。
在国家形象塑造与对外传播中,不同的传播主体承载着不同的角色。
国家要在对外传播中为次国家行为体、非政府组织和个人等开放更多的领域,充分释放不同层级行为体的活力。
信息时代,新兴媒体已经成为全球交流的基础性平台,通用的互联网语言让世界互联互通,让不同国家公众之间的沟通与互动超越了国界。
对于很多外国朋友而言,中国仍然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必须以更广的力度丰富传播主体,以多层互动的形式和均衡的布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借助软实力让“中国”成为一个触手可及的存在。
习近平在讲话中提出要注重塑造中国的四个大国形象:和谐的文明大国形象、美丽的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的地区与世界大国形象、亲和而有活力的开放大国形象。
这是对中国国家形象的清晰定义,也是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明确要求。
在2014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同时也明确指出,“在前进的道路上,还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
让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还有大量工作要做。
”这是国家领导人对“以人为本”这一理念更加务实的把握,对于国家形象塑造有着深远的意义。
笔者认为“让人民体面而有尊严的活着,这是国家最给力的国际政治营销”,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所在。
作者是中国全国政协外委会副主任、外交与国际关系智库察哈尔学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