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自然》教学设计_模板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保护自然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建议。
(3)了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环境问题。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保护环境。
(3)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探讨环境问题。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
(3)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二、教学内容第1课时:人与自然的关系1. 导入:通过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新课导入:讲解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如工业污染、森林砍伐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环境问题,如雾霾、水污染等,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4. 小结: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第2课时: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和建议1. 导入:讲解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2. 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身边的环境问题,并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3. 实践活动: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从生活中实践保护环境的方法。
4. 小结:总结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3课时: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1. 导入:讲解我国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等。
2. 案例分析:分析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案例,让学生了解法律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4. 小结:强调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重要性。
第4课时:环保意识与社会责任1. 导入:讲解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的概念。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行动和感受。
3. 实践活动:组织一次环保主题活动,如植树造林、清理垃圾等。
4. 小结:总结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第5课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1. 导入:讲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概念。
人与自然教案
人与自然教案【教案】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人类对自然的影响;2. 探索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环境;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和实物等教具,以展示与自然相关的内容;2. 课件或黑板,用于记录和展示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结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入话题:以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呈现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认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请用几个词语或短语来形容。
二、知识输入(15分钟)1. 分享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讲解和讨论,引导学生了解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影响。
例如,人类依赖自然的资源和环境,同时也通过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对自然造成破坏,导致环境问题等。
2. 展示案例:展示一些真实的案例,如雾霾的形成、野生动植物灭绝等,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三、思考讨论(3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讨论人类应该如何与自然和谐共处,保护自然环境。
2. 提问引导:通过一些问题的引导,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1)你认为如何平衡人类的需求和自然的保护?(2)你能列举一些保护自然环境的措施吗?(3)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濒危动物和植物?(4)你认为个人应该如何参与环境保护?四、小结(10分钟)1. 思维导图或总结: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制作思维导图或总结表格,梳理出学生的观点和措施。
2. 引导学生反思:你在今天的讨论中有什么心得和收获?你将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参与环境保护?3. 引出下节课内容:下节课我们将学习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拓展延伸:1. 实地考察:将学生带到自然环境中,如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加深他们对自然的认识和珍惜之情;2. 开展环保活动: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实际行动,培养他们的环保责任感;3. 作文或展示: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作文或制作展板,展示他们的观点和提出对环境保护的建议。
人与自然-完整版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昆虫世界探秘
教学目标:
1、提高科学观察及分析比较的能力。
2、掌握多渠道收集信息和整理资料的方法,学会存留并使用地过程性资料。
3、学会分工协作,共同完成任务。
4、了解大自然的奥秘,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做好研究准备,激发研究兴趣。
2、选择研究主题,通过对昆虫世界的探索,引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关注,了解一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及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目标2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二、研究准备:
1、请生说大自然中最感兴趣的现象。
(参考表格)
2、围绕该自然现象,学生提高问题。
三、选择研究主题:
1、出示3个主题供大家参考。
①昆虫世界探秘。
②认识“地震”。
③动物生存之三十六计。
2、确定研究主题。
四、课后小结,布置作业。
人与自然教案设计
人与自然精品教案设计第一章:人与自然的关系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包括依赖、互动和影响等方面。
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探讨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和方法。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影响。
利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环境保护的看法和做法。
第二章:生态环境的保护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行动的意识。
2.2 教学内容介绍生态环境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生态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探讨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生态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认识到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意识。
3.2 教学内容介绍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探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和途径。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和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利用数据和图表展示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及问题。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提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第四章:生物多样性保护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热爱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4.2 教学内容介绍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分析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原因。
探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方法和措施。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生物多样性问题的实际情况。
人与自然教案
人与自然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互动。
2.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自然的观念。
3.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培养环境意识。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增强保护自然的观念,促进环境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图片、实物(如植物、昆虫等)、课堂活动材料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向学生展示一些与自然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谈论与自然有关的事物和经历。
2.提问:你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有什么关系?3.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二、知识讲授(10分钟)1.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介绍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互动。
2.讲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如提供食物、水源、空气等。
3.讲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破坏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实践活动(15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观察活动,观察和记录自然环境中的植物、动物、土壤等。
2.学生将观察到的植物、动物等进行分类和记录,了解各种生物在自然中的生存方式。
3.学生在观察过程中注意保持环境的整洁和保护自然资源。
四、讨论和总结(15分钟)1.让学生交流他们的观察结果和体会,学生可以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和观点。
2.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可以怎样保护自然资源?为什么要保护自然?3.让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五、巩固练习(10分钟)1.根据课堂讲解和讨论的内容,设计一道选择题,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思考如何保护自然环境。
六、拓展延伸(5分钟)1.提供一些有关自然保护的故事或实践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和思考。
2.鼓励学生主动参与环保活动,并分享自己的环保体验和感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理解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和互动。
通过实践活动和讨论,培养了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自然的观念。
四年级《人与自然》教学设计
四年级《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学习资料、英语资料、学生作文、教学资源、求职资料、创业资料、工作范文、条据文书、合同协议、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learning materials, English materials, student essays, teaching resources, job search materials, entrepreneurial materials, work examples, documents, contracts, agreements, other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四年级《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四年级《人与自然》宗旨是“讴歌生命,关注环境”,主要介绍动植物和自然知识以及探索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探讨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作文教案——人与自然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作文教案——人与自然教案教学设计1人与自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在我们生活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自然环境中的各种资源,同时也需要保护自然环境,使之更为健康和美好。
因此,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复杂而又重要的话题。
本次教案的目的是通过本人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更深刻的认识,并同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1.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模式并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1.2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2.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2.1 教学内容:2.1.1 课前准备:老师向学生展示有关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视频或图片,并与学生讨论掌握课堂重点。
2.1.2 阅读思考:老师向学生讲授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知识,并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分析文章中的思想,提高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2.1.3 课堂讨论: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
2.1.4 写作能力训练:学生将通过阅读和课堂讨论中的所得,把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尝试撰写一篇有关人与自然的文章,并参与同桌互评,通过反复修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时间安排:2.2.1 课前准备(20分钟):视频或图片的观看以及与学生的讨论。
2.2.2 阅读思考(30分钟):向学生讲授人与自然的关系并指导学生阅读文章。
2.2.3 课堂讨论(4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2.4 写作能力训练(60分钟):学生通过传达思想和诉求来提高写作能力,又通过反复修订来提高文章质量。
3.教学方法本教案的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方面:3.1 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快速掌握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基本知识。
3.2 阅读法:通过阅读文章,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3.3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与同学思想交流,加深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
人与自然四年教案
人与自然四年教案第一篇:人与自然四年教案人与自然》四年级上册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7、跟生物学智慧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生物对我们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重大影响和启迪;2、通过“学一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仿生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通过仿生产生一定的创意。
教学准备:挂图、课件、微视频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境导入新授(播放微视频)从野外回来的时候,我们常常会发现衣服上挂了许多小小的椭圆形的带刺的植物果实。
这种长着刺的果实的植物叫苍耳。
苍耳的果实表面长有很多小钩刺,能够轻易地挂在小动物的毛皮上,被小动物带到别处,脱落后落入土壤,在合适的环境中,就会长成一株新的苍耳。
通过苍耳果实传播的方式,你有什么发现?1、教师介绍“仿生发明法”和尼龙粘扣的发明。
(出示挂图:尼龙粘扣。
)1894年,瑞士一位叫乔治的工程师,发现了苍耳果实上密密麻麻的小钩刺。
这些小钩刺就是帮助苍耳果实牢牢钩住动物皮毛的“秘密武器”。
通过向苍耳学习传播果实的“智慧”,乔治发明了尼龙粘扣。
2、你还知道哪些利用“仿生发明法”进行的创意发明?3、教师讲解“有趣的仿生发明法”,讲解“振动陀螺仪”、冷光、“水母耳风暴预测仪”的发明和应用。
4、出示课件:下面这些发明创造是怎样利用“仿生发明法”的?(书上第48页的内容)(教师通过学生的讨论汇报归纳总结,指导学生了解)5、请同学们把书翻到49页,运用“学一学”的方法,对课桌和椅子进行创意改造。
你有什么好的创意,请绘制出设计图把!观看关于苍耳的微视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听介绍,了解“仿生发明法”和尼龙粘扣的发明过程。
看书第47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舵、新型车头、雷达的发明。
认真倾听并了解讨论,汇报自己的想法学生小组讨论创意,然后动手绘制设计方案(在书上的表格内绘制)《人与自然》四年级上册教案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10、神气的灌溉课型新授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灌溉工具及工作原理;2、通过制作灌溉工具,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一年级人与自然教案
一年级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介绍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资源与服务,如空气、水、土地、动植物等。
2. 保护环境: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分析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危害,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3. 和谐相处:教授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保的重要性以及和谐相处的方法。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环境破坏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互动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环保经验和想法,互相学习。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介绍大自然为人类提供的资源与服务,以及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危害。
3.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环境,分享各自的环保经验和5.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保护环境的实践作业,如回家后向家人宣传环保知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实践作业的情况,评估学生对环保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态度变化: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评估学生环保意识的提高。
六、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教育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学习如何合理利用资源,如节约用水、节能减排等。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介绍生物多样性概念,让学生了解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环境污染的防治:讲解污染的来源和影响,引导学生学会减少污染,如垃圾分类、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七、教学方法1. 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大自然的情景,让学生亲身感受自然资源的宝贵和环境破坏的影响。
2. 游戏教学法:设计环保相关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人与自然大班科学教案
人与自然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敏感性。
2.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观察与记录自然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自然环境中见到过的一些事物,鼓励他们表达自己对大自然的感受和观察。
2. 展示:教师带领学生观察一些自然景观的照片,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的细节,并鼓励他们记录下来。
3. 实践:分组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环境,记录自己观察到的有趣事物。
4. 总结:学生回到教室,小组内分享观察结果,进行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并鼓励他们记录下来。
第二课时: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1. 导入:回顾第一课时的观察和记录,引导学生思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2. 讲解:教师讲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3. 实践:学生进行小组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探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例如,观察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长情况,观察不同生物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表现等。
4. 分享: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分享,小组间进行交流和讨论,总结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规律。
第三课时:保护自然,保护生命1. 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人类对自然的影响,并提出保护自然、保护生命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讲解环保的概念,介绍人类对环境的危害和保护自然的方法。
3.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环保调查活动,调查身边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 呈现:学生展示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并进行评议和讨论。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呼吁全校师生一起保护自然。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研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敏感性;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2)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建议。
(3)了解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政策。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2)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第1课:人与自然的关系1.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2. 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第2课: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和建议1. 减少污染排放2. 节能减排3. 垃圾分类与回收第3课:我国生态环境保护政策1.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2.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第4课:生态环境问题的案例分析1. 分析典型案例,了解生态环境问题2. 讨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方法第5课:青少年如何参与生态环境保护1. 青少年环保行动的意义2. 青少年环保行动的建议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生态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保护环境的方法和建议,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课堂互动:设置问题抢答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
2. 能力培养:评价学生在案例分析和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态度。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2. 课件:人与自然关系、生态环境保护等图片和视频素材。
3. 案例资料:生态环境保护案例及相关新闻报道。
4. 作业纸:用于学生完成课堂练习和作业。
教学安排:每周一节课,每节课40分钟,共5节课。
六、教学活动设计第1课:人与自然的关系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引出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教案范文
人与自然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2. 自然环境对人类的影响3. 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4. 保护自然的重要性5. 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保护自然的意识。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与自然和谐共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认识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保护自然的必要性。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自然对人类的重要性。
3. 案例分析: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让学生明白保护自然的必要性。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制定一个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计划。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和保护自然的意识。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提出建议的创意性。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与自然和谐共生方法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与人自然关系相关的教材,提供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关案例和新闻,让学生了解当前人与自然关系的最新动态。
人与自然的教案范文
人与自然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1. 采用讨论、探究、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2. 运用案例分析、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
2.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了解自然环境1. 导入:介绍地球的自然环境,让学生了解自然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价值,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课时:人类与自然的关系1. 导入:讨论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和谐共处的重要性。
2. 讲解:分析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阐述保护环境的意义。
第三课时:环保意识与行动1. 导入:介绍环保意识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
第四课时:珍爱生命1. 导入:讨论珍爱生命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重要性。
2. 讲解:分析人类活动对生命的影响,引导学生尊重生命、保护生命。
第五课时:可持续发展的观念1. 导入:讲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2. 讲解:分析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合作: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沟通、协作、创新能力等。
3. 课后实践:检查学生课后环保行动的实施情况,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1. 教材:《人与自然》教材或相关环保教材。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
3. 视频资料:选取与人与自然关系相关的视频资料,用于导入和案例分析。
五、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环保行动。
2.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一年级下册人与自然全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人与自然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初步了解自然的概念,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生存的基础。
2.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自然的定义与特点2. 人类与自然的关系3. 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环境,如树木、花草、河流等。
2. 学生分享对自然环境的感受和认识。
3. 教师讲解自然的定义与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关系。
4.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第二章:天气与气候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天气与气候的概念,认识到它们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变化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天气与气候的定义与区别2. 天气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 关注天气与气候变化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天气与气候的定义与区别,引导学生关注天气与气候的变化。
2. 学生观察并记录一段时间内的天气与气候变化,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天气与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农业、出行等。
4. 学生讨论如何关注天气与气候变化,提出具体的方法和建议。
第三章:动植物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特点与分类,认识到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关注动植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动植物的分类与特点2. 动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动植物的分类与特点,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动植物。
2. 学生观察并记录身边的动植物,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3.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动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食物链、生态平衡等。
4. 学生讨论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第四章:人类与环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概念,认识到环境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环境的定义与分类2. 环境对人类生活的影响3. 环境问题的表现与原因4.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方法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环境的概念与分类,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
六年级上册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2)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3)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能够从生活中发现生态环境问题。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学会简单的环保技能。
(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2)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参与环保行动。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关系(1)导入:通过讨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介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重要性,分析人类活动对自然的影响。
(3)互动:学生分享自己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讨论如何保护自然。
2. 第二课时: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影响(1)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生态环境问题的实例。
(2)讲解:分析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等,并介绍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互动: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3. 第三课时:环保知识和技能(1)导入:通过讲解环保知识的重要性,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介绍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并示范一些简单的环保技能。
(3)互动:学生分组实践,学习并掌握一些环保技能。
4. 第四课时:创新环保行动(1)导入:通过讲解创新环保行动的意义,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创新方案。
(3)互动: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个创新方案进行实践操作。
(2)讲解: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保护自然方面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环境问题的表现及其影响、环保知识和技能等。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分组实践,学习并掌握一些环保技能。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小学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小学教学设计题目:人与自然教学目标:1.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
2. 提高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文明意识。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互动2.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保护3. 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活动1. 教师利用图片和实物等教具引入话题,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人与自然是什么关系?为什么说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二步:探究活动1.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收集各种观点。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3. 分析观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互为生命共同体。
第三步:知识讲解1. 通过PPT或课件等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对自然资源的分类和保护进行讲解。
2. 引导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以及人类应该如何保护自然资源。
3. 讲解生态文明和环境保护的概念,并讲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四步:实例分析1. 通过展示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到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2.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资源?第五步:动手实践1. 组织学生进行环保手工制作活动,例如制作废物分类盒子、使用废物制作手工艺品等。
2. 引导学生了解到废物分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第六步:总结反思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和体会。
2. 鼓励学生记下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做一个环保小卫士。
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包括讨论、展示和实践等环节的表现。
2. 学生个人学习笔记和实践成果的评估。
3. 学生通过问答和问题解答的方式,检查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情况。
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自然保护区或植物园,增加学生对自然环境的体验和认知。
(部编版)《人与自然》优秀教学设计
(部编版)《人与自然》优秀教学设计一、设计目标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人与自然》课程的教学,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保护自然环境的责任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独立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2.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3. 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4. 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三、教学策略1. 多媒体教学:采用图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材料,生动直观地展示人与自然的关系及环境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开展小组活动,促进学生思维和交流能力的发展。
3. 观察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自然环境、野生动植物及其保护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4. 探究式研究: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活动安排第一课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1. 活动1:播放相关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
2. 活动2:小组讨论,就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展开辩论。
3. 活动3:展示学生选做的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调研报告。
第二课时: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 活动1:观看图表和图片,了解不同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 活动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解决资源浪费问题的方案,并进行展示。
3. 活动3:学生在家中观察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并撰写观察报告。
第三课时:环境污染与生态平衡1. 活动1:以案例分析的方式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平衡的影响。
2. 活动2:学生自主选择一个环境问题,并设计调查问卷,在班级内进行调查并整理数据。
3. 活动3:学生开展宣传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第四课时: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保护1. 活动1: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一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其中的生物多样性。
2. 活动2:学生设想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方案,并利用图片、文字等形式进行展示。
3. 活动3:学生自主完成一份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短文,分享给同学们。
人与自然教案
人与自然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并与之和谐相处的意识。
2.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珍惜和谐的生态环境的责任感。
3. 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辨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教学步骤:
引入:
通过展示一些与自然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于自然环境的
兴趣,并与学生交流个人对自然的感受。
探究:
让学生观察周围一些自然现象,并用自己的话描述出来。
例如,观
察天空的颜色、云的形状、花的颜色等等。
引导学生思考自然对人类
的意义以及人类对自然的影响。
分享: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通过学生
的分享,引导他们思考人类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环境。
案例分析:
提供一些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例如,某地因过度开发导致水资源匮乏,学生需要讨论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以及如何减少浪费。
展示和总结:
请学生用画画、手工制作等方式,展示自己对于保护自然的理解和想法。
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启发,强调每个人都有责任保护自然和谐发展。
拓展活动:
邀请一位环保人士或专家到班级进行讲座,加深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认识。
组织班级环保行动,例如清理学校周围的垃圾,种植花草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讨论和展示活动等形式进行评价。
同时,学生也可以互相评价,分享对于他人作品的观点和建议。
备注:以上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和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人与自然》教案
《人与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
2. 探索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对自然世界的敏感度。
二、教学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自然世界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
2. 学生能够表达保护环境的意愿,并具备一定的环境保护知识。
三、教学内容1.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a.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b. 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c. 人对自然环境的破坏2. 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a. 自然界的生态平衡b. 人类对自然的保护意识c. 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a. 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b. 思考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c. 创造环保项目或活动四、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展示自然景观照片、自然灾害案例及环境破坏的照片,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
2. 问题导入法:提出一系列与环境保护和人与自然关系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表达观点。
3. 小组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展示,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展示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照片,并引导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这幅照片中的自然景观是什么?- 你对这幅照片有什么感受?2. 学习环节a. 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 展示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依赖的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
- 讨论自然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组织学生分享有关自然灾害的新闻报道。
- 展示人对自然环境破坏的案例,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b. 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讨论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 分享环保项目和活动的案例,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愿。
- 介绍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c.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要求学生观察身边的自然现象,并记录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与自然》教学设计_模板《人与自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以“环保“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教学设计理念:1、有意识地开发和整合包括教材在内的语文教育资源。
作文前引导学生广泛查阅相关资料,丰富学生积累;作文时引进相关资料补充阅读,加强感性认识;作文后引导学生实践活动,强化认识,深化感情。
2、以创新教学为理念,倡导自主探究学习,引导学生自行查阅资料,考察、调查、研究,感悟生活,培养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多角度认识自然,多层面地进行观察自然,撷取信息感悟生活,培养创新能力。
2、开放形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研究性学习行为,让学生写自己所想所悟,我手写我心,提高写作兴趣。
3、通过习作活动,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自觉地担负起保护地球,关爱生命的责任。
课前准备:学生:进行亲近自然的观察、体验活动。
准备相关“人与自然”的资料。
老师:有关“环保”的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网络资源。
教学流程及设计:一、走进自然,感受自然之美1、播放一组自然景观图。
2、学生自由表达见闻。
(老师认真倾听,激励学生大胆表达,让学生互相评论。
)3、说说你眼中的大自然。
(鼓励学生表达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和体验。
)二、激发兴趣,感悟环保之责1、课件演示:蓝色的夜空,群星璀璨,音乐响起“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师述:小时候,我们常常唱着这支儿歌,数天空中的星星,那些闪闪发亮的星星,曾经给我们带来多少美好的遐想,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同学们是否注意过,我们很难看见满天繁星,快乐地向我们眨眼睛,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这个提问的目的在于了解学生课前搜集资料,阅读资料所完成的知识的初期建构,以便调整学生的学习进程。
)生:是因为地球的大气资源受到污染。
2、小组交流“人与自然“的不和谐。
生:人类滥砍滥伐,造成大量的水土流失。
生:工厂排放废气、废水,污染了空气和水源。
生:人类破坏性地开发,使许多动植物失去了栖息地------3、小组表演,激发写作欲望戴头饰的丹的顶鹤被枪击中,一个小姑娘为了救它,陷进沼泽地。
戴地球头饰的学生哭泣着说:“我已经千疮百孔了,救救我吧------”(音乐响:狂风大作)沙尘暴来了,学生四处逃窜------(通过表演作为教学手段,震撼学生的心灵,唤起环保意识,激发学生写作欲望。
)三、奇思妙想,话(画)环保之歌过渡语:人类在深刻地改变自然,自然也深刻地影响着人类,森林一天天减少,物种一天天灭迹,沙漠扩大了,海洋污染了,我们最终将生活在哪里?你能拿起手中的笔,用你的心去呼吁,呼吁人们保护地球,关爱生命吗?(激发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1、出示习作要求: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有真情实感2、小组研究、汇报:倡议书:《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童话:《青蛙王子的泪》、《群星会》剧本:《沙尘暴来了》书信:《动物给人类的一封信》、《噪音的忏悔信》诗歌:《生命之歌》、《绿色畅想曲》演讲稿:《还蓝天一片纯净》、〈〈保护母亲河〉〉调查报告:〈〈关于沅水的调查报告〉〉记叙文:〈〈小海豚,你想家吗〉〉说明文:设计各种环保产品,说明设计意图。
四、精心构思,谱写环保的旋律(播放环保歌曲《装扮蓝色地球》“地球、地球属于你,地球地球属于我,地球、地球属于你和我-----)营造气氛1、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文体创作,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2、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五、交流评价1、小组互赏,推荐佳作2、佳作欣赏,赏析探讨六、拓展延伸,试写环保公益广告1、结语:同学们,星星喜欢明净的夜空,蓝天喜欢七彩的云霞,小鸟喜欢凉爽的树阴,春风喜欢芬芳的花朵,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我们的家园开创一个绿色的明天!2、课件演示:环保公益广告“青青的草,怕你的脚”“保护母亲河,关爱生命水”“同享一片蓝天,共护一方水土”“人类与动物共存,生命和绿色拥抱”3、试写环保公益广告,向报纸、电台、电视台投稿,走向社会。
学生习作:小海豚,你想家吗?木子星期天,我和妈妈去海洋馆观看了海豚表演。
可爱的小海滩表演了打球,跳水等节目。
他们在水里欢腾跳跃,激起了观众阵阵的掌声。
散场了,我久久不愿离去。
小海豚也竖起尾巴摆来摆去,好像想跟我交朋友,我跟他说:“小海豚,你的家住在遥远的大海,我听说过一个故事,一个船员遇到了海上风暴,是海豚及时救了他------小海豚竖起了尾巴在水中跳跃了一下,好像听懂了我的话,”为什么我们大人总是认为鱼是所有动物最没有感情的,所以捕杀鱼是最毫不留情的,我不禁为我们人类感到羞愧------小海豚潜入海底,飞快地游向远方,一会儿又冒出了水面,我听老师说,海豚在大海中游泳的速度可达到每秒15米,这小小的水池怎能让小海豚开心呢?有句俗话:“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觉得小海豚好可怜啊!我想它的妈妈是多么思念他,如果我们人类不把他捕捉来,此刻他在和他的妈妈尽情地在海洋嬉戏。
我仿佛看见了蔚蓝的大海,迷人的海底风光------我仿佛听到了海豚妈妈在呼唤:“海豚宝宝,快回来啊------”教学建议一、主题思想本文通过记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面对暴秦勇敢无畏、义正辞严地同秦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使秦王折服而保全国土的经过,颂扬了唐雎忠于使命、誓死捍卫国家利益的精神。
二、结构内容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
这场斗争有两个回合,可分两层。
第一层(第2段),写唐雎揭示秦王的骗局,表现了维护领土的严正立场。
第二层(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
第三部分(第4段),写斗争的结局。
三、参考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我打算用五百里的土地换取安陵,希望安陵君能答应我!”安陵君说:“承蒙大王给予好处,拿大块土地来换取小的,那很好;虽然这样,可我从先人手里继承了这块土地,愿意始终守住它,不敢拿它交换。
”秦王不高兴,安陵君因而派唐雎出使秦国。
秦王对唐雎说:“我用五百里的土地来换取安陵,安陵君却不听从我,为什么呢?再说,秦国灭掉了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凭着五十里的地方能保存下来,是因为安陵君是个年高德劭的人,所以我不想打他的主意。
如今我拿十倍的土地(来交换安陵),扩大他的领土,可安陵君却违抗我,(这)岂不是小看我吗?”唐雎答道:“不,不是像您说的这样!安陵君从先王那里继承了上地,并且守住它,即使拿一千里土地来,也不敢交换,何况(您)只拿来五百里呢?”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你听说过天子发怒吗?”唐雎回答道:“小臣没有听说过。
”秦王说:“天子一发怒,将会有百万人死亡,血流千里。
”唐雎说:“大王曾听说过平民发怒吗?”秦王说:“平民发怒,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走,拿脑袋撞地罢了。
”唐雎说:“这是庸人发怒的样子。
志土发怒可不是这样。
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
彗星的尾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有一道白光直冲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
这三个人,都是平民中的有志之士,他们胸怀愤怒还没有发作的时候,天上就降下了征兆,加上我,就有四个人了。
如果志士真的发了怒,将会有两具尸体倒下,血流五步,天下的人都将穿上白色孝服——今天的情况就是这样。
”(说罢)拔出宝剑站了起来。
秦王(顿时)脸色沮丧,挺身跪起向唐雎道歉道:“先生请坐,哪里至于这样!我懂了,韩魏灭亡而安陵却凭着五十里的地方保存下来,仅仅是因为有您唐雎先生啊。
”四、通假字①秦王不说(“说”通“悦”,高兴。
)②故不错意也(“错”通”措”,放置,安放。
)③仓鹰击于殿上(“仓”通“苍”,青色。
)五、词类活用①轻寡人与(轻,形容词用如动词,意动用法,“认为……轻”,小看。
)②请广于君(广,形容词用如动词,使动用法,“使……扩充”。
)六、.写作特色本文在写法上有以下三个特点:①采用反衬手法刻画人物。
本文篇幅虽短,却生动传神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
唐雎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谋士。
他不卑不亢,针锋相对地与秦王抗争。
秦王的骄横、狂妄、狡诈和前倨后恭、外强中干的形象反衬出唐睢的沉着、镇定、坚强、无畏的精神。
双方交锋两个回合。
秦王盛气凌人,威逼唐睢,唐睢镇定自若,据理力辩,回绝了秦狂妄无理的要求。
秦王理屈词穷,恼羞成怒,竟以“天子之怒”、武力杀伐相恫吓,企图使唐睢屈服于自己的淫威之下。
然而,在生死存亡的考验下,更显出正义的力量、英雄的本色。
唐睢引述古代侠士义举,指出“布衣之士”发怒的威力,暗示自己将以身效法,并“挺剑而起”,表现了为国献身、义无反顾的决心。
秦王在这大义大勇之下,“色挠”而“跪谢”。
这些行动、语言、胆识气概的层层对比,使古代爱国义士的形象和精神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秦王专横的性格将唐雎不畏强暴的英雄形象反衬得更加高大完美。
②通过人物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的性格。
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对话来展示情节,刻画人物性格的。
文章主要篇幅写人物对话,全篇除了五六句是直陈描写句外,其余均为人物的对话。
对话双方各自的语气符合各自的身份和个性,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
秦王的话充满“天子”的压人威势,如文章开头第二句“寡人……安陵君其许寡人!”秦王以五百里之地易五十里之安陵,以大易小,这是显而然是欺诈:“其许寡人”一语,突出地表现秦王无可商量的横蛮态度。
第二段中,秦王责备安陵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这种问罪口吻,在欺诈的同时,加之以威胁。
唐雎回答:“否,非若是也”。
语气坚决,否定了秦王的“逆”和“轻”的说法。
第三段中秦王和唐雎的对话,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秦王的仗势骄横、色厉内荏和唐雎的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在精彩的对话中,都得到充分的表现。
③结构严谨,重点突出。
文章虽短,但围绕“唐雎不辱使命”这一中心事件,形成的“开端一发展一高潮一结局”的故事情节,开头和结尾简略地交代故事的缘由和结果,中间两段详尽细致地写唐雎与秦王的斗争,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自然而紧凑、严谨而完整。
本文重点详写了唐雎与秦王的对话,而秦王与安陵君的对话一笔带过,这样写的目的是为了突出主人公——唐雎,突出文章重点。
七、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战国策》善于写辩论说辞,尤其是人物对话直接生动,个性化极浓。
《唐雎不辱使命》写秦王从以大国自居、妄图欺侮弱小的安陵的野心到向唐雎长跪道歉、恭而折服的丑态;写唐雎为维护国家的尊严和领土的完整,不畏强秦,胆识过人的勇智,均是通过直接记录人物的对话表现出来。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野心狡诈,“安陵君不听寡人,……,轻寡人与?”狡诈恫吓,软硬兼施,“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骄横、狂妄,“先生坐!…,徒以有先生也”好话说尽,丑态毕露。
这是写秦王。
写唐雎呢,从第二段开始,用双重否定句和反诘句,其特点是据理力争,坚决果断,义正词严。
第三段的回答则是针锋相对,咄咄逼人,激昂慷慨,陈述句与反诘句、排比句和比喻句交叉运用,气势突兀,雄心尽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