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介绍及选读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墨子画像
墨 子 全 书
墨 子 救 宋
墨子纪念馆
鲁山墨子像
重点问题解析
第一课:《兼爱》 (1) 指出下列加蓝字的通假字 富必然侮贫,贵必敖贱(敖通“傲”)
既以非之何以易之(以通“已”,已经) 苟君说之(说通“悦”) 教驯其臣(驯通“训”)
(2)指出加蓝字的古今异义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古义:用来……的,
【译文】所以古代的圣王治理国政,说道: “行为不义的人就不让他富有,行为不义的 人就不让他尊贵,行为不义的人就不与他亲 密,行为不义的人就不与他接近。”
第五段选文: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 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 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译文】所以在这时,以德行来安排职位, 按官职从事于职事,按功劳(的大小)决定赏赐 (的多少),衡量功劳(的大小)而分配俸禄。 所以官吏没有永远不变的富贵,而百姓也不会自 始至终贫贱;有才能的人就选用他,没才能的人 就使之居于下位。
第三课:《尚贤》 (1)学习掌握加蓝字的通假字
今上举义不辟贫贱 (辟通“避”) 四鄙之萌人闻之 (萌通“氓”,民) 谨上为凿门 (谨通“仅”) 泰颠于置罔之中 (罔通“网”) 虽在于侯波尊位之臣,莫不敬惧而施 (施通“剔”) 美章而恶不生 (章通“彰”)
(2)指出蓝字的用法,意义
①则是本失其所欲:名→状,从根本上。
墨子,约在公元前468年~前376年(前 479年—前381年),名翟,又称墨翟,鲁国 人。
墨子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 育家,军事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创立墨 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主要内容 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 非乐、天志、明鬼、非命等十项。
据《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条五 类纲领,即《墨子·鲁问》所云:“凡入国, 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 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 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 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 非攻。”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学高二语文同步课件《墨子》选读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学高二语文同步课件《墨子》选读新人教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一兼爱
哲思短章
时间 总是这样:因为失去童年,我们才知道自己长大;因 为失去岁月,我们才知道自己活着;因为失去,我们 才知道时间。 我们把已经失去的称作过去,尚未得到的称作未来, 停留在手上的称作现在。但时间何尝停留,现在转瞬 成为过去,我们究竟有什么?
温馨晨读篇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文本审美
尚实重质话墨子 墨家注重实践,不尚空谈,因此其文章也是注重实用性, 不重文采。尚实重质是其文章的最突出的特点。这一鲜明 的特点,有别于《庄子》,不同于《孟子》,从课文节选 的一章也可以看出。 选文部分从仁人的事业说起:“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 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指出对于天下而 言其利为何,其害为何:“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 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 和调,此则天下之害也。”
1.作者作品 墨子,名翟,约前468—前376年,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是战国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 记载,《墨子》原有71篇,而流传至今的仅15卷53篇,佚 失18篇。学术界一般认为是由墨子本人、墨子的弟子及其 后学在不同时期记述编纂而成,反映了前期墨家和后期墨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③是以仁者非.之________________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④破.碎乱.行________________ (3)动词的活用
认为不对,反对
动词的使动用法
⑤越王击金而退.之____________使____……分散,使……混乱

《墨子》选读(知识讲解)

《墨子》选读(知识讲解)

《墨子》选读学习目标1、结合课文注释及工具书通读全文,增加文言积累,训练理清思路、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

2、从不同的选文中,初步了解墨子的哲学思想。

知识积累文学常识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鲁国人,一说宋国人,春秋战国之际著名思想家,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曾任宋国大夫。

初学儒,后自成学派,广收门徒,游说诸侯,使墨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其学说以“兼爱”、“非攻”、“尚贤”、“尚同”为核心,对逻辑学、认识论也有探究。

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

“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

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

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

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

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一书是墨子及其后学著述的结集,据《汉书·艺文志》所载,原有七十一篇,今存五十三篇。

一般认为其中《兼爱》《非攻》《尚贤》《尚同》等篇体现了墨子本人的主要思想。

背景简介墨子生活在先秦,那是一个礼制崩坍、王权衰败、诸侯蜂争的时代,广大民众饱受战乱之苦,极渴望安定太平的生活环境。

墨子对现实生活给予了积极关注与思考,映现出鲜明的忧患意识、入世风骨及救世精神。

坚决无情地揭发当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

他站在平民立场上为维护民众与弱小国家的生存,提出了“兼爱”、“非攻”等主张。

墨子曾经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之术,称道尧舜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

但后来逐渐舍掉儒学,形成自己的墨家学派。

到了汉代,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墨家学派渐趋式微。

但体现墨家思想精华的《墨子》一书得以保存下来,并一直流传至今。

19-20第6单元 《墨子》选读PPT课件人教版

19-20第6单元 《墨子》选读PPT课件人教版

11
3.尚同尚贤 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 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并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 贱”的主张。 4.节用节葬 墨子反对儒家久丧厚葬之俗,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并在这方 面身体力行。
12
[文本概览] 本单元共三节,《兼爱》主要告诫世人要懂得相互爱护,只有这样, 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富强,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同时文中还强调了统 治者的喜好对国家的命运有巨大的影响。 《非攻》主要体现了墨子反对战争的观点。文章以这种思想为基础, 认为攻打别人的国家是最大的不仁不义,是最大的错误和罪过。 《尚贤》主要体现的是墨子关于人才选拔的观点。墨子认为不应该以 血统为承袭的依据,而应该注意从普通百姓中选举贤能,从而巩固政权。
9
2.形式 虽仍属记言性质,但其所记的是首尾完整、逻辑性很强的论文,而且 每篇都有标题,可以概括本篇的中心思想。这在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具 有重要意义。可以说,中国的论辩散文从《墨子》开始。
10
[感知思想] 墨子的主要思想 1.兼爱非攻 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 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非攻,即为了维护人民的利益而反对战争。 2.天志明鬼 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百姓。墨子不仅坚信其有鬼神,而且 认为它们对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他强调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 想。
1
第六单元 《墨子》选读
2
知人论世
[走近先贤] 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墨子 1.生平简介 墨子(约公元前 468—前 376 年),名翟,春秋战国时期著 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 人物。
3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积极宣传自己的学 说;二是不遗余力地反对兼并战争。

《墨子》选读使用

《墨子》选读使用

《墨子》选读使用《墨子》是中国古代的一本重要的思想著作,由墨子及其门徒编纂而成。

本文将从《墨子》中选取一些内容进行阐述,共计1200字以上。

《墨子》共纳八十篇,主要内容涉及到墨子对于各种社会问题的批判和提出的解决方案。

其中,对于战争问题的讨论尤为突出。

在《墨子》中,墨子批判了诸多战争的不义和残暴。

他认为战争是人类社会中的根本矛盾之一,带来无尽的苦难和伤害。

他提出了非攻的思想,认为用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是人类最理想的追求。

墨子强调了爱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彼此关爱,不应该伤害和侵犯他人。

他提出了“以兼爱治天下”的理念,即每个人都要泯灭自己的私欲,关爱他人的利益,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墨子关注到了社会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并对其进行了批判。

他认为权力和地位应该通过劳动和能力来决定,而不是通过出身和财富。

他主张建立公平的制度,让人们能够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墨子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准则,做到诚实守信,行为得体。

他反对欺诈行为,主张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

墨子对于宗教问题也进行了思考。

他批判了迷信和盲从的行为,并主张将信仰归纳为“天命”和“天理”,强调人们应该按照天命和天理的准则来生活。

《墨子》中还涉及到了许多英雄人物的故事,例如牛背上说书人的故事,墨子救孤的故事等等,这些故事通过具体的事例告诉读者们墨子提出的思想是可行的,值得追求的。

总之,墨子的思想涵盖了许多重要的社会问题,对于解决社会矛盾和建设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他提出的非攻、爱人、公平、诚信等思想,都是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借鉴和应用的。

通过阅读和理解《墨子》,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人类社会的问题和挑战,并为构建美好的社会作出贡献。

古文经典解读墨子选读

古文经典解读墨子选读

古文经典解读墨子选读古文经典解读——《墨子选读》《墨子选读》是一本中国墨家学派经典著作,作者墨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科学家、军事家。

他提出的墨家学说对于中国古代兼容并蓄的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对《墨子选读》中的经典内容进行解读和探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墨家思想。

一、墨子与兼爱《墨子选读》的核心思想是“兼爱”。

墨子认为,人们应该取消家族和国家之间的界限,推崇普遍的兼爱精神。

他主张所有人应该彼此关爱,不分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

这种兼爱思想与儒家的仁爱思想不同,墨子认为仅在于对自己有利时才去关心他人,并非真正的兼爱。

墨子的兼爱思想表达了人们对和平与公正的追求,具有积极的社会价值。

二、墨子的反战主张墨子对战争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他主张通过兼爱来达到消除战争的目的。

他认为,战争只会带来痛苦和灾难,因此应该通过和平来解决争端。

墨子提出了“非攻”的主张,主张不主动发动进攻,诉诸于和平解决纷争。

这一思想也对后世的和平主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世界和平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三、墨子的科学精神除了关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墨子还非常关注科学与技术的发展。

他提出了很多科学观点并进行了实践研究。

墨子提出天地万物都服从于规律,通过观察天象和测算日食、月食等现象,推动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

他还研制了很多实用科技装置,如反射镜等。

墨子的科学精神对古代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墨子的抱负与理想墨子追求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没有战争、没有争斗的社会。

他希望人们互相协作、和平相处,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墨子的理想社会构想并非幻想,他通过“非攻兼爱”的思想体系,试图打破当时诸侯割据的战乱局面。

尽管墨子的理想并未完全实现,但他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墨子的道德与伦理观墨子对伦理观有着独特的见解,他主张道德的标准应该是“有为有不为”。

墨子认为,道德标准不应仅限于说而不做,而是要根据人们的行为来判断。

他强调人们应该以行动来体现道德和伦理观念,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上的言辞。

特别经典兼爱——墨子《先秦诸子选读》

特别经典兼爱——墨子《先秦诸子选读》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要” 通“腰”)
教驯其臣(“驯” 通““训”)
破碎乱行(“碎”通 “萃”)
2、古今异义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 古义:用来…的,拿来…的;今义:因果关系的连词。 士闻鼓音,破碎乱行 古义:人群分散;今义:破成碎块。 害人者,人亦从而害之 古义:从,跟从,跟随。而,连词“来”;今义 :连 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等。
有一次,墨子率弟子到卫国游说,车中 “载书甚多”,他的弟子弦唐子感到奇怪, 问墨子带书何用。墨子说:“过去周公每天 早上要读一百篇书,晚上还要接见七十个读 书人,所以他知识渊博,政绩显著,我上没 有治理国家的责任,下没有耕种土地的任务, 怎么敢不读书呢?” 齐国将要攻打鲁国,墨子听到消息后急 忙劝阻。墨子对大将项子牛说:“攻打鲁国, 是齐国的大错。以前吴王矢笠先后攻打越国、 楚国、齐国,获得胜利。后来诸侯报仇,吴 王大败,所以大国攻打小国,是互相残害, 灾祸必定反及于本国。”项子牛遂罢兵。
有什么困难呢?只是国君不按照这一准则来处理政事,而
士不实行这一准则的缘故啊。”
同学们诵读第一自然段。内容是什么? 如何理解呢?
天下之害的具体表现: 国与国: 家与家: 人与人: 君与臣: 父与子: 兄与弟:
诵读第二三自然段。为什么会出现这 种局面?用什么方法可以消除?
二、 本文在语言与说理方面有何特色。
返回
作者逸事
公孟子多次与墨子讨论学术、人生等问题。一次, 公孟子头戴礼帽,腰间插笏,穿着儒者服饰来见墨子, 问服饰与行为有何联系。墨子说:“从前齐桓公、晋 文公、楚庄王、越王勾践四位国君,服饰好孬贵贱不 同,但作为都一样。我以为有作为不在于服饰。”用 事实折服了公孟子。 墨子多次与儒家弟子巫马子辩论。一天,巫马子 对墨子说:“你行义,没见有人帮助人,也没见鬼神 赐福给你。但是你还在做,你有疯病?”墨子回答: “假若你有两个家臣,一个表里不一,一个表里如一, 你看重哪个?”巫马子说:“我看重后者。”墨子说: “既然这样,你也看重有疯病的人。”

墨子简介及《墨子》介绍

墨子简介及《墨子》介绍

墨子简介及《墨子》介绍
墨子简介及《墨子》介绍
1.墨子简介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

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

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

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2.《墨子》简介
《墨子》,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部奇书,也是一部寂寞的书。

长时间在黑暗中的沉默,不仅影响了对其深层思想的诠释,
甚至影响了对其浅层语言的理解,而且,也限制乃至取消了她对中华文化建构的发言权,墨子的思想与精神只好潜伏在中华文化的潜流之中,或沉默,或偶尔嗫嚅着发出微弱的声音。

然而,一部真正伟大的作品可以暂时寂寞,但她不会永远寂寞,她终究会迎来发言的机会,而且,这一发言必然是黄钟大吕,天下耸动。

转机来自于传统文化的变革,西学东渐的历程与新文化运动的勃兴,为古老的中国文化打开了新的视野,新的目光触及到了黑暗中的《墨子》,才惊讶地发现,她原本就焕发着夺目的光彩。

《先秦诸子选读》之《墨子》兼爱

《先秦诸子选读》之《墨子》兼爱
天志
墨子认为天赋予人类共同的志向和道德准则,人们应当追求天志来实现社会的和谐。
兼爱
墨子的兼爱理论是其最具代表性的思想,强调人们应该关注所有人的幸福,消除差异和冲 突。
墨子的兼爱理论
墨子认为兼爱是一种人道主义的伦理观念,要求人们对所有人一视同仁,消除身份、阶级和地域之间的 界限。
兼爱的含义
兼爱是指无论身份、地位或关系如何,人们应该关心和关爱他人,尊重他人 的权利和尊严。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兼爱的重要性
墨子认为兼爱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关键,只有通过兼爱才能建立一个公平、和平、稳定的社会。
兼爱的实践方法
1
广交朋友
结交更多的朋友,增加相互了解和互动的机会。
2
博爱施济
积极参与公益事业,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3
传播正能量
通过言谈举止,传播友善、宽容和理解的价值观。
结论
墨子的兼爱理论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建设和谐社会至关重要。我们应该秉持 兼爱之道,为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而努力。
《先秦诸子选读》之《墨 子》兼爱
墨子,古代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和理论家,被尊称为“墨子先生”,他的主要 思想是兼爱。
墨子的生平
墨子,名翟,春秋末年至战国时期的人物,出生于鲁国,后来在墨家创立“墨子”学说,并与其他诸子展 开了激烈的辩论。
墨子的主要思想
非攻
墨子主张以非攻为原则,反对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并倡导和平共处。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一 兼爱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墨子》选读 一 兼爱教师用书 新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

六单元《墨子》选读一兼爱作者简介墨子(约前468—前376),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教育家、学者,墨家学派的创始人。

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后长期住在鲁国。

曾学习儒术,因不满其繁琐的“礼”,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主要的反对派之一。

他的“非攻”思想体现了当时人民反对掠夺、战争的意向。

他的“非乐”“节用”“节葬”等主张,是对当权贵族“繁饰礼乐”和享乐奢侈生活的抗议。

他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主张,认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反对贵族的世袭制和儒家的亲亲尊尊,试图用上说下教的方法,“使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乱者得治”。

探究了知识和逻辑等问题,制定了作为认识真理准则的三表,强调善与用,志与功的统一。

弟子很多,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服从纪律。

其学说对当时思想界影响极大,与儒家并称“显学”。

其体系中的“非命”“务实”的观点为后学所发展,而其中有关宗教迷信的形式,则为他们所克服。

现存《墨子》53篇,是研究墨子及其学说的基本材料。

背景扫描因连年战争,社会动荡不安,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经过长时间艰苦的探索与实践,墨子终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生观,即“行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兼爱中》),实现“兼相爱,交相利”、国泰民安的理想社会。

单元导读本单元内容有三节。

《兼爱》宣扬“兼相爱、交相利”(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互相使对方得利)。

墨子认为,自爱而不相爱是天下祸篡怨恨的根源,“兼相爱、交相利”则是消除祸篡怨恨的妙药。

《非攻》认为“亏人自利”是不仁不义之举,而攻打别国是最大的不仁不义,因为它给人们造成的伤害最大。

《尚贤》认为崇尚有才德的士是国家政治的根本,治理天下应该崇尚和任用有才德的人。

这三篇文章的主题在墨子的思想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而且富有现实意义。

一、兼爱释文题“兼爱”是墨子的基本思想,所谓“兼爱”就是跳脱自爱的狭小圈子,一律平等、不分亲疏厚薄地互相关爱。

墨子寻求世乱的根源,将它归结为一种自私的爱,即自爱而不相爱。

非攻 墨子选读 (2)

非攻  墨子选读 (2)


至杀不辜(13)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其 不义又甚入人栏厩,
至于杀死无辜百姓,剥下他们的衣物,夺取他们 的戈矛刀剑,他又比进入别人的牛圈马棚,
拖:拽下来。 无辜:没有罪过。 取人马牛。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 多,其不仁兹甚, 盗取别人牛马更加严重。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 损害别人越来越多。如果损害别人越来越多,他 就更加不仁不义,

罪益厚(11)。至入人栏厩(12),取人牛马者, 其不义又甚攘人犬豕 罪行也就越大。至于进入别人的牛圈马棚,盗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人牛马的,他不仁不义又超过了偷盗别人狗猪
厚:这里当‘重“讲。栏厩;栏,古时称牛马的圈。 厩,马棚。 鸡豚。此何故也?以其亏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 不仁兹甚,罪益厚。 鸡。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损害别人越来越多。如 果损害别人越来越多,他就更加不仁不义,罪行也 就越来越大。
不 知 义 与 不 义 也
拓展延伸:
(1)反战题材作品
1、杜甫 2、杜甫 《石壕吏》 《兵车行》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新鬼烦怨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 (2)现实: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译释点评】

今有一人, 入人园圃(2), 窃其桃李, 众闻则 非之(3), 现在有一个人,进入别人家的果园,偷人家的桃 子李子,众人听说了这件事都指责他, 园圃:种树的地方叫园,种菜的地方叫圃。这里 园圃是偏义复词,圃字无义。 非:指责,非难。 上为政者得则罚之(4)。 此何也? 以(5)亏 人自利也。 在上执政的人捕获到他惩罚他。这是什么原因呢? (是)因为损害了别人有利于自己。 为政:执政的人。 得:得到,这里指捕获。亏: 使动用法,使人亏。
/ /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 /窃其桃李众闻则非之上 / / / 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至攘人犬豕 / / 鸡豚者其不义又甚入人园圃窃桃李是何故也以亏 / / / 人愈多苟亏人愈多其不仁兹甚罪益厚至入人栏厩 / / / /

《墨子》珍藏版

《墨子》珍藏版

《墨子》珍藏版《墨子》是阐述墨家思想的著作,原有71篇,现存53篇,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后学记录、整理、编纂而成。

《墨子》分两大部分:一部分是记载墨子言行,阐述墨子思想,主要反映了前期墨家的思想;另一部分《经上》、《经下》、《经说上》、《经说下》、《大取》、《小取》等6篇,一般称作墨辩或墨经,着重阐述墨家的认识论和逻辑思想。

01章亲士作者:佚名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

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

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

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

昔者文公出走而正天下;桓公去国而霸诸侯;越王勾践遇吴王之丑而尚摄中国之贤君。

三子之能达名成功于天下也,皆于其国抑而大丑也。

太上无败,其次败而有以成,此之谓用民。

吾闻之曰:“非无安居也,我无安心也;非无足财也,我无足心也。

”是故君子自难而易彼,众人自易而难彼。

君子进不败其志,内究其情;虽杂庸民,终无怨心。

彼有自信者也。

是故为其所难者,必得其所欲焉;未闻为其所欲,而免其所恶者也。

是故逼臣伤君,谄下伤上。

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詻詻之下。

分议者延延,而支苟者詻詻,焉可以长生保国。

臣下重其爵位而不言,近臣则喑,远臣则吟,怨结于民心。

谄谀在侧,善议障塞,则国危矣。

桀纣不以其无天下之士邪?杀其身而丧天下。

故曰:“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

”今有五锥,此其铦,铦者必先挫。

有五刀,此其错,错者必先靡。

是以甘井近竭,招木近伐,灵龟近灼,神蛇近暴。

是故比干之殪,其抗也;孟贲之杀,其勇也;西施之沈,其美也;吴起之裂,其事也。

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长,故曰“太盛难守”也。

故虽有贤君,不爱无功之臣;虽有慈父,不爱无益之子。

是故不胜其任而处其位,非此位之人也;不胜其爵而处其禄,非此禄之主也。

良弓难张,然可以及高入深;良马难乘,然可以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是故江河不恶小谷之满已也,故能大。

圣人者,事无辞也,物无违也,故能为天下器。

是故江河之水,非一水之源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第八讲《墨子》导读

第八讲《墨子》导读
《兼爱》上
• 杀一人,谓之不义,必有一死罪矣。若以此说往,杀十人,十重不义, 必有十死罪矣。杀百人,百重不义,必有百死罪矣。当此天下之君子 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今至大为不义攻国,则弗知而非,从而誉之, 谓之义。情不知其不义也,故书其言以遗后世。若知其不义也,夫奚 说书其不义以遗后世哉?
《非攻》上
墨子的主要思想
• 主张“兼爱”、“非攻”。既反对“大攻小,强执弱”的兼并战争,又反 对强凌弱、富侮贫、贵傲贱等阶级压迫,试图用“兼相爱,交相利”来济 世救民。 • 主张“尚贤”、“尚同”。尚贤是要求国君不分等级,举用贤才,反对 “骨肉之亲无故富贵”的世卿世禄制,要求向“家与工肆之人”开放政权。 尚同是要求人们与上层同是非,“上之所是必皆是之,上之所非必皆非 之”,使“天下之百姓,皆上同于天子”(《墨子· 尚同》)。这反映了 小生产者希望通过中央集权,保障生活的稳定。 • 重视劳动。认为人与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要靠劳动生活,出力劳动生产就 能生存,不出力劳动生产就不能生存。(“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 生”。)主张自食其力,反对不劳而获。故墨家的人全部葛衣短衫,亲自 劳作。 • 主张“节用”、“节葬”。反对统治阶级穷奢极欲,挥霍浪费,要求节约 开支,葬礼从俭。 • 墨子的哲学建树,以认识论和逻辑学最为突出,其贡献是先秦其他诸子所 无法比拟的。墨子认为,人的知识来源可分为三个方面,即闻知、说知和 亲知。闻知分为传闻和亲闻二种,“说知”包含有推论、考察的意思,指 由推论而得到的知识。亲知乃是自身亲历所得到的知识。他把亲知的过程 分为“虑”、“接”、“明”三个步骤。墨子又是中国逻辑学的奠基者。 他称逻辑学为“辩”学,把其视之为“别同异,明是非”的思维法则。
墨家衰落的原因
• 墨家提出的非攻思想,不符合战国时期大一统的趋势。 • 墨家内部严格的半军事化的纪律,准宗教式的信仰,慷慨赴死的精神, 对大义的执着追求,导致在战国时期帮助守城时死难很多,丧失了大 批精英。墨子之后,有个墨家弟子叫孟胜的,是墨家巨子(墨家领 袖)。他有个好友阳城君,楚国人。他让孟胜帮他守城。有一次楚国 内乱阳城君出逃,楚国收回了阳城。孟胜即因此自杀以殉朋友之义, 同时赴死的有墨家子弟83人。 • 墨子思想在很多地方跟儒家直接针锋相对,一直互相攻击。当儒家成 为正统思想后,墨家思想就被视为异端,遭到封杀。汉武帝采纳了董 仲舒的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正式跟皇权结合,成为正统 思想,墨家沦为杂家。 在墨子之后,墨家没有出现一个天才的集大成 者,进一步完善其思想,以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与时俱进,适应时 代的要求。 • 《墨子》缺乏文采,且文字难懂,影响了流传。

《墨子》选讲概述

《墨子》选讲概述

《墨子》中的寓言
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腰。故灵王之臣,皆 以一饭为节,胁息然后带,扶墙然后起。比期 年,朝有黧黑之色。(《墨子·兼爱中》) 子墨子言见染丝者而叹曰:“染 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 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已则为五色矣。 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 国亦有染。(《墨子·所染》)
墨守成规
墨突不黔
《墨子》的注本
1.《墨子间诂》(晚清孙诒让)
2.《墨子校注》(近人吴毓江)
非攻
【说明】
这是一篇体现墨家反对掠夺性战争的文章。 它通过层层比喻和推论,抨击了攻掠他国的不 义战争。文章从偷盗行为说起,逐层推进,论 证了损人越甚越不义、罪越大的道理,从而说 明掠夺战争是最大的不义行为,必须坚决反对。 论辩不仅富于逻辑性,而且恳切动人。
《说文· 辛部》:‚辜,辠也。‛ 【14】扡和拖:异体字。拽下来。
【15】当此:面对这些情况。 【16】谓之不义:什么句式? 【17】今至大为攻国: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 【18】非:错误的。
当:面对。
双宾语
从而誉之:跟随在后面称赞他。
第二段
【1】一死罪:一重死罪。 【2】若以此说往:假如按照这种解释类推。 “往‛,这里是习惯用法,没有‚去‛ 的意义,只表示‚类推‛。 【3】今至大为不义攻国: 今至大为(不义):攻国
墨子的思想一兼爱非攻二尚贤尚同三节用节葬四非乐非命四尊天明鬼墨子这本书是墨翟的门徒们根据他的遗教编纂而成的汉代存有71篇宋代仍存有63篇宋以后至现在存有53篇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古代汉语
中华书局
墨子简介
墨子(约前480——前420),名翟,战国初鲁 国人。他是一位出身于小生产阶层的哲学家,墨家 学派的创始人。

墨子全文在线阅读,简介,作者及书评

墨子全文在线阅读,简介,作者及书评

墨子全文在线阅读,简介,作者及书评墨子是战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

春秋末战国初期宋国(今河南商丘)人,一说鲁国(今山东滕州)人,生卒年不详,约为前479年—前381年以内。

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交相利”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

墨家在当时影响很大,《孟子·滕文公》篇云:“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归于杨,即归墨。

”可知战国之世,墨家属显学。

《墨子》一书中体现的墨子的思想在后世仍具有一定影响,广为流传的《千字文》中便记载了出自《墨子·所染》的“墨悲丝染”的故事。

到了清朝,随着诸子学的兴起,学者对墨子思想的研究又提升到新的高度。

墨子曾学习儒术,因不满“礼”之烦琐,另立新说,聚徒讲学,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

据说楚王曾计划攻宋,墨子前往劝说楚王,并在与公输般的模拟攻防中取得胜利,楚王只得退兵。

墨子的思想与主张见墨家。

清朝学者汪中治墨学,他将墨子与孔子平视,认为“孔子鲁之大夫也,而墨子宋之大夫也,其位相埒”。

墨子与孔子有相当程度上的差异。

孔子主张久丧厚葬,对祭祀非常重视,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就是针对祭祀的说明。

墨子一生过著简朴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他的*** 也是“短褐之衣,藜藿之羹,朝得之,则夕弗得”。

历史学界至今无法确定墨子的真实姓名,有以下各种说法:最传统的说法是,墨子,墨氏,名翟。

《吕氏春秋》、《淮南子》、《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内都如是称。

司马迁没有给墨子立传,仅在孟子、荀卿传后,有简略记载:“盖墨翟宋之大夫墨子简介,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

《元和姓纂》称,“墨氏,孤竹君之后,本墨台氏,后改为墨氏,战国时宋人。

墨翟著书号墨子。

”而《新唐书·艺文志》也沿用这种说法。

童书业根据《广韵·六脂》以及《姓氏急救篇》所引的《世本》文字“宋襄公子墨夷须为大司马,其后有墨夷皋。

古代典籍导读墨子

古代典籍导读墨子

古代典籍导读墨子墨子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思想家、科学家和工程师,其著作《墨子》也是中国古代典籍中的瑰宝之一。

本文将对《墨子》的主要内容进行导读,并探讨其在古代思想史和科学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

一、《墨子》概述《墨子》是墨子学派的集大成之作,也是墨子及其弟子们对墨子学说的总结和发展。

全书共十二篇,包括了墨子的核心思想和一系列的论证和论述。

墨子学派强调以兼爱为中心的道德伦理观念,并提出实用主义的科学观。

二、墨子的伦理观墨子提出了“兼爱”思想,主张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关爱、互相帮助,消除仇恨和战争,实现和平与社会公正。

他认为,人们应该以德治国,而不是以力征服他人。

墨子的伦理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三、墨子的科学观墨子提出了实用主义的科学观,他主张实事求是,重视实践和实际应用。

墨子对光学、力学等领域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众多科学原理和技术发明,如墨子光圈、墨子防御工事等。

这些科学成果对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墨子的工程思想墨子注重实践应用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工程建设。

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认为个人的修养与家庭、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治理息息相关。

墨子在防御工事建设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墨子防御工事”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军事工程。

五、墨子学派的影响墨子学派的思想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深刻影响。

墨子的伦理观和科学观不仅在思想史上有重要地位,也在后世的科学发展和道德伦理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墨子学派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塑造以及对世界古代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有着重要意义。

六、对今人的启示墨子的思想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提出的兼爱理念成为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他强调的实事求是、注重实践的科学观也为现代科技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墨子学派的精神在社会公正、和谐发展等方面仍有着重要的价值。

总而言之,《墨子》作为中国古代典籍的代表之一,凝结着墨子学派的智慧和思想精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長隔2000年之後,墨家思想曾再度復興。 先是明末清初之際,思想家顏元提出,克 欲自苦,習行力學,兼重義利。實際上是 復活了墨家學說。 其後,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墨家又一次 得到大力提倡。墨翟取代孔子,被奉為中 國的宗師,墨家思想成為中國人救亡圖存 的思想武器。
墨子介绍及选读
墨子生平 墨家組織及命運 關於《墨子》一書 墨子思想學說 《墨子》選讀

一、墨子生平
墨翟,生卒年月應在西元前468年~前376年, 魯國(今山東省滕州市)人。也有人說為宋國 人。《史記•孟子荀卿列傳》中說:“蓋墨翟, 宋之大夫,善守禦,為節用。或曰並孔子時, 或曰在其後。”
書孫晚 局詒清 ,讓著 《名 墨墨 年子學 。間大 詁師 》孫 中詒 華讓
2001
四、墨子思想
(一)兼愛、非攻 (二)尚賢、尚同 (三)節用、節葬 (四)天志、明鬼 (五)非樂、非儒

五、《墨子》選讀
<一>修身第二
[題解] 該篇論述自我修養的重要性,認為這是一個人為 人治國的根本原則。這個根本樹立得不牢固,就 不能成就功業。提出修養的方法、準則及不修養 的危害,而且要持之以恆的身體力行,這些觀點 對於現在一些急於想幹出一番事業的人來說,仍 然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三、關於《墨子》一書
《墨子》一書,大部分是墨子的弟子或再 傳弟子對墨子言行記錄的彙集,內容涵蓋 政治、軍事、哲學、倫理、邏輯、科學等 各方面,博大詳贍,在先秦諸作中沒有一 家能與之媲美,是研究墨子思想的直接材 料。漢班固《漢書· 藝文志》載:“《墨子》 七十一篇。”《隋書· 經籍志》載:“《墨 子》十五卷,目一卷。宋大夫墨翟撰。注: 名翟,為宋大夫,在孔子後。”宋《中兴 馆阁书目》载有十五卷六十一篇。 現存本子只有五十三篇,其中十八篇均已 散佚於唐宋時期。

(一)组织运作
鉅子在墨家學派內由絕對的權威。並且後 世的鉅子為前世的鉅子所指定,梁啟超說 “其制度與基督教之羅馬法王相類。墨門 子弟必須聽命於鉅子,為實施墨家的主張, 捨身行道。被派往各國做官的門徒必須推 行墨家的政治主張,行不通時寧可辭職。
做官的墨者要向團體捐獻俸祿,做到“有 財相分”。首領要以身作則,實行“墨者 之法”。墨家聚徒講學,身體力行,成為 儒家的主要反對派。



锐普论坛chinakui发布:

《墨子》一書的原本,在當時為竹書,故有七十一篇 之目,漢人轉錄於帛,故有‘十五卷之分,至末代 而後開始有刊本,初為北宋景祐中祟文院所藏之本, 到了明正統十年刊行《道藏本》,於是世間得重見 《墨子》十五卷的全書。到明嘉靖年間又有壬子銅 板活字本及癸丑庸刊本,到清代乾隆年間,汪中始 研習此書,著有校本及表微一卷,今皆不傳。同時, 畢沅、孫星衍、盧文弨合力注釋、校讎,發行經訓 堂《墨子注》十六卷。此後,王念孫逐條校注,作 《讀墨子雜誌六卷》。到光緒年間孫詒讓搜集清儒 各家校說,多至十餘家,積三十年之久,著《墨子 間詁》十五卷,內容比較詳密精取近代治墨家學說 的多採用它作為參考。


萧鲁阳编著 , 《墨子元典校理与方言研究》 , 西安地图出 版社 , 2003年05月第1版


王焕镳 , 《《墨子》校释商兑》 , 中国社 会科学出版社 , 1986年05月第1版
名辩、物理、光学、哲學等多 學科内容 墨子言行记录,体现墨子善辩、 睿智通达、博学多才、善于领 导的形象。 關於防守的,有兵書的性質
备城门、备高临、备梯、备水、 11 备突、备穴、备蛾傅、迎敌祠、 旗帜、号令、杂守

(二)主要参考书目
今传《墨子》的早期刻本是明嘉靖三十二年癸丑(1553) 刊本,十五卷本,最為善本。 比较好的註釋本還有以下幾個: 畢沅:《墨子註》(經訓堂本,浙江局刻本) 孫詒讓:《墨子間詁》(中華書局,諸子集成本) 梁啟超:《墨經校釋》(中華書局,飲冰室合集本) 吳毓江:《墨子校注》(中華書局,2006年) 張純一:《墨子集解》(成都古籍书店 ,1988年) 高亨:《墨經校铨》(科學出版社,1958年) 王煥镳:《墨子校釋》(浙江文藝出版社,1984年)

漢以後,墨家作為一種理論和學派是失傳 了,但它在民間仍然影響了近2000年。 比如,在歷代農民起義關於平等博愛、誅 暴安良的社會理想中,在歷代的豪俠義士 們為正義而不惜兩肋插刀的人生追求中, 墨家思想仍依稀可見。 其主要原因在於,墨家作為小生產者的學 說,最能反映勞動大眾的需要和利益,意 志與願望。

墨家是先秦時代唯一的有嚴密的組織和鮮 明的宗旨的學派,其團體組織形式在諸子 百家中是獨一無二的,墨家學說的興盛與 墨家組織也有著密切的關係。後由於各種 社會及墨家自身的因素在秦統一前夕急遽 衰微。

(二)墨家命运
墨學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無疑占著極重要 的位置。 戰國以後,墨家已經衰微。到了西漢時, 由於漢武帝的獨尊儒術政策、社會心態的 變化以及墨家本身並非人人可達的艱苦訓 練、嚴厲規則及高尚思想,墨家在西漢之 後基本消失,成為絕學。


(一)作品简介
章節 篇數 內容
其前三篇提倡敬贤修身,后四 篇为后文的纲要。
十論,墨子學術的基本思想
亲士、修身、所染、法仪、七患、7 辞过、三辩
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24 天志、明鬼、非乐、非命、非儒 大取、小取、经上、经下、经说 6 上、经说下 耕柱、贵义、公孟、鲁问、公输 5
會廣泛關注的學問 ,顯學更接近於現在的 科學物理研究,被稱為實踐學派 。
二、墨家组织
墨家是由墨子創立的一個團體組織,活躍
于整個戰國時期,實行“巨子制”的組織 形式,下代巨子由上代巨子选拔贤者担任, 代代相传。《吕氏春秋》记载墨子是墨家 第一任巨子,禽滑釐是第二任巨子。墨家 內部有明確分工和嚴厲的法紀,奉行勤儉 的生活作風,進行宣揚墨家"兼愛"等主張和 反對侵略,代表了平民階級的利益,勢力 曾盛極一時。
墨家組織嚴密,《公輸篇》記載墨子為止 楚攻宋,派禽滑厘等三百人,持墨子守圉 之器,在宋城以待楚寇。沒有嚴密的組織, 在先秦的時代,一下組織三百個弟子參與 守禦的任務,是不可想像的。如此有計畫、 有目的的行動,說明墨家組織發揮著重要 的作用。 墨家弟子不光要學習墨家學說,還要親身 加入到實踐主張的行列中。為了實現非攻 的主張,弟子們要時刻準備著投入到守禦 弱國的任務中。為實現其道德理想,應有 不怕犧牲的勇敢精神。



王焕镳 , 《《墨子》校释商兑》 , 中国社会科学焕镳 , 《《墨子》校释商兑》

<二>兼愛上 第十四
[題解] 兼愛是墨家十大主張的核心。本文認為天下之亂 起子不相愛。父與子,兄與弟,君與臣,皆自愛 而不愛對方,虧人而自利,社會於是乎亂,盜賊 自愛而不愛他人,放行竊奪;諸侯大夫自愛其國 與家,而不愛他人之國與家,故相攻伐。若使天 下交相愛,愛人若已,所有竊奪攻伐現象都會消 除,天下就會太平。這是墨子關於社會和人際關 係的美好願望。
墨子是戰國時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軍事家和自然科學家,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墨子少時出生貧賤,自稱“賤人”(《墨子· 貴 義》),曾師從儒學,(《淮南子· 要略》云: “墨子學儒者之業,受孔子之術,以為其禮煩 擾而不說,厚葬靡財而貧民,服傷生而害事, 故背周道而用夏政。” )後不滿儒家的繁文縟 節,針對儒家思想提出了自己思想體系,創立 墨家學派。其弟子學術“顯榮於天下者不可勝 數”(《呂氏春秋· 當染》),墨學一度成為戰 國時與儒學並稱的“顯學”(《韓非子· 顯 學》)。 指與現實聯繫密切,引起社

墨家弟子依能力而分工。把他們分為談辯、 說書和從事三組,加以訓練。
而訓練的目標,墨子要求其墨家弟子必去 心中六種怪癖的情緒,做到“默者思,言 則誨,動則事,使三者代禦,必為聖人, 必去喜、去怒、去樂、去悲、去愛,而用 仁義。手足口鼻耳,從事於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