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案25 古人谈读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古人谈读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本课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这三则文言文的作者和相关知识及《论语》的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
1.借助注释,结合图片,翻译文言文。
2.掌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理解文言文句段的内容。
3.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每则文言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积累词语、词义。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积累关于“读书”的文言文。
教学难点
1.借助注释,掌握文言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等,翻译文言文并理解其句段的内容。
2.体会文章所蕴含的哲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读书不能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可以扩展人生的宽度。古人云:“流水之声可以养耳,青
禾至绿可以养目,观书绎理可以养心……”如果我们能养成好的读书习惯,实在是一件令人无比快乐且受益无穷的事啊!今天,让我们走进《古人谈读书》,去看看孔子、朱熹、曾国藩这些名人是如何读书的。(板书课题,讲解生字和第一则文言文)
二、字词学习,基础积累
1.教师范读生字。重点指导生字中的平舌音“诵”,翘舌音“耻”等字。
2.学生在文中圈画生字词,借助字典解决生字词。
3.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新词。
(1)教读生字并组词造句。学习“窥”等字时,可以结合图片或实物;学习“诵”等字时,可以用动作表演的方法;学习“诲、谓、皆、缺”等字时,可以用形近字对比的方法;学习“岂、恒”字时,可以用同音字识记的方法。
形近字对比识字示例:
诲(教诲)—悔(后悔)—海(大海)
谓(称谓)—渭(渭水)—猬(刺猬)
皆(比比皆是)—谐(和谐)—楷(楷体)
缺(缺点)—诀(秘诀)—快(快乐)
同音字识字示例:
岂(岂止)—乞(乞求)—启(启发)
恒(恒心)—横(横线)—衡(平衡)
(2)对要求会写的字进行书写指导。
书写指导:
“耻”左右紧凑,左边“耳”的第六画变提,稍短;右边的短竖在竖中线位置。
“谓”右边略高,右边“月”撇画变竖。
“诵”右下“用”的首笔变竖。
“恒”左窄右宽,左边长于右边,注意“忄”的笔画顺序。
“窥”部首中的撇点不要漏写;最后一笔竖弯钩宜伸展。
易错提示:
“诲”部首是“讠”,不要写成“氵”或“忄”;右边“每”横折钩略弯曲。
“岂”上面“山”略扁;下面是“己”不是“已”或“巳”。
“皆”下面是“白”,不要写成“日”。
“缺”左边是“缶”,不要写成“”;右边是“夬”,不是“央”。
(3)归类识字。
归类示例:
讠:诲(教诲)—谓(所谓)—诵(背诵)
忄:恒(永恒)—慢(快慢)—恢(恢复)
(4)多音字。
好⎩⎪⎨⎪⎧ hào :爱好 好逸恶劳hǎo :好人 完好无损
得⎩⎪⎨⎪⎧ dé:得到 贪得无厌de :干得漂亮
děi :就得 得亏
三、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理解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明确:敏:勤勉。 好:喜好。 耻:以……为耻。 下问: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也。 明确:知:知道。 为:就是。 知:同“智”,智慧。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
人不倦。 明确:默:默默地。 识:记住,这里读zhì。 厌:满足。 诲:教诲。
2.“是知也”中“知”是一个通假字,请说说什么是通假字。(学生预习时,搜集相关资料)
明确:通假字是文言文中一种用字现象。“通假”就是“通用、借代”的意思,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
3.翻译文言文。
(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明确:勤勉而又喜好学习的人,不以向地位(学识)比自己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2)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明确: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样才是真正的智慧。
(3)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明确: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里,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诲别人而不倦怠。
4.说说第一则文言文的朗读停顿节奏。
明确: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四、课文研读,突破重难
学习第一则文言文。
(1)这一则文言文选自哪部著作。
明确:选自《论语》。
(2)这一则文言文的第一句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讲述的?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是从对待学习的态度这一角度进行讲述的。告诉我们学习应该勤勉、好学、不耻下问。
(3)这一则文言文的第二句是从哪个角度进行讲述的?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是从如何学习才是正确的、明智的(学习的正确方法)这一角度进行讲述的。告诉我们学习应该真诚,有自知之明。
(4)这一则文言文的第三句孔子说了做学问的哪几件事?
明确:三件事。每一件事:默而识之;第二件事:学而不厌;第三件事:诲人不倦。
(5)这一则文言文的第三句是从哪些角度进行讲述的?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明确:是从做学问的方法和态度这些角度进行讲述的。告诉我们学习而不知满足;教诲别人而不知疲倦。
五、课堂小结,效果强化
《论语》是记录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言行的著作,而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这则文言文就出自这部著作的第一篇——《学而》。同学们,通过学习这则文言文,你是否有所收获呢?如果你还心存疑惑,那么你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先读一读后面的两则文言文。下节课,我们将继续探讨“应该如何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