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
高中化学(4)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3 中和热 含解析
![高中化学(4)最易错考点系列考点3 中和热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c9ab9de5a8102d277a22fec.png)
考点三中和热【考点定位】本考点考查中和热,进一步理解中和热的概念及影响中和热数据的因素,并能书写表示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及有关计算.【精确解读】1.定义: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2.注意事项:①稀溶液是指物质溶于大量水,即大量水中物质的溶解热效应忽略不计;一般是指酸、碱的物质量浓度均小于或等于1mol•L-1;②中和热不包含离子在水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③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水;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生成沉淀的反应一般为放热反应),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包含在中和热内.H+(aq)+OH-(aq)=H2O(l);△H=—57.3kJ/mol表示强酸强碱稀溶液反应的中和热;④弱酸弱碱因为电离时要吸热或电离出的H+和OH—物质的量小于对应酸碱的物质的量,所以弱酸弱碱参加的中和反应,其中和热△H >-57。
3kJ/mol,表示中和热偏小;若采用浓硫酸或固体NaOH进行反应,中和热△H>—57。
3kJ/mol,中和热偏大,因为浓硫酸和固体NaOH溶解放热。
3.中和热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中和热是以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书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以生成1molH2O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精细剖析】1.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比较:①相同点:都是放热反应的反应热,△H<0,单位都是kJ/mol;②不同点:燃烧热是以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定义的,生成物不一定是1mol;中和热反应物不一定为1mol,但生成物水必须为1mol。
【典例剖析】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 L 0。
05 mol•L-1Ba(OH)2溶液与20 L 0。
05 mol•L-1 HNO3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B.1 mol HCl气体通入1 L 0。
01 mol•L-1 NaOH溶液中反应时的反应热是中和热C.1 mol HClO与2 mol NaOH溶液反应时的反应热也可能是中和热D.只要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1 mol水时的反应热就是中和热【剖析】A。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d0cb0ff0852458fb770b56db.png)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1.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了解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实验仪器、药品、实验过程与操作步骤。
3.能正确分析反应热测定实验中误差产生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的措施减少实验误差。
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可以表述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特点(与以前熟悉的化学方程式比较)(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在25_℃、101_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的右边注明了ΔH的“+”“-”、数值和单位。
(3)所有的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了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常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和溶液。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或原子个数,所以可以为分数或整数。
3.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出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例如: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表示在25_℃、101_kPa时,2_mol氢气和1_mol氧气反应生成2_mol_液态水时放出571.6_kJ的热量。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
语句描述正误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1)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物质的量,也可表示分子个数(2)2H2(g)+O2(g)===2H2O(g)ΔH1,2H2(g)+O2(g)===2H2O(l)ΔH2,则ΔH1=ΔH2(3)热化学方程式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标准状况下的数据(2)×H2O的状态不同,反应热不同,ΔH1不等于ΔH2(3)×未注明温度和压强时,ΔH表示25 ℃、101 kPa时的数据2.已知N2(g)+3H2(g)2NH3(g)ΔH=-92 kJ·mol-1,kJ·mol-1的含义是什么?若1 molN2和3 mol H2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放出的热量等于92 kJ吗?说明理由。
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热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8d40db7727284b73f2425071.png)
中和热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中和热的测定方法;2.通过中和热的测定,计算弱酸的离解热。
二、实验原理一摩尔的一元强酸溶液与一摩尔的一元强碱溶液混合时,所产生的热效应是不随着酸或碱的种类而改变的,因为这里所研究的体系中各组分是全部电离的。
因此,热化学方程式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H++OH==H20 ΔH中和=一57.36kJ·mol-1上式可作为强酸与强碱中和反应的通式。
由此还可以看出,这一类中和反应与酸的阴离子或碱的阳离子并无关系。
若以强碱(NaOH)中和弱酸(CH3COOH)时,则与上述强酸、强碱的中和反应不同。
因为在中和反应之前,首先是弱酸进行解离,其反应为:CH3COOH = H++CH3COO—ΔH解离H++OH==H20 ΔH中和总反应:CH3COOH+OH—=H20+CH3COO—ΔH由此可见,ΔH是弱酸与强碱中和反应总的热效应,它包括中和热和解离热两部分。
根据盖斯定律可知,如果测得这一反应中的热效应ΔH以及ΔH中和,就可以通过计算求出弱酸的解离热ΔH解离。
三、仪器和试剂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 杜瓦瓶; 量筒; 秒表;双路可跟踪直流稳定电源;浓度各为1.0mol的NaOH、HCI和CH3COOH溶液。
四、操作步骤1、实验准备清洗仪器。
打开数字式贝克曼温度计,预热5分钟。
调节基温选择按钮至20~C,按下温度/温差按键,使表盘显示温差读数(精确至0.001℃)。
打开直流稳压电源,调节电压10.0V。
连接稳压直流电源与量热计。
2.量热计常数的测定用量筒量取500ml蒸馏水注入用净布或滤纸擦净的杜瓦瓶中,轻轻塞紧瓶塞。
接通电源,调节旋钮记下10.0V时电流读数。
均匀搅拌4分钟。
然后,切断电源,每分钟记录一次贝克曼温度计的读数,记录10分钟。
读第10个数的同时,接通电源,并连续记录温度。
在通电过程中,电流、电压必须保持恒定(随时观察电流表与电压表,若有变化必须马上调节到原来指定值)。
记录电流、电压值。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全解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全解](https://img.taocdn.com/s3/m/a9d2e9e66137ee06eff918f8.png)
A组—基础巩固1.已知热化学方程式2H2(g)+O2(g)===2H2O(l)ΔH1=-571.6 kJ·mol-1,则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ΔH2的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的ΔH2大于零C.该反应的ΔH2=-571.6 kJ·mol-1D.该反应的ΔH2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解析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ΔH2与ΔH1数值相等,符号相反,ΔH2=+571.6 kJ·mol-1可表示36 g液态水分解时的热效应。
答案 B考查内容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已知在25 ℃、101 kPa下,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热量142.9 kJ,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2+O2===2H2OΔH=-142.9 kJ/molB.2H2(g)+O2(g)===2H2O(l)ΔH=-142.9 kJ/molC.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D.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解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要注意反应热的数值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和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
答案 C考查内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双选)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 2+O 2=====500 ℃V 2O 52SO 3 ΔH =-196.6 kJ/mol B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D .C(s)+O 2(g)===CO 2(g) ΔH =-393.5 kJ/mol解析 选项A 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未注明物质的状态,选项C 中ΔH 的单位错误。
答案 BD考查内容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4.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烯气体时生成1 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 kJ ,则乙烯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C 2H 4(g)+3O 2(g)===2CO 2(g)+2H 2O(l)ΔH =-2b kJ/molB .C 2H 4(g)+3O 2(g)===2CO 2(g)+2H 2O(l)ΔH =+2b kJ/molC .2C 2H 4(g)+6O 2(g)===4CO 2(g)+4H 2O(l)ΔH =-2b kJ/molD .2C 2H 4(g)+6O 2(g)===4CO 2(g)+4H 2O(l)ΔH =+b kJ/mol解析 乙烯燃烧是放热反应,ΔH 为负值,通过定性判断,排除B 、D两项,生成1 mol CO2时,放热b kJ,故生成2 mol CO2时,放热2b kJ。
高中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
![高中化学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e356056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7c.png)
返回
[解析] 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正误判断。 A项是典型的放热反应,ΔH数值应为负,中和反 应是放热反应,ΔH应小于0,A、B两项错误;热 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注明物质在反应时的状态,D项 错误;选项C正确。 [答案] C
返回
(4)不可将温度计当搅拌棒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 应上下移动;
(5)简易量热计的保温效果要好。 2.误差分析 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除了热量的散失外,还有反 应体系的温度没有达到最高就读数、搅拌不充分、温度 差不够适中等。
返回
[例2] 50 mL 0.50 mol·L-1盐酸 与50 mL 0.55 mol·L-1NaOH溶液在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 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 可计算中和反应的反应热。回答下 列问题:
下, 1 mol H2(g)与 0.5 mol O2(g)完全反应生成 1 mol H2O(l)时放出热量285.8 kJ。
返回
二、中和热及其实验测定
1.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1 mol H2O时的反应热(即所放出的热量)。 (2)表示方法: H+(aq)+OH-(aq)===H2O(l)ΔH= -57.3
返回
“五查”法判断热化学方程式正误: (1)一查化学方程式是否书写正确。 (2)二查是否标明聚集状态:固(s)、液(l)、气(g)。 (3)三查ΔH的“+”“-”号是否与吸热、放热一致。ΔH 数值前有“+”“-”号,放热反应的ΔH为“-”,吸热反应 的ΔH为“+”。
课时作业22:1.1.2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
![课时作业22:1.1.2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40a8981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6.png)
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课时作业1.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减小实验误差B.为了准确测定反应混合溶液的温度,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应与小烧杯底部接触C.用0.5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若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D.在测定中和反应反应热的实验中,需要使用的仪器有天平、量筒、烧杯、滴定管、温度计、环形玻璃搅拌棒解析温度计水银球应浸入溶液中但不能与烧杯底部接触,B项错误;盐酸是强酸,醋酸是弱酸,醋酸电离吸热,C项错误;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不需要滴定管、天平,D项错误。
答案 A2.甲烷与CO2可用于合成合成气(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和氢气):CH4(g)+CO2(g)===2CO(g)+2H2(g),1 g CH4(g)完全反应可释放15.46 kJ的热量,下图中能表示该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的是()解析 1 g CH4完全反应释放15.46 kJ的热量,则1 mol CH4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47.36 kJ,只有D项符合题意。
答案 D3.已知2H2(g)+O2(g)===2H2O(l)ΔH=-571.6 kJ·mol-1,则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2O(l)===2H2(g)+O2(g)的Δ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该反应ΔH大于零C.该反应ΔH=-571.6 kJ·mol-1D.该反应可表示36 g水分解时的热效应解析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若反应物和生成物对换,则ΔH的符号相反,数值不变,故B正确,C不正确;D项未注明水为液态。
答案 B4.中和热是在稀溶液中,酸、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强酸、强碱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A.HNO3(aq)+KOH(aq)===H2O(l)+KNO3(aq)ΔH>-57.3 kJ·mol-1B.HNO3(aq)+NH3·H2O(aq)===H2O(l)+NH4NO3(aq)ΔH<-57.3 kJ·mol-1C.CH3COOH(aq)+KOH(aq)===H2O(l)+CH3COOK(aq)ΔH<-57.3 kJ·mol-1D.CH3COOH(aq)+NH3·H2O(aq)===H2O(l)+CH3COONH4(aq)ΔH>-57.3 kJ·mol-1解析A项中ΔH=-57.3 kJ·mol-1,错;B、C两项中,NH3·H2O、CH3COOH 为弱电解质,电离时需吸收热量,分别与强酸、强碱发生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故ΔH>-57.3 kJ·mol-1,B、C错。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含答案
![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f43052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55.png)
第一章第一节第2课时一、选择题1.(2015·试题调研)反应Br+H2===HBr+H的能量与反应历程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反应热:过程Ⅰ>过程ⅡB.两个过程的反应热是相同的,ΔH=-80 kJ·mol-1C.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过程I中使用了催化剂解析:两过程的反应热相等,A错误;由图知,两个过程的反应热都为+80 kJ·mol-1,B错误;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需要吸热,C正确;过程Ⅱ使用了催化剂,D错误。
答案:C误区警示:本题容易因混淆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关系而错选B,因此必须掌握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的相关概念。
当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中有能量放出,表现为放热反应,ΔH<0;当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需要吸收能量,表现为吸热反应,ΔH>0。
可用示意图表示:2.(2015·试题调研)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每生成 2 mol AB时吸收 b kJ热量B.该反应热ΔH=+(a-b) kJ·mol-1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断裂 1 mol A—A和1 mol B—B键时放出 a kJ能量解析:1 mol A2(g)与1 mol B2(g)反应生成 2 mol AB(g)时吸收(a-b)kJ热量,A错误、B 正确;由图可知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错误;断裂化学键时吸收能量,D 错误。
答案:B3.(2015·成都航天中学高二月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既可表示微粒数,又可表示物质的量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的数据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D.凡是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解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数,故A错误;B、热化学方程式中,如果没有注明温度和压强,则表示在25℃、101 kPa下测得的数据,故B错误:C、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不仅要写明反应热的符号和数值,还要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故C正确;D、大多数化合反应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D 错误。
高考总复习-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精品
![高考总复习-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92c55171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1.png)
高考总复习 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考试目标】1.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理解盖斯定律,并能运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焓变的简洁计算。
【考点梳理】要点一、热化学方程式1.定义:表示参与反应物质的量与反应热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
要点诠释:热化学方程式既体现化学反应的物质改变,同时又体现反应的能量改变,还体现了参与反应的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与反应热关系。
如: H 2(g)+1/2O 2(g)2O(g);ΔH 1241.8 2H 2(g)+ O 2(g)=2H 2O(g);ΔH 2483.6 H 2(g)+1/2O 2(g)2O(l);ΔH 3285.8 2H 2(g)+ O 2(g)=2H 2O(l);ΔH 4571.6 2.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留意事项:(1)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 不同。
不注明的指101和25℃时的数据。
(2) 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不同状态,物质中贮存的能量不同)。
如:H 2 (g)122 (g)2O (g);Δ-241.8 / H 2 (g)122 (g)2O (1) ;Δ-285.8 / (3)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个数,表示物质的量,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对于相同物质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ΔH 成比例改变。
如:H 2 (g)2 (g)2 (g) ;Δ-184.6 / 12H 2 (g)122 (g) (g);Δ-92.3 / (4)△H 的单位,表示每反应所吸放热量,△H 和相应的计量数要对应。
(5)比较△H 大小时要带着“﹢”、“﹣”进行比较。
(6)表示反应已完成的热量,可逆反应N 2(g) +3H 2(g)23 (g);△ 92.4,是指当12(g)和32(g)完全反应,生成2 3(g)时放出的热量92.4;2 3(g)分解生成12(g)和32(g)时汲取热量92.4,即逆反应的△92.4。
课时作业23: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
![课时作业23:1.1.2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65aed931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9.png)
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的测定题组一 热化学方程式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只要在化学方程式的右端写上热量的符号和数值即可B .凡是在加热或点燃条件下进行的反应都是吸热反应C .表明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热量的化学方程式叫做热化学方程式D .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H 2(g)+O 2(g)===2H 2O(l) ΔH =-483.6 kJ 答案 C解析 热化学方程式还应注明各物质的聚集状态,A 项错误;放热反应有时在点燃或加热时才能发生,B 项错误;ΔH 的单位应为kJ·mol -1,D 项错误。
2.已知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1,则下列关于热化学方程式2H 2O(l)===2H 2(g)+O 2(g)的ΔH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表示分子数B .该反应的ΔH 大于零C .该反应的ΔH =-571.6 kJ·mol -1D .该反应可表示36 g 水分解时的热效应答案 B解析 在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若反应物和生成物对换,则ΔH 的符号相反,数值不变,故B 项正确,C 项不正确;D 项未注明水为液态。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SO 2+O 2催化剂加热2SO 3 ΔH =-196.6 kJ·mol -1 B .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 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D .C(s)+O 2(g)=== CO 2(g) ΔH =+393.5 kJ·mol -1答案 B解析 A 项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未标明聚集状态;C 项中ΔH 的单位不正确;D 项中为放热反应,ΔH 符号应为“-”。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第2课时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第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a9c42ff5770bf78a652954eb.png)
《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 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导学案(第2课时)高二 班 第 组 姓名 组内评价 教师评价【课标要求】1、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以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理解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掌握中和热的概念及其测定方法。
【难点重点】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中和热的测定 【新课导学】课前准备区(自主学习教材 独立思考问题)1.热化学方程式(1)概念:能表示 和 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①指明了反应时的 和 ,若在 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②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 的 和 。
③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了它们在反应时的 。
常用 、 、 分别表示固体、液体和气体。
(3)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 变化。
2.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表示在 ℃、 kPa 下, mol H 2与 mol O 2完全反应生 mol 液态水时 的热量是285.8 kJ 。
3.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1 mol N 2(g)与适量O 2(g)起反应生成NO 2(g),吸收68 kJ 热量。
(2)1 mol Cu(s)与适量O 2(g)起反应生成CuO(s),放出157 kJ 的热量。
4.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时的反应热称为中和热。
课堂活动区 (合作探究重点 互动撞击思维)一、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注意的问题 (1)注意ΔH 的符号ΔH 只能写在热化学方程式的右边,且中间留空格。
(2)注意测定条件反应热ΔH 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意ΔH 的测定条件。
绝大多数ΔH 是在25℃、101 kPa 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物质的聚集状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ΔH 也不同。
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热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c062a1dd0c22590102029d85.png)
实验目的:
测定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体验化 学反应的热效应。
实验原理:
△H == — Cm总△t / nH2O
学习重点:
中和热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 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 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 (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混合充分反应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
D.中和热是指强酸强碱中和生成1mol H2O所放 出的热量
3.已知HCl或H2SO4和烧碱的稀溶液反应的热化学
方程式为H+(aq)+OH-(aq)=H2O(l) ΔH1,又知
CH3COOH(aq) + KOH(aq)=CH3COOK(aq)+H2O(l) ΔH2
则ΔH1与ΔH2的大小关系为(
Ⅱ、反应物:(强)酸与(强)碱。
中和热不包括物质在水溶液中的溶解热、电解 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
Ⅲ、生成1mol水
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H2O,若反应过 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之内
57.3kJ Ⅳ、放出的热量:
中和热的习题评讲
容易混淆问题:
酸碱中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 的热化学方程式
C.HNO3(浓)+NaOH(aq)===NaNO3(aq)+H2O(l) D.HCl(aq)+1/2Ba(OH)2(aq)===1/2BaCl2(aq)+H2O(l)
2.下列关于中和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中和热是1mol酸与1mol碱中和时放出的热量
高中化学-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 (2)
![高中化学-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的测定 (2)](https://img.taocdn.com/s3/m/ccd804c6aaea998fcc220eed.png)
• 1mol氢氧化钠稀溶液与1mol盐酸稀溶液反应所放出的热 量√
误差分析题
判断下列实验操作对中和热测定的数值有如何影响?填变大变小 或者不变。
①大烧杯上没有盖硬纸板(变小 )
②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实验 ( 变小)
③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醋酸代替稀盐酸溶液进行实验 (变小 )
④实验中改用60 mL 0.50 mol/L盐酸跟50 mL 0.55 mol/L NaOH
H2(g)+
1 2
O2(g)
=H2O(l)
ΔH=-285.8kJ/mol
l——液态 s——固态 g——气态 aq——溶液
【归纳】3.热化学方程式需注明各物质的状态。 普通化学方程式不需注明。
热化学方程式
问题导学
【例3】
H2(g)+
1 2
O2(g) =H2O(g)
ΔH=-241.8kJ/mol
2H2(g)+O2(g) =2H2O(g) ΔH=-483.6kJ/mol
热化学方程式
【练习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mol气态HCl, 放出184.6kJ的热量,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1)先写出常规化学方程式 (2)后加注状态及焓变 (3)根据信息计算出焓变代入既得答案。
H2(g)+Cl2(g)=2HCl(g) ∆H =-184.6kJ/mol
1.上述三个反应的反应热之间有何关系?得出什么结论?
一、中和热
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 ①条件:稀溶液,表示符号为aq ②反应物:酸和碱 ③生成水的物质的量:1mol
【结论】强酸和强碱的中和反应,中和热数值相同。 H+(aq)+OH-(aq)=H2O(l) ΔH =-57.3kJ/mol 中学化学,只讨论强酸强碱反应的中和热
中和热的测定
![中和热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f3a33718fc4ffe473368abd5.png)
实验三中和热的测定【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中和热的概念。
2.了解用量热计来直接测定反应热效应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技能。
3.学习用图解法进行数据处理,以求得正确△T的方法。
4.学习使用精密直流稳压电源的精密数字温差仪。
【实验原理】在一定温度和浓度下,酸和碱进行中和反应时产生的热效应称为中和热。
对于强酸和强碱,由于它们在水中完全解离,中和反应实质上是和的反应。
因此在浓度足够低的条件下,不同的强酸强碱的中和热几乎是相同的,例如在25℃时,进行一个单位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7.36KJ·mol-1(3-1)对于弱酸和强碱进行的中和反应,情况有所不同。
以醋酸的中和反应为例,因为醋酸的解离度很小,故可以认为是HAc与进行的中和反应。
因为中和热只决定于始终态,而与过程无关,所以将其设计为HAc的解离反应和O两步进行:和生成H2根据盖斯定律,有(3-2)则(3-3)本实验利用热量计分别测定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以及醋酸和氢氧化钠中和反应的,利用(3-3)式即可求得醋酸的解离热。
为此首先利用电热法标定热量计常数K,对热量计施以电压U(伏)、电流强度I(安培),并通过t(秒)后,使热量计温度升高ΔT(K)。
根据焦尔-楞次定律可知,热量计常数K为:(3-4)K的物理意义是热量计升高1K时所需要的热量。
它是热量计中的水及各部分的热容之和。
等量酸碱的中和热及均由下式计算:(3-5)式中c -酸(或碱)溶液的初始浓度,mol·dm-3;V -酸(或碱)溶液的体积,ml。
(3-5)式中的负号“-”表示反应放热。
【实验仪器和试剂】中和热(焓)测定装置 SWC-ZH精密数字温度温差仪(SWC-ⅡD)SWC-ZH中和热(焓)测定装置-WHL数字恒流电源量筒(500ml、50ml)1mol·dm-3 NaOH溶液1mol·dm-3 HCl溶液【实验步骤】1.热量计常数K的测定(1)取500mL蒸馏水于杜瓦瓶中,放入搅拌瓷子,调节适当的转数,盖上盖子,将精密直流电源的两输入接线接在电热丝两端,打开电源,调节电压为10V,将其中一根线断开,打开数字温度温差仪,打开中和热软件,设置坐标为0—2,“采零”同时点击“开始绘图”,记录3—5min,待系统稳定为直线时,接通电源,点击“通电计时”,记录电压和电流值。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
![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中和热](https://img.taocdn.com/s3/m/510f7d917f1922791688e859.png)
热化学方程式 盖斯定律 燃烧热 中和热【考点透视】一、正确理解“三热”概念1、反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本身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在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反应热用△H 表示,单位是kJ/mol ,并规定放热反应的△H<0,吸热反应的△H>0。
2、标准燃烧热与热值燃烧热是反应热的一种形式,使用燃烧热的概念时要理解下列要点。
① 规定是在101 kPa 压强下测出热量。
书中提供的燃烧热数据都是在101kPa 下测定出来的。
因为压强不同,反应热有所不同。
② 规定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mol (这样才有可比性)。
因此,表示可燃物的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1,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例如,C 8H 18的燃烧热为5518 kJ ·mol -1,用热化学方程式表示则为C 8H 18(l )+252O 2(g )= 8CO 2(g )+9H 2O (l );△H=-5518 kJ ·mol -1 ③ 规定生成物为稳定的氧化物.例如C→ CO 2、H →H 2O(l)、S →SO 2等。
C (s )+12O 2(g )=CO (g );△H=-110.5 kJ·mol -1 C (s )+O 2(g )=CO 2(g );△H=-393.5 kJ·mol -1C 的燃烧热为393.5 kJ ·mol -1,而不是110.5 kJ ·mol -1。
④ 叙述燃烧热时,用正值,在热化学方程式中用△H 表示时取负值。
例如,CH 4的燃烧热为890.3 kJ ·mol -1,而△H =-890.3 kJ ·mol -1且必须以1mol 可燃物燃烧为标准。
⑤要与热值概念进行区别。
热值:1g 物质完全燃烧的反应热叫该物质的热值。
3、中和热:把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H 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单位是kJ/mol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1章第1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1章第1节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https://img.taocdn.com/s3/m/049a5718af45b307e971972e.png)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第2课时热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1.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点)2.通过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初步学习测定化学反应热的实验方法。
3.能正确分析测定反应热时产生误差的原因,并能采取适当措施减小误差。
热化学方程式[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概念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2.特点(与化学方程式比较)(1)指明了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若在25_℃、101_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不注明。
(2)在化学方程式右边注明ΔH的“+”、“-”数值和单位。
(3)所有反应物和生成物都用括号注明它们在反应时的状态。
常用s、l、g、aq分别表示固体、液体、气体和溶液。
(4)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微粒个数。
(5)化学计量数和反应热数值可以同时增大或减小相同倍数。
3.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也表明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4.实例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表示在25 ℃、101 kPa,1 mol H 2与12mol O 2完全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285.8 kJ 。
[探究·升华][思考探究]已知有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H 2+I 2△2HI②H 2(g)+I 2(g)200 ℃101 kPa 2HI(g)ΔH =-14.9 kJ·mol -1③H 2+Cl 2=====点燃2HCl ④H 2(g)+Cl 2(g)===2HCl(g)ΔH =-184.6 kJ·mol -1 ⑤12H 2(g)+12Cl 2(g)===HCl(g)ΔH =-92.3 kJ·mol -1 ⑥H 2(g)+12O 2(g)===H 2O(g)ΔH =-241.8 kJ·mol -1 ⑦H 2(g)+12O 2(g)===H 2O(l)ΔH =-285.8 kJ·mol -1 问题思考:(1)以上7个化学方程式,哪些不属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中的g 、l等代表什么意思?固(态)体和溶液如何表示?【提示】①、③不是热化学方程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练习
4、已知 (1)H2( g )+1/2O2 ( g ) = H2O ( g ) ΔH1 = a kJ/mol (2)2H2( g )+O2 ( g ) =2H2O ( g ) ΔH2 = b kJ/mol
(3) H2( g )+1/2O2 ( g ) = H2O ( l ) ΔH3 = c kJ/mol
【练习】
在相同温度下,4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 释放571.6kJ热量,如果4gH2完全燃烧生 成气态水,释放热量要比571.6kJ B
A.大 B.小 C.相等 D.无法确定
反应热的大小不仅温度、压强有关,还 固体熔化、液体汽化、固体升华都吸热 ; 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状态有关 液体凝固、气体液化、气体凝华都放热。
A. H2O(g)=H2(g)+1/2O2(g);ΔH=+242kJ· mol-1 B. 2H2(g)+O2(g)=2H2O(l);ΔH=-484kJ· mol-1 C. H2(g)+1/2O2(g)=H2O(g);ΔH=+242kJ· mol-1 D. 2H2(g)+O2(g)=2H2O(g);ΔH=+484kJ· mol-1
(g)
200℃ ==== HI(g) 101kPa
含义:热化学方程式不仅表示反应的物 质变化,还表示了能量变化.
2、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注意事项:
①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因反应的温 度和压强不同时,其△H不同。(对于25℃、 101KPa时进行的反应可以不注明) ②方程式后面必须标明反应热,吸热反应 ΔH为“+”、放热反应ΔH为“-”。 ③必须标明各种物质的状态(s—固体、l— 液体、g—气体、aq—溶液)。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看书P4-5并回答问题
实验中必须知道的数据有哪些? 怎样计算本实验的中和热? 实验原理: Q=mc△t Q : 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 m: 反应混合液的质量 c: 混合液的比热容 常用4.18J·(g· ℃) △t:反应前后的温度差
实验步骤:看书P4-5并讨论以下问题 1.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 相平? 2.为什么要将碱溶液一次性倒入? 3.为什么要读取它的最高温度? 4.所取的酸和碱的量是否一样,为什么?
(4) 2H2( g )+O2 ( g ) =2H2O ( l )
则a、b、c、d的关系正确的是
ΔH4 = d kJ/mol C
。
A、a<c<0
B、b>d>0
C、2a=b< 0 D、2c=d>0
实践活动 中和反应 反应热的测定
中
和
热
• 1. 定义: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 生成1molH2O(l),这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 2. 单位: KJ/mol 3. 注意 ①必须是稀溶液,如浓硫酸稀释或NaOH固体溶 解时放热; ②酸和碱反应 ③标准:生成1molH2O(l)放出的热量.
思考1、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 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 A:2H2(g)+O2(g)=2H2O(g)+Q1 2H2(g)+O2(g)=2H2O(l)+Q2 数量的分析:反应物的状态,数量和生成物 的数量都相同,但由于气态水转化为液态要 放出一定热量
∴Q2>Q1
思考2、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 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 B: S(g)+O2(g)=SO2(g)+Q1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
能够表示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化学方程式
1、定义:能表示参加反应物质的量和反应热的 关系的化学方程式。
H2(g) + I2 (g) ==== 2HI(g)
101kPa
1 2 H2(g) 1 + 2 I2
200℃
ΔH = -14.9 kJ/mol ΔH = -7.45 kJ/mol
中和反应与反应热
NaOH(aq)+HCl(aq)=NaCl(aq)+H2O(l); △H=-57.3KJ/mol KOH(aq)+HNO3(aq)=KNO3(aq)+H2O(l); △H=-57.3KJ/mol Ba(OH)2(aq)+2HCl(aq)=BaCl2(aq)+2H2O(l); △H=-114.6KJ/mol H+ (aq)+OH- (aq)=H2O(l); △H=-57.3KJ/mol
4.(1)强酸、强碱的稀溶液: + H (aq)+OH (aq)=H2O(l);△H=-57.3 kJ/mol (2)有弱酸(或弱碱)参加中和反应,中和 热一般低于57.3 kJ/mol,因为电离吸热。 (3)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沉淀、 难电离物质等),这部分反应热不属于中和热
中和热的测定
1 2 1 H2(g) + 2
∆H =-18.3 kJ/mol
Cl2(g) = HCl(g)
例2:1mol N2(g) 与适量O2(g) 反应生成NO2 (g), 需吸收68kJ的热量;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N2(g) + 2O2(g) = 2NO2 (g)
H2(g)+Cl2(g)=2HCl(g)+Q1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1、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2、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 3、标明反应热△H(注意单位和+、-) 4、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不注明指 常温常压) 5、检查
例1:当1mol气态H2与1mol气态Cl2反应生成2 mol气态HCl,放出184.6 kJ的热量,请写出该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H2(g) + Cl2(g) = 2HCl(g) 2H2(g) + 2Cl2(g) = 4HCl(g)
C、CH4 ( g ) + 2 O2 ( g ) = CO2 ( g ) + 2 H2O ( l )
D、 1/2CH4 ( g ) + O2 ( g ) = 1/2CO2 ( g ) + H2O ( l )
ΔH = – 890 kJ/mol ΔH = – 445 kJ/mol
例4、已知在1×105Pa,298K条件下2mol 氢气燃烧生成水蒸气放出484kJ热量,下 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是( )
讨论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若把50 mL 0.50 mol/L的盐酸 改为50 mL 0.50 mol/L醋酸,所测结果是 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
2.若改用100 mL 0.50 mol/L的盐酸和100 mL 0.55 mol/L的NaOH溶液,所测中和热 的数值是否约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 各步操作没有失误)?
课堂练习
1.已知充分燃烧a g 乙炔(C2H2)气体时生成1mol 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并放出热量bkJ,则乙炔燃 烧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
A. 2C2H2(g)+5O2(g)=4CO2(g)+2H2O(l) △H=-4b kJ/mol B. C2H2(g)+5/2O2(g)=2CO2(g)+H2O(l) △H=+2b kJ/mol C. 2C2H2(g)+5O2(g)=4CO2(g)+2H2O(l) △H=-2b kJ/mol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计 量数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分数表示。
⑤ΔH的数值与反应的计量数成比例; 计量数加倍, ΔH加倍。
相同状况下
⑥不需要注明反应的条件。不用↑或↓符号。
⑦可逆反应向逆向进行时,反应热与正反应 1/2H2(g)+1/2Cl2(g)= HCl(g)+Q2 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S(s)+O2(g)=SO2(g)+Q2 两式数量相同,S由固态吸收热量转化为 气态,在氧化燃烧生成SO2。其放出热量 的总和小于由气态S直接燃烧所放出的热 量,Q1>Q2。
思考3、在同温、同压下,比较下列反应 放出热量Q1、Q2的大小 C: C(S)+1/2O2(g)=CO(g)+Q1 C(S)+O2(g)=CO2(g)+Q2 固态C氧化为CO,释放出热量Q1,CO是气 体燃料,和O2反应生成CO2,又释放热量Q3, 两次释放热量的总和Q1+Q3,等于固态C氧化 为气态CO2释放的热量Q2,∴Q2>Q1
●实验目的:测定强酸与强碱反应的反应热 ●学习重点: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原理
和方法。
●实验用品
大烧杯(500 mL)、小烧杯(100 mL) 温度计、量筒(50 mL)两个、泡沫塑料 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 孔)、环形玻璃搅拌棒。 0.50 mol/L 盐酸、0.55 mol/L NaOH溶液
D. 2C2H2(g)+5O2(g)=4CO2(g)+2H2O(l) △H=+b kJ/mol
课堂练习
2、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色火焰,已知 破坏1 mol H-H键消耗的能量为Q1kJ, 破坏1 mol O = O键消耗的能量为Q2kJ, 形成1 mol H-O键释放的能量为Q3kJ。 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B ) A 2Q1 + Q2 >4Q3 B.2Q1 + Q2 < 4Q3 C. Q1 + Q2 < Q3 D.Q1 + Q 2 = Q3
3.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 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 热量。 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B ) A、C8H18(l)+25/2O2(g)=8CO2(g) +9H2O(g) △H= - 48.40kJ· mol -1 B、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5518kJ· mol -1 C、C8H18(l)+25/2O2(g)=8CO2(g) + 9H2O(l) △H= + 5518kJ· mol -1 D、C8H18(l)+25/2O2(g)=8CO2 (g)+ 9H2O(l) △H= - 48.40kJ· mol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