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教师备用题库:第23讲中国区域差异与浙江乡土地理
2020年7月浙江普通高校招生考试选考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标注版)一、选择题 I(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0 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 年 5 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 1、2 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甲B.乙C.丙D.丁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B. 增加就业岗位C.优化城市布局D. 改善城市交通2018年 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 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 IT企业扎根海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 经济规模小C. 土地生产力低D. 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完成第 5 题。
5.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B.引进技术型人才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D.发展资源型产业下表为 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
完成 6、7题。
6.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7.我国四大地区中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城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
完成 8、9题。
8.图中甲洋流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9.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 300倍。
(浙江选考)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23讲中国区域差异与浙江乡土地理课件

气温(1月平均气温)
温度带 年降水量
0℃以下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800毫米以下,雨季短,降水少,降水集中于夏季
0℃以上
亚热带、热带 800毫米以上,雨季长,降水多,降水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干湿状况
河流流量 含沙量 汛期 结冰期
半湿润地区为主
流量较小,季节变化大 含沙量大 汛期短 冬季结冰
湿润地区
流量丰富,季节变化相对较小 含沙量小 汛期长 冬季不结冰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
(3)青藏高寒区
2.我国四大地区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方向的差异
地区 优势条件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发展第三产业和集 约农业,发挥技术创新优势,产品向高精 尖方向发展 东部 主要农业基地、工业区,交通(尤其 能源、原材料不足,环境污 地区 是海运)便利,城市化、工业化、国 际化水平高 中部 地区 染严重,江河下游多洪涝 灾害
续表 能源 金属矿产 农业耕地类型 土壤类型 以煤、石油为主 以铁矿为主 以旱地为主 黑土、棕壤、钙质土、盐碱土等 以水能为主 以有色金属为主 以水田为主 贫瘠的红壤、砖红壤(酸性)及水稻土等
粮食作物
主要水果 油料作物 糖料作物 耕作制度 主食 传统交通工具 传统民居
以小麦、玉米为主,稻谷分散产区
续表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城市化 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的⑬ 综合经济 实 城市化水平较低(东北地区城市化水平较高),城市
力强,城市分布密度大 对外开放程度高,吸纳外资的能力强 的综合经济实力远低于东部地带,城市分布密度小 对外开放程度较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正积
对外开
极加强对外联系
2.经济地理:浙北平原是全国著名的⑧ 鱼米 之乡、丝绸之府,重要的
2020版浙江新高考地理选考大一轮复习(课件+检测):4 第32讲 区域差异

地
河、珠江等大河自 水湖泊
湖泊众多
理
西向东注入海洋
环
自然植被东西 草甸植被为
境 植 植被以森林和森林 分异明显,自 主,土壤贫瘠,
特 被、 草原为主,土壤比 东向西由草原 高原边缘地区
点 土壤 较肥沃
—荒漠草原— 植被的垂直分
荒漠过渡
布明显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2.我国四大地区的发展差异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北地区
B.交通状况
C.自然资源
D.人口规模
栏目 导引
第九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解析:第 2 题,根据表格数值,影响表中行政区城镇化水平差 异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D 对。农业占比重小,农 业发展水平不是主要原因,A 错。上海人口自然增长率比辽宁 高,比广西低,B 错。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说明工业发展规 模不是主要因素,C 错。第 3 题,从区域发展阶段看,上海第 三产业占产业结构的比重大,已经达到高效益综合增长阶段, 进一步发展的主导力量是高新科技,A 对。交通状况、人口规 模不是该阶段的主导力量,B、D 错。上海自然资源贫乏,C 错。
1.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内陆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的自
然地理环境特点
东部季风区
西北内陆干 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 寒区
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 大兴安岭、贺兰 横断山脉以西, 范 高原以南、_青__藏___高原 山以西,昆仑山 喜马拉雅山以
围 东部边缘以东的广大 脉、祁连山脉以 北,昆仑山和阿
地区
北的__非__季__风__区___ 尔金山以南地区
冬季溜冰
华北平原旱涝、风沙和
盐碱;黄土高原的水土 洪涝灾害;水体污染;红 生态问题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

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
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
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
据此回答下题。
1.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 )①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②夜间气温低,有利于水汽凝结③沿岸寒流使空气湿度较大④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 纳米比亚沿海地带为热带沙漠气候,土壤并不肥沃,①说法错误;沿岸寒流使空气温度减小,③说法错误,因此C项正确。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完成下面两题。
2.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 )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答案 D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该地区雪线高度自西向东降低,自南向北增高。
3.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 )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答案 B 长江上游地区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递减,雪线高度逐渐升高。
下图为某大洲部分地区地形示意图。
2016年7月16日至8月26日,某考察团对图示地区进行了考察。
读图,回答下面三题。
4.考察队员在甲、乙、丙、丁四处看到的典型自然景观依次是( )A.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B.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C.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草原、热带荒漠D.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硬叶林、热带荒漠、热带草原答案 D 甲、乙、丙、丁对应的气候类型分别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解析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

绝密★启用前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浙江卷)地理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甲B.乙C.丙D.丁2.发展地摊经济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B.增加就业岗位C.优化城市布局D.改善城市交通【命题意图】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社会经济冲击较大,各地居民收入减少,5月以来疫情得到缓解,各地政府为了促进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鼓励发展“地摊经济”,本题组以此热点为背景,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解析】1选C,2选B。
第1题,夜间人口集中的居民区,可以为夜间地摊经济提供足够的消费人群;甲、丁位于郊区,人口较少;乙位于景区,白天人多而夜晚人较少。
第2题,发展地摊经济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城市布局基本无关;摆地摊是一种灵活的就业方式,而且能增加居民的经济收入;摆地摊可能会占用马路、堵塞交通。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据此完成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州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州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州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州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命题意图】本题组以扶贫协作为背景,涉及区域联系和环境承载力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的学科素养。
【解析】选A。
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自然条件独特,农产品特色性强,而浙江经济发达,人口稠密,对农产品需求量大,①正确;青海海西州与浙江距离远,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相差巨大,生态移民到浙江并不合适,②错误;浙江具有人才优势,可以选派人才支援海西州,③正确;IT产业对技术、人才、交通、通信等条件要求高,而海西州IT产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④错误。
2020年高考地理浙江卷(7月选考)-答案

浙江省2020年7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答案解析一、选择题Ⅰ1.【答案】C【解析】夜市地摊方便、实惠但规模小,主要消费者是城市普通居民,工薪阶层,从图中城市各功能区布局和四地位置分析,可知甲位于郊外,乙为景区边缘,丙为居民区内,丁位于铁路沿线,甲、乙、丁远离居民区,不方便居民消费,顾客较少而导致经济效益差,ABD错误。
丙地位于居民区内部,市场距离近,最适宜布局,C正确。
故选C。
2.【答案】B【解析】发展地摊经济主要是为了应对今年疫情造成的停工、停产而提出来发展的一种商业活动模式。
疫情过后,部分劳动力待业,收入下降,通过地摊经济为他们创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B正确。
对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城市布局影响不大,摆地摊占用交通道路还会对城市交通带来一定负面影响,ACD错误。
故选B。
3.【答案】A【解析】浙江省经济发达,市场广阔,科技发达,通过电商直播为海西农产品找到销路,利于海西农民提高收入,①正确。
浙江人多地少,两地距离远,生活习惯、文化风俗差异大,搬迁成本高,不适合将海西农民迁居浙江,②错误。
青海地处西部内陆,科技教育落后,缺乏人才,浙江科技教育发达,科技人才丰富,选派浙江人才到海西,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帮助海西州实现整体脱贫,③正确。
IT产业为高新技术产业,海西科技落后,缺少科技人才,不适合IT产业发展,④错误。
A 正确。
故选A。
4.【答案】C【解析】影响环境承载力的最主要因素是资源。
我国西部地区多山地、高原,降水较少,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土地生产力低下,农牧业产出少,造成环境承载力小,C正确。
当地人口密度小,A错误。
经济规模小和科技水平低受多种因素影响,不是环境承载力小的主要体现,BD错误。
故选C。
5.【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提到:该企业2015年“自主品牌亏损、企业一度陷入困境”,此信息说明,该汽车品牌2015年左右没得到市场认可,再利用自主品牌拓展汽车租赁市场不会有助于企业走出困境,且对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作用不大,A错误。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三章_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检测: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选择题1. 下图为纳米比亚位置示意图。
纳米比亚沿海广泛分布着仙人掌等耐旱的“多肉植物”。
纳米比亚内陆的辛巴族人保留着较原始的生活方式:终年不穿上衣,用混合着黄油和香料的红土涂抹在身上和头发上,他们被称为“红泥人”。
纳米比亚沿海地带能够广泛分布“多肉植物”是因为这里()①河流入海口附近土壤肥沃②夜间气温低,有利于水汽凝结③沿岸寒流使空气湿度较大④光照充足,植物光合作用强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答案】C【考点】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海水运动形式的主要成因及其作用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及其特点陆地水体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洋流的概念、类型及成因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撒哈拉以南非洲【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纳米比亚国土主要位于20−30∘附近的非洲大陆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其西部沿海地带有本格拉寒流流经,使得沙漠气候向沿海地带延伸。
降水少,河流数量少且流量小,入海河流也极少,且沙漠地带土壤贫瘠,①错;寒流流经,使沿岸空气湿度降低,③错;寒流的降温作用使得夜间气温下降更大,水汽更容易受冷凝结成水滴,给“多肉植物”提供水分,②对;纬度低,沙漠气候晴天多,光照强,④对,因此选择C。
2. 下图示意长江上游地区雪线高度的经向和纬向变化趋势。
完成下列各题。
(1)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A.自北向南增高B.自西向东增高C.自东北向西南增高D.自东南向西北增高(2)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A.海拔B.降水C.热量D.坡向【答案】DB【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1)根据经纬度,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的趋势是自北向南降低,自西向东降低,合起来是自东南向西北增高,D对。
A、B、C错。
(2)迎风坡降水多,雪线低,影响该地区雪线高度变化趋势的主要因素是降水,B对。
海拔高度不是雪线高度变化的原因,A错。
2020版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教师备用题库:第23讲 中国区域差异与浙江乡土地理

教师备用题库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2017课标Ⅰ,11,4分)该地可能位于( )A.吉林省B.河北省C.山西省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答案 D 图示最高气温在北京时间(我国使用的时间)16时左右,而一般地方时午后2时(即14时)气温最高,故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左右,即当地在90°E附近;结合四个备选项可判定该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D正确。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17江苏单科,1,2分)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B.闽→川C.桂→黔D.粤→湘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省区空间分布状况。
读图分析可知广东发向湖南的红包流量最大。
3.(2017江苏单科,2,2分)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C.空间邻近性D.条件相似性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
读图可发现广东的微信红包主要流向邻近的湖南、广西等省区,北京的微信红包主要流向河北,反映了地理空间的邻近性。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2017课标Ⅱ,1,4分)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A.无划分指标依据B.与自然河道一致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答案 C 本题考查区域划分及我国区域地理知识。
区域的划分都有一定的依据,秦岭—淮河线是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是综合了自然和人文多项指标的结果,A项错误;由图文材料可知,在洪泽湖以东地区无自然河道,B项错误;区域界线多与某些自然地理事物的分布相吻合,为便于认知,而借用这些自然地理事物来表达区域划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因黄河夺淮入海,现在无对应的自然标志,C项正确;综合区域界线往往有明显的过渡性,即两侧地理差异是渐变的,D项错误。
2020版浙江选考地理:区域差异比较类

八、区域差异比较类模板展示1.自然要素差异2.人文要素差异应用体验例读图,完成下题。
说出准噶尔盆地不同于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模板套用对型训练1.[2018天津文综,13(1),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图Ⅰ图Ⅱ我国的攀枝花市与俄罗斯的新库兹涅茨克市都是本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
两市发展钢铁工业共同的有利条件是靠近煤、铁矿产和水源,不同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请各举一例。
2.阅读下列关于非洲及其周围7月份气压及盛行风分布图,回答问题。
(28分)注:热带辐合带是指南北两半球信风气流形成的辐合地带的总称。
(1)分析图Ⅰ中,南半球等压线比北半球等压线平直的原因。
(8分)(2)比较图Ⅰ中甲、乙两地的气压差异,并分析其成因。
(10分)(3)比较图Ⅱ中M、N两处盛行风的风向及性质差异,说明N处盛行风的成因。
(10分) 3.[2017课标Ⅰ,37(2)(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地垂直带内部的分异规律,日益为地理学研究所重视。
在山地苔原带,植物多样性存在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变化的规律:在山地苔原带下部,少数植物种类通过种间竞争获得优势,植物多样性较低;随着海拔升高,环境压力变大,种间竞争减弱,植物多样性升高;在更高海拔区域,适宜生存的植物种类减少。
地理科考队调查某山峰的苔原带(海拔2 000—2 600米)时发现,该苔原带部分地区存在干扰,导致优势植物数量减少,植物多样性异常;阴、阳坡降水量与坡度差别不大,但植物多样性差异显著(下图)。
(1)判断在未遭受干扰时,阴坡与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的差异,并说明判断依据。
(6分)(2)分析与阴坡相比,苔原带阳坡地表温度和湿度的特点及产生原因。
(6分)4.奥里诺科河干流发源于圭亚那高原,呈一巨大弧形绕行于圭亚那高原(如下图),最后注入大西洋,其支流多达436条。
整个流域内降雨量相差很大,有些地区年降水量只有510毫米,有些地方年降水量达4 000毫米以上。
(教师版)2020年浙江高考地理7月选考试题

地理试题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甲B.乙C.丙D.丁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B.增加就业岗位C.优化城市布局D.改善城市交通【答案】1.C 2.B【解析】第1题,夜间人口集中的居民区,可以为夜间地摊经济提供足够的消费人群。
甲丁位于郊区,乙位于景区,只有丙位于居民区,故选C。
第2题,发展地摊经济与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城市布局基本无关,排除AC。
摆地摊提供了灵活就业的一种方式,发展地摊经济能缓解一部分的就业压力,B正确。
地摊可能会占用马路、堵塞交通,D错误。
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经济规模小C.土地生产力低D.生产技术水平低【答案】3.A 4.C【解析】第3题,海西州位于青藏高原,因自然条件独特,农产品特色性强,在浙江有广阔的市场需求,①正确。
青海海西州与浙江距离远,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相差巨大,生态移民到浙江并不合适,②错误。
浙江具有人才优势,可以选派人才支援海西,③正确。
IT产业对技术、人才、交通条件等要求高,而海西州IT产业发展条件相对较差,④错误。
故选A。
第4题,我国西部地区高地、高原广布,干旱、高寒等气候区面积大,土地生产力低,这是导致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环境承载力较低的主要原因,C正确。
精品解析: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D.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16.高山灌丛发育在寒冷、风大的高山环境,长白山高山灌丛
①根系浅而发达②生长快速
③植株密度稀疏④植株高大
A. ①②B. ①③
C. ②④D. ③④
【答案】15. D 16. B
【解析】
【15题详解】
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基带位于东北平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甲地位于北坡,海拔在600米以上,其上是山地针叶林带,则甲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山地针叶林的过渡地带,是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正确。高山草甸带海拔高度高于山地针叶林带,A错误。常绿硬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位于亚热带,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热带雨林自然植被茂密,土壤肥力较低,因此自然植被茂密不是影响陡坡、缓坡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据图分析,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一般较高,B正确。温度高,生物残体分解快,陡坡和缓坡温度差异不大,C错误。陡坡矿物养分流失快,缓坡矿物养分流失慢,D错误。故选B。
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7.工程I、Ⅱ分别是
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
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
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
8.工程I、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
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能源短缺
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洪涝灾情
A. ①②B. ②③
C. ③④D. ①④
【答案】7. D 8. A
【12题详解】
劳动力成本对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影响较大,对信息产业布局影响不大,A错误。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达、技术发达,是主要的劳动力指向型、原料指向型产业转出地,发达国家技术型产业转入规模不大;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是为了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技术优势,形成新兴产业集群,促进创新,B错误。信息产业产生的废弃物较少,C错误。信息产业在长江三角洲地区集聚,可以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协作,促进创新,增强市场竞争力,D正确。故选D。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卷

2020年7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地理试卷题号一二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1.0分)1.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如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 甲B. 乙C. 丙D. 丁2.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如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生产效率B. 增加就业岗位C. 优化城市布局D. 改善城市交通3.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3、4题。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4.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3、4题。
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 人口密度大B. 经济规模小C. 土地生产力低D. 生产技术水平低5.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完成第5题。
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 拓展汽车租赁市场B. 引进技术型人才C. 搬迁企业到消费地D. 发展资源型产业6.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
完成6、7题。
指标四大地区甲乙丙丁土地面积占全国比例(%)8.210.79.571.6人口占全国比例(%)7.726.538.627.2人均GDP(万元) 4.75.99.4 5.4注:数据未包括我国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重绘解析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试题重绘解析解析: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有机质积累多。
陡坡土壤肥力相对较低,因为矿物养分流失快,土壤肥力难以维持。
故选B。
二、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有两个或以上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只要选出其中一个正确答案即可)5.下列关于中国地理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横跨赤道的国家B.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两个半球的国家C.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横跨北极圈的国家D.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横跨南极圈的国家答案:B解析: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横跨东、北、和北半球的国家,因此选B。
6.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北低平中高B.我国地势总体东高西低,南北低平中高C.我国地势总体南高北低,东西低平中高D.我国地势总体北高南低,东西低平中高答案:A解析:我国地势总体西高东低,南北低平中高,因此选A。
7.下列关于我国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气候多样,但总体上属于温带季风气候B.我国气候多样,但总体上属于热带季风气候C.我国气候多样,但总体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D.我国气候多样,但总体上属于寒带季风气候答案:C解析:我国气候多样,但总体上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因此选C。
8.下列关于我国自然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A.我国地震多发,但影响范围较小B.我国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南方地区C.我国台风灾害主要发生在东海和南海D.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答案:D解析:我国干旱灾害主要发生在西北地区,因此选D。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0分)9.阅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标注的是()2)图中标注的地理要素与我国的自然资源有怎样的关系?3)我国的主要农作物分布在哪些地理区域?为什么?4)我国的主要林区分布在哪些地理区域?为什么?5)我国的主要草原分布在哪些地理区域?为什么?答案:1)图中标注的是我国主要的自然地理区域。
2020年浙江高考暨7月选考试题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0年浙江高考暨7月选考试题地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I(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2020年5月以来,许多城市鼓励发展地摊经济。
规范化管理下的地摊经济让生活“烟火气”更加浓郁。
下图为某城市局部空间结构示意图。
完成1、2题。
1.图中四地最适合发展夜市地摊经济的是A.甲B.乙C.丙D.亍2.发展地摊经济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生产效率B. 增加就业岗位C.优化城市布局D. 改善城市交通2018年9月,浙江省结对帮扶的青海省海西州率先实现整体脱贫。
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是我国东西部互利共赢之举。
完成3、4题。
3浙江省与海西州扶贫协作的合理措施有①电商直播,销售海西农产品到浙江②生态移民,助力海西农民迁居至浙江③区域合作,选派浙江人才支援海西④招商引资,搬迁浙江IT企业扎根海西4.我国西部许多农村贫困地区的环境承载力较低,主要体现在A.人口密度大B. 经济规模小C. 土地生产力低D. 生产技术水平低下图为东北老工业基地某汽车制造企业发展历程示意图。
完成第5题。
5.为了帮助该企业走出困境并助力老工业基地改造升级,下列措施正确的是A.拓展汽车租赁市场B.引进技术型人才C.搬迁企业到消费地D.发展资源型产业下表为2019年我国四大地区部分指标统计表。
完成6、7题。
6.甲、乙、丙、丁中代表中部地区的是A.甲B.乙C.丙D.丁7.我国四大地区中A.东北地区工业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B.西部地区处于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C.中部地区的城市化水平低于东北地区D.东部地区第--产业比重高于西部地区右图为世界部分区城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
完成8、9题。
8.图中甲洋流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9.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氧化亚氮(N2O)在百年尺度内的增温效应是等量二氧化碳的近300倍。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 地理

2020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地理本试题卷分选择题Ⅰ、选择题Ⅱ和非选择题三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手机点餐类APP为用户选择餐馆、点餐提供了便利。
通过APP查询送餐员即时位置的技术是A.数字地球和遥感B.数字地球和虚拟现实C.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D.地理信息系统和卫星定位系统2.近年来,我国城市地铁交通发展迅速。
与常规公交方式相比,地铁的特点有①投资少,见效快②废气多,噪声大③用地省,客运量大④速度快,准点率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
完成3、4题。
第3、4题图3.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A.气候和地形B.气候和生物C.母质和生物D.地形和母质4.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A.自然植被茂密B.有机质积累多C.生物残体分解快D.矿物养分流失快近年来,河北、河南、山东、甘肃等北方省份生产的蔬菜大量销往江苏、浙江和上海等南方沿海省市,形成了“北菜南运”格局。
完成5、6题。
5.“北菜南运”的主要原因是A.南方市场需求大B.北方耕地面积增大C.北方蔬菜品种多D.南方蔬菜种植减少6.“北菜南运”有利于北方地区农业①粗放经营②规模化经营③集约化生产④“小而全”生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
完成7、8题。
第7、8题图7.工程Ⅰ、Ⅱ分别是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8.工程Ⅰ、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能源短缺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洪涝灾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
完成9、10题。
第9、10题图9.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0.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 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近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了很多IC设计与制造、通信设备制造以及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金融等信息产业的集聚,形成了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的新兴产业集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备用题库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
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
据此完成下题。
1.(2017课标Ⅰ,11,4分)该地可能位于( )
A.吉林省
B.河北省
C.山西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答案 D 图示最高气温在北京时间(我国使用的时间)16时左右,而一般地方时午后2时(即14时)气温最高,故该地与北京时间相差2小时左右,即当地在90°E附近;结合四个备选项可判定该
地可能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D正确。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
下图为“省际
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2017江苏单科,1,2分)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
A.京→冀
B.闽→川
C.桂→黔
D.粤→湘
答案 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省区空间分布状况。
读图分析可知广东发向湖南的红包流量最大。
3.(2017江苏单科,2,2分)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
A.要素综合性
B.环境复杂性
C.空间邻近性
D.条件相似性
答案 C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特点。
读图可发现广东的微信红包主要流向邻近的湖
南、广西等省区,北京的微信红包主要流向河北,反映了地理空间的邻近性。
19世纪50年代,淮河自洪泽湖向南经长江入海;黄河结束夺淮历史,改从山东入海。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自1999年,江苏境内又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
江苏习惯上以长江为
界分为苏南和苏北两部分(下图)。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4.(2017课标Ⅱ,1,4分)目前,在洪泽湖以东地区,秦岭—淮河线( )
A.无划分指标依据
B.与自然河道一致
C.无对应的自然标志
D.两侧地理差异显著
答案 C 本题考查区域划分及我国区域地理知识。
区域的划分都有一定的依据,秦岭—淮河线是
我国重要地理分界线,是综合了自然和人文多项指标的结果,A项错误;由图文材料可知,在洪泽湖
以东地区无自然河道,B项错误;区域界线多与某些自然地理事物的分布相吻合,为便于认知,而借用这些自然地理事物来表达区域划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因黄河夺淮入海,现在无对应的自然标
志,C项正确;综合区域界线往往有明显的过渡性,即两侧地理差异是渐变的,D项错误。
5.(2017课标Ⅱ,2,4分)习惯上苏南、苏北的划分突出体现了长江对两岸地区( )
A.自然地理分异的影响
B.人文地理分异的影响
C.相互联系的促进作用
D.相互联系的阻隔作用
答案 D 本题考查地理事物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在分布上可能与某自然地理事物比较吻合,作为区域界线的地理事物不
是划分指标,故长江对两岸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分异没有明显影响,A、B项错误;长江分隔了苏南、苏北两区域,对两区域人文交流的阻隔作用明显,不利于两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故C项错误、D项正确。
6.(2017课标Ⅱ,3,4分)进入21世纪,促使苏南、苏北经济合作更加广泛的主导因素是( )
A.市场
B.技术
C.资金
D.交通
答案 D 本题考查区域联系的因素。
由材料可知,自1999年,江苏境内陆续建成了多座长江大桥,大大减弱了长江对两岸地区联系的阻隔作用,两岸经济合作也广泛开展,故D项正确;两岸地区在
市场、技术、资金方面的交流一直存在。
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分别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重要指标。
下图为近
年来五省市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的统计图,图中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
各省市括号中的数值为其万元产值
能耗,全国平均值为0.74(单位:吨标准煤/万元)。
完成下面两题。
7.(2016浙江文综,7,4分)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广西经济发展速度低于全国
答案 B 此题为坐标图判读类问题,解题关键是看清看懂各坐标代表的含义及坐标数值。
依材料
可知X轴表示人均GDP增长率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速度,越向右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速度越快,B项和D项均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描述,依据它们在图中的左右位置关系可判断
数值大小,即可判断出经济发展速度快慢,故可知B项正确。
同理可知Y轴表示人均GDP与全国平均值之比,即表示经济发展水平,越向上数值越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读图可知,A项和C项均错误。
8.(2016浙江文综,8,4分)从万元产值能耗看( )
A.山西最高,应优化工业结构以降低能耗
B.广西较低,应承接东部地区高耗能工业
C.上海和江苏较低,应大力发展重型工业
D.湖北较高,应发展资源密集型工业以降低能耗
答案 A 此题较易,数值大小表示单位能耗高低,无论哪一区域均应降低单位能耗,故A项正确,B 项错误;重型工业和资源密集型工业均属高耗能工业,故C项和D项错误。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独有的农业物候历,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
寒露节气在每年公历10月8日左右。
据此回答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