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3章 “文学革命”与 现代汉语文学成形

合集下载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章 现代汉语文学文体的成形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4章 现代汉语文学文体的成形

严格现代性意义的白话小说才真正出现。

继《狂人日记》之后,鲁迅又连续在 《新青年》上发表了《孔乙己》、《药》 等小说。这些小说“显示了‘文学革命’ 的实绩” ,宣布了现代白话小说的成熟。



一、成形期小说概貌 本时期《新潮》月刊 ,汪敬熙、罗家伦、杨振声、俞平伯 和叶绍钧等作家的小说。 《新中国》和《学灯》分别发表了郭沫若的《牧羊哀话》、 《鼠灾》 ,为中国现代浪漫主义小说的创作开了先声 。 《晨报》和《晨报》副刊分别发表了冰心的《谁之罪》 (即《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小说,拉开了问 题小说的序幕。 另外,北京的《每周评论》、《新生活》,上海的《民国 日报》副刊《觉 悟》、《劳动界》、《新妇女》,湖南 的《端风》,福建的《自治》,少年中国学会的总会刊 《少年中国》及成都分会的会刊《星期日》、南京分会的 会刊《少年世界》等也为白话小说成长提供空间。
《卖布谣》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卖布买米,有饭落肚。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弟弟裤破,没布补裤。 嫂嫂织布,哥哥卖布。 是谁买布?前村财主。 土布粗,洋布细, 洋布便宜,财主欢喜。 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


《教我如何不想他》

天上飄著些微雲 , 啊 地上吹著些微風 ; 啊 微風吹動了我頭髮, 教我如何不想他。 月光戀愛著海洋, 啊 海洋戀愛著月光; 啊 這般蜜也似的銀夜, 教我如何不想他。

3.初期白话诗对人道主义的思考还表现出一种介于西化的 资产阶级革命思潮和中式的文化保守主义之间的两重态度。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一方面热烈提倡人道主义,另一方面又 对传统文化有某种习惯性依赖。 这突出体现在周作人的长诗《小河》中。长诗以诗明理, 整体构思采用了象征的方法。小河的水流,是“五四” 人道主义思潮的象征,它要求自由的“稳稳地向前流动”; 农夫筑的堰象征了传统势力的阻碍:“土堰坍了”,又筑起 石堰,水总是冲不出去。长诗还写到“堰外田里 的稻”、 “田边的桑树”,“田里的草和虾蟆”的忧愁,这种忧愁 典型地体现了情感的两重性:桑树与水流是“好朋友”,为 它的被阻不平,希望它流出来;又“只怕我的好朋友,将我 带到沙滩上,拌着他卷来的水草”。从这首诗,我们也可 以看到人道主义倡导者的矛盾心态。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教案第三章

写两代农民创业立家的故事。

2小说主题:作者通过梁家两代人
不同创业道路及其结局,概况了中国农民
的生活历程,反映了他们要求改变苦难命
运的强烈愿望,指出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
导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走共同富裕的
集体化道路,农民才能够彻底翻身,实现
自己的创业理想。
10
▪ 3人物形象分析: ▪ 梁生宝:梁生宝是作家刻划的一个理想的
21
五、《保卫延安》
杜鹏程(1921-1991)原名杜红喜,曾用笔名司马君。出生于 陕西省韩城县,1938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1945 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5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始终坚 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辛勤耕耘, 顽强拼搏,创作出数百万字的优秀文学作品,其中长篇小 说《保卫延安》是我国建国初期第一部讴歌人民解放战争 的名著,被誉为我国描写现代战争的长篇小说的里程碑, 而且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塑造了彭德怀元帅的艺 术形象。他的一些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出版,《在和平的 日子里》、《历史的脚步声》等多部作品获得文坛的高度 评价。
5
三、二三十年代(抗战前)
▪ 《小城春秋》(高云览),厦门大劫狱 ▪ 《青春之歌》(杨沫),30年代前期北平 ▪ 《三家巷》(欧阳山),20年代南国风云
《红旗谱》(梁斌),从本世纪初叶开始
6
四、建国之初(抗美援朝)
▪ 《三千里江山》(杨朔) ▪ 《上甘岭》(陆柱国) ▪ 《洼地上的“战役”》(路翎)
农村新人形象,是农村大变革中涌现出来的既 踏实肯干又公道热情的基层干部的典型。粱生 宝性格顽强坚毅,忠厚善良,坚持走集体致富 的道路。在他身上处处体现着农民式的质朴与 革命者为理想而献身的热忱。带有明显的英雄 化、理想化色彩。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 程光炜 著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鲁迅新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二版) 程光炜 著 第三章 中国现代文学的先驱者鲁迅新

2019/2/17
11
第三节 《野草》和《朝花夕拾》
一、他的“哲学”就在《野草》里面
鲁迅著作中,写于1924年至1926年的散 文诗集《野草》最为别致,它以简约凝练 的诗性话语囊括了复杂深邃的思想情感, 这个特点是鲁迅其他作品没有的。鲁迅自 己说过,他的“哲学”就在《野草》里面。
2019/2/17
第二节 《呐喊》、《彷徨》和 《故事新编》
一、中国文学由此跨入“现代”
如果说《怀旧》是中国现代小说卓越的 先驱,1918年的《狂人日记》则是中国现代 文学史上第一篇成功的白话小说,中国文 学由此真正跨入现代。
2019/2/17
7
二、探索农民灵魂世界的秘密
鲁迅很少报道社会生活外在情状,而 是直指个体内心,探索他们灵魂世界的秘 密,以实践早年认定文学须是个体“心 声”、“内曜”须能改变国民灵魂的主张。
12
二、突破传统文学樊篱的现代性文本
俄罗斯作家屠格涅夫、法国作家波德莱尔、 德国诗哲尼采以及挪威诗哲基尔凯郭尔等人,无 论在意象营造、象征构筑或语言锤炼方面,还是 在以孤立个体反抗群体压抑及批判现代社会种种 虚伪颓败方面,都给鲁迅以极大启发。这些世界 性文学因素的加入使《野草》成为突破中国文学 原有樊篱的现代性文本。
2019/2/17 1
一、家庭、世事与“第一要著”
鲁迅在这些文章中整理了自己的思想: 他站在当时中国人所能达到的理论高度批 判地梳理了中西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利弊得 失,确立文艺为“第一要著”。
2019/2/17
2
二、以“立人”为核心的现代化思考
鲁迅认定中国当务之急,既非片面移 植西方物质技术,也非皮毛地抄袭所谓民 主政治,更不是生吞活剥地搬用各种主义、 学说,而“首在立人”,树立个人独立自 由之精神,这样社会群体才能发展。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重点(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考试重点(汉语言文学专业)

中国现代文学史考试资料1.中国现在文学开始于1918年。

2.作家鲁迅的出现,是中国现在文学转型的标志。

3.现代文学创作的两个原则:一是“人性的解放”成为新文学的目标,二是个性化的创作原则。

4.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是在晚清时候开始的。

5.维新派的文学革新运动吸取近代以来“西学东渐”的思想成果。

要求文学借鉴西方文化,表现西方的思想,新事物,心已经,表带爱国图强的民族主额民主思想,为思想启蒙和维新变法服务,在文学形式上,呼唤文体解放,主张“言文合一”向着通俗化,自由化的道路迈进,致力于打破封建旧文学的桎梏。

6.梁启超提出“世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反映出诗歌变革趋向并取得创作实绩,7.成为“世界革命”旗帜的是黄遵宪。

8.梁启超既是“文界革命”口号的提出者,又是新文体的成功创造者。

9.康有为是新文体散文的积极实践者。

10.1909年,南社成立。

苏曼殊是中国最早翻译拜伦和雪莱诗歌的人,也是中国最早介绍欧洲浪漫文学的人之一。

11.徐枕亚的《玉梨魂》是“蝴蝶鸳鸯派“的代表作,是一部具有自传成分的小说。

12.林纾以翻译为名。

13.陈独秀的《青年杂志》和《文学革命论》,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14.文学研究会1921年成立于北京,代表人物有郑振铎、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同照、耿济之、周作人。

郭邵虞,以沈雁冰主编的《小说月报》作为代用刊会。

15.创造社1921年6月成立于东京,最早的成员包括了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山、田汉、穆木天、陶晶孙、何畏。

前期主张为艺术而艺术,后期倡导“革命文学”。

16.1920年,北洋政府的教育部以法令的形式规定自小学一二年纪起,逐步该用白话文的国文课本,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现代汉语得以确立。

17.1930年,“左联”成立。

鲁迅做了《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重要讲话,对无产阶级,对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倡导时期的经验教训做了总结。

18.1938年,中华文艺界抗敌协会(文协)在武汉成立。

标志着文艺界在民族解放的旗帜下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3章 “文学革命”与 现代汉语文学成形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3章 “文学革命”与 现代汉语文学成形
2、渐变:从晚清先导期开始,现代汉语小说、散文, 在宋以来白话小说的基础上现代化了,形成了先导期 小说、散文的第一个创作时期。
白话诗:《新青年》1917年2月开始发表胡适的白话诗 ,1918年白话诗成为北京媒体的热潮;
戏剧:胡适对戏剧作了尝试,他创作了幼稚的独幕话剧 《终身大事》,用西方话剧形式,用现代汉语入剧,为 现代汉语话剧奠基;
代主义思潮的传播,也成苏俄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左翼文艺思潮的传播,在"五四"落潮后逐渐成为热点。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第3章 “文学革 命”与 现代汉语文学成形
2、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新文化运
动的两面大旗是“民主”与“科学”。
二、新思潮的传播与批判 《新青年》打出了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倡导西方
民主、科学、人权、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 《新青年》随后开展了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大普及运动; 传播了马列主义,传播了苏俄革命。
第二节 “文学革命”与中国现代汉语文学 成形
一、“文学革命”及其主要理论
1、反对旧文学,提倡新文学;
胡适(1891-1962),安徽绩溪 人,原名洪骍,字适之。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提出 了著名的“八事”、“八不主 义”。
小说:由于鲁迅的卓越创作,现代汉语短篇小说承继晚 清白话小说的潮流,一出手就达到了成熟;
散文:周作人1921年6月发表了《美文》,提倡散文的 文学性与艺术性,一开始就达到成熟的境界。
第三节 西方文艺思想传播与初期革命文学 倡导
一、西方文艺思想的传播 对西方文学史的传播成为首先的启蒙; 现实主义的传播是对后来创作影响最大的思潮; 浪漫主义的传播成为一个热点; 对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文学各类思潮的兼收并蓄和现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自考教材第三章ppt课件
《鬼恋》《吉普赛的诱惑》《精神病患者的悲歌》
徐訏的很多作品既充满浪漫、唯美色彩,又具有现代主义的深刻性, 为此,仿效他的作家很多,最有名的是无名氏,以致当时文坛产生了 一个新的文学流派,有人称之为“后期浪漫派”。
无名氏:原名卜乃夫。在台湾有国宝级作家之誉。《北极艳遇》 (《北极风情画》,韩国上校与波兰少女的跨国之恋)《塔里的女人》 《野兽、野兽、野兽》《海艳》。 7 . 此时期台湾小说: 吴浊流
吕赫若:可以说是台湾文学成熟时期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是第一位作 品被介绍到中国的作家之一。
二、戏剧
初期:小型街头剧:“好一记鞭子”(《三江好》《最后一计》《放下 你的鞭子》) 大型戏剧:《保卫卢沟桥》《台儿庄》
后期:揭露讽刺国民党黑暗腐败统治
现实题材: 夏衍 老舍《归去来兮》 田汉《秋声赋》《风雨归舟》《丽人行》 宋之的《鞭》《祖国在呼喊》《群猴》 于伶《夜上海》《长夜行》
四、本时期台湾、香港文学
台湾:1937-1949,台湾中文文艺刊物全遭摧残,只能用日文创作。
“银铃会”:诗人团体,刊物《缘草》(也译作《岸边草》),后
改为《潮流》。代表诗人:张彦勋、林亨泰、詹冰、锦连、萧金堆。 1949.10,台湾光复。本籍作家出现集体失声、大陆作家大批来台。
香港:大批大陆作家南来香港
同时,在国统区也展开了民族形式的讨论。一方主要以林冰为代 表,重视民间旧形式,在《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等文章中, 提出了创造新民族形式以及创造新民族形式的主要途径是运用民间 形式。另一类观点(葛一虹)是完全否定民间形式有可以批判继承 的合理成份,认为旧形式都是封建“没落文化”,全盘肯定五四新 文学,忽视了新文学中确实存在与人民大众脱节的弱点。
内容: 第一,文艺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文艺为 什么人服务,关系到文艺的性质和方向。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 导论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史  导论
回目录
第一,以“白话”为界线,以语言载体为据的白话文本体 论。此论通行于20世纪20年代;
第二,以1917年1月开始的“文学革命”为界的社会-白话 文本体论。此论通行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
第三,以1919年五四运动为界的政治本体论。此论通行于 1949年以后;
第四,不再以五四运动为界的诸现代性本体论。有民族灵 魂改造的社会-历史本体论、有“文学革命”本体论、诸 现代性近现代打通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多元期,现代汉语文学性在多方面并存 发展。现实主义的传统叙事、现代主义的心灵叙事、后现 代主义的机械复制与数码叙事同时并存,现代汉语文学的 纯化与泛化并存。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成熟期,现代汉语诗歌艺术集大成地得 到发展,出现“纯诗”,现代汉语散文出现大量美文精品 ,现代汉语音乐性、绘画性、意象性、象征性得到自由而 个性鲜明的体现,现代汉语成为优秀话剧复杂人性表现与 性格塑造的精美形式,长篇小说叙事能力、现代汉语表现 社会复杂生活与历史进程的功能全面成熟,现代汉语文学 性之成熟得到确证;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转型期,现代汉语逐渐趋向共性,好人 好事、英雄叙事、神化美化致文学语言性规范化、统一化 、模式化、公式化、概念化,成为“八股”文学语言;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繁荣期,现代汉语文学性在多方面得到 发展,语言的功能得到全面解放与提升。现代汉语文学传 统叙事表情功能炉火纯青,先锋文学解放了文学叙事的全 方位功能,试验话剧建构了戏剧叙事的“三面墙”,现代 派诗歌对语言元功能进行实验,均对现代汉语文学的功能 作了空前的解放。现代汉语文学性达到空前繁荣;
1、1949年前的文学思潮流派呈现为三种形态: 晚清民初直到1920年的无流派,以社团、刊物分群, 1921年开始的以创造社的浪漫主义暨“为艺术”派与文学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鲁迅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鲁迅课件




第二节《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一、《狂人日记》 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 1918年5月《新青年》 (一)主题思想 1、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 2、揭露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历史 (二)人物形象(象征意义) 1、清醒的启蒙主义者 反传统:“从来如此,便对么?” 自审精神:自己也是吃人民族的一员 2、启蒙的艰难:自身的软弱



⑸散文: 散文诗集《野草》(1924—1926年,共23篇) 和散文集《朝花夕拾》(共10篇)。 ⑹杂文创作: 早期文言写的《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 《破恶声论》等论文; 后来的《坟》《热风》《华盖集》《而已集》 等等。


⑺学术著作:《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 要》。






(3)形式的创新 结构:片断连缀 人称:交换运用 叙述:顺序与倒叙 线索:单线与双线 开头结尾: 变化多端 体式:多变 语言:洗练生动,口语与文言



4、地位 开创了中国现代文学革命现实主义的光荣传统 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的现实主义 精神 对人民群众的深切关怀中所体现出来的革命人 道主义精神


6、左联 第三个高峰
左联《萌芽》《文艺研究》《巴尔底山》《十字 街头》 《故事新编》 7、评价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整体评价: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 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 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 半殖民地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 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陷阵的最正确、最 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 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毛泽东 《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认为:鲁迅是 “文化新军的最伟大和最英 勇的旗手”, 是“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他 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 革命家”;“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

第三章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PPT

第三章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PPT

北京鲁迅故居
.
▪ 1920年《新青年》团体解散,
鲁迅虽不是《新青年》的编 辑,但对他的打击很大, 1923年,鲁迅又一次陷入了 沉默。其后,开始了《彷徨》 和《野草》的创作。
▪ 1923年,发生了对于鲁迅人 生有着决定性影响的两件事。
▪ 7月,周氏兄弟突然失和
▪ 同月,鲁迅受聘为北京女子 高等师范学校讲师。因为涉 及女师大事件及许广平的爱 情,拉开了此后新的人生大 幕。
▪ 在南京,鲁迅开始接触维新变法思 想和近代科学文化知识
江南水乡绍兴 鲁迅出生的房子
.
▪ 1904年9月,鲁迅入仙台医学专 门学校学医。
▪ 大致来说,日本时期,1906年 之前,鲁迅的著述活动主要集 中于科学方面,除了译述爱国 主义小说《斯巴达之魂》,还 翻译了几篇科幻小说
▪ 幻灯片事件后,决定弃医从文。
1927年鲁迅在厦门
.
▪ 三·二零惨案后,鲁迅被列入通缉 的黑名单,不得不躲避起来。
▪ 1926年8月,鲁迅接受了新成立的 厦门大学的聘书,为了开辟新的 生活,他和许广平一道南下,鲁 迅赴厦大任教,许广平回家乡广 东。
▪ 1927年1月,接受邀请,前往广州, 任中山大学文科教授兼教务主任。 7月15日,广州爆发抓捕暗杀共产 党人的清党事件,许多学生失踪, 鲁迅力主营救,遭到校方拒绝, 便辞去教职。
▪ 在当时压抑的政治环境下, 1912年至1918年会馆孤寂的六 年间,大多以“钞古碑”、校 古书打发时间
.
▪ 至1923年,成小说15篇,后 集为《呐喊》,并完成了后 集成《热风》里的大部分杂 感,翻译了《现代日本小说 集》、《现代小说译丛》和 《工人绥惠略夫》;
▪ 同时,还在北京大学和北京 师范大学等校兼课,在北大 讲授中国小说史的讲义,编 为《中国小说史略》出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PPT第三章 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中国现当代文学第3版PPT第三章 鲁迅创作的根本价值及文学史意义

作家小传: 5
1924年至1927年,随着社会斗争的深入,新文化阵营的分化,封建 复古派伺机 反扑,鲁迅在充满激情地坚决向旧思想旧势力作斗争的同时, 也深感斗争的复杂和艰巨。 这一时期,鲁迅创作出版的作品如小说集 《彷徨》,抒情散文集 《野草》,叙事散文集 《朝花夕拾》,杂文集 《坟》、 《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不同程度 地流露出当时内心的孤 独、苦闷与彷徨,但更主要的还是一种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1 927年后, 鲁迅定居上海,直至去世。在此期间,他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局面和斗 争形式。在斗争中,他不断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原 理和方法,更加深刻、 冷静地思考中国社会的实际问题,对社会的黑暗、 当局的反动统治以及国民的劣根性给 予了更加彻底与无情的揭露和批判。 在他人生的最后十年,他燃烧自己的生命之火,高 密度地创作了 《而已 集》、《三闲集》、《二心集》、《准风月谈》、《南腔北调集》、 《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等十部杂 文集, 还创作了借古喻今的历史题材小说集 《故事新编》等。鲁迅的全部文学 创作和文 学活动都是为了一个崇高的目标,即改造国民的精神、拯救民 族的命运,鲁迅作品及其 思想的伟大和深刻亦源于此。 1936年10月19日,鲁迅病逝于上海,他的灵柩上 覆盖着绣有 “民 族魂”三个大字的旗帜。
13
鲁迅的 “立人”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早期他曾以浪漫主义的情怀热 烈讴 歌个性主义,而新文化运动以后,他开始从社会历史的角度重新认识个性主义, 认为 个性解放必须与社会解放相结合。他在小说中深刻地揭示了追求个性解放的一代 知识 分子 “梦醒了无路可以走”的悲剧,在散文诗集 《野草》中,他更以艺术的方式 思考 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命运和思想矛盾。1925年,北京发生了女师大风潮, 面对北洋军阀政府对学生的镇压,鲁迅以鲜明的立场站在学生一边,以杂文为武器, 进行坚决的斗争,这标志着鲁迅由文化批评、社会批评向社会斗争的转变,他开始在 社会斗争中融入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将文化思想启蒙和社会政治斗争结合起来。19 27 年鲁迅定居上海以后,虽然身处国民党政治统治的白色恐怖之中,但他仍以韧性 的战 斗精神,不屈地向专制主义、官僚主义、国民党反动派和帝国主义进行斗争,同 时仍 然揭露国民性的弱点,进行文化批判和思想启蒙,直到1936年逝世。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国现代文学史第三章课后练习及答案解析
单选题抗战初期成立的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是一个aa全国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b全国进步文艺家的组织c全国革命文艺家的组织d全国作家的群众性组织文协的成立标志着文艺界终于有了自己的组织标志全国各派的作家开始以集体的量为抗日战争服务也标志着文艺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故选a3
第三章 年代文学(1937-1949)
E 袁可 文字解析 BD 两项属于七月诗派,故选 ACE 12.【多选题】下列诗人属于九叶诗派的有(ACE) A 辛笛 B 鲁藜 C 郑敏 D 阿垅 E 袁可 文字解析 BD 两项属于七月诗派,故选 ACE 13.【单选题】下列作家中,属于七月诗派的一组诗人是(A) A 绿原、牛汉、曾卓 B 艾青、曾卓、洛夫 C 艾青、绿原、流沙河 D 张天翼、公刘、臧克家 文字解析 绿原,牛汉、曾卓属于七月诗派的诗人,故选 A 14.【多选题】《白毛女》的执笔者有(AB) A 贺敬之 B 丁毅 C 马烽 D 西戎 E 孔厥 文字解析 《白毛女》的执笔者有贺敬之,丁毅,故选 AB 15.【单选题】下列哪部作品是讽刺喜剧(A) A《升官图》 B《岁寒图》
A《淘金记》 B《困兽记》 C《南行记》 D《还乡记》 E《湘西散记》 文字解析 抗战后,沙汀接连完成了写四川农村生活的三部作品:《淘金记》、《困兽记》与《还乡记》.其中, 《淘金记》是三记中最优秀者。故选 ABD 10.【多选题】下列作家属于七月诗派的有(ABD) A 绿原 B 阿垅 C 郑敏 D 曾卓 E 辛笛 文字解析 C.E 两项是九叶诗派的代表人物,故选 ABD 11.【单选题】“好一记鞭子”指的是(C) A 三篇杂文 B 三篇小说 C 三个街头剧 D 三首诗歌 文字解析 街头剧《放下你的鞭子子》、《三江好》、《最后一计》被当时的戏剧界合称为“好一记鞭子”,曾经 风行一时,故选 C。 12.【多选题】下列诗人属于九叶诗派的有(ACE) A 辛笛 B 鲁藜 C 郑敏 D 阿垅

【推荐下载】浅谈现代文学的开端

【推荐下载】浅谈现代文学的开端

浅谈现代文学的开端五四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伟大开端。

1817年,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发生,在地球上创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

以下就是由小编为您提供的浅谈现代文学的开端。

 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给予各国的革命运动以极其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也照耀着中国人民前进的道路。

十月革命大大鼓舞了许多知识分子,使一些在黑暗中摸索道路、长期苦闷彷徨的人振奋起来;使一些正在进行着反封建斗争的人们信心百倍,斗争得更为坚定和更为勇敢。

中国现代文学奠基人鲁迅也从俄国革命的刀光火色衰微中,看出一种薄明的天色,便是新世纪的曙光(《热风圣武》)。

正是在这种情形下,由上海迁至北京的《新青年》编辑部也于1918年间扩大,李大钊、鲁迅、钱玄同、刘半农、沈尹默、高一涵、胡适等人或先或后参加了编辑工作。

以《新青年》为核心,实际上形成了包括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革命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三部分人的新文化统一战线,团结了许多知识分子共同向封建文化作斗争。

文学革命这时也有新的发展,《新青年》自第四卷第五号(1918年5月)起完全改用白话文,白话诗作增多,并出现了以鲁迅的小说为代表的彻底反封建并且充满民族觉醒要求的新文学作品。

 1919年5月4月,以巴黎和会拒绝中国人民收回山东主权的正义要求为直接导火线,在北京爆发了前所未有的爱国示威运动。

6月3日以后,上海工人举行大罢工,工商界也罢市。

爱国浪潮迅速波及全国,形成全国范围的革命风暴。

从此,中国无产阶级走上了政治舞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揭开了。

经过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的声势进一步扩大,以各种实际行动参加或支持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越来越多,新的社团、报刊风起云涌。

据统计,五四后一年之中出现的新报刊达到四百种之多,尽管它们思想立场各不相同,但都在不同程度上支持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具有反帝反封建的色彩。

这正表明五四以后新文化运动极为广泛的群众性,也表明文化运动已日益与政治运动相结合。

现代文学史之各章(1)

现代文学史之各章(1)

现代文学史之各章(1)第一章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名词解释】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

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

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

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

重要刊物:《小说月报》、《文学旬刊》理论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

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问题小说:‛五四‛时期的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冰心.叶绍钧等人.问题小说广泛地涉及婚姻爱情.教育.就业.家庭.儿童.妇女贞节.社会习俗等问题,表现出作家关心社会,注目现实,探究人生的创作热忱和社会功利意识.社会功利的倾泄使问题小说不免带有观念化和抽象化的陋病.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

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

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

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

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

《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现代汉语和现代文学的关系

现代汉语和现代文学的关系

浅谈现代汉语和现代文学的关系首先我不得不用一句已经听起来有些“恶俗”的话作为开头——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我自己也有一个不太成熟的结论:文学是思维的表达。

所以现代汉语和现代文学的羁绊就在于“思维”。

这并不神秘。

语言和文学都是人类社会、人的意识的产物。

他们就像是被人操纵的提线木偶,产生与发展取决于人的一举一动。

自然,我们也说语言和文学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但这些规律所体现的终究是人的本性。

在狂飙突进的五四之前,在哪怕是在温和持重的《文学改良刍议》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诗界革命”、“小说界革命”,但这些革命并没有如自己所愿成为真正的革命。

这些在语言革命还没进行之前的文化界的革命就是早产的胎儿,虽然有人在热心地扶持他的成长,但终因先天的不足夭折。

这是个有意义的现象,文学和语言,现代汉语和中国现代文学,只能让语言去规定文学,让语言革命去引领文学革命。

离开了语言,还能谈文学吗?这就是课本上也说的“文学变革进化常常是以形式语言的变革为突破口的”。

如果从现代汉语和现代文学发展的历史上来看,硬要区别两者是有困难的。

因为他们在很多时候都是不分彼此一起被提及、共同发展的。

比如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到了推行白话文;而陈独秀在《文学革命论》中对提出的新文学的三个要求其实就是白话文已经具备的特点:平易的、新鲜的、明了的通俗的。

这就暗示了现代汉语的发展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其实是来源于同一个动因——思想革命:因为“没有语言之外的思想革命”,也没有语言之外的文学,三者息息相关。

语言的革命、文学的革命都是缘于人的需求。

当时的进步青年信仰的人道主义、民主主义需要表达,而文言、旧文学的贵族、雕琢、晦涩的气质与新的思想不合,而业已存在的平民的、平易的、新鲜的白话文和新的思想在本质上倒有更多的联系。

所以进步作家要用白话文写现代文学作品,这背后隐现的都是新思想的推动力。

文言和旧文学不止是旧思想的载体,它们还是等级社会的标记——只有社会的上层才能使用与阅读。

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

白话文运动1917年1月,正在美国留学的胡适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一文,提出关于文学改良的八项主张,陈独秀随即撰写《文学革命论》声援,文学革命的序幕就此揭开。

文学革命又称白话文运动,包括形式、内容和观点三个方面的改革,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影响极大。

以“四个反对”和“四个提倡”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

提倡科学,反对愚昧、迷信。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也提出著名的八大主张:一曰:需言之有物二曰:不模仿古人三曰:需讲求文法四曰:不做无病之呻吟五曰:务去烂调套语六曰:不用典七曰:不讲对仗八曰:不避俗字俗语新青年派还有其他一些主张,包括废除孔学、废除汉字等偏激的主张。

这和人文理性学术派学衡、文化与科学派国风等的主张或结论形成对比。

成就白话文运动的结果,是使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正统的地位。

它的成就首先表现白话文理论的建设上:一、关于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学说。

这学说的框架有3条:1.白话为文学之正宗。

为打倒文言文的正统提供了历史的根据。

2.用白话作各种文章。

让白话文成为通用的书面语,为白话文的推行提出了奋斗的目标。

3.白话文以现代中国人的口语为源泉。

为白话文的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

二、关于文体改革的具体规划。

主要在散文、应用文、诗歌3个方面。

第一,对散文文体改革的要求,胡适概括为4条主张:1.要有话说方才说话;2.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3.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4.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话(《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第二,对应用文文体改革的意见。

钱玄同在《论应用之文亟宜改良》(1917)里,提出不少切实可行的主张,如改用白话(国语);选取最普通的常用字;多义字只用最普通常用的一义;不许用倒装移置的句法;“书札之款式称谓,务求简明确当。

删去无谓之浮文";文中加标点符号;数目字改用阿拉伯字,“用算式书写”;改右行直排为左行横排;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印刷之体,宜分数种”等等。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上完整课件

中国现代文学史课件上完整课件
详细描述
巴金及其作品
总结词
语言幽默,作品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
详细描述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幽默大师,他的作品以幽默诙谐、生动逼真而著称。他的代表作包括《茶馆》、《四世同堂》、《骆驼祥子》等,这些作品通过对北京市民生活的描写,展现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并提出了对生活和人性的思考和认识。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推动文化革新和思想解放,发起了一场新文化运动。
影响
代表人物
左翼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识。
总结词
20世纪30年代,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民族危机深重,左翼文学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兴起的。
起因
鲁迅、茅盾、巴金等。
代表人物
左翼文学强调文学的社会责任和政治意识,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命运和斗争,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也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事业提供了思想武器。
影响
白话文运动打破了文言文的束缚,使得文学作品更加贴近人民群众,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和现代化。同时,也为后来的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
总结词
白话文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中国文学从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变,促进了文学的大众化和现代化。
起因
20世纪初,中国知识分子为了推动文化普及和文学革新,发起了一场白话文运动,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进行文学创作。
西方文化的传入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包括思想观念、文学理论和创作技巧等方面。
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各个方面的变革紧密相连,经历了多个历史阶段。
历史背景
03
晚期现代文学(1938-1949)
抗战文学和解放区文学占据主导地位。代表作品有《四世同堂》、《白毛女》等。

“文学革命”与中国现代汉语文学的成形

“文学革命”与中国现代汉语文学的成形

“文学革命”与中国现代汉语文学的成形一、“文学革命”(一)概况:1.文学革命开始于1917年,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主要内容: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3.开始标志:1917年1月,《新青年》发表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2月,《新青年》发表陈独秀的《文学革命论》。

4.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1)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八事”:一曰,须言之有物。

二曰,不摹仿古人。

三曰,须讲求文法。

四曰,不作无病之呻吟。

五曰,务去滥调套语。

六曰,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注:“八事”后来改良成“八不主义”。

(2)陈独秀:提出“三大主义”:推到雕琢的阿谀的贵族,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推到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推到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建设明了的通俗文学。

(3)周作人:提出“人的文学”,排斥非人的文学,即以人为本位的文学观。

(4)鲁迅:《文化偏至论》,提倡精神启蒙,提倡个性主义(5)李大钊:《什么是文学》表达了由主张白话文转向警惕贾”新毒的思想转化,这为后来革命文学的提倡埋下了伏笔。

5.反响与论争:(1)“覆王敬轩双簧信”(2)与林纾的论争(3)与《学衡》的论争(4)与《甲寅周刊》的论争二、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成形(一)现代汉语文学取得合法主流地位:1920年1月,教育部训令全国国民学校“改国文为语体文。

以期收言文一致之效”,白话成为官方规定的教材用语,从根本结束了白话文言的论争。

(二)中国现代汉语文学的定型:由近代以来报刊的传播方式最终完成的。

(三)中国现代汉语文学体裁的创作:1.诗:胡适的:“八事”、“八不主义”提倡诗的废律、废典及采用白话、不避俗字俗语。

2.戏剧:胡适创作独幕话剧《终身大事》,为现代汉语话剧奠基。

3.小说:鲁迅的现代汉语短篇小说卓越、成熟。

4.散文:周树人《美文》,提倡散文的文学性、艺术性。

至此,中国现代汉语文学诸体裁,已经全部成形。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三章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三章

︽ 呐 喊 ︾ ︽ 彷 徨 ︾
《孔乙己》:孔乙己 《白 光》: 陈士成 通过孔乙己和陈士成这两个知识分子的悲 剧,一方面揭露了封建科举考试制度的弊 害及旧社会的冷漠;另一方面批判了他们 的不觉悟,指出了他们走向悲剧道路的主
观原因。
︽ 呐 喊 ︾ ︽ 彷 徨 ︾
②、是四铭、高尔础等伪道学家。 《肥皂》:四铭 《高老夫子》:高尔础 这些形象属于完全否定的形象,鲁迅给予 他们的是揭露、批判、讽刺和鞭挞。
与“落脚于大地”之间选择的困惑。
︽ 呐 喊 ︾ ︽ 彷 徨 ︾
(三)、“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
的先锋” 1、完全自觉地借鉴西方小说形式,通过自
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
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 摆脱中国传统小说惯用的单线纵向结构 方式的束缚。
︽ 呐 喊 ︾ ︽ 彷 徨 ︾
《狂人日记》 :按照狂人心理活动的流动
迅在上海去世。
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 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 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 家……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 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 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 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 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 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二、鲁迅的立人思想 人是鲁迅思想的核心,立人是鲁迅思想 的逻辑起点和最终价值指向。
通过闰土外貌到精神的变化,写 《故乡》: ︽ 出了在多子、饥荒、苛捐杂税以 呐 及兵、匪、官、绅的压榨下,农 喊 ︾ 民的苦痛与麻木。 ︽ 彷 《社戏》: 是鲁迅小说中唯一描写农民善良、 徨 淳朴、豪爽、真挚的美好性格的小 ︾ 说。
《祝福》《离婚》: 写农村妇女的命运。
2、知识分子题材 ︽ 呐 ——塑造了三类知识分子的形象: 喊 ①、是深受科举制度毒害 ︾ ︽ 的文人,如孔乙己、陈士 彷 徨 成等。 ︾

1.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第三节《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PPT课件

1.3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第三节《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PPT课件
2、陈独秀的主张与贡献:
《文学革命论》,1917年 2月1日《新青年》第2卷6号
曰推倒雕琢的阿谀的贵族文学, 建设平易的抒情的国民文学; 曰推倒陈腐的铺张的古典文学, 建设新鲜的立诚的写实文学; 曰推倒迂晦的艰涩的山林文学, 建设明了的通俗的社会文学
第三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
陈独秀对于五四文学革命的贡献
第三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
一、要有话说,方才说话。这是“不做言之无物的文字” 一条的变相。 二、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这是 (二)(三)(四)(五)(六)诸条的变相。 三、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这是“不摹仿古人” 一条的变相。 四、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的话。这是“不避俗话 俗字”的变相。 这是一半消极,一半积极的主张。一笔表 过,且说正文。
第三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
❖ 八曰不避俗字俗语: ❖ 当是时,中国之文学最近言文合一,白话几成文学的语言矣。
使此趋势不受阻遏,则中国乃有“活文学出现”, ❖ 然以今世历史进化的眼光观之,则白话文学之为中国文学之
正宗,又为将来文学必用之利器,可断言也(此“断言”乃 自作者言之,赞成此说者今日未必甚多也)。以此之故,吾 主张今日作文作诗,宜采用俗语俗字。与其用三千年前之死 字(如“于铄国会,遵晦时休”之类),不如用二十世纪之 活字;与其作不能行远不能普及之秦汉六朝文字,不如作家 喻户晓之《水游》《西游》文字也。
第三节 五四文学革命的内容
❖ 二曰不摹仿古人: ❖ 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
学。周秦有周秦之文学,汉魏有汉魏之文学,唐宋 元明有唐宋元明之文学。此非吾一人之私言,乃文 明进化之公理也。 ❖ 既明文学进化之理,然后可言吾所谓“不摹仿古人” 之说。今日之中国,当造今日之文学。不必摹仿唐 宋,亦不必摹仿周秦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文学革命”与 现代汉语文学 成形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人道主义诸思潮一Fra bibliotek五四新文化运动
1、概述
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于 1915年9月15日《青年杂志 》(《新青年》)的创刊 ,得名于1919年5月4日的 五四运动,分裂于1919年7 月“问题与主义”之争之 后,终结于1921年7月中国 共产党的成立。
回目录
2、内容: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五四新文化运
动的两面大旗是“民主”与“科学”。
二、新思潮的传播与批判 《新青年》打出了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倡导西方
民主、科学、人权、平等、自由等资产阶级文化思想; 《新青年》随后开展了以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文学提倡新
三、中国现代汉语文学成形
1、中国现代汉语文学之定型,是由近代以来报刊的传 播方式最终完成的,这与古代汉语文学有异。
2、渐变:从晚清先导期开始,现代汉语小说、散文, 在宋以来白话小说的基础上现代化了,形成了先导期 小说、散文的第一个创作时期。
白话诗:《新青年》1917年2月开始发表胡适的白话诗 ,1918年白话诗成为北京媒体的热潮;
戏剧:胡适对戏剧作了尝试,他创作了幼稚的独幕话剧 《终身大事》,用西方话剧形式,用现代汉语入剧,为 现代汉语话剧奠基;
小说:由于鲁迅的卓越创作,现代汉语短篇小说承继晚 清白话小说的潮流,一出手就达到了成熟;
散文:周作人1921年6月发表了《美文》,提倡散文的 文学性与艺术性,一开始就达到成熟的境界。
四、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的大普及运动; 传播了马列主义,传播了苏俄革命。
4、李大钊的《什么是新文学》。
二、"文学革命"的反响与论争
1、四次论争 “覆王敬轩双簧戏”; 与林纾的论争; 与《学衡》的论争; 与《甲寅周刊》的论争。
2、反响 中国现代汉语文学的语言形式之争,到此已经形成定论。
第三节 西方文艺思想传播与初期革命文学 倡导
一、西方文艺思想的传播 对西方文学史的传播成为首先的启蒙; 现实主义的传播是对后来创作影响最大的思潮; 浪漫主义的传播成为一个热点; 对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文学各类思潮的兼收并蓄和现
代主义思潮的传播,也成为"五四"时期的一个热点。
二、苏俄文艺理论的传播与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 左翼文艺思潮的传播,在"五四"落潮后逐渐成为热点。
文学为主要内容的新文化运动; 《新青年》对传统中国文化进行猛烈的批判与否定,主要批判中国传
统旧道德,曾被称为“打倒孔家店”浪潮; 《新青年》传播了大量西方的新思想; 在《新青年》的带动下,各种提倡民主、科学,反对旧道德提倡新道
德的刊物风起云涌。
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分化 五四运动以后,五四新文化统一阵线开始分化; 1919年7月起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19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五四新文化运动就此终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