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毒素 常见种类介绍

合集下载

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

编辑:王磊*******************畜牧兽医文/ 招远市城区畜牧兽医站 王永连 刘侠常见霉菌毒素的危害与防治方法近停止生长时,进行一次全面清理,疏除过旺、过弱的无用枝,改善光照,培养健壮果枝。

土肥水管理为了促进采后重剪树迅速恢复树势,增加新梢的数量,促进根系进一步生长,在修剪后应进行一次追肥和灌水。

追肥以氮肥为主,亩施25公斤左右,配合磷、钾肥。

9月中旬后,进行秋施基肥,以腐熟的鸡粪、猪粪、豆饼等有机肥为主,并适当混入复合肥和氮肥,以提高肥效。

每亩施用4000~5000公斤有机肥,掺入25~40公斤复合肥。

施用方法:可地面撒施,施后进行翻耕并灌水。

雨季要注意排除树盘积水,防止沤根,保证树体正常生长。

病虫防治发生蚜虫和螨类时,分别选用10%吡虫啉2000倍液,15%达螨酮1500倍液喷雾防治。

防治穿孔病可喷施25%的代森锰锌800倍液。

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在其所污染的食品中产生的有毒代谢产物。

霉菌毒素可随着饲料或食品而进入生物体内,引起人或动物急性或慢性毒性,其主要损害肝脏、肾脏、神经组织、造血组织及皮肤组织等,同时某些种类还具有致癌性、致畸性。

霉菌毒素不仅危害粮食安全,而且使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品质受到威胁,严重影响我国动物源性食品安全。

一、霉菌毒素常见种类及危害(一)霉菌毒素种类。

饲料发生霉变主要是由镰刀菌属、青霉菌属和曲霉菌属3个菌属引起的,常见的有黄曲霉毒素B 1(AFB 1)、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ZEA)、伏马毒素B 1(FB 1)、T-2毒素等。

1.黄曲霉毒素B 1:是黄曲霉菌的代谢产物之一,毒性最大。

一旦编辑:王磊*******************动物摄入被黄曲霉菌污染的饲料、饲草,其产品中将会含有黄曲霉毒素,影响食品安全。

研究表明,黄曲霉毒素的靶器官为肝脏,长时间食用含有黄曲霉毒素的制品会导致急性肝坏死、肝癌等。

2.呕吐毒素:是禾谷镰刀菌和串珠镰刀菌的代谢产物。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

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及防控措施霉菌毒素是由霉菌在发酵和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一类有害物质,它们极易产生在粮食、饲料、食品等食品中,对动物健康和发展带来重大威胁。

本文将针对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情况及防控措施进行介绍。

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来源主要是由于原料、存放环境和制造过程中的不卫生导致的。

主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素、赤霉素、玉米赤霉烯酮等。

1. 黄曲霉素黄曲霉素是一种影响饲料的镰刀菌属(Aspergillus)霉菌毒素,它主要存在于玉米、谷粉、糯米、糙米中。

黄曲霉素的长期食用会对猪、鸡、牛等动物的肝脏、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产生严重的危害。

赤霉素是由赤霉菌( Fusarium)产生的毒素,它主要存在于小麦、大麦、玉米、燕麦等谷类作物中。

传统地,赤霉素主要导致的韧皮癌(粗毛规)病对雌性动物是有危害的。

二、饲料污染预防措施尽管饲料中霉菌毒素污染非常危险,但通过一系列的预防措施可提高饲料的品质和保证动物的健康。

以下是防控措施的关键点:1. 采购优质原料饲料生产企业应该要采购经过严格检验合格的高质量原料。

采购的原料必须被登记并经过检验批准。

同时,不能使用失效、霉变、有毒有害、不能吃的原料作为饲料原料。

2. 合理运输、存储原料的运输过程中,要确保饲料的完整性和干燥性,以防止霉菌的生长。

它必须在干燥、阴凉、不潮湿的环境下储存。

3. 空气环境和维护设备清洁卫生在饲料生产的过程中,应确保空气和设备的清洁,以减少霉菌生长的机会。

4. 审查饲料抽样检测饲料企业应按照国家标准要求进行饲料的抽样检测,以确保饲料中不含过量的霉菌毒素。

如果检测结果超标,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如扔掉超标部分或重新制作饲料。

5. 给动物隔离开药三、总结随着饲料生产和市场需求的增长,饲料中霉菌毒素的污染越来越严重。

制定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饲料污染导致动物群体病的概率。

因此,饲料企业应重视饲料污染问题,采取更有效的防控策略,确保饲料的安全和质量,并保护动物的健康。

主要的真菌毒素

主要的真菌毒素

主要的真菌毒素
主要的真菌毒素
目前已知有300多种结构非常不同的真菌毒素,但人们关心的是危害的那些。

下面的表格列出了一些主要的真菌毒素。

毒素产毒菌致病及症状易携食品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寄生曲霉(A. parasiticus)肝癌,肝硬化,致畸,糙皮病花生,粮食
麦角生物碱麦角菌(Claviceps purpurea)麦角中毒黑麦面包
赭曲霉毒素A赭曲霉(A. ochraceus)、纯绿青霉(Penicillium viridicatum)等肾病,肠炎粮食,花生
3-硝基丙酸深酒色青霉(Penicilliumatrovenetum)、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节菱孢(Arthrinium spp.)呕吐,脑部损伤,抽搐甘蔗
展青霉素棒曲霉(A. clavatus)、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丝衣霉(Byssochlamys)等恶心,器官中毒(肝肾、肺等)水果
镰孢菌毒素
a)玉米赤霉烯酮
b)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如T2毒素)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等多种镰刀菌、木素木霉(Trichoderma lignorum)、梨孢镰刀菌(F. poae)、拟枝孢镰刀菌(F. sporotrichioides)雌激素亢进,流产,不孕皮肤黏膜损伤,中毒性白细胞缺少症粮食
粮食
橘青霉素各种青霉和曲霉致畸粮食和腐烂的西红柿
黄绿青霉素黄绿青霉(P. citreoviride)肾毒性,脊髓麻痹大米
杂色曲霉素构巢曲霉(A. nidulans)、杂色曲霉(A. versicolor)等肝癌坚果类,粮食。

霉菌毒素种类及脱霉方法概述

霉菌毒素种类及脱霉方法概述

养殖与饲料2020年第05期霉菌毒素种类及脱霉方法概述朱春红山东省平邑县畜牧发展促进中心,山东平邑273300摘要由于各种原因,饲料会受到霉菌的污染,当养殖的畜禽摄入这些饲料后,会引起极大的危害,进而引发动物食品安全卫生问题,所以,认识、熟悉各类霉菌并掌握脱霉方法有着深远意义。

为此,本文介绍了霉菌毒素的种类(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霉毒素)和脱霉方法(物理吸附法、化学脱毒法、生物脱毒法、复合脱毒法)以及脱霉剂的应用,力求给从业人员以理论性参考。

关键词霉菌毒素;种类;脱霉方法;脱霉剂应用收稿日期:2020-03-20朱春红,女,1973年生,兽医师。

霉菌毒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根据存储方式不同进行分类,可分为田间霉菌和仓储霉菌。

当饲料原料在存储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滋生霉菌后,对饲养动物以及养殖场的健康运行有着极大危害[1]。

一旦畜禽摄入被霉菌污染的饲料后,霉菌毒素便会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对动物造成毒害,导致饲料利用率下降、免疫力降低、免疫抑制等,间接造成死亡率增加[2]。

另外,动物长期食用被霉菌毒素污染的饲料,会使动物产品受到严重污染,导致肉类食品卫生安全问题[3]。

所以,认识、熟悉各类霉菌并掌握脱霉方法有深远意义。

1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霉菌毒素是霉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动物饲养过程中常见的霉菌毒素有5种: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伏马毒素、赭曲毒素。

1.1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不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它是由一类结构类似的化合物组成。

在有机溶剂中易溶解,但是很难溶解于水。

临床发现,黄曲霉毒素是最有毒性的一种毒素,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黄曲霉毒素B1,它的主要毒害对象是肝脏,摄入过量黄曲霉毒素后,会引发肝癌。

此外,黄曲霉毒素在临床上还可以引起妊娠动物死胎、畸形以及明显的免疫抑制。

1.2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酚的内脂结构,极易溶解于碱性溶液中。

该毒素在临床也较常见,主要对母畜有毒害作用,主要的毒害器官为肝脏。

霉菌毒素吸附剂可处理霉变饲料

霉菌毒素吸附剂可处理霉变饲料

我国饲料工业受到霉菌污染的比例比较大,将近有20%的饲料被霉菌污染而导致浪费。

霉菌的主要危害是其产生的外毒素和内毒素会导致动物机体产生不良反应。

因此,避免霉菌毒素的污染和危害是饲料工业生产中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

为了减少损失,很多学者采用一些物质作为霉菌毒素的吸附剂来处理霉变饲料,试验效果良好。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霉素和吸附剂种类常见的霉菌毒素从目前大量霉变饲料的检测来看,饲料中主要的霉菌毒素是黄曲霉毒素、F-2毒素、T-2毒素等。

这些毒素在饲料当中比较常见,并且对于动物体影响比较大。

特别是有些毒素对于一些动物来讲比较敏感,很容易造成动物体的死亡。

吸附剂的种类目前我国并没有开发出以吸附剂物质为主要原料的商业产品,但根据其对毒素的吸附作用的大小和种类,本文主要介绍以下几种:甘露低聚糖、水合铝硅酸盐类物质、膨润土。

甘露低聚糖的吸附程度和机理甘露低聚糖目前在饲料添加剂中已经在使用,其主要作用是作为一种益生素调节胃肠道菌群和数量。

但目前的大量研究表明,甘露低聚糖可以和许多毒素结合,消除毒素对机体的影响。

模拟肉鸡消化道体外试验表明,甘露低聚糖对AFBI、F-2毒素、黄曲霉毒素的结合率分别为82.5%、51.6%和26.4%,其中对黄曲霉毒素的结合率取决于pH值、毒素的浓度及所用甘露低聚糖的剂量。

研究表明,结合力在pH值为68时比pH值为45时强。

在饲料中,甘露低聚糖的添加量每千克在500毫克~1000毫克范围内结合力呈上升趋势。

对于甘露低聚糖的吸附机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

从研究表明,甘露低聚糖主要通过物理吸附或者直接结合霉菌毒素这两种方式来消除霉菌毒素的影响。

物理吸附可能主要是由于静电吸附力和分子间的作用力相结合,而对于结合吸附的作用机理和反应位点并不是十分清楚,需要进一步研究。

水合铝硅酸盐类物质的吸附程度和机理水合铝硅酸盐类取自天然沸石,是对黄曲霉毒素有较高吸附力的一种铝硅酸盐。

一般都具有片状结构,缺乏负电荷,有与阳离子化合物结合的潜能。

生物毒素总结

生物毒素总结

生物毒素总结1. 引言生物毒素是由某些生物体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

它们可以归类为毒菌素、毒藻素和毒虫素等。

这些毒素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

本文将对几种常见的生物毒素进行总结和介绍。

2. 毒菌素2.1 霉菌毒素霉菌毒素是一类由霉菌产生的毒性物质,它们广泛存在于食物、饲料和环境中。

常见的霉菌毒素有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和玉米赤霉烯酮等。

这些毒素在人体内有潜在的致癌、免疫抑制和神经毒性等危害。

2.2 蘑菇毒素蘑菇毒素是一类由某些毒性蘑菇产生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分为神经毒素、肝毒素和肾毒素等不同类型。

食用了含有蘑菇毒素的蘑菇会引起不同程度的中毒,严重者甚至会危及生命。

3. 毒藻素3.1 赤潮毒素赤潮毒素是一类由藻类产生的有毒化合物,会导致赤潮现象。

常见的赤潮毒素有麦角毒素、硅藻毒素和赤潮藻毒素等。

这些毒素主要通过水生生物食用污染水体中的藻类而进入食物链,对海洋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带来严重影响。

3.2 水华毒素水华毒素是由水华蓝藻产生的毒性物质,广泛存在于淡水环境中。

常见的水华毒素有微囊藻毒素、毛藻毒素和斑藻毒素等。

这些毒素会引起鱼类中毒和对水生生物造成损害,对水质安全和生态平衡带来潜在威胁。

4. 毒虫素4.1 昆虫毒素昆虫毒素是由某些昆虫分泌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

常见的昆虫毒素有蚂蚁酸、蜜蜂毒和蝎子毒等。

这些毒素在昆虫的防御和捕食中起到重要作用,对人类而言有时是毒性的,但也有一些毒素在药物研发中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5. 结论生物毒素是一类由生物体产生的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的威胁。

各类生物毒素具有不同的毒性和危害程度,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和探索是保障食品安全和环境健康的重要一步。

霉菌毒素的产生与分类

霉菌毒素的产生与分类

霉菌毒素的产生与分类对畜禽养殖业危害较大的霉菌毒素主要是由以下四种霉菌属所产生:曲霉菌属(主要分泌黄曲霉毒素AFT、赭曲霉毒素等),青霉菌属(主要分泌桔霉素),镰刀菌属(主要分泌T-2毒素、呕吐毒素DON、玉米赤霉烯酮、伏马毒素等),麦角菌属(主要分泌麦角毒素)。

迄今为止已经有超过300种霉菌毒素被分离和鉴定出来,上述的几种毒素即为现今普遍认识的8种主要毒素。

我们通过表1可以清晰看出其产生原因与类别2 霉菌毒素的作用机理霉菌毒素影响广泛,从动物的急性死亡,慢性死亡到生长缓慢和繁殖性能降低。

摄入一定量的霉菌毒素可削弱其免疫力,降低动物对传染性疾病的抵抗力,可使动物脏器损伤(如肝脏、肾脏、胃肠道和繁殖器官等),繁殖性能下降,并且在动物性产品中残留,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

表2概括了常见几种霉菌毒素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表2 常见霉菌焘素对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影响霉菌毒素中毒主要是动物食入了被毒素污染的饲料,日粮中营养成分不足,缺乏蛋白质、硒和维生素也是引起霉菌毒素中毒的因素之一。

由于大多数常见霉菌毒素的中间产物或终产物的毒性与霉菌毒素的毒性不同,因此减少或增加外源性的化合物、代谢的药物可影响机体对毒素的反应,这类药物对黄曲霉毒素和赭曲霉毒素的作用比较大,而对单端孢霉毒素相对比较小。

通常饲料中霉菌毒素不是单一存在而是两种或几种同时存在,当不同毒素同时存在时,霉菌毒素的毒性会可能出现加性效应、亚加性效应、协同效应、增效效应和颉颃效应。

加性效应(Synergistic effects)是指2种霉菌毒素的组合作用等于二者单一作用的累积相加。

亚加性效应(Less than additive effects)是指发生于2种霉菌毒素的组合作用低于二者单一作用的累积相加。

协同效应(Synergistic effects)指2种霉菌毒素的组合作用高于二者单一作用的累积相加。

增效效应(Potentiate effects)指一种霉菌毒素对某组织或器官不产生毒性作用,但摄人另一霉菌毒素后,前者使后者毒性增强。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

霉菌毒素的名词解释霉菌毒素是指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霉菌普遍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包括土壤、空气、水等。

虽然大多数霉菌对人类和动物无害,但一些霉菌产生的代谢产物,也就是霉菌毒素,却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霉菌毒素可以分为多个不同的类别,其中较为常见的包括黄曲霉毒素、赤霉素、蓝曲霉毒素等。

这些毒素在食品和饲料中的污染是主要的暴露途径,因此对于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黄曲霉毒素是一类常见的霉菌毒素,由黄曲霉属(Aspergillus)产生。

它主要存在于谷物和豆类等农产品中。

黄曲霉毒素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包括肝脏损害、免疫抑制、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等。

因此,控制黄曲霉毒素的食品污染至关重要,可以通过合理的储存、加工和检测等手段减少其对人体健康的威胁。

赤霉素是另一类常见的霉菌毒素,由赤霉菌属(Fusarium)产生。

赤霉素在农作物中也很常见,比如玉米、大麦等。

赤霉素对人体的影响与黄曲霉素类似,可能引发神经毒性、免疫抑制和致癌等问题。

为了减少赤霉素的食品污染,可以采取合理的农业生产和加工措施,以避免霉菌的滋生。

蓝曲霉毒素是由蓝曲霉属(Penicillium)产生的霉菌毒素。

蓝曲霉毒素不仅存在于食品中,也可以通过霉菌污染的室内空气中摄入。

蓝曲霉毒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包括有毒和致突变性等。

目前,控制蓝曲霉毒素的污染主要依赖于食品储存和处理过程中的卫生管理。

除了上述提到的霉菌毒素,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霉菌毒素,包括麦角菌毒素、黄麴毒素等。

每一种霉菌毒素都有特定的来源和危害程度,因此对于不同类型的霉菌毒素,需要采取不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总的来说,霉菌毒素是由霉菌产生的一类具有毒性的化合物。

通过食品和饲料的污染,霉菌毒素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构成了威胁。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和人畜健康,需要加强对霉菌毒素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只有通过科学的手段和合理的措施,才能有效减少霉菌毒素的危害,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预防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预防

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预防简介饲料是动物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而霉菌毒素则是饲料中的常见污染物。

霉菌是一种可以在潮湿环境中繁殖的真菌,它们能够分泌毒素,并且威胁动物健康。

因此,本文将介绍饲料中常见的霉菌毒素种类,为养殖业的从业者提供预防方法和措施。

霉菌毒素种类常见的霉菌毒素包括以下几种:1.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Aflatoxin,AF)是一种来源于黄曲霉的有毒物质,它们对动、植物都具有强烈的毒性。

黄曲霉毒素会干扰动物身体代谢,引起多种疾病,如肝损伤、免疫抑制和癌症等。

2. 赤霉素赤霉素(Citrinin)是一种能够由赤霉菌分泌的毒素,其特点是能够侵害动物肾脏,使其不良反应,病情严重的话还会导致肾炎等疾病。

3. 真菌素真菌素(Fumonisins)是一类发酵治疗的真菌产生的毒素,具有强烈的肝毒性。

在动物体内,真菌素会干扰多种重要的代谢过程,导致动物出现疾病症状,如瘦肉、肝损伤和药物抗性等。

4. 灰霉酸灰霉酸(Patulin)是一种由霉菌分泌的毒素,对人和家畜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动物食用存在灰霉酸的饲料会导致多种病症,如肝衰竭、呼吸系统障碍等。

常见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来源霉菌毒素被污染的饲料来源有许多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湿度没有合适的密封条件和正常的氧化水平,存放在潮湿的地区的饲料将会腐烂并受到霉菌污染。

2. 收割、堆放和储存粮食在收割和后期堆放和储存过程中,由于温湿度变化、受到物种农村残留物、鸟类和蛀虫、尘土和污染等因素的影响,容易被污染。

3. 非正常的运输如果饲料在运输过程中不能及时的清洗和干燥,它们就容易受到霉菌污染。

常见霉菌毒素的预防措施要防止饲料中的霉菌毒素污染,可以采取以下的预防措施:1. 储存和收割储存和收割时,需要注意饲料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以防止受到霉菌污染。

2. 确保饲料清洁干燥储存和运输前,饲料应该清洗并确保在干燥的环境中运输和储存。

3. 减少附着在饲料上的物种附着在饲料上的脂肪、杂质和农村残留物是霉菌生长的适宜环境,因此需要在生产和运输的过程中减少这些颗粒物的附着。

中国、美国和欧盟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中国、美国和欧盟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

中国、美国和欧盟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饲料级原料中被限量的霉菌毒素种类有关饲料和饲料原料中霉菌毒素的限量标准,各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关注和监控的真菌毒素主要有黄曲霉毒素(AF),玉米赤霉烯酮(ZEN),赭曲霉毒素A(OTA),伏马毒素(Fumonisin),植物单端孢霉烯族毒素:呕吐毒素(DON)、T-2毒素、HT-2毒素等。

目前,我国、欧盟及美国颁布的相关法规均未覆盖所有真菌毒素的种类。

如美国主要关注的是强制性的黄曲霉毒素,欧盟所关注的是黄曲霉毒素,其中也有叫指南限量和建议限量,这是国外对霉菌毒素的一些限量标准(陈茹2013),详见表1。

中国限量标准我国颁发的国家标准GB13078-2001,GB13078.2-2006,GB13078.3-2007,GB21693-2008和农业行业标准NY5072-2001,对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呕吐毒素和T-2毒素进行了限量规定,详见表2。

欧盟限量标准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32/EC规定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在欧盟委员会建议,2006/576/EC中发布了饲用农产品和饲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和伏马毒素的指南限量,并要求加强对T-2毒素和HT-2毒素的危害信息收集、研究和检测方法开发[Europeancommission,2006],详见表3。

美国限量标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主要关注5种真菌毒素:黄曲霉毒素、伏马毒素、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

FDA制定了饲料及原料中黄曲霉毒素的执行限量(FDA,1994),详见表4。

对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分别提出了指南限量(FDA,2001)和建议容忍限量(FDA,2010),详见表5和表6。

FDA对于玉米赤霉烯酮和赭曲霉毒素A尚未制定饲料中的具体限量要求。

欧盟限量标准欧盟委员会指令2002/32/EC规定了饲料中黄曲霉毒素B1的最高限量,在欧盟委员会建议,2006/576/EC中发布了饲用农产品和饲料中呕吐毒素、玉米赤霉烯酮、赭曲霉毒素A和伏马毒素的指南限量,并要求加强对T-2毒素和HT-2毒素的危害信息收集、研究和检测方法开发[Europeancommission,2006],详见表3。

常见产毒霉菌的鉴定.

常见产毒霉菌的鉴定.

显微镜下的黄曲霉毒素
在低倍显微镜 下观察可见分生 孢子头疏松放射 状、继变为疏松 柱状。分生孢子 梗多从基质生出, 长度一般小于 1mm
菌丝体
有些菌丝产生带褐色的菌核
※下面以黄曲霉为例、介绍有 毒霉菌的鉴定
黄曲霉形态特征:
属于黄曲霉群,在察式琼脂培养基上 菌落生长较快,10-14天直径3-4cm或47cm,最初带黄色,然后变为黄绿色,老 后颜色变暗,平坦或有放射状沟纹,反面 无色或带褐色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何计国说,容易受黄曲霉
毒素污染的食品包括玉米、花生、大米、其次是 大麦小麦等。
黄曲霉毒素危害性有多大呢?据专家介绍,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 8倍。误食了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的患者,轻 则可能出现发热、腹痛、呕吐、食欲减退等症状, 重则可能出现肝区疼痛、下肢浮肿及肝功能异常 等中毒性肝病症状。广州市奶业协会会长王丁棉 说,在自然条件下,即使用100℃的温度进行 20个小时的灭菌,也不一定能将其彻底杀灭或 去除
培养物,置乳酸-苯酚液中,用两支分离针将培养物撕开
成小块,切记涂抹,以免破坏霉菌结构。然后加盖玻片,
如有气泡,可在酒精灯上加热排除。制片时最好是在接种
罩内操作,以防孢子飞扬。
4.镜检
观察霉菌的菌丝和孢子的形态和特征、孢子的摆列等,并
做详细记录。
二、鉴别方法
预先将检验中的霉菌或检验中分离出的霉菌孢子培养
后的霉菌进行纯培养。
1.平板菌落观察
﹙1﹚制备平板 准备两个灭菌的察氏琼脂平板。
﹙2﹚接种
用点植法将纯培养基物接种于察氏琼脂
平板,霉菌接种两个平板。
﹙3﹚培养 将接种的平板于25-28摄氏度温箱中培养5-14
天。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危害霉菌的种类很多.产生霉菌病菌的霉菌广泛存在于空气、土壤、水及腐败的有机物中。

对猪只危害严重的霉菌毒素主要来源于发霉变质的各种细菌谷物,比如玉米、大麦、小麦、糠麸及棉籽等。

这些谷物是猪只的主要饲料。

如保管不当,谷物发霉变质,以此饲料喂猪,招致可引发猪只发生霉菌毒紊中毒。

这对当前我国养猪生产构成重大事件威胁,且危害性愈发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

霉菌毒素的种类及其毒害霉菌毒素的种类。

目前仍然已知霉菌毒紊有200多种。

在我国最常见的,对养猪业危害最大的主要有黄曲霉毒素、T一2毒素、马铃薯赤霉烯酮毒素等;此外还有烟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等。

霉菌毒素的危害。

黄曲霉毒素可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出血;影响DNA、RNA的合成与复制;抑制细胞分裂、蛋白质、脂肪的合成与线粒体的代谢;破坏溶酶体的结构和机能:还具有致癌、致突变和致畸性等。

T一2毒素能刺激皮肤和黏膜,引起口腔与肠道黏膜溃疡与坏死,导致呕吐和腹泻;毒素体液进人血液中能产生细胞毒作用,损伤血管上皮细胞,摧毁血管壁的完整性,是血管扩张、充血、通透性增强,引起胸部各器官出血。

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属于寄生虫类雌激素物质,克引起猪只雌激素亢进症,使猪的生殖器官机能和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小母猪阴道、阴户红肿等,呈现霉菌性水肿反应。

霉菌毒素还能溶解淋巴细胞,降低T细胞和B细胞的活性,使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调节机能受到抑制.抗体产量减少,出现免疫麻痹与免疫耐受.致使免疫发话低下。

同时.还可引起大脑神经化学物质分泌发生黏液改变,脑桥去甲肾上腺素分泌减少,下丘脑和脑桥5一羟吲哚乙酸与5一羟色胺的数量升高,导致猪只不食、呕吐、肌肉协调性降低与癫痫。

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

赭曲霉毒素

赭曲霉毒素是由赭曲霉和纯绿青霉产生的霉菌肾毒素,可 分为A和B两种类型,A的毒性较大。常见的病变是肾小管 上皮损伤和肠道淋巴腺体坏死、烦渴、尿频、生长迟缓和 饲料利用率降低、腹泻、厌食和脱水。有时临床症状不明 显,而在赭曲霉毒素中毒呈地方流行病的地区,动物在屠 宰时惟一可观察到的病变是肾苍白、坚硬。

生非异性的临床表现,食物摄取量降低、生长不良、增重 缓慢、死亡率增加、免疫抑制等。

常见霉菌毒素包括 T-2 毒素、雪腐镰刀菌烯醇、玉米赤霉 烯酮、伏马菌素、镰刀菌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等。
黄曲毒素类

黄曲毒素由黄曲霉及另外几种霉菌在霉变的谷物中产生, 如大米、豆类、花生等,是目前为止最强的致癌物质。主 要有B1、B2、G1与G2等4种,又以B1的毒性最强。食米 储存不当,极容易发霉变黄,产生黄曲毒素。黄曲毒素与 肝癌有密切关系,还会引起组织失血、厌食等症状。

用,但这类产品一般价格比较昂贵,产品都不存在稳定吸 附营养的副作用,通过在部分预混料中添加,使用于蛋鸡 的生产,都没有表现出吸附营养的作用,可以放心使用。
中草药类脱霉剂
中草药制剂是通过提高肝脏本身对毒素的解毒能力,

来达到解除霉菌毒素的作用。

这种脱霉剂有局限。
故... ...

对玉米种植户来说适时收割,及时脱粒,及时晾晒。

伏马菌素是促癌物,而且完全是一种致癌物。伏马菌素主 要损害肝肾功能,能引起马脑白质软化症和猪肺水肿等, 并与我国和南非部分地区高发的食道癌有关。
玉米赤霉烯酮

玉米赤霉烯酮具有雌激素作用,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可 使家畜,家禽和实验小鼠产生雌性激素亢进症。妊娠期的 动物( 包括人 ) 食用含玉米赤霉烯酮的食物可引起流产、死 胎和畸胎。食用含赤霉病麦面粉制作的各种面食也可引起 中枢神经系统的中毒症状,如恶心、发冷、头痛、神智抑 郁和共济失调等。

畜禽养殖过程中常见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畜禽养殖过程中常见霉菌毒素及其危害

畜禽养殖过程中常见的霉菌毒素及其危害霉菌无处不在,剩余的饭菜、水果等食物放久了,表面便会长出灰色、黄色的毛,这就是霉菌。

霉菌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大量繁殖,其代谢产物就是我们常说的霉菌毒素。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是极大的,它们可以破坏泌尿、生殖、免疫等系统,导致畜禽生产性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免疫抑制甚至死亡,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畜禽养殖中经常遇见的几种霉菌毒素及其危害,希望可以帮养殖朋友更多地了解霉菌毒素。

1·黄曲霉毒素主要由曲霉菌属的黄曲霉菌产生,是一种养殖中经常遇见的毒素,它的毒性非常强,主要侵害肝肾,较低浓度即可导致肝脏病变。

黄曲霉毒素在花生粕、花生秧等饲料原料中最易超标。

2·赭曲霉毒素主要由曲霉菌属的赭曲霉菌产生,也是毒性非常强的一种毒素,它主要攻击肾脏,也可影响肝脏、免疫器官等,危害极大。

3·呕吐毒素、T-2毒素由镰刀菌属的霉菌产生。

这类毒素可危害畜禽胃肠道,降低采食量及消化吸收率。

4·玉米赤霉烯酮由镰刀菌属的霉菌产生。

它是一种雌激素类似物,可造成仔猪阴门红肿,母猪流产,蛋鸡卵巢萎缩,产蛋下降等,由此造成的危害可想而知。

5·伏马毒素由串珠镰刀菌产生,跟黄曲霉毒素一样,这是一种不易被蒸煮破坏,比较稳定又分布广泛的毒素,可引起猪肺水肿,也可降低免疫细胞的杀菌活性,需引起重视。

6·麦角毒素由麦角菌属霉菌产生。

它可使末端毛细血管收缩,造成末端组织坏死,也可以影响内分泌系统,造成分泌紊乱。

霉菌毒素种类繁多,无处不在,有些毒性相对较小的霉菌毒素慢慢在体内蓄积,时间长了也会造成机体损伤,所以必须高度重视。

在饲养过程中添加脱霉剂,定期使用消除霉菌毒素的产品如好利来药业的霉加净,保肝护肾产品如肝肾精华素,价格实惠,效果明显,养殖朋友不妨一试。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及最高限量国家标准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及最高限量国家标准

饲料中常见霉菌毒素及最高限量国家标准对养猪生产影响较大的毒素中,最广为人知的是黄曲霉毒素B1和玉米赤霉烯酮。

黄曲霉毒素B1是目前已知自然界中最强的致癌物,毒性比氰化钾大10倍比砒霜大68倍。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雌激素类似物,猪食用之后会扰乱生殖内分泌平衡,引起流产、受胎率下降及仔猪阴门红肿等病症。

除以上两种,对我国养猪业影响较大的还有伏马毒素和呕吐毒素。

伏马毒素的主要靶器官为肺脏,造成免疫抑制,使猪群对呼吸道病原抵抗力下降。

呕吐毒素因大量情况下会引起呕吐而得名,主要损害猪的消化道,影响饲料适口性和采食量。

国标中关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的最高限量
霉菌毒素单位的理解:
饲料中毒素检测不超标未必一定安全:
由于霉菌毒素在饲料中产生和分布不均匀,所以检测过程中容易出现误差
多种毒素往往同时存在,不同毒素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导致单一毒素不超标也可能致病
所以企业在制定现场标准时宜低于国家最高限量标准。

霉菌毒素的种类与影响

霉菌毒素的种类与影响

霉菌毒素的种类与影响霉菌毒素是一类由霉菌产生的有毒化合物,存在于许多不同的食物和饲料中。

它们可以对人和动物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危及生命的疾病和慢性毒性作用。

本文将探讨霉菌毒素的种类和它们对健康的不同影响。

一、霉菌毒素的种类1. 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由黄曲霉(Aspergillus flavus)和黄曲霉素(Aspergillus parasiticus)产生的一种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真菌毒素。

这种毒素被发现存在于许多不同的食物中,如谷物、花生、大豆和玉米。

黄曲霉毒素与肝脏损伤、疱疹样皮肤病和癌症等疾病的发生有关。

2. 真菌酸真菌酸是一组由多种真菌产生的毒素。

这些毒素可以存在于多种食物中,例如大米、麦类、谷类、玉米和坚果。

真菌酸的摄入可能会导致肝脏和肾脏损伤、癌症和免疫抑制。

3. 粘合素粘合素是一种由霉菌属(Fusarium)菌株产生的毒素。

这种毒素被发现与宏观细胞溶解、肝脏肿大、断奶猪腹泻、母猪流产等症状有关。

它也可能会对家禽和野生动物的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4. 霉菌肽霉菌肽是由霉菌菌株产生的一种毒素。

这种毒素可以存在于谷物、玉米、花生、豆类和动物饲料中。

霉菌肽可引发免疫反应和肝脏、肾脏损伤。

5. 细菌内毒素细菌内毒素是一种由细菌产生的毒素,通常存在于发霉的动物饲料、玉米和谷物中。

它可以导致短期和长期健康问题,如发热、虚弱、呕吐和腹泻等。

二、霉菌毒素的影响不同种类的霉菌毒素会对人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不同影响。

1. 健康影响许多霉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和真菌酸,被认为是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

它们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关,如肝脏损伤、癌症、免疫抑制和生殖健康问题。

在动物中,摄入霉菌毒素可能会导致疾病、生长缓慢和死亡。

2. 经济影响霉菌毒素的存在可以在农业中造成巨大损失。

它会导致粮食、动物饲料和牧场养殖产品的价格下降,从而直接损害农民的生计。

同时,霉菌毒素也会影响贸易和市场的稳定性,从而在全球范围内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霉菌毒素对食用菌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霉菌毒素对食用菌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霉菌毒素对食用菌的污染主要有哪些
1、黄曲霉毒素这是由某些黄曲霉菌株产生的肝毒性代谢物,以黄曲霉毒素B。

为最常见,毒性也最大。

2、小柄曲霉毒素这也是一种致肝癌的毒素,只是毒性较低。

3、棕曲霉毒素这是棕曲霉的毒性代谢物,有A、B、c 三种同系物,以A的毒性最大。

动物试验,能致肝、肾损害和肠炎。

曲霉类在食用菌栽培中是常见的竞争性杂菌,特别在以麸皮、豆粉、玉米粉等为配合成分的基质上更为常见。

因此,选用培养基材料时,应选用新鲜无霉菌的材料。

4、青霉素这是由青霉属的某些种类的霉菌产生的毒素。

该毒素可致癌。

5、镰刀菌毒素镰刀菌主要分布在土壤中,能污染与土壤接触的有机物,食用菌产品摊晒在地面也可受到镰刀菌的污染。

其毒素可导致人体白血球减少症、皮肤炎症、皮下出血、黄疸、肝损害等。

6、霉变甘薯毒素霉变甘薯毒素是甘薯被甘薯黑斑病菌和茄病镰刀菌寄生后生理反应产生的次生产物,并非霉菌的代谢产物。

主要毒素成分可导致人和畜肺气肿、肝损害。

食用菌产品可通过受污染的粮食、土壤等媒介而被污染。

(责任发布:张永敏)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种类介绍
据统计,己知的霉菌毒素有300多种,常见的毒素有:
黄曲霉毒素(Aflatoxin)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ZEN/ZON, Zearalenone)
赭曲毒素(Ochratoxin)T2毒素(Trichothecenes)
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deoxynivalenol)
伏马毒素/烟曲霉毒素(Fumonisins,包括伏马毒素B1、B2、B3)黄曲霉毒素(Aflatoxin)
特征:1.主要由黄曲霉菌和寄生曲霉菌产生。

2.由约20种结构相似的化学物质组成,其中以B1、B2、G1、G2及M1最为重要。

3.国家法规规定饲料中这种毒素的含量不得超过20ppb.
4.敏感性:猪>牛>鸭>鹅>鸡
黄曲霉素对猪的影响:
1.采食量降低或拒食。

2.生长迟滞,饲料报酬变差。

3.免疫功能降低。

4.造成肠道及肾脏出血。

5.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

6.影响生殖系统,胚胎坏死,胎儿畸形,盆血。

7.母猪泌乳量下降。

乳汁中因含有黄曲霉毒素,从而对哺乳小猪产生影响。

黄曲霉毒素对家禽的影响:
1.黄曲霉毒素对所有品种的家禽都有影响。

2.导致肠道、皮肤出血。

3.肝胆肿大、受损和癌变。

4.高水平摄入时可导致死亡。

5.生长不良,产蛋性能变差,蛋壳品质恶化,蛋重减轻。

6.抗病能力、抗应激能力和抗挫伤能力降低。

7.影响鸡蛋品质,现已发现在蛋黄中有黄曲霉毒素的代谢产物出现。

8.低水平(低于20ppb)仍可产生不良影响。

黄曲霉毒素对其它动物的影响:
1.降低生长速度和饲料报酬。

2.奶牛产奶量下降,另外黄曲霉毒素可以将黄曲霉毒素M1的形态分泌到牛奶中。

3.可引起犊牛直肠痉挛、脱肛。

4.高水平黄曲霉毒素也可引起成年牛肝脏的损害,抑制免疫功能,导致疾病爆发。

5.致畸、致癌。

6.影响饲料适口性,降低动物免疫力。

玉米赤霉烯酮(ZEN)
特征:1.主要由粉红色镰刀菌产生。

2.主要来源是玉米,热处理不能破坏此毒素。

3.敏感性:猪>>牛、畜类>禽类
危害:
玉米赤霉烯酮是一种具有雌激素类物质活性的毒素,主要危害种用畜禽,其中青年母猪对之最为敏感。

◆1~5ppm:后备母猪阴部红肿,假发情。

◆>3ppm: 母猪和后备母猪不发情。

◆10ppm:保育及育肥猪增重减缓,仔猪脱肛,八字腿。

◆25ppm:母猪偶发性不孕。

◆25~50ppm:窝数少,新生仔猪体型小;新生小母猪阴部红肿。

◆50~100pm:假怀孕,乳腺变大,乳汁渗出,出现临产前的征兆。

◆100ppm:持续性不孕,乘架其它母猪,卵巢萎缩变小。

T-2 毒素
特征:1.主要由三线镰刀真菌产生。

2.主要来源是玉米、小麦、大麦、燕麦。

3.对猪、乳牛、家禽和人都有危害。

4.敏感性:猪>牛畜类>禽类
危害:1.为毒性高的免疫抑制物质,破坏淋巴系统。

2.危害生殖系统,可引起种猪不孕、流产或产下虚弱仔猪。

3.采食量降低、呕吐、下血痢甚至死亡。

4.目前被认为是对家禽最毒的毒素,可引起口腔和肠道出血、溃疡,降低免疫力,产蛋量下降,体重减轻。

5.允许极限:
★反刍动物和蛋禽:5ppm
★肉禽和猪:2ppm
★人、小猪和马:1ppm
赭曲毒素
特征:1.主要由曲霉菌产生。

2.主要来源是玉米。

危害:1.造成动物免疫系统功能抑制。

2.造成哺乳动物的肝脏及肾脏受损,尤其对猪和人危害更大。

3.造成母猪流产和产仔重偏轻。

4.高毒性,可致癌。

5.允许极限:
畜禽:50ppb
人:20ppb
呕吐毒素(DON)
特征:1.最常见的镰刀霉毒素,高温处理完全无法破坏它。

2.主要来源是玉米、小麦、大麦、燕麦。

3.敏感性猪>>牛畜类>禽类
危害:对猪只影响较大,主要症状为猪只厌食,严重者表现为拒食或呕吐。

★1~2ppm:摄食量减少,增重减缓。

★5ppm:摄食量减少30~50%。

★10ppm:由于拒食导致饲料消耗量和增重急剧减少。

★12ppm:完全拒食。

★20ppm:导致呕吐。

此外,还会造成皮下及肌肉出血,降低繁殖率及抑制各种动物的免疫力。

允许极限:
★反刍动物和蛋禽:5ppm
★肉禽和猪:2ppm
★人、小猪和马:1ppm
串珠镰孢菌毒素(Fumonisin)
特征:1.1988年由南非学者发现。

2.主要由串珠镰孢菌产生。

3.主要来源是玉米、高梁。

危害:1.对多数动物:降低免疫功能,损害肝脏和肾脏,降低增重,增加死亡率。

2.对猪的危害:不孕、肺水肿、呼吸困难、死亡。

3.对家禽的危害:降低食欲,免疫力下降。

4.对马的危害:贫血、脑坏死。

5.允许极限:
★反刍动物:50ppm
★猪:10ppm
★马:2ppm
★人:1ppm[3]
5预防与控制措施
目前国内外采取的预防和去除食品中霉菌毒素污染的措施主要有:①利用合理耕作、灌溉和施肥,适时收获来降低霉菌对食品原料的侵染和毒素的产生;②采取降低粮食及饲料的含水量,降低贮藏温度和改进贮藏、加T方式等措施来减少霉菌毒素的污染;③通过抗性育种,培育抗真菌的作物品种;④加强污染的检测和检验,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标准,禁止出售和进口霉菌毒素超标的粮食和饲料;⑤利用碱炼法、活性白陶土和凹凸棒黏土或高龄土等吸附法、紫外光照法、山苍子油熏蒸法等化学、物理学方法去除污染的霉菌毒素。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