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题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学案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学案

高一语文期末复习学案——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2014.6姓名: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类型一:散文阅读之线索分析一、散文基础知识回顾:【散文的分类】根据散文的语言表达形式、写作过程和中心分:写景类的散文(情景交融的)一般先作情绪上的铺垫,暗示文眼——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特点与人的心情相合,使人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回扣主题,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状物类的散文(托物言志的)写景状物,突出特点——景物的特点与人的性格的某一方面有相似点,从而使所写对象具有了象征意义,即具备了人才有的精神面貌——进一步评价这种人类才具备的精神内容——突出主题,回扣中心,表达作者的好恶、希望、追求。

写人的散文:要写人的某种精神面貌,通过他的言谈举止,为人处世来达到显示性格的目的,进一步对要写的这个人的行为品质进行评价,然后表明作者对某种精神的评价,对人(类)的某种精神的评价,或赞美,或否定。

记事的散文:记事的目的是写人——写人的目的是突出人的性格——写人的性格的目的是展示人的精神——表明对这种精神面貌的态度同上。

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具有抒情性、形象性和哲理性的特点,它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散文的线索】1.什么是线索?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准绳,我们形象称之为线索,是作者选择材料的脉络或描写、记叙的脉络。

2.常见的线索类型①人物线索:人物的见闻感受或者事迹。

②物品线索:某一有特殊意义的物品。

③感情线索:作者或作品中主要人物的思想感情变化。

④事件线索:中心事件。

⑤时间线索:事情的发展顺序、时间变化等。

二、考点透视:线索是关涉散文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

高一期末试卷语文讲解教案

高一期末试卷语文讲解教案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教学目标:1. 通过对高一期末试卷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和巩固语文知识。

2. 提高学生对语文题型的认识,增强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高一期末试卷中的典型题型和答题技巧。

2. 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1. 针对不同题型,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 帮助学生克服答题过程中的心理障碍。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高一学期所学内容,引导学生总结已掌握的语文知识。

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课程内容有所预期。

二、试卷分析1. 按照试卷题型分类,逐一分析各题的特点和考查知识点。

2. 针对每个题型,讲解相应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3. 分析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三、典型题型讲解1. 文言文阅读题:讲解文言文阅读的解题步骤,如审题、断句、翻译、分析等。

2. 现代文阅读题:讲解现代文阅读的解题技巧,如把握文章主旨、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修辞手法等。

3. 古诗鉴赏题:讲解古诗鉴赏的方法,如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表达技巧等。

4. 作文题:讲解作文的写作思路和技巧,如审题立意、构思谋篇、语言表达等。

四、学生互动1. 邀请学生在课堂上提出自己在答题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心得和技巧。

3. 针对学生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答题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水平。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和练习,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解题技巧运用:关注学生在实际答题过程中的技巧运用情况。

教学延伸:1.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模拟考试,提高应试能力。

高一期末试卷语文教案

高一期末试卷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过复习,巩固高一年级所学语文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应试技巧。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课堂参与度。

教学内容:1. 诗歌鉴赏2. 文言文阅读3. 现代文阅读4. 作文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高一年级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

2. 强调期末考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诗歌鉴赏1. 诗歌分类讲解,包括古诗词、现代诗等。

2. 诗歌鉴赏技巧讲解,如分析意象、情感、结构等。

3. 学生分组讨论,选取一首诗歌进行鉴赏,展示成果。

三、文言文阅读1. 文言文阅读技巧讲解,如了解背景、断句、翻译等。

2. 学生分组阅读一篇文言文,进行断句、翻译和内容概括。

3. 分组展示阅读成果,教师点评。

四、现代文阅读1. 现代文阅读技巧讲解,如理解文章结构、分析作者观点等。

2. 学生分组阅读一篇现代文,进行问题解答和观点分析。

3. 分组展示阅读成果,教师点评。

五、作文1. 作文技巧讲解,如审题、立意、选材等。

2. 学生进行作文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 学生展示作文,教师点评。

六、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复习,使学生巩固了高一年级所学语文知识,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2. 在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等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小组讨论和展示,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4. 课后作业的布置有助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讲评课教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讲评课教案

教学目标:1. 通过对高一语文期末试卷的讲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自己的不足和改进方向。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学重点:1. 试卷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及原因分析。

2. 对典型错题的讲解和解析。

3. 提高学生答题技巧和策略。

教学难点:1. 如何针对不同题型提高答题效率。

2. 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回顾本次期末语文考试的整体情况,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2. 强调讲评课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二、试卷分析1. 分析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学生讨论哪些题型较为容易,哪些题型较为困难。

2. 分析试卷中暴露出的共性问题,如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阅读理解能力不足、作文结构混乱等。

3. 针对共性问题,分析其原因,如学习方法不当、学习态度不端正等。

三、典型错题讲解1. 针对试卷中的典型错题,进行逐一讲解和解析。

2. 分析错题的原因,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

3. 提供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避免类似错误。

四、答题技巧与策略1. 针对不同题型,讲解答题技巧和策略,如选择题的排除法、阅读理解的快速定位法等。

2. 强调审题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真审题,避免因审题不仔细而失分。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五、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次讲评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应注重哪些方面。

2.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找出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3. 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更加努力,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六、课后作业1. 完成一份针对自己薄弱环节的复习计划。

2. 针对讲评课中提到的典型错题,进行复习和巩固。

3. 每日进行一定时间的阅读,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发现自身不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高一语文第二册期末复习教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期末复习教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期末复习教案
高一语文第二册期末复习(三)
 教学目标
 一、对唐代散文的文体特点、创作风格有所了解。

重点理解《师说》中关于从师学习的论述,了解杜牧散文大量运用比喻、排比的表现手法。

 二、掌握一些文言实词的词义和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阅读能力培养释要。

 本单元学习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它逐渐摆脱了六朝以来骈文对文坛的垄断,开启了一代新风。

特别是中唐时期,韩愈、柳宗元倡导“古文运动”,主张在形式上恢复秦汉散文散行单句的传统,革新文体和文学语言;在内容上反映社会现实,发扬儒家“文以载道”的精神。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都出自名家之手,代表了唐代散文不同时期的创作成就。

选文兼顾了时代、内容、文体等因素。

要求重点学习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和韩愈的《师说》。

《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奏疏,作者从国家的长治久安出发,提出了“居安思危”的政治主张。

《师说》是一篇论说文,表现了作者不顾流俗,锐意改革世风的进取精神。

教读这两篇课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并在诵读中注意积累一些文言实词的义项,注意归纳一些文言虚词的用法。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文赋。

这两篇文章,都是名家名篇,要.....。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讲评教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讲评教案

教学对象:高一学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试卷讲评,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巩固所学内容。

2. 提高学生对试卷中常见错误的认识,增强答题技巧。

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试卷中常见错误的分析与讲解。

2. 答题技巧的总结与指导。

3. 对学生答题思路的引导。

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错题背后的知识点。

2. 指导学生如何在考试中避免类似错误。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本学期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提出本次讲评课的目的,即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点,提高答题技巧。

二、试卷分析1. 分析试卷结构,讲解各部分所占分值和考察重点。

2. 针对选择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强调关键词和语境的理解。

3. 针对主观题,分析常见错误类型,如表述不准确、逻辑混乱等。

三、错题讲解1. 针对选择题,挑选具有代表性的错题进行讲解,分析错误原因,指导学生如何避免类似错误。

2. 针对主观题,挑选典型错题,分析错误点,指导学生如何规范答题。

四、答题技巧总结1. 总结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如如何审题、如何组织语言等。

2. 强调时间管理,指导学生在考试中如何合理分配时间。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错题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考试中运用所学答题技巧。

二、课堂练习1. 学生独立完成一份模拟试卷,教师巡视指导。

2. 针对学生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个别辅导。

三、课堂讲评1. 收集学生练习中的错题,进行集体讲评。

2. 分析错误原因,指导学生如何改进。

四、总结与反思1. 总结本学期语文学习中的收获和不足。

2. 引导学生制定下学期的学习计划,明确学习目标。

教学反思:1. 讲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错误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

2. 注重培养学生的答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3.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素养。

高一语文期末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二)教案

高一语文期末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二)教案

一. 教学内容:期末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二)【模拟试题】一.1. 下面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踱步(duó)驯鸽(xùn)袅娜(nuó)潜意识(qiǎn)B. 独处(chù)煤屑(xiè)吞噬(shì)黑魆魆(xū)C. 譬如(pì)葱茏(lóng)脉脉(mò)混混沌沌(dùn)D. 猗郁(yī)蕈菌(xùn)颤栗(chàn)急不暇择(xiá)2. 下面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落寞深邃丰致揠苗助长B. 尘垢姿容私混没精打彩C. 班驳敛裾流览黯淡无光D. 涸辙歧韵萧索一椽破屋3.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A. 夜缒而出(zhuì)秦军氾南(sí)杞子(qǐ)B. 共其乏困(gòng)秦伯说(yuè)佚之狐(yì)C. 失其所与(yù)若不阙秦(jué)樊於(yú)期D. 变徵(zhǐ)夫战,勇气也(fú)逢孙(páng)4.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A. 飨(xiǎng)士卒美姬(jī)弭谤(mǐ)B. 卮(zhī)酒樊哙(kuài)瞋目(chēn)C. 参乘(shèng)啖之(dàn)桮杓(bēi)D. 厉王虐(nüè)数目(shù)川壅而溃(yōng)5.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认为)B.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袒露一只臂膀)C. 行李之往来(随身包裹)D.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贫穷困难)6. 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B.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C.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D.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7. 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这是一条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高一期末语文试卷讲解教案

高一期末语文试卷讲解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梳理高一期末语文试卷的结构和题型,提高学生对试卷的整体把握能力。

2. 针对试卷中的难点和易错点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提高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教学重点:1. 试卷结构分析2. 难点、易错点讲解3. 答题技巧指导教学难点:1. 试卷中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2. 学生对试卷中的难点和易错点的理解与掌握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高一期末语文试卷的题型和结构,引导学生对试卷进行初步梳理。

2. 提出本次讲解的重点和难点。

二、试卷结构分析1. 阅读理解:分析阅读理解题的题型、考察范围和答题技巧。

2. 古诗文阅读:讲解古诗文阅读题的解题思路,如理解文言文、把握诗歌意象等。

3. 现代文阅读:分析现代文阅读题的题型,如选择题、简答题等,并指导学生如何提高答题准确率。

4. 语言文字运用:讲解语言文字运用题的答题技巧,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修改病句等。

5. 作文:分析作文题的要求和评分标准,指导学生如何提高作文质量。

三、难点、易错点讲解1. 阅读理解:讲解常见题型和答题技巧,如主旨概括、人物形象分析等。

2. 古诗文阅读:分析文言文实词、虚词的用法,以及诗歌意象的把握。

3. 现代文阅读:讲解如何提高答题准确率,如筛选关键信息、理解作者观点等。

4. 语言文字运用:讲解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病句的修改等。

5. 作文:指导学生如何审题立意、组织材料、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四、课堂练习1. 学生根据讲解内容,独立完成部分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

2. 提出本节课的讲解重点。

二、答题技巧指导1. 分析不同题型的答题步骤,如阅读理解题的“三步法”。

2. 讲解如何快速定位答案,提高答题效率。

3. 指导学生如何调整心态,应对考试压力。

三、模拟练习1. 学生根据讲解内容,独立完成模拟试卷,提高应试能力。

高中语文期末试卷讲解教案

高中语文期末试卷讲解教案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本次期末试卷的命题思路和特点。

2. 帮助学生分析试卷中的易错题和难题,提高解题技巧。

3.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重点:1. 分析试卷中的易错题和难题。

2. 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总结归纳试卷中的知识点。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回顾本次期末考试的情况,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试卷分析1. 分析试卷的整体结构,让学生了解本次考试的范围和难度。

2. 分析试卷中的易错题和难题,引导学生找出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解题技巧讲解1. 针对文言文阅读,讲解如何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实词虚词、翻译句子。

2. 针对现代文阅读,讲解如何筛选信息、归纳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旨。

3. 针对作文,讲解如何审题、立意、选材、构思和修改。

四、课堂练习1. 让学生针对试卷中的易错题和难题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注重积累和总结。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心得。

2. 提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试卷知识点总结1. 针对文言文阅读,总结常见的实词虚词、句式、文言文翻译技巧。

2. 针对现代文阅读,总结常见的答题方法、解题技巧。

3. 针对作文,总结常见的审题方法、立意技巧、选材技巧。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总结,进行针对性的练习。

2. 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四、点评与总结1. 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2.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要注重知识的积累和运用。

五、布置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针对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复习。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试卷讲解,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不足,提高解题技巧。

高一语文考试题讲解教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讲解教案

高一语文考试题讲解教案教案标题:高一语文考试题讲解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高一语文考试题的题目要求和考点。

2. 学生能够有效解答高一语文考试题,并提升解题技巧。

3. 学生能够积累高一语文考试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准备:1. PPT课件:包含高一语文考试题的示范题解。

2. 教材:与高一语文考试相关的教材章节。

3. 白板、彩笔、黑板擦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话题: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已学知识,导入高一语文考试题的讲解话题。

2. 提问:学生是否遇到过高一语文考试的困惑?他们对语文考试有何期待和需求?二、学习目标介绍(5分钟)1. 明确学习目标:告知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即理解高一语文考试题的题目要求和考点,并提升解题技巧和知识。

三、示范题解(20分钟)1. 编排示范题目:在PPT上展示几个高一语文考试题目,并逐一进行解题讲解。

2. 分析题目要求和考点:引导学生分析每道题目的题目要求和考点,并解释其重要性和解题思路。

3. 解题步骤讲解:按照科学的解题步骤,指导学生进行题目解答过程,并讲解解题的方法、技巧和注意事项。

四、练习与讨论(15分钟)1. 练习题目:给学生发放一些高一语文考试的练习题目,要求他们独立解答。

2. 讨论与答疑:学生完成练习后,逐一讨论题目的解答过程和答案,并解答学生的疑问。

五、知识总结(10分钟)1. 总结学习要点:对本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要考点和解题技巧。

2. 梳理知识框架:将学习内容按照知识框架进行梳理,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结构。

六、达标评价(10分钟)1. 预测练习:给学生进行一些高一语文考试类型的预测练习,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评价和反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评价和反馈,指出解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向。

七、课堂小结(5分钟)1. 小结回顾: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

2. 提出期望:鼓励学生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继续努力,不断提升解题能力。

拓展延伸: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建议组织学生参加模拟考试,并进行模拟考试成绩的分析和解析,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训练(含解析)

2023—2024学年统编版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训练(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这种意识形态领域内的新思潮即所谓新的世界观人生观,和反映在文艺美学上的同一思潮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呢?②简单说来,这就是人的觉醒。

它恰好成为从两汉时代逐渐脱身出来的一种历史前进的音响。

在人的活动和观念完全屈从于神学目的论和谶纬宿命论支配控制下的两汉时代,是不可能有这种觉醒的。

但这种觉醒,却是通由种种迂回曲折错综复杂的途径而出发、前进和实现的。

文艺和审美心理比起其他领域,反映得更为敏感、直接和清晰一些。

③《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武)李(陵)诗,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开一代先声。

它们在对日常时世、人事、节候、名利、享乐等等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在这种感叹抒发中,最突出的是一种性命短促、人生无常的悲伤。

④这种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他们唱出的都是这同一哀伤,同一感叹,同一种思绪,同一种音调。

可见这个问题在当时社会心理和意识形态上具有重要的位置,是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一个核心部分。

⑤这个核心便是在怀疑论哲学思潮下对人生的执著。

在表面看来似乎是如此颓废、悲观、消极的感叹中,深藏着的恰恰是它的反面,是对人生、生命、命运、生活的强烈的欲求和留恋。

而它们正是在对原来占据统治地位的奴隶制意识形态——从经术到宿命、从鬼神迷信到道德节操的怀疑和否定基础上产生出来的。

正是对外在权威的怀疑和否定,才有内在人格的觉醒和追求。

也就是说,以前所宣传和相信的那套伦理道德、鬼神迷信、谶纬宿命、烦琐经术等等规范、标准、价值,都是虚假的或值得怀疑的,它们并不可信或并无价值。

高中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期末模拟综合训练二1

高中语文导学案:高一语文期末模拟综合训练二1

实验高中2017级高一语文期末模拟(二)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邹鲁文化是以周代两个诸侯国鲁国和邹国为中心、以周代礼乐文化为主体、吸收融合了殷商文化和当地土著东夷文化而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文化。

邹鲁优良家风,远承虞舜以孝悌治家的风尚,又直接受到了泰伯、周文王、周公几代人培育的家风的熏陶,寓继承于发展之中,做到了根深而叶茂。

在这样一种文化大传统和家风小传统的背景下,孔子、颜子、曾子、孟子拥有最优秀的家教。

他们的家教,一半出自母教:孔子、孟子自幼丧父,全靠母亲抚养、教育成人。

孔母、孟母是母教的典范。

孔子、孟子仰承母教而成长。

待到他们成家生子以后,必将慈母的家教发扬光大于门庭之内,再结合他们的家教理念予以创新发展,这就形成了孔孟二氏家风。

颜子、曾子因为父亲健在长寿,不走孔孟家风形成之路;他们二人情况类似,都是父子同入孔门学习,直接受孔子的教诲和影响而形成各自的家风。

颜子、曾子是一代更比一代强的后起之秀,他们对于各自家风的贡献自然更大一些。

孔子的圣人家风由一则“庭训”的典故可见一斑。

孔子的家教具有示范效应,孔子后人从这则家教案例中提炼概括出了诗礼家风,世代发扬传承,历两千五百余年而不衰。

颜子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

颜子秉承师教,克己复礼。

颜子知学、好学、乐学,不会因为生活穷困而失去学习的乐趣,连孔子都承认颜子好学超过了自己。

修德、好学、守礼是颜子为人的三大特点,也是颜子奠定的颜氏家风的三个支撑点。

颜子三十五世孙颜之推撰写《颜氏家训》,将修德、好学、守礼的精神纳入颜氏家训,使其世代相传,到明清时期就变成了复圣家风的内核。

曾子父子二人共同开创的曾氏家风,以孝悌、修身、耕读为其三大特征。

曾子以孝著称,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孔子以为曾子“能通孝道,故授之业,作《孝经》”。

这说明曾子与孝道、《孝经》关系密切,是孔门孝道的主要传承者和发扬者。

曾子重视修身,善于反省,以“吾曰三省吾身”为其修身特点。

高一语文试卷整合教案人教版

高一语文试卷整合教案人教版

高一语文试卷整合教案人教版教案标题:高一语文试卷整合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 熟悉高一语文教材内容,了解教学要求和学习目标。

2. 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写作和语言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高一语文教材中的重点知识和重要概念。

2.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试卷和教学辅助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教材和试卷。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教学展示(15分钟)展示高一语文试卷的题目和要求,让学生了解试卷的结构和考点。

3. 教学讲解(30分钟)详细讲解试卷中的每个题目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4.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试卷的讨论和解答,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

5. 教师点评(10分钟)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并给予相应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6. 课堂练习(15分钟)给学生一些类似于试卷的练习题,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和技巧。

7. 总结归纳(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教学延伸:1. 布置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2. 鼓励学生参加语文竞赛和写作比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学评价:1. 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试卷答题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的改进和提高。

教学反思:1. 分析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和问题,进行教学反思和改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学内容:期末模拟试题【模拟试题】第Ⅰ卷一、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 吮血(shǔn)禀性(bǐng)整饬(chì)壮志未遂(suí)B. 煞尾(shà)桎梏(gù)偈子(jì)曲肱而枕(qū)C. 信札(zhá)叱咤(zhà)罹难(lì)喟然长叹(kuì)D. 禁锢(jìn)崔嵬(wéi)溘然(kè)丧家之狗(sàng)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爱慕寥廓郑重其是贻笑大方B. 扶植精粹刚健质朴有志者事竟成C. 隔膜娇健仓皇失措再接再厉D. 留连蛊惑神采奕奕惩前毖后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当的一句是A.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不平凡,不寻常)B.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不忍心)C. 势拔五岳掩赤诚(超出)D. 虎鼓瑟兮鸾回车(回旋,运转)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经营、企业品牌、企业形象、企业信誉等无形资产,对企业的生存发展至关重要。

②诸如“艾滋病”“非典”这样重大疾病的蔓廷,将会引起社会,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严密监控。

③近年来我国煤炭企业重大事故不断,给国家和个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有关责任人必须对此进行,深刻认识问题的严重性。

A. 理念震荡反省B. 观念振荡反思C. 观念振荡反省D. 理念震荡反思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句是A. 该会计师事务所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机床制造业一些有实力的集团为向国外市场渗透,采取了更加咄咄逼人的收购策略。

B. 我国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神舟”六号太空飞行的各项准备工作。

C. 从被科尼法官讲述的一起案件深深触动,到把科尼的故事写成《复活》,托尔斯泰惨淡经营了整整了12年之久。

D. 这次来美国参加国际会议,要积极参加活动,既能向各国的同行学习,又能走马观花的感受美国的生活。

6.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对于孩子的毛病,他总是不以为然,觉得这些毛病无关紧要,不必大惊不怪。

B. 老王和老李曾非常要好,20多年前,两人产生了矛盾,一直互不理睬。

退休后,一件偶然的事,消除了他们多年的隔阂,两人和好如初,白头如新,大家也为之高兴。

C. 他有便宜从事的职权,地方性和局部性的问题,可以全权处理。

D.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信手拈来前人的成果入词,达到了天衣无缝的境地,真是化典入词的范例。

7.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她的歌声清亮、甜美、质朴、亲切,焕发着泥土的芬香,把人们带到了那美丽富饶的河西走廊。

B.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社会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高。

C. 实施名牌战略,精心打造世界知名品牌,是加入WTO之后,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我国各大企业相继制定的发展策略。

D. 学校抓不抓青少年思想教育的问题,是关系到祖国建设事业后继有人的大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完成8—9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韦应物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古人有“密雨如散丝”的诗句。

8.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一项是A. 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

这既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B. 二、三两联描写船帆被细雨打湿而变重,鸟翅因沾雨而无法轻巧地飞翔,天朦朦胧胧看不清通海处,远处江边的树却显得十分滋润。

C. 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情与景巧妙地结合了起来。

D. 全诗第一句直接点明“微雨”,而后面主要是通过对船帆、鸟羽、天际、大树的描绘来烘托蒙蒙细雨,这样更增强了诗的形象性和表达力。

9.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诗,但主要篇幅却是写景,将离别之情寓于这些景中。

下面几首写送别的唐诗中,与它写法相同的一首是A.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B.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C. 闻道衡阳外,由来雁不飞。

送君从此去,书信定应稀。

D. 满酌劝僮仆,好随郎马蹄。

春风慎行李,莫上白铜鞮。

10. 对以下对联所涉及的历史人物,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②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明补修;气周瑜,摒司法,擒孟获,古今流传。

③笔诤时政,心在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

④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

A. 杜甫诸葛亮李白辛弃疾B. 屈原关羽杜甫陆游C. 屈原诸葛亮白居易辛弃疾D. 李白刘备苏轼李清照11.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①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②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妒忌为此态也③古之学者必有师④青冥浩荡不见底⑤铁骑突出刀枪鸣⑥固时俗之工巧兮⑦暮去朝来颜色故⑧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⑨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⑩芳与泽其杂糅兮,惟照质其犹未亏A. ①⑤⑩B. ②④⑨C. ④⑧⑨D. ④⑧⑩12. 下列各句中,全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②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③则知明而行无过矣④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弥章⑤列缺霹雳,丘峦崩摧⑥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⑦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⑧至莫夜月明A. ①②③④⑥⑦B. ①③④⑤⑧C. ①②③④⑧D. ①③④⑤⑥⑧13.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④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⑤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 ⑥粪土当年万户侯 ⑦是故圣亦圣,愚亦愚 ⑧栗深林兮惊层巅 ⑨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 ⑩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A. ①②/②⑥/⑤⑦/⑧/⑨⑩B. ①③⑧/②⑥/④⑨/⑤⑦/⑩C. ①③⑧/②⑥/④⑨/⑤⑩/⑦D. ①③/②⑥/④/⑤/⑦⑩/⑧⑨14.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今其知乃反不能及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前乎 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人非生而知之者 因得观所谓石钟者 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 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A. B. C D.第Ⅱ卷二、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回答15—18题。

话说知音林非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地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

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

说的是春秋时期的俞伯牙,他在停泊的小舟中专心致志地鼓琴,樵夫钟子期竟会听得出神入化。

当他将仰幕着高山的情思注入音符时,钟子期立即慷慨激昂地吟咏着:“巍巍乎若泰山!”当他挥舞手指弹出浩荡进涌的水声时,钟子期又像是站在滚滚的江河之滨,禁不住心旷神怡地叫喊起来:“汤汤乎若江河!”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的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

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地兴奋和感激?因此当钟子期死去之后,他就再也没有心思触摸琴弦了。

知音难觅,怪不得唐代的诗人盂浩然,要反复地感叹“恨无知音赏”和“知音世所稀”了。

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手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矍铄地站在我身旁。

当我向他衷心地致敬时,多么想唐突地劝慰他,依旧要不断地奏出震撼人们灵魂的声音,其中自然应该有悼念那位知音的悲歌,让人们更透彻地理解,智慧的灵魂和丰盈的情感是多么值得怀念和尊重。

像这样美丽动人的乐曲,难道就不会熏陶出第二个、第三个乃至更多的知音?而如果不再去弹奏这迷人的弦索,哪里还能引出心心相印的知音呢?知音总是越多越好啊!更何况伯牙学习鼓琴的道路实在是太艰辛了,我曾在《乐府解题》里看到过这样的记载。

据说他整整三年都困苦地弹奏着,琢磨着,冥想着,手指都开裂了,鲜血直往外冒,浑身消瘦,憔悴得像奄奄一息的病人。

但是,琴弦上总是蹦出一丝丝浑浊和粗糙的声响。

于是苦心孤诣的恩师带领他奔向波涛汹涌的东海,整日整夜在沙滩上踯躅。

狂风吹肿了眼睛,暴雨淋湿了衣衫,烈日晒黑了皮肤,黯淡和凄凉的月光又使他迷失了道路,险些儿溺死在奔腾和呼啸的海浪中。

那铺天盖地怒吼着的波涛,茫茫无际蔓延着的天涯,扶摇直上哀号和翱翔着的鸥鸟,霍地使他开启了紧闭的心窍,琴声突然变得悠扬而又壮烈,清冽而又浩瀚,刚劲而又缠绵,悲切而又欢乐,我似乎瞧见他无法遏止自己的泪水顺着脸颊滚滚流淌。

像这样花费千辛万苦学得的技艺,轻易放弃了是多么严重的损失,艺术的追求必须不懈地坚持下去,不能动摇和沉沦。

大凡能用声音、图画或文字去打动人们的艺术家,往往会历尽沧桑,甚至要闯过多少生死的关隘,还得在日后反复地揣摩,昼夜都不能停歇。

既然已经耗尽了毕生的心血,投入了如此巨大的工夫,确实就应该永不停顿地奋斗下去,将自己美好和高尚的憧憬始终存留在人们心中,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

15. 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地兴奋和感激”?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

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 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为千古佳话,但作者为什么还要“唐突地劝慰他”?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A. 这篇散文选择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早已深入华夏子孙心坎里的知音的传说进行评说,表达了作者对获得知音的独特看法。

B. 全文以“神往和渴求知音”为线索,以叙述和描写俞伯牙遇知音和艰苦学琴的经历为主要内容,揭示知音难觅但又可求的主题。

C. “我似乎瞧见他,……滚滚流淌”一句,生动地描写出伯牙学琴成功后激动与喜悦的心情,也融入了作者学艺的切身体会。

D. 最后一段以“获得更多更多的知音”收尾,既与第一段神往和渴求知音的意思相呼应,又进一步阐释了第一段的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