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初一几何线段的计算专题

合集下载

七年级数学上册 4 几何图形初步小专题十 线段的计算选做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 4 几何图形初步小专题十 线段的计算选做练习 新版新人教版

小专题(十) 线段的计算(本专题部分习题有难度,请根据实际情况选做)类型1 直接计算1.如图,线段AB =22 cm ,C 是AB 上一点,且AC =14 cm ,O 是AB 的中点,求线段OC 的长度.2.如图,已知线段AB ,按下列要求完成画图和计算:(1)延长线段AB 到点C ,使BC =2AB ,取AC 中点D ;(2)在(1)的条件下,如果AB =4,求线段BD 的长度.3.画线段AB =3 cm ,在线段AB 上取一点K ,使AK =BK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AC =3BC ,在线段BA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AD =AB.12(1)求线段BC ,DC 的长;(2)点K 是哪些线段的中点?4.(睢宁县期末)如图,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D 在线段CB 上.(1)图中共有________条线段;(2)图中AD =AC +CD ,BC =AB -AC ,类似地,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线段的和与差的关系式;(3)若AB =8,DB =1.5,求线段CD 的长.类型2 方程思想5.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BC=3∶2,点M 是AB 的中点,点N 是BC 的中点,若MN =3 cm ,求线段AB 的长.6.如图,线段AB 被点C 、D 分成了3∶4∶5三部分,且AC 的中点M 和DB 的中点N 之间的距离是40 cm ,求AB 的长.7.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BD =AB =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的距离是10 cm ,求AB ,CD 1314的长.8.已知A ,B ,C ,D 四点在同一条直线上,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D 在线段AB 上.(1)若AB =6,BD =BC ,求线段CD 的长度;13(2)点E 是线段AB 上一点,且AE =2BE ,当AD∶BD=2∶3时,线段CD 与CE 具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类型3 整体思想9.如图,点C是线段AB上的一点,点M是线段AC的中点,点N是线段BC的中点.(1)如果AB=10 cm,AM=3 cm,求CN的长;(2)如果MN=6 cm,求AB的长.10.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是线段AC的中点,E为线段CB的中点.(1)如果AC=6 cm,BC=4 cm,试求DE的长;(2)如果AB=a,试求DE的长度;(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b cm,D、E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DE的长度吗?写出你的结论,不需要说明理由.11.(石柱县期末)如图所示,已知C、D是线段AB上的两个点,点M、N分别为AC、BD的中点.(1)若AB=10 cm,CD=4 cm,求AC+BD的长及M、N的距离;(2)如果AB=a,CD=b,用含a、b的式子表示MN的长.类型4 分类思想12.已知M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且AM=6,求线段AB的长.13.已知线段AB=60 cm,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BC=20 cm,点D是AC的中点,求CD的长度.类型5 动态问题14.如图,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10和15,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Q 同时从原点O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1)当0<t <5时,用含t 的式子填空:BP =________,AQ =________;(2)当t =2时,求PQ 的值;(3)当PQ =AB 时,求t 的值.12参考答案1.因为点O 是线段AB 的中点,AB =22 cm ,所以AO =AB =11 cm .12所以OC =AC -AO =14-11=3(cm ). 2.(1)图略.(2)因为BC =2AB ,且AB =4,所以BC =8.所以AC =AB +BC =8+4=12.因为D 为AC 中点,所以AD =AC =6.所以BD =AD -AB =6-4=2.123.(1)如图所示:BC =1.5 cm ,DC =6 cm .(2)AB ,DC. 4.(1)6 (2)答案不唯一,如①BC=CD +DB ;②AD=AB -DB.(3)因为C 为线段AB 的中点,AB =8,所以CB =AB =4.12所以CD =CB -DB =2.5. 5.因为AC∶BC=3∶2,所以设AC =3x ,BC =2x.所以AB =AC +BC =3x +2x =5x.因为点M 是AB 的中点,点N 是BC 的中点,所以BM =2.5x ,BN =x.所以MN =BM -BN =1.5x.因为MN =3 cm ,所以1.5x =3.解得x =2.所以AB =10 cm . 6.设AB 的长为x cm .因为线段AB 被点C 、D 分成了3∶4∶5三部分,所以AC =x ,CD =x ,DB =x.312412512又因为AC 的中点M 和DB 的中点N 之间的距离是40 cm ,所以MC =x ,DN =x.324524所以x +x +x =40.解得x =60.324412524所以AB 的长60 cm . 7.设BD =x cm ,则AB =3x cm ,CD =4x cm ,AC =6x cm.因为点E 、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所以AE =AB =1.5x cm ,CF =CD =2x cm.1212所以EF =AC -AE -CF =6x -1.5x -2x =2.5x (cm).因为EF =10 cm ,所以2.5x =10.解得x =4.所以AB =12 cm ,CD =16 cm.8.(1)如图1:图1因为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AB =6,所以BC =AB =3.因为BD =BC ,所以BD =×3=1.所以121313CD =BC -BD =3-1=2.(2)如图2:图2设AD =2x ,BD =3x ,则AB =5x.因为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所以AC =AB =x.1252所以CD =AC -AD =x -2x =x.5212因为AE =2BE ,所以AE =AB =x.23103所以CE =AE -AC =x -x =x.1035256所以CD∶CE=∶=3∶5. 12569.(1)因为M 是AC 的中点,所以AC =2AM.因为AM =3 cm ,所以AC =2×3=6(cm ).因为AB =10 cm ,所以BC =AB -AC =10-6=4(cm ).又因为N 是BC 的中点,所以CN =BC =×4=2(cm ).1212(2)因为M 是AC 的中点,所以MC =AC.12因为N 是BC 的中点,所以CN =CB.12所以MC +CN =AC +CB =(AC +CB)=AB ,即MN =AB.1212121212又因为MN =6 cm ,所以AB =2×6=12(cm ). 10.(1)CD =AC =3 cm ,CE =BC =2 cm ,所以DE =CD +CE =5 cm .1212(2)因为CD =AC ,CE =BC ,1212所以DE =CD +CE =AC +BC =(AC +BC)=AB = a.(3)DE = b cm . 12121212121211.(1)因为AB =10 cm ,CD =4 cm ,所以AC +BD =AB -CD =10-4=6(cm ).因为M 、N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所以AM +BN =AC +BD =(AC +BD)=3 cm .121212所以MN =AB -(AM +BN)=10-3=7(cm ).(2)根据(1)的结论,有AM +BN =AC +BD =(AC +BD)=(a -b),12121212所以MN =AB -(AM +BN)=a -(a -b)=(a +b). 121212.当M 为靠近A 的三等分点时,如图1,图1因为AM =AB ,所以AB =3AM =18;13当M 为靠近B 的三等分点时,如图2,图2因为AM =AB ,所以AB =AM =9.所以AB 的长为18或9.233213.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如图1,图1CD =AC =(AB -BC)=(60-20)=×40=20(cm );12121212当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图2CD =AC =(AB +BC)=(60+20)=×80=40(cm ).所以CD 的长度为20 cm 或40 cm . 1212121214.(1)5-t 10-2t (2)当t =2时,AP <5,点P 在线段AB 上;OQ <10,点Q 在线段OA 上,如图所示:此时PQ =OP -OQ =(OA +AP)-OQ =(10+t)-2t =10-t =8.(3)PQ =|OP -OQ|=|(OA +AP)-OQ|=|(10+t)-2t|=|10-t|.因为PQ =AB ,所以|10-t|=2.5.解得t =7.5或t =12.5.12。

人教七上专题:线段的计算(基础题)

人教七上专题:线段的计算(基础题)

专题:线段的计算(基础题)1、如图,线段AB=8cm ,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在CB 上且DC=1.5cm ,求线段BD 的长度.2、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41AB ,D 为AC 的中点,若BD=6cm ,求AB 的长.3、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5∶3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6cm ,求CM 和AD 的长.4、如图,已知AB =7, BC =3,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DB 的长度.5、.如图,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C 在线段AB 上,N 是AC 的中点,且AN=2cm ,CM=1cm ,求线段AB 的长.6、如图,D 是AB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BE=51AC=2 cm,求线段DE 的长.7、如图,AB=16cm,C 是AB 上的一点,且AC=10cm,D 是AC 的中点,E 是BC 的中点, 求线段DE 的长.8、如图,点C 、D 是线段AB 上两点,D 是AC 的中点,若BC=6厘米,BD=10厘米,求线段AB 的长度。

9、如图所示,点C 、D 为线段AB 的三等分点,点E 为线段AC 的中点,若ED =9,求线段AB 的长度.10、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2:5:3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6cm ,求CM 和AD 的长.11、如图1,线段AC =6cm ,线段BC =15cm ,点M 是AC 的中点,在CB 上取一点N ,使得CN :NB =1:2,求MN 的长.12、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BD=31AB=41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10cm ,求AB ,CD 的长.13、已知:如图,A ,B ,C 在同一条线段上,M 是线段AC 的中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且AM=5cm ,CN=3cm .求线段AB 的长.14、如图,已知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AC=16cm ,AB=6cm ,点D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E 是线段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度.15、如图,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线段上,M是线段AC的中点,N是线段BC的中点,且AM=5 cm,CN=3 cm.求线段AB的长.16、如图,AB=16cm,延长AB到C,使BC=3AB,D是BC的中点,求AD的长度.17、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1)若线段DE=9cm,求线段AB的长.(2)若线段CE=5cm,求线段DB的长.18、如图,已知线段AD=6cm,线段AC=BD=4cm,E、F分别是线段AB、CD的中点,求EF.19、已知:如图,B 、C 是线段AD 上两点,且AB :BC :CD=2:4:3,M 是AD 的中点,CD=6cm ,求线段MC 的长.20、如图所示,线段AB=8cm ,E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C 为线段EB 上一点,且EC=3cm ,点D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度.21、如图,已知线段AB=32,C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AC=31BC ,E 为线段BC 的中点,F 为线段AB 的中点,求线段EF 的长.22、如图,线段AC =8 cm ,线段BC =18 cm ,点M 是AC 的中点,在CB 上取一点N ,使得CN ∶NB =1∶2.求MN 的长.23、如图,M 是线段AC 中点,点B 在线段AC 上,且AB=4cm ,BC=2AB ,求线段MC 和线段BM 的长.24、如图,AB=16cm ,延长AB 到C ,使BC=3AB ,D 是BC 的中点,求AD 的长度.25、如图,线段AB=8,M 是线段AB 的中点,N 是线段AC 的中点,C 为线段AB 上一点,且AC=3.2,求M,N 两点间的距离.26、如图,已知M 是线段AB 的中点,N 在AB 上,MN=52AM ,若MN=2m ,求AB 的长.27、如图,线段AC=6cm ,线段BC=15cm ,点M 是AC 的中点,在BC 上取一点N ,使得CN=31BC ,求MN 的长.28、如图已知点 C 为 AB 上一点,AC=12cm ,CB=32AC ,D 、E 分别为 AC 、AB 的中点,求 DE 的 长.29、如图,已知M 是线段AB 的中点,P 是线段MB 的中点,如果MP=3cm ,求AP 的长.30、点A,B,C在同一直线上,AB=8,AC: BC=3 : 1,求线段BC的长度.31、如图4,线段AB=20cm。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小专题(十四)线段的计算

七年级数学人教版(上册)小专题(十四)线段的计算

(3)若点 C 为线段 AB 上任意一点,且 AB=n cm,其他条件不变, 你能猜想 MN 的长度吗?并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你发现的结论.
1n 解:猜想:MN=2AB=2 cm. 结论:若点 C 为线段 AB 上一点,且点 M,N 分别是 AC,BC
1 的中点,则 MN=2AB.
【变式 1】 若 MN=k cm,求线段 AB 的长.
(1)若 AB=10 cm,2 cm<AM<4 cm,当点 C,D 运动了 2 s 时, 求 AC+MD 的值.
解:(1)当点 C,D 运动了 2 s 时,CM=2 cm,BD=6 cm, 因为 AB=10 cm, 所以 AC+MD=AB-CM-BD=10-2-6=2(cm).
1 (2)若点 C,D 运动时,总有 MD=3AC,则 AM= 4 AB.
n 解:MN=2 cm 成立.理由如下: 当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如图.
因为点 M,N 分别是 AC,BC 的中点,
1
1
所以 MC=2AC,CN=2BC.
又因为 MN=MC-CN,
1
1n
所以 MN=2(AC-BC)=2AB=2 cm.
如图,如果点 C 在线段 AB 所在的直线上,点 M,N 分别是 AC, 1
(1)当 0<t<5 时,用含 t 的式子填空: BP= 5-t ,AQ= 10-2t .
(2)当 t=2 时,求 PQ 的值. 解:(2)当 t=2 时,AP=1×2=2<5,点 P 在线段 AB 上;OQ=2×2 =4<10,点 Q 在线段 OA 上,如图所示:
此时 PQ=OP-OQ=(OA+AP)-OQ=(10+2)-4=8.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小专题(十四) 线段的计算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微探究小专题3与线段有关的计算

202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复习题及答案解析微探究小专题3与线段有关的计算
现的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此题的关键是讨论点 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和
点 C 在线段 AB 上两种情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微探究小专题3
与线段有关的计算
4. 已知线段 AB =20 cm, C 为直线 AB 上一点,且 AC =4 cm, M , N
分别是线段 AC , BC 的中点,则线段 MN 的长为(

因为 E 是线段 BD 的中点,所以 DE = BE = BD =2

cm.
所以 CE = CD + DE =4+2=6(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微探究小专题3
与线段有关的计算
3. 已知线段 AB ,点 C 在直线 AB 上, AB =9, BC =5,若 M 是线段
AC 的中点,则线段 AM 的长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微探究小专题3
B
)
C. 4 cm
D. 5 cm

cm, M 是 AB 的中点,所以 MB = AB =5

所以线段 MN = MB - NB =5-2=3(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cm.
微探究小专题3
2.
与线段有关的计算


如图, C , D 为线段 AB 上的两点, AC = CD = DB , E 是线段

七年级数学线的计算的综合(部分解答)

七年级数学线的计算的综合(部分解答)

线的综合计算一、难点概要1、线段、角是初中阶段几何学习的基础,主要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空间思考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2、常考题型:线段基本概念、线段计数、线段中点问题、方程思想求线段长度、分类讨论线段上点的位置关系、线段与数轴、绝对值结合的压轴问题等。

3、常用方法:设元法、方程思想、分类讨论等。

4、线段的中点(1)概念:把线段分为两条相等的线段的点,叫做这条线段的中点。

如下图,若点C为线段AB的中点,则AC==。

(2)画图并思考若点C为线段AB上任意一点(点C不与A、B重合),点M为线段AC的中点,点N为线段BC的中点,则线段MN与AB有什么数量关系?二、专题精讲例1:1、如图,C为线段AB上一点,D为线段BC的中点,AB=20,AD=14,求线段AC的长。

2、如图,点A 、B.、C 在同一条直线上,D 为AC 的中点,且AB =6cm ,BC =2cm 。

(1)试求AD 的长;(2)求AD :BD 的值。

变式训练:1、已知B 、C 、D 是线段AE 上的点,如果AB =BC =CE ,D 是CE 的中点,BD =6,则AE 是多少?2、如图,B 、D 在线段AC 上,BD =13AB =14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10cm ,求线段AB 的长度。

例2:如图,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E 为线段AB 上的点,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

(1)若线段AB =a ,CE =b ,()215 4.50a b -+-=,求a 、b ;(2)如图1,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DE ;(3)如图2,若AB =15,AD =2BE ,求线段CE 。

变式训练:已知m 、n 满足12m -+()210n m -+=0。

(1)求m 、n 的值;(2)已知线段AB =m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使AP =nPB ,点Q 为BP 的中点,求线段AQ 的长。

例3:如图,C 为线段AB 延长线上一点,D 为线段BC 上一点,CD =2BD ,E 为线段AC 上一点,CE =2AE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专题训练(七) 线段的计算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 专题训练(七) 线段的计算

6.A,B两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现A,B两点分别以1个单位/秒、4个 单位/秒的速度同时向左运动.
(1)几秒钟后,原点O恰好在两点正中间? (2)几秒钟后,恰好有OA∶OB=1∶2?
解:(1)由图可知 OA=3,OB=12,设 x 秒钟后,原点 O 恰好在两点正中间, 则有 3+x=12-4x,解得 x=95 (2)设 y 秒钟后,恰好有 OA∶OB=1∶2, 则 OB=2OA,分两种情况:①当点 B 在点 O 的右边时,有 12-4y=2(3+y), 解得 y=1;②当点 B 运动到点 O 的左边时,有 4y-12=2(3+y),解得 y=9
5.如图,线段AB上有两点P,Q,点P将AB分成两部分,AP∶PB=2∶3;点 Q将AB也分成两部分,AQ∶QB=4∶1,且PQ=3 cm,求AP,QB,AB的长.
解:设AP=2x cm,则PB=3x cm,所以AB=AP+PB=5x cm,因为AQ∶QB =4∶1,所以AQ=4x cm,QB=x cm,因为AQ-AP=PQ,所以4x-2x=3,解 得x=1.5,所以AP=3 cm,QB=1.5 cm,AB=7.5 cm
9.已知点A,B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
(1)若点P在数轴上,且PA+PB=6,求P点对应的数; (2)若点M在数轴上,MA∶MB=1∶3,求点M对应的数. 解:(1)①当点P在A,B之间时,不符合题意舍去;②当点P在点A右边时,点P 对应的数为2;③当点P在点B左边时,点P对应的数为-4 (2)①点M在线段AB上时,点M对应的数为0;②M在BA的延长线上时,点M对 应的数为3;③点M在AB的延长线上时,不合题意舍去
二、利用方程思想求线段的长 3.如图,已知线段 AB 上有两点 C,D,AD=35,BC=44,AC=23 BD, 求线段 AB 的长.

初一难点突破“线段的计算”50道(含详细解析)

初一难点突破“线段的计算”50道(含详细解析)

试卷第1页,总10页初一难点突破“线段的计算”50道(含详细解析)一.解答题(共50小题)1.如图所示,点A 在线段CB 上,AC=12AB ,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若CD=3,求线段AD 的长.2.已知线段AB=6,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恰好使AP=2PB ,点Q 为PB 的中点,求线段AQ 的长.3.已知线段MN=3cm ,在线段MN 上取一点P ,使PM=PN ;延长线段MN到点A ,使AN=12MN ;延长线段NM 到点B ,使BN=3BM .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求线段AB 的长;(3)试说明点P 是哪些线段的中点.4.已知:点C 在直线AB 上.(1)若AB=2,AC=3,求BC 的长;(2)若点C 在射线AB 上,且BC=2AB ,取AC 的中点D ,已知线段BD 的长为1.5,求线段AB 的长.(要求:在备用图上补全图形)5.如图,已知AC=16cm ,AB=13BC ,点C 是BD 的中点,求AD 的长.6.如图,C 是线段AB 上一点,AB=20cm ,BC=8cm ,点P 从A 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 向右运动,终点为B ;点Q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A 向左运动,终点为A .已知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功.设点P 运动时间为xs .(1)AC= cm ;(2)当x= s 时,P 、Q 重合;(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C 、P 、Q 这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线段AC=20cm,BC=3AB,N线段BC的中点,M是线段BN上的一点,且BM:MN=2:3.求线段MN的长度.8.已知m,n满足算式(m﹣6)2+|n﹣2|=0.(1)求m,n的值;(2)已知线段AB=m,在直线AB上取一点P,恰好使AP=nPB,点Q为PB 的中点,求线段AQ的长.9.如图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N 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度;(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BC=a,其他条件不变,求MN的长度;(3)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向右运动,终点为B,点Q以1cm/s的速度沿AB向左运动,终点为A,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求运动多少秒时,C、P、Q三点有一点恰好是以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10.定义:若线段上的一个点把这条线段分成1:2的两条线段,则称这个点是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且AC:CB=2:1,则点C是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显然,一条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两个.(1)已知:如图2,DE=15cm,点P是DE的三等分点,求DP的长.(2)已知,线段AB=15cm,如图3,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在射线AB上向点B方向运动;点Q从点B出发,先向点A方向运动,当与点P重合后立马改变方向与点P同向而行且速度始终为每秒2cm,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若点P点Q同时出发,且当点P与点Q重合时,求t的值.②若点P点Q同时出发,且当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时,求t的值.试卷第3页,总10页1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8cm ,CB=6cm ,点M 、N 分别是AC 、BC的中点.(1)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 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12.【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 在线段AB 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 、AC 和BC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1)线段的中点 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2)若AB=12cm ,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则AC= cm ;【解决问题】(3)如图②,已知AB=12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A 向点A 匀速移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 (s ).当t 为何值时,A 、P 、Q 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巧点?说明理由13.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AC=6.点D 在直线AB 上,且AD=12BD .请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并求线段CD 的长.14.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3:5:4三部分,M 为AD的中点,BM=9cm ,求CM 和AD 的长15.已知线段AB=10cm ,在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试求线段AD 的长.16.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14AB ,D 为AC 的中点,若BD=6cm ,求AB 的长.17.如图,点A 、M 、B 、N 、C 在同一直线上顺次排列,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N 是线段MC 的中点,点N 在点B 的右边.(1)填空:图中共有线段 条;(2)若AB=6,MC=7,求线段BN 的长;(3)若AB=a ,MC=7,将线段BN 的长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18.如图,已知线段AB 的长为x ,延长线段AB 至点C ,使BC=12AB .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C 的长和AC 的长;(2)取线段AC 的中点D ,若DB=3,求x 的值.19.如图,延长线段AB 到点F ,延长线BA 到点E ,点M 、N 分别是线段AE 、BF 的中点,若AE :AB :BF=1:2:3,且EF=18cm ,求线段MN 的长.20.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为BD ,且BD=13AB=14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20,求AB 、CD 的长.21.如图,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E 为线段AB 上的点,点D 为线段AE的中点.(1)若线段AB=a ,CE=b ,且|a ﹣15|+(b ﹣4.5)2=0,求a ,b 的值.(2)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CD 的长.22.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点M ,N ,P 分别是线段AC ,BC ,AB的试卷第5页,总10页中点.(1)若AB=12cm ,则MN 的长度是 ;(2)若AC=3cm ,CP=1cm ,求线段PN 的长度.23.如图,B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沿A→D 以2cm/s 的速度运动,C 是线段BD 的中点,AD=10cm ,设点B 运动时间为t 秒.(1)当t=2时,①AB= cm .②求线段CD 的长度.(2)在运动过程中,若AB 的中点为E ,则EC 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 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4.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8 cm ,CB=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的中点.(1)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4)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你发现的结论吗?25.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6cm ,MB=10cm ,点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1)求线段BC 、MN 的长;(2)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6cm ,M 、N 分别是线段AC 、BC 的中点,求MN 的长度.26.(1)已知线段AB=8cm ,在线段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M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AM 的长?若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AM 的长度又是多少呢?(2)如图,AD=12DB ,E 是BC 的中点,BE=15AC=2cm ,求DE 的长.27.如图,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12AB ,D 为AC 的中点,DC=3cm ,求BD 的长.28.(1)如图,AB=5cm ,BC=3cm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2)如图(1)中,AB=a ,BC=b ,其他条件不变,求MN 的长,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把它写出来.29.已知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BC=2AB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DA=AB ,取AB 中点E ,若DE=7.5cm ,求DC 的长.30.如图,已知点C 为AB 上一点,AC=15cm ,CB=35AC ,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求DE 的长.31.已知如图:线段AB=16cm ,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在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长.32.已知C 为线段AB 的中点,E 为线段AB 上的点,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1)若线段AB=a ,CE=b ,|a ﹣15|+(b ﹣4.5)2=0,求a ,b 的值;(2)如图1,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DE 的长;(3)如图2,若AB=15,AD=2BE ,求线段CE 的长.33.如图,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1)求线段AB 的长;(2)已知点P 为数轴上点A 左侧的一点,且M 为PA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请你画出图形,观察MN 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线段MN 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试卷第7页,总10页34.如图所示,在数轴上原点O 表示数0,A 点在原点的左侧,所表示的数是a ;B 点在原点的右侧,所表示的数是b ,并且a 、b 满足|a +8|+|b ﹣4|=0(1)点A 表示的数为 ,点B 表示的数为(2)若点P 从点A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从点B 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P 、Q 两点同时运动,并且在点C 处相遇,试求点C 所表示的数.(3)在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P 、Q 两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点Q 表示的数.35.如图,已知线段AB=16 cm ,点M 在AB 上,AM :BM=1:3,P 、Q 分别以AM ,AB 的中点,求PQ 的值.36.如图,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2AB ,D 是AC 的中点,若AB=60cm ,求BD 的长.37.如图,C 是线段AB 的中点.(1)若点D 在CB 上,且DB=2cm ,AD=8cm ,求线段CD 的长度;(2)若将(1)中的“点D 在CB 上”改为“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请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并求出此时线段CD 的长度.38.如图,已知AB=24cm ,CD=10cm ,E ,F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求EF的长.39.如图,已知线段AB 上有两点C 、D ,且AC=BD ,M ,N 分别是线段AC ,AD 的中点,若AB=acm ,AC=BD=bcm ,且a 、b满足(a ﹣10)2+|b 2﹣4|=0.(1)求a 、b 的值;(2)求线段MN 的长度.40.已知:在一条东西向的双轨铁路上迎面驶来一快一慢两列火车,快车长AB=2(单位长度).慢车长CD=4(单位长度),设正在行驶途中的某一时刻,如图,以两车之间的某点O 为原点,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画数轴,此时快车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a ,慢车头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b ,若快车AB 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继续行驶,同时慢车CD 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继续行驶,且|a +6|与(b ﹣18)2互为相反数. (1)求此时刻快车头A 与慢车头C 之间相距多少单位长度?(2)从此时刻开始算起,问再行驶多少秒两列火车行驶到车头A 、C 相距8个单位长度?(3)此时在快车AB 上有一位爱到脑筋的七年级学生乘客P ,他发现行驶中有一段时间,他的位置P 到两列火车头A 、C 的距离和加上到两列火车尾B 、D 的距离和是一个不变的值(即PA +PC +PB +PD 为定值),你认为学生P 发现的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求出定值及所持续的时间;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41.如图,线段AB=12,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 为AP 的中点.(1)出发多少秒后,PB=2AM ?(2)当P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试说明2BM ﹣BP 为定值.(3)当P 在AB 延长线上运动时,N 为BP 的中点,下列两个结论:①MN 长度不变;②MA +PN 的值不变,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42.如图,已知直线l 有两条可以左右移动的线段:AB=m ,CD=n ,且m ,n满足|m ﹣4|+(n ﹣8)2=0.(1)求线段AB ,CD 的长;(2)线段AB 的中点为M ,线段CD 中点为N ,线段AB 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试卷第9页,总10页向右运动,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也向右运动,若运动6秒后,MN=4,求线段BC 的长;(3)将线段CD 固定不动,线段AB 以每秒4个单位速度向右运动,M 、N分别为AB 、CD 中点,BC=24,在线段AB 向右运动的某一个时间段t 内,始终有MN +AD 为定值.求出这个定值,并直接写出t 在那一个时间段内.43.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线段AC=8,BC=6,点M 、N 分别是AC 、BC的中点,求MN 的长度.(2)根据(1)的计算过程与结果,设AC +BC=a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出MN 的长度吗?(3)若把(1)中的“点C 在线段AB 上”改为“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 ,你能猜想出MN 的长度吗?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44.如图,已知线段AB=6cm ,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2AB ,若点D 是AC上一点,且AD 比DC 短4cm ,点E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45.如图,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8cm ,N 是AC的中点,MN=6cm ,求线段AB 的长. 46.已知B 是线段AC 上不同于A 或C 的任意一点,M 、N 、P 分别是AB 、BC 、AC 的中点,问:(1)MP=12BC 是否成立?为什么? (2)是否还有与(1)类似的结论?47.如图,已知线段AB 的长为12,点C 在线段AB 上,AC=12BC ,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长.48.如图,C 是AB 中点,D 是BC 上一点,E 是BD 的中点,AB=20,CD=2,求EB ,CE 的长.49.已知A 、B 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a 和b ,M 、N均为数轴上的点,且OA <OB .(1)若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化简:|a |﹣|b |+|a +b |+|a ﹣b |.(2)如图,若|a |+|b |=8.9,MN=3,求图中以A 、N 、O 、M 、B 这5个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的和;(3)如图,M 为AB 中点,N 为OA 中点,且MN=2AB ﹣15,a=﹣3,若点P为数轴上一点,且PA=23AB ,试求点P 所对应的数为多少?50.如图,点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定点,C 点从P 点、D 点从B 点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a 、b 厘米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并满足下列条件: ①关于m 、n 的单项式2m 2n a 与﹣3m b n 的和仍为单项式.②当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时,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 .(1)直接写出:a= ,b= .(2)判断ABAP = ,并说明理由.(3)在C 、D 运动过程中,M 、N 分别是CD 、PB 的中点,运动t 秒时,恰好t 秒时,恰好3AC=2MN ,求此时AB CD的值.1初一难点突破“线段的计算”50道(含详细解析)答案一.解答题(共50小题)1.如图所示,点A 在线段CB 上,AC=12AB ,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若CD=3,求线段AD 的长.【解答】解:∵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CD=3, ∴BC=2CD=6,∵AC=12AB ,AC +AB=CB ,∴AC=2,AB=4, ∴AD=CD ﹣AC=3﹣2=1, 即线段AD 的长是1.2.已知线段AB=6,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恰好使AP=2PB ,点Q 为PB 的中点,求线段AQ 的长.【解答】解:如图1所示,∵AP=2PB ,AB=6,∴PB=13AB=13×6=2,AP=23AB=23×6=4;∵点Q 为PB 的中点,∴PQ=QB=12PB=12×2=1;∴AQ=AP +PQ=4+1=5.如图2所示,∵AP=2PB ,AB=6, ∴AB=BP=6,∵点Q 为PB 的中点, ∴BQ=3,∴AQ=AB +BQ=6+3=9. 故AQ 的长度为5或9.3.已知线段MN=3cm ,在线段MN 上取一点P ,使PM=PN ;延长线段MN到点A ,使AN=12MN ;延长线段NM 到点B ,使BN=3BM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求线段AB 的长;(3)试说明点P 是哪些线段的中点. 【解答】解:(1)如图所示:(2)∵MN=3cm ,AN=12MN ,∴AN=1.5cm , ∵BN=3BM ,∴BM=12MN=1.5cm ,∴AB=BM +MN +AN=6cm ;(3)∵点P 在线段MN 上,PM=PN , ∴点P 是线段MN 的中点, ∵BM=AN=1.5cm ,PM=PN=1.5cm , ∴BP=AP=3cm ,∴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 4.已知:点C 在直线AB 上. (1)若AB=2,AC=3,求BC 的长;(2)若点C 在射线AB 上,且BC=2AB ,取AC 的中点D ,已知线段BD 的长为1.5,求线段AB 的长.(要求:在备用图上补全图形)【解答】解:(1)若C 在A 的左边,则 BC=AB +AC=5; 若C 在A 的右边,则 BC=AC ﹣AB=1. 故BC 的长为5或1; (2)如图所示:∵点C 在射线AB 上,且BC=2AB ,D 是AC 的中点,∴AD=32AB ,∴BD=12AB ,3∵线段BD 的长为1.5, ∴线段AB 的长为3.5.如图,已知AC=16cm ,AB=13BC ,点C 是BD 的中点,求AD 的长.【解答】解:∵AC=16cm ,AB=13BC ,∴AB=14AC=4cm ,BC=16cm ﹣4cm=12cm ,∵点C 是BD 的中点, ∴CD=BC=12cm ,∴AD=AB +BC +CD=4cm +12cm +12cm=28cm .6.如图,C 是线段AB 上一点,AB=20cm ,BC=8cm ,点P 从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右运动,终点为B ;点Q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A 向左运动,终点为A .已知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功.设点P 运动时间为xs . (1)AC= 12 cm ;(2)当x= 203s 时,P 、Q 重合;(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C 、P 、Q 这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AC=AB ﹣BC=20﹣8=12(cm ),(2)20÷(2+1)=203(s ).故当x=203s 时,P 、Q 重合;(3)存在,①C 是线段PQ 的中点,得 2x +20﹣x=2×12,解得x=4; ②P 为线段CQ 的中点,得12+20﹣x=2×2x ,解得x=325;③Q 为线段PC 的中点,得 2x +10=2×(20﹣x ),解得x=7;综上所述:x=4或x=325或x=7. 故答案为:12;203.7.如图,线段AC=20cm ,BC=3AB ,N 线段BC 的中点,M 是线段BN 上的一点,且BM :MN=2:3.求线段MN 的长度.【解答】解:∵AC=20cm ,BC=3AB ,∴BC=34×20=15cm ,∴AB=5cm , ∵N 为BC 的中点, ∴BN=CN=7.5cm , ∵BM :MN=2:3,∴MN=35×7.5=4.5cm .8.已知m ,n 满足算式(m ﹣6)2+|n ﹣2|=0. (1)求m ,n 的值;(2)已知线段AB=m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恰好使AP=nPB ,点Q 为PB 的中点,求线段AQ 的长.【解答】解:(1)由条件可得(m ﹣6)2=0,|n ﹣2|=0, 所以m=6,n=2.(2)当点P 在线段AB 之间时,AP=2PB , 所以AP=4,PB=2,而Q 为PB 的中点, 所以PQ=1,故AQ=AP +PQ=5. 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 AP ﹣PB=AB , 即2PB ﹣PB=6, 所以PB=6, 而Q 为PB 的中点,所以BQ=3,AQ=AB +BQ=6+3=9. 故线段AQ 的长为5或9.9.如图1,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5(1)求线段MN 的长度;(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 +BC=a ,其他条件不变,求MN 的长度;(3)动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点P 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右运动,终点为B ,点Q 以1cm/s 的速度沿AB 向左运动,终点为A ,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求运动多少秒时,C 、P 、Q 三点有一点恰好是以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解答】解:(1)∵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CM=12AC=5厘米,CN=12BC=3厘米,∴MN=CM +CN=8厘米;(2)∵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CM=12AC ,CN=12BC ,∴MN=CM +CN=12AC +12BC=12a ;(3)①当0<t ≤5时,C 是线段PQ 的中点,得 10﹣2t=6﹣t ,解得t=4;②当5<t ≤163时,P 为线段CQ 的中点,2t ﹣10=16﹣3t ,解得t=265;③当163<t ≤6时,Q 为线段PC 的中点,6﹣t=3t ﹣16,解得t=112;④当6<t ≤8时,C 为线段PQ 的中点,2t ﹣10=t ﹣6,解得t=4(舍),综上所述:t=4或265或112.10.定义:若线段上的一个点把这条线段分成1:2的两条线段,则称这个点是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 :CB=2:1,则点C 是线段AB 的一个三等分点,显然,一条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两个. (1)已知:如图2,DE=15cm ,点P 是DE 的三等分点,求DP 的长. (2)已知,线段AB=15cm ,如图3,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在射线AB 上向点B 方向运动;点Q 从点B 出发,先向点A 方向运动,当与点P 重合后立马改变方向与点P 同向而行且速度始终为每秒2cm ,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若点P 点Q 同时出发,且当点P 与点Q 重合时,求t 的值.②若点P 点Q 同时出发,且当点P 是线段AQ 的三等分点时,求t 的值.【解答】解:(1)当DP=2PE 时,DP=23DE=10cm ;当2DP=PE 时,DP=13DE=5cm .综上所述:DP 的长为5cm 或10cm . (2)①根据题意得:(1+2)t=15, 解得:t=5.答:当t=5秒时,点P 与点Q 重合. ②(I )点P 、Q 重合前: 当2AP=PQ 时,有t +2t +2t=15, 解得:t=3;当AP=2PQ 时,有t +12t +2t=15,解得:t=307;(II )点P 、Q 重合后,当AP=2PQ 时,有t=2(t ﹣5), 解得:t=10;当2AP=PQ 时,有2t=(t ﹣5), 解得:t=﹣5(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t=3秒、307秒或10秒时,点P 是线段AQ 的三等分点.1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8cm ,CB=6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 cm ,M 、N 分别为AC 、7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AC=8cm ,CB=6cm ,∴CM=12AC=4cm ,CN=12BC=3cm ,∴MN=CM +CN=4+3=7cm , 即线段MN 的长是7cm ;(2)∵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AC +CB=acm ,∴CM=12AC ,CN=12BC ,∴MN=CM +CN=12AC +12BC=12(AC +BC )=12acm ,即线段MN 的长是12acm ;(3)如图:MN=12b ,理由是:∵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AC ﹣CB=bcm ,∴CM=12AC ,CN=12BC ,∴MN=CM ﹣CN=12AC ﹣12BC=12(AC ﹣BC )=12bcm ,即线段MN 的长是12bcm .12.【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 在线段AB 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 、AC 和BC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 (1)线段的中点 是 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 (2)若AB=12cm ,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则AC= 4或6或8 cm ; 【解决问题】(3)如图②,已知AB=12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A 向点A 匀速移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 (s ).当t 为何值时,A 、P 、Q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巧点?说明理由【解答】解:(1)∵线段的长是线段中线长度的2倍, ∴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巧点”. 故答案为:是;(2)∵AB=12cm ,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AC=12×13=4cm 或AC=12×12=6cm 或AC=12×23=8cm ;故答案为:4或6或8;(3)t 秒后,AP=2t ,AQ=12﹣t (0≤t ≤6)①由题意可知A 不可能为P 、Q 两点的巧点,此情况排除. ②当P 为A 、Q 的巧点时,Ⅰ.AP=13AQ ,即2t =13(12−t),解得t =127s ;Ⅱ.AP=12AQ ,即2t =12(12−t),解得t =125s ;Ⅲ.AP=23AQ ,即2t =23(12−t),解得t=3s ;③当Q 为A 、P 的巧点时,Ⅰ.AQ=13AP ,即(12−t)=2t ×13,解得t =365s (舍去);Ⅱ.AQ=12AP ,即(12−t)=2t ×12,解得t=6s ;Ⅲ.AQ=23AP ,即(12−t)=2t ×23,解得t =367s .13.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AC=6.点D 在直线AB 上,且AD=12BD .请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并求线段CD 的长.【解答】解:∵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AC=6, ∴AB=2AC=12,①如图,若点D 在线段AC 上,∵AD=12BD ,∴AD=13AB=4,9∴CD=AC ﹣AD=6﹣4=2.②如图,若点D 在线段AC 的反向延长线上,∵AD=12BD ,∴AD=AB=12,∴CD=AC +AD=6+12=18.综上所述,CD 的长为2或18.14.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3:5:4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9cm ,求CM 和AD 的长【解答】解:设AB=3xcm ,BC=5xcm ,CD=4xcm , ∴AD=AB +BC +CD=12xcm , ∵M 是AD 的中点,∴AM=MD=12AD=6xcm ,∴BM=AM ﹣AB=6x ﹣3x=3xcm , ∵BM=9 cm , ∴3x=9, 解得,x=3,∴CM=MD ﹣CD=6x ﹣4x=2x=2×3=6(cm ), AD=12x=12×3=36(cm ).15.已知线段AB=10cm ,在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试求线段AD 的长. 【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当点C 在线段 AB 上时,AC=AB ﹣BC=10﹣4=6cm . ∵点D 是AC 的中点,∴AD=12AC=3cm .②如图2,当点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AC=AB +BC=10+4=14cm . ∵点D 是AC 的中点,∴AD=12AC=7cm .16.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14AB ,D 为AC 的中点,若BD=6cm ,求AB 的长.【解答】解:设BC=x ,则AB=4x , ∵D 为AC 中点, ∴AD=CD=2.5x , ∵BD=CD ﹣BC=6cm , ∴2.5x ﹣x=6, 解得x=4, ∴AB=16cm .17.如图,点A 、M 、B 、N 、C 在同一直线上顺次排列,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N 是线段MC 的中点,点N 在点B 的右边.(1)填空:图中共有线段 10 条; (2)若AB=6,MC=7,求线段BN 的长;(3)若AB=a ,MC=7,将线段BN 的长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解答】解:(1)图中共有线段1+2+3+4=10条; 故答案为:10;(2)∵AB=6,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BM=12AB=3,∵MC=7,点N 是线段MC 的中点,∴NC=12MC=3.5,BC=MC ﹣BM=7﹣3=4,∴BN=BC ﹣NC=4﹣3.5=0.5;(3)∵AB=a ,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11∴BM=12AB=12a ,∵MC=7,点N 是线段MC 的中点,∴NC=12MC=3.5,BC=MC ﹣BM=7﹣12a ,∴BN=BC ﹣NC=7﹣12a ﹣3.5=3.5﹣12a .18.如图,已知线段AB 的长为x ,延长线段AB 至点C ,使BC=12AB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C 的长和AC 的长; (2)取线段AC 的中点D ,若DB=3,求x 的值.【解答】解:(1)∵AB=x ,BC=12AB ,∴BC=12x ,∵AC=AB +BC ,∴AC=x +12x=32x .(2)∵AD=DC=12AC ,AC=32x ,∴DC=34x ,∵DB=3,BC=12x ,∵DB=DC ﹣BC ,∴3=34x ﹣12x ,∴x=12.19.如图,延长线段AB 到点F ,延长线BA 到点E ,点M 、N 分别是线段AE 、BF 的中点,若AE :AB :BF=1:2:3,且EF=18cm ,求线段MN 的长.【解答】解:设EA=xcm ,则AB=2xcm ,BF=3xcm ,EF=6xcm . ∵点M ,N 分别是线段EA ,BF 的中点,∴EM=MA=12xcm ,BN=NF=32xcm .∵AB=2xcm ,∴MN=MA +AB +BN=4xcm . ∵EF=18cm ,∴6x=18, 解得:x=3, ∴MN=4x=12cm .20.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为BD ,且BD=13AB=14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20,求AB 、CD 的长.【解答】解:设BD=x ,则AB=3x ,CD=4x . ∵点E 、点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AE=12AB=1.5x ,CF=12CD=2x ,AC=AB +CD ﹣BD=3x +4x ﹣x=6x .∴EF=AC ﹣AE ﹣CF=6x ﹣1.5x ﹣2x=2.5x . ∵EF=20, ∴2.5x=20, 解得:x=8.∴AB=3x=24,CD=4x=32.21.如图,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E 为线段AB 上的点,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1)若线段AB=a ,CE=b ,且|a ﹣15|+(b ﹣4.5)2=0,求a ,b 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CD 的长.【解答】解:(1)∵|a ﹣15|+(b ﹣4.5)2=0, ∴|a ﹣15|=0,(b ﹣4.5)2=0, ∵a 、b 均为非负数, ∴a=15,b=4.5,(2)∵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AB=15,CE=4.5,∴AC=12AB=7.5,∴AE=AC +CE=12,∵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DE=12AE=6,13∴CD=DE ﹣CE=6﹣4.5=1.5.22.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点M ,N ,P 分别是线段AC ,BC ,AB 的中点.(1)若AB=12cm ,则MN 的长度是 6cm ; (2)若AC=3cm ,CP=1cm ,求线段PN 的长度.【解答】解:(1)∵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MC=12AC ,CN=12BC ,∴MN=MC +CN=12AC +12BC=12(AC +BC )=12AB=6cm .故答案为6cm ;(2)∵AC=3cm ,CP=1cm , ∴AP=AC +CP=4cm , ∵P 是线段AB 的中点, ∴AB=2AP=8cm . ∴CB=AB ﹣AC=5cm ,∵N 是线段CB 的中点,CN=12CB=2.5cm ,∴PN=CN ﹣CP=1.5cm .23.如图,B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沿A→D 以2cm/s 的速度运动,C 是线段BD 的中点,AD=10cm ,设点B 运动时间为t 秒. (1)当t=2时,①AB= 4 cm .②求线段CD 的长度.(2)在运动过程中,若AB 的中点为E ,则EC 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 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①∵B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沿A→D 以2cm/s 的速度运动, ∴当t=2时,AB=2×2=4cm . 故答案为:4;②∵AD=10cm ,AB=4cm , ∴BD=10﹣4=6cm , ∵C 是线段BD 的中点,∴CD=12BD=12×6=3cm ;(2)不变;∵AB 中点为E ,C 是线段BD 的中点,∴EB=12AB ,BC=12BD ,∴EC=EB +BC=12(AB +BD )=12AD=12×10=5cm . 24.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8 cm ,CB=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4)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你发现的结论吗?【解答】解:(1)∵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MC=12AC ,CN=12BC ,∵MN=MC +CN ,AB=AC +BC ,∴MN=12AB=7cm ;(2)MN=a2,∵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MC=12AC ,CN=12BC ,又∵MN=MC +CN ,AB=AC +BC ,∴MN=12(AC +BC )=a2;15(3)∵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MC=12AC ,NC=12BC ,又∵AB=AC ﹣BC ,NM=MC ﹣NC ,∴MN=12(AC ﹣BC )=b2;(4)如图,只要满足点C 在线段AB 所在直线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那么MN 就等于AB 的一半.25.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6cm ,MB=10cm ,点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1)求线段BC 、MN 的长;(2)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6cm ,M 、N 分别是线段AC 、BC 的中点,求MN 的长度.【解答】解:(1)∵AC=6cm ,M 是AC 的中点,∴AM=MC=12AC=3cm ,∵MB=10cm , ∴BC=MB ﹣MC=7cm , ∵N 为BC 的中点,∴CN=12BC=3.5cm ,∴MN=MC +CN=6.5cm ;(2)如图,∵M 是AC 中点,N 是BC 中点,∴MC=12AC ,NC=12BC ,∵AC ﹣BC=bcm , ∴MN=MC ﹣NC=12AC ﹣12BC =12(AC ﹣BC )=12×6 =3(cm ).26.(1)已知线段AB=8cm ,在线段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M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AM 的长?若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AM 的长度又是多少呢?(2)如图,AD=12DB ,E 是BC 的中点,BE=15AC=2cm ,求DE 的长.【解答】解:(1)①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AB=8cm ,BC=4cm , ∴AC=AB ﹣BC=8﹣4=4cm , ∵M 是AC 中点,∴AM=12AC=2cm .②当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AB=8cm ,BC=4cm , ∴AC=AB +BC=8+4=12cm , ∵M 是AC 中点,∴AM=12AC=6cm .(2)∵BE=15AC=2cm ,∴AC=10cm , ∵E 是BC 中点, ∴BC=2BE=4cm ,∴AB=AC ﹣BC=10﹣4=6cm ,∵AD=12BD ,AD +BD=AB ,∴12BD +BD=AB=6cm ,17∴BD=4cm ,∴DE=BD +BE=4+2=6cm .27.如图,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12AB ,D 为AC 的中点,DC=3cm ,求BD 的长.【解答】解:∵D 为AC 的中点,DC=3cm , ∴AC=2DC=6cm ,∵BC=12AB ,∴BC=13AC=2cm ,∴BD=CD ﹣BC=1cm .28.(1)如图,AB=5cm ,BC=3cm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2)如图(1)中,AB=a ,BC=b ,其他条件不变,求MN 的长,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把它写出来.【解答】解:(1)∵AB=5cm ,BC=3cm , ∴AC=AB +BC=8cm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MC=12AC=4cm ,NC=12BC=1.5cm ,∴MN=MC ﹣NC=4cm ﹣1.5cm=2.5cm ;(2)∵AB=a ,BC=b , ∴AC=AB +BC=a +b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MC=12AC=12(a +b ),NC=12BC=12b ,∴MN=MC ﹣NC=12(a +b )﹣12b=12a ;规律是:MN=12AB .29.已知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BC=2AB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DA=AB ,取AB 中点E ,若DE=7.5cm ,求DC 的长.【解答】解:∵E是AB中点,∴AE=EB,设AE=x,则AB=2x,又∵DA=AB,∴DA=2x,∵BC=2AB,∴BC=4x,∵DE=7.5cm,∴3x=7.5,解得:x=2.5,∴DC=DA+AB+BC=2x+2x+4x=8x=8×2.5=20(cm).30.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5cm,CB=35AC,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求DE的长.【解答】解:∵AC=15cm,CB=35 AC,∴CB=35×15=9cm,∴AB=15+9=24cm.∵D,E分别为AC,AB的中点,∴AE=BE=12AB=12cm,DC=AD=12AC=7.5cm,∴DE=AE﹣AD=12﹣7.5=4.5cm.31.已知如图:线段AB=16cm,点C是AB的中点,点D在AC的中点,求线段BD的长.【解答】解:∵AB=16cm,点C是AB的中点,∴AC=BC=16÷2=8(cm);∵点D在AC的中点,∴CD=8÷2=4(cm),∴BD=BC+CD=8+4=12(cm).32.已知C为线段AB的中点,E为线段AB上的点,点D为线段AE的中点.19(1)若线段AB=a ,CE=b ,|a ﹣15|+(b ﹣4.5)2=0,求a ,b 的值;(2)如图1,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DE 的长; (3)如图2,若AB=15,AD=2BE ,求线段CE 的长. 【解答】解:(1)∵|a ﹣15|+(b ﹣4.5)2=0, ∴|a ﹣15|=0,(b ﹣4.5)2=0, ∵a 、b 均为非负数, ∴a=15,b=4.5,(2)∵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AB=15,CE=4.5,∴AC=12AB=7.5,∴AE=AC +CE=12,∵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DE=12AE=6,(3)设EB=x ,则AD=2BE=2x , ∵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 ∴AD=DE=2x , ∵AB=15, ∴AD +DE +BE=15, ∴x +2x +2x=15,解方程得:x=3,即BE=3, ∵AB=15,C 为AB 中点,∴BC=12AB=7.5,∴CE=BC ﹣BE=7.5﹣3=4.5.33.如图,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 (1)求线段AB 的长;(2)已知点P 为数轴上点A 左侧的一点,且M 为PA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请你画出图形,观察MN 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线段MN 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 ∴OA=2,OB=8, ∴AB=OA +OB=10.(2)如图,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5.理由如下: ∵M 为PA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NP=12BP ,MP=12AP ,∴MN =NP −MP =12BP −12AP =12AB=5.34.如图所示,在数轴上原点O 表示数0,A 点在原点的左侧,所表示的数是a ;B 点在原点的右侧,所表示的数是b ,并且a 、b 满足|a +8|+|b ﹣4|=0(1)点A 表示的数为 ﹣8 ,点B 表示的数为 4(2)若点P 从点A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 从点B 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P 、Q 两点同时运动,并且在点C 处相遇,试求点C 所表示的数.(3)在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P 、Q 两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点Q 表示的数.【解答】解:(1)∵在数轴上原点O 表示数0,A 点在原点的左侧,所表示的数是a ;B 点在原点的右侧,所表示的数是b ,a 、b 满足|a +8|+|b ﹣4|=0, ∴a +8=0,b ﹣4=0, 解得:a=﹣8,b=4,则点A 表示的数为:﹣8,点B 表示的数为:4;(2)设x 秒时两点相遇, 则3x +x=4﹣(﹣8),21解得:x=3,即3秒时,两点相遇,此时点C 所表示的数为:﹣8+3×3=1;(3)当两点相遇前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3x +x=10,解得:x=52, 此时此时点Q 所表示的数为:4﹣1×52=1.5; 当两点相遇后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3x +x=14,解得:x=72, 此时此时点Q 所表示的数为:4﹣1×72=0.5; 综上所述:点Q 表示的数为:1.5或0.5.35.如图,已知线段AB=16 cm ,点M 在AB 上,AM :BM=1:3,P 、Q 分别以AM ,AB 的中点,求PQ 的值.【解答】解:∵AB=16cm ,AM :BM=1:3,∴AM=4cm .BM=12cm ,∵P ,Q 分别为AM ,AB 的中点,∴AP=12AM=2cm ,AQ=12AB=8cm , ∴PQ=AQ ﹣AP=6cm .36.如图,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2AB ,D 是AC 的中点,若AB=60cm ,求BD 的长.【解答】解:因为BC=2AB ,且AB=60cm ,所以BC=120cm .所以AC=AB +BC=120+60=180cm .因为D 为AC 中点,所以 AD=12AC=90cm .。

初一难点突破“线段的计算”50道(含详细解析)

初一难点突破“线段的计算”50道(含详细解析)

试卷第1页,总10页初一难点突破“线段的计算”50道(含详细解析)一.解答题(共50小题)1.如图所示,点A 在线段CB 上,AC=12AB ,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若CD=3,求线段AD 的长.2.已知线段AB=6,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恰好使AP=2PB ,点Q 为PB 的中点,求线段AQ 的长.3.已知线段MN=3cm ,在线段MN 上取一点P ,使PM=PN ;延长线段MN到点A ,使AN=12MN ;延长线段NM 到点B ,使BN=3BM .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求线段AB 的长;(3)试说明点P 是哪些线段的中点.4.已知:点C 在直线AB 上.(1)若AB=2,AC=3,求BC 的长;(2)若点C 在射线AB 上,且BC=2AB ,取AC 的中点D ,已知线段BD 的长为1.5,求线段AB 的长.(要求:在备用图上补全图形)5.如图,已知AC=16cm ,AB=13BC ,点C 是BD 的中点,求AD 的长.6.如图,C 是线段AB 上一点,AB=20cm ,BC=8cm ,点P 从A 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 向右运动,终点为B ;点Q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A 向左运动,终点为A .已知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功.设点P 运动时间为xs .(1)AC= cm ;(2)当x= s 时,P 、Q 重合;(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C 、P 、Q 这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7.如图,线段AC=20cm,BC=3AB,N线段BC的中点,M是线段BN上的一点,且BM:MN=2:3.求线段MN的长度.8.已知m,n满足算式(m﹣6)2+|n﹣2|=0.(1)求m,n的值;(2)已知线段AB=m,在直线AB上取一点P,恰好使AP=nPB,点Q为PB 的中点,求线段AQ的长.9.如图1,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N 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度;(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BC=a,其他条件不变,求MN的长度;(3)动点P、Q分别从A、B同时出发,点P以2cm/s的速度沿AB向右运动,终点为B,点Q以1cm/s的速度沿AB向左运动,终点为A,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求运动多少秒时,C、P、Q三点有一点恰好是以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10.定义:若线段上的一个点把这条线段分成1:2的两条线段,则称这个点是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如图1,点C在线段AB上,且AC:CB=2:1,则点C是线段AB的一个三等分点,显然,一条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两个.(1)已知:如图2,DE=15cm,点P是DE的三等分点,求DP的长.(2)已知,线段AB=15cm,如图3,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cm的速度在射线AB上向点B方向运动;点Q从点B出发,先向点A方向运动,当与点P重合后立马改变方向与点P同向而行且速度始终为每秒2cm,设运动时间为t秒.①若点P点Q同时出发,且当点P与点Q重合时,求t的值.②若点P点Q同时出发,且当点P是线段AQ的三等分点时,求t的值.试卷第3页,总10页1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8cm ,CB=6cm ,点M 、N 分别是AC 、BC的中点.(1)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 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12.【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 在线段AB 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 、AC 和BC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1)线段的中点 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2)若AB=12cm ,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则AC= cm ;【解决问题】(3)如图②,已知AB=12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A 向点A 匀速移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 (s ).当t 为何值时,A 、P 、Q 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巧点?说明理由13.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AC=6.点D 在直线AB 上,且AD=12BD .请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并求线段CD 的长.14.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3:5:4三部分,M 为AD的中点,BM=9cm ,求CM 和AD 的长15.已知线段AB=10cm ,在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试求线段AD 的长.16.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14AB ,D 为AC 的中点,若BD=6cm ,求AB 的长.17.如图,点A 、M 、B 、N 、C 在同一直线上顺次排列,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N 是线段MC 的中点,点N 在点B 的右边.(1)填空:图中共有线段 条;(2)若AB=6,MC=7,求线段BN 的长;(3)若AB=a ,MC=7,将线段BN 的长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18.如图,已知线段AB 的长为x ,延长线段AB 至点C ,使BC=12AB .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C 的长和AC 的长;(2)取线段AC 的中点D ,若DB=3,求x 的值.19.如图,延长线段AB 到点F ,延长线BA 到点E ,点M 、N 分别是线段AE 、BF 的中点,若AE :AB :BF=1:2:3,且EF=18cm ,求线段MN 的长.20.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为BD ,且BD=13AB=14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20,求AB 、CD 的长.21.如图,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E 为线段AB 上的点,点D 为线段AE的中点.(1)若线段AB=a ,CE=b ,且|a ﹣15|+(b ﹣4.5)2=0,求a ,b 的值.(2)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CD 的长.22.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点M ,N ,P 分别是线段AC ,BC ,AB的试卷第5页,总10页中点.(1)若AB=12cm ,则MN 的长度是 ;(2)若AC=3cm ,CP=1cm ,求线段PN 的长度.23.如图,B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沿A→D 以2cm/s 的速度运动,C 是线段BD 的中点,AD=10cm ,设点B 运动时间为t 秒.(1)当t=2时,①AB= cm .②求线段CD 的长度.(2)在运动过程中,若AB 的中点为E ,则EC 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 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24.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8 cm ,CB=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的中点.(1)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4)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你发现的结论吗?25.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6cm ,MB=10cm ,点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1)求线段BC 、MN 的长;(2)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6cm ,M 、N 分别是线段AC 、BC 的中点,求MN 的长度.26.(1)已知线段AB=8cm ,在线段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M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AM 的长?若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AM 的长度又是多少呢?(2)如图,AD=12DB ,E 是BC 的中点,BE=15AC=2cm ,求DE 的长.27.如图,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12AB ,D 为AC 的中点,DC=3cm ,求BD 的长.28.(1)如图,AB=5cm ,BC=3cm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2)如图(1)中,AB=a ,BC=b ,其他条件不变,求MN 的长,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把它写出来.29.已知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BC=2AB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DA=AB ,取AB 中点E ,若DE=7.5cm ,求DC 的长.30.如图,已知点C 为AB 上一点,AC=15cm ,CB=35AC ,D ,E 分别为AC ,AB 的中点,求DE 的长.31.已知如图:线段AB=16cm ,点C 是AB 的中点,点D 在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长.32.已知C 为线段AB 的中点,E 为线段AB 上的点,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1)若线段AB=a ,CE=b ,|a ﹣15|+(b ﹣4.5)2=0,求a ,b 的值;(2)如图1,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DE 的长;(3)如图2,若AB=15,AD=2BE ,求线段CE 的长.33.如图,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1)求线段AB 的长;(2)已知点P 为数轴上点A 左侧的一点,且M 为PA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请你画出图形,观察MN 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线段MN 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试卷第7页,总10页34.如图所示,在数轴上原点O 表示数0,A 点在原点的左侧,所表示的数是a ;B 点在原点的右侧,所表示的数是b ,并且a 、b 满足|a +8|+|b ﹣4|=0(1)点A 表示的数为 ,点B 表示的数为(2)若点P 从点A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从点B 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P 、Q 两点同时运动,并且在点C 处相遇,试求点C 所表示的数.(3)在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P 、Q 两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点Q 表示的数.35.如图,已知线段AB=16 cm ,点M 在AB 上,AM :BM=1:3,P 、Q 分别以AM ,AB 的中点,求PQ 的值.36.如图,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2AB ,D 是AC 的中点,若AB=60cm ,求BD 的长.37.如图,C 是线段AB 的中点.(1)若点D 在CB 上,且DB=2cm ,AD=8cm ,求线段CD 的长度;(2)若将(1)中的“点D 在CB 上”改为“点D 在CB 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请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并求出此时线段CD 的长度.38.如图,已知AB=24cm ,CD=10cm ,E ,F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求EF的长.39.如图,已知线段AB 上有两点C 、D ,且AC=BD ,M ,N 分别是线段AC ,AD 的中点,若AB=acm ,AC=BD=bcm ,且a 、b满足(a ﹣10)2+|b 2﹣4|=0.(1)求a 、b 的值;(2)求线段MN 的长度.40.已知:在一条东西向的双轨铁路上迎面驶来一快一慢两列火车,快车长AB=2(单位长度).慢车长CD=4(单位长度),设正在行驶途中的某一时刻,如图,以两车之间的某点O 为原点,取向右方向为正方向画数轴,此时快车A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a ,慢车头C 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是b ,若快车AB 以6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匀速继续行驶,同时慢车CD 以4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左匀速继续行驶,且|a +6|与(b ﹣18)2互为相反数. (1)求此时刻快车头A 与慢车头C 之间相距多少单位长度?(2)从此时刻开始算起,问再行驶多少秒两列火车行驶到车头A 、C 相距8个单位长度?(3)此时在快车AB 上有一位爱到脑筋的七年级学生乘客P ,他发现行驶中有一段时间,他的位置P 到两列火车头A 、C 的距离和加上到两列火车尾B 、D 的距离和是一个不变的值(即PA +PC +PB +PD 为定值),你认为学生P 发现的这一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求出定值及所持续的时间;若不正确,请说明理由.41.如图,线段AB=12,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 为AP 的中点.(1)出发多少秒后,PB=2AM ?(2)当P 在线段AB 上运动时,试说明2BM ﹣BP 为定值.(3)当P 在AB 延长线上运动时,N 为BP 的中点,下列两个结论:①MN 长度不变;②MA +PN 的值不变,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42.如图,已知直线l 有两条可以左右移动的线段:AB=m ,CD=n ,且m ,n满足|m ﹣4|+(n ﹣8)2=0.(1)求线段AB ,CD 的长;(2)线段AB 的中点为M ,线段CD 中点为N ,线段AB 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试卷第9页,总10页向右运动,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也向右运动,若运动6秒后,MN=4,求线段BC 的长;(3)将线段CD 固定不动,线段AB 以每秒4个单位速度向右运动,M 、N分别为AB 、CD 中点,BC=24,在线段AB 向右运动的某一个时间段t 内,始终有MN +AD 为定值.求出这个定值,并直接写出t 在那一个时间段内.43.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线段AC=8,BC=6,点M 、N 分别是AC 、BC的中点,求MN 的长度.(2)根据(1)的计算过程与结果,设AC +BC=a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出MN 的长度吗?(3)若把(1)中的“点C 在线段AB 上”改为“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 ,你能猜想出MN 的长度吗?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44.如图,已知线段AB=6cm ,延长线段AB 到C ,使BC=2AB ,若点D 是AC上一点,且AD 比DC 短4cm ,点E 是BC 的中点,求线段DE 的长.45.如图,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8cm ,N 是AC的中点,MN=6cm ,求线段AB 的长. 46.已知B 是线段AC 上不同于A 或C 的任意一点,M 、N 、P 分别是AB 、BC 、AC 的中点,问:(1)MP=12BC 是否成立?为什么? (2)是否还有与(1)类似的结论?47.如图,已知线段AB 的长为12,点C 在线段AB 上,AC=12BC ,D 是AC 的中点,求线段BD 的长.48.如图,C 是AB 中点,D 是BC 上一点,E 是BD 的中点,AB=20,CD=2,求EB ,CE 的长.49.已知A 、B 两点在数轴上表示的数为a 和b ,M 、N均为数轴上的点,且OA <OB .(1)若A 、B 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化简:|a |﹣|b |+|a +b |+|a ﹣b |.(2)如图,若|a |+|b |=8.9,MN=3,求图中以A 、N 、O 、M 、B 这5个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长度的和;(3)如图,M 为AB 中点,N 为OA 中点,且MN=2AB ﹣15,a=﹣3,若点P为数轴上一点,且PA=23AB ,试求点P 所对应的数为多少?50.如图,点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定点,C 点从P 点、D 点从B 点同时出发分别以每秒a 、b 厘米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并满足下列条件: ①关于m 、n 的单项式2m 2n a 与﹣3m b n 的和仍为单项式.②当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时,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 .(1)直接写出:a= ,b= .(2)判断ABAP = ,并说明理由.(3)在C 、D 运动过程中,M 、N 分别是CD 、PB 的中点,运动t 秒时,恰好t 秒时,恰好3AC=2MN ,求此时AB CD的值.1初一难点突破“线段的计算”50道(含详细解析)答案一.解答题(共50小题)1.如图所示,点A 在线段CB 上,AC=12AB ,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若CD=3,求线段AD 的长.【解答】解:∵点D 是线段BC 的中点,CD=3, ∴BC=2CD=6,∵AC=12AB ,AC +AB=CB ,∴AC=2,AB=4, ∴AD=CD ﹣AC=3﹣2=1, 即线段AD 的长是1.2.已知线段AB=6,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恰好使AP=2PB ,点Q 为PB 的中点,求线段AQ 的长.【解答】解:如图1所示,∵AP=2PB ,AB=6,∴PB=13AB=13×6=2,AP=23AB=23×6=4;∵点Q 为PB 的中点,∴PQ=QB=12PB=12×2=1;∴AQ=AP +PQ=4+1=5.如图2所示,∵AP=2PB ,AB=6, ∴AB=BP=6,∵点Q 为PB 的中点, ∴BQ=3,∴AQ=AB +BQ=6+3=9. 故AQ 的长度为5或9.3.已知线段MN=3cm ,在线段MN 上取一点P ,使PM=PN ;延长线段MN到点A ,使AN=12MN ;延长线段NM 到点B ,使BN=3BM .(1)根据题意,画出图形;(2)求线段AB 的长;(3)试说明点P 是哪些线段的中点. 【解答】解:(1)如图所示:(2)∵MN=3cm ,AN=12MN ,∴AN=1.5cm , ∵BN=3BM ,∴BM=12MN=1.5cm ,∴AB=BM +MN +AN=6cm ;(3)∵点P 在线段MN 上,PM=PN , ∴点P 是线段MN 的中点, ∵BM=AN=1.5cm ,PM=PN=1.5cm , ∴BP=AP=3cm ,∴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 4.已知:点C 在直线AB 上. (1)若AB=2,AC=3,求BC 的长;(2)若点C 在射线AB 上,且BC=2AB ,取AC 的中点D ,已知线段BD 的长为1.5,求线段AB 的长.(要求:在备用图上补全图形)【解答】解:(1)若C 在A 的左边,则 BC=AB +AC=5; 若C 在A 的右边,则 BC=AC ﹣AB=1. 故BC 的长为5或1; (2)如图所示:∵点C 在射线AB 上,且BC=2AB ,D 是AC 的中点,∴AD=32AB ,∴BD=12AB ,3∵线段BD 的长为1.5, ∴线段AB 的长为3.5.如图,已知AC=16cm ,AB=13BC ,点C 是BD 的中点,求AD 的长.【解答】解:∵AC=16cm ,AB=13BC ,∴AB=14AC=4cm ,BC=16cm ﹣4cm=12cm ,∵点C 是BD 的中点, ∴CD=BC=12cm ,∴AD=AB +BC +CD=4cm +12cm +12cm=28cm .6.如图,C 是线段AB 上一点,AB=20cm ,BC=8cm ,点P 从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右运动,终点为B ;点Q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A 向左运动,终点为A .已知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功.设点P 运动时间为xs . (1)AC= 12 cm ;(2)当x= 203s 时,P 、Q 重合;(3)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C 、P 、Q 这三个点中,有一个点恰为另外两点所连线段的中点?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x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AC=AB ﹣BC=20﹣8=12(cm ),(2)20÷(2+1)=203(s ).故当x=203s 时,P 、Q 重合;(3)存在,①C 是线段PQ 的中点,得 2x +20﹣x=2×12,解得x=4; ②P 为线段CQ 的中点,得12+20﹣x=2×2x ,解得x=325;③Q 为线段PC 的中点,得 2x +10=2×(20﹣x ),解得x=7;综上所述:x=4或x=325或x=7. 故答案为:12;203.7.如图,线段AC=20cm ,BC=3AB ,N 线段BC 的中点,M 是线段BN 上的一点,且BM :MN=2:3.求线段MN 的长度.【解答】解:∵AC=20cm ,BC=3AB ,∴BC=34×20=15cm ,∴AB=5cm , ∵N 为BC 的中点, ∴BN=CN=7.5cm , ∵BM :MN=2:3,∴MN=35×7.5=4.5cm .8.已知m ,n 满足算式(m ﹣6)2+|n ﹣2|=0. (1)求m ,n 的值;(2)已知线段AB=m ,在直线AB 上取一点P ,恰好使AP=nPB ,点Q 为PB 的中点,求线段AQ 的长.【解答】解:(1)由条件可得(m ﹣6)2=0,|n ﹣2|=0, 所以m=6,n=2.(2)当点P 在线段AB 之间时,AP=2PB , 所以AP=4,PB=2,而Q 为PB 的中点, 所以PQ=1,故AQ=AP +PQ=5. 当点P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 AP ﹣PB=AB , 即2PB ﹣PB=6, 所以PB=6, 而Q 为PB 的中点,所以BQ=3,AQ=AB +BQ=6+3=9. 故线段AQ 的长为5或9.9.如图1,已知点C 在线段AB 上,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5(1)求线段MN 的长度;(2)根据第(1)题的计算过程和结果,设AC +BC=a ,其他条件不变,求MN 的长度;(3)动点P 、Q 分别从A 、B 同时出发,点P 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右运动,终点为B ,点Q 以1cm/s 的速度沿AB 向左运动,终点为A ,当一个点到达终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运动,求运动多少秒时,C 、P 、Q 三点有一点恰好是以另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中点?【解答】解:(1)∵线段AC=10厘米,BC=6厘米,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CM=12AC=5厘米,CN=12BC=3厘米,∴MN=CM +CN=8厘米;(2)∵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CM=12AC ,CN=12BC ,∴MN=CM +CN=12AC +12BC=12a ;(3)①当0<t ≤5时,C 是线段PQ 的中点,得 10﹣2t=6﹣t ,解得t=4;②当5<t ≤163时,P 为线段CQ 的中点,2t ﹣10=16﹣3t ,解得t=265;③当163<t ≤6时,Q 为线段PC 的中点,6﹣t=3t ﹣16,解得t=112;④当6<t ≤8时,C 为线段PQ 的中点,2t ﹣10=t ﹣6,解得t=4(舍),综上所述:t=4或265或112.10.定义:若线段上的一个点把这条线段分成1:2的两条线段,则称这个点是这条线段的三等分点.如图1,点C 在线段AB 上,且AC :CB=2:1,则点C 是线段AB 的一个三等分点,显然,一条线段的三等分点有两个. (1)已知:如图2,DE=15cm ,点P 是DE 的三等分点,求DP 的长. (2)已知,线段AB=15cm ,如图3,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1cm 的速度在射线AB 上向点B 方向运动;点Q 从点B 出发,先向点A 方向运动,当与点P 重合后立马改变方向与点P 同向而行且速度始终为每秒2cm ,设运动时间为t 秒.①若点P 点Q 同时出发,且当点P 与点Q 重合时,求t 的值.②若点P 点Q 同时出发,且当点P 是线段AQ 的三等分点时,求t 的值.【解答】解:(1)当DP=2PE 时,DP=23DE=10cm ;当2DP=PE 时,DP=13DE=5cm .综上所述:DP 的长为5cm 或10cm . (2)①根据题意得:(1+2)t=15, 解得:t=5.答:当t=5秒时,点P 与点Q 重合. ②(I )点P 、Q 重合前: 当2AP=PQ 时,有t +2t +2t=15, 解得:t=3;当AP=2PQ 时,有t +12t +2t=15,解得:t=307;(II )点P 、Q 重合后,当AP=2PQ 时,有t=2(t ﹣5), 解得:t=10;当2AP=PQ 时,有2t=(t ﹣5), 解得:t=﹣5(不合题意,舍去).综上所述:当t=3秒、307秒或10秒时,点P 是线段AQ 的三等分点.1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8cm ,CB=6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 cm ,M 、N 分别为AC 、7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解答】解:(1)∵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AC=8cm ,CB=6cm ,∴CM=12AC=4cm ,CN=12BC=3cm ,∴MN=CM +CN=4+3=7cm , 即线段MN 的长是7cm ;(2)∵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AC +CB=acm ,∴CM=12AC ,CN=12BC ,∴MN=CM +CN=12AC +12BC=12(AC +BC )=12acm ,即线段MN 的长是12acm ;(3)如图:MN=12b ,理由是:∵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AC ﹣CB=bcm ,∴CM=12AC ,CN=12BC ,∴MN=CM ﹣CN=12AC ﹣12BC=12(AC ﹣BC )=12bcm ,即线段MN 的长是12bcm .12.【新知理解】如图①,点C 在线段AB 上,图中共有三条线段AB 、AC 和BC ,若其中有一条线段的长度是另外一条线段长度的2倍,则称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 (1)线段的中点 是 这条线段的“巧点”;(填“是”或“不是”). (2)若AB=12cm ,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则AC= 4或6或8 cm ; 【解决问题】(3)如图②,已知AB=12cm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2cm/s 的速度沿AB 向点B 匀速移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1cm/s 的速度沿BA 向点A 匀速移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运动停止,设移动的时间为t (s ).当t 为何值时,A 、P 、Q三点中其中一点恰好是另外两点为端点的线段的巧点?说明理由【解答】解:(1)∵线段的长是线段中线长度的2倍, ∴线段的中点是这条线段的“巧点”. 故答案为:是;(2)∵AB=12cm ,点C 是线段AB 的巧点,∴AC=12×13=4cm 或AC=12×12=6cm 或AC=12×23=8cm ;故答案为:4或6或8;(3)t 秒后,AP=2t ,AQ=12﹣t (0≤t ≤6)①由题意可知A 不可能为P 、Q 两点的巧点,此情况排除. ②当P 为A 、Q 的巧点时,Ⅰ.AP=13AQ ,即2t =13(12−t),解得t =127s ;Ⅱ.AP=12AQ ,即2t =12(12−t),解得t =125s ;Ⅲ.AP=23AQ ,即2t =23(12−t),解得t=3s ;③当Q 为A 、P 的巧点时,Ⅰ.AQ=13AP ,即(12−t)=2t ×13,解得t =365s (舍去);Ⅱ.AQ=12AP ,即(12−t)=2t ×12,解得t=6s ;Ⅲ.AQ=23AP ,即(12−t)=2t ×23,解得t =367s .13.已知,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AC=6.点D 在直线AB 上,且AD=12BD .请画出相应的示意图,并求线段CD 的长.【解答】解:∵点C 是线段AB 的中点,AC=6, ∴AB=2AC=12,①如图,若点D 在线段AC 上,∵AD=12BD ,∴AD=13AB=4,9∴CD=AC ﹣AD=6﹣4=2.②如图,若点D 在线段AC 的反向延长线上,∵AD=12BD ,∴AD=AB=12,∴CD=AC +AD=6+12=18.综上所述,CD 的长为2或18.14.已知,如图B ,C 两点把线段AD 分成3:5:4三部分,M 为AD 的中点,BM=9cm ,求CM 和AD 的长【解答】解:设AB=3xcm ,BC=5xcm ,CD=4xcm , ∴AD=AB +BC +CD=12xcm , ∵M 是AD 的中点,∴AM=MD=12AD=6xcm ,∴BM=AM ﹣AB=6x ﹣3x=3xcm , ∵BM=9 cm , ∴3x=9, 解得,x=3,∴CM=MD ﹣CD=6x ﹣4x=2x=2×3=6(cm ), AD=12x=12×3=36(cm ).15.已知线段AB=10cm ,在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点D 是线段AC 的中点,试求线段AD 的长. 【解答】解: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当点C 在线段 AB 上时,AC=AB ﹣BC=10﹣4=6cm . ∵点D 是AC 的中点,∴AD=12AC=3cm .②如图2,当点C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时,AC=AB +BC=10+4=14cm . ∵点D 是AC 的中点,∴AD=12AC=7cm .16.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14AB ,D 为AC 的中点,若BD=6cm ,求AB 的长.【解答】解:设BC=x ,则AB=4x , ∵D 为AC 中点, ∴AD=CD=2.5x , ∵BD=CD ﹣BC=6cm , ∴2.5x ﹣x=6, 解得x=4, ∴AB=16cm .17.如图,点A 、M 、B 、N 、C 在同一直线上顺次排列,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点N 是线段MC 的中点,点N 在点B 的右边.(1)填空:图中共有线段 10 条; (2)若AB=6,MC=7,求线段BN 的长;(3)若AB=a ,MC=7,将线段BN 的长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出来. 【解答】解:(1)图中共有线段1+2+3+4=10条; 故答案为:10;(2)∵AB=6,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BM=12AB=3,∵MC=7,点N 是线段MC 的中点,∴NC=12MC=3.5,BC=MC ﹣BM=7﹣3=4,∴BN=BC ﹣NC=4﹣3.5=0.5;(3)∵AB=a ,点M 是线段AB 的中点,11∴BM=12AB=12a ,∵MC=7,点N 是线段MC 的中点,∴NC=12MC=3.5,BC=MC ﹣BM=7﹣12a ,∴BN=BC ﹣NC=7﹣12a ﹣3.5=3.5﹣12a .18.如图,已知线段AB 的长为x ,延长线段AB 至点C ,使BC=12AB .(1)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BC 的长和AC 的长; (2)取线段AC 的中点D ,若DB=3,求x 的值.【解答】解:(1)∵AB=x ,BC=12AB ,∴BC=12x ,∵AC=AB +BC ,∴AC=x +12x=32x .(2)∵AD=DC=12AC ,AC=32x ,∴DC=34x ,∵DB=3,BC=12x ,∵DB=DC ﹣BC ,∴3=34x ﹣12x ,∴x=12.19.如图,延长线段AB 到点F ,延长线BA 到点E ,点M 、N 分别是线段AE 、BF 的中点,若AE :AB :BF=1:2:3,且EF=18cm ,求线段MN 的长.【解答】解:设EA=xcm ,则AB=2xcm ,BF=3xcm ,EF=6xcm . ∵点M ,N 分别是线段EA ,BF 的中点,∴EM=MA=12xcm ,BN=NF=32xcm .∵AB=2xcm ,∴MN=MA +AB +BN=4xcm . ∵EF=18cm ,∴6x=18, 解得:x=3, ∴MN=4x=12cm .20.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为BD ,且BD=13AB=14C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之间距离是20,求AB 、CD 的长.【解答】解:设BD=x ,则AB=3x ,CD=4x . ∵点E 、点F 分别为AB 、CD 的中点,∴AE=12AB=1.5x ,CF=12CD=2x ,AC=AB +CD ﹣BD=3x +4x ﹣x=6x .∴EF=AC ﹣AE ﹣CF=6x ﹣1.5x ﹣2x=2.5x . ∵EF=20, ∴2.5x=20, 解得:x=8.∴AB=3x=24,CD=4x=32.21.如图,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点E 为线段AB 上的点,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1)若线段AB=a ,CE=b ,且|a ﹣15|+(b ﹣4.5)2=0,求a ,b 的值. (2)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CD 的长.【解答】解:(1)∵|a ﹣15|+(b ﹣4.5)2=0, ∴|a ﹣15|=0,(b ﹣4.5)2=0, ∵a 、b 均为非负数, ∴a=15,b=4.5,(2)∵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AB=15,CE=4.5,∴AC=12AB=7.5,∴AE=AC +CE=12,∵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DE=12AE=6,13∴CD=DE ﹣CE=6﹣4.5=1.5.22.如图,点C 是线段AB 上一点,点M ,N ,P 分别是线段AC ,BC ,AB 的中点.(1)若AB=12cm ,则MN 的长度是 6cm ; (2)若AC=3cm ,CP=1cm ,求线段PN 的长度.【解答】解:(1)∵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MC=12AC ,CN=12BC ,∴MN=MC +CN=12AC +12BC=12(AC +BC )=12AB=6cm .故答案为6cm ;(2)∵AC=3cm ,CP=1cm , ∴AP=AC +CP=4cm , ∵P 是线段AB 的中点, ∴AB=2AP=8cm . ∴CB=AB ﹣AC=5cm ,∵N 是线段CB 的中点,CN=12CB=2.5cm ,∴PN=CN ﹣CP=1.5cm .23.如图,B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沿A→D 以2cm/s 的速度运动,C 是线段BD 的中点,AD=10cm ,设点B 运动时间为t 秒. (1)当t=2时,①AB= 4 cm .②求线段CD 的长度.(2)在运动过程中,若AB 的中点为E ,则EC 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 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①∵B 是线段AD 上一动点,沿A→D 以2cm/s 的速度运动, ∴当t=2时,AB=2×2=4cm . 故答案为:4;②∵AD=10cm ,AB=4cm , ∴BD=10﹣4=6cm , ∵C 是线段BD 的中点,∴CD=12BD=12×6=3cm ;(2)不变;∵AB 中点为E ,C 是线段BD 的中点,∴EB=12AB ,BC=12BD ,∴EC=EB +BC=12(AB +BD )=12AD=12×10=5cm . 24.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8 cm ,CB=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1)求线段MN 的长;(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CB=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b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4)你能用一句简洁的话,描述你发现的结论吗?【解答】解:(1)∵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MC=12AC ,CN=12BC ,∵MN=MC +CN ,AB=AC +BC ,∴MN=12AB=7cm ;(2)MN=a2,∵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MC=12AC ,CN=12BC ,又∵MN=MC +CN ,AB=AC +BC ,∴MN=12(AC +BC )=a2;15(3)∵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MC=12AC ,NC=12BC ,又∵AB=AC ﹣BC ,NM=MC ﹣NC ,∴MN=12(AC ﹣BC )=b2;(4)如图,只要满足点C 在线段AB 所在直线上,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那么MN 就等于AB 的一半.25.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6cm ,MB=10cm ,点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1)求线段BC 、MN 的长;(2)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6cm ,M 、N 分别是线段AC 、BC 的中点,求MN 的长度.【解答】解:(1)∵AC=6cm ,M 是AC 的中点,∴AM=MC=12AC=3cm ,∵MB=10cm , ∴BC=MB ﹣MC=7cm , ∵N 为BC 的中点,∴CN=12BC=3.5cm ,∴MN=MC +CN=6.5cm ;(2)如图,∵M 是AC 中点,N 是BC 中点,∴MC=12AC ,NC=12BC ,∵AC ﹣BC=bcm , ∴MN=MC ﹣NC=12AC ﹣12BC =12(AC ﹣BC )=12×6 =3(cm ).26.(1)已知线段AB=8cm ,在线段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M 为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AM 的长?若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AM 的长度又是多少呢?(2)如图,AD=12DB ,E 是BC 的中点,BE=15AC=2cm ,求DE 的长.【解答】解:(1)①当点C 在线段AB 上时,∵AB=8cm ,BC=4cm , ∴AC=AB ﹣BC=8﹣4=4cm , ∵M 是AC 中点,∴AM=12AC=2cm .②当点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AB=8cm ,BC=4cm , ∴AC=AB +BC=8+4=12cm , ∵M 是AC 中点,∴AM=12AC=6cm .(2)∵BE=15AC=2cm ,∴AC=10cm , ∵E 是BC 中点, ∴BC=2BE=4cm ,∴AB=AC ﹣BC=10﹣4=6cm ,∵AD=12BD ,AD +BD=AB ,∴12BD +BD=AB=6cm ,17∴BD=4cm ,∴DE=BD +BE=4+2=6cm .27.如图,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12AB ,D 为AC 的中点,DC=3cm ,求BD 的长.【解答】解:∵D 为AC 的中点,DC=3cm , ∴AC=2DC=6cm ,∵BC=12AB ,∴BC=13AC=2cm ,∴BD=CD ﹣BC=1cm .28.(1)如图,AB=5cm ,BC=3cm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2)如图(1)中,AB=a ,BC=b ,其他条件不变,求MN 的长,你发现了什么规律?请把它写出来.【解答】解:(1)∵AB=5cm ,BC=3cm , ∴AC=AB +BC=8cm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MC=12AC=4cm ,NC=12BC=1.5cm ,∴MN=MC ﹣NC=4cm ﹣1.5cm=2.5cm ;(2)∵AB=a ,BC=b , ∴AC=AB +BC=a +b ,∵点M 是线段AC 的中点,点N 是线段BC 的中点,∴MC=12AC=12(a +b ),NC=12BC=12b ,∴MN=MC ﹣NC=12(a +b )﹣12b=12a ;规律是:MN=12AB .29.已知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C ,使BC=2AB ,在BA 的延长线上取一点D ,使DA=AB ,取AB 中点E ,若DE=7.5cm ,求DC 的长.【解答】解:∵E是AB中点,∴AE=EB,设AE=x,则AB=2x,又∵DA=AB,∴DA=2x,∵BC=2AB,∴BC=4x,∵DE=7.5cm,∴3x=7.5,解得:x=2.5,∴DC=DA+AB+BC=2x+2x+4x=8x=8×2.5=20(cm).30.如图,已知点C为AB上一点,AC=15cm,CB=35AC,D,E分别为AC,AB的中点,求DE的长.【解答】解:∵AC=15cm,CB=35 AC,∴CB=35×15=9cm,∴AB=15+9=24cm.∵D,E分别为AC,AB的中点,∴AE=BE=12AB=12cm,DC=AD=12AC=7.5cm,∴DE=AE﹣AD=12﹣7.5=4.5cm.31.已知如图:线段AB=16cm,点C是AB的中点,点D在AC的中点,求线段BD的长.【解答】解:∵AB=16cm,点C是AB的中点,∴AC=BC=16÷2=8(cm);∵点D在AC的中点,∴CD=8÷2=4(cm),∴BD=BC+CD=8+4=12(cm).32.已知C为线段AB的中点,E为线段AB上的点,点D为线段AE的中点.19(1)若线段AB=a ,CE=b ,|a ﹣15|+(b ﹣4.5)2=0,求a ,b 的值;(2)如图1,在(1)的条件下,求线段DE 的长; (3)如图2,若AB=15,AD=2BE ,求线段CE 的长. 【解答】解:(1)∵|a ﹣15|+(b ﹣4.5)2=0, ∴|a ﹣15|=0,(b ﹣4.5)2=0, ∵a 、b 均为非负数, ∴a=15,b=4.5,(2)∵点C 为线段AB 的中点,AB=15,CE=4.5,∴AC=12AB=7.5,∴AE=AC +CE=12,∵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DE=12AE=6,(3)设EB=x ,则AD=2BE=2x , ∵点D 为线段AE 的中点, ∴AD=DE=2x , ∵AB=15, ∴AD +DE +BE=15, ∴x +2x +2x=15,解方程得:x=3,即BE=3, ∵AB=15,C 为AB 中点,∴BC=12AB=7.5,∴CE=BC ﹣BE=7.5﹣3=4.5.33.如图,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 (1)求线段AB 的长;(2)已知点P 为数轴上点A 左侧的一点,且M 为PA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请你画出图形,观察MN 的长度是否发生改变?若不变,求出线段MN 的长;若改变,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A ,B 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2和8, ∴OA=2,OB=8, ∴AB=OA +OB=10.(2)如图,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5.理由如下: ∵M 为PA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NP=12BP ,MP=12AP ,∴MN =NP −MP =12BP −12AP =12AB=5.34.如图所示,在数轴上原点O 表示数0,A 点在原点的左侧,所表示的数是a ;B 点在原点的右侧,所表示的数是b ,并且a 、b 满足|a +8|+|b ﹣4|=0(1)点A 表示的数为 ﹣8 ,点B 表示的数为 4(2)若点P 从点A 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速度为每秒3个单位长度;点Q 从点B 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P 、Q 两点同时运动,并且在点C 处相遇,试求点C 所表示的数.(3)在P 、Q 运动的过程中,当P 、Q 两点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求点Q 表示的数.【解答】解:(1)∵在数轴上原点O 表示数0,A 点在原点的左侧,所表示的数是a ;B 点在原点的右侧,所表示的数是b ,a 、b 满足|a +8|+|b ﹣4|=0, ∴a +8=0,b ﹣4=0, 解得:a=﹣8,b=4,则点A 表示的数为:﹣8,点B 表示的数为:4;(2)设x 秒时两点相遇, 则3x +x=4﹣(﹣8),21解得:x=3,即3秒时,两点相遇,此时点C 所表示的数为:﹣8+3×3=1;(3)当两点相遇前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 3x +x=10,解得:x=52,此时此时点Q 所表示的数为:4﹣1×52=1.5;当两点相遇后的距离为2个单位长度时, 3x +x=14,解得:x=72,此时此时点Q 所表示的数为:4﹣1×72=0.5;综上所述:点Q 表示的数为:1.5或0.5.35.如图,已知线段AB=16 cm ,点M 在AB 上,AM :BM=1:3,P 、Q 分别以AM ,AB 的中点,求PQ 的值.【解答】解:∵AB=16cm ,AM :BM=1:3, ∴AM=4cm .BM=12cm ,∵P ,Q 分别为AM ,AB 的中点,∴AP=12AM=2cm ,AQ=12AB=8cm ,∴PQ=AQ ﹣AP=6cm .36.如图,线段AB ,在AB 的延长线上取点C ,使BC=2AB ,D 是AC 的中点,若AB=60cm ,求BD 的长.【解答】解:因为BC=2AB ,且AB=60cm , 所以BC=120cm .所以AC=AB +BC=120+60=180cm . 因为D 为AC 中点,所以 AD=12AC=90cm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8 线段计算的四种方法(习题课件)

人教版2024-2025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8 线段计算的四种方法(习题课件)
12345678
(2)当线段 CE =20 cm时,求线段 BE 的长度.
12345678
方法三 整体求值法 5. 如图,点 C 在线段 AB 上,点 M , N 分别是 AC , BC 的
中点.
(1)若 AC =9 cm, CB =6 cm,则线段 MN 的长为
cm;
(2)若 AB = m cm,则线段 MN 的长为
8. [2024·泰安岱岳区期中]阅读感悟: 数学课上,老师给出了如下问题: 如图①,一条直线上有 A , B , C , D 四点,线段 AB = 8 cm,点 C 为线段 AB 的中点,线段 BD =2.5 cm,请你 补全图形,并求 CD 的长度.
以下是小华的解答过程:
12345678
解:如图②. 因为线段 AB =8 cm,点 C 为线段 AB 的中点,
12345678
【点拨】
【答案】B
12345678
4. [2024·常德武陵区期末]如图,点 C 在线段 AB 上,且 AC ∶ BC =2∶3,点 D 在线段 AB 的延长线上, BD =2 AC ,点 E 为 AD 的中点.
12345678
(1)当线段 AC =2 x cm时,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线段 AE 的 长度.
12345678
2. [2024·济南莱芜区期中]如图,点 B , D 在线段 AC 上. (1)①图中有 6 条线段,以 A 为端点的线段有 3

条; ② AB = AD + DB = AC - BC ;

12345678
(2)若 D 是线段 AC 的中点, BC =3 BD , AC =8 cm,求 线段 AB 的的长为 4 ; ⁠
12345678

【专题复习】2019年 七年级数学上册 线段的计算 专题练习20题(含答案)

【专题复习】2019年 七年级数学上册 线段的计算 专题练习20题(含答案)

2019年七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的计算专题练习一、解答题:1、如图,己知线段AB=80,M为AB的中点,P在MB上,N为PB的中点,且NB=14,(1)求MB的长;(2)求PB的长;(3)求PM的长.2、如图,点C、D是线段AB上两点,点D是AC的中点,若BC=6cm,BD=10cm,求线段AB的长度.3、如图,已知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1)若线段DE=9cm,求线段AB的长.(2)若线段CE=5cm,求线段DB的长.4、点A,B,C在同一直线上,AB=8,AC:BC=3:1,求线段BC的长度.5、如图所示,线段AB=8cm,E为线段AB的中点,点C为线段EB上一点,且EC=3cm,点D为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DE的长度.6、如图,已知线段AB=32,C为线段AB上一点,且3AC=BC,E为线段BC的中点,F为线段AB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7、如图,M是线段AC中点,点B在线段AC上,且AB=4cm,BC=2AB,求线段MC和线段BM的长.8、如图,线段AC=8 cm,线段BC=18 cm,点M是AC的中点,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1∶2.求MN的长.9、如图,已知BC=AB=CD,点E,F分别是AB,CD的中点,且EF=60厘米,求AB,CD的长.10、如图,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1次,C是线段BD的中点,AD=10cm,设点B运动时间为t秒(0≤t≤10).(1)当t=2时,①AB= cm.②求线段CD的长度.(2)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运动过程中AB的长.(3)在运动过程中,若AB中点为E,则EC的长是否变化?若不变,求出EC的长;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11、如图,点B、C在线段AD上,CD=2AB+3.(1)若点C是线段AD的中点,求BC-AB的值;(2)若4BC=AD,求BC-AB的值;(3)若线段AC上有一点P(不与点B重合),AP+AC=DP,求BP的长.12、A、B、C、D四个车站的位置如图所示,B、C两站之间的距离BC=2a+b,B、D两站之间的距离BD=4a +3b.求:⑴ C、D两站之间的距离CD;⑵若C站到A、D两站的距离相等,则A、B两站之间的距离AB是多少?13、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8cm,CB=6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求线段MN的长;(2)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bcm,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出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14、如图,线段AC=6cm,线段BC=15cm,点M是AC的中点,在CB上取一点N,使得CN:NB=1:2,求MN 的长.15、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10和15,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点Q同时从原点O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1)当0<t<5时,用含t的式子填空:BP= ,AQ= ;(2)当t=2时,求PQ的值;(3)当AB=2PQ时,求t的值.16、如图,已知点C在线段AB上,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1)若AC=6 ,CB=4 ,求线段MN的长;(2)若点C为线段AB上任一点,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线段MN与AB的数量关系吗?并说明你的理由;(3)若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其它条件不变,你上述猜想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画出图形,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你的理由;17、如图,P是线段AB上一点,AB=12cm,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运动的时间为ts.(1)当t=1时,PD=2AC,请求出AP的长;(2)当t=2时,PD=2AC,请求出AP的长;(3)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求出AP的长;(4)在(3)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的长.18、已知数轴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有理数﹣26,﹣10,10,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P移动时间为t秒.(1)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P点对应的数: ;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点P和点C的距离:PC=(2)当点P运动到B点时,点Q从A点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的速度向C点运动,Q点到达C点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点A.①点P、Q同时运动运动的过程中有处相遇,相遇时t= 秒.②在点Q开始运动后,请用t的代数式表示P、Q两点间的距离.19、如图,线段AB=12,动点P从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为AP的中点.(1)出发多少秒后,PB=2AM?(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说明2BM﹣BP为定值.(3)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时,N为BP的中点,下列两个结论:①MN长度不变;②MA+PN的值不变,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20、探索性问题:已知:b是最小的正整数,且a、b满足(c﹣5)2+|a+b|=0,请回答问题:(1)请直接写出a、b、c的值.a= ,b= ,c= ;(2)数轴上a、b、c三个数所对应的点分别为A、B、C,点A、B、C同时开始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和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假设t秒钟过后,若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BC,点A与点B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B,点A与点C之间的距离表示为AC.①t秒钟过后,AC的长度为(用t的关系式表示);②请问:BC﹣AB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改变?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求其值.参考答案1、解:(1)∵M是AB的中点∴MB=40(2)∵N为PB的中点,且NB=14 ∴PB=2NB=2×14=28(3)∵MB=40,PB=28 ∴PM=MB﹣PB=40﹣28=122、解:已知BC=6cm,BD=10cm,∴DC=BD﹣BC=4cm,又点D是AC的中点,∴DA=DC=4cm,所以AB=BD+DA=10+4=14(cm).答:线段AB的长度为14cm.3、解:(1)∵DE=9cm,∴DC+CE=9cm.∵点D是线段AC的中点,点E是线段BC的中点,∴AC=2CD,BC=2CE.∵AB=AC+BC=2(CD+CE)=2DE=18cm;(2)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ACB.∵点E是线段BC的中点,∴BC=2CE=10cm.∵点D是线段AC的中点,∴DC=AC=BC=5cm.∴DB=DC+CB=5+10=15cm.4、解:由于AC:BC=3:1,设BC=x,则AC=3x第一种情况:当点C在线段AB上时,AC+BC=AB.因为 AB=8,所以3x+x=8解得 x=2所以 BC=2第二种情况:当点C在AB的延长线上时,AC﹣BC=AB因为 AB=8,所以3x﹣x=8解得 x=4所以 BC=4综上,BC的长为2或4.5、解:∵线段AB=8cm,E为线段AB的中点,∴BE4cm,∴BC=BE﹣EC=4﹣3=1cm,∴AC=AB﹣BC=8﹣1=7cm,∵点D为线段AC的中点,∴CD=3.5cm,∴DE=CD﹣EC=3.5﹣3=0.5cm.6、解:∵F为线段AB的中点,∴BF=AB=16,∵AC=BC,∴BC=AB=24,∵E为线段BC的中点,∴BE=12,∴EF=BF﹣BE=16﹣12=4.7、解:∵AB=4cm,BC=2AB,∴BC=8cm,∴AC=AB+BC=4+8=12cm,∵M是线段AC中点,∴MC=AM=AC=6cm,∴BM=AM﹣AB=6﹣4=2cm.8、解:BC=18cm所以CN=18×1÷(1+2)=6mM是AC中点所以MC=AC/2=4cm所以MN=MC+CN=4+6=10cm9、解:设BC=x厘米,由题意得:AB=3x,CD=4x∵E,F分别是AB,CD的中点∴BE=AB=x,CF=CD=2x∴EF=BE+CF﹣BC=x+2x﹣x即x+2x﹣x=60,解得x=24∴AB=3x=72(厘米),CD=4x=96(厘米).答:线段AB长为72厘米,线段CD长为96厘米.10、解:(1)①∵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当t=2时,AB=2×2=4cm.故答案为:4;②∵AD=10cm,AB=4cm,∴BD=10﹣4=6cm,∵C是线段BD的中点,∴CD=BD=×6=3cm;(2)∵B是线段AD上一动点,沿A→D→A以2cm/s的速度往返运动,∴当0≤t≤5时,AB=2t;当5<t≤10时,AB=10﹣(2t﹣10)=20﹣2t;(3)不变.∵AB中点为E,C是线段BD的中点,∴EC=(AB+BD)=AD=×10=5cm.11、解:12、解:⑴ CD=(4a+3b)-(2a+b)=2a+2b 答:C、D两站之间的距离CD为(2a+2b)⑵ AB=AC-BC=CD-BC=(2a+2b)-(2a+b)=b 答:A、B两站之间的距离AB是b.13、解:(1)∵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CM=AC=4cm,CN=BC=3cm,∴MN=CM+CN=4+3=7(cm);即线段MN的长是7cm.(2)能,理由如下:如图所示,∵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CM=AC,CN=BC,∴MN=CM+CN=(AC﹣BC)=cm.14、解:∵M是AC的中点,AC=6,∴MC=3,又因为CN∶NB=1∶2,BC=15,∴CN=5,∴MN=MC+CN=3+5=8,∴MN的长为8 cm15、解:16、解:17、解:18、解:(1)P点对应的数为﹣26+t;PC=36﹣t;故答案为:﹣26+t;36﹣t;(2)①有2处相遇;分两种情况:Q返回前相遇:3(t﹣16)﹣16=t﹣16,解得:t=24,Q返回后相遇:3(t﹣16)+t=36×2.解得:t=30.综上所述,相遇时t=24秒或30秒.故答案为:24或30;②当16≤t≤24时 PQ=t﹣3(t﹣16)=﹣2t+48,当24<t≤28时 PQ=3(t﹣16)﹣t=2t﹣48,当28<t≤30时 PQ=72﹣3(t﹣16)﹣t=120﹣4t,当30<t≤36时 PQ=t﹣[72﹣3(t﹣16)]=4t﹣120,当36<t≤40时 PQ=3(t﹣16)﹣36=3t﹣84.19、解:20、解:。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线段的计算(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线段的计算(含答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线段的计算(含答案)一、选择题1. 已知线段AB的长度为5cm,线段BC的长度为9cm,求线段AC的长度是多少?A) 4cmB) 6cmC) 10cmD) 14cm答案: B) 6cm2. 已知线段DE的长度为7cm,线段EF的长度为3cm,求线段DF的长度是多少?A) 4cmB) 7cmC) 10cmD) 14cm答案: A) 4cm3. 正方形ABCD的一条边长为10cm,求它的对角线的长度是多少?A) 5cmB) 10cmC) 14cmD) 20cm答案: C) 14cm二、填空题1. 直线段AB的长度为15cm,点P在AB上,且AP与PB的比例为2:3,则AP的长度为__ cm。

答案: 6 cm2. 直线段CD的长度为12cm,点P在CD上,且CP与PD的比例为1:4,则PD的长度为__ cm。

答案: 9 cm三、解答题1. 三角形ABC中,线段AB的长度为8cm,线段AC的长度为10cm,求线段BC的长度。

答案: 使用勾股定理计算,BC = √(AB² + AC²) = √(8² + 10²) = √(64 + 100) = √(164) ≈ 12.81cm2. 线段EF的长度为15cm,点P在EF上,且PE与PF的比例为3:4,求PE和PF的长度。

答案: 根据比例关系,PE = (3/7) * EF = (3/7) * 15 = 6.43cm,PF = (4/7) * EF = (4/7) * 15 = 8.57cm以上为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专题训练中关于线段的计算的题目及答案。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完整word版)七年级线段运算专题答案汇总

(完整word版)七年级线段运算专题答案汇总

2013-2014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压轴题1. (10分)如图, C为线段AB延长线上一点, D为线段BC上一点, CD=2BD, E为线段AC 上一点, CE=2AE(1)若AB=18, BC=21, 求DE的长;(2)若AB=a, 求DE的长;(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3)若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之和是线段AD长度的7倍, 则的值为.考点:两点间的距离.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利用CD=2BD, CE=2AE, 得出AE= AC= (AB+BC), 进一步利用BE=AB﹣AE, DE=BE+BD得出结论即可;(2)利用(1)的计算过程即可推出;(3)图中所有线段有AE、AB、AD、AC、EB、ED、EC、BD、BC、DC共10条, 求出所有线段的和用AC表示即可.(3)图中所有线段有AE、AB、AD、AC、EB、ED、EC、BD、BC、DC共10条,求出所有线段的和用AC表示即可.(3)图中所有线段有AE、AB.AD、AC、EB.ED、EC、BD、BC、DC共10条,求出所有线段的和用AC表示即可.(3)图中所有线段有AE、AB、AD、AC.EB、ED、EC.BD、BC.DC共10条,求出所有线段的和用AC表示即可.(3)图中所有线段有AE、AB、AD.AC、EB、ED.EC、BD.BC、DC共10条,求出所有线段的和用AC表示即可.(3)图中所有线段有AE、AB、AD、AC、EB、ED、EC、BD、BC、DC共10条,求出所有线段的和用AC表示即可.解答:解: (1)∵CD=2BD, BC=21,∴BD= BC=7,∵CE=2AE, AB=18,∴AE= AC= (AB+BC)= ×(18+21)=13,∴BE=AB﹣AE=18﹣13,∴DE=BE+BD=5+7=12;(2)∵CD=2BD,∴BD= BC,∵CE=2AE, AB=a,∴AE= AC,∴BE=AB﹣AE=AB﹣AC,∴DE=BE+BD=AB﹣AC+ BC=AB﹣(AC﹣BC)=AB﹣AB= AB,∵AB=a,∴DE=a;(3)设CD=2BD=2x, CE=2AE=2y,则BD=x, AE=y,所有线段和AE+AB+AD+AC+EB+ED+EC+BD+BC+DC=4y+3(2y﹣3x)+2x+2x+3(2y ﹣3x)+2x+2x+2x+2x+2x=7(y+2y﹣3x+x),y=2x,则AD=y+2y﹣3x+x=3y﹣2x=4x, AC=3y=6x,∴= ,故答案为:.故答案为: .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两点间距离的理解和掌握, 此题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 但是有一定的难度, 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2. (10分)如果两个角的差的绝对值等于90°, 就称这两个角互为垂角, 例如: ∠1=120°, ∠2=30°, |∠1﹣∠2|=90°, 则∠1和∠2互为垂角(本题中所有角都是指大于0°且小于180°的角)(1)如图1, O为直线AB上一点, OC⊥AB于点O, OE⊥OD于点O, 直接指出图中所有互为垂角的角;(2)如果一个角的垂角等于这个角的补角的, 求这个角的度数;(3)如图2, O为直线AB上一点, ∠AOC=75°, 将整个图形绕点O逆时针旋转n(0<n<90°), 直线AB旋转到A′B′, OC旋转到OC′, 作射线OP, 使∠BOP=∠BOB′, 求:当n为何值时, ∠POA′与∠AOC′互为垂角.考点:余角和补角;角的计算.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新定义.分析:(1)根据互为垂角的定义即可求解;(2)利用题中的“一个角的垂角等于这个角的补角的”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3)分0<n<75, 75<n<90两种情况讨论可得n的值.(3)分0<n<75,75<n<90两种情况讨论可得n的值.(3)分0<n<75,75<n<90两种情况讨论可得n的值.解答:解: (1)互为垂角的角有4对: ∠EOB与∠DOB, ∠EOB与∠EOC, ∠AOD与∠COD, ∠AOD与∠AOE;(2)设这个角的度数为x度, 则①当0<x<90时, 它的垂角是90+x度, 依题意有90+x= (180﹣x),解得x=18;②当90<x<180时, 它的垂角是x﹣90度, 依题意有x﹣90= (180﹣x),解得x=126;故这个角的度数为18或126度;(3)当n=75时OC′和OA重合, 分两种情况:①当0<n<75时, ∠COC′=n°, ∠AOC′=75°﹣n°,∠POB=∠BOB′=n°,∠A′OP=180°﹣(∠POB+∠BOB′)=180°﹣2n°,∵∠A′OP﹣∠AOC′=90°,∴|(180﹣2n)﹣(75﹣n)|=90,∵0<n<75,∴n=15;②当75<n<90时, ∠AOC′=n°﹣75°,∠POB=∠BOB′=n°,∠A′OP=180°﹣(∠POB+∠BOB′)=180°﹣2n°,∵∠A′OP﹣∠AOC′=90°,∴|(180﹣2n)﹣(n﹣75)|=90,解得n=55或115,∵75<n<90,∴n=55或115舍去.综上所述;n=15时, ∠POA′与∠AOC′互为垂角.点评:主要考查了互为垂角和补角的概念以及运用.互为垂角的两个角的差的绝对值等于90°, 互为补角的两角之和为180°.解此题的关键是能准确的从图中找出角之间的数量关系, 从而计算出结果.3. (8分)如图(1), 长方形纸片ABCD, 点E、F分别在边AB.CD上, 连接EF, 将∠BEF 对折, 点B落在直线EF上的点B′处, 得折痕EM;将AEF对折, 点A落在直线EF上的A′处, 得折痕EN(1)若A′F: FB′: B′E=2: 3: 1且FB′=6, 求线段EB的长度;(2)如图(2), 若F为边DC的一点, BE= AB, 长方形ABCD的面积为48, 求三角形FEB 的面积.考点:翻折变换(折叠问题);两点间的距离;三角形的面积.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利用翻折变换的性质得出BE=B′E, 进而利用A′F: FB′: B′E=2: 3: 1求出B′E的长即可;(2)利用三角形面积与矩形面积关系以及同高不等底三角形面积关系得出即可.(2)利用三角形面积与矩形面积关系以及同高不等底三角形面积关系得出即可.解答:解: (1)∵将∠BEF对折, 点B落在直线EF上的点B′处, 得折痕EM, ∴BE=B′E,∵A′F: FB′: B′E=2: 3: 1且FB′=6,∴BE=B′E=6×=2,∴线段EB的长度为: 2;(2)由题意可得出: S△AFB= S矩形ABCD=24,∵F为边DC的一点, BE= AB,∴S△FEB= S△AFB= ×24=9.∴S△FEB=S△AFB=×24=9.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以及同高不等底三角形面积关系, 正确根据图形关系得出三角形面积是解题关键.4. (8分)已知D为直线AB上的一点, ∠COE是直角, OF平分∠AOE(1)如图1, 若∠COF=34°, 则∠BOE=68°;若∠COF=m°, 则∠BOE=2m°;∠BOE与∠COF的数量关系为BOE=2∠COF.(2)在图2中, 若∠COF=75, 在∠BOE的内部是否存在一条射线OD, 使得2∠BOD与∠AOF的和等于∠BOE与∠BOD的差的三分之一?若存在, 请求出∠BOD的度数;若不存在, 请说明理由.(3)当射线OE绕点O顺时针旋转到如图3的位置时, (1)中∠BOE和∠COF的数量关系是否仍然成立?请说明理由, 若不成立, 求出∠BOE与∠COF的数量关系.考点: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由∠COF=34°, ∠COE是直角, 易求∠EOF, 而OF平分∠AOE, 可求∠AOE, 进而可求∠BOE, 若∠COF=m°, 则∠BOE=2m°;进而可知∠BOE=2∠COF;(3)由前面的结论, 当∠COF=75°, 得到∠BOE=2×75°=150°, 并且∠EOF=∠AOF=90°﹣75°=15°, 再根据2∠BOD与∠AOF的和等于∠BOE与∠BOD的差的三分之一, 可得到关于∠BOE的方程, 解方程得到∠BOD=15°, 因此在∠BOE的内部存在一条射线OD, 满足条件;(2)由于∠COE是直角, 于是∠EOF=90°﹣∠COF, 而OF平分∠AOE, 得出∠EOF=(180°﹣x)÷2, ∠FOC=(180°﹣x)÷2+90°=(360°﹣x)÷2, 由此可得出结论.(2)由于∠COE是直角,于是∠EOF=90°﹣∠COF,而OF平分∠AOE,得出∠EOF=(180°﹣x)÷2,∠FOC=(180°﹣x)÷2+90°=(360°﹣x)÷2,由此可得出结论.(2)由于∠COE是直角,于是∠EOF=90°﹣∠COF,而OF平分∠AOE,得出∠EOF=(180°﹣x)÷2,∠FOC=(180°﹣x)÷2+90°=(360°﹣x)÷2,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 (1)∵∠COF=34°, ∠COE是直角,∴∠EOF=90°﹣34°=56°,又∵OF平分∠AOE,∴∠AOE=2∠EOF=112°,∴∠BOE=180°﹣112°=68°,若∠COF=m°, 则∠BOE=2m°;故∠BOE=2∠COF;故答案是68°;2m°;∠BOE=2∠COF;(2)存在. 理由如下:如图2, ∵∠COF=75°,∴∠BOE=2×75°=150°,∠EOF=∠AOF=90°﹣75°=15°,而2∠BOD与∠AOF的和等于∠BOE与∠BOD的差的一半,∴2∠BOD+15°= (150°﹣∠BOD),∴∠BOD=15°.(3)∠BOE和∠COF的关系不成立.设∠BOE=x, 则∠EOF=(180°﹣x)÷2, ∠FOC=(180°﹣x)÷2+90°=(360°﹣x)÷2,∴∠BOE+2∠FOC=360°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全等, 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也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互余互补的含义.5. (8分)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 点B对应的数为b, 且a、b满足|a+3|+(b﹣2)2=0 (1)求线段AB的长;(2)如图1 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 且x是方程2x+1= x﹣5的根, 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 BC+AB?若存在, 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 说明理由;(3)如图2, 若P点是B点右侧一点, PA的中点为M, N为P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点, 当P在B的右侧运动时, 有两个结论:①PM﹣BN的值不变;②PM+ BN的值不变, 其中只有一个结论正确, 请判断正确的结论, 并求出其值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两点间的距离. 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应用题.分析:(1)利用非负数的性质求出a与b的值, 即可确定出AB的长;(2)求出已知方程的解确定出x, 得到C表示的点, 设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m, 由PA+PB= BC+AB确定出P位置, 即可做出判断;(3)设P点所表示的数为n, 就有PN=n+3, PB=n﹣2, 根据条件就可以表示出PM= , BN= ×(n﹣2), 再分别代入①PM﹣BN和②PM+ BN求出其值即可.(3)设P点所表示的数为n,就有PN=n+3,PB=n﹣2,根据条件就可以表示出PM= ,BN= ×(n﹣2),再分别代入①PM﹣BN和②PM+ BN求出其值即可.(3)设P点所表示的数为n,就有PN=n+3,PB=n﹣2,根据条件就可以表示出PM=,BN=×(n﹣2),再分别代入①PM﹣BN和②PM+BN求出其值即可.解答:解: (1)∵|a+3|+(b﹣2)2=0,∴a+3=0, b﹣2=0,∴a=﹣3, b=2,∴AB=|﹣3﹣2|=5.答: AB的长为5;(2)∵2x+1= x﹣5,∴x=﹣4,∴BC=6.设点P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m,∵PA+PB= BC+AB,∴|m+3|+|m﹣2|= ×6+5,令m+3=0, m﹣2=0,∴m=﹣3或m=2.当m≤﹣3时,﹣m﹣3+2﹣m=8,m=﹣4.5;当﹣3<m≤2时,m+3+2﹣m=8, (舍去);当m>2时,m+3+m﹣2=8,m=3.5.∴点P对应的数是﹣4.5或3.5;(3)设P点所表示的数为n,∴PN=n+3, PB=n﹣2.∵PA的中点为M,∴PM= PN= , .N为PB的三等分点且靠近于P点,∴BN= PB= ×(n﹣2).∴PM﹣BN= ﹣××(n﹣2),= (不变).②PM+ BN= + ××(n﹣2)= n﹣(随P点的变化而变化).∴正确的结论是:PM﹣BN的值不变, 且值为2.5.∴正确的结论是:PM﹣BN的值不变,且值为2.5.∴正确的结论是: PM﹣BN的值不变,且值为2.5.∴正确的结论是:PM﹣BN的值不变,且值为2.5.点评: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运用, 分段函数的运用, 数轴的运用, 数轴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的运用, 去绝对值的运用, 解答时了灵活运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求解是关键.6. (12分)(1)已知数轴上A.B两点分别表示﹣3.5, 则AB=8, 数轴上M、N两点分别表示数m、n, 则MN=n﹣m(2)如图1, E、F为线段AB的三等分点, P为直线AB上一动点(P不与E、F、A重合), 在点P运动过程中, PE、PF、PA有何数量关系?请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考点:两点间的距离;数轴.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根据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到AB和MN的长;(2)分P在A左边, P在AE上, P在EF上, P在FB上, P在B右边, 五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2)分P在A左边,P在AE上,P在EF上,P在FB上,P在B右边,五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2)分P在A左边,P在AE上,P在EF上,P在FB上,P在B右边,五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解答:解: (1)由图形可知, AB=5﹣(﹣3)=8, MN=n﹣m;(2)P在A左边, PE﹣PA=PF﹣PE, 即2PE﹣PF=PA;P在AE上, PE+PA=PF﹣PE, 即PF﹣2PE=PA;P在EF上, PE+PF=AP﹣PE, 即2PE+PF=PA;P在FB上, PE﹣PF=AP﹣PE, 即2PE﹣PF=PA;P在B右边, PE﹣PF=PA﹣PE, 即2PE﹣PF=PA.故答案为:8, n﹣m.故答案为:8,n﹣m.故答案为: 8,n﹣m.故答案为:8,n﹣m.点评:考查了数轴、两点间的距离, 关键是熟练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以及分类思想的运用.7. (4分)A.2011 B.2012 C.2013 D.2014把一张纸剪成5块,从所得纸片中取出若干块各剪成5块,再从以上所得纸片中取出若干块, 每块又剪成5块, …,如此进行下去, 到剪完某一次后停止时, 所得纸片总数可能是()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根据剪纸的规律, 每一次都是在5的基础上多了4张, 则剪了n次时, 每次取出的纸片数分别为x1, x2, x3, …, xn块, 最后共得纸片总数N, 根据数的整除性这一规律可得出答案.解答:解: 设把一张纸剪成5块后, 剪纸还进行了n次, 每次取出的纸片数分别为x1, x2, x3, …, xn块, 最后共得纸片总数N, 则N=5﹣x1+5x1﹣x2+5x2﹣…﹣xn+5xn=1+4(1+x1+x2+…+xn),又∵N被4除时余1, N必为奇数,而2011=502×4+3, 2013=503×4+1,∴N只可能是2013.故选:C.故选: C.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变化类, 必须探索出剪n次有的纸片数, 然后根据数的整除性规律求得进行判断.8. (10分)如图, 已知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8, B是数轴上一点, 且AB=14. 动点P从点A出发, 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表示的数﹣6, 点P表示的数8﹣5t(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动点Q从点B出发, 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 若点P、Q同时出发, 问点P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3)若M为AP的中点, N为PB的中点.点P在运动的过程中, 线段MN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 请说明理由;若不变, 请你画出图形, 并求出线段MN的长.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两点间的距离.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根据已知可得B点表示的数为8﹣14;点P表示的数为8﹣5t;(2)点P运动x秒时, 在点C处追上点Q, 则AC=5x, BC=3x, 根据AC﹣BC=A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3)分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 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 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3)分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3)分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3)分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的长即可.解答:解: (1)∵点A表示的数为8, B在A点左边, AB=14,∴点B表示的数是8﹣14=﹣6,∵动点P从点A出发, 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 设运动时间为t(t>0)秒,∴点P表示的数是8﹣5t.故答案为: ﹣6, 8﹣5t;(2)设点P运动x秒时, 在点C处追上点Q,则AC=5x, BC=3x,∵AC﹣BC=AB,∴5x﹣3x=14,解得: x=7,∴点P运动7秒时追上点Q.(3)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 都等于7;理由如下:∵①当点P在点A、B两点之间运动时:MN=MP+NP= AP+ BP= (AP+BP)= AB= ×14=7,②当点P运动到点B的左侧时:MN=MP﹣NP= AP﹣BP= (AP﹣BP)= AB=7,∴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 其值为7.∴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7.∴线段MN的长度不发生变化,其值为7.点评:本题考查了数轴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用到的知识点是数轴上两点之间的距离, 关键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 注意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9. (12分)如图1, 已知∠AOC=m°, ∠BOC=n°且m、n满足等式|3m﹣420|+(2n﹣40)=0, 射线OP从OB处绕点0以4度/秒的速度逆时针旋转.(1)试求∠AOB的度数;(2)如图l, 当射线OP从OB处绕点O开始逆时针旋转, 同时射线OQ从OA处以l度/秒的速度绕点0顺时针旋转, 当他们旋转多少秒时, 使得∠POQ=10°?(3)如图2, 若射线OD为∠AOC的平分线, 当射线OP从OB处绕点O开始逆时针旋转, 同时射线OT从射线OD处以x度/秒的速度绕点O顺时针旋转, 使得这两条射线重合于射线OE处(OE在∠DOC的内部)时, 且= , 试求x.考点:几何变换综合题;角的计算.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先根据非负数的性质求得m=140, n=20, 即得∠AOC=140°, ∠BOC=20°, 从而得到结果;(2)设他们旋转x秒时, 使得∠POQ=10°, 则∠AOQ=x°, ∠BOP=4x°.分①当射线OP与射线OQ相遇前, ②当射线OP与射线OQ相遇后, 两种情况, 结合旋转的性质分析即可;(3)设t秒后这两条射线重合于射线OE处, 则∠BOE=4t°, 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OD的度数, 即可求得∠BOD的度数, 再根据= 即可求得∠COE的度数, 从而得到∠DOE、∠BOE的度数, 即可求得结果.(3)设t秒后这两条射线重合于射线OE处,则∠BOE=4t°,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OD的度数,即可求得∠BOD的度数,再根据= 即可求得∠COE的度数,从而得到∠DOE、∠BOE的度数,即可求得结果.(3)设t秒后这两条射线重合于射线OE处,则∠BOE=4t°,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COD的度数,即可求得∠BOD的度数,再根据=即可求得∠COE的度数,从而得到∠DOE、∠BOE的度数,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 (1)∵|3m﹣420|+(2n﹣40)2=0,∴3m﹣420=0且2n﹣40=0,∴m=140, n=20,∴∠AOC=140°, ∠BOC=20°,∴∠AOB=∠AOC﹣∠BOC=160°;(2)设他们旋转x秒时, 使得∠POQ=10°. 则∠AOQ=x°, ∠BOP=4x°.①当射线OP与射线OQ相遇前有: ∠AOQ+∠BOP+∠POQ=∠AOB=160°,即:x+4x+10=160,解得: x=30;②当射线OP与射线OQ相遇后有: ∠AOQ+∠BOP﹣∠POQ=∠AOB=160°,即: x+4x﹣10=160,解得: x=34.答:当他们旋转30秒或34秒时, 使得∠POQ=10°;(3)设t秒后这两条射线重合于射线OE处, 则∠BOE=4t°.∵OD为∠AOC的平分线,∴∠COD= ∠AOC=70°,∴∠BOD=∠COD+∠BOC=70°+20°=90°.∵,∴∠COE= ×90°=40°, ∠DOE=30°, ∠BOE=20°+40°=60°即: 4t=60,∴t=15,∴∠DOE=15x°, 即: 15x=30解得x=2.点评: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 角的计算.应该认真审题并仔细观察图形, 找到各个量之间的关系, 是解题的关键.10.(10分)如图1, 已知∠AOC=2∠BOC, ∠AOC的余角比∠BOC小30°,(1)求∠COB的度数;(2)经过点O作射线OD, 使得∠AOC=4∠AOD, 求∠BOD的度数;(3)如图2, 在∠AOB的内部作∠EOF, OM、ON分别为∠AOE和∠BOF的平分线, 当∠EOF绕点O在∠AOB的内部转动时, 请说明∠AOB+∠EOF=2∠MON.考点:角的计算;角平分线的定义.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设∠BOC=x, 则∠AOC=2x, 根据, ∠AOC的余角比∠BOC小30゜列方程求解即可;(2)分两种情况:①当射线OD在∠AOC内部②当射线OD在∠AOC外部, 分别求出∠BOD的度数即可;(3)OM、ON分别为∠AOE和∠BOF的平分线, 可得∠MOE= ∠AOE, ∠FON= ∠BOF, 所以∠MON=∠EOF+ (∠AOE+∠BOF), 即可得2∠MON=2∠EOF+∠AOE+∠BOF=∠AOB+∠EOF.(3)OM、ON分别为∠AOE和∠BOF的平分线,可得∠MOE= ∠AOE,∠FON= ∠BOF,所以∠MON=∠EOF+ (∠AOE+∠BOF),即可得2∠MON=2∠EOF+∠AOE+∠BOF=∠AOB+∠EOF.(3)OM、ON分别为∠AOE和∠BOF的平分线,可得∠MOE=∠AOE,∠FON=∠BOF,所以∠MON=∠EOF+(∠AOE+∠BOF),即可得2∠MON=2∠EOF+∠AOE+∠BOF=∠AOB+∠EOF.解答:解: (1)设∠BOC=x, 则∠AOC=2x,依题意列方程90°﹣2x=x﹣30°,解得: x=40°,即∠COB=40゜.(2)由(1)得, ∠AOC=80°, ∠AOB=∠AOC+∠BOC=120°,①当射线OD在∠AOC内部时, ∠AOD=20゜,则∠BOD=∠AOB﹣∠AOD=120°﹣20°=100°;②当射线OD在∠AOC外部时, ∠AOD=20゜则∠BOD=∠AOB+∠AOD=120゜+20°=140°;(3)∵OM、ON分别为∠AOE和∠BOF的平分线,∴∠MOE= ∠AOE, ∠FON= ∠BOF,∴∠MON=∠EOF+ (∠AOE+∠BOF),∴2∠MON=2∠EOF+∠AOE+∠BOF=∠AOB+∠EOF.即∠AOB+∠EOF=2∠MON.即∠AOB+∠EOF=2∠MON.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以及角的计算, 还用到了方程的思想.注意(2)要根据射线OD的位置不同, 分类讨论, 分别求出∠BOD的度数.11. (12分)如图1, 点A.B分别在数轴原点O的左右两侧, 且OA+50=OB, 点B对应数是90.(1)求A点对应的数;(2)如图2, 动点M、N、P分别从原点O、A.B同时出发, 其中M、N均向右运动, 速度分别为2个单位长度/秒, 7个单位长度/秒, 点P向左运动, 速度为8个单位长度/秒, 设它们运动时间为t秒, 问当t为何值时, 点M、N之间的距离等于P、M之间的距离;(3)如图3, 将(2)中的三动点M、N、P的运动方向改为与原来相反的方向, 其余条件不变, 设Q为线段MN的中点, R为线段OP的中点, 求22RQ﹣28RO﹣5PN的值.考点:数轴;两点间的距离.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根据点B对应的数求得OB的长度, 结合已知条件和图形来求点A所对应的数;(2)由M、N之间的距离等于P、M之间的距离列式为, 列方程求出t;(3)由M、N之间的距离等于P、M之间的距离列式为, 列方程求出t, 并求出RQ, RO 及PN, 再求出22RQ﹣28RO﹣5PN的值.(3)由M、N之间的距离等于P、M之间的距离列式为,列方程求出t,并求出RQ,RO及PN,再求出22RQ﹣28RO﹣5PN的值.(3)由M、N之间的距离等于P、M之间的距离列式为,列方程求出t,并求出RQ,RO及PN,再求出22RQ﹣28RO﹣5PN的值.解答:解: (1)如图1, ∵点B对应数是90,∴OB=90.又∵OA+50=OB, 即OA+50=90,∴OA=120.∴点A所对应的数是﹣120;(2)依题意得, MN=|(﹣120+7t)﹣2t|=|﹣120+5t|,PM=|2t﹣(90﹣8t)|=|10t﹣90|,又∵MN=PM,∴|﹣120+5t|=|10t﹣90|,∴﹣120+5t=10t﹣90或﹣120+5t=﹣(10t﹣90)解得t=﹣6或t=14,∵t≥0,∴t=14, 点M、N之间的距离等于点P、M之间的距离.(3)依题意得RQ=(45+4t)﹣(﹣60﹣4.5t)=105+8.5t,RO=45+4t,PN=(90+8t)﹣(﹣120﹣7t)=210+15t,则22RQ﹣28RO﹣5PN=22(105+8.5t)﹣28(45+4t)﹣5(210+15t)=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及两点间的距离, 解题的关键是根据M、N之间的距离等于P、M之间的距离列出方程求出t.12. (12分)已知: A.B.C为数轴上三个运动的点, 速度分别为a个单位/秒、b个单位/秒和c 个单位/秒(a、b、c为正整数), 且满足|5﹣a|+(b﹣3)2=1﹣c.(1)求A.B.C三点运动的速度;(2)若A、B两点分别从原点出发, 向数轴正方向运动, C从表示+20的点出发同时向数轴的负方向运动, 几秒后, C点恰好为AB的中点?(3)如图, 若一把长16cm的直尺一端始终与C重合(另一端D在C的右边), 且M、N 分别为OD、OC的中点, 在C点运动过程中, 试问:MN的值是否变化?若变化, 求出其取值范围;若不变, 请求出其值.考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数轴;两点间的距离. 菁优网版权所有分析:(1)根据条件可以得出c≥1的整数, 就可以得出1﹣c≤0, 在根据|5﹣a|+(b﹣3)2≥0就可以求出c的值, 再由非负数的性质就可以求出结论;(2)设x秒后, C点恰好为AB的中点, 就有方程3x+ (5x﹣3x)=20﹣x, 求出其解即可.(3)设OC=a, 则OD=16+a, 根据中点的定义就有ON、OM的值, 就可以求出MN 的值而得出结论.(3)设OC=a,则OD=16+a,根据中点的定义就有ON、OM的值,就可以求出MN 的值而得出结论.(3)设OC=a,则OD=16+a,根据中点的定义就有ON、OM的值,就可以求出MN 的值而得出结论.解答:解: (1)∵|5﹣a|+(b﹣3)2是非负数,∴1﹣c≥0.∵c为正整数, 所以1﹣c≤0,∴1﹣c=0,∴c=1;∴|5﹣a|+(b﹣3)2=0,∴5﹣a=0, b﹣3=0,∴a=5;b=3;答: A点的运动速度为5个单位长度/秒;B点的运动速度为3个单位长度/秒;C点的运动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秒;(2)设设x秒后, C点恰好为AB的中点, 由题意, 得3x+ (5x﹣3x)=20﹣x,解得: x=4.答: 4秒后, C点恰好为AB的中点;(3)不变, MN=8.理由:设OC=a, 则OD=16+a.∵M、N分别为OD.OC的中点,∴ON= OC= a, OM= OD= (16+a)=8+ a.∵MN=OM﹣ON,∴MN=8+ a﹣a=8.∴MN=8+a﹣a=8.点评:本题考查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实际问题的运用,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的运用, 行程问题的数量关系的运用, 数轴的运用, 线段中点的运用, 非负数的性质的运用, 解答时求A、B、C三点运动的速度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运用中点的性质求MN的值是难点.。

七年级数学线段的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线段的练习题

七年级数学线段的练习题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练习一下关于数学中线段的相关知识。

线段是几何学中非常基础的概念,它由两个端点和它们之间的所有点组成。

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些练习题,帮助大家加深对线段概念的理解。

练习题一:线段的表示方法1. 用线段的端点表示下列线段:A(3,4),B(6,8)。

2. 如果线段AB的端点分别是A(-2,1)和B(5,-3),请用数学符号表示这条线段。

练习题二:线段的长度计算1. 计算线段AB的长度,其中A(1,2),B(4,5)。

2. 给定线段CD,C(-1,-1),D(3,2),求线段CD的长度。

练习题三:线段的中点坐标1. 求线段AB的中点坐标,A(2,3),B(6,7)。

2. 如果线段EF的端点是E(-3,4)和F(1,-2),请计算线段EF的中点坐标。

练习题四: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 给定线段GH,G(0,0),H(4,4),求线段GH的垂直平分线方程。

2. 线段IJ的端点是I(-2,-3)和J(2,3),请找出线段IJ的垂直平分线方程。

练习题五:线段的对称性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KL关于x轴对称,K(-1,2),请找出点L的坐标。

2. 线段MN关于y轴对称,M(3,-1),请计算点N的坐标。

练习题六:线段的延伸和缩短1. 线段OP,O(0,0),P(3,0),若将线段OP延伸至Q,使得PQ=2OP,求点Q的坐标。

2. 线段RS,R(-4,0),S(0,0),若将线段RS缩短至T,使得ST=RS/2,求点T的坐标。

同学们,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线段的性质和计算方法。

请大家认真完成这些题目,并在完成后检查自己的答案。

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问。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练习和思考的学科,希望你们能够享受解题的过程,并从中获得知识和乐趣。

祝学习愉快!。

(2021年整理)七年级线段的计算(基础)

(2021年整理)七年级线段的计算(基础)

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飞速提高,城市化发展越来越快,大街小巷里每天都会有一大批的新建工程开始动工。

在建筑工程业飞速发展的今天,钢筋混凝土的结构已成为城市建筑工程的第一选择,其施工质量和施工工艺都越来越受到*人士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相关内容的论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钢筋混凝土对建筑物质量的影响作用较大,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保*建筑物能够高质量、安全的运行;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的施工步骤较为复杂,且较易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破损、形变,如果钢筋混凝土结构存在裂缝或者混凝土质量不合格,容易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内部腐蚀现象;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点,包括钢筋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模板安装工程的技术要点,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技术要点。

关键词: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一、前言我国现今的国民经济发展呈高速增长态势,推动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建筑物的建造需求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这就给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建筑工程中,建筑物的结构大多以钢筋混凝土为主,而在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具有诸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需要我们充分了解并采取相应措施,可以说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质量。

因此,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施工质量,保*建筑物能够高质量、安全的运行。

二、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施工的常见问题及特点2.1钢筋混凝土施工步骤较为复杂在进行施工准备工作时,需要对施工条件、原料材质、施工器具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准备,并根据施工图纸进行放样,随后开始进行模板工程的安装及钢筋支架的安装工作,安装完毕后开始浇筑混凝土,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和模板的拆卸。

当然随着工作面位置的变化或施工条件的改变,施工的步骤也会进行调整,这进一步增加了施工的复杂程度,使得质量控制难度加大。

2.2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过程中容易破损通常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混凝土完全凝固后承载力较大,稳定*较好,但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具有流变*,如果施工过程存在不规范的*作、选用不合格的混凝土原料、混凝土配比不合理、新旧混凝土没能充分结合,加上施工环境如温度、湿度的影响,容易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不稳定,出现裂缝甚至破损。

七年级几何线专题

七年级几何线专题

线模块一 线的概念例1(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直线AB 和直线BA 是同一条直线 B .射线AB 和射线BA 是同一条射线C .线段AB 和线段BA 是同一条线段D .把线段AB 向两端无限延伸便得到直线AB 答案B例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点之间的连线中,直线最短B .若AP=BP ,则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C .两点之间的的线段叫做这两点的距离D .若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P=BP 答案:D(3)玩具枪上瞄准系统设计的数学原理是练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孙悟空在天上画一条十万八千里的直线B .笔直公路是一条直线C .点A 一定在直线AB 上D .过A 、B 可以画两条不同的直线,分别是直线AB 和直线BA (2)(2017——2018青山区七上期末)在下列日常生活的操作中,能体现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是( )A .沿桌子的一边看,可将桌子排整齐B .用两颗钉子固定一根木条C .用两根木桩拉一直线把树栽成一排D .把弯路改直,可以缩短路程(3)如图给出的分别由射线,直线,线段,其中能相交的图形有 个① ② ③ ④C AAba A例2(1)延长线段AB是指按从端点A到B的方向延长;延长线段BA是指按从端点B到A的方向延长,这是也可以说反向延长线段AB,如下图,分别画出线段AB的延长线和反向延长线。

(2)根据下图填空:①线段AD交BC于点E,线段BA至F(填“延长”或“反向延长”);②延长线段DC交的于点F,线段CF是线段DC的线(3)在右图中,已知三角形ABC及点ABC及点D,按要求画图;①作直线AD;②反向延长AB到E,使得AE=AB;③连接CE,CE与直线AD交于点F;④作射线FB练2(1)下面依次是小明按照下列语句画出的四个图形:①直线EF经过点C;②点A在直线l上;③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④线段AB、CD相交于点B;他所画的图形中,正确的个数是AlAFCEFEDCBADCBA(2)① 如图Ⅰ,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两侧,分别有A 、B 两个村庄,现在要在公路l 上建一座火力发电厂,向A 、B 两个村庄供电,为使所用的电线最短,请问供电厂P 应建在何处?画出图形写出做法并说明理由 ②如图Ⅱ,要向4个村庄A 、B 、C 、D 供电,供电长P 又该建在何处? 画出提醒并写出做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线段的计算一、方程思想(数形结合)1的长.,BP=6,求线段MNP.如图所示,是线段AB上一点,M,N分别是线段AB,AP的中点,若AB=16
举一反三:MN的长。

AB上,且CD=10cm,M、N分别是AC、BD的中点,求线段点在线段1.如图,AB=24cm,C、D
F分别是线段AC、AB的中点,若EF=20cm的长。

,求BC、2.如图,E EFA
的长。

的中点,且的中点,3.如图,已知AB=20,C为ABD为CB上一点,E为BDEB=3,求CD CDABE
3题第
的中点,且ACQM42D4.如图,C、、E将线段分成:3::5四部分,、P、、N分别是线段、CD、、EBDE ,求PQ的长。

MN=21PMNQ
BEDCA
题第4
,使到.如图,延长线段5ABCBC=2ABAD=DB,,且,若AC=6cm 1:FC=1::DFDE,求3、的长。

EF:BE FDEBAC第5题
1
52,四点,已知DC、6、如图,同一直线上有A、B、CB?ADDB?,AC AB的长。

CD=4cm,求
23. . .
.
A C D
B
中点,CD=8,:4三部分,M是AD7、如图,B、C两点把线段AD分成2:3. 求MC的长M
A
C
B
D
二、分类思想
线段AB、BC均在直线l上,若AB=12cm,AC=4cm,M、N分别是AB、AC的中点,则MN 的长为_______.
举一反三:
1、已知线段AB=8,在直线AB上画线段BC,使它等于3,求线段AC的长
2、已知,点A在数轴上的点为-10,点B在数轴上的点为14,点C在数轴上,且AC:BC=1:5,求点C对应的数
3、P是定长线段AB的三等分点,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PQ:AB的值
4、已知,线段AB=10,C、D为直线AB上的两点,且AC=6,BD=8,求线段CD的长
三、动态问题
1、如图,直线AB上有一点P,点M、N分别为线段PA、PB的中点,AB=14.
BNPMA
(1)若点P在线段AB上,且AP=8,求线段MN的长度。

2
在AB上的位置无关(2)若点P在直线AB上,使说明线段MN的长度与点P AB的延长线上,
下列结论:(3)如图,若点C为线段AB的中点,点P在线段PA??PBPAPB的值不变;②的值
BPCA
不变。

请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其值。

①PCPC
2、如图,线段AB=24,动点P从A出发,以2个单位/秒的速度沿射线AB运动,M为AP 的中点。

PBMA
(1)出发多少秒后,PB=2AM
(2)当P在线段AB上运动时,试说明2BM-BP为定值
(3)当P在AB延长线上运动,N为BP的中点,下列两个结论:
①MN长度不变;②MN+PN的值不变。

选择一个正确的结论,并求出其值。

四、“电子蚂蚁问题”
1、如图,已知A、B分别为数轴上两点,A点对应的数为—20,B点对应的数为100。

⑴现有一只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 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C点相遇,求C 点对应的数;
⑵若当电子蚂蚁P从B点出发时,以6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A点出发,以4个单位/秒的速度也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在数轴上的D点相遇,求D 点对应的数。

3
2、已知数轴上两点A、B对应的数分别为—1,3,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⑴若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求点P对应的数;
⑵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和为5?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⑶当点P以每分钟一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O点向左运动时,点A以每分钟5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点B一每分钟20个单位长度向左运动,问它们同时出发,几分钟后P点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
3、数轴上A点对应的数为-5,B点在A点右边,电子蚂蚁甲、乙在B分别以分别以2个单位/秒、1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左运动,电子蚂蚁丙在A以3个单位/秒的速度向右运动。

(1)若电子蚂蚁丙经过5秒运动到C点,求C点表示的数;
A B
-5
(2)若它们同时出发,若丙在遇到甲后1秒遇到乙,求B点表示的数;
A B
-5
(3)在(2)的条件下,设它们同时出发的时间为t秒,是否存在t的值,使丙到乙的距离是丙到甲的距离的2倍?若存在,求出t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A B
4、已知数轴上有顺次三点A, B, C。

其中A的坐标为-20.C点坐标为40,一电子蚂蚁甲从C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左移动。

(1)当电子蚂蚁走到BC的中点D处时,它离A,B两处的距离之和是多少?
(2)这只电子蚂蚁甲由D点走到BA的中点E 处时,需要几秒钟?
(3)当电子蚂蚁甲从E点返回时,另一只电子蚂蚁乙同时从点C出发,向左移动,速度为秒3个单位长度,如果两只电子蚂蚁相遇时离B点5个单位长度,求B点的坐标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