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规划指标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规划指标研究
张瑶齐凯王强
【摘要】公园绿地是重要的避难场所之一,近些年各地编制了防灾规划和多种防灾标准,但在当前大规模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公园绿地的改造仍缺乏防灾设计。本文通过研究公园避灾减灾规划要素,借鉴控规中对控制指标的方式,将改造公园设计与城市规划选址布局、抗震、消防规范要求相结合,建立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指标体系,加强改造公园的防灾设计,在提升城市形象、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提高公园绿地的防灾性能,减少防灾设施的专项投入。
【关键词】应急避难;改造公园绿地;防灾规划指标
1.前言
公园绿地是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自然生态环境、人民生活质量的保障,同时也是城市防灾减灾的空间载体,在地震、火灾等灾害发生时,作为应急避难场地,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国防灾研究起步较晚,多数已建的公园绿地缺乏防灾设计,公园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并不能充分发挥。
近些年灾害频仍,为了提高防灾效率,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防灾标准,有《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2007)、《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计》(GB21734-2008)、江苏省《城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技术标准》(意见征求稿)……许多城市编制了防灾专项规划,如北京市中心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纲要2005~2020、西安城区应急避难场所规划(2009-2020)
在快速城市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大规模的城市更新、市容整治中,公园绿地的提升工程比比皆是。然而除了响应国际号召、专门的防灾公园改造和建设,大批量的一般公园改造仅作为市容改善的举措,并没有融入防灾设计。公园绿地作为城市建设用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的应急避难场地,控规和防灾专项规划中给予的指标控制并不充分,导致了防灾规划操作性差,与实际建设脱节。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文借鉴控规中对控制指标的方式,将公园设计与规划选址布局、抗震、消防要求相结合,建立改造公园绿地的防灾指标体系,指导公园改造的设计、评审、
建设、管理。
2.公园绿地的防灾规划要素
公园拥有独立的开敞空间、建筑密度低、植物丰富,这些自身的特性可以使其在灾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从而成为避灾的首选地。结合公园的防灾避难功能,可以提炼出公园设计的几项公园规划布局的要素。
2.1要素一:开敞空地
灾难发生后,灾民安置,救援部队进入,大量物资运往灾区,消防、医疗、通讯等应急设施启动,物资储备和集散都需要空间。公园内部草坪、广场等开敞空间作为避难专区,可以提供场地作为灾民篷宿地、应急物资的集散地、救灾人员的驻扎地、医疗救护的中心地、车辆停放场地、救援直升机的起降地、垃圾处理场地等,利于灾后各项工作的及时开展。近几年汶川、雅安的地震中,公园绿地无一例外成为居民避震安置的场所。
2.2元素二:防护林带
公园的风景林带有防倒塌、防火、防风、防尘、防泥石流等多方面功能。公园中树木众多,根系坚固,可以阻挡侧面倒塌的物体,保障场地安全;园林树木具有防止火灾发生和减缓火势蔓延的作用;林地自身生态环境良好,有杀菌阻尘、净化空气的作用,还具有防疫的效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差异大,主要的灾害种类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本地的特点,以乡土植物为主,兼顾防灾性和观赏性。根据主防的灾种,按照防火型、防震型、防泥石流型等,在不同区域种植不同要求的树种。
在林带布局位置,一般采用日本的“FPS”模式(见图1),围绕在避难空地的周边,起
图1 日本的“FPS”模式
到防护作用。
2.3元素三:疏散通道
出入口及主园路需与城市道路有效连接,宽度和构造做法能便于救援物资、人员、车辆的出入。
2.4元素四:控制中心
公园内的管理室、控制室,灾时可用来作为指挥中心,统一调度园内水、电、广播等系统,协调救援工作、灾民安置、救援物资调度等。
2.5元素五:设施
固定设施包括供水、供电、广播、消防、排水、公厕等,灾后能马上启用,保证生活需要。还有移动设施,如标志、帐篷、简易活动房屋等。
3.改造公园绿地的特点和改造原则
应急避难场所与公园绿地并非简单的功能叠加,二者有共同的要求,也有矛盾冲突,规划时既要保证城市绿化的要求和美感,还要满足防灾需求。
3.1改造公园绿地的特点
改造公园不同于新建,有其自身的限制条件。
3.1.1公园布局已基本确定
公园的出入口、道路系统、水系、绿地、水电等管线等总体格局都已固定,即使各方面都不一定满足防灾空间需要,也只能在现有基础上考虑拆改的可能性。
3.1.2植物丰富基本成形
植物种植多年,树木长势较好,且基本形成固定的群落,比新建公园的生态环境好。但树种搭配上不一定满足防护隔离带的要求,
3.1.3设施配备程度不一
原有设施包括花架、凉亭、控制中心、公厕、水电等,一般根据原有公园的面积考虑游人容量和造景需要进行配置,建成年代不同,设施的配置齐全程度、老旧程度均有差别。这些设施具有一定的防灾功能,但是距防灾公园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3.2改造原则
3.2.1因地制宜
改造公园不同于新建公园,有基本格局已经确定,并具备了一定的设施条件,也有很多
的限制条件。在公园改造设计时,首先要保留公园原有特色和格局特点,因地制宜,布局开敞空间、防护林带、道路水系以及防灾设施;其次要充分利用原有的景观设施、运动场地、园路广场、停车水面等,在优化美化形式的同时,加以性能提升,达到功能与形式统一的效果。
3.2.2平灾结合
将现有公园改造应兼顾两种功能:在平时,满足市民日常休闲、娱乐、健身等功能;在灾时,能启动应急防灾设施,发挥避难场地的作用。二者有机结合,在平时不会造成视觉影响和防灾设施的闲置浪费,在灾时不会有设施使用的不便。
公园改造设计应提出明确的平灾转化对比图,主要包括分区、道路、水电、设施等方面。除了常规的公园功能分区、景观特色分区之外,还应当有避灾功能分区,二者各自成立,又能衔接转化。园路分级除了主路、支路、小路等,应当对灾时的道路使用分级和道路隐含设计做出说明和图示。平时的水电广播路由与灾时的供电、供水、广播系统的方案对比,厕所、控制中心的管理方案的平灾转化,都应当有明确的衔接说明。
4.改造公园的防灾规划指标体系
根据公园绿地防灾的规划要素和改造原则,归纳出六项指标:防灾级别、避难人口容量、功能区配置、疏散通道、防护林带、设施配建。
4.1防灾级别
公园防灾级别是改造设计的基础,出入口、园路、配建设施等,均以此为基础,因而是各项防灾规划指标确定的依据。级别确定需要与相关综合防灾规划、防灾专项规划、避难疏散规划、地震部门发展规划等相衔接。根据场地规模和服务半径,对公园定性为紧急避震疏散场所、固定避震疏散场所或中心避震疏散场所。
借鉴《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场址及配套设计》(GB21734-2008),将公园与防灾规范要求、规划指标相结合,根据公园面积大小可分为Ⅰ、Ⅱ、Ⅲ级,如下表: